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艺体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专业发展

2023-01-17

重庆市教委于2008年提出从当年秋季开始, 在全市中小学逐步推进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工作, 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备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科技活动技能,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后, 各区和市均进行了以班级为单位的“2+2”项目团体性展示及评比, 以推进此项工作。教育部办公厅也颁布了《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 (教体艺厅[2011]4号) 文件, 从两级文件中都可以看出对学生“2+2”技能的培养, 是一件为孩子终身发展而受益的良策。

在古希腊的教育中, 体育、艺术是作为每一位孩子接受教育的首要选择。今天的体艺教育同样也被现代人认为是培养情商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线上工作了二十多年, 目睹很多孩子幼年时大多选择了一两项艺术或体育项目在学习。随着年级的增长, 半途而废者比比皆是, 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确, 把艺术或体育确定为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是需要多方因素的。作为一名没有选择走艺体专业发展的普通人而言, 一生中能学会一两项特长技能, 无论其自身的体魄、修养, 还是就其成年后在生活、工作、社交、业余活动中, 都可以具有使自己终身发挥的本领, 是孩子一生足以自信的资本和造就自己幸福生活的素养。这样的技能, 其养成阶段多数是在小学时代。儿时的兴趣可以使人对“兴趣”付出毫无怨言的精力,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 使人终身能持续保持兴趣的, 其实是一些有点技术含量的技能, 能让孩子在演绎这种技能时为自己带来快乐, 因此才会一生钟爱。

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进行了大胆尝试, 改革了艺体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 实施了音乐“1+1”、体育“3+1”的教学模式, 把形体舞蹈、器乐、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相对专业的技能知识纳入了课堂教学中。使孩子在学习这些技能时能得到时间和师资的充分保证, 学校选择了相对统一的项目也能使孩子的专业学习更“专业”, 而不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选择性学习, 培养短暂的兴趣爱好。

一、音乐教学“1+1”模式

笔者从教多年, 深知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尤其是在艺术方面, 人类遗传的作用不可忽视。小学高年级阶段, 很多男生在音乐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张口”的现象, 只听不唱, 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男孩子固有的作对、变声期的尴尬之外, 还有就是对于传统的唱歌学习缺少兴趣等因素, 如此恶性循环。我曾经多次走进课堂, 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很是让人心疼。因此, 我们对音乐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在每周两节音乐课中, 拿出一节课分年级安排了形体舞蹈、器乐教学课。具体为一、二、三年级为“声乐+形体舞蹈”, 四、五、六年级为“声乐+器乐”, 对原有的音乐教材内容进行整体优化。每学期期初即对教材进行全方位剖析, 确定声乐课的欣赏和演唱曲目、形体舞蹈和器乐课的教学曲目, 使音乐教学在声乐、舞蹈和器乐三大板块中通过共选的内容而达到了较好的融合, 同样是“听、唱、奏、编”的教学内容, 但相对于传统的音乐课, “1+1”的教学模式能使每一个内容更加专业, 教师在每个教学内容上能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部分重点曲目, 低年级的孩子不但学会唱, 还能创编舞蹈。高年级的孩子同时还能对同伴的演唱进行伴奏, 极大地提高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两者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孩子对音乐艺术的感悟也更深了。“1+1”的模式能使孩子学会更加专业的艺术技能,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形体训练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态。低年级的孩子对于舞蹈也较高年级孩子兴趣浓厚;在器乐学习方面, 选择了口风琴, 基于这类乐器简单易学、价廉便携, 通过器乐学习, 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年级孩子“不张口”的缺陷, 也在纠正学生发音的准确性方面起到了辅助作用;有了口风琴作为器乐学习的基础, 孩子在以后学习其他器乐时会更容易。

在学校艺术节活动中, 高年级的学生展示了口风琴的演奏, 给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尤其是他们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免费学会一种器乐而感动。

二、体育教学“+1”模式

体育活动的种类很多, 在确定项目时需要遵循几个原则: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有趣味性、竞争性的项目。新课程改革中, 片面地偏重于学生的兴趣性, 曾经有段时间, “快乐体育”让很多体育课只有快乐而没有了体育, 又因安全问题, 各学校也取消了很多项目, 体育的竞技性日渐殆尽。竞技比赛却是体育运动永恒的魅力, 没有了竞争的体育难以成为真正的体育。

小学生的学习多从兴趣开始, 在各类体育项目中, 球类运动是很受学生喜爱的。“3+1”的模式使学生每周除了上三节部颁教学内容外, 还可以上一节专业的球类运动课, 学校把足球、篮球、乒乓球项目确定为“1”, 即根据教师的专业, 每周每位体育教师需要用一节课时间对孩子进行相对专业的或足球或篮球或乒乓球的教学及训练。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项选择教学内容, 并且需要单独对专业课进行备课准备。在专业课上, 教师常常采用专业训练加小型比赛的形式, 一方面, 提高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 培养孩子比赛的意识、顽强的拼搏精神。

通过专业课的学习, 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足球、篮球和乒乓球运动, 每年校园足球、篮球及乒乓球联赛的开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生基础, 而这些项目也正有望发展为学校的特色项目。

三、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音乐、体育教学的新模式, 使学校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得到了几项技能的专业培养, 由于学习时间长, 知识具有系统性、连贯性, 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程度很好, 真正实现了“掌握技能”的目标, 同时学校也建立了对专业课进行测查和评价的完整体系, 新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体育“3+1”的教学模式, 对于师资的要求也甚高。所以, 在选择教师时, 尤其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 以前不少大学生到了小学教学后, 都感叹自己的专业用不上, 时间久了, 就变成和小学生一样的水平了。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后, 两学科教师除了上好部颁教材内容外, 还必须在专业上下工夫, 而且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技能, 在信息化时代, 各行各业的更新都堪为日新月异, 不进则退, 所以笔者所在学校推行的音乐“1+1”和体育“3+1”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当今, 众多学校都在探索课程改革, 可谓“百花齐放”, 多数是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 让相近的学科自成为一个体系。笔者所推行的则是把艺体课程拆分, 把相对专业的技能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中, 多少有点“逆行”之嫌。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1+1”、“3+1”的体艺新教学模式正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应运而生的一种尝试。

摘要:本文探讨了笔者所在的学校对音乐、体育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 对部颁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 把校本的教学内容整合在艺术、体育的课堂教学中, 近几年的尝试, 其目的是希望实施更加专业的教学, 培养孩子掌握较为专业的技能, 为其终身受用,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专业教学,音乐,体育

参考文献

[1] 《外国教育史简编》西南大学教育系专用教材.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04]33号) .

上一篇:网络私人空间刑法保护研究下一篇:发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