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体育课程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社会体育需求有主观和客观的需求,主观需求是自身体育锻炼精神需要和生理需要,客观需求是体育锻炼知识的需求和资源的需求。随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演进,当下的体育课程内容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休闲体育的融合。

第一篇:高校体育课程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分析研究,明晰其课程理念,解读其精神内涵,探究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策略,为推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与健康

文献标识码:A

在2002年我国颁布的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引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几所一流大学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前列,是21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先锋队。现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思路归纳并总结,希望对别的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我国近几年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和国内几所一流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资料,全面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2.对比分析法。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及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二、国内一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北京大学体育课的特色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变革中,北大体育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指导性文件,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在此背景下,北大体育教育率先提出了“完全开放式”的课程模式。

1.价值取向的个性化。

北大提出的“完全开放式”模式,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自觉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良好的体现。课程时间设置也是开放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安排体育课的时间。

2.目标达成的全面性。

共性原本存在于个性之中。北大体育课程总体体现高等学校体育所要求的五个领域目标,这种共性目标的实施并不影响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特定目标。其目标实现通过开展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体育节、体育运动竞赛、大型体育活动、体育协会等)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得到全面发展。

3.开设小型化、课题化课程。

小型化和课题化课程是专门以某一个专题来解决特点、以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北大开设了全校任选课,基本上是以小型化、课题化课程开设的,比如足球比赛指导与欣赏、网球运动与欣赏、体育综合素质训练等。小型化、课题化课程的开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更能适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更能体现学生的价值取向,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4.体育协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体育协会是北大体育课程开放特征的重要体现,它完全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自觉参加,没有任何强制性。它不仅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对学生终身体育有着关键的作用。

(二)清华大学体育课改的创新

清华大学的体育课以必修的形式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并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自主分层教学”的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新课程模式构建的理念应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1.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是在坚持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发展。一方面坚持取消陈旧过时、脱离实际(学生不喜欢、不认同、健身效益差和有悖于终身体育观)的课程和内容。设置那些内容新颖、符合实际、学生欢迎、又利于终身体育观确立的课程,同时能够展现清华大学师资优势、场地器材优势、教育理念的优势和体育传统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中的成功部分,特别是要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为师之道。

2.处理好学生基础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尚处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即使是清华大学,学生入学时的体育水平也相差很大,一部分同学的体育基础打得并不扎实,更需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体育的基础性发展。为此,清华大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A、B、C三种类型的基础课。在实现个性化需求方面,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中广泛地开设了40多个项目,活动内容也出现多样化、分层化。从体育模式构建来看,仍需要把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两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3.处理好竞技和亚竞技的关系。

亚竞技是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在开展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中,降低竞技技术的难度,降低运动负荷的难度,并进一步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愉悦身心,促进身体锻炼意识的形成,达到健身的目的。在体育课程中,包括“正规竞技”和“亚竞技”两大系列,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

4.处理好运动实践与保健体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保健理论课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共开设16课时,列入必修的范围;三四年级开设单列的保健选修,供学生选择。但是在处理好运动实践和保健理论教学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仍然是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特征,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课程的预定目标。

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但这一目标一直未能有效地指导其他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过分强调体育课内教学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只通过每周一次课的体育教学来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提高运动技术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目标的达成度并不清晰。

(二)教学内容安排的无序性,影响课程的整体优化

对大学体育课程总体来讲,缺乏递进性和发展性,但对于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某一单项来讲,却具有很强的阶梯性。目前,多数学校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学校还按行政班方式授课,即使少数学校已采用了体育俱乐部形式授课,但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中,未能将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序化、阶梯化,来引导鼓励学生在自己特长项目中得到递进和发展,使学生大学期间在1—2个运动项目中较系统地学习。最后两年下来,学的还是体育的初级技术,既满足不了学生对丰富运动文化的追求,也降低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地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影响了课程的整体优化。

(三)“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探索和研究“课内外一体化”这一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据调查访问得知,有些学校已进行了一些实

验和尝试,但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片面追求在教师辅导下的课外锻炼,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生自主锻炼的实施办法;场地条件制约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还没有找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管理办法;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只是限于几个项目和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课内外一体化”,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影响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

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一)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思想观念、师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教学质量不高等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谈体育课程改革是件很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各级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应努力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我国学校体育跟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改革指导思想

