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风险

2024-05-24

企业税收风险(精选十篇)

企业税收风险 篇1

(一) 税收风险及其分类

税收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法规定, 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 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 其结果导致企业多缴了税或者少缴了税。

(二) 税收风险影响因素

由于我国税制体系自身的特性决定了税收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税收立法层面的税收风险。

中国是以公法为主体的国家, 由此决定了整个税法体系首先建立在保障国家行政利益的基础上, 对于国家行政权力的保护远大于对纳税人利益的保护, 虽然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关系日渐融洽, 但由于征纳关系的不平等与适用同一法律时事实上地位的不平等及在法律、法规中赋予行政机关过多的自由裁量权, 纳税人即使有较为充分的理由, 税务机关也可以利用“税法解释权归税务机关”而轻易加以否定, 从而使纳税人的税收风险大大增加。

2. 税收行政层面的税收风险。

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明晰和各级机关在执法时未按相关法律、法规或法定程序受理税务纳税事项从而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税务行政执法主体多元化, 包括海关、财政、国税、地税等多个政府部门, 各部门之间在税务行政执法上常常重叠, 且税务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其他因素影响, 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 造成有的企业该缴的税未缴, 不该缴的税反而缴了, 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3. 客观经营环境与经济环境的税收风险。

客观经营环境, 特别是税收秩序方面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 也对纳税人的税收风险形成影响。如交易环节中的税收风险, 像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问题就给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带来巨大的税收风险, 虚假发票、违法犯罪行为防不胜防, 许多无辜企业因此遭受连带责任。因此, 企业要有足够的防范意识, 避免被动跌入“税收陷阱”。

企业的纳税事宜与税收政策以及所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 会施行积极的财税政策, 制定减免税或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生产和投资, 这时, 企业的税赋相对较轻或稳定;比如在当前经济萎缩的前提下, 我国实行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房地产买卖契税、营业税等政策。反之, 政府为抑制某产业的发展就会利用税收杠杆调整税收政策, 这时, 企业的税赋可能加重或不稳定。另外, 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或地区, 运用税收杠杆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 针对不同产品或行业实行差别性税收政策, 使得税收政策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 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应时性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 这种税收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纳税人员办理涉税业务带来较大的风险, 所以任何企业的税务筹划都将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所引致的风险。

4. 纳税人自身的税收风险。

(1) 缺乏依法纳税观念, 职业道德水平所限。企业负责人和纳税人员的纳税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其对税法的遵循度。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 减少成本, 负责人会要求纳税人员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如伪造、变造、隐匿记账凭证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 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税务上的风险。 (2) 纳税人滥用税法及偷税行为带来税收风险。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时期,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税收政策的变化比较频繁, 不够稳定, 如果企业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涉税业务, 就会使自己的纳税行为由合法转变为不合法从而产生税收风险。纳税人由于滥用税法及偷税会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比如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施行后,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科发火[2008]17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国科发火[2008]36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有关规定重新认定, 否则不能享受低税率优惠, 如果企业未重新认定而擅自按15%低税率纳税, 势必造成税收风险。 (3) 纳税人税收筹划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 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风险。企业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而盲目进行税收筹划, 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比如曾经有一个企业在了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凭借自己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凭证按13%税率抵扣进项税额, 所以认为企业自身有绝对的自由开具收购凭证的权利, 于是盲目虚开农产品收购凭证, 在税务检查过程中, 税务检查人员通过检查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明细账发现了企业这一违法行为, 造成该企业损失巨大。

二、税收风险防范与控制

企业税收风险无处不在, 要想降低企业税收风险,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提高企业涉税人员的业务素质

当前随着国家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企业自身应做到依法诚信纳税,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系统, 完整、真实和及时地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 准确计算税费, 按时申报, 足额缴纳税款, 健康参与市场竞争。其次, 注意业务流程控制, 在对外签定各种经济合同时, 要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纳税主体资格和纳税资信情况, 防止对方当事人转嫁税收风险;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 防止产生涉税歧义和误解, 尽量分散税收风险。

