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论文范文

2022-05-1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转变为更为直接互动的交流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网络舆论在信息传播、舆论导向、阶层沟通和社会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网络舆论也可能导致舆论暴力、言论责任弱化等负面效应。在分析网络舆论正负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从社会管控、意见领袖影响、传媒人职业道德和公众从众心理等方面规范和引导网络舆论。

第一篇:社会舆论论文范文

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摘 要:司法公正与社会舆论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司法活动向新闻媒体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是司法公正的标志之一。社会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司法公正的同时,有时也阻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在实践中,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既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作用。我们应当建立社会舆论和司法机关良性互动关系,来促使社会舆论监督更充分和完美地体现司法公正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社会舆论;司法公正;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舆论监督

司法公正与社会舆论监督是现代各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所谓社会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问题的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碰撞、整合而成,是相当数量人的共同意志的外化。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络上了解到一些新闻或公众事件,并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互联网提供的言论自由的平台,有利于网民的交流。所以说,现在的社会舆论不局限于新闻舆论,还有网络舆论等。网络舆论,就是指网民以博客、微博、跟帖、留言等方式,对公共事务、社会热点、网络话题等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尤其是微博,现在有九成的用户在用微博了解新闻,微博上,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微博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突发事件的传播舆论中心。

衡量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具有双重标准,一是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指案件实体的结局处理所体现的公正。以刑事案件为例,实体公正体现在,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必须准确无误地认定,做到证据确实充分;正确适用刑法,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及罪名;按照罪行相适应原则,依法适度判定刑罚。二是程序公正,即过程公正,是指诉讼程序方面体现的公正。以刑事案件为例,程序公正体现在,保障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诉讼权利,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取证。尤其是法庭审判程序,被告人最后陈述不可省略。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人们对司法审判活动格外关心,加之社会舆论监督的日益活跃,社会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之间的冲突将更加明显和频繁。如何界定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合理界限,已经成为当前探讨的一大热点问题。

一、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影响

在我国,新闻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形式,最主要的监督方式便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其通过对典型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结合公众讨论,得出一种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意见,利于对公众价值观的引导,在新闻自由得到普遍认可的现代社会,舆论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更需要看清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正面作用,那些在舆论压力下,推翻原判、发回重审并得到公正判决的事实足以证明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大有益处。比如影响较大的“许霆案”,“刘勇案”。

(一)监督司法活动公正进行

司法程序不公正现象发生时,受害的当事人这一弱者可以向媒体请求援助,媒体起到了舆论救济的作用。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进行独立合法的监督,有利于实现司法独立,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司法外因素对判决公正的影响。司法程序的公正性既需要法律的监督,也需要社会舆论的监督。既能向公众说明情况,也能为司法审理提供更多的线索。社会舆论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对司法活动进行讨论、抨击,给司法机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鞭策,这样有助于防范司法腐败行为,迫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二)人民监督权利的实现

社会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某种传播媒介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各项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的行为过程。传媒代表公众,成为公众的代言人,传媒的言论反映公众的观点和意见。我国传统媒体一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到了网络时代,公民舆论监督这项权利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网络呈现出了的低门槛性和匿名性,从而就决定网络社会是拒绝权威的。在网络初建时就确定了网络就是要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空间,使大众在这里平等地传播信息、发表意见。而网民们只需经过简单的注册,便可以在网络媒体的论坛、留言板等互动平台上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这种自由的环境更便于人们无拘束地发言,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些意见在网络中集合,从而形成无法忽视的舆论压力,对事态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网络舆论的优势在于,网络传播空前快捷、信息传播交互性强、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增强了社会舆论监督的力度。在全民大众参与下,网络舆论已经形成一种重要的舆论压力,使人民的监督权利得到了充分实现,人民的监督权利也得到了保障。

二、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消极影响

社会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司法公正的同时,有时也阻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如果媒体超越监督的合理界限,就不再是监督而是干涉司法公正,造成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对立,从而出现“媒体审判”而非法院审判。

(一)不当的法制报道

正当的法制报道,对司法审判具有舆论监督的作用,而当前有不少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在法院审判判决作出之前就刊发有利于一方的报道,这无疑对正常的司法审判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司法公正遵循的是理性化、程序化的判断方式,有时会与道德形成冲突,违背了人们认为的道德上的正义。媒体从道德视角观察案件的发生过程,当所期望出现的案件结果与司法审判机关的判决结果产生差距,媒体就把这种道德化的立场表现在法制报道中,或多或少都会让大众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质疑。而媒体对于案件过于深刻的渲染、描述,又容易把案件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司法审判人员进行司法审判活动时容易受到媒体通过法制报道所引导的社会舆论的影响,对案件的判决可能作出不准确的判决,这实质上是“媒体审判”而非法院审判。

