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金融发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抗冲击能力,一直在稳步的增长,尤其是在11年以后,可以说发展速度迅猛。目前也保持平稳前进的发展速度。但是我国农村的金融业发展却令人担忧,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我国金融整体发展不一致,产生了发展不均衡现象。

第一篇:金融发展论文范文

发展民间金融推动金融改革

民间金融指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各种投资和资金借贷活动。在我国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经济建设,克服市场缺陷的过程中,民间投资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从实际发展来看,民间金融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资源供需上的矛盾,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为真正发挥民间金融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作用,我国必须加强民间金融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民间金融的概念有着宽泛的外延性,但总体可概括为个人、企业、组织在国家监管之外的非官方金融市场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有国外专家经研究后指出,金融市场具有二元性,一部分是由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组成的在国家监管下的金融市场;另一部分是由地下钱庄、高利贷等构成的在国家监管体制外的金融市场。这里提到的后一部分即本文所指的民间金融。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民间金融的分析仍局限于民间金融的微观层面,对于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交互作用的研究也多是规范性分析,缺乏说服力。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民间金融尚处于官方监管之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为此,我国对这一未知领域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 民间金融的界定

由于我国对民间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国内对于民间金融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与正规金融相比,国内关于民间金融的文献、研究数量也相对较少。所以,国内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出发,对民间金融做出了不同的界定。有专家认为民间金融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不受国家信用控制和中央银行管制的内生条款;有专家则认为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是同一国家中并存却又相互割裂的两种金融体系。两者的差别在于,正规金融受到国家相关金融法律的控制,而民间金融则在这种控制力的范围内运作。除去以上两种主流观念,还有部分专家认为,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主要差别在于依靠的对象。正规金融依靠社会法律体系运作,而民间金融则不受社会法律体系的限制。

综合上述几种观念,民间金融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民间金融的概念中既包括了如民间直接借贷等形式的民间直接融资活动,又包括了如地下钱庄、高利贷组织等在内的民间金融中介组织。同时还涉及到如抗震救灾储金会在内的保障性互助组织,如农村互助合作基金会在内的商业资金通融组织。可以说,民间金融是一种在提供资金通融服务同时,促进社会进步的经济、社会组织。

我国的民间通融在不同地区也呈现不同的特征。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民间金融属于一种商业性质的融资组织;而到了经济落后地区,民间金融则带有更多的互助合作意味。总体而言,我国民间金融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主要依靠地域、亲缘等因素来建立信用体系;其二,具有高效灵活的交易方式;其三,具有高效率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

2. 民间金融的发展原因

我国对民间金融的研究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但我国的民间金融存在历史悠久。结合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我国民间金融得以发展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内生性原因——民间资金市场供需两旺。民间金融的资金来源于民间私人财富。随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迅速发展,民间私人财富也在不断增长和积累。各类中小型企业及农户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由于中小企业和农户受自身规模和市场信用等因素限制,难以在正规金融机构筹集到大量资金,因而转向求助于民间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现行正规金融渠道不畅通。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信贷机构的减少,使我国民间金融活动获得了发展机会。改革后,正规金融机构受到的贷款条件更为严格,且出于实现贷款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减少了信贷交易成本。因此,正规金融机构往往只能将大企业作为主要的金融服务对象。而民间金融的存在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领域的缺陷,因而获得了生存空间。

管制利率制度使大量资金流入了民间金融市场。我国政府对正规金融实现管制利率制度,且在正规金融体制内,人们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十分有限。因而部分居民选择把资金存入民间借贷,而非正规金融机构。甚至有部分居民通过借入后再高息借出的方式,从中牟取利益。

民间金融自身拥有有利优势。与正规金融管理规定多、程序复杂的缺陷相比,民间借贷手续简单、交易成本低。民间借贷不借助信用系统,借贷活动一般建立在人情网络关系上。有时甚至仅凭借条或口头约定就可完成交易。其次,民间交易对担保的要求低。由于民间交易主要建立在人际关系上,因此交易双方往往对彼此的伦理、道德等有一定的了解和信赖,从而降低了对规范担保的要求。最后,民间金融的利率也相对灵活。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由交易双方根据自己供求状况来确定。民间借贷多在熟人网络中进行,因而交易双方对彼此的借还款能力及工作收入等都有一定了解,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对利率做出调整。

