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创编

2024-05-01

少儿舞蹈创编(精选十篇)

少儿舞蹈创编 篇1

由于少儿舞蹈创编者一般都是成人, 成人与少儿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都不一样, 这就导致在少儿舞蹈创编的时候会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为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 少儿舞蹈创编存在着技巧化倾向。少儿舞蹈技巧化倾向往往就是为了技巧而技巧, 往往都是为了能在各种比赛或者演出的时候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往往导致技巧有余而童趣不足, 这样的舞蹈不能表现出儿童的内心世界, 不能表现出儿童天真的本性以及少儿童心。如果在进行少儿舞蹈创编的时候用儿童的视角来看, 通过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从各方面寻找适合儿童思维的舞蹈技巧与舞蹈动作, 才能在舞蹈创编过程中避免技巧化倾向。

第二, 少儿舞蹈创编存在着成人化倾向。舞蹈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是成人舞蹈与少儿舞蹈还是存在着不同之处, 对于少儿来说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充满梦幻色彩, 所以对少儿舞蹈的编舞应该是有一定的新奇性、温馨特点记忆亲近性, 但是实际在进行少儿舞蹈创编的时候创编者是成人, 很难把控少儿的特点, 他们习惯用自己的思维, 用自己的理解去创编少儿舞蹈, 导致少儿舞蹈向成人化倾向。

二、少儿舞蹈创编要关注“少儿”

首先, 在题材的选择上要适合少儿。选择的题材既要适合少儿的心理特点, 同时还要让题材有教育性和新颖性。少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所以对少儿舞蹈的创编应该也是来源于少儿生活, 取材于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这样就能唤醒少儿的童趣。比如舞蹈《珍惜》就是来源于少儿的生活中, 把生活中爱护水源片段融入到舞蹈中, 从而起到教育意义, 提高少儿的道德素质。选择题材还要遵循少儿的思维模式和他们的心理特征, 儿童时期, 少儿们还处在一个求知、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特征时期, 所以在对少儿舞蹈创编的时候就要表现出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与知识性。通过趣味性的舞蹈, 让少儿提升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娱乐性的舞蹈能让少儿有自娱自乐的情感体验, 通过知识性舞蹈, 能让少儿认识到各方面的知识, 提高少儿的综合能力与对事物的感知能力。由于少儿时期是一个生长发育时期, 对事物的理解是直接与单纯的, 表达的情感也是真实的, 所以在对少儿舞蹈创编的时候可以采用直接的形式, 不要用含蓄深沉、曲折迂回形式, 一方面不适合少儿观赏与表演, 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少儿的思维, 所以在进行少儿舞蹈创编的时候一定要用少儿的角度去看世界, 用少儿的的思维去表现, 用少儿的方式去表达。只有走进少儿的内心世界, 了解少儿的生活方式, 感受少儿的喜怒哀乐, 才能创造出富有少儿特色的舞蹈。

其次, 在舞蹈音乐的选择上要符合少儿特色。对于少儿舞蹈来说, 音乐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对于儿童来说选择暗沉、阴冷的音乐是不适合他们的, 而节奏感强的音乐, 歌词押韵顺口, 歌曲的旋律流畅, 富有感染力, 就能激发少儿舞蹈表现的欲望。如果选择少儿熟悉、喜欢的音乐就能让少儿在舞蹈中更有表现欲望, 也能让舞蹈在少儿表演者与观众中产生共鸣, 激发少儿学习的积极性。而少儿熟悉的歌词与旋律也能加深他们对舞蹈的理解能力, 让他们对舞蹈的协调能力与表现能力更加有利。因此在对少儿舞蹈创编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顺口易记、歌词朗朗上口, 节奏鲜明的歌曲, 比如《喜洋洋》这首歌, 大部分少儿都听过, 而且歌曲童趣十足, 让少儿非常有激情的去参与到舞蹈中。

再次, 在舞蹈语言的选择上要符合少儿特色。大部分少儿都是活泼好动的, 但是少儿还是处于身体发育时期, 如果在创编舞蹈的时候过于复杂, 一方面少儿的生理状况不能很好的适应, 另一方面就会过于成人化, 不具有童趣, 因此在进行少儿舞蹈创编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规律变化, 动作幅度也不能过大, 要用动静结合的造型去让舞蹈表演更加变化有致, 同时也要表达出少儿的特点, 儿童的童趣, 在舞蹈队形等方面可以适当的有主次变化, 满足少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比如在进行编排少儿舞蹈《跳跳棋》的时候, 可以让少儿先来模仿跳棋的上下动律, 让少儿爱上这样的表现形式, 也能让少儿更加理解, 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状况。

最后, 要充分调动起少儿的情绪, 要让少儿热衷于舞蹈。少儿情绪是非常丰富的, 在进行少儿舞蹈编制的时候就要选择一些能展现少儿风貌的优秀作品, 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舞蹈作品、大家非常熟悉的舞蹈故事, 就会让少儿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感受到优秀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从而调动起少儿对舞蹈的积极性, 也能更加融入到作品中, 更加理解舞蹈艺术带来的魅力, 从而逐渐热衷于舞蹈。

三、结语

对于少儿舞蹈来说, 不仅是要表现出属于少儿特色的舞蹈表现形式, 还要让少儿在舞蹈学习中促进智力发展, 提升少儿的身体素质能力, 培养少儿对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欲望。因此在进行少儿舞蹈编制的时候要走进少儿的内心世界, 通过少儿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来进行舞蹈创编, 让少儿在舞蹈中尽情展示自己童真一面, 塑造辉煌的人生。

摘要:少儿艺术教育非常多, 少儿舞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而历来也有许多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认可, 少儿舞蹈的艺术性比较高, 较生动活泼, 直观形象, 具有独特的少儿思想以及浓郁的少儿艺术情趣。但是由于成人与少儿的心理与生理等都有非常大的差异性, 导致各别教师在对少儿舞蹈创编时存在一定的技巧化与成人化, 但是一个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是要创编者根据儿童心理与生理特征, 深入了解少儿的生活习性, 才能创作出来的。而这些优秀的舞蹈创编作品也能提升少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同时让少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提升审美观, 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少儿,舞蹈,创编

参考文献

[1]刘林鑫.我国少儿舞蹈创编的问题及思考[J].黄河之声, 2014 (08) .

[2]祝平.浅谈儿童舞蹈创编的教学方法[J].企业导报, 2012 (11) .

[3]孙志红.浅谈儿童舞蹈的创编与教学方法[J].美与时代, 2004 (12) .