(二)失真的网络舆论

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网络舆论监督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监督体制,使得网络监督出现了一些问题。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很难确定,网民提供的虚假、片面信息让网络的真实性更加扑朔迷离,同时,由于每一个网民都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活阅历,对待同一件事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观点、看法,不同的网友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发表对事件的看法,使网民发布的信息具有片面性,可信度不高。网民在网络舆论活动中既可用真名也可用假名甚至匿名,网民在匿名的情况下真实或虚假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观点,网络上发表的内容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各种消极、低迷的观念也在网络中传播。网民在网络上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道德责任意识,很多网民不负责任地发表言论,攻击、诽谤,甚至谩骂,发泄自己的情绪,给其他人造成了困扰。尤其是对一些明星的评论,随意的抨击、曝人隐私,给他人造成了精神伤害,使得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降低,导致了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信息来源不稳定、不系统,监督效果不明显。

三、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传媒工作者与司法工作者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

司法审判活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从事司法审判活动的法官必须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传媒记者一般不具备这方面专业知识。媒体为了追求“新闻卖点”,往往关注的是那些能够引起大众兴趣的大案件、要案、奇案等,而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法官需要对案件进行整体上的审查。而这种差异最终很可能会导致新闻媒体监督的误区。

(二)网络公众舆论对司法活动产生消极影响

对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活动,它是需要用证据说话的,而普通大众对案件是非的判断却主要依赖于直觉、情感、常识、道德,道德的判断往往代替了法律的分析,使其摇摆于正当和不正当之间,这就决定了普通大众对案件事实真相认识的偏差。而另一方面,公众舆论是法官自然必须重视的舆论导向,法院不能置其于不顾,否则即可能处于社会矛盾的中心。现实中,网络舆论的一些参与者,习惯于采用偏执、片面、单向、非理性的思维定式来分析事件、表达观点,不能或者是不愿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给司法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

四、建立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

媒体与司法各自不同的职业特性使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如何克服这种天然对立,对接二者积极层面,使之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整体屏障,是推动新闻自由、司法公正和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

(一)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

司法透明度又称司法公开,是指在整个司法运作过程中应保持透明和公开。包括司法规则的透明、司法行为的透明、司法过程的透明、裁判结果的透明。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作为一种国家公权力所具有的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首先,法官要具有对争议事实作出认定的理性判断能力,并且能将抽象的法律适用于具体的诉讼中。其次,法律裁判者要有自我约束能力,在个人的情绪、情感和欲望冲动之下,及面对外部的诱惑,都能保持对法律忠诚的能力。只有增强司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才能使公众了解司法、支持司法,使司法活动与社会舆论有良性互动,能够促进司法的公正性。

(二)完善网络舆论的监督机制

1.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

网民是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主体,必须培养网民自律意识,自我约束,对自己发表的言论、观点负责。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对网民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切实提高广大网民的法律意识,知道哪些行为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同时网民还需要用基本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对他人肆意进行攻击、诽谤、谩骂、曝他人隐私,应该尊重他人,做到文明上网、文明监督。

2.完善法律法规

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社会生活,网络媒体使公众有了自己的舆论舞台,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公众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所以,必须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从而引导和适当地控制网络中的各种行为,在源头上保障网络监督的可靠性,给网络监督一个法律的支撑点。近些年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规范网络舆论的法规,但与千变万化的网络环境相比,这些法律显然不能解决现在出现的问题,必须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以使得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从而规范网络舆论监督。

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冲突,是可以被控制在最小限度的。既可以发挥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监督作用,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又能维护司法公正,达到社会舆论和司法公正价值的和谐统一。

作者:董如英

第二篇:论网络舆论的社会功能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转变为更为直接互动的交流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网络舆论在信息传播、舆论导向、阶层沟通和社会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网络舆论也可能导致舆论暴力、言论责任弱化等负面效应。在分析网络舆论正负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从社会管控、意见领袖影响、传媒人职业道德和公众从众心理等方面规范和引导网络舆论。

【关键词】 网络舆论;社会功能;途径

【作者简介】 王琪,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胡新宇,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心理学。

