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的医疗纠纷防范及对策

2022-09-10

1 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

医疗事故及纠纷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其后果直接影响了医疗服务行业的形象, 恶化了医患关系。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纠纷是最常见的。

1.1 医务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 病人及其家属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但是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明显滞后, 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有的医务人员对医疗文件的法律作用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医疗处理过程的原始记录、护理过程记录不详细, 甚至有随意涂改的现象;病程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 内容与实际有出入;应该签字的记录没有签字;手术缺乏书面知情同意书等, 一旦发生纠纷, 往往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成为败诉的原因。

1.2 工作态度方面的原因

有的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 接诊病人时不认真听取主诉, 体格检查不够全面, 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思想上麻痹大意;对疑难重症病情没有加强观察, 遇到困难不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而是自作主张, 造成误诊等;有的医护人员值班时擅自脱岗, 交接班时对重症病人交代不清, 导致病人发生意外或病情发生突变时抢救不及时;在诊断性操作时, 没有按照操作规程, 导致了恶性后果;在用药、输液、输血等诊疗中, 适应证选择不当, 用药错误或者药量剂量过大等, 以致病情加重, 引起不良后果。

1.3 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有的医护人员平时忽视了医疗专业技术的学习, 专业技术水平有限, 处理病人时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有的医务人员病情对病情重视程度不够, 轻率承诺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甚至出现一些技术上的失误。少数医务人员虽然尽职尽责, 但由于医疗技术水平有限, 出现了误诊、误治, 甚至出现操作失误, 这些往往也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2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核心制度的落实工作, 有针

对性的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安全意识

医院应定期举办各种学习班和讲座, 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学习, 深入理解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内容, 并严格遵照执行。各级医师应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依法行医,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医院管理部门要严格监管, 定期考核, 使医护人员自觉执行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有效地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从制度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定期举办各种技术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

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 强化“三基”训练, 加强继续教育, 采取措施激励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要分批分期组织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引进学科带头人, 培养一批技术骨干;结合医院自身情况,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学习和应用;定期邀请一些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查房, 对临床工作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的医疗水平, 从技术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提高服务意识, 改善服务态度, 畅通医患沟通渠道

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 身体遭受疾病的折磨, 医护人员的礼貌热情和周到服务往往会极大减轻病人遭受的痛苦, 树立病人的信心, 从而有利于病情的转归和康复。医务人员应自觉加强自身医德医风培养,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诊疗过程中获得患者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加强医患沟通, 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在病情的轻重、预后、治疗方案选择与治疗费用等方面达成共识, 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 从服务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总之, 医疗纠纷是多种因素和原因造成的, 因此, 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 也要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医患沟通。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营造良好的医患氛围,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共同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目的近年来, 医疗纠纷日益增多, 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运行, 影响了医生的诊疗。方法本文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医护人员的诊疗方面分析了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范医疗纠纷产生的措施, 尽量减少医疗纠纷对社会、医患双方产生的不良影响。结论只有有效地防范了医疗纠纷,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疗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医疗纠纷,防范,处理

上一篇:网络型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对策探讨下一篇:电厂反渗透运行方式的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