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体育观结合高校体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不仅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体育文化的灵魂。因此,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倾向与人文精神失落原因的剖析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人文体育观结合高校体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体育观结合高校体育论文 篇1: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要把体育自身蕴含的体育精神、体育思维方式等传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健身育人的目的。本文主要从高校体育教学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入手,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发展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健身还要育人,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状况还不乐观。高校体育一直受生物体育观的支配,注重体育技巧训练与传授,过分强调动作的标准化,忽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观念等的渗透,结果很多学生满足于健体与应试,没有树立全新的体育理念,没有激发终身体育的兴趣,更没有发展人文情怀,从而造成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这将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体育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 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伦理观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不良现象对校园的侵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必要。

1.1 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大量的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此,高校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乐观情绪,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形成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只有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会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1.2 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校体育长期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注重体育理论与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体育课的德育功能。体育学科是一门建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它致力于追求真、善、美,比赛中倡导公平、公正,注重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与健身,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校体育培养注重“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培养宗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个性化、人性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应在体育教学中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由平等、个人价值、公平竞争的人文情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2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受“生物教育观”的支配,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走向片面化,这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者借鉴国外的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总体状况还不乐观。

2.1 教学目标片面化

受传统体育功能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就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手段之一。这一观念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从生物学、工具论的角度,把体育教学变为技能训练、强身健体的重要场所,这影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偏重于体育功利性。从教育的本质来说,目的是促进人更好地发展。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对完整的人的培养,将技术训练作为教学目的,强调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能力方面的发展,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时高校体育强调体育的社会属性,忽视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限定统一的目标,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2 教学内容竞技化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偏重传授体育知识、注重体育技能训练,忽视学生情感态度、意志耐力等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主要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强调运动项目自身的体系,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化,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但体育本身蕴含的价值观、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被忽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3 教育过程技术化

教学过程注重统一要求的技术,片面追求动作的规范性、精确性;教学中要求学生绝对地服从指挥,使内涵丰富的体育教学沦为机械性的操作,这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教师素质有着密切关系,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不乏优秀工作者,但也有知识面狭窄、教育理念陈旧、不以身作则的低素质者,在体育教学中偏重技术,不能很好地融入人文精神,从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4 教学评价不科学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比较注重终结性评价,侧重于达标、理论考核等,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即不考虑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评价标准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结果仅是作为评价学生成绩优劣的手段,忽视了对学生薄弱面的指导改进。这种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在此评价方式指导下,必定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5 教学形式单一

体育具竞争性、娱乐性,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但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偏重教师讲授、学生记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只是接受者、吸收者,学生的主观愿望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教学无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到教师的创造性,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这与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相背离。

3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3.1 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关注人文体育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校体育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片面强调体育技能,忽视体育的人文价值,这种理念制约了体育育人功能的发挥,造成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更新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突出人文体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育教学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尊重学生个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创造性。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等,如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由、个性化发展。其次,体育教学以和谐思想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一直注重生物体育观,与和谐的理念不相符。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最后,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教学要向学生传递终身体育理念,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愉悦学生身心。

3.2 调整体育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体育人文教育课程,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都是通过体育课及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首先,要调整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开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以弥补原有体育课的不足,丰富体育课程体系,并使体育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要扩大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其次,精心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突出体育的人文性。体育人文是指建立以人为本,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内容体系,因此,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尽量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与终身锻炼有密切联系的项目。同时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突出体育的全面性、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在参与锻炼的过程中养成强烈的生存意识与竞争心理。另外,不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体系如何,在教学中都要树立培养人文精神的意识。如在马拉松等田径项目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讲述我国体育发展史时,利用我国运动员取得的突出成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3.3 优化教学方法,渗透人文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中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示范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出自由活动的空间,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要根据学生的体质特征,因材施教。首先,高校人文体育教学要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分组式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安排不同性质的体育活动,注重竞技性与娱乐性,运用游戏法、竞赛法等教学。尤其是体育游戏,生动有趣,深受广大学生喜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通过摄像机、计算机等多媒体,向学生宣传体育明星的奋斗史,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这些都是培养体育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3.4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人文精神