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 篇2

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与创编

姓名:张文英

学校:蒙城电大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 …………………………………………………………………3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3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4

三、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儿童心理状态…………………5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5

五、参考文献………………………………………………………6

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与创编

内容摘要: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事儿童舞蹈创编应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编排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文章指出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把握儿童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关键;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编的目的。

关 键 词:儿童舞蹈创编 儿童心理 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解放军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应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就好动,甚至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舞蹈的创作必须注意儿童好动的心理要求,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来使儿童得到充分的运动;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扬鞭策马”这个词对儿童而言比较陌生,但这种动作对儿童而言并不陌生,充满了游戏性。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创作了儿童舞蹈《耍戏》,表现了一群儿童对京剧中的马鞭由最初好奇,到喜形于色的模仿,再到尽兴尽趣的玩耍这一过程。饶有情趣地把儿童好玩的心理在舞蹈作品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适应儿童合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喜欢群居,常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理就发展得更强烈。儿童舞蹈的创作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选择良好的舞蹈题材,编排适合他们心理状态的集体舞蹈,以安慰孩子的寂寞,促进儿童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舞蹈《拔萝卜》就

是笔者根据童谣创作编排的一个舞蹈。庞大的拔萝卜的队伍,符合儿童合群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排练时简直是欣喜若狂。朴实的生活实践与活泼的舞蹈语汇的巧妙转换,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劳动,更培养了他们从小就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实践证明,儿童对这类型的舞蹈特别感兴趣。

适应儿童好强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儿童舞蹈的教学、创编人员应创造条件,充分培养儿童表演的兴趣及自信心。通过良好的创作,带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通过舞蹈的成功演出满足孩子们好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三、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儿童心理状态。

所谓儿童心理状态,是指儿童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儿童舞蹈题材是儿童舞蹈创作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挖掘和选取能体现审美体验价值与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儿童舞蹈题材。

选择的题材,要合“童心”。儿童舞蹈的创作编排,要从确定主题入手。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他们有一定的启示,这就成为了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儿童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心理状态中,所想所做的形态中选材用材;在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的同时,依据“求童心,唤童趣”的原则来选材用材。在诸多素材中,我们最常见的是直接从儿童本身的形象中或从儿童本身的生活片段中来选择,再经过提炼、加工,让其成为反映儿童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儿童舞蹈《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等等。这些题材符合儿童心理状态,儿童易理解,好模仿,也喜欢表演。

选取的音乐,要合“童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的音乐选取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要顺口、好懂、押韵且富有感染力。这样,孩子们听后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产生想跳、爱跳的欲望。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较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是成人歌曲,但这首歌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正好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状态。笔者在《中国娃》的创作中,选取了此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便即兴舞蹈起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兴趣极浓。选用的动作,要合“童趣”。儿童舞蹈的动作应从儿童心理、生理、年龄、兴趣等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适合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适应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儿童舞蹈动作的选用上应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可以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舞蹈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艺术门类的动作。这些天然宝藏都是我们创作儿童舞蹈的极好素材。《龙舟乐》在创作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舞蹈从舞蹈形态上,首先从稀稀拉拉、散散漫漫的观龙舟开始,再到嘻嘻哈哈、拉拉扯扯的嬉龙舟,进而到整整齐齐、认认真真的赛龙舟为止。这其中的动作大都取之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作。从而让孩子们在由散漫到拧成一股绳的动作表演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胜利的重大意义。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不仅对儿童教育、儿童医保、儿童文艺等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开发儿童心理宝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在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其规律上下工夫,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不断拓宽儿童舞蹈文化的视野,超越自我舞蹈文化的传统。站在开发儿童心理宝藏的高度,极大限度地开启儿童心灵的窗户,拓展儿童思维的空间,达到提高儿童智商的目的。

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热爱舞蹈。兴趣,是儿童学习舞蹈的基本动力,是儿童与舞蹈保持密切联系、用舞蹈美化人生的前提。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育者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但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在儿童舞蹈创作中,要根据儿童好幻想、好奇心强、好提问等心理特征,设计好趣味性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舞蹈的本领,在玩乐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与环境中与舞蹈建立密切联系,并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在愉快的舞蹈学习中提高艺术素养,在舞美的阳光沐浴下,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建构,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调动儿童的情绪,让儿童热衷舞蹈。儿童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年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前期儿童就基本上已能体验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也进一步发展。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工作人员,要着意遴选一些能体现儿童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特别是一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优秀歌曲、地方戏曲、曲艺、民歌、童谣、民间故事、民间乐曲,以及人们熟知的舞蹈故事、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舞蹈作品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这浓浓舞美的氛围中,调动心理情绪,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对人生的热爱,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情绪。启发儿童的思维,让儿童热心舞蹈。就思维来说,儿童的思维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三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动作思维。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了,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学龄前末期和学龄初期,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这个时期,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对事物做出直观、具体的概括,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注意掌握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要从绚丽多彩、生灵飞动、淳厚幽远、积淀丰厚的文化中寻找启发儿童思维的突破口,使他们能尽情地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蓝天,塑造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少儿舞蹈创编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 少儿舞蹈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园教师。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习了解和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幼儿舞蹈的教学能力与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既不同于舞蹈院系的专业课,也不同于业余舞蹈训练。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为了学生们能在未来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所学的舞蹈知识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

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含义是幼儿舞蹈创编者应在普通的幼儿教师的基础上具有广博而深厚的舞蹈知识和各种舞蹈基本技能,认真的横向学习其他边缘的学科,如文学、美学、心理学、舞蹈史、历史、音乐、美术、戏曲,并广泛收集符合幼儿表演的基本舞蹈素材。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且是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对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虽然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但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能力及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是学生普遍缺乏舞蹈创编的兴趣,消极地对待舞蹈创编课。其二,是学生普遍缺乏舞蹈素材来表现内容。其三,创编的幼儿作品风格成人化,缺乏幼儿的童真童趣。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可以从以下具体环节着手:

一、创编兴趣的培养

兴趣在舞蹈创编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对舞蹈感兴趣,才能主动思考,从而自觉不断刻苦练习、自觉研究当中的规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认识、不了解,何来兴趣?因此,在学习舞蹈创编课的初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创作激情的不断激发,对创作舞蹈的兴趣也会相应提升。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特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另外,兴趣的培养更离不开平时基本功的训练。学生只有具备深厚的舞蹈素养底蕴,才能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发挥得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很难想像,一位平时懒散懈怠,对舞蹈基本元素严重缺乏的学生,即便是有了幼儿舞蹈的创作兴趣,又怎么能创编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二、创编素材的选择

儿童舞的编创不同于成人舞蹈的编创,它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儿童舞蹈的创作和编排应当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研究儿童的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作编排的前提;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作编排的基础;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作编排的关键;开发儿童的心智,培养舞蹈艺术兴趣,是儿童舞蹈创作编排的目的。儿童舞蹈创编要具有少儿特点及时代性。这一要求表明少儿舞蹈创作应具有体现当今少年儿童特点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取向,应力求进行新的题材及新的艺术风格形式的创造。在幼儿舞蹈创作中要注意创作出能够表达幼儿情感和幼儿所能接受的舞蹈作品。创编舞蹈应做到主题鲜明、准确、表现的内容简练不复杂,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舞蹈形式应多采用科学幻想、童话故事、儿童游戏等。在舞蹈构思中,要利用短小、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去创编丰富多彩的儿童舞蹈。