由于国家法律不断更新完善, 企业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利用多种渠道, 帮助财务、业务等涉税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 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新知识, 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业税收风险的能力, 为降低和防范企业税收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推行之际, 各个财务人员必须挤出时间学习新税法的有关规定。

(二) 选择防范税收风险的重要税种

企业涉及的税种、税收负担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组织和决策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经营范围越广, 组织机构越庞大, 企业涉及的税种就越多。每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征管规定等存在差异, 从税种本身条件看, 税收风险规避的空间越大, 规避风险收益的潜力就越大。所以, 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 规避税收风险相关的重要税种也是不同的。建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易盲目扩大经营范围, 增设分支机构, 一定在对其进行严格、有序的监管下进行。另外企业在经营之初, 建议通过调研发现该行业是否属于高风险行业, 在合理的范围内加以制止。比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涉及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等多个税种, 而且由于建设周期较长, 容易造成涉税风险, 历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将房地产开发行业作为稽查重点行业, 建议在进入房地产行业之前充分估计其风险程度, 熟悉掌握专业政策规定。

(三) 购建税收风险管理系统

企业应把税收风险纳入日常管理中, 在机制方面构建一整套完整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 比如税收风险甄别系统、税收风险预警系统、税收风险决策系统、税收风险规避系统、税收风险监控系统。通过以上完善的系统管理及时发现风险、规避风险、评估风险等。

由于税收政策和会计规定存在差异, 在涉税事宜上由于税法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所以严格按税法规定办理涉税事宜, 避免税收风险意义重大。比如著名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惠普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都设有专门的税务经理;据本人了解, 国内一些上市公司比如南车集团、中国电网等公司也都设有专职税务经理, 专门研究当前企业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与之相配套的税收政策,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 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

正如人的健康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一样, 由于税收问题先天具有的专业性、复杂性、实效性、综合性特点, 使得企业仅凭自己的力量往往很难应付, 企业的纳税人员往往不能全面地掌握企业发生的所有业务涉及的税收政策, 特别是企业在发生特种业务时, 税收政策可能规定得不明确, 企业又不愿意或不便与税务机关沟通, 所以, 寻找一个专注于税收政策研究与咨询的中介组织显得十分必要。中介组织可以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 同时中介机构还可以作为企业税收风险的外部监控人, 代为承担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部分职责, 更好、更专业地监督、发现企业的税收风险并提供解决方案。

(五) 建立税企沟通管道

由于某些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上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现实中企业进行的税务筹划的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特别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 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 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税收处理方面, 要能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税企双方在涉税事宜上如果存在分歧, 建议企业不要采取过激措施, 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篇2

目前,地方很多企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偷逃税款,换句话说,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纳税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风险往往存在于:第一是在公司的注册阶段存在风险;第二是在公司的收入方面存在纳税风险;第三是在成本费用方面存在着纳税风险;第四是公司的会计报表存在纳税风险等。主要表现为:

(一)虚假出资与抽逃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实或注册后不久资金退回或转移。

(二)收入纳税风险: 1.隐藏收入不入账

2.收入长期挂往来,不纳税申报

3.不依合同规定确认收入,收款时开票确认收入(三)成本费用纳税风险: 1.大量收据或白条入账 2.虚增人头,虚增工资

3.虚开发票增加成本或随意调整纳税期间成本费用(四)会计报表税务分析风险:

1.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则为:存货、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会计科目经不起推敲;账务处理混乱、帐实不符;

2.在利润表上的表现则为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利润结构不合理;

3.各项指标,忽高忽低,或如过山车,或漏洞百出。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提高管理决策层的税务风险意识,是实施有效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大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企业应在董事会层面更加重视税务风险,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去考虑,以长远的税务遵从目标指导和监督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设立,并贯彻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唯如此,大企业才能在经营过程中主动规避和化解税务风险,从被动处理税务危机中走出来。

(二)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税务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度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其实质是使管理环节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控,提前发现和预防风险。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既是大企业规避税务风险、实现自我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当前税务机关新型管理模式的要求。大企业是否建立和有效实施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直接影响税务机关的风险评价,进而影响下一步管理措施的确定。没有全面建立和实施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很可能被税务机关判定为高风险纳税人,从而被施以税务检查为主的后续管理措施。

