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本文从教育教学的视角重点阐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深入探析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之一,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 篇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直观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目标,也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注的热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得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内涵,评价标准,制约因素及对策如下: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综述

从2008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有138 132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是什么,其评价标准,影响实效性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有哪些?对其研究中有代表性观点沿着上述的逻辑思路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期望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指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时所取得的客观实际效果。持此观点的学者大都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果的意义进行分析阐述的。苗丽芬[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中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实际功效。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则更多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效果的程度。苏更生[2]范斯义[3]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高等学校在校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后取得的预期目的与结果,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预期目的的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

笔者较同意第二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微观效果,而第二种观点则更为宏观。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有进一步了解,而且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更多可鉴之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评价标准即评价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尺度,是对实效的直观反映,也是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评价标准的选择及使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王立仁[4]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可以客观评价的,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仅注重行为,而且要对相关知识和观念的接受理解程度进行考核。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中,张红霞[5]指出评价标准体现为:认知标准(知识)、情感标准(态度)、意志标准(坚守)、信念标准(理想)、行为标准(践行)等。张红霞虽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标准,但缺乏可操作的相关具体细则。苗丽芬[1]指出,目前学界对如何建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评价标准缺乏研究,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能否建立一个完整客观而又科学系统的评价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的薄弱环节。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教育对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社会环境等方面。

第一,教育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其专业素质,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闵永新[6]认为,一是少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偏低;二是在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难以胜任教学需求,存在结构性缺陷;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职业化水平难以适应其职责要求。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存在着追求岗位地位、待遇,思想不稳、用心不专等现象。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在实践中教育者队伍所具备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知识素质都会最为直接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二,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对象,是实践主客体的统一体,他们的接受意愿和主动性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赵巧军[7]指出,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是非辨别能力及艰苦奋斗精神,个人主义思想泛滥等等。但由于教育对象又具有范围的广泛性和一定的特性,在实践过程中,这些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复杂,同时给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严峻挑战。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偏差。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校其他的教育环节不相适应,“在客观上会导致将更多的德育责任寄托在育德的专门课程上”[8],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本身,也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不能相结合。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吴计生[9]等指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社会根源。他们认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各种道德观念不断碰撞与整合,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出现。许多人经受不住利益和权势的诱惑,不顾国家和人民利益,忽视党纪国法,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些不良社会现象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发展,进而引发道德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尤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人们容易在各种物质诱惑中形成错误的观念,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方法

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受以上所述因素的影响,学界对于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和对策。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

针对上述教育者出现的问题,应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净化教育者队伍,提高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坚定其政治立场。范斯义[3]认为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入口关”,建立一支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的教师队伍。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要求。思想政治教師要努力强化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其道德品质一定要过硬,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以身作则,用身教来感化和影响受教育者;在知识上,教师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不断用科学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来影响受教育者,否则,对于受教育者来讲是不具有在思想和行动上应有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的,其所进行的道德说教也是徒劳的。因此,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注重并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加强人格的塑造,深化内在,美化外在,充分发挥其内在和外在的模范作用。总之,通过上述措施,不断加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教育水平和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的感召力,使其在思想上成为受教育者的灵魂指导,在实践中成为受教育者的行动楷模,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

针对上述提到的教育对象在接受意愿和主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不断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提高教育对象自身素质,使其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宽阔的知识面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调动客体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尊重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其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品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4];最后激起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合理发展[10]。总之,通过上述方法,在对教育对象个性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承认个体客观存在及其差异合理性,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并创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要充分结合受教育者的具体个性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应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视野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将其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相互联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者孟彩云[11]认为,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教育内容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的统一。二是注重教育过程的艺术性。主要表现为:观点鲜明正确;材料丰富翔实;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三是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者的理论灌输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结合起来,将教育和自我教育两种方式相结合,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总之,要加强理论课的科学性,在正确传达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对枯燥的填鸭式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高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应向受教育者传输正确的政治思想立场,坚定政治信仰。总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应从其指导思想、政治立场、科学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进行。

