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间美术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走进民间美术范文

本地民间美术走进美术教学中

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一、课题涵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强势文化不断渗透,传统文化遭轻视,由于人们对民间美术文化认识不足,许多民间技艺随着老艺人的故去走到消亡的边缘,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拯救民间美术文化已经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工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不同版本的美术课本都有涉及民间美术的内容,如何把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加工转化为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每个艺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民间美术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何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与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思考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习民间美术也可以说是学习一种思维方法。民间美术变化万千,异彩纷呈。它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来源于民间美术家们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我国民间美术创作思维方法,在表现认识自然,社会生活方面,拥有很多独特的概念和理解形式。理解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并自觉运用这一方式,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在课程课题设置上出现了很大的改观,美术课能够就地取材,形式多样,结合实际,贴近生活,学习、领会喜闻乐见,直观率真的艺术形式;同时在技法学习上、讲求寓教于乐,易于操作,直接有趣的方式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真正达到艺术源于生活的本质原理。

民间美术是在教学生学会怎样理解中国的劳动人民,怎样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这一精神不仅作用于他们的身上,而且对学习这一精神的中、小学生,也会产生弥足深远的影响)。如果你不理解这些,那你就谈不上热爱他们。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尤其是条件较优越的中小学生,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感。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生产者与设计者之关系,为教师更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发挥教育艺术提供良好的空间;也有利于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对保护民间文化遣产有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1、搜集整理富有地域、民族特点的民间美术,研究民间、民族艺术的表现技巧,艺术语言形式乃至题材、内容,并形成理论认识,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运用于课堂实践,指导课堂教学。

2、在学校现有课程设置的架构下,探索将本地域经过研究的民间美术形式引入课堂教学,美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拓宽艺术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能主动参与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艺术源与生活的道理。

3、探索美术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 (1)通过对民间美术知识的认识培训和提高,挖掘、调动和利用教师的才能和潜能,使教师在自我学习、自我反省中形成科学课程资源观。使教师在运用民间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得以成长。

(2)关注民间美术在课堂上的利用,开拓学生的艺术知识面,激发学生要“学”的习惯,从各种类别的民间美术形式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且试用于生活当中。

(3)以图书、视听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地方性艺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促使艺术资源的共享,拓宽学校内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地方文化资源使用率,并朝着有利于艺术课程可持续利用、开发的方向前进。

四、研究实施步骤为:

1、准备阶段(10月―12月)

主要工作:成立小课题工作组,落实主要成员,明确分工及任务。

2、调查本校学生当中对民间音乐、美术知识的了解程度。(1月―3月)

主要工作:调查、了解分析民间美术文化资源起源、流传、演变、发展和遗存情况,选取、确定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化资源。

3、设计基于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校本教材主要工作:研究以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为内容的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案例、课例设计和相关教学活动观摩。(4月―7月)

五、结题(9月)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本研究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

以课例、展览、活动等方式,呈现本小组对此课题的资源整理、研究过程及成果。

2、研究实施步骤为:

(1)、准备阶段(10月―12月)

主要工作:成立小课题工作组,落实主要成员,明确分工及任务。 (2)、调查本校学生当中对民间美术知识的了解程度。(1月―3月) 主要工作:调查、了解分析民间美术文化资源起源、流传、演变、发展和遗存情况,选取、确定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化资源,研究人员学习与研究有关的文化理论和课程理论。

(3)、设计基于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校本教材主要工作:研究以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为内容的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案例、课例设计和相关教学活动观摩。(4月―7月)

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写生,民歌采集,利用假期要求学生考察自己家乡的民间美术文化,用废旧的物品进行再创作。

(2)、重组相关教材。艺术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教材观,将不同版本的进行调整,取其所长。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是现代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电脑可以更高效,更直接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美术,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4)、开展丰富的节日活动。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活动,如“元宵节”让学生设计制作花灯,猜灯谜,对歌比赛等等。 (5)、日常生活进入课堂。只有来源于生活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日用品,对现有的一些民间美术进行设计再创作,如“剪纸”、民歌再创作。