首先,高校人文体育评价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构建评价体系。其次,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突出全面性。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变单一的成绩型评价为综合性素质型评价,在评价方法、形式上建立凸显学生能力的人文考评体系;评价注重共性与个性,关注个性的发展变化;在技能考核的基础上,评价内容趋向多样化,增加体育人文、运动保健、健身方法等方面的考核;改革评价形式,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改革评价方法,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最后,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关注个体,这是人文性的最突出表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学生的兴趣、身体素质、天赋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教学评价要注重这种差异。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没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教师,很难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在人文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科学的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高校要为教师创设继续学习的条件,全方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为人文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3.6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人文环境,培养人文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受校园人文环境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能规范学生行为,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体育场馆、设施等影响学生的体育精神;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由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构成,物质环境指体育场馆、体育社团机构、体育师资等;制度环境包括体育道德、体育规则、体育交往等,约束学生体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团结、凝聚;精神环境指人文体育包含的拼搏精神、超越精神、挑战精神、分工协作精神等。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构成校园人文体育文化环境,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举办体育学术沙龙、体育竞赛、体育报告会,开展体育兴趣活动、体育摄影比赛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渗透人文教育,将体育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扩展体育人文教育思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水泓等,论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精神重构〔J〕.浙江体育科学,2010(6).

〔2〕徐祥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J〕.中国成人教育,2012(6).

(责任编辑:李宏斌)

作者:许局

人文体育观结合高校体育论文 篇2:

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倾向与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透视

摘 要: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不仅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体育文化的灵魂。因此,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倾向与人文精神失落原因的剖析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实质与特点进行阐释;其次,圍绕阻碍我国高校体育竞技的和谐发展、导致高校体育“物化”与主体中的人性迷失、导致高校体育的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淹没、影响高校体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与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进行分析;最后,从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与设置的缺陷、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对体育人文精神塑造的影响、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场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进行透视,旨在对重拾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竞技化;体育人文精神;异化;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一、概述

高校的本质在于对学生素质、人格、个性进行发展、完善和解放。大学教育以培养“人”作为其天职,高校不仅以一种客观物质形式存在,而且其内涵核心在于人文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以一种灵魂或精神的存在形容更为贴切[1]。显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高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精神的两个组成部分中,人文精神对完善学生为人处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人文精神在高校精神中处于更优先地位[2]。正如我国教育家竺可桢指出,我国高校要不仅办成而且办好,首先需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观,不仅需要知道中国的历史,还要洞明中国的现状,从中折射出人文精神在高校中的重要性。回顾国内外顶级高校的办学发展历程来看,高校体育精神是高校精神重要的组成拼图。真正的高校精神应该以体育人文精神作为向导性文化,来促进高校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可见,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倾向与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透视,旨在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略尽一份绵力。

二、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实质与特点

(一)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实质

竞技化就是我们所说的竞技的异化,是指竞技主体在比赛和日常训练过程中为了获得物化层面的东西(更好的成绩、经济报酬)而呈现忽略人全面发展的这种现象。用“重物轻人”来注解竞技的异化非常合适[3]。换言之,高校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最佳成绩,就要求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需要进行大负荷的训练,这显然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人的关怀大打折扣,体育竞技的实质由“拜人”变成了“拜物”,将原来追求“自身”的发展,反过来自身却被对象化了,即被运动成绩和物质奖励占有了,进而造成自我的异化。

(二)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特点

忽略“育人性”,偏重于“竞技性”,是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的真实写照。换句话说,只注重大学生竞技能力的培养和比赛成绩和名次的提高,而忽略人的价值需要以及教育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其一,高校高水平队占用了高校的优势体育资源,使得高校体育资源覆盖面非常小,加之竞技“物化与异化”的影响,这也造成了高校体育管理重心转移到高水平队的管理上。所以高水平运动队与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并没有很好的衔接,造成了高校体育人文健身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二,高校体育竞技水平对于提升学校名气以及综合排名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是很多高校领导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上,加上,高校体育人文建设的周期长,其成果不仅慢,也很难以量化,所以高校体育育人功能受到忽视也是容易理解;其三,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出现“重物轻人,舍本逐末”的现象。有很多高校,运动队的成绩与所修学分、学费以及奖金直接挂钩。抓大学生的体能、竞训成绩和比赛的物质奖励等“物化”层面的“硬件”建设也就是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主要工作;最后,“重训轻教,主体迷失”也是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得特点之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其他大学生有着相同的学习权利和义务。高校需要注重学生的“人物双修”,可见,我国高校体育不仅要对技能和体能等“物化”成分的训练,而且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我国高校体育“竞技化”与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分析

