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防范调研报告

2023-04-30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疗纠纷防范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医疗纠纷防范调研报告

医疗纠纷防范调研报告

上饶县人民医院

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纠纷呈急剧上升的趋势,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其增长幅度在两位数以上。此种增长度已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怎样看待医疗纠纷的数量激增?从时间上,我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人们对医疗纠纷尚不甚关心,医疗市场还处于卖方市场,出现医疗纠纷处

理的主要依据是《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对医疗纠纷给予了空前的关注。标志是在1998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对消费者投诉的“愤怒”程度排行榜,医疗投诉“名列”第5位。这时期从舆论导向看,在关注医患纠纷时,多数观点明显向患者倾斜。

从1999年起,舆论对医患纠纷的关注开始趋于理智,人们开始冷静地看待医患双方,新闻媒介的医患纠纷热逐渐降温。各地的不同案例均限于个案的报道,不再有对医务界整体的贬伐。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修改工作已提到日程上来,逐步形成了依法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和医患纠纷的共识。

2002年4月4日国务院第351号令公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新的法规与司法解释的施行,给目前医疗事故争议和医患纠纷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医患纠纷的特点医患纠纷,是指患者或其亲属与医疗单位及其医护人员之间围绕诊疗护理服务而产生的争执。医疗纠纷主体中的“患”是个广义词,一般情况下“患”是指患者,不仅是指患病者,还包括所有接受诊疗护理服务的人。另外,在特殊情况下,非患者亦可成医患纠纷的主体,例如病人死亡,其利害关系人也可取代死者成为医患纠纷的主体。

医疗纠纷的客体为人身权和财产权。医疗纠纷不同于一般民事纠纷的特点在于,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首先是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权利,而医疗关系的主体对客体的期盼是一致的,双方都希望延长患者的生命,防止健康受到损害。医患关系的客体还包括财产权,医方提供诊疗护理服务,患方如认为提供的服务非所值,支付费用便有了异议。还有的患方享受了服务之后,拒绝或拖欠医疗费用,引发纠纷势在必然。

其纠纷内容围绕诊疗护理服务关系的争执而展开。从内容上,判断是否属于医患纠纷,关键在于双方争议的事由是否因诊疗护理服务所引起。诊疗护理服务是一个较大的范围,就每个具体的医患关系来说,都有各个环节,无论哪个环节,无论医生、护士,所提供的服务都是整个诊疗护理服务过程的一部分。这些环节呈链条状形成一个系统工程。

二、医患关系的性质医患之间不只是双方的买卖关系,而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患双方的关系不是也不可能平等。患者有权选择医院,但基本不能自愿选择治疗疾病的手段、方案;就医院而言,没有拒绝为患者治疗的权力。医疗法律关系中不遵循完全自愿原则,双方参加人也不是完全平等,也不能遵循“等价有偿”原则、因此患者不是消费者,而是健康权益的得益者。

也可以认为医患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表现为技术服务类合同,包含了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服务。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性,应当“预见”和“不可抗力”的差别很小。而在特殊情况下,诊疗护理行为的产生不是以合同为依据,而是基于紧急避险和无因管理,其性质与合同关系有明显的区别。

三、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区别《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是一种能在医患之间引起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是一种法律事实,而医疗纠纷则是特指一种争执状态。

四、我国医疗事故处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2002年4月4日国务院第351号令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目前国内处理医患纠纷的专门法规,它的施行,给目前医疗事故争议和医患纠纷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四种情况: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及受害人过错。而《条例》又增加了几种新的抗辩事由。医疗临床实践中,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其本身没有过错的前提下,对因并发症造成的损害后果,医疗机构是不应该承担责任的。医疗行为本身具有复杂性、探索性、科技性和风险性,所以应对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实施的合法诊疗行为所造成难以预防的不良后果,规定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应对医疗行为设置“医疗行为豁免权”。《条例》中的规定是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就其实际操作中,绝大部份的医疗纠纷也是由于并发症的出现而引起的,公众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条例》,需要立法机关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做出相应的解释,这是完善的一个途径。

面对着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当出现医疗纠

纷时,许多医院都存在着“破财免灾”的想法,这种解决方式的弊端助长了医闹的气焰。医院在解决医疗纠纷的同时,还要承担正常的医疗工作,承担社会声誉,还有来自政府部门以及媒体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医疗机构只有无法坚持原则,采取一些息事宁人、破财免灾的做法,但是从长期来讲对患方采取的这种方式是诱导,这种诱导就会诱使将来出现这种纠纷的时候,

