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教研促进有效教学的思考

2022-10-23

年年教研, 周周教研, 只见形式, 不见效果, 只是感到累, 没有感到水平提高, 于是老师们都把教研当成一项负担;另一方面我们的青年教师又希望通过教研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那么, 我们的校本教研该怎样搞?怎样才能将我们的校本教研落到实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 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而要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离不开有效教研的支撑, 于是, 基层教师呼唤“有效教研”, 以促进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呼唤有效教研。

所谓“教研”, 是指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传统的教研活动, 指向于统一性的集体备课和教学行为是其基本特征 (关注的是固有的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习得与掌握) 。有效教研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 关注教师自主教研意识的确立, 关注个人能力 (教与学问题的诊断、行为的改进、改善, 以及由此而来的理念更新等) 的系统超越。

有效教研的实质是什么?实质上是有效的、合作式的组内学习、探讨。是教师在组内中共同分享, 积累新知识、创造新方法的过程。教师的自主学习是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学习和组内学习、探讨必须相互促进, 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一、有效教研的关键是促进教师要自觉参与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不是学校为参加者提供解决教学问题的准确回答的活动, 而是带着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或需求) 的在职业余学习过程, 是学校搭建平台, 营造氛围, 为参加者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提供专业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学校怎样才能搭建好平台, 营造好氛围?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或者教学骨干 (包括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员、教研组长) 多深入到课堂听课、评课, 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来充分了解教师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才能充分了解教师在教学上的需要。教研活动才会有针对性, 才会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所有的教师才会认同教研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内在动力才会被激发和调动, 有效教研才会实现。我们现在很多学校的教研流于形式, 缺乏针对性, 没有解决教师在教学上真正遇到的问题, 反而占用了教师的时间, 所以教师反感, 没有参加教研的热情。想想看, 我们现在的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在乐中学。我们教师自己却还是在被动进行教研活动, 那样的教研能有效果吗?因此, 有效教研的关键还是教师能自觉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而不是被动参与。

二、有效教研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要使教研取得实效, 首先要确定好教研的内容。教研的内容主要要来源于教师在教学上的得失, 这样才能贴近教师, 满足教师实际需求, 内容要鲜明具体、具有针对性。一次一个内容,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如:“同课异构”, 首先组内教师要清楚什么叫“同课异构”, 然后, 集体研究怎样“同课异构”, 大家通过实践, 再集体反思, 达成共识。这样教师在教研活动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讲, 有案可循, 有据可依, 才会把问题探讨得清楚、深入。教师通过集体的智慧来解决个人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相互启发, 相互促进, 教研的效果也就越好。从而达到以“有效教研”促进“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有效教研的保障是具有专业引领的教研活动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研活动是一个平台, 更是一种引领。教研组可以借助校内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土专家, 通过听课、评课、专题研讨、同课异构等多样的教研方式,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具体的案例, 从理论到实践, 帮助教师不断进步。土专家可以用自己过去教学实践中经验与教训启发教师反思。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教师从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有特点的教学理念、观点;从解决教师当前的困惑、需要出发, 帮助制订行动研究计划;同时, 在交流中注意尊重教师, 以学习的态度听取别人的想法, 以专家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意见。很多时候, 经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点评, 我们不仅知道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对教学十分有益。教研活动有效了, 教学效果增强了, 教师的业务水平自然就提升了。

总之, 有效的校本教研能使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 逐步养成善学、善思、善写的习惯, 使教师体验到工作的生命意义, 让组织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我们的教研活动只要感觉到需要、抓住了主题、明确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就能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从而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有效的校本教研能使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 逐步养成善学、善思、善写的习惯, 使教师体验到工作的生命意义, 让组织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

关键词:有效教研,促进,有效教学

上一篇: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探讨下一篇: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柑橘大实蝇主要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