(一)阻碍我国高校体育竞技的和谐发展

社会风气不仅是反应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精神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民众日益关心的主要问题。体育注重身体的参与性,体育人群的一举一动对社会风气影响颇大,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青少年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在有一定影响力的比赛中,从裁判员到教练员以及运动员为了获得更好成绩,不仅对各项竞赛规则视而不见,更是绞尽脑汁营私舞弊和弄虚作假,这不仅亵渎了奥林匹克公平、公正的精神,而且严重影响体育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给社会分气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相反,如果在高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比赛中,从裁判员到教练员、运动员做到尊重裁判、尊重规则、不徇私情、秉公执法,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到每一位观众,同时,也会鼓励运动员努力拼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争取获得最佳成绩,这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人文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弘扬愛国主义精神、倡导顽强拼搏、展示民族精神的多重任务。然而,在高校体育比赛中各种赛风问题也时常出现,在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中,大学生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也仍然存在。比如,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隐瞒运动员的实际和真实身份,有的在赛场上辱骂对手和裁判,甚至大打出手,这些现象都阻碍我国高校体育竞技的和谐发展。

(二)导致高校体育“物化”与主体中的人性迷失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和源泉之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体育思想优劣息息相关。当前高校体育竞技化倾向对学生体育思想和行为造成了很大影响。帕斯卡尔曾把人比喻为“芦苇”,这种比喻有其一定道理。竞技人的根基在于体育思想,就如同植物必须扎根于土壤一样。如果没有体育思想的依托,竞技人就成了无根的浮萍。不容否认,“夺标”是竞技的本质所在。在国内相关运动理论中也大都基于竞技运动,通过挖掘人的身体潜力,凸显运动竞赛特征,以夺取金牌为目的的社会群体性活动。显然,如果高校体育仅仅围绕“锦标主义”开展,就会陷入一种“物化”现象中,使得高校体育参与主体的人性会处于迷失状态中。换言之,这种热衷于追逐运动技能和成绩提高的“物化”现象,具有易变性、流动性和易逝性特征。如果仅把“锦标主义”作为高校体育唯一的本质,必然导致把收获运动成绩作为学生的唯一目的。显而易见,大学生在现实的体育实践中,伴随着对奖牌和奖金的追求不断升级,其主体地位也必然会日趋下降,主体中的人性便迷失在了物质与功利之中。

(三)导致高校体育的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淹没

工具理性只是满足欲求目标的工作,忽视对目标价值意义的思考,仅仅聚焦在满足欲求目标实现过程的程序与条件。对于高校体育的工具理性而言同样如此。高校体育工具理性主要导致身心与灵肉背离,只热衷于物化方面,比如奖金、成绩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灵魂以及心理等价值理性的思索与灌输。假如高校体育仅仅彰显工具理性而忽视或者摒弃价值理性,这将体育退回“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没有什么分别,这时的体育与古罗马斗兽场的场景之间可以划上等号。可知,高校体育价值理性主要是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本来高校开展的体育运动不仅使得学生强身健体,而且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对人存在意义与生活方式进行诠释。这些都是高校体育价值理性的精髓。反观,这些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价值理性被高校体育追逐“物化”的工具理性所吞没。总的来说,在争金夺银的高校竞技体育异化的过程中,高校体育竞技运动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之下,从教练员到高水平运动员沦为争金夺银的运动机器。这种对人本质的片面认识和对人发展的片面关注、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忽视,将是对人性的一种压抑和摧残。

(四)影响高校体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对高校的主要责任进行深刻总结,他指出高校关系到人民事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进而总结出为社会服务、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注重对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可见,高校不仅仅培养一般性的专门人才,更要注重对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其中体育就是高校全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反观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情况,在教学方面体育教师没有跳出技术技能的限制,高校体育课教学其内容上以技术技能为主,在教学评价方面以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很少涉及。此外,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理念上也呈现工具性和技术性色彩。这种无视“人”的教育活动在高校体育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显然影响高校体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四、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透视