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到体育,对学生健康的高度关注,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课堂是主阵地。狠抓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课程的整合,构建具有地区、学校和教师特色的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找到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定位,顺应我国国情和学校与师生发展的需要。

(四)整体设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只有从整体上设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处理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避免大、中、小学教学内容重复,才能符合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体育课程教育的整体连贯。

(五)开发体育校本文化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国家对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一些条件具备的学校纷纷着手编写符合本校特点的教材。体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应用,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健身性、人文性、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

(六)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要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逐渐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学的中心将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应采用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法教育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融洽、信任的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帮助,成为教学研究型的育人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七)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各级学校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利用校内、校外和信息化三类资源,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的体育课程资源,同时加大校际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使体育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努力实现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八)制定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既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又是一个难点。对体育课程评价应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等多种维度实施综合评价,内容形式多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领导评价、专家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实现评价内容的整体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发展化,构建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五、结论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以一流大学的体育课程改革为鉴,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在教材建设、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小蓉.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

[3]孙天明.新《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793—794.

[4]许冠忠.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5,(7):78—80.

[5]西安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蓝皮书[N].西安晚报,2006—10—09.

[责任编辑 张 燕]

作者:文英利

第二篇:社会体育需求与高校体育课程演进

【摘要】社会体育需求有主观和客观的需求,主观需求是自身体育锻炼精神需要和生理需要,客观需求是体育锻炼知识的需求和资源的需求。随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演进,当下的体育课程内容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休闲体育的融合。

【关键词】社会体育 高校体育课程 演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为全面有效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探寻适应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确立发展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体育需求。

一、社会体育需求

1.社会体育主观需求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一切行为的产生,都具有心理依据。“需要”是人类活动的激活剂,每个人都因大量“需要”的激励而生活着与活动着。一切社会现象和生命现象,都以社会的需要和人的需要作为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依据。社会体育良好运行只有社会个体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被激活了的需要,才会自觉地参与,体育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组成,成为生命活动的一部分。

(1)体育锻炼精神需要

体育产生于以狩猎、捕鱼、农耕为谋生手段的活动;以攻、防、格斗以防卫为目的的武力活动;以跳大神祭祀鬼神的舞蹈活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闲暇时间增多,物资丰富,人们追求建立在物质自由基础上的精神自由,而健康是一切自由的基础,体育锻炼是健康维护重要的活动。

余暇时间的合理利用是促进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從农业发展时期到我国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可自由支配的余暇实践据资料显示由10%增加到50%[1],从余暇时间增多的角度看,用于休闲体育的时间也应该不断的增加,然而,人们余暇时间活动的多样化,体育活动的时间没有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趋势。通过对湖南省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生活方式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城市社区居民中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竟高达61.34%,[2]可见湖南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人口数量偏低,体育并未成为社区居民余暇生活的首要选择。

人类的余暇活动客观存在着良莠之分,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余暇活动。余暇时间增多,体育活动时间相对较少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在看电视、玩游戏、玩手机,把自己置身虚幻文化中,无进取意识,精神颓废,疲惫不堪,缺乏奋发努力的拼搏精神。

(2)体育锻炼生理需要

我国历经一穷二白的艰苦时期,忍受国“东亚病夫”的侮辱,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昂首世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我国人均寿命已由建国初期的50多岁增加到今天的人均76岁,总体上优于中高水平国家,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把全民体育锻炼再次推向高潮。国家要富强、名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的“中国梦”在体育维度的内涵是“国民健康”。但国家发展中的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等的变化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2017年我国健康大数据显示: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高血脂的有将近1亿多人,高尿酸的1.7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2005年—2015年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主流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正真意义上的健康仅3%。

健康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基本,体育锻炼不是维护健康的全部手段,但体育锻炼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据教育部数据公布,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继2005年的连续20年下降,10年后的今天小学生、中学生体质状况出现拐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还在继续走低。这些数据表明,良好的体质才是抵抗慢性疾病的关键。

2.社会体育客观需求

(1)体育锻炼知识的需求

目前,居民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但由于健身常识的缺乏,在进行运动过程中常常存在茫然和疑惑或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阻碍了居民的持续性运动,无意的削弱了运动的积极性,而影响了后续的锻炼效果以及运动热情。