(三)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层面,从防风险为主向创效益为主转变

第一个层面为税法遵从层面,即确保在既定的税收法规体系和本企业现有业务条件下,正确计算、及时申报和缴纳各项税款,从而规避因未纳税、少纳税所面临的补税、罚款、滞纳金和声誉损失等风险。

第二个层面为纳税筹划层面。税收作为经济调控的手段,每个税种都会有所鼓励有所限制,因而都有优惠领域。纳税筹划不仅包括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用足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选择最优的税务处理方式以降低税务成本,也包括对尚未发生的经济行为进行合理的事前规划,创造条件利用税收优惠。

第三个层面为政策参与或推动层面。税收法规是根据经济社会一定阶段的一般情况而制定的,这决定了其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当税收法规没有规范或没有具体规范的特殊经济行为或新的经济业务出现时,需要对原来税收法规进行解释、补充和修改,甚至颁布专项规定、制定新的法规。

(四)建立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为税务风险管理提供信息基础和技术保障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控制 篇3

摘要收筹划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财务管理方法,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运用分析,探讨企业在进行税收籌划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税收筹划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理论之中,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税收负担作为企业的一项支出,其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而不同的税收筹划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企业的税负负担,争取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所以,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企业实现财务管理和理财目标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兼并、重组等事项做出筹划和安排,以实现最低税负或延迟纳税的一系列策略和行为。

税收筹划的特点总结起来说是: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税收筹划的合法性是指税收筹划是在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内进行的,是纳税人在遵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在多种纳税方案中,做出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决策。筹划性是指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目的性是指纳税人做税收筹划具有很强的减轻税负、取得节税收益的动机。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风险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面临的外部风险

1.法律政策风险

法律政策风险又可以分为法律政策选择风险和法律政策变化风险。法律政策选择风险是指法律政策选择正确与否的不确定性,企业很有可能把因理解偏差导致的偷税行为错误地当作税收筹划方案来运用。法律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法律政策时效的不确定性。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国家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为适应国民经济变化发展的需要,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不断变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经济环境风险

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的,与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紧密相关。由于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不能事先完全预知,这必然会对企业的税收筹划产生影响,成为影响税收筹划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3.执法风险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合法性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认定,在这一认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税务行政执行偏差。首先,税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税收政策执行偏差。其次,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税务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客观上也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性。再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面临的内部风险

1.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税收筹划面临的内部风险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税收筹划面临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财务风险和片面性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确定资本结构时,考虑利用债务资本。企业筹资的债务资本额越大,则税务筹划的空间越大,获取可能的纳税筹划收益也就越多。然而,过多的债务负担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一方面是企业的

财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也会减少股东的财富。企业借贷资金比例越大,财务杠杆的收益较高,获取税收收益也较多,但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大。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能仅仅从节约资本成本的角度进行考虑,片面地进行税收筹划,没有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忽视了企业整体长远发展的利益

2.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税收筹划面临的内部风险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税收筹划面临的主要内部风险是指投资扭曲性风险。投资扭曲性风险是指纳税人会因税收因素而放弃最优的投资方案而改为将资金投向次优的投资方案,而给企业带来机会损失的可能性。

3.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税收筹划面临的内部风险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税收筹划面临的主要是经营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主体,企业的纳税筹划是对企业未来行为的一种预先安排,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因此企业自身经营活动发生变化,或对预期经济活动的判断失误都将改变税收筹划的适用条件而导致筹划的失败。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风险的控制

(一)树立科学的税收筹划风险意识,健全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体系

树立税收筹划风险意识,认识到税收筹划是有风险的,也要认识到税收筹划风险的存在和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税收筹划风险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降低风险。要规避和防范税收筹划的风险,首先要建立税收筹划风险评估机制。事先对税收筹划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考虑企业的各个因素,发现企业潜在存在的风险。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筹划质量控制体系。要制定税收筹划工作规程,对于税收筹划的工作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税收筹划人员的内部责任。