涉军网络舆情是公众在网络上围绕有关军队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所持有的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我国网民的数量持续上升,网络热点层出不穷,网民对军事、部队、军人等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涉军网络舆论成为社会和军队关注的焦点之一。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涉军网络舆情问题也引起了解放军代表团的关注和讨论。如何正确对待涉军网络舆论,是新时期摆在国家和军队面前的一大问题。事实上,网络只是人类沟通交流的一种新手段,是一种客观存在,用得好可以从中获取正能量,用不好就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对待涉军网络舆论,应坚持法律思维,处理好保证公民言论自由与维护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维护国家安全原则

当前,涉军网络舆情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面性,其中部分内容包含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博弈。从互联网上一些涉及军队的不当舆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诋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政治特色,也是我国宪法、法律和军事法规明确保障的根本原则,有人借此大肆诋毁,借口“军队中立化”“军队非政治化”对这一制度展开攻击。实际上各国军队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在“军队中立化”的西方国家,其军事活动也受到政治的影响,军队也进行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教育。二是编织散布各类涉军谣言。境内外一些网站和网民猜测我军的人事安排,对我军高级干部的人事调整妄加非议,散布社会动荡信息,借以抹黑我党和军队。三是歪曲篡改军队历史。一些网站随心所欲改编甚至歪曲历史,亵渎革命先烈,严重损害党和军队形象。对于这部分网络舆情,要组织有力的正面宣传,占领互联网舆论的主流,反击网络上不正确的信息,对于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应依法进行打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涉军舆情为军队获得和运用军事情报、作战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能有效提高信息攻防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由于网络的公开性,使得在网络时代保守军事秘密更加困难,也为敌对势力窃取军事秘密提供了新的途径。“三军之事,莫重于密”。涉军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公开情报资料,由于其开放性、及时性及便捷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情报工作者的重视,纷纷将涉军网络舆情作为情报资料搜集的第一来源。随着摄录、照相手机的普及,信息采录设备实现了大众化,涉军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被记录并上网传播。针对这种情况,部队在执行任务时,要从军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防止军事秘密泄露,军人在参加军事活动或执行军事任务时,不得携带未采取保密措施的电子通信工具。军队执行涉密任务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军外人员接近军事行动区域,对于因执行任务需要进入军事行动区域的军外人员,按照对军人的要求采取保密措施。

二、接受法制监督原则

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主要方式。网络舆论是新形势下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方式,少数负面的涉军网络舆情并不能改变这一本质,实际上大部分网络涉军舆情还是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不能将涉军网络舆情看成洪水猛兽,而要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其中也包括对国防和军队事务的批评建议权,网民在网上发表自己对军队建设的意见,是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对此要有正确认识,只要网络舆论的出发点是好的,所反映的事实是真实的,就要保障人民的批评建议权。涉军网络舆论中大部分是对我军形象的正面报道,对此应积极肯定、大力倡导;有些是对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的,对此应认真倾听、支持鼓励;有些是对军人和军车的不当行为提出批评意见的,对此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提高涉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是军队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在军队内部,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让军网和公网在拓宽军人视野、丰富军人知识、发扬三大民主方面发挥作用。军人因受到《内务条令》和纪律的约束,对因特网接触较少。我们应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军人权利方面保持平衡,不能单纯地采取限制措施。军队内部应建立更多的军事网站,丰富已有的军事网站的内容,通过军网使军人获得发表言论、行使批评建议的机会,同时针对西方国家对我军的错误宣传言论,展开有力的驳斥,以维护军队严明的政治纪律。

对于军外的网络舆情,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网络涉军舆情反映了公众对军队的情绪和态度,倾诉了公众的意见和见解,有助于军队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为决策提供参考。近些年,部队发生的一些问题,引发网民围观,涉军负面信息呈现出聚焦放大、交织传导、叠加发酵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军车违章,二是军队文体明星及家属行为不当,三是军队内部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尽管少数人出于炒作的目的,但总体上看,涉军网络舆情反映了广大群众对于军队和军人的关注、爱护。即便是少数负面消息的报道,也反映了群众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些建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依法保障人民知情权

由于军队和军人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军队和军人产生好奇心理,这也是涉军网络舆情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我国军队是人民的武装力量,军费来自于人民缴纳的税款。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一般事项,在不涉及国家军事秘密和军队内部管理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具有知情权。网络时代,除了传统的向人民群众报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式,如国防白皮书和新闻发布会之外,军队还应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军队事务进行积极回应,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由于网络舆情的公开性,其作用凸显。国家和军队在处理涉军网络舆情时,只有及时、公开、透明地提供信息,才能争取工作的主动,真正扼制住谣言的传播。对于军队而言,必须直面矛盾和问题,及时发布最权威的信息,主动披露事情真相,才能取信于民。我们应充分利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国防部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发布权威信息,满足受众对军事信息的需求,用正面信息挤压负面舆论空间,确保牢牢掌握话语权。同时,应充分利用新华社的通稿功能,密切与商业网站合作,加强传媒企业的责任担当,挤压虚假负面涉军信息生存空间,确保发出正确的声音。?