3.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意义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意义主要有三点。首先,民间金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民间金融还通过将部分民间储蓄转化为民间投资,提高了社会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其次,民间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由于正规金融的条件限制,农村经济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无法在这一金融体制下获得满足,而民间金融以其顺应生产、发展规律的优点,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充足的资金。再次,民间金融为正规金融注入了竞争因素,促进了正规金融的发展。近年来,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正规金融构成了一定威胁,促使政府和企业对正规金融的反思和改革。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在相互的竞争中不断完善。

4. 我国民间金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间金融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其非规范性融资的特点,在发展中也显露出一些负面效应。例如,民间金融组织的客户群相对固定,一旦超出其原有的地域范围或客户群,其运营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导致交易成本优势的丧失。同时,由于民间金融缺乏完善的风险预防措施,但凡发生贷款者对借款者信誉、贷款用途判断失误的情况,经济风险会显著加剧。民间金融还吸引了大量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外的闲置资金,容易造成监管失控,金融信号失真的情况。总体而言,民间金融具有风险性、盲目性、不规范性等特点,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5. 完善民间金融的措施

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弥补了正式金融的不足和缺陷但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的抗风险能力弱、投机性强等缺陷将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生干扰,甚至引发局部金融危机,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国家必须对民间金融加以规范和完善,使民间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加强民间金融的监管。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进行制度化管理,必要时还可将其纳入国家宏观金融管理体系。同时,还应建立民间金融监管机制,对民间金融融资双方的交易操作进行监管。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降低金融风险。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管理,极易发生违约、破产等危机。为此,政府应建立民间金融风险预警制度,并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定期检查,最大程度规避过高利率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统而言之,中国民间金融在产生和扩张的过程中,虽出现过高利贷等不规范行为,甚至资金链断裂等不良现象,但在金融市场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民间金融总体发挥着积极的正向作用,并且成为了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对于民间金融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做到正确引导、必要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并且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民间金融的潜能。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作者:黄明曦

第二篇:试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我国金融整体发展

摘 要: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抗冲击能力,一直在稳步的增长,尤其是在11年以后,可以说发展速度迅猛。目前也保持平稳前进的发展速度。但是我国农村的金融业发展却令人担忧,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我国金融整体发展不一致,产生了发展不均衡现象。本文就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有的放矢的给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金融;农村;银行;市场规律;金融机构

一、我国金融整体发展的可喜成果:

首先,通过长时间的总结,我国对金融发展掌握了稳速发展的办法,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发展都产生着不小的冲击,这是不得不承认的问题,在面对这种冲击的时候,采用宏观调控政策,采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的方法,让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大幅度降低,能够保证平稳运行,经济与金融得以稳步并较为迅速的发展。其次,我国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就促进了人们的消费,而不断的消费就是让货币快速流通的过程,也侧面的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

再次,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人员多,劳动力资源供给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经济行业发展的又一有利因素。

二、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因素分析:

2.1農村的金融市场被银行所忽视:农村的大规模银行网点减少,金融资源共击率低,这与农村最初经济资源发展不佳有着一定原因。银行在我国政策改革下,走进了商业模式,那么银行就要考虑获取相应的利益与利润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所以银行把目光投放在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现象的产生,对于农村加快将金融发展造成了困难。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它们发展的同时也需要相应的金融资源与金融该服务。可是相比较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村的发展还并不成熟,风险性较大,这也让银行对金融资源支撑产生了顾虑。形成了一种矛盾体。这一问题需要解决。

2.2农村习惯于民间借贷方式:我们可以严谨的称之为民间金融,这种金融的产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农村的居民由于生活或者投资产生了巨大的金融资源获取需求,但是银行与国家的金融供给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或者说,有些需求不符合国家的金融供给要求。但是民间金融对于借贷的原因关注度下,金融资源提供量大。能够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所以这种形式长期存在。但是这种民间金融形势也存在着不小的弊端。很多民间金融的借贷是私人方式,由于利息很高从而进行借贷。这些借贷方式并不标准,过高的借贷利息限制了农民再次借贷的能力和还款的能力。同时私人之间的借贷又没有得到国家的允许,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保护,会造成许多纠纷。同时这种私人的借贷长期发展也会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正常实行。

2.3金融机构少:目前现存的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信用合作社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但是由于各地的信用合作社产权结构不清晰,名义上属于在信用合作社拥有股份的全体成员,但是长期以来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背离了合作金融的原则,背离了为互助、合作,为农民服务的建立初衷,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又不断向“集体所有、国家所有”靠拢,具有明显的“官办”色彩。合作社股东不仅享受不到贷款的优先权和优惠权、以及股金分红权,反而还要接受比基准利率高得多的贷款;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制度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干部是任命制而非选举制。因此失去了农村的信任和支持。