(二)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

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不断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税收政策,但是国家的税收政策是不断地调整的,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密切关注税收政策调整,充分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甚至还要预测经济发展与税收政策调整的变化趋势,税收筹划前和方案实施中要对相关国家政策进行跟踪、分析和预测。充分考虑筹划方案的风险,然后再做出决策。

(三)税收筹划方案从企业全局出发,力求整体效益最大

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应当着眼于整体收益,使税收筹划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保持一致,把成本收益原则作为重要衡量因素。税收筹划应该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而不能片面地追求个别税种税负的减少。因此税收筹划既要考虑带来的直接利益,也要考虑减少或免除处罚带来的间接利益,充分考虑税收筹划相关主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秋艳.浅析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防范.会计之友.2007(7).

[2]谈多娇.税务筹划的经济效益研究(第一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4.

[3]翟从军.浅谈我国的税收筹划.会计之友.2007(2).

谈如何避免企业税收风险 篇4

关键词:健全法制,规避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与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税收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理财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工作中,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税收管理风险, 学法、守法, 依法诚信纳税, 避免税收风险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财务管理问题。

在社会上, 甚至包括一些企业的主要经营者, 对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一种偏见。他们认为, 能为企业“少缴税”的财务人员才是优秀的, 才可以被重用。这样一来, 造成在企业一些财务人员面临着较大的思想压力, 有些财务人员甚至违背税法、违背职业道德, 通过隐匿收入等手段为企业达到少缴纳税金或推迟纳税的目的。

一、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的理财活动中, 面临的税收管理风险主要有三点

1、因为故意偷税、漏税、逃税、骗税, 或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设立账薄、履行纳税申报、按期缴纳税款而被税务机关查处, 造成企业接受税收处罚所形成的损失。

2、不懂或不知道有关税收减免、优惠方面的相关规定, 造成企业多交税金或未能享受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3、税收筹划失败等原因, 造成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人员产生信任危机。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财务人员将面临因企业改制、并购、对外投资、新增进出口业务、破产清算等从未遇到过的涉税业务, 伴随国家新的税收法规和规定不断的出台, 财务管理人员存在着税收法律知识过时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财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税收法律法规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会计核算的联系

财务会计核算和税务会计核算也是相互联系的。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税务会计核算植根于财务会计核算, 以财务会计核算为基础, 核算的所有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某些核算。财务会计核算的部分依据也符合税务会计核算, 与税务会计核算相吻合。

税务会计核算以税法为导向。其核算原则没有像《企业会计准则》那样明确, 一般隐匿于税法条款中, 但其强硬程度明显高于《准则》, 纳税人一旦违反, 就会受到税法及相关法律的惩处。税法的处罚不会以纳税主体主观故意或人为过失而有所不同, 处罚程度是一样的, 这就使会计主体在核算中不仅要做好财务会计核算, 以真实体现企业公允价值、市场价值, 反映实际信息, 又要考虑税务上的核算。同时, 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资产实际保值增值创造价值的程度, 又要分析经营活动对税务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缴纳税款影响的企业现金流和利润等等。

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理财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掌握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税收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理论性很强的工作, 它随着我国税收法规和政策的调整而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要通过有关涉税的报刊、杂志、法规汇编、税务代理、上网查询等多种信息渠道, 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家和地方有关税收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正确理解税收政策和税法制定的原则, 了解自己应享有的权利, 为企业合理纳税、避免漏税, 用足用活相关税收法律政策提供有利支持。

2、大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知识改变错误的纳税意识在企业中应大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知识, 使企业的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了解税收法规, 建立依法诚信纳税的观念。通过宣传讲解, 让企业内部的职工深刻的认识到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违反税法的行为将使企业和个人得不偿失。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便于财务人员减少压力更好的开展税收管理工作, 做到依法诚信纳税, 提高企业的纳税信誉等级, 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财务人员应转变纳税观念现在, 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怕”税务人员登门的现象, 企业应当转变这种纳税观念。如果遇到不明确的涉税事项, 可以在事前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平时可以主动将税务人员请到企业, 通过座谈、讲课的方式与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沟通, 让税务人员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与企业税负变动的关系, 同时让财务人员对涉税事件事前作好咨询工作, 通过税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变动情况, 以避免企业产生税收风险。