近年来,依法公开国防和军队建设中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积极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军分四批公布了军队内部涉嫌腐败的高级将领名单,一方面有效地平息了社会上关于军队腐败的各种传闻,另一方面也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军队反腐的决心和力度。相对于以前的遮遮掩掩,公开相关负面消息并没有影响军队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相反还使人民认识到了军队刮骨疗毒的勇气。

四、依法处置损害军队名誉的虚假舆情

在对涉军网络舆情的处置中,要正确区分不同对象,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有些是网民对涉军事件的正常关注,发表了关于军队和军人负面新闻的一些言论信息;有些是基于敏感事件、突发性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发表偏激的言论;有些是国外敌对势力借某些涉军事件散布的攻击党和政府的反动言论。对不同性质的涉军舆情信息,应该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拿出不同的处置意见。

首先,应引导网络舆论的正面积极作用。近年来,围绕钓鱼岛、苏岩礁、黄岩岛以及南海问题、中印边界等争端不断加剧,相关国家频繁在我国周边制造事端、蓄意挑衅。这些事件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军队的有关表态、战备训练、军事行动等,成为网上涉军舆情的聚焦点。对此,要积极引导,运用多种方式表明国家和军队在这些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引导人民群众理智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其次,对于恣意歪曲事实和编造谣言的网络“推手”和“水军”,应理直气壮地予以回击,要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进行有力批驳反制,使谣言谎话不攻自破。树立良好的网络舆论导向,一方面需要主导正确(下转第20页)(上接第11页)的舆论,另一方面需要对违法行为人追究法律责任。网络造谣者可能涉及到的法律责任有三种: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有的网络谣言侵犯了军人个人的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对此军队要支持被侵权的军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如果符合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相关网站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群众关注国防和军事的心理,大肆散布虚假军事信息,甚至个别人断章取义,歪解军事新闻,制作醒目标题误导公众。有的网络谣言损害了军队形象,给部队声誉造成了不好影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人享有名誉权,对损害军队声誉的,可以由名誉受损失军事单位的政治部门代表军队对侵权人提起民事诉讼。有的网民和网站编造的虚假涉军信息、发表的涉军网络舆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国家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对此主管部门可以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涉军网络舆论中侵犯军人权益、损害军队形象,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犯罪,对此要依法追究其侮辱、诽谤、泄露军事秘密、扰乱社会秩序等相关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五、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原则

在网络社会中,大众都是新闻的发现、编辑和发布者,军人在公开场合的一举一动都处于大众的观察和监督之中。军队必须始终坚持用各项纪律、命令规范官兵的一言一行。尤其在人员外出、部队野外驻训、执行任务、军训等容易与地方群众接触的关键时刻,要加大人员管控力度,教育官兵谨言慎行,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防止留下炒作话题。为此《内务条令》规定,军人不得与地方人员进行不正当、不必要的交往,不得参与不健康的消费娱乐活动。

为了防止军人私人信息和军事秘密的泄露,《内务条令》规定,军人不得在大众媒体上征婚、求职和交友,不得擅自到地方网吧上网,不得登陆非法网站和浏览暴力、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不得在国际互联网开设网站、网页、博客、论坛,不得散布政治谣言和其他有政治性问题的信息。同时根据有关纪律,军人不得在网络上传身着军装的照片,以防止泄露私人信息。总之,军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军事问题上,应当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政策保持一致,用一个声音说话,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网络上进行炒作。

参考文献:

[1] 黄勤,付德勇.网络涉军舆论的引导[J].新闻战线,2011, (7).

[2] 刘军.切实提高涉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N].解放军报,2013—12—2.