舞蹈语汇的选择和提炼极为重要。它是正确反映儿童心里、感情、情绪的特征,表现作品意图、风格、使作品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重要一环。一个舞蹈作品主要语汇不宜多,二三个就可以。如曹尔瑞老师创编的舞蹈《小蚂蚁》、《宝宝会走了》、《我可喜欢你》等作品中主要语汇不过只有几个而已,但是题材新颖、构思巧妙、小中见大、童趣横生,而且易于普及推广。夸张、拟人化的动作,富有儿童特点,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幼儿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幼儿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中,所想和所做中取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同时必须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

只有真诚地走入孩子们的生活,感应童心、寻找童趣、才能捕捉到有生活气息的、纯真的、童心的灵性,寻到创作的契机,巧妙构思,获得艺术的升华。同时作为儿童舞蹈编导,还必须多看一些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把握儿童舞蹈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断收集、整理儿童舞蹈的信息和资料,在充实自我、更新自我的同时,不断地加强认识生活的创作能力,充分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儿童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编出既富有生动的儿童趣味特点,又能体现清新,亮丽、富有时代感的优秀舞蹈作品。

三、创编作品的风格

大多数学生缺乏舞蹈创造力、想象力的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众所周知,儿童舞不同于成人舞蹈,它具有活泼、有趣、简单等区别于成人舞蹈的显著特点。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的做法是应该摒弃的。由于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儿童舞蹈具有形象鲜明,天真活泼,充满童真、童趣、童情、童态的风格特点。有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课上或是在表演成人舞蹈作品时,神韵体态都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在表演幼儿舞蹈时却表现得扭捏,腼腆,甚至在舞台调控上都不好意思面对观众,一直背对观众做动作,而且面部表情拘谨,僵硬,头也不会左右晃动。她们认为表演幼儿舞蹈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出现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没有从心里面真正的融入到幼儿作品表演,这就要求学生在编舞前先“童化”自己,力争将舞蹈课上学到的基本元素与幼儿舞蹈创编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另外音乐的选取也很重要。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

关于少儿舞蹈创编与教学的思考 篇4

一、少儿舞蹈的特征与结构

少儿天性爱蹦爱跳, 其往往通过事物的表象来了解事物的特点。孩子们一般具有较强的模仿力, 对声音、节奏以及动作都具有超强的感受力和观察力。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 孩子们可以通过心灵感悟和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舞蹈动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由于少儿身心特点的特殊性, 决定了少儿舞蹈具有天真活泼、形象鲜明的特点。创编舞蹈应力争做到主题明确、表现方式形象, 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和理解, 舞蹈形式可采取儿童游戏、童话故事、科学幻想等, 在教育少儿舞蹈的同时, 还要注意教学的娱乐性。除此之外, 在构思舞蹈的时候, 要利用动作性强、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形象生动、内容简单等特点去创编舞蹈。少儿舞蹈的创编也应符合其特点, 注意舞蹈的形象性, 进而被少儿所接受。在选择舞蹈动作方面, 不宜过难, 需形象、简明、直观, 并且活动量以及动作幅度都不宜过大, 应该是适合少儿, 是其力所能及的, 注意动作变化与链接的规律性, 便于少儿记忆。少儿骨骼柔软, 易变形, 肌肉弹力小、纤维细、收缩力差、易疲劳, 而幼儿的大脑发育快, 所以一般情况下, 少儿的头部都比较大, 而四肢短小。对此, 在为少儿创编舞蹈的时候, 一定要从少儿的生理发展出发, 充分意识少儿身体发展的规律, 进而去创编舞蹈。

二、培养少儿舞蹈学习兴趣, 激发舞蹈创编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少儿的特殊性, 其心理与生理年龄小, 对待所有的事务都有一定的好奇心, 遇到一些新鲜、陌生的事物所表现出的兴趣要远远高于成年人。虽然一些舞蹈队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舞蹈兴趣和功底, 但是, 为了能够让他们的兴趣更稳定、更强烈, 可以多让学生们观看舞蹈演出。当孩子们观看的时候, 他们都会投以羡慕的眼光, 希望与其共舞。通过这种角色的转换, 使得他们感觉到差距, 并坚定学习舞蹈的信念。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去展现自己。另外, 在教学生学习舞蹈之前, 多让他们听音乐, 使得他们整体把握舞蹈音乐。如果学生们可以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不同节奏而分出乐段, 那样, 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的时候, 就可以心中有明确目标, 动作易到位, 不易出现畏难、茫然等心理。在为学生播放完音乐后, 让学生去描述听完音乐后的感受, 说出音乐是缓慢抒情的, 还是欢快跳跃、激昂的, 并尽量表现出舞蹈情绪。舞蹈老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 有意识的发展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动作意象, 来展现自己情感和心理的肢体语言。

三、运用舞蹈创编发展少儿的动作技能

掌握动作技能对于少儿的心理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有助于少儿独立活动, 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力。少儿在学习创编舞蹈动作的时候, 通过这种身体运动可以使得人体结构与系统有序发展, 进而有助于培养少儿的情绪情感, 与此同时, 还可以掌握动作技能, 感知教学内容。例如, 学习小白兔高兴地、蹦蹦跳跳地参加音乐会, 一方面可以增强少儿腿部弹跳力以及肢体的协调力, 另一方面增强身体的灵活性、稳定性以及控制性。

四、加强练习, 提高少儿的创编能力

舞蹈创编需要长期训练, 如果仅靠课堂上的教学与训练, 是很难取得成绩的, 需要在课余时间不断去消化, 不管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所以, 在课后, 老师应试着选择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乐曲去要求学生多加创编练习,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创编舞蹈。通过这些教学方法, 使得学生较快的领悟创编舞蹈的要领, 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创编舞蹈是一门实用性强、综合性高的课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与表现欲望, 是当今教学的重点课题。少儿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专业舞者, 而是培养学生能创作、懂欣赏、会跳的能力, 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 为舞蹈事业奠定基础。

结语

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 只有真诚的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 感应少儿的童心、童趣, 捕捉有生活气息的灵性, 巧妙构思, 升华艺术。与此同时, 要想创编儿童舞蹈, 必须多看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 把握舞蹈发展方向, 收集、整理舞蹈资料, 在充实自我的同时, 加强生活的创作力, 细致了解少儿生活, 创编出生动的舞蹈。总的说来, 在教育少儿舞蹈方面, 其不单单是老师教动作, 学生来模仿动作, 从长远的角度看, 舞蹈老师要作为一个引导者, 一方面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 训练孩子的舞蹈功底,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作思维, 进而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使得舞蹈艺术广泛、长久的流传下去。

摘要:现如今, 教育更加多元化、系统化、信息化, 为了能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兴趣, 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改进并创新教学方法。笔者总结多年的少儿舞蹈教学经验, 采取探究、引导、启发等教学方法, 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好互动,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进而使得学生掌握舞蹈的特征, 学习少儿舞蹈创编方法, 大胆实践, 将理论知识灵活的转变成实际创编力, 鼓励学生独立创编舞蹈。

关键词:少儿舞蹈,创编,教学

参考文献

[1]吴雪蕾.浅谈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与少儿舞蹈教学[J].大众文艺, 2010, (16) :257.