(四)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网络环境的净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领域。所以,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要做到网络环境的净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教育环境的优化。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环境的优化是极其重要的。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一是加强校风、学风的科学建设;二是活跃校园文化,支持积极健康的文化;三是互助友爱,形成和谐的校园环境;四是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为校园健康文化环境的创造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4]。总之,校园是当代高校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应努力创建有利于其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校园环境,为其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健康环境;而人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应努力宣扬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弘扬与时代精神相符的道德观念,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国内专家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的研究从探究其科学内涵、评价标准,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的主要因素,再到相应的对策方法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资料不断丰富,研究成果逐渐呈系统化,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有全面认识,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结合新的实践需要不断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大多数的研究只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般探讨,缺乏令人信服的例证和动态分析;此外,学者们至今未能提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相关的具体细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还有很大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苗丽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13.

[2]苏更生,李建明.加强和改进商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6.

[3]范斯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华章,2013(26):111-112.

[4]王立仁,孟晓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65-68.

[5]张红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43-46.

[6]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80-87.

[7]赵巧军.谈高校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8(3):26.

[8]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3-226.

[9]吴计生,池卫东.浅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J].教育探索,2008(11):96.

[10]文科.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J].教学实践研究,2012(4):261-262.

[11]孟彩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作者:杨云丹 李雯璐 贺亚坤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 篇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要:本文从教育教学的视角重点阐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深入探析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之一,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高等院校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面临重重阻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纷纷在探索一套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并以此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性进展。本文拟从当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重要意义、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与途径多个角度,阐述如何真正落实和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 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指的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思想政治活动所产生的效力和效用的特性,通俗来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总是从有效性出发,最终达到有效性的发挥和实现。实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对敦促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政治理念,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性展开具体论述,旨在明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目的,丰富思政教育理论,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理论根基。

1.1 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现有教学资源为依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高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下自觉遵守基本准则。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仅影响其思维理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直接影响其改造世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能力。

1.2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高校必须普及的教育内容,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关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高校应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讲民族理念和党政理论,开展团结教育,培育民族精神,逐步深化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1.3 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团结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团结就是力量”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所阐释的恰恰是团结协作的理念。一个人如果缺乏基本的协作意识,就无法将个人融入集体,即使本人能力多突出也始终处于孤立的境地,这样的人难以做出大的成就。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逐渐明晰,生产活动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因此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较强的集体观念,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步伐,不断完善自我。

1.4 培养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一般来讲,小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互动关系的形成,大到国家事务的处理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这不仅关乎各项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对本国的国际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名担负兴国安邦之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行习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授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外,还应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做到以扎实的专业教学教育人,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理念影响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 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2.1 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不足 现阶段,由于教学计划、就业率等方面的约束,多数高校尚未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的高校甚至过分夸大教学职能,一味的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领域的建设,致使高校中普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身兼他职,人员分配比例不当,思政教育力量薄弱。

2.2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领导意识导向的偏斜,致使当前大多数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处于师资管理的“边缘地带”,地位不受重视,待遇有失公平,导致一部分思政工作者心理不平衡,以致混混度日,不思进取,造成整个思政教育队伍素质偏低。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对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陈旧 现代社会制度下,经济、政治和文化实时更新,思想政治工作若一成不变,仍旧沿袭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手段,必然落后于时代赋予高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至今已沿袭三千多年,历史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已充分验证了其可行性与实用性,而本文所言的“改变”,是在沿袭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融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高科技手段,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制度,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社会人才。

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3.1 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向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教育方式转变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将市场经济理念引入教学体系,对大学生提前进行心理建设,鼓励他们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面向市场,以市场规律和运作要求为基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当前,新的教育制度下的大多数大学生已不再享有毕业分配的优待,应届毕业生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建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高校应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3.2 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 ①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引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将思政教育视为与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学科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融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校方要端正思想认识,客观看待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的关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强化思政工作者的素质培训,同时完善硬件设施,保证思政教育符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课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上率先垂范,在专业教学上争优创先,努力践行思政理论。

3.3 从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参与式道德实践转变 单向灌输就是以强制与服从为主的泯灭学生个性的落后教育方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人的个性,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经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命题,这是由它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所决定的,因此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为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表现与原因,并就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其实效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以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参考意见,以利于提高大学生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重要意义的认识,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龙汉武.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06).