八、结题(9月)

主要工作:撰写结题报告,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

九、通过课题实验,我们认为汉中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具有以下的意义:

1、丰富了艺术课程的形态呈现,即让地方教学内容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让艺术课程内容成为了校本课程的体系建构中精彩的版块;

2、丰富了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即让县城和农村的孩子不仅学习新的、国家硬行的艺术教学内容,还能看到、听到、学到本地方的民间美术内容,真正让我们的教学内容贴进学生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在进行课题实验以前,学生对民间美术茫然无知或知之甚少,通过实验,了解了刺绣和木雕的一些知识,学会了十字绣和雕刻等技能,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了鞋垫花纹的色彩并运用到儿童画中,创作了新颖独特的作品在省级获奖。通过实验激发和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推进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学生对地方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保护意识,满足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发展了学生个性。

3、拓宽了对学生影响的途径,即学生不仅从校内的课堂中吸取营养,还能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民间、从生活、从艺人那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教学中通过观摩民间艺人视频刺绣, 加强了学生对民间艺人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人的崇拜,受到美的熏陶。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的艺术教师也有很大的收获 :

1、教育技术能力有很大提高。

2、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验中,教师撰写教学论文,课题实验给予教师挑战和发展机遇,在破解课题实验的一道道难题,翻越实验中的一道道高山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成长成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3、增进了与民间艺人的友谊,开阔了教师艺术视野。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实验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由于本地区资源的地方特色还不够独特,使我们的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

2、教师引导学生到收藏爱好者家中参观能感受到更多的刺绣、木雕作品,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和路途遥远经费问题未能大面积实施,视频资料经济易行但缺乏实物的冲击力。 课题实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乡土艺术(音乐、美术)教材和教案,我们收获了但并不是就满足了,实验并没有画上句号,今后我们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地让学生学习民间美术,使民间美术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第二篇:《美在民间——走进民间美术》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美在民间——走进民间美术》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标签:教育 分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民间美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遍及生活各个领域,范围很广,包含大量民俗内容,文化内涵深厚,直接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对了解生活和社会观念也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兴趣。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在现代化的进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受到冲击,处于濒临危险的处境。不少人还认为民间美术已过时。其实,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既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也是民族凝聚力所在,可见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很重要。因此通过研究该课题,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来认识了解我国这一自成体系的传统文化精髓,认识其意义和价值。

3、课题介绍

该课题我想以分小组的形式展开,自由选择主题,根据所选主题自行到图书馆、网络、以及市里戏剧院、潮剧院等地方收集资料,课堂上自主探讨思索加深理解认识,我扮演引导指导的角色,从中培养学生自主思索学习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让他们体验到当中竞争、合作的趣味,激发主观能动性,也使教学气氛活跃,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和技能:

(1)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作品的基本知识。

(2)理解重点几种如剪纸、年画、泥塑等艺术特征和形式表现。 (3)了解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1)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有关的材料,如图片、实物、网络视频资料等;检查学生材料是否不足,不足的及时提醒学生加以补充。

(3)将有关的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小组分析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实践,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其的初步欣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包容多元化的情感,从而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振奋民族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的美术基础普遍较差,而现在网络发达,基本都会上网搜索,查阅流行信息。求知欲望强,认知能力较强,有一定的主见,获取知识的速度也较快。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借助丰富的材料和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拓展他们的思维,小组内活跃探讨合作,敢说敢做敢于尝试,能较好的自主探究,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民间美术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及民间美术和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

课题研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剪纸、皮影、年画、泥塑、染织刺绣、玩具等6方面内容。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我想让各小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的形式展现出来。

六、资源准备

学生准备材料:课本、绘画本、笔

老师准备材料:课前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参考书籍、网络资料;以及市里戏剧院、潮剧院或者当地有名的泥塑等手工艺术家联系方式和地址。自己准备好课件。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学生活动