[2]马婧.简论少儿舞蹈的编创基础[J].黄河之声, 2011, (15) :60.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初探 篇5

专业论文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初探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初探

【摘 要】在教育科学信息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突破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从幼儿舞蹈动作创编方法和原则入手,运用启发、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达到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特点,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方法,积极大胆的实践操作,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的创编能力,学会独立创编幼儿舞蹈。

【关键词】幼儿舞蹈创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就舞蹈教学而言,除了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舞蹈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基础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然而当前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表明,大部分幼儿教师虽然具备了基础的舞蹈表演和教学能力,但在幼儿舞蹈创编方面能力却甚差。如何通过幼儿师范的舞蹈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幼儿舞蹈创编的授课对象一般为幼师三年级学生,她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舞蹈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和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而且在教学见习、实习中也认识到了幼儿舞蹈创编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学习幼儿舞蹈创编有着强烈的愿望。因此,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方法,对学生今后创编幼儿舞蹈作品及开展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有着指导性的作用。舞蹈创编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学生在将来实践操作中能举一反三将起到重要作用。在教育科学信息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以往舞蹈教学中“光练不说”、“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幼儿师范舞蹈教学大纲、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情况,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了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方法和原则,提高创编能力,并从中体验舞蹈创编的快乐和成就感,在多年的舞蹈创编教学中,我尝试以幼儿民族民间舞蹈的创编为切入点,动作创编方法和原则为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学习。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改变传统教学先讲幼儿舞蹈的创编原则,再教幼儿舞蹈创编方法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掌握创编的基本方法,积极大胆的实践操作,有效地将理论的知识转换为实际的创编能力,学会独立创编。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学生舞蹈创编的热情

在进行创编教学初期,我首先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幼儿民族舞蹈录像,引起学生兴趣,烘托课堂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观摩欣赏舞蹈过程中,提出问题:这些舞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各有什么风格?学生在通过直观感知后明确:这些舞蹈是由幼儿表演的,它们是具有幼儿特点和情趣的民族民间舞蹈。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学习幼儿民族舞蹈动作创编的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自然而然的引发了学生尝试创编的兴趣和激情。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创编幼儿民族舞蹈动作初期,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往往会不知从何入手,通常会将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基本动作元素进行简单堆砌,并生搬硬套地用到幼儿舞蹈中,使舞蹈缺乏创新和幼儿情趣,出现了幼儿舞蹈成人化的倾向。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幼儿舞蹈的特点,运用变化舞蹈语汇的方法来进行幼儿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从而体现幼儿舞蹈情趣。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选用了主题鲜明、风格突出,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维族舞蹈《摘葡萄》作为切入点。首先,学生亲身体验,表演舞蹈《摘葡萄》,在舞蹈中体会重温维族舞蹈的风格特点。随后,教师也示范,表演主题相同的幼儿维族舞蹈《摘葡萄》。为了便于对两个舞蹈的动作进行对比,由学生分别将舞蹈动作归纳出来并用图表的形式列举。这样,学生通过表演和欣赏对比,很直观地感受到,同样是舞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蹈《摘葡萄》,但神同形异,原有舞蹈中某些动作元素发生了变化,构成了幼儿舞蹈《摘葡萄》新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对两个维族舞蹈《摘葡萄》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进行重点对比分析。在直观的对比分析中,总结归纳出普遍实用的,将舞蹈中成人化舞蹈动作发展、变化为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方法:一是简化法。例如:在表现看葡萄的喜悦心情时,成人舞蹈选用了非常具有维族风格的“叉指绕脸移颈”动作,将双手十指交叉,从左到右,围绕脸波浪环动;“移颈”动作为横向移动,这个动作的运动路线,曲折复杂,幼儿难以掌握,在幼儿舞蹈中将该动作变为单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绕脸环动,并将较为简单的碎摇头替代移颈动作,让学生体会,这样的直观对比,她们立刻感悟到幼儿舞蹈《摘葡萄》中教师创编的动作更加欢快、简洁。二是夸张法。“点颤摇身”是维族舞蹈中的基本动律,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点颤”的动律要求平稳中带有内含的起伏特点;“摇身”的动律,则是由膝盖部的连续颤动,带动肩部有符点节奏的前后摇动,动作幅度小,含蓄内敛;这样的动作特点,显然对幼儿太过含蓄,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如果将动作幅度加大,把点颤动律变为膝部大幅度屈伸,前后交替点地,摇身的动律变为身体前倾后仰的摆动。三是变形法。维族舞蹈中的常用舞步“垫步”,动作要求稳而不窜,重心平稳横向的移动,然而幼儿在完成动作时很难控制住身体,保持平稳。在这里教师提出问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动作变化的易于幼儿表演?”。组织学生积极尝试,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将平稳横向的移动变化为上下起伏,纵向的移动,这样改变动作的运动规律将动作变形,使动作变得更加幼儿化。将成人舞蹈动作通过简化、夸张、变形转变成具有幼儿舞蹈特点的动作其依据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幼儿协调性,控制能力较差,而天性却又活泼好动、性格外露,当我们在保留原有民族舞蹈风格的前提下,运用简化、夸张、变形的方法将动作从动态、动速、动律、动力等方面进行发展、变化、重组之后,可以使原有的舞蹈动作更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规律,也更能体现幼儿情趣。这正是在创编幼儿民族舞蹈动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保留原有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味;符合幼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儿身心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充分体现幼儿舞蹈的童趣。

三、深入实践、充分体验舞蹈创编的乐趣

为了将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紧接着我请学生从尝试创编幼儿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入手进行命题创编。以创编汉族幼儿舞蹈《扑蝴蝶》为例: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风格特点,教师提出创编要求,学生分组自主练习,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创编时,可以充分运用东北秧歌中手巾花道具,从蝴蝶翩翩飞舞的形象,及幼儿看蝴蝶、扑蝴蝶、追蝴蝶等动作入手,这样创编的舞蹈动作会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幼儿情趣,也更能体现东北秧歌活泼、风趣、俏皮的风格特点。学生分组进行创编练习之后,个别表演,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再进行点评,对创编较好的动作给以肯定和鼓励,对不足之处加以指正。这样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也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四、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创编能力

舞蹈创编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仅靠课堂上的讲解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因此在课后,尝试选用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乐曲要求学生多进行创编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融会贯通,运用所学的知识合作创编。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学生能较快的入手进行创编幼儿舞蹈,同时也体验到了舞蹈创编的快乐和成就感,取得了较显著地教学效果。幼儿舞蹈创编,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活她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潜能,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只有培养学生会跳、懂欣赏、能创造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她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发挥更大的潜能,为幼儿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幼儿舞蹈创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就舞蹈教学而言,除了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舞蹈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基础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然而当前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表明,大部分幼儿教师虽然具备了基础的舞蹈表演和教学能力,但在幼儿舞蹈创编方面能力却甚差。如何通过幼儿师范的舞蹈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幼儿舞蹈创编的授课对象一般为幼师三年级学生,她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舞蹈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和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而且在教学见习、实习中也认识到了幼儿舞蹈创编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学习幼儿舞蹈创编有着强烈的愿望。因此,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方法,对学生今后创编幼儿舞蹈作品及开展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有着指导性的作用。舞蹈创编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学生在将来实践操作中能举一反三将起到重要作用。在教育科学信息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以往舞蹈教学中“光练不说”、“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幼儿师范舞蹈教学大纲、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情况,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方法和原则,提高创编能力,并从中体验舞蹈创编的快乐和成就感,在多年的舞蹈创编教学中,我尝试以幼儿民族民间舞蹈的创编为切入点,动作创编方法和原则为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学习。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改变传统教学先讲幼儿舞蹈的创编原则,再教幼儿舞蹈创编方法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掌握创编的基本方法,积极大胆的实践操作,有效地将理论的知识转换为实际的创编能力,学会独立创编。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学生舞蹈创编的热情