(一)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与设置的缺陷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社会运行的基础和人的存在方式都需要依托于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是社会形态的主体,也是剖析社会关系内在形式和结构的关键点所在[4]。政治因素分析就社会而言,作为社会关系的内在形式和结构,制度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社会形态的主体,也是人的发展的存在方式。囿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倡导通情达理、于情于理,在法律制度的设计方面与西方的契约社会相比,存在一定不足,通过人际关系来弥补其中的不足[5]。显然仅靠自觉性和伦理来构建精神家园无异于在沙滩建房,体育人文精神也缺乏弘扬的场域。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与设置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竞赛制度、运行机制以及整体构建不完善;人才输送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很滞后。正是上述环节不够完善,在竞赛中各种“物化”等不文明行为以及伦理问题都经常暴露出来,比如“消极比赛”就印证了比赛的编排上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所致。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对体育人文精神塑造的影响

中西体育文化根据地理环境和各自文化的不同呈现了很大的差异,这也造成了中西体育人文精神方面也呈现各自的不同特点。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耕经济为主,这种典型的农耕文化,造就了国人缺乏冒险和拓展的精神。因为土地是不流动的,也抑制了国人对体育实践的天性。更谈不上在农耕间隙期间,依靠我们祖先发展专门的体育锻炼手段来激发和塑造我们身体潜能。可以说,在漫长的封建时期,纯粹的以身体锻炼为主的精神文化没有独立形成,古人的肢体活动主要借助宗教活动等仪式为主要手段。從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造成我国高校忽视体育的教育功能,重智轻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当前高校体育开展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大都是西方舶来品,但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未继承其神,仅掌握其形。反观,西方是海洋体育文化。为什么古代奥运会诞生在古希腊。这与古希腊的海洋文化有很大关联。海洋文化的国家,土地资源贫瘠,这需要人们通过海上扩展来抢夺资源。显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驾驭船只,需要有强大的身体和极大冒险精神。海洋文明注重对身体塑造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也说明了古希腊在短短的二三百年创造灿烂的历史文明,得益于其完备的体育人文精神的塑造。

(三)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场

首先,当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弱化源于高校教学对科学化倾斜所致。一方面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人文教育在科学教育的高校教育系统中沦为边缘化,高校体育的人文精神所应发挥的强大潜在教育力量也会被悄然消解,另一方面,“重理轻文”成为一种人才培养的尺度,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以及品格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其次,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场也体现在体育人文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遮蔽以及体育人文教育课程内容所占比例非常小。在科学主义的标尺量度下,人文教育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所谓人文课程科学化是指在人文教学中推崇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形成的传统教育方法被称为“唯理性教学模式”[6]。这种唯理性教学模式忽视人性人格和谐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教学现象在各级各类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场,以及加快提升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毛明华.大学人文论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蒋波.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吴向东.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11.

[5]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张金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孙羽枫.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合[J].高教学刊,2017(21):91-93.

作者:莫铭

人文体育观结合高校体育论文 篇3:

从大学生的读书现象看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结合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提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对策如下:高校应转变大学教育观念;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开设文史哲类的经典研读课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大学生自身应选择读经典文献,摒弃垃圾书籍;大学生还应增加读书数量,培养读书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人文精神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大学是培育优秀青年的重要场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是大学育人的重要目标。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为丰富,电脑和手机占用了大部分时间,与此同时,他们的读书状况越来越令人堪忧,一部分大学生要么不读书,要么就只读娱乐消遣和实用技术方面的书籍,长此以往,这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一、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历史演变