(1)课题学习什么 (2)用什么方法学习

(3)带着疑问课前看熟课本内容,把握脉络。 教师活动

(1)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比传统学习更为科学的优点。 (2)介绍该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起止时间一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一)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活动

从课文中的剪纸、皮影、年画、泥塑、染织刺绣、玩具等6方面内容进行选题。 教师活动

(1)给出一定范围和题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探索。 (2)帮助学生选题中的各种疑问,探讨所选主题内容是否适合。 (二)成立课题组 学生活动

(1)根据老师建议,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加入相关小组 (2)民主选出小组负责人统领成员 (3)分工安排内容 教师活动

(1)宣布课堂相关注意事项和约束纪律。 (2)将学生分成6组

(3)引导建议学生可以根据课题感兴趣内容组队。

(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学生活动

6小组自行制定课题研究,使每位成员清楚活动时间、内容、分工等。 教师活动

详解研究性活动的计划,指导6组学生制定相关的研究方案。 起止时间一课时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学生活动

1、分成6小组自主探索,从图书馆、网络、市里戏剧院、潮剧院及有名手工艺术家等方面入手,充分收集资料。

2、整理资料,交流信息。

3、课堂上6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并对其他组提出一定建议和看法。

4、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版面,将教室布置成小小展览厅。 教师活动

1、及时跟进,先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设计活动表格。再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帮忙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2、指导资料收集的方向。

3、和6小组分别了解研究的情况,出谋划策,对提出的建议看法加以归纳分析。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起止时间三到四课时

八、总结与反思 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这次课题研究学习中,有共同合作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这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的一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搜集整理大量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和实物资料的同时可以学到一定知识,从之前对民间美术相对的漠视态度中改观。他们在鉴别、欣赏、处理资源等方面能力将有所提高。小组探究中,开始尝试自己把课题的主要内容讲出来,学会合作、学会与人沟通、学会欣赏别人作品、提出一定看法见解,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跟进,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巧妙引导、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当一位好参谋。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当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作为新任教师,上讲台才四年,本身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因素。学生头一次接触这种课题研究,探索过程突然失去方向,小组内一系列沟通和收集环节,造成一定的情绪不稳,丧失信心,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已经在自主学习的方向努力了。 开展研究性课题活动,我认为对调动学生主观能性有很大作用,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也有所增强,也获得很多体验及感受。并且学生亲近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魅力,从而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振奋民族精神。

第三篇:让民间剪纸走进课堂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而剪纸文化已然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了解剪纸艺术之美,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我校在2011年将剪纸确定为校本课程,由我一直担任剪纸的教学实践工作,以此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我针对剪纸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探。

一、提高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认识、增强文化内涵

在剪纸课程计划中设置了较为广泛的剪纸相关知识。内容涉及到; 剪纸的渊源;各具特色的地方剪纸;剪纸与民俗活动;剪纸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等。另外,在每节剪纸技法课的第一个环节中,我都设计了介绍我国民间剪纸传统纹样的固定模式,这些珍贵的纹样是伴随着我国民间的风俗活动和仪式一代代相传下来的,对追寻我国远古文化的渊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很有必要去了解。

二、由浅入深,步步推进,引领学生学会创作

剪纸艺术发展至今,以自由、丰富、充满感情的平面装饰向大家展示着她独有的魅力。,创作能力的培养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是最终的目的。我认为,在剪纸学习过程中不论我们采用何种途径,最终还是要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培养一种创作能力为目标。 第一阶段,由浅入深、培养兴趣 在学习剪纸技法的入门阶段,我以蝴蝶为基础纹样教学生进行剪纸的初步创作。蝴蝶外形简单,那一对大翅膀可以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掌握了外形后,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水滴纹、锯齿纹、月牙等纹进行自由装饰。 第二阶段,循序渐进、提高要求

有了几课时的练习,学生对工具的使用已熟练、对蝴蝶花的大轮廓和组合形式已能较好的把握。此阶段仍然可以把蝴蝶作为装饰载体,但蝴蝶的纹饰就提高了要求。我在为每次作业练习都确定了一个装饰主题,因为难度增加了,我建议学生用局部临摹和仿临的方法进行纹饰。要求作品画面完整、丰富、整体布局要原创。通过边学边练,学生头脑里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可以较稳定的进入创作状态。