在进行创编教学初期,我首先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幼儿民族舞蹈录像,引起学生兴趣,烘托课堂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观摩欣赏舞蹈过程中,提出问题:这些舞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各有什么风格?学生在通过直观感知后明确:这些舞蹈是由幼儿表演的,它们是具有幼儿特点和情趣的民族民间舞蹈。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学习幼儿民族舞蹈动作创编的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自然而然的引发了学生尝试创编的兴趣和激情。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创编幼儿民族舞蹈动作初期,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往往会不知从何入手,通常会将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基本动作元素进行简单堆砌,并生搬硬套地用到幼儿舞蹈中,使舞蹈缺乏创新和幼儿情趣,出现了幼儿舞蹈成人化的倾向。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幼儿舞蹈的特点,运用变化舞蹈语汇的方法来进行幼儿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从而体现幼儿舞蹈情趣。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选用了主题鲜明、风格突出,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维族舞蹈《摘葡萄》作为切入点。首先,学生亲身体验,表演舞蹈《摘葡萄》,在舞蹈中体会重温维族舞蹈的风格特点。随后,教师也示范,表演主题相同的幼儿维族舞蹈《摘葡萄》。为了便于对两个舞蹈的动作进行对比,由学生分别将舞蹈动作归纳出来并用图表的形式列举。这样,学生通过表演和欣赏对比,很直观地感受到,同样是舞蹈《摘葡萄》,但神同形异,原有舞蹈中某些动作元素发生了变化,构成了幼儿舞蹈《摘葡萄》新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对两个维族舞蹈《摘葡萄》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进行重点对比分析。在直观的对比分析中,总结归纳出普遍实用的,将舞蹈中成人化舞蹈动作发展、变化为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方法:一是简化法。例如:在表现看葡萄的喜悦心情时,成人舞蹈选用了非常具有维族风格的“叉指绕脸移颈”动作,将双手十指交叉,从左到右,围绕脸波浪环动;“移颈”动作为横向移动,这个动作的运动路线,曲折复杂,幼儿难以掌握,在幼儿舞蹈中将该动作变为单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绕脸环动,并将较为简单的碎摇头替代移颈动作,让学生体会,这样的直观对比,她们立刻感悟到幼儿舞蹈《摘葡萄》中教师创编的动作更加欢快、简洁。二是夸张法。“点颤摇身”是维族舞蹈中的基本动律,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点颤”的动律要求平稳中带有内含的起伏特点;“摇身”的动律,则是由膝盖部的连续颤动,带动肩部有符点节奏的前后摇动,动作幅度小,含蓄内敛;这样的动作特点,显然对幼儿太过含蓄,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如果将动作幅度加大,把点颤动律变为膝部大幅度屈伸,前后交替点地,摇身的动律变为身体前倾后仰的摆动。三是变形法。维族舞蹈中的常用舞步“垫步”,动作要求稳而不窜,重心平稳横向的移动,然而幼儿在完成动作时很难控制住身体,保持平稳。在这里教师提出问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动作变化的易于幼儿表演?”。组织学生积极尝试,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将平稳横向的移动变化为上下起伏,纵向的移动,这样改变动作的运动规律将动作变形,使动作变得更加幼儿化。将成人舞蹈动作通过简化、夸张、变形转变成具有幼儿舞蹈特点的动作其依据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幼儿协调性,控制能力较差,而天性却又活泼好动、性格外露,当我们在保留原有民族舞蹈风格的前提下,运用简化、夸张、变形的方法将动作从动态、动速、动律、动力等方面进行发展、变化、重组之后,可以使原有的舞蹈动作更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规律,也更能体现幼儿情趣。这正是在创编幼儿民族舞蹈动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保留原有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味;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充分体现幼儿舞蹈的童趣。

三、深入实践、充分体验舞蹈创编的乐趣

为了将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紧接着我请学生从尝试创编幼儿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入手进行命题创编。以创编汉族幼儿舞蹈《扑蝴蝶》为例: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风格特点,教师提出创编要求,学生分组自主练习,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创编时,可以充分运用东北秧歌中手巾花道具,从蝴蝶翩翩飞舞的形象,及幼儿看蝴蝶、扑蝴蝶、追蝴蝶等动作入手,这样创编的舞蹈动作会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幼儿情趣,也更能体现东北秧歌活泼、风趣、俏皮的风格特点。学生分组进行创编练习之后,个别表演,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再进行点评,对创编较好的动作给以肯定和鼓励,对不足之处加以指正。这样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也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四、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创编能力

儿童舞蹈创编漫谈 篇7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要素,注意事项

一、绪论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舞蹈是专业学习的重点, 早期学习的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等都可以为儿童舞蹈创编提供素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年龄较小, 对儿童的心理行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所以进行儿童舞蹈创编的难度应该不大。重要的是把握住儿童舞蹈的特点。进行儿童舞蹈创编时要考虑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 采用儿童喜欢的形式, 舞蹈动作要简单舒展, 注重童真童趣。音乐上选用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动感较强的音乐类型。素材上可以从文化历史故事、情感态度观念、儿童情绪等内容中加以提取改编。

二、儿童心理特征及舞蹈创编要素

1.儿童生理特征。学前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儿童, 此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 动作的灵活性较强, 协调性正在形成, 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纯真, 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善于模仿, 喜爱丰富的色彩。此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高度集中, 动作的精准度不够。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 我们在创作时应注意寻找他们的兴趣点, 例如将舞蹈与游戏结合起来, 肢体动作常常夸张一些并适当变形, 或者从儿童的视角对生活进行模仿, 小动物、卡通形像、劳动场景都可以改编进舞蹈。了解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 尽量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是创编儿童舞蹈的重要前提。

2.主题与素材的选择。站在儿童认知的层面, 深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去选择儿童喜爱的各种形象来确定创作主题, 才能编出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品。所以, 儿童舞蹈应该是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为他们所喜闻乐见。作品应尽量做到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童心不泯、趣味盎然, 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 在舞蹈之中传播正能量, 促进孩子心理健康阳光。这要求舞蹈创编老师多观察生活, 努力去捕捉深富童趣的生活场景, 结合常见的各种题材的特点, 通过艺术提炼和建构, 转化为儿童喜爱的舞蹈语言。可以有教育题材、寓言题材、历史名人题材、童话题材等。通过这些题材的舞蹈的内容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认知, 如爱祖国、爱劳动、注重科学素养, 守纪律、讲道德, 善良、正直、心态阳光, 助人为乐等。舞蹈用儿童的视角去演绎, 或通过儿童之口展现, 其中关于价值观的潜移默化才能起到作用。