三、建议与对策:

3.1完善民进金融管理制度

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为主的农村,由于没有完善的市场环境,商业信贷的风险较高,正规的金融机构不愿进入农村市场,在这一状况难以根本改变的条件下,要满足农村对金融服务不断扩大的需求,应该在加强引导、监督并纳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适当给予民间金融发展空间,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民间金融的市场空间实际上取决于正规金融的市场空间,因为实际的金融需求是由经济活动所决定的,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的需求,必然转向民间金融或非正规金融。尽管现在的法律政策对民间金融仍然采取相对严厉的态度,但在法律禁止和正规金融已经占据的市场之间,民间金融仍然有广阔的空间。应认识到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互补作用。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为发展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民间金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2小额信贷更广泛走入农村金融行业:我国已经明确允许小额度信贷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那么小额信贷在国家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条文下,更利于在农村发挥金融资源支持的作用。让小额信贷走入农村,满足村民需要,提供大量资金,同时降低私人借贷的利息额度,让村民提供具有更强的长期借贷能力和偿还能力。

参考文献:

[1]金融发展是贫困减缓的原因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崔艳娟,孙刚.金融研究.2012(11)

[2]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J].丁志国,谭伶俐,赵晶.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3]金融发展与农村反贫困:基于内生视角的分析框架[J].胡卫东.金融与经济.2011(09)

[4]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金融研究.2011(02)

[5]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经验研究[J].陈银娥,师文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6]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实证研究[J].杨小玲.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06)

[7]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关系的文献综述[J].朱燕玲,邓佳.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2)

作者:张毅 张雨阳 张李伶

第三篇:改善金融环境,发展民间金融

《银行家》:自从2003年银行监管工作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之后,您所领导的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在农村金融服务、资信系统、金融生态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指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请您对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的工作作一简单总结。

毛金明:2003年职能转变以来,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改进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实现了全省金融业平稳健康运行,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包括几个方面:

有效贯彻国家货币政策。

不断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

扎实做好维护金融稳定工作。

切实提高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和水平。

积极创新金融统计和调查研究工作机制。

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稳步推进反洗钱工作。

《银行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山西的效果如何?是否有副作用?如何克服?

毛金明:今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抑制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从山西省来看,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贷款增速过快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今年一季度,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727.35亿元,比年初增加213.18亿元,增长3.87%,同比少增89.18亿元。与全国及中部六省相比,贷款增速较慢,低于全国水平1.91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排第5位。

不过,从执行情况看,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受到影响。贷款压缩的主要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而中长期贷款仍然增长较快,目前中小企业贷款大多是一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压缩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此外,在控制贷款增速的前提下,出于营利性考虑,金融机构多选择一些大企业、大项目进行投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弱化。

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规模小,吸收资金能力弱,在总量收缩时大银行的流动性相对充足,而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紧张问题。

引发了民间融资的再度活跃。金融主渠道资金供给的骤然紧张为民间融资再次提供了生存空间。由于民间融资存在较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又存在监管盲区,资金规模和投向也难以控制,民间融资的“暗流涌动”容易造成不合理的社会资金投向,引发盲目重复建设,而且不利于产业政策的实施和信贷结构的调整。

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解决:

第一,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找准优化信贷结构的着力点。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保持货币信贷的均衡投放,切实增加对“三农”、中小企业、节能环保、服务业、高新企业发展壮大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创新,突破投融资体制、机制瓶颈,大力推出新型投融资方式和工具,创新贷款品种,满足各方面合理资金需求,缓解全省经济发展的资金压力。

第二,加强监测,密切关注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变化。首先,要密切关注部分贷款增长过快、贷存比偏高、不良贷款占比过大及高拆入资金比率的中小机构风险状况;其次,要加大监测的频率和广度,监测过程中若发现指标变动异常情况,要加大跟踪监测频率,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变化原因,同时在现有风险监测的基础上,扩大监测的范围,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股市变动等对流动性的影响;另外,中小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宏观调控政策,合理控制信贷投放总量、节奏,积极拓展资产负债业务,改善盈利结构单一的状况,提高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合理引导民间融资,加快新型贷款组织的推广工作。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测,及时掌握民间融资的变化情况,适时向社会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合理引导其投向,减少民间融资向“两高一剩”行业、企业的流入;加强对非法民间融资行为的取缔和打击,保护合法的民间融资活动;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贷款组织的发展,以合理引导民间资金,弥补正规金融服务功能的不足。在平遥县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并争取在全省推广,更多地满足农户小额信贷需求。

《银行家》:目前山西省的民间融资情况如何?