人文精神一词最早源于古拉丁文,古拉丁文中本身就有人文学一词即studiahumanitatis,到15世纪末,意大利学校将教与学人文学的老师及学生称为umamista,后来被拉丁文专指人文学者即humanista。在德文中将古代经典教育的知识称为humanismus,英文humanism将其直译过来即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意思。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西方世界第一个意识到人文主义价值的是西塞罗,曾经形成西塞罗主义,可见其影响之大。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了一场人文主义运动的高潮,积极倡导人文精神。理性主义作为批判神学的重要思想武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将人从神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并进一步思考人的本质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发展,如在人与自然方面,启蒙运动者提出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洛克提出“社会契约”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此时,伴随着人文精神的弘扬,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人们更加推崇科学理性,并将其应用到各个领域,理性成为一种权威,从而导致理性的绝对化,万能的理性代替了万能的上帝,这就与其最初倡导的理性精神相违背。这一点受到一些哲学家的关注,开始对理性进行反思与批判,由此,西方兴起了“非理性主义”的思潮,最早是理性主义代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限制理论理性”的观点,重新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接着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海德格尔分别从意志、生命、存在哲学角度倡导着非理性主义的发展,以拯救人们失去的精神家园。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从反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角度,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可见,西方人文精神在不同时期虽说内涵表现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尊重,对人充满关怀,对真理执着追求。

人文精神在中国的发展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但具有明显的中国特点。中国对于人文精神的最初表达早在周代,提出了“重人、敬德”的观念,与殷商时期的重鬼尊神观念相对应。先秦典籍中又进一步强调人的重要性,即“唯人万物之灵”,“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文作为汉语词汇,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彖传》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可见,中国最初的人文精神重在强调人文与天道的契合。此后,人文精神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得到拓展,逐步形成以民本主义思想与尊君王权主义思想并行的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孔孟为主的儒家思想中,即仁者爱人的人伦关系、先义后利的义利观、内圣外王的道德追求。此外,墨家“非攻、兼爱”的思想和道家“无为而治”崇尚自然的思想同样彰显着朴素的人文精神。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弘扬,虽根植于西方土壤之中,但它既不是对西方人文精神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演绎。它既强调个体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同时,又强调集体是个体赖以存在的条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都为我们新时期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指明了方向。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教育的过程,本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是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以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为指导,基于中西方人文精神的批判与继承,结合大学生的读书现状,从培养大学生的读书习惯来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实质是对大学生个体的关注,使其逐步形成高尚的生命价值取向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当前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折射其人文精神的缺失

通过对辽宁省6所高校的600名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出现一定的缺失。

一是大学生读书态度及读书范围的选择上越来越具有功利性。调查显示,21%的学生认为当下大学生读书态度是功利、浮躁的;37%的学生平时不愿看书只在考试前为了应付考试而集中时间看书。“读书目的”一项调查显示,45%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考试和将来找工作。中国四大名著有23%的学生根本就没想过要读,18.5%人想读,但没时间,可见大学生为了学业、就业,实用读书尤为严重,读书的功利性直接导致大学生在价值尺度上的急功近利。

二是大学生读书时间虽然充裕,但大部分时间被网络占用,特别是随着手机的开发使用指尖社交代替了真实社交。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了看书,61.5%的大学生选择上网、逛街和体育运动,10.5%的学生选择睡觉等其他活动。可见,由于大学生上网时间过多,严重占用了读书时间,久而久之,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本位意识突出,行为上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关心,人际交往淡漠,从而在为人处世方面越来越缺乏人文主义世界观和终极关怀的精神。

三是大学生读书数量少甚至不读书,每年平均每人读4本以上的占30%,3本占32%,2本占21%,1本占17%。即便是读书的大学生们,只有30%的人精读,65%的学生只是浏览、略读,还有一小部分人只是随便翻看而已;关于“大学期间读书的重要性”一项调查显示,甚至还有35%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读书“不重要、无所谓”。可见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读书对人生的重要影响,对读书缺乏钻研态度,缺乏进取精神,缺乏理性思考,人文精神自然随之而缺失。

四是大学生读书方法上抛弃诵读、抄写读书笔记等传统科学经验,60%的大学生不写读书笔记,只是浏览略读书籍,大部分学生更愿意追求声音视频等多样化现代化的形式,导致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下降、情感淡漠,精神家园迷失。