3.音乐的选择。舞蹈与音乐是一对姊妹艺术, 一般很少有现成的音乐提供给舞蹈, 它往往需要舞蹈创编者根据主题自己制作合适的音乐。音乐应选择活泼生动, 充满趣味性, 易于被少儿理解和接受的, 动漫歌曲、流行儿歌都是较好的题材, 但更多的是以节奏欢快的音乐为选择目标, 它容易获得儿童的情绪认同。

三、舞蹈创编过程注意事项

1.对表情的强调。孩子们的情绪都是直接的, 没有隐藏, 没有伪装, 儿童舞蹈创编要结合儿童的这一特点, 发挥他们表情纯真的优势, 用感情引导动作, 通过合理的舞蹈设计激发儿童的感情, 注重对眼神及表情的训练。

2.从儿童视角设计动作。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时要以儿童为中心, 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 用儿童的心灵、情感体会世界, 从儿童身上、儿童生活中汲取素材。动作的运用上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结合舞蹈设计的一般规律, 为儿童量身定造相关动作, 舞蹈技巧的运用要适度, 不能简单地把成年人的方法, 成年人的动作照搬到儿童舞蹈之中。

3.道具与服装设计合理。对于一个舞蹈来说, 道具、服装、灯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儿童舞蹈设计中道具要新颖、有吸引力, 做到少而精, 不产生繁琐的印象, 也不给舞蹈带来累赘。服装的使用要合理, 以突出人物的形象与性格为准则, 款式、色彩必须和作品的内容、风格、气氛相吻合。不能为了赶时髦, 让服装的设计脱离了舞蹈的中心思想。

四、结论

从教学中我体会到, 儿童舞蹈具有简捷、天真、欢快的特点。只有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善于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用孩子们的心理去思考世界, 才能寻找到创作的灵感。在进行儿童舞蹈创编时, 主题选择要精心, 情节设计要合理, 动作难度要适中, 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这要求舞蹈创编作者必须对生活、对儿童的世界有深入的了解, 对舞蹈素材及意义有准确的把握, 对舞蹈表现手法有灵活的运用能力, 这样才能将主题材料、舞蹈语言、中心思想完美表现出来, 创编出既富有生动的儿童趣味特色, , 又富有时代感与正能量的优秀舞蹈作品, 达到舞蹈与生活的完整、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田萍, 田丰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选用[J].郧阳师专学报, 2014 (6) .

[2]孙育兰.浅谈少儿舞蹈创编[J].儿童音乐, 2011 (7) .

[3]田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制作[J].黄河之声, 2015 (2) .

如何进行幼儿舞蹈创编 篇8

幼儿律动组合的创编、幼儿歌表演的创编、幼儿集体舞的创编、音乐游戏的创编、幼儿表演舞蹈的创编和即兴编舞。

(一) 幼儿律动

律动 (有规律的动作) 是幼儿随着音乐的节拍动作的一种歌舞形式。律动教学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节奏和协调性训练的一门主课。在幼儿园里几乎每节课的开始, 每次的游戏都有律动存在于其中。它以音乐为基础, 以模仿为标志, 以舞蹈为手段通过艺术特殊的美感作用, 使幼儿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提高对自然事物的艺术表现能力, 给幼儿以艺术美的享受。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训练, 可以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的幼儿以律动为主, 辅以单一的基本舞步, 如小碎步、小跑步、横移步、进退步等, 也可结合幼儿所熟悉的事物或对动物的动作进行模仿, 如吹号打鼓、开汽车以及小鱼游、小鸟飞等各种动作。能自由运用手、臂和躯干来做各种单纯的动作, 如勾、绷脚, 吸、伸腿, 弯直与柔韧, 从而认识人体的相关部位, 力求节奏与动作的协调平稳。中班的幼儿, 在律动练习中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舞姿变换练习, 可以根据需要变换上肢和躯干的动作速度和幅度, 也可以由单一舞步通过节奏变化做一些稍微复杂的连续移动动作, 如“错步”“交替步”“秧歌十字步”等, 并认识脚的位置, 一位、二位、五位。还可以做一些双脚的小跳, 在做跳的腾空动作过程中保持重心和平衡性。大班的幼儿, 舞蹈地面训练可以加强开、绷、直、吸、拧、抬, 手、腕、肩、膝、眼的配合, 可以将单一动作进行组合, 在步伐组合和表演性的小舞蹈中提高他们的记忆与反应能力, 注重追求姿态和动作美。

(二) 幼儿歌表演

歌表演是一种深受儿童们喜爱的初级歌舞形式, 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歌表演顾名思义, 即有“唱”又有“表演”, 小型、多样, 生动活泼, 边唱歌边跳舞。优秀的歌表演作品总能赢得孩子们满心的喜悦, 其自唱、自舞、自娱、自乐, 当然也在自娱中娱人 (主要是小朋友之间互相娱乐) 。

(三) 幼儿集体舞

集体舞是幼儿用来自娱和交谊的集体性舞蹈。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 动作统一, 轻松愉快, 活泼健康。幼儿集体舞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集体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四) 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一种“愉快教育”形式, 符合“可接受性原则”。音乐游戏形式多样, 情节有趣, 载歌载舞, 简短新颖, 能吸引更多的幼儿参加, 易学、易教、易于普及推广。

(五) 即兴编舞

即兴舞蹈是不经过事先酝酿、排练或预习, 即兴根据音乐来舞蹈, 客观环境和舞者主观情感思想的变化差异, 使每次表演都不尽相同。“即兴舞蹈”能给舞者提供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在设计舞蹈的时候要考虑不要过长, 要短小精悍, 活泼有趣, 并有简单情节, 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容易接受。

二、创编舞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控制和完成

第一, 题材的选择。首先从确定主题入手, 即选择题材。第二, 音乐的选取。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 歌词也应顺口、押韵, 富有感染力, 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像, 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如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改编成了歌曲, 我们给大班孩子播放歌曲时, 发现他们的眼睛顿时一亮, “这是我妈妈教我的儿歌”, 很多的孩子跟着歌曲禁不住摇晃起了身体。于是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小猫、小老鼠的头饰, 以及宽敞的活动空间, 听着熟悉的歌谣, 小朋友的表演稚拙有趣。第三, 动作的创编。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 节奏要鲜明, 要有充沛的感情。在进行创编的过程中, 从单个动作创编—乐句—乐段的创编一整首乐曲的创编。进行单个动作的创编, 想好主题动作, 可以在这个舞蹈中反复出现几次, 并加以变化。如舞蹈《摘葡萄》, 幼儿先创编出了单手挽花的动作, 随后启发幼儿根据这一动作进行联想, 随着形象思维的不断递进, 幼儿创造出了双手摘、单手轮换摘、站着摘、跳起摘等相似并加以变化的动作, 其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第四, 服装与道具。幼儿舞蹈的增彩之处——服装经常在幼儿舞蹈中看到不合体或与舞蹈作品不不相称的舞蹈服装。在舞蹈作品形成后, 对舞蹈服装的选择与设计则不能掉以轻心。第五, 精心设计进退场。如表现热烈欢快的气氛, 可选择斜行移动线出场, 抒情的舞可以安排平行移动线或以造型逐渐展开。出场后, 要根据歌词内容选择基本动作, 要表现幼儿天真活泼的情景, 可多用跑步或后踢步。动作还要注意对比, 注意连接性, 民族舞动作必须抓住该民族的特点, 对一些难度大的动作, 可以从幼儿实际水平出发, 进行简化。在安排舞蹈场面构成时要考虑对称, 画面要有变化, 给人以新鲜感。为使幼儿较快地学会动作, 一般说来要先熟悉音乐。