4、积极为本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出谋划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理财过程中应发挥业务特长, 合法的运用所掌握的纳税筹划技巧, 帮助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减少税收支出, 在税收管理方面有所作为, 才能赢得企业领导和其他部门对税收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 应当注意税收成本只是企业经营决策时考虑的一项因素, 它不一定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应将决策分析的重点放在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上, 纳税受法律的约束, 不能一味的追求低税收成本。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 财务人员应花大力气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研究和运用, 并主动与税务管理机关进行沟通, 说明企业的实际情况及税收筹划的理由, 在事前取得税务机关的认可, 不要弄巧成拙。

5、认真分析企业税负情况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 按应纳税种类、实际缴纳情况以及各项税额所占的比重等逐项分析, 以便掌握企业的总体税负情况。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 掌握企业应纳税额、税负的变化情况, 找出企业税务会计核算、申报等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并对主要税种和代扣代交的税款进行监控, 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008年1月1日。

[2]、宋志荣, 《美国会计制度的缺陷》, 《齐鲁珠坛》, 2004年01期。

企业税收风险 篇5

2010年,如皋市国税局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积极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在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方面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汇缴审核为契机,突出事前风险提醒服务

我局2009汇缴301户,其中外资263户,内资38户,省市局共计28户中,所得税管户户。我们在抓好申报提醒的基础上,采取了案头审核和实地复核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关注大企业的汇缴质量,帮助大企业有效防范了税收风险。一是实行大企业汇缴集中审核管理。大企业申报前,由专人负责大企业汇缴资料的初审,结合中介机构鉴证报告,重点审核税前扣除、优惠政策等复杂事项的风险分析评估,建立风险评估台帐,记录疑点信息,进行归类排序。二是建立汇缴集体会审制度。分局对提交的大企业风险信息进行集体会审,结合征管信息,对照政策进行分类,包括正常类、预警类、问题类,对前两类由专人负责与企业进行约谈解决;对问题类进行等级排序,纳入实地复核对象。三是专业团队实施实地复核。根据风险等级高的问题类信息,开展实地复核,与企业共同查找风险点,剖析风险成因,及时调整申报。四是实施提醒服务。对筛选出的三类一般疑点信息,包括连续亏损、利润率偏低、贡献率较低等大企业,结合税收专项检查自查,寄送《企业所得税汇缴风险提醒书》,友情提醒企业在汇缴期内进行自查调整。分局累计调亏转盈71户,其中,调整大企业4户,调减亏损17776339.5元;调整补税入库4489087.28元。主要风险事项举例如下:

江苏紫薇亚麻有限公司:一是未使用机器设备计提折旧。该公司2009固定资产原值为72415950.32元,已计提设备折旧6510086.89,2008固定资产原值为72283950.32元,已计提设备折旧2543238.75元。该公司设备产能与其销售收入不匹配,说明设备利用率较低,存在部分设备闲置未用情况,按照所得税法规定,未使用的设备计提的折旧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6510086.89×50%=3255043.45元。二是关联交易进销倒挂。该公司2009年关联销售33735986.68元,占比79%,其中内资关联销售31583978.23元,占比73.26%。关联购进15156480.47元,占比73%。毛利率为—6.11%。该公司集团定价时未考虑期间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特别纳税调整办法,应按照规定方法进行调整,调增2009利润总额。

对该公司2009关联销售资料进行了抽查,如果盈亏持平,则平均利润率为20.43%,应调增收入997794.65元。如果按照行业平均利润率2.07%计算,则应调增利润率121769.96元。合计利润率为22.50%,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884812.12*20.43%+4884812.12*(1+20.43%)*2.07%=4884812.12*22.92%=1119564.61元。(见附表)

下一步的风险管理重点是:我们将该公司列为重点调整审计对象,对该公司关联交易税收风险进行进一步审计评估,拟实施特别纳税调整。

初步测算,如果按照22.92%进行计算调整,则2009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1583978.23×22.92%=7239047.81元