第三阶段,反复锤炼、自然天成

通过蝴蝶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对蝴蝶无论是外形轮廓,组合构成方式还是蝴蝶翅膀细部的装饰刻画都已能做到心中有图画。学生通过剪蝴蝶的训练,已掌握了许多剪纸技巧和规律,这时再接触其它的形象就容易多了,于是植物、动物、人物我们都开始涉及。这时学生对于创作已基本能够独立,我要求他们在剪刻时要做到 修改――观察― ― 再修改―― 再观察通过反复锤炼达到理想效果。

三、设置丰富有效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剪纸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我在教学中分为了两部分进行:一是课堂评价,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剪纸的基本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我,促进学习。另外,我将评价延伸到课外,组织课外展评和比赛,具体做法是:统一在各班教室外墙布置一块剪纸栏,定期进行作品展示。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以班为单位评出奖次。这种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构成良性循环。

四、课程开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现在,我校大部分学生拿起剪刀都可以剪出难易不同程度的剪纸作品。另外,我已经完成了剪纸教材《走进剪纸》及相关材料体系的编写,这套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改变了剪纸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从2011年起,我校将学生作品中的剪纸佳作汇聚成《学生剪纸集锦》。通过以上做法来显示学生的剪纸才能、宣传我校文化特色和素质教育的良好状况。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剪纸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从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需要来看,如何使剪纸课程在学校内进一步深化,与各学科整合,体现出教学的多元化,教师的一专多能,这需要长期努力和探索。

第四篇: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

作者单位:诸暨市浣东街道太南完小

作者姓名:黄燕君

联系电话:13905858240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

一、研究背景:

关键词:民间游戏 学校 孩子

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民间游戏无处不在。造房子、踢毽子、打弹子、跳牛皮筋、拣五子、撑花线„„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儿时的闲暇时光,有些游戏渗透着孩子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理解,孩子们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化为游戏内容,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灵感和创造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欢乐的游戏,他们生活在卡通、电脑游戏及现代玩具的时代。面对民间游戏在孩子生活中这种微乎其微的地位,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近年来,民间游戏成为国内讨论和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我国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消逝于人们的视野中,呼吁民间游戏重新回到学校和是孩子的生活中来并在孩子中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小学里,我们的孩子王——低段教师并不熟悉这些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民间游戏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含,但是,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的具体应用,大多数小学教师还没有作好开展这一有趣味的游戏形式的准备。 我们太南完小,以民间游戏作为突破口,把它引入学校课间活动中,开展了系统的民间游戏教育,把优秀的适宜孩子发展的民间游戏引进到学校游戏中来,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实践,让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盛行,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游戏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孩子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游戏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继承,并且符合孩子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孩子学会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等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品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 ,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中,不仅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材料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人,就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起来,并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例如:一个人时可以自己玩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两个人时可以翻绳、捉迷藏的游戏;人再多时可以玩挤油渣、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就更有意思了。这些游戏可以在班队课、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加以实施,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老师和孩子的喜欢。

4、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孩子接受。孩子感兴趣于童谣那朗朗上口的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童谣有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且童谣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生活化,易为孩子接受。童谣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劳动。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说唱表演性很强的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童谣中带有简单的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并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和表演。这样,满足了孩子的表演天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用民间游戏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

1、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

2、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 。

3、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

4、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

五、研究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 ,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中,不仅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材料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人,就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起来,并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例如:一个人时可以自己玩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两个人时可以翻绳、捉迷藏的游戏;人再多时可以玩挤油渣、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就更有意思了。这些游戏可以在班队课、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加以实施,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老师和孩子的喜欢。

5、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孩子接受。孩子感兴趣于童谣那朗朗上口的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童谣有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且童谣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生活化,易为孩子接受。童谣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劳动。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说唱表演性很强的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童谣中带有简单的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并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和表演。这样,满足了孩子的表演天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六、研究成效:

1、 实施过程中我抓拍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抢凳子

一年级的教室里传出了美妙的音乐和阵阵欢笑声,你们猜他们在干什么吗?原来他们在做“抢凳子”游戏呢!老师在放音乐,孩子们在转圈,音乐一开始,几个孩子就围着凳子转圈,当音乐声一停,孩子们就开始抢凳子,如果没有抢到的孩子就输了(凳子数量始终要比孩子少一根),采用淘汰的方式,抢到最后一根凳子的孩子就是赢家。这个游戏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地玩耍,不仅可以愉悦孩子的身心,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 镜头二:丢手绢 场景一:一人丢手绢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一年级的孩子们和以往一样开心地玩起了丢手绢的游戏,只见敏敏发现了身后的手绢,快速的追逐放手绢的文文,在文文差点跑到敏敏的位置时,敏敏加紧了步伐,抓住了文文。敏敏成为了藏手绢者。其他孩子轻轻地叫嚷着“嘿!把手绢藏我这儿吧!”几个轮回下来,原先雀跃的场景渐渐平静起来,没有起初那么热情,圈内的孩子也不像原先那么紧张背后的手绢,更多的是等待,甚而一不留神或没有关注藏手绢而败给了对方。有趣的游戏开始随着孩子对游戏活动的熟练程度渐显无趣。 场景二:两人藏手绢

丢手绢的游戏又开始了。教师根据孩子对游戏的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将原来的一位藏手绢者增设为两位,由这两位藏手绢者互相商讨如何藏“一块手绢”。孩子们再次对丢手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随着游戏难度的增加,圈内的孩子不敢不对藏者设防,再度提起精神来,凯凯开心的抓到了真正的藏手绢者静静,而皓皓拳头捏得再紧也无法掩饰他并非真正藏手绢者的事实。皓皓和静静沿着圈跑起来,一圈半下来,皓皓在涛涛的背后做了一个放手绢的动作后撒腿就跑,警觉的涛涛马上站起来追赶她认定的藏手绢者,可最后抓到皓皓时,他却得意地摊开夹有手绢的手,原来他只是做了一个假动作。“呵呵呵,涛涛起得太快了!看也没看!”圈内的孩子又是一阵欢笑声。游戏继续。

在场景一中,孩子们在重复参与已熟悉的游戏活动后游戏兴趣渐减,并且开始渐渐被动。场景二中,教师随着孩子对丢手绢游戏掌握程度的提高,结合孩子发展的特点,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即在场景二中由一名藏手绢者变成两名,并由这两人合作,使得游戏更富有挑战性。孩子们开始在游戏中尝试思考,参与辨别,进一步提高反应能力,他们在游戏中在胆想象、创编动作,给游戏增添更多的乐趣。 镜头三:跳房子

“小朋友,我们用沙包来玩跳房子吧。”孩子们拿沙包选了自己喜欢的房子开始跳起来,他们玩得很起劲,一会儿扔一会儿跳。我也跟着他们一起玩。可是我发现许多孩子不会,不知道规则。此时我开始关心丽丽,她跳得很不错。“丽丽,你跳得真好。”“在家里妈妈给我画了一个大房子,我们一直跳的。”“哦,是这样呀,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跳的吗?”我也假装和她一起跳,孩子们看到了都开始模仿,还有的直接请教“丽丽、丽丽,我和你一起玩!”“丽丽教教我吧!”