五是大学生读书兴趣与藏书数量缺乏。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不太喜欢读书,48.5%的大学生读书兴趣一般。在大学生现有藏书的调查里显示,藏书10本以上的只占40%,大学生更愿意收藏纸是报刊杂志,占36.4%,中国古典名著占24.5%,外国名著占27.5%,现代小说诗歌占9.6%。其他占12.6%,而且31%的大学生喜欢读休闲生活服务类的书籍,和文史哲等社科类与自然科学类书籍基本持平。这些现状表现出大学生在个人素质培育方面的眼光短浅,越来越缺乏长远的和综合的思考,导致大学生专业水平下降,科学精神丢失。

三、以引导大学生读书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分析

1.高校应转变大学教育观念

目前我国的人文教育发展显得滞后,在人们的教育理念中,重理工轻人文成为社会的共识。事实上,科学教育的实质是为了实现人文的发展,科技教育不同于人文教育,科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提高人的理性思维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上。人文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要充满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高校领导应转变大学教育观念,不能完全围绕市场经济的需求来培养人才。通过读书来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加深对高校教育本质及职能的理解与认识,认清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为高校进一步培养人才、注重人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其次,高校领导应转变大学教育观念,不能完全围绕市场经济的需求来开设学科。虽然人文学科的发展要靠科学实践来支撑,但科学提出的问题是需要人文来解决的,二者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学科教育具有统一性,二者相辅相成,从大学生读书的角度加强其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帮助高校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2.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开设文史哲类的经典研读课程

我国人文教育发展的滞后,还在于大学课程设置的市场化。大学是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一站,许多思想观念行为在这一阶段逐渐稳定,学校需要助推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然而我国大学教育分成文理工科等,课程设置便形成了明显的界限,加之就业形势的影响,理工科除了四门必修的公共课程外,没有专门设置人文教育方面的必修课程,有的大学甚至将政经系改成了管理系,中文系改成了文秘系,历史系改成了旅游系,这样做大大降低了我国人文教育的水平,人文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人们展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弘扬真善美,批评假丑恶,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中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地位,大学应该调整课程的设置,开设文史哲类的经典研读必修课程,这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直接的理论支撑。

3.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读书

教师是社会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因而承载着人文精神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尽管教师所教专业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担负起培养真善美健全人格大学生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启蒙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自我教育,不能将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应改变把学生培养成某一种特殊领域的实用技术型工作者而轻视人文教育的观念。教师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之上,课后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经典的阅读书目、经典的阅读方法和经典的阅读实践,并进行适当的导读,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4.大学生自身应选择读经典文献,摒弃垃圾书籍

当前在大学生的读书活动中,普遍存在一种趋俗避雅的现象,许多大学生在课外往往迷恋于网络和游戏而不爱读书,有的即使读书也偏爱轻松、肤浅的武侠、言情小说,而回避严肃、深刻、感悟人生的历史、政治、哲学著作。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图书市场的书目种类繁多、庞杂,而经典却少之又少,因此,当我们时间有限的前提下,不宜只读实用类或娱乐类的书籍,应选择经典的文献资料来阅读,摒弃垃圾书籍。这里的经典文献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如史记、诗经、论语、孟子、韩非子、荀子、老子、庄子、楚辞、左传等古书;其次如中国通史、毛泽东选集、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也应多读。经典文献有着持久的影响力,我国经典书籍的内容本身是圣贤智慧的结晶,既包含着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又折射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因此,读经典文献是大学生获得知识、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更是大学生提升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5.大学生还应增加读书数量,培养读书习惯

读经典文献的目的在于有限的时间提高读书的质量,此外,大学生应增加读书的数量,读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量的积累,广泛读书,才能开阔视野,应尽量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习犹太人和以色列人的读书习惯,将读书看作和吃饭同样重要的事来做。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通俗地阐明: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接受了十六年的学校教育,除了掌握知识技能外,更是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为此,大学生首先应创造读书时间,找时间、挤时间、抢时间,保证每天课后有读书时间,然后逐级制定读书规划,最后严格执行读书规划,逐渐养成读书习惯。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应该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从书中不断获取人文精神的内核,使自身逐步形成高尚的生命价值取向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http://news.sina.com.cn/c/2013-05-05/142027030785.shtml

2013-05-05.

[2]陈铁军,张艳.中西历史的人文精神[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作者:柳春清 刘玲灵

上一篇:施工技术专业群建筑工程论文下一篇:药品监管行政问责的法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