同样,2008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234781.81×22.92%=3262611.99元。

润宏房地产(如皋)有限公司:一是售后返租。“其他业务支出”列支售后返租的租金

支出3257624.41=商铺1618138.29+商务楼1639486.12。公司销售商业店铺2,608.56平方米,在与购房者签订售房合同的同时,与购房者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并承诺给予一定的租金回报。但是售后返租合同却是由物业与购房者签订的。二是关联交易调整。其他应收款:无偿借款给关联企业未按照独立企业间业务往来收取利息,应按同期同类银行利率调增2464686.27元(2007年1427046.28元+2008年1035091.35元+2009年2548.64元, 7.344%)

三是通过计税成本成本对象的筹划避税。该公司和事务所实际上是将大润发广场项目分成一、二期进行开发,作为两个成本对象进行核算的。且在2008和2009均是将大润发广场(A区一期、B区)作为一个成本对象进行汇缴申报和备案的。根据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六条“成本对象是指为归集和分配开发产品开发、建造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而确定的费用承担项目。计税成本对象的确定原则应选择可否销售原则或分类归集原则”。同时,根据此条规定“成本对象由企业在开工之前合理确定,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成本对象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或相互混淆,如确需改变成本对象的,应征得主管税务机关同意。”

根据苏国税发〔2009〕79号第三条“关于成本对象的所得税管理:

(四)2008年完工的开发产品不再进行备案,但计税成本的归集和分配需按《通知》规定处理。2008年未完工开发产品应按照本规定提请备案。”

另外,根据国税发〔2006〕187号第一条:“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单位土地增值税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单位进行清算,对于分期开发的项目,以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

因此,该公司已确定或选择的成本对象为大润发广场(A区一期、B区),经过税务机关审核,符合项目实际和文件精神,不能随意更改或相互混淆。

根据事务所报告和公司汇缴资料的案头审核和实地复核,在不考虑其他调整因素情况下:2008年可售面积单位成本=48261615.38/14665.63=3290.80,根据企业和事务所2009项目结算向税务机关汇缴申报备案的单位成本为2865.05,2008多转成本14665.65×(3290.80—2865.05)=6243900.49元。

下一步的风险管理重点是:将结合稽查和管理信息,对照总局房地产文件精神,在督促该企业先自行进行项目结算的基础上,实地进行完工项目的清算,防止企业通过逃避项目结算来延迟纳税或逃避缴税。

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一是广告费违规预提。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广告费每期按收入5%预提进费用,年末余额1600万元,应调增。二是研发费用违规加计扣除。违反政策规定,季度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行再加计扣除350万。调整后通知企业补充申报企业所得税3,407,414.56元,加收滞纳金194271.29元。

下一步的风险管理重点是:对该公司研发费用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跟踪管理,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南通瑞华置业有限公司:一是预收款确认收入31.1万。二是工程款未开票,以预提方式入账,应调增661.5万元。三市招待费、滞纳金调增4.2万元。

如皋市泓港冶金物资有限公司、如皋市泓业贸易有限公司:将关联企业的期货交易放在该公司进行,利用钢材期货交易形成的亏损(分别为1.5、1.6亿元)来达到退还季度预缴税款的目的。

下一步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对两级公司的期货交易进行实地核查,核实其真实性和规范性,防范关联利润的转移避税,造成税收流失。

上海电气环保热电(南通)有限公司:将无形资产达到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售电、汽收入和成本费用长期放在无形资产的科目核算,收入直接冲减无形资产的贷方,成本费用计入借方,净所得冲减无形资产,未申报应纳税所得额。

下一步的风险管理重点是:深入企业实地核查,对该核算行为的涉税事项进行规范,同时,对垃圾占发电燃料的比重进一步实地调查,核实即征即退的条件是否符合文件规定,防范增值税退税风险。