游戏最难掌握的是规则,跳房子也是,怎样让孩子欣然地接受游戏规则,而不是由老师反复示范、讲解,丽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这是孩子有效掌握游戏规则的一种方式。 镜头四:炒黄豆

民间游戏内容具体生动、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很强的节奏感,许多游戏都伴有儿歌、口令,孩子可以边游戏边吟唱。比如,两个孩子玩“炒黄豆”的游戏,就会一边唱儿歌《炒黄豆》“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一边跟着儿歌的节奏做动作。当一组孩子翻过时,我马上给予鼓励和肯定:“你们真棒!”孩子翻不过去时,我会鼓励说:“没关系,再试一下”。我边说边帮助他们翻,当他们翻过时,我翘起大拇指说:“我知道你们会行的”,这样一鼓励,孩子非常开心,翻了还想翻,当孩子走到教室里去时,还会积极地做此游戏。

孩子能力、兴趣、性格等方面均有差异,在众多孩子中,总会有能力差、对活动不感兴趣、自卑、内向、孤僻的孩子。《学校工作规程》中指出:教育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中,对于这些孩子,我总是多关注、循循善诱,耐心开导。做这种游戏,孩子的身心都得到舒展,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最后,孩子在游戏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之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分配角色、控制游戏、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以其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孩子从中体验到民间游戏的快乐,进而喜欢游戏,提高了孩子游戏的积极性。

2、民间游戏有效实施中的风采剪辑。

滚 铁 环

走 高 锹

踢 毽 子

总之,民间

游戏已

经成为鲜艳的、带着泥土芳香的花卉,盛开在太南完小。我们将继续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中的新鲜资源,成为太南完小的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的“一扇大门”。

七、研究结论:

因为民间游戏具有以下特点,所以实施方便,总体效果较好:

1、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孩子民间游戏。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的儿歌一般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孩子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玩具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孩子自己来完成,这就使得游戏符合孩子特点。

3、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民间游戏的内容一般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许多游戏中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孩子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4、 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孩子想游戏,愿意玩,就可以在走廊、活动室的一角、花园、操场或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

5、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具有简便性的特点。孩子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

八、研究反思: 这次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民间游戏活动,发现孩子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还能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借此身体的活动,使动作变得更灵活,反应也更敏捷,我想应该鼓励孩子玩耍,鼓励他们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民间游戏中蕴藏着无穷的快乐,快乐了,孩子们就会乐于学习从而有所乐,有所学,有所得。对孩子来说,玩就是学习,不会玩耍的孩子也就不会学习。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些民间游戏是否可以吸引孩子。实际上这根本不是问题。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玩过的都是新鲜的、有趣的。我想如果能把这些失传已久的活动,很好的发掘出来开展,就更适合现代孩子心态的一些改造,加上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也许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玩中学习,让孩子慢慢长大;快乐无边,让童年感受精彩。

九、参考文献:

[1] 李晶.长春某学校开展民间游戏的个案研究 2007,10. [2]邱学青.论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教育导刊.1997,(02) [3]陈同梅.民间游戏与孩子素质的提高 山东教育.2004,(3) [4]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2006,6 [5]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6]李姗泽.课程 教材 教法 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学校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05):19

第五篇:关于走进民间艺术研究报告

研究小组名称:四叶草小组

研究内容: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研究时间:2013年9月28日—2013年10月7日 研究目的:了解民间艺术

一、问题的提出:憨态可掬的老虎枕、五颜六色的端午节彩棕„„这些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作品,我们非常想了解,于是,我们决定研究民间艺术。

二、小组人员分工:

1、邱雯雯负责做PPT;

2、陈慧婷负责做研究报告;

3、梁少文负责查资料;

4、苏培松负责调查了解;

三、研究方法:

1、 上网查找资料

2、向家长了解

四、研究过程:我们各自分工,做PPT的做PPT,做研究报告的做研究报告,查资料的查资料„„

五、我们小组所了解到的情况:“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六、结论及建议:本次研究让我们了解到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剪纸、彩绣、雕刻„„民间艺术总是那么吸引人啊!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从发生到发展,都受到民族崇拜、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俗习惯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创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创造着不一样的民族,这也是我国悠久的多民族文化之所以多姿多彩的原因。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以自身的独特风貌和饱含人类生生不息的活力,为自己在世界艺坛中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空间,它将引起当代人们弘扬与开发民族文化的新思考。

上一篇:最佳防范措施范文下一篇:最简洁的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