三、适合幼儿园, 进行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音乐

如菊次郎的夏天、爱的纪念、秋日私语、罗密欧与朱丽叶、Kiss the rain、童年、小金鱼、找小猫、小蜻蜓等等。

浅谈儿童舞蹈的创编 篇9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题材,构思

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 是声、色、形、动的综合活动。通过创编舞蹈可以培养儿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在美的环境下得到开发和培养, 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儿童舞蹈是可以开发的内在潜能, 如果能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开发, 并将这种能力潜移默化于儿童的各项活动中, 必然会对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一个好的舞蹈作品, 能够使儿童在感受美的同时, 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 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由于儿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不同, 因而儿童舞蹈的编排在构思和方法上与成人舞蹈就有着很大的区别。创编儿童舞蹈的前提是要了解儿童, 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所谓了解儿童, 就是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和接受水平, 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 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这样, 创编出来的舞蹈才会有儿童的特点, 不会成人化、专业化。

一、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 舞蹈语汇要来源于生活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 学龄前的儿童骨骼较软, 容易变形, 肌肉纤维细, 弹力小, 收缩力差, 大脑的发育很快, 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容易产生疲劳感, 因此儿童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节奏能力都较差。所以设计舞蹈动作时, 一定要从儿童生理发展的实际特点出发, 充分考虑儿童身体发展的自然素质, 动作力求舒展有力, 节奏欢快, 充分体现儿童活泼可爱的一面。

儿童的生理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 他们喜欢手舞足蹈, 由于儿童身体比例异于成人, 舞蹈动作的幅度不宜过大, 应是儿童力所能及的;要快慢适度, 富有儿童情趣;动作的衔接和变化要有规律, 便于儿童记忆。舞蹈要动静交替, 不能让孩子不停地动, 可适当地配以姿态、造型等相对静止的动作, 这样表演可使舞蹈变化有致。创编舞蹈动作要表达儿童内心情感, 动作难度不易太大, 创编一两个动作为主, 辅以队形和位置的变化, 这样可满足他们求异的心理。比如《喜迎归》, 我们选择舞蹈动作时, 综合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云南花灯里的一些简单动作, 以使表演富有童趣, 幼儿更容易表演投入。

儿童舞蹈和舞蹈记忆都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 舞蹈要通过儿童的艺术形象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因此, 我们必须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选择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 比如:玩耍、学习、劳动等。在动作设计时要生动、活泼, 可以把儿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典型动作给予加工提炼, 让舞蹈富有童趣。由于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常常是通过模仿开始的, 尤其对小动物的模仿, 喜欢蹦跳、滚翻, 对于这些动作他们感觉亲切, 容易接受和理解, 因此, 儿童舞蹈中应多模仿动物的动态, 对模仿对象要仔细研究其形象特点, 并加以提炼, 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如儿童舞蹈《大森林的早晨》中大量的舞蹈动作都是对动物动作的模仿。清晨的阳光照进绿幽幽的大森林, 小鸟飞、猴子上树……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动物的典型动作, 形象的舞蹈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小观众的目光, 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一片欢乐之中。

二、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选择能够反映儿童心理特征的题材

从心理的角度看, 好奇、好动、易幻想、感情外露、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形象具体都是儿童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点, 题材要主题鲜明、健康、浅显易懂。同时作品必须具有儿童特征, 情节发展生动有趣, 易于他们理解、接受, 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在游戏的情境中使用童话或神话故事, 以其特有的形体语言表达儿童的体验, 同时又反过来发展儿童的动作。如《共同的家园》, 该舞蹈情节简单, 表现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穿戴、手拿用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等制作的环保时装、环保玩具, 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依次入场, “小兔子”和“小乌龟”的挑战赛也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但是因为舞蹈是围绕救助受伤的“小树”展开, 所以“小兔子”和“小乌龟”也放弃了比赛, 他们这种环保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 简明地体现了环保主题的内容。孩子们通过表演也懂得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朋友, 所有的人都应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爱护我们目前的生存环境, 做个环保小卫士。

三、选择适合的儿童音乐, 保障舞蹈作品的艺术性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选择适合的舞蹈音乐是至关重要的。音乐与舞蹈只有相辅相成, 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音乐的乐句要短小活泼, 旋律流畅, 节奏鲜明, 富有感染力;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 才能引起儿童的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 便于儿童理解;歌词应通俗易懂, 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跳舞的欲望。儿童舞蹈用的歌词能为舞蹈提供鲜明的文学形象, 具有儿童特点和趣味的歌词能启发他们对“景”的理解, 并且歌词的节奏对儿童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协调感的培养十分有利。因此, 儿童舞蹈的歌词要短, 段落要少, 顺口, 易记, 在内容上尽量单纯、集中, 不要太分散。比如儿童歌曲《拔萝卜》, 对幼儿特别有吸引力, 重复的段落中包含变化的形象, 这样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参与的热情, 引起孩子们不自觉的注意力。

四、以童心追求童趣, 舞蹈表演要强调儿童化

童心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焦点, 童趣是儿童舞蹈的主要审美特征, 以童心追求童趣, 是儿童舞蹈创作的出发点。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舞蹈应反映儿童生活和情趣, 绝不是成人舞蹈和专业舞蹈的改头换面。要创编好的儿童舞蹈, 就必须注意在创编儿童舞蹈时, 教师首先应带着一颗童心深入到儿童中间去, 要用儿童的眼睛观察事物, 用童心感受世界, 用适合他们口味的东西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创编儿童舞蹈必须从“童心”出发, 时刻以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根据儿童的思想、情感、生理, 动作发展水平加以变化, 发展成为适合儿童表演的舞蹈, 创编出反映儿童生活的舞蹈。在创编儿童舞蹈时要熟悉儿童生活, 动作设计要适度夸张和美化, 通顺连贯, 对比鲜明, 做到既有动态性和直观性, 又有表演性和审美性。

儿童的表演必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常常借助面部表情来代替语言的表达, 而这种表达是没有任何伪装的, 是真实的。因此在儿童舞蹈的表演中, 儿童表情的特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如有的儿童舞蹈, 在表演吃惊时故意夸张把嘴巴张得很大, 眼睛瞪圆不停张望;生气时把嘴巴翘得高高的, 这种表情既体现了情景的真实感, 又突出了儿童的稚气。