大家更乐于采取这些非法的方式。医患纠纷是不可避免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医患双方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医便有患,有患就有医,两者本身就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对应。客观地判断,就单个具体的医疗事故而言,通过努力按科学和操作章程办,是可以防止的,但从长期和全局而言,医疗事故是不可能避免的,医患纠纷也是不可能避免的。

各医疗机构只有通过规范自身执业行为,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加强于患者的沟通理解,减少和化解医患之间矛盾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当出现医疗纠纷时,能够积极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各个部门都应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加强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工作。要下功夫抓源头预防,下功夫抓纠纷化解,下功夫抓应急处置。坚持“重在调处、依法处置”的原则,处理好因医患纠纷引发的事件。

领 题 人: 卢国润

调研组成人员:王陈达蔡 勤章正林

乔春福张榕华余联万

执 笔 人: 卢国润

第二篇:医疗安全预警报告及 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单位:南部县嘉伦医院

医疗安全事件报告、预警 及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为了保证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医疗医疗差错、事故案件的发生,减少医院的负面影响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特制定本制度和预案。 一 医疗安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 1. 门、急诊医师未书写门诊或急诊病历。

2.为在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例中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医疗文书

3. 者未记录输血史。

4.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其他记录。

5. 凡决定转出的病人,经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转院记录。 6. 意外死亡病历当天未及时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 7. 手术未进行术前讨论。

8. 未及时鉴定医院规定的各种医患协议类文书。 9. 造成病历等资料损失或丢失。

(一) 纪律 1. 工作人员擅自离岗

2. 对于疑难危重病人,会诊意识和辅助检查科室医(技)师在接到急诊会诊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

3. 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发药过程中聊天、打手机等。 4. 门、急诊护士未及时将门急诊危重病人转送至急诊或急诊科。

5. 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未通过,未通过医院专家委员会讨论并经医务科批准而擅自实施。 6. 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7. 将院内讨论的有关病人的情况等擅自不负责任地向病人或家属透露。

8. 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家属误解。

9. 违反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 10. 出现医德医风问题。

(二) 诊疗规范

1. 门、急诊医师对于经三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

2. 危重病人到达急诊科后,未在三分钟内开始抢救。 3. 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请上级医师复诊。 4. 门、急诊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未实施首诊负责制。 5. 门、急诊医师未见病人即开具住院证或病房医师不看病人即开医嘱。 6. 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签字不及时。

7. 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8. 对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全院、院外会诊。 9. 需马上执行的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 10. 对病危病人未作床旁交接班或未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处理事项计入交班记录。

11. 临床医师迟报、漏报传染病,或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未就地隔离、按规定消毒或转入传染科、隔离病房。

12. 择期手术未在术前上报医务科。

13. 麻醉师术前及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病人。

14. 手术医师在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 15. 错发、漏发药物。

16. 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择期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进行。

17. 供应过期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 18. 护士未正确执行医嘱。

19. 采取体液标本,采错标本、贴错标签、错加抗凝剂、非因患者原因导致采集量不够而需重新采取。 20. 处方中出现用法错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用量超过极量而未注明,但尚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21. 于右眼中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等等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伤员时,未及时上报。

22. 术后病人观察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出血、异常渗血。

23. 因治疗需要且病情允许需要转科、转出科室未及时联系转入可是无正当理由拖延转入。 (四) 医疗保障

1. 抢救药品、材料未及时补充、更换,出现账物不符或过期药品、材料。

2. 设备、器材出自按故障,未定期监测或维修不及时而影响使用。

3. 医技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疏于监测维护,导致结果失真。

4. 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或项目、部位。 5. 血、尿、粪等检查遗失标本。

6. 特殊检查标本、病理标本的保留(存)事件短于规定时间。

7. 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未与临床科室及时联系并提议重新检查;发现检查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未主动报告。

8. 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药物用法不当、用药禁忌、配伍禁忌、用量超过极限量等。

9. 调剂人员对中药方剂中需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用法的药物未单包注明。

10. 调配中草药不是用计量器具而估计取药。 11. 营养餐有异物。

12. 造成患者投诉的医疗收费错误。

13. 计算机网络因疏于管理和维护,导致运行障碍。

一、 医疗安全预警程序

(一) 立案

1. 自查立案: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门办及其大部门均有权利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内容,并交相关部门处理。

2. 接受投诉立案:院办、党办、纪检、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接到患者投诉,经核实确有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之一的,于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立案。

二、 处罚

1. 根据警示等级,参考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额度。

2. 区别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在复合原因造成的后果中应承担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3. 对于受到医疗安全警示的个人、科室和部门,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设法补救者,由院奖惩委员会讨论后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 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特制订本预案: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2、在医疗活动中,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初步诊断、进一步检查、诊疗措施、预后及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增进医患沟通,协调医患关系。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改善医务人员队伍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医务人员应及时书写并妥善保管好病历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抢夺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完整,并加以注明。