社会体育体育锻炼的形式可分为个人锻炼和公益性的社区健身站点以及商业性的健身馆等。以湖南省城市社区居民为例,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以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约占40%,与家人一起锻炼或个人锻炼的约占45%,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锻炼约占11.5%,到健身馆锻炼的人约占3.5%。[3]以上锻炼形式表明较多的居民锻炼是无组织、无指导下的行为。体育锻炼是身体直接参与对身体器官系统功能的维护,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有的锻炼都必须以人体功能结构为基础,讲求科学锻炼原则、天人合一的法则,任何违背锻炼原则、法则的锻炼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如:“跑步膝”“跑步踝”,甚至累及内脏器官、血管或神经系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4]

社会体育知识一方面来自学校体育知识的内化,一方面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的每千人配备2-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数至少为65万人。目前我国总人口13亿多,平均约4000人拥有一名社会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规模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瓶颈。

(2)体育锻炼资源的需求

体育锻炼资源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经济是命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为社会体育提供物质条件的能力,包括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社团资助等能力;决定个人社会体育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政治是方向,决定发展社会体育的制度框架,规定发展社会体育的法制基础,决定发展社会体育的现实方针政策。文化是内涵,决定个人的、社会的体育价值观,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体育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在体育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途径,开发和利用各类与体育相关的人和与体育相关的场地、器材、经费、时间、信息等。

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 1.03 m2(2020年计划人均面积达到1.8m2),有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全开放”与“半开放”比例分别为 14.88%和 14.33%,我国群众健身场馆与竞赛场馆的比率为15: 1,场馆利用率极低。城乡居民活动场所依然主要是公园﹑街头巷尾等非正规体育场所,体育场地设施匮乏是影响人们体育活动参与的第一客观因素

有研究表明: 国家财政在投入竞技体育领域人均100元时,投入群众体育人均为1元,2011年群众体育财政投入占我国体育事业投入额的7.29%,且财政投入存在区域失衡、城乡失衡,致使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公平性、公民合法体育权益也造成损害。

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拥有多文化的国家,拥有各自的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是在民族传统体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对当代人们的体育观念、体育思维、体育形式、体育内容、体育评价等产生影响,开发和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助推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程演进

我国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至今100余年,建国60年以来教育部颁布的 3 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1957 年、1961年、1979 年)和 2 部《教学指导纲要》(1992年、2002 年),5部教学大纲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的课程目标,不同课程目标统领下不同教学内容选取。

1957年出版《一般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关于实施大纲的说明》,在内忧外患,经济全面崩溃背景下,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建设人才是体育的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为体育理论、田径、体操、球类。

1961年印发《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材纲要》,在大跃进生活困苦、各方面自主探索,急需增强民族自信心的背景下,增强学生体质,参加生产劳动和保卫祖国,并通过体育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是体育课程目标,基本教材:田径、体操、武术、理论知识、军事训练。

1979年印发《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在十年浩劫后,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背景下,增强学生体质,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生产劳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重任是体育课程目标,基本教材:理论知识、田径、体操、武术、球类、游泳,根据传统需要、地方特点、专业需要自行安排选用教材。

1992年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在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是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突破课程内容限制,体育课程内容表现多样性和灵活性。

2002年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在经济政治快速发展,国富民强,人们对追求物质自由为基础的精神自由的追求背景下,体育目标由生物属性目标转化为人文属性目标,体育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开始进入“三自主”阶段,彰显个性,从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体育课程未来发展

(1)高校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体育理论课的价值取向是指导体育锻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健康习惯。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链接纽带,也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掌握体育知识才能更有效的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体育理论体系从体育竞赛欣赏—竞赛胜负的判断—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评价—运动保健,从健康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的预防—营养与健康—心理拓展训练。

(2)高校体育课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我国有着五千年多民族的灿烂文明,丰富的名族体育文化、其阳阳平衡的养生术、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健康第一”理念的体育课程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挖掘民族体育文化,丰富现代体育的广度深度,民族体育文化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民族自信的精神需要。

(3)高校体育课程休闲体育的融合

休闲是一种积极的余暇活动,它强调是以娱乐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和完善自我为目的的参与态度,离开了正确的引导,人们会滥用自己的余暇时间,如网络游戏、麻将赌博等,通过体育实现休闲目的,使之成为一种积极、健康的健身和生活方式,如:以娱乐身心为目的的田径、球类项目,游戏,民俗体育活动,攀岩、轮滑等新兴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国祥等.《20世纪的社会进步与人类的休闲体育需求》[J].北京體育大学学报 2009,7