二、严格证明开具风险审核,强化非居民税收源泉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回升向好,政府招商引资力度日益加大,近年来,利润转投资现象已成为当前非居民税收不容忽视的重要风险事项。今年来,我们根据非居民税收的新特点、新形势,将利润分配和股权转让作为非居民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我们在4月接受熔盛重工有限公司2009预汇缴申请时,经过询问得知,该公司是要请税务部门在企业所得税汇缴申报表上或在企业拟好的纳税申报证明上盖章,目的是向外汇、外经贸、工商等部门申请办理利润转投资手续。经过对企业利润转投资资料的审核发现,该项业务主要是香港运宝集团有限公司将该公司2009年6月24日分配的利润转投资,涉及非居民税收,且数额达4800万美元,人民币328027200.00元,本期投入占注册资本的16.16%,企业未意识到利润转投资业务中已经涉及到预提所得税扣缴业务的发生,认为只要未发生向境外利润售付汇行为,就无需产生纳税义务。进一步了解得知,该公司2009年已经办理了一笔3000万美元的相同

业务,但至今仍未履行纳税业务。鉴于投资较大,涉税金额达1600万元,而且已经产生了滞纳金,延迟一天就得多付8万多元的滞纳金税收成本,涉税风险较大,我们及时向局领导汇报,由政府牵头多次与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风险提醒,使企业意识到不及时完税,税收风险将更大,将给企业上市带来更大障碍。经过政府、税务和企业的反复沟通协调,在南通市局大国处的指导下,根据内地与香港税收协定第十条款,及时帮助企业办理了税收协定待遇享受的审批手续,累计减免税额16401360.00元,按5%计算的1670万元税款和270多万元滞纳金终于在5月底前征收入库,企业也按规定履行完毕法定扣缴义务,避免了更大的税收风险。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此类共性风险,我们及时获取了全市外管等部门的利润转投资和售付汇信息,对有利润转投资等涉税业务的企业进行了集中约谈辅导,提醒和督促企业及时履行好扣缴义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上述非居民风险管理新特点,严格实行“先税后证”制度,必须凭完税、免税或不征税凭证,方可出具非居民税收证明。同时,加强与外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共享平台,互通信息,强化协同管理,明确要凭税务部门出具的规范证明才能办理后续相关手续,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风险,不断提高企业的纳税遵从度。

三、强化审核审批风险内控,防范出口退(免)税风险

大企业不但规模大,业务复杂,而且出口退免税风险也很大,尤其是实行“先退税后核销”的大企业,预免预退的风险更大。我们今年在受理审核熔盛重工出口退免税时,发现不少船舶在还未完工时,船舶的完工进度就已经超过100%,造成了事实上的预免低退税提前实现。经过风险分析,问题关键在目标成本的最初确定。目标成本偏低,将会造成提前预免抵退税;但目标成本偏高,也会造成完工进度偏低,延迟退免税。该公司于今年4月申请退免税预申报时,提出了调整2009目标成本申请,并要求根据调整后的目标成本计算完工进度。我们经过认真审核,发现调整后的目标成本基本上都大于整前的目标成本,预免抵退税企业的出口退免税风险较大。累计有18船目标成本小于调整后的目标成本,20多条船。我们在加强退税审核时,始终坚持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成本作为计算完工进度的依据,待船核销时。坚持目标成本的一贯性,可以有效防范提前预免预退的税收风险。

论企业税收筹划特点及其风险管控 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合理避税;风险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税收制度也在不断革新,税收筹划凭借其纳税操作方案的科学化和合理性,能帮助企业实现节税的目,故而深受重视。各行业领域企业都纷纷开始实施税收筹划工作,并且采取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力求实现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但因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税务风险规避意识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增加了企业税务风险。因此,展开企业税收筹划风险规避相关研究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二、税收筹划的重要特点

1.超前性。企业需要在具体生产和经营活动前,即进行税收筹划工作,以便于对后续纳税义务形成指导,故而具有预先性特点。换言之,企业应缴纳税款如已确定,就无需再行税收筹划。

2.合法性。这一特质最为直观,即税收筹划必须在现行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以法律制度作为税收筹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企业必须合理规范自身行为,将税收筹划工作与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严格区分。