5、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业务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医疗的院领导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6、发生或者发现重大过失行为,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7、发生或者发现重大过失行为,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于12小时内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逐级上报。

8、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院保管;需要进行检验时,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液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输血科室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9、发生医患争议后,若患方不冷静对待,有意扩大事态,扰乱医疗秩序,科室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医院法制保卫科或当地公安机构进行酌情处理。

10、认真分析、总结所发生的重大过失行为及医疗事故,整理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下发各临床、医技科室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疗纠纷、事故活动记录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本次活动内容:

应用分析结果:

改进措施:

医疗纠纷、事故报告(指报告去向):

医疗纠纷、事故活动记录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本次活动内容:

应用分析结果:

改进措施:

医疗纠纷、事故报告(指报告去向):

第三篇: 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根据“惠州市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参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对我院的医疗质量和成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回顾:

(一)我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院科两级责任制,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制定了与医疗安全质量相关的各项医疗管理职责制度。建立了每月定期召开科主任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例会、每季度定期召开中层干部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例会,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由科室自查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检查相接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核心制度的落实,检查结果以质量分的形式与医院绩效考核方案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二)加强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通过召开大会和领导下科室参加晨会及建立医院微信平台的形式,对全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并与各科室有关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加强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举办了“医疗质量安全”等培训。安全检查检查结束后,院质量控制科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找出核心问题和整改措施,然后召开科长、护士长、业务骨干会议进行质量讲评,有效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按照年初制定的院内医学继续教育培训考核计划,定期进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参考率、合格率务达95%以上。

(三)健立了 “传染病管理小组”、“药事委员会”、“院内感染管理小组”、“抗菌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配备有兼职传染病、药品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的网络直报人员。并建立了“不良事件采集制度”和“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制度”。

二、存在问题:

(一)某些医疗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够的地方:

个别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有时不能很好的落实,病例讨论还有应付的情况。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健全。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想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

(三)住院病历书写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病程记录中阳性化验结果缺少分析,查房内容分析少,有的象记流水帐。

2、存在知情同意书漏签字、自费用药未签知情同意书。

三、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胡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各级人员职责的培训,认真组织学习《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二)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胡落实,特别是核心制度的落实。

1、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的落实。

2、加强三基训练与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3、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

4、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5.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责任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四篇:维稳调研文章=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医疗矛盾

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医疗矛盾 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区卫生局

医疗工作是一项科技含量高、风险大的工作,任何医疗活动都带有风险。从源头上评估、防范和处理医疗风险,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为此我局探索建立了合理易于操作的降低医疗风险的评估指导工作体系,运用分析法对医疗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矛盾的综合评估工作模式,为我区医疗风险管理和有效化解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当前医疗关系主要矛盾

(一)医疗事故纠纷。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由于病情本身的原因,或者由于医务人员治疗处理过程中存在疏失,造成患者没有先兆的、出乎意料的死亡、致残、出现永久性损害、或出现严重不良后果,患方无法接受,形成医疗纠纷。这种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危害最大,也是医患矛盾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往往由于这种原因,形成医疗诉讼事件,或者出现家属大闹医院,殴打医务人员。

(二)医疗经济利益矛盾。当前反映比较强烈的包括下面几方面:第一,看病贵、药价虚高、检验费用昂贵。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或者是危重症患者,医疗费用难以承受,一些经济困难人员,有病看不起、治不起,而放弃治疗。第二, 1 由于与医务人员收入挂勾,部分医务人员出于创收目的,用贵药,开大处方,或进行不必要的大检查,甚至存在乱收费项目。第三,少部分医务人员涉及收受红包、收受药品回扣等情况。

(三)医务人员为异性病患者检查身体容易引起的矛盾。这种情形尤其多见于男性医务人员为女性病患者诊查时。客观上为异性检查身体有不方便之处,加上女性病患者的戒备心和羞涩感,而可能对由异性进行的工作需要的正常的检查表现出抗拒心理和过分敏感。但也存在有检查者态度不端正、手法不对的情形,极少数甚至卷入性搔扰医疗纠纷。