[2]梁朱贵.《湖南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生活方式调查》P21[D].湖南师范大学 2015.7

[3]梁朱贵.《湖南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生活方式调查》P33[D].湖南师范大学 2015.7

[4]刘勇等.《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3.6

作者:李丽

第三篇:高校体育课程教改走向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课是竞技体育教育还是健康素质教育?针对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教改要求,从被教育者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着手,提出树立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观和指导思想、体育课程设计的目的取向、体育课程教材的选择等建议,为高校体育课程教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观;指导思想;高校体育课程;设计;教改

体育课程是高校公共必修课,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校体育课究竟是竞技体育教育还是健康素质教育?几十年来,国家的体育和教育系统从上到下都没能很好解决。体育双轨制一直是竞技体育单挑大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①(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实施近十年,旧的惯性依然给力,新的体系并未完全建立。虽然《指导纲要》本身就有一些行政化痕迹,存在些许和教育实际脱钩、难以量化、操作困难的缺陷,但毕竟向改革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其方向性是明确的。本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指导纲要》的教改要求,从被教育者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着手,提出树立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观和指导思想、提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计的目的取向、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计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以及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教材的选择等建议,为高校体育课程教改提供参考依据。

1 树立新的高校体育教育观是新时期的新任务

1.1 高校体育教育观

高校的体育教育观应该是研究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及其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等规律的立场和观点。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其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及其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1.2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

1.2.1高校体育教育的体育和竞技体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完全“不搭界”

高校体育教育的体育和竞技体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完全“不搭界”。 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广义体育(即大体育),广义体育被认为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即所谓的小体育等,用一个概念难以界定。如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取得优异成绩,与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有本质不同,目的取向完全相反。而高校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高校开展的一项公共体育教育课程,其目的不是争金夺银,而是通过体育教育课程的学习,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培养对体育的良好态度,在身体、情感、生活和社会交往方面获得益处。

1.2.2《指导纲要》的目标就是高校体育教育所追求的目的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课程来实现的。那么高校体育课程是怎样来实现其教育目的?《指导纲要》第一条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②可以看出高校体育课程是通过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来达到其目标的。《指导纲要》的目标就是高校体育教育所追求的目的。

1.3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1.3.1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创新对宏观层面的调控更迫切

《指导纲要》实施近十年,且不说施行当初其部分内容就被质疑,仅施行这些年来就有许多需要“突破”的框框。这里仅举两例:

首先是课程目标中的基本目标部分内容:1.目标不能虚构:“具有健康的体魄”,难道高校学生一律不招收眼睛近视的学生?2.目标不能跨时空:“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我们可以传授正确知识,不能保证学生一辈子都正确;3.目标不能跨界:“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育课程无法考核学生的生活态度乐不乐观。

其次是课程结构:1.难以计划的课程结构:“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③高校每年都制定课时计划,那么这类人数众多的课目要纳入课程结构,怎么规划和实施?其难度可想而知。 2.难以实现的理论教学:“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④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目的是“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那么基本目标中“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等,是扩大知识面能解决了的吗?上述举例,并不是要否定《指导纲要》,而是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地来研究和解决问题。《指导纲要》实施近十年,其本身可能还有改进的需要,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呼吁新的《指导纲要》早日实施。

1.3.2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创新要求高校的积极实践

高校的体育教育,这些年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积弊甚多,惯性不止。首先这是由教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向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身心协调发展转变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其次,纵观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课程项目,不论田径、球类、体操还是水上项目,绝大多数都属奥林匹克竞赛项目。这些项目其本身就是竞技体育,虽然教学对象不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但一样的体育项目、一样的教学内容,想要改革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反映在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上,多数高校并未脱离体育课程重视运动技术、以竞技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框框。这里我们需要重复,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绝不能混为一团,竞技体育目的的第一位是成绩,是奖牌;第二是金钱,是物质;终归不是健康。这类运动已经逐渐演化为职业体育,成了企业逐金的LOGO,成了类似于明星所表演的节目,成了大众的娱乐项目。竞技体育催生了体育产业,金钱围绕着他们旋转,却惟独不和健康搭边。

《指导纲要》实施以来,许多高校虽然也在探索教改,同时也有许多新思潮,提出不乏所谓的新理念如“和谐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理念等”【2】,由于惯性使然,形式多于内容,教材改了名称,内容多是拼凑。