[2]张亚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状况、对策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5).

[3]杨霞.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作者:何颖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 篇3: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要]多元文化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带来重大机遇,有利于其开放性特征的形成、教育内容的充实、学生个体精神的完善。同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意识形态多元化在校园内愈演愈烈、学生知行不一、理想信念不坚定、网络信息素养严重缺失。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引入交往情境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实践教学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等对策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关键词]文化 多元性 高职 思想政治

[作者简介]骆德云(1979- ),女,江苏南通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讲师,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江苏 南京 210023)

我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无论是知识经济的愈演愈烈,还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都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文化多元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机遇

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已经是大势所趋,它为世界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创造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这种多元化的文化环境给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首先,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特征得益于多元文化背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严重的文化隔离机制,但多元文化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机制,开放性特征受多元文化机制的影响而形成,民族文化借鉴其他文明进行传播的功能增强。

其次,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赖于多元文化机制的充实。高职生应当涉猎多种文化领域,博采众长,方能使自己更加理性。多元文化开拓了学生视野,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实的内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融为一体。站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点上,思想道德在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分量越来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扩大。

最后,高职生个体精神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而高职学生是一个存在普遍差异的群体。思想和经历不同,便有着对不同事物和不同价值观的追求。满足这种需求的唯一办法就是顺应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类价值观和文化。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困境

1.意识形态多元化在校园内愈演愈烈。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斗争不断上演,最终造成学生在不同的价值观念面前无所适从,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学生对自己理想的不坚定、不自信,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认识。

2.知行不一。在以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更多的是知识性教育,不太注重了解大学生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导致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对物质的欲望不断升级导致很多错误价值观念的产生。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功利主义对校园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的思想已经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严重侵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们对考试等制度的看法和态度,学生认为只要考试能过,顺利毕业,其他一切都无所谓。而高职院校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由此可见,校方的出发点并没有落到实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确实需要提高。

3.理想信念不坚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社会改革也日见成效,各种文化观念繁荣发展。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能够毫不费力地接触到各种西方思想及其产物,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高职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挑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对自己的理想无所适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统一在社会主义文化阵营的不懈努力也因外来思想的影响而大打折扣。

4.高职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缺失。网络社会为人们交流思想、发表言论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和环境,在网络中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也正是因为网络的这种自由性使得一些高职学生将一些极端、激进的思想观念在网络中大肆传播,导致更多学生受到这些不正确言论思想的影响,这些都是高职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缺失的表现。并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佳,高职学生的辨识能力不高,易受网络中良莠不齐信息的误导。总体看来,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达标,自控能力不强,而新形势下的网络思想阵地还没有形成。因此高职院校急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分辨和判断能力,正确应对多元文化对自身思想的冲击。

三、高职院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引入交往情境式教学。交往情境式教学就是将教育变为一种人际关系,通过营造融洽的人际交往氛围而完成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这样能够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学生乐于学习这些知识,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切实提高。交往情境教育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教师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思想道德体系,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确立和实施情境交互教学法的第一步。为此应当聘请专门的专家对教师进行此类教学方法的专门培训,提高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2.创新教学方法。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这使得学生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上,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教育作用。这是与教育教学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落后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建立交互式教学。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展开平等对话的同时,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尊重教师的话语权,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这种教学模式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完善自我,提升个人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由此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以实践教学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教学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高职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践行各种思想价值观念,这种身体力行的体验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而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所学的知识无法用到实处,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而现实生活中,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成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又一渠道。可以说,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工作机制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首先应当加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建设,提高他们的教育工作水平,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确保工作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不偏离。另外,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增强,不但要提升他们对信息的自我辨识能力,也要提高他们对不良思想的抵抗能力。培养他们在网络中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合理调整上网时间。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活动减少学生对虚拟网络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罗吉平.论多元文化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挑战和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董言志.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2).

[3]汪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与创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周贝.多元文化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5]张传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元文化问题探析[J].理论导刊,2007(5).

作者:骆德云

上一篇:公路施工重要性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