(四)医患关系中涉及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的矛盾。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针对医务工作人员,反映较普遍的是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语言生硬、表现不耐烦,有的存在生、冷、硬、顶、推现象等等。针对患者就医表现,反映普遍的是患者在维权意识增强的同时,矛盾纠纷也增多,有的患者对就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是采取正当途径解决,而是采取大吵大闹的方式。个别患者不讲道理,对医务人员提出不合理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辱骂、威胁、恐吓医务人员,甚至人身攻击,医务人员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由于医患互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属非技术性矛盾。多不会形成医疗事故,但已经不同程度损害医患关系,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在日常医疗工作中,这种矛盾是各种医患矛盾中最常见的,处理不好,会对医患双方精神上、心理上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化解医疗矛盾对策方法,从源头消除矛盾隐患 以上医患矛盾大致可分为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医疗过失纠纷易于形成医疗事故,非医疗过失纠纷多不会形成医疗事故,但涉及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问题。针对上述医患矛盾的深入剖析,我们评估总结出从源头防范和化解医疗矛盾的工作要点。

(一)切合当前形式,推动医改工作深入发展,让医疗服务真正惠及广大居民,健全和完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让全体居民真正能感受到到医改所带来的实惠。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重点目标来抓,这是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疗的根本保障和基础。

(二)建立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引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第三方共同投保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出现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时,由保险公司向受害人赔付,消除或降低行业风险产生的经济纠纷和压力。

(三)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首先,我们加强医疗投诉管理和危机管理。建立健全投诉处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教育和投诉处理制度的宣传,细化患者投诉指引。建立24小时投诉电话,对患者加大宣传投诉途径的力度,避免因不了解投诉途径产生潜在矛盾。处理好早期的投诉问题是预防、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举措。其次,加强医疗行业的危机管理。其一,完善医患危机管理渠道,让患者知道受理危机的渠道。其二,规定医患危机处理流程。其三,确定归口处理、立即反馈原则, 3 鼓励医疗机构自曝问题。第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化解医疗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在管理、服务中追求效益,因此,我们通过人文医学知识继续教育等途径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第四,加强医患沟通。相当部分的患者不满意治疗结果,又不具备应有的医疗知识客观评价医疗情况,个别人因此而迁怒医务人员并引发矛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医务人员对于双方矛盾可以臵之不理,相反,要求医务人员做好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患者的解释说明和沟通工作。在保证治疗无过错的前提下,通过沟通化解潜在的或发生的矛盾。就医患沟通来看,医务人员占主导地位,因此,加强学习和继续教育,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做到与患者之间平等沟通、有效沟通、积极沟通与善意沟通。我们在全区医疗机构中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将医患沟通纳入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帮助医务人员形成沟通的理念,把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到患者接受医疗服务全过程。在沟通制度中,规定沟通的主要内容,不同科室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疾病检查项目的目的与结果,以及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等。

(四)采取多方参与纠纷调查新机制,增加行政处理透明度。实践证明,对于已经发生医疗纠纷,早期处理、透明处理以及客观公正处理,是有效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目前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形成一种不良观念,他们认为医疗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在处理中肯定偏向于医疗机构,他们往往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处理持不信任态度,有时甚 4 至出现歪曲误解的心理,从而导致矛盾激化,个别的冲击医院、冲击行政机关、甚至反复上访投诉。针对这一观点,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由多方参与调查的透明处理机制,在实践案例处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接手的每一件案例,由卫生行政人员、抽取的医疗专业人员、司法人员以及矛盾双方的委托人员共同参与调查,特别是对那些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甚至被报纸、网络等媒体关注的医疗纠纷案件,在法律规范许可的情况下,可由媒体代表直接参与,使调查处理更加透明。

三、从源头化解医疗矛盾工作机制取得的工作成效 自从我局开始实施从源头化解医疗矛盾、降低医疗风险的评估工作制度以来,在实际处臵医疗矛盾中,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主要如下:首先为缓解医患矛盾减低行业风险危害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其次加强卫生行业内部管理,实施了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的新举措,使得近几个月纠纷投诉较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第三,在近期处理的5起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满意度问卷调查均达到了100%。如:金家岭社区一户居民,投诉我区沙子口卫生院120急救分中心,认为该120救护人员救治行为和救治措施不当,是导致其亲人亡故的直接原因,并且尚在问题调查处理中就并不顾劝阻到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采取过激行为。对于死者亲属因悲痛而产生的过激行为,应予同情和理解,但是对患者的死亡原因,则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和鉴定。随后在医疗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卫生行政人员、医疗机构专家、法 5 医人员以及家属委托的代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经过对患者二次住院病史资料的详细研讨,最终得出的调查评估报告显示患者是死于恶性肿瘤晚期多器官衰竭而非120救治不当,调查组全体人员对此均无异议,患者家属在冷静后也转变了先前因情绪过于激动而产生的误解,对调查、取证、评估报告均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这是实施评估工作机制有效化解医疗矛盾的典型实例。