1.3.3树立新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体育教育观

转型期必然有转型期的焦虑,纵观目前体育理论界,各种理论、各种见解、诸多诉求呈现百花齐放势态,诸多刊物堆彻的各类新名词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但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高校的体育教育观其中也包括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基于新的形势,需要有所创新,但不能脱离教育的对象。《指导纲要》已经明确,通过规定的体育课程,使被教育者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我们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树立。时代的发展,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必然的,包括理论的创新、确立新的教育目的、建立新的教育体系、设立新的体育课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必然要遵循一个发展着的规律。而这个发展的规律,正是我们要建立的新的体育教育观的立场和观点。

2 高校体育课程教材现状

2.1高校体育教材问题相当严重

《指导纲要》“颁布后短短几年时间,高校就涌现出几十种不同版本的体育教材(主要是以教科书的形式出现),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3】据王素强对广东、湖北、山东、上海、四川、辽宁的38所高校的体育教材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理论教材基本沿用全国或省市统编教材,而实践教材则可谓百花齐放,16.7%使用全国及省编教材,4.3%使用自编教材,79.0%无教材上课。【4】可见,体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

2.2体育教材的规划、组织、编写和审定程序面临挑战

《指导纲要》第十九条规定:“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大学规模不一,硬软件条件差别比较大,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便是一个难题。

各省和高校有自编体育教材的积极性。这里边如果有很小百分比的辖区和高校如要自编教材,要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困难,《指导纲要》第十九条在操作性上是否可行?

面对高校体育实践教材教学中的79.0%无教材上课的现状,我们不能光在体育教材上规划和组织,也要有应对的措施。

3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计

2.1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计的目的取向要务实

要用务实的态度对《指导纲要》课程基本目标和课程结构理解和改革创新。比如一个高校有两万学生,大学四年前三年每人参加一次野外训练(如登山、野外生存等),按教学工作日计算,每天就要组织一批(30-40名)学生。这涉及到活动的规划、责任、组织保障、经费、学生负担、活动保险等,是否行得通?课程设计要和行之有效紧紧挂上钩才是务实的态度。如今年清明节期间,北京某校师生三十多人开展野外登山运动被困,警方出动数百人、两架直升飞机去解救,教训极为深刻。

2.2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计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根据新时期的教学任务和《指导纲要》要求的目标,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或编写教材、设计教学策略以及设计评估等。其次,应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实施,这里要考虑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地域特色、地域气候、传统优势、教师队伍特点等因素。在教材的结构设计上:首先遇到的是技术和理论比例问题。每学期4学时,大学前二年共16学时,这16学时的理论课按《指导纲要》课程结构第八条“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够了,但是要实现《指导纲要》基本目标中五个领域目标的要求,就可能不够。大学这16个学时的理论课,是连续一年上完,还是每学期4学时,哪种模式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又是一个问题。正常情况下,一门理论课,不能拖得时间太长,有关体育保健,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等还是早些让学生掌握为好。如果按《指导纲要》“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要求,体育理论课不论从课时量还是连续性上都必须给予重视,并且还要有实验课来辅佐,这样的话,配备专业的理论教师并不为过。从技术课的设计上来看,这里的改革创新就可能更复杂一些,高校体育教育的技术课怎样通过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来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要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一个目的两个平衡点:即体育教学技术课要围绕目的“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来平衡体能和技能两个点。体能和技能两个点又不能过度,如果过度,就转向竞技体育的框框里,与学生的健康不利。这是需要下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这和高校组建运动队的训练性质和目的取向完全不一样。

2.3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教材的选择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教材种类繁多,不可能全部都由自己编写。所以每年各高校都要进相当数量的技术和理论教材,但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每年需要订购教材时,高校体育教育部分管教材的领导往往急忙忙向学校教材科上报订购各类教材,忙得不亦乐乎。但教材的质量、教材是不是符合《指导纲要》的要求、是不是符合本校具体情况却鲜有人问津。高校和体育教育部门领导基本上不过问。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指导纲要》的要求落不到实处,改革创新的成果落不到实处。我们不能口号喊得震天响,研究成果一大堆,推广经验到处讲,到了手里啥都没。所以高校在教材的调研、选购和使用上要建立一个并不复杂的程序,以确保教材符合《指导纲要》的原则要求和教学对象的需求。另外教材的编写、印刷质量,教材的重量、开张的大小、可读性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作者:张路萍

上一篇:文件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社会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