舞蹈对孩子们来讲, 是一种游戏, 一种趣味, 一种追求, 一种表现。而在这种追求、这种表现中, 孩子能够获得美的享受, 获得想象的快感, 获得创造的愉悦。因而, 为儿童创编的舞蹈, 从进行构思的时候起就要想, 怎样把一个舞蹈, 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律动、歌表演或集体舞, 编成孩子们感兴趣的小游戏让孩子们来做, 使孩子们觉得跳舞就像做游戏那么有趣。

儿童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创编 篇10

关键词:儿童舞蹈 创作特点 选材 主题

儿童歌舞艺术所反映的是少年儿童在成长不同阶段所经历的周围环境以及身边的社会行为,一支好的舞蹈作品对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是全面提高其艺术素养、培养其艺术鉴赏和表演能力的重要方法。儿童歌舞在表演中处处闪耀着儿童的特殊心理特征,透射着非常出色的童趣性、童知性和童乐性的完美统一。

一、儿童舞蹈的特点

儿童舞蹈的最显著特点即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创作者不能认为将一个成人舞蹈简化动作、使含义变浅显之后就变身为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必须根据创作对象实际年龄来进行,关键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充分感悟并进行提炼,让舞蹈中充满少年儿童的特点和情趣。

1.选材广泛,原料丰富。

儿童舞蹈虽然受众年龄低,但其选材和原料非常广泛。题材丰富的优秀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和娱乐作用,衡量一部儿童舞蹈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前提,就是要看孩子们自己是否愿意参加到表演中。如果一个舞蹈不能使孩子们兴奋,没有兴趣加入其中,那就失去了对他们的教育作用。

2.结构严谨,饶有兴趣。

儿童舞蹈想要抓住儿童的兴趣,在内核上就要格外重视:作品结构上必须短小精悍,可以融合舞蹈、演唱、游戏等多种舞台艺术表演形式融于一体。创作者寻找到让作品内容自然流露,让少儿观众的天性得以自然表达的手法,来充分表达艺术美的内核。所以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不能压抑孩子天真活泼的天性,让他们饶有兴趣地表演自己无拘无束的生活。

3.语言精炼,表达内涵。

儿童舞蹈语言应该简洁,不能像大人舞蹈一样复杂多样。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跳舞,展现复杂的技术动作是不可能的,复杂的舞蹈组合孩子也难以记住,在舞台上难免会表现不佳。儿童舞蹈动作要显示儿童的形态和神态,从简单中表现童真和童趣,展现他们的心灵世界、生活情趣。

二、儿童舞蹈的选材与表达中心

一个舞蹈作品是否成功,要依赖主题的选定。只有好的选材才是好舞蹈的根基,也才能更好的表达主题,否则会使舞蹈表现大打折扣,对观众产生负面影响。只有找到儿童身心特点,以贴近于儿童年龄的独特观察角度去留心真实生活,才能提炼出充满健康元素、符合少年理解能力的舞蹈。

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少年儿童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乐观精神,儿童舞蹈主题也应是健康积极向上的,要符合其年龄和心里特征。创作者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广泛提炼元素、加工出以无忧无虑,真实自然为核心的舞蹈,来反映少年儿童真实自然生活学习主题,此外,还要再自然的基础上注意扩展其深度,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2.题材从生活中来

对于创作者来说,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一颦一笑,打闹玩耍……只要细心发现和发掘,都能变成具有鲜明特征的舞蹈材料。只要站在儿童角度,发掘童心,就能挖掘和发现好的题材。只要以儿童的视角和抓住喜玩、新奇、爱热闹的年龄特征为基础进行的选材,就能在舞蹈中很容易唤起儿童的情绪共鸣和观赏兴趣。

3.从校园生活学习中选材

校园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儿童最为熟悉和喜爱的,在以校园学习和生活的舞蹈选材中,反映知识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方面。除知识学习外,校园生活和课外活动也是选材的另一方面,。

4.从文化民俗中选材

社会生活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地方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是儿童舞蹈选材的又一重要方面。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众多,地区的民俗和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儿童舞蹈的创编选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三、儿童舞蹈创编要避免的问题

1.儿童舞蹈成人化的问题

儿童舞蹈“成人化”就是缺乏儿童艺术创作的真实,在选材,编舞上充满了成人化的要素。儿童歌舞创作,必须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者必须放低身段,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学着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生活,体会他们的思想,用他们的动作表达生活。

2.少儿舞蹈的技巧

少儿舞蹈具有特殊的形态和表达形式,应有基本的舞蹈基础的支撑,只有处理好基础性要求,再根据少儿的特点来开辟门路,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从事少儿舞蹈教育,就要摆脱成人世界的影响,在观察中学习运用少儿的思想、看周边的社会、看他人的生活。

3.反映儿童成长面貌

每一代的少年儿童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特点,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儿童舞蹈创作不应是墨守陈规,以固定的角度观察,而是应该大力提倡富有时代特点的题材,编出有新时期儿童新的精神面貌的舞蹈。创作者必须努力用客观角度去观察现实,描绘儿童的生活,体现他们天真活泼、聪明机智、开朗大方等风采。

四、儿童舞蹈创编的重要元素

创作元素是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舞蹈的姿态、配乐、服饰、道具灯光等元素应统一结合,并建立在儿童年龄特点上。

1.舞蹈姿态

舞蹈姿态是舞蹈具体表现载体,舞蹈的内涵必须通过舞者的在舞台上通过一连串具体动作来表现。儿童舞蹈的动作不能盲目仿照大人,舞蹈编排上采取具有天真、单纯、活泼等特点。

2.配乐

儿童舞蹈配乐是与舞蹈姿态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紧密相连,只有融为一体,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最终赢得儿童的喜爱,儿童舞蹈音乐必须注意,要在表达情绪和烘托气氛上与舞蹈同步,并在关键时刻提升作品情感。

3.舞美

舞美在整个舞蹈主题的带动下参与舞蹈的演出和效果的表达,对舞蹈主题有着说明和烘托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和扩充舞蹈的表现力。

4.服饰

服饰是最直观呈现给观众的部分,儿童服装的设计要突出儿童的特点,不能暗色,而要以鲜艳明亮的颜色为主,在设计上要新奇巧妙,突出舞蹈主题。

儿童处在一个人开始接触人生与社会的时期,每一个舞蹈创作者都要真诚地为儿童创作,反映他们真实的世界。儿童舞蹈创作者要运用流畅的舞蹈语言、轻快的节奏和多样化舞蹈形式来丰富内容,提升内涵,只有在此基础上,以鲜明的选材、巧妙设计和精心构思后产生的舞蹈作品,才能真正得到儿童青睐。

参考文献:

[1]孙志红.浅谈儿童舞蹈的创编和教学方法[J].美与时代,2004,(12).

[2]王莹,牛小牧.谈幼儿舞蹈的创编[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报, 2001,(04).

[3]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舞蹈全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1996,(12).

上一篇:石河子大学商学院下一篇:技术人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