毛金明: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在当前农村经济主体不断成长、金融需求不断多元化的情况下,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它是在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和银行信贷资金局部供给缺位并存的双重特征下活跃起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市场主导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过程。近年来,山西省民间融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8年3月末,全省民间融资余额约1200亿元左右,比2006年增加了510亿元,增速达73.9%,占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1.37%。

目前,山西省民间融资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

利率水平快速上扬,并呈市场化特征。从借款主体看,当前民间融资的价格,以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为参照,根据借款主体的性质和借款用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投资的安全性意识提高,注重规避风险。主要表现为借贷双方关系更加密切,即民间融资的借贷圈子更加集中于亲缘、血缘、企业内部关系圈;民间资金开始注重选择向优势企业集中;投资从高污染、高风险行业逐步退出。

投资领域受经济金融形势影响灵活性增强。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下半年,由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财富效应急剧增加,民间资金的趋利性促使其出现了向资本市场转移的倾向,购买股票和基金的民间融资增加。而随着股市的下挫,震荡性的增加,大量民间资金又开始从资本市场撤出,转而投向生产流通领域。此外,随着央行从紧货币政策的推出,一些县域金融机构流动性趋紧,如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压缩贷款较明显。

交易方式日趋公开化。随着本轮紧缩信贷政策的持续实施,民间借贷已成为多数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也逐渐由“地下交易”转变为半公开或公开交易。

职业中介机构迅速发展,职业融资中介人不断涌现。

民间融资具有改善社会资源配置、填补正规金融服务空缺、增进农村金融市场资金本地循环的优点,为金融创新积累了经验,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是,民间融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合法性问题,监督管理问题,“盈利性、风险性与流动性”的问题,民间资金来源的短期性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以及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问题。

因此,为了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法律建设,完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目前央行正在着手制订《放债人条例》,这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此条例将对民间融资行为进行合理规范,把民间放债行为纳入正式监管范围。

第二,加强对民间融资活动的监测与研究。人民银行要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测,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系统监测、科学评估、打击违法、规范发展”的监测调控系统,定期采集有关数据,尤其是要准确监测民间融资的市场利率,全面掌握其运行情况,并据此制订适应其发展的政策法规。

第三,积极开展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山西省平遥县的晋源泰和日升隆两家小额贷款公司,都运作良好,晋中也开始在全市11个县市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

第四,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业务。金融机构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发挥信用中介职能,创新金融业务,积极探索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来满足储户低风险、保值、增值的投资需求,提高民间资金的收益率,以减少资金体外循环规模,稳定信贷资金来源。通过委托贷款业务,银行为委托人提供更多的投资理财机会,有效降低资金出借者的投资风险,促使民间融资有“地下活动”演变为公开业务。

《银行家》:从2003年开始的对过热行业的调控,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绿色金融的推动,使作为太原中心支行既要执行中央的货币政策与其他调控政策又要促进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行长您是如何协调处理的?

毛金明:首先我要说明的是,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就是要保持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蓬勃向上,因此从长期来看,贯彻和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总体上讲是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保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致的、统一的。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还必须把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央行的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理解,要放到“讲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中央政策的意图,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山西省由于资源分布、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产业结构中资源型、能耗型产业如煤、焦、电等产业成为主导,对山西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构成了较大挑战;同时,山西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农村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发展“三农”的问题十分紧迫。为此太原中心支行认真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指导各金融机构制定推进shibor建设,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推进shibor市场基础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贷款规划执行监测与指导,召开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例会,对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窗口指导”;进一步推进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做好各项重点调查和研究工作。今年一季度以来,山西省各项贷款保持增长,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投向重点突出,主要集中于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行业,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首季农业贷款同比多增10亿元。除加紧组织对农村信用社的票据兑付考核工作外,还针对农村地区民间融资情况、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情况、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开展积极调研,为上级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银行家》:山西的征信体系是否完善,对金融环境的改善究竟有哪些效果?