责任编辑:赵春燕

作者:王琪 胡新宇

第三篇:和谐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探

和谐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谐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媒体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进行探讨。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坚持以正确的思想舆论为主导,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道理念。要充分发挥媒体疏通、沟通和引导功能,善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社会矛盾和其他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三贴近”,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决策、政策和措施,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意见,使科学理论、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占领社会舞台,增强人们建设幸福生活、美好未来与和谐社会的信心与动力;二是要科学把握我国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自觉承担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疏导关系、平衡心理和维护稳定的责任;三是要以积极正面的报道,鲜活的话语,和谐的表达方式,吸引读者、引导读者和打动读者,凝聚和鼓舞人心奋发向上,团结一心构建和谐社会。

纵观我国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大多坚持正面宣传和正面报道为主,为社会的团结稳定、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也有极少数媒体,为提高社会知晓度,获取较高发行量、较高网上转载率和点击率,过度渲染腐败、贪污和灾害,过度充斥暴力与色情等。甚至个别记者为完成发稿任务,达到社会轰动效应,在眼球经济的推动下,违背新闻的基本道德标准和记者的职业操守,不惜牺牲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制造虚假新闻。这种做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坚持真实、铲除虚假”,保证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千里眼”和“宣传队”,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大量出现,资源、能源紧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性不平衡,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拉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严重犯罪活动等对社会稳定与和谐造成严重影响,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日益增多,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和分配不公等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媒体要客观公正地带着科学的眼光去报道这些新闻。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国际化和多元化,在经济新闻报道领域,中国和欧美等国家纺织贸易谈判、人民币升值、国内房价走势、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重大问题,媒体要及时发现、认真分析、积极引导,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以国家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缓和利益集团间的对立与冲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鼓与呼。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舆论监督的最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体现舆论监督的公信力。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而不是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必须做到“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要按照“出以公心、服务大局、事实准确、客观公正、注重效果、遵守纪律、加强学习”七条原则,从四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辩证地搞好舆论监督:既要坚持惩治腐败现象,反对不正之风,又要使人民群众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又要帮助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既要有利于某一问题的解决,又要有利于同一类问题的解决;既要对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进行揭露与批评,又要实事求是,不以偏概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搞好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必须做到“八要八不要”:一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集中批评。二要帮忙,不要添乱。三要真实准确客观,不要刻意炒作。四要注意时效,不要旧闻新翻。五要抓好信息来源,不要捕风捉影。六要出于公心,不要掺杂私念。七要注意反馈,不要唯我独尊。八要善于运用内参,不要千篇一律。新闻媒体对有些事实已核准但不宜公开的批评性稿件,采取内参的方式专送有关部门和领导。这既能对错误东西及时制止,又体现新闻的有效监督,促使问题有效解决。

总之,新闻监督必须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和依法监督。舆论监督既受法律保护,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严格依法办事。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

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变化多端的商品经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不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诸多公共安全问题伴之而来:台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SARS、禽流感等传染疾病的爆发和流行,矿难、坠机、车祸等安全责任事故等等。在大规模的突发事件中,社会公众常态下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社会原有规范的暂时失效,易引发一定范围内的心理和社会应对体系混乱。媒体一旦传播不当,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与和谐。面对突发危机,必须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序应对。其首要任务是让媒体为政府决策机构、专家和公众之间搭起快速高效的沟通平台,“第一时间”把政府的应对和处置危机事件的指示及要求,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公众,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传播机制。在时间紧、非常态的情况下,要使危机传播在危机事件中有效实现,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

——设立危机传播新闻中心。专门负责危机信息的对外发布、协调与联系,实施有关危机的传播工作,并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政府有关部门,应随时向记者传递有关信息。

——选准新闻发言人。危机发生期间,政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媒体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特别是重大危机信息发布时,由领导人充任的发言人更是政府媒体形象的代表。通过展现领导人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人格魅力,提升公众对政府控制危机的信任。因此,选准新闻发言人尤为重要。

——及早准备新闻发布资料。危机事件在任何时间、任何区域都可能发生,其方式、规模、造成的后果以及事件的性质等都难以预料。危机事件突发时,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所涉及的公共事务,及早准备应急的新闻发布资料,包括应急新闻稿、事故报告书、背景材料、情况说明与证明观点和详细通报,尤其要回答“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效控制危机的措施?”等问题。有条件的单位,应准备足够的视听资料和影像资料。要保证新闻传媒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信息获取和传播的畅通,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向公众公布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

——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要真实、准确地与公众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尽快向社会公布事实真相,及时澄清负面消息,杜绝或减少流言的产生。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中的首因效应,提高政府危机传播的效果,使公众认识危机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政府,同心协力应对危机,争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达到把住先机,争取主动,消除恐慌,稳定人心,快速控制事态,迅速平息事端的效果。

——做好危机善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主要是消除危机处理后遗留的问题和影响。媒体要十分重视危机善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工作,如政府组织力量恢复重建、对各种损失的弥补等情况,要作大量深入细致的报道,广泛建立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良好关系,增进社会进一步的团结与和谐。

(作者单位:第一财经日报社)

责任编辑:何莲女

作者:熊 欣

上一篇: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下一篇:教育培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