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023-01-12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 有助于教师反思与提高, 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为此, 我们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小学数学教材的要求, 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诊断与反思, 建立以教师自陈自评为主的自我评价制度,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 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使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

1 有效地进行教师自我评价的探索

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有效评价必须改变以往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 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要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 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反思自己的教学, 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能力, 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 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反思。因为与他人相比, 教师最了解自己, 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 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以及想从评价中得到什么。我们的做法是:

1.1 课前自陈

课前自陈就是在教学开始时, 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师个人的情况, 自主提交课前自我陈述资料, 形成个体化的课前自陈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针对上一节课的不足提出补救措施、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与措施、教学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途径等。

1.2 课后自评

课后自评就是在实施课堂教学后, 教师要及时收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对照课前自陈方案进行探索研究, 注重分析现象的原因, 提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困难和疑惑以及改进、修正或弥补的建议, 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优势、不足和进步形成清晰的认识, 完成课后自评,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课前设计的方法与措施实施情况、学生的课堂生成效果、课堂的亮点与不足等。

通过教师课前自陈与课后自评相结合, 促使教师根据反馈信息, 深入地学习教学理论, 更新教学观念, 钻研业务, 提高施教能力, 进一步调控自己的教学实践, 更好地落实“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三维教学目标, 进而不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和教学水平, 使教学评价落到实处。

2 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的探索

现代心理学认为, 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才能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 并分享应有的权利, 承担相应的义务。教学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 它可以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获得进取的力量, 分享合作的和谐, 发现生命的灿烂。

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否有效, 必须要符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它是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历程, 激励他们的学习, 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他们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2.1 内容多元化

关于学生学习的评价, 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不能只停留在作业批改和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的阶段。数学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数学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 数学口试的内容则重于说理, 即说算理、说解决问题的思路或策略等, 主要通过师生面试或小组考核的形式进行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口试与面试,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和临场心理素质。

2.2 过程动态化

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 发挥评价的作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评价方面的重点。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察师生数学课堂活动方式来评价他们的课堂活动行为, 通过对课堂活动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具体表现。例如评价一节课的教学, 可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情感和自信心等方面的表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交流情况、学生在思维水平上的表现。

2.3 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为此我们设计了学习记录、课堂学习小主人评比、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口试、笔试等评价方式, 教师可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努力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也要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笔者曾尝试打破周次, 按照进度, 以单元作为一个阶段性的课堂评价总结, 结合单元测试成绩, 让学生进行自评, 教师结合学生卷面情况给予定性分析, 及时反馈给家长,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还设计了课堂学习评价表, 以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

3 一些收获

通过对有效的教学评价的探索, 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现实意义:

3.1 教师和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

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实施课堂教学评价, 能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家长的帮都有了明确的目标。

3.2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由“他评”转为“自评”, 改变了教师的评价方式, 给了教师创新的空间与余地, 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进一步拓展, 教师在实验中成长, 变得自主、自尊、自信、自豪。

3.3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针对学生而设的评价表是按教材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建构的, 既重视学生期末成绩测试, 又重视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考查;既有笔试, 又有以操作、表达等内容为主的口试;既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和各项素质都得到了全面、良好的培养和发展。

摘要:本文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为突破口, 探索以教师自陈自评为主的自我评价制度, 促进教师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同时探索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 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发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使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81~343.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40~18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上一篇:山东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以及其他热点问题解析下一篇:浅谈农村普通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