毛金明:经过几年的努力,山西目前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征信体系,对金融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07年末,全省企业征信系统共收录借款人基本信息16万个,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全省132.3万个借款人的信贷账户数197万个;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成,帮助商业银行防范了信贷风险,提高了经营效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仅2007年就为3.4

万户中小企业建立电子档案,入库比例位居全国第二;入库信息更新率达88%,名列全国第一。依托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全省各家商业银行相继恢复了信用贷款业务,2007

年共为1953

户中小企业支持授信45.5亿元。征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有效化解了资金供需矛盾。

企业资信评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各级人民银行积极搭建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评级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平台,全面推动山西省资信评级市场发展壮大,有效解决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社会各方的普遍认可。

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不断拓展。先后与山西省建设、质检、劳动保障等八个部门达成信息共享协议,成功将公积金账户、企业拖欠工资、环境违法涉贷企业等信息接入征信系统。征信系统数据范围的不断扩大,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全面、更可靠的参考信息,也促进了各行业的信用建设和管理。

《银行家》:山西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发源地。山西票号源远流长,作为人民银行的地方长官,您认为山西票号对现代银行业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有,在传承这一历史遗产上,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毛金明: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山西票号”作为山西独有的经济金融和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经营理念、严密的组织制度、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依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作为山西金融界的一员,我们更肩负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进一步研究和发掘这一宝贵的金融文化遗产,以达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目的。太原中心支行对“山西票号”有着30多年研究历史的。1990年,我们与山西财经大学合作出版的《山西票号史料》成为该领域研究最原始最权威的参考资料之一。目前,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2007年,我们与山西财经大学合作,共同建立起山西票号合作研究制度。并组织力量对“山西票号”的现存原始史料重新进行了挖掘、收集、整理与归档。今年,我们又成立了山西票号研究中心,这是我国第一家专业的票号研究中心。对弘扬和挽救票号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已完成的《山西票号经营管理模式研究》被评为人民银行总行2007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二等奖。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此方面的研究力度,争取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更多更宝贵的借鉴。

《银行家》:山西在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中一直走在前面,如人民银行推动的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机构试点,从山西的情况看,您认为县域金融应如何发展?

毛金明:目前,我国城市金融已经进入了一个逐渐完善和继续推进的良好阶段,但是农村金融则不然。农村金融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还缺乏一个竞争的金融服务环境,农村金融意识整体上也比较薄弱,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成为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山西省的农村金融领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金融机构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是一种社会责任。但是目前金融服务现状并不乐观。近年来,山西省民间金融发展特点就是增长快、规模大,融资形式多样化,融资主体多元化。在缓解资金失衡、优化资源配置、拾遗补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它缺乏法律规范,利率较高,潜在风险大,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也有所抵消。因此,如何疏导规范民间资本,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也是我们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工作。

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实在县域内是很突出的。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呢?我想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寻找。从内部来讲,最根本的就是金融机构自身的服务意识,其实就是我曾经说过的责任意识。从外部来说,就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这包括经济环境不够优良、机构体系不够健全,资金供需不对称等。因此解决发展县域金融的问题,就要对症下药。一是要强化金融机构责任意识;二是要保证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三是要疏导民间资本,吸引社会资金或资源发挥它在县域金融中的作用;四是进行农村金融创新。总的来说,就是要培养一种高度的责任意识、构建合理分工的金融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银行家》:您曾说过,山西是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污染大省,从金融角度来说,如何解决既能充分的更多的提供和利用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的办法?您提出的煤炭金融能否解决这一问题?

毛金明:山西生产了全国1/4的煤炭,2/5的焦炭,1/17的火电,可以说是中国工业的发动机和经济的能源后盾,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的滥采滥挖污染和破坏了山西的生态环境,脆弱的承载力与降低环境污染所面临的巨大困难让山西未来的经济增长困难重重。那么,在发挥金融的作用上,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另一方面,要加快创新,包括观念创新、产品创新等。

山西的优势是能源,是煤炭,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保证资源

、能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产业是资本与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往往与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及金融资源的配置密切相关。两者通过货币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就形成煤炭金融、能源金融。

保证资源、能源产业的可持续的信贷投入机制。就是发挥金融核心作用和信贷杠杆作用,促进能源与金融科学协调发展。

创新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对资源、能源产业的深度支持。就是要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创新金融服务,以股权、产权为纽带,提供能源工业项目融资、重组并购、财务顾问、杠杆融资等多样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为改变煤炭产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推动能源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对煤炭勘查权证券化和煤炭资源证券化的探索;建立衍生品市场为煤炭企业提供未来价格信息、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中国在国际能源价格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加强保险业与煤炭工业的战略合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煤炭金融的一些思想,有的已经实施,有的还在论证,更多的还在探索之中,我希望能够为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一些有益作用。

作者:鲁开源

上一篇:高校教改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