合理有效的防范和处臵医疗矛盾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之举。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这方面的探索研究,从而更好的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崂山区卫生局 二O一O年九月十七日

第五篇:功能科医疗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与报告、检查、处置规范和流程

为了加强对 功能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

故和医疗争议,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并结合功能科的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认识功能科工作特点

1、 功能科工作量大,检查设备和种类多,各类检查和报告均限时完成,容易忽视检查 和诊断细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诊断缺陷,甚至误漏诊。

2、 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检查。

3、 不少影像检查需要预约进行, 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 解。

4、 影像检查是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 与其他环节相互影响。其他环节的问题也可能 引起对影像检查的不理解或不满。

二、功能科常见的医疗事故争议

1、 窗口的服务态度。

2、 各类检查的误漏诊。

3、 未能按限时要求检查或出报告。

4、 同一病人前后报告不一致。

三、功能科医疗事故争议的防范措施

1、 科主任以身作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会诊。

2、 各专业组长做好本组内各方面的工作,对本组下级医师做好指导工作,遇到疑难 病人及时提请全科讨论。

3、 严格技术操作常规,牢固树立无菌消毒观念,熟练无菌技术,经常监督、检查, 做到一丝不苟。

4、 密切科室间的协作关系,影像科业务涉及全院各临床科室,及时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得到我科的一些缺陷,同时积极予以处理。

工作中诊疗事故减免措施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科科的规模越来越大,2002年国家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功能科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而,如何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已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也是每一名功能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一名功能科医师,防范医疗差错和事故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首先,科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常规。科室的规章制度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行政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后勤支持制度等。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制度又包括考勤制度、科会制度、休假制度、科室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科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 对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也起了制约作用。

1.考勤制度: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各自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凡需短时离开者,院内留行踪,院外必须向当班的组长请假并征得同意后方能离开, 保证患者能随时找到相应的医师。功能科科作为临床科室的“眼睛”,担负着大量急诊患者的影像诊断工作。按规定,为了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影像诊断,影像科急诊报告必须在30min内完成。影像科急诊值班人员如果延误患者的检查时间,不仅导致患者治疗上的延误,还会引起医患纠纷。所以规定参加急诊值班的医务人员必须24 h不离岗位。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使急诊疑难病例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科室最好建立健全各种应急制度与方案等,以防万一;特别是遇到突发重大事件,科室还有后备应急支援梯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处理急诊患者。

2.科务会议制度:规定科室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参加定期举行的科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 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心得体会,从而有效地规范科室内全体成员的医疗行为。

3.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包括报告审核制度,所有诊断报告应经有影像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审核之后方能发出,作为保证报告准确性和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科室的咨询制度,确保每天在第一线有足够的咨询力量,及时解决各种疑难的诊断问题。急诊是漏、误诊事件的高发区,为减少急诊漏、误诊事件,急诊诊断报告制度规定,急诊应先由1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诊

断,审核诊断报告,及时发现急诊的漏、误诊事件,在第一时刻发出急诊遗漏的诊断更正报告,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

4.辐射防护制度:是功能科的规章制度之一,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来约束和规范医疗行为,才能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 影像诊断中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这体现在检查、诊断和随访等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检查时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功能科是按照申请单完成各种检查的, 而申请单来自于临床各科各种年资的医师。如何正确领会临床医师的医嘱,做好准确的检查,帮助临床医师达到诊断的目的,对功能科来说至关重要,也是避免纠纷和差错的途径。 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也是避免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 影像诊断的正确性离不开临床病史的提供。所以功能科医师要提高诊断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功能科医师不是算命先生,没有完善的病史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有时1个特殊病史的提供立刻使我们茅塞顿开,明确诊断。功能科医师要学会询问病史,学会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诊断结果中该明确的要明确, 不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临床参考。要提醒临床医师影像随访的重要性,很多疾病随着病程的变化其影像表现也在不断变化。综上所述,功能科做好与临床的沟通,不仅功能科医师要增长临床知识,提高诊断水平,临床医师也要提高业务能力, 重视影像诊断报告。只有两者沟通好才能使影像检查为临

床诊断提供正确的线索,避免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检查,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分析常见的引起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原因,我们发现不外乎以下几点:①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②与临床沟通不够;③诊断水平有限:这不仅包括影像科的影像诊断水平,也包括临床的诊断水平,临床医师既不能过分依赖影像诊断报告,也不能不重视或忽视影像诊断报告,只有两者的诊断水平都提高了,医疗差错和事故才会真正减少乃至杜绝。

上一篇:原来我如此半命题作文下一篇:音乐课程标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