3.积极性。税收筹划具有综合性与普遍性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使企业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而国家税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调节经营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就当前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都积极地进行税收筹划工作,以此提高综合效益及利润。

4.目的性。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减轻缴税负担。通常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制定多种纳税方案,从中选择税负最低的方案;二是推后纳税时间,以帮助企业在推后的时间内得到一笔“无息贷款”。

三、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形成因素

1.内部因素。首先,是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其次,企业管理机制有欠健全。多数企业在经营中更看重营业额的增长,忽略了部分收入可能潜在的较高税务支出。而这种对于税务支出额的忽略很可能导致企业的大额亏损。再者,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对潜在支出估计不足,而造成额外税收支出,如在筹资或投资过程中产生的大额税务支出,就成为了税务风险的一项促成因素。

2.外部因素。税收筹划风险的产生除企业内部原因外,也有部分源于市场和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首先,税收相关法律及征收规定的频繁变化,导致企业难以及时作出调整。因为大多数企业缺少税务专职人员,对于国家税务相关规章制度很难体现出足够的敏感度,当政策法规发生变化时,企业往往“后知后觉”,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采取合理措施规避税务损失,最终造成税收筹划风险。

四、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管控措施

如前文所述,造成税务风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且部分因素并非是通过企业自身努力就一定可以规避的。因此,笔者建议可尝试下述管控措施以降低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1.建立健全企业信息沟通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应涵盖两方面,一是对外信息的获取、分析,以及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交流。其中,在对外信息方面,企业应及时关注国家及地方政府关于税收制度的信息发布平台,依据信息更新以不断调整企业税务管理制度;而对于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则应建立有效的涉税工作交流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管理层能够及时把握企业涉税业务动态,进而为企业规避税收筹划风险起到促进作用。

2.设计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应对体系。这一类风险应对体系应包括下述几点:一是风险的处理,在风险发生后,及时按照税务性质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法,包括降低风险、控制风险或转移风险等。二是风险的反思,即完成风险应对后及时分析风险特征,作出有效的归纳、总结。三是将反思所得经验反作用于风险应对体系中,并提出相应的补充或改进办法,使其更加完备。要注意,税收筹划风险应对体系强调的不再是单一的税务规避方法,而是突出的体系概念,即针对不同类型的税务风险均设置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統,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应对风险。

及时掌握现行法律政策。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是随着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而不断调整的。因此,税收政策的变化会对税收筹划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应该根据当前形势发展的实际变化情况,把握当前税收政策的准确含义及内容,明确税收法律法规的界限,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税收筹划方案,尽可能为企业降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五、结语

国内相关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晚,发展相对滞缓,而税收筹划风险问题又是现代企业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亟待业内研究人员进一步加强税收筹划风险规避的探讨,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应对机制,以充分发挥有效地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及国民经济稳定而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丽.税收筹划风险及其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4)

[2]劳佳蕾.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及风险防范—以A公司为例[D].苏州大学,2013

论规避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篇7

1.1政策风险

一般来说, 税收政策是有时效性的。许多税收政策只适用于某一特定时期,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国家的税收政策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 在进行税收筹划方案设计时 (尤其是中长期税收筹划方案) , 面临着税收政策时效性的风险。

1.2执行风险

执行风险是指筹划方案实施不到位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合理的事先筹划行为, 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系统性, 而一旦方案实施, 就会依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产生“税收锁定效应”。即使有了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 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半途而废, 或者突然变更实施条件, 或者实施措施不落实, 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税收筹划方案前功尽弃。

1.3条件风险

税收筹划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成功, 该条件包括主体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首先, 主体条件风险是指筹划主体能力不胜任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不同于一般理财行为, 不仅关系企业的自身利益, 还涉及国家税收利益, 这就要求筹划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不仅要熟悉税收、财会、金融、法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胜任能力, 才能确保筹划质量。而客观条件风险是指税收筹划基础不可靠导致的风险。如果企业纳税意识淡薄或者对税收筹划有误解, 认为筹划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少纳或不纳税, 甚至授意或唆使筹划人员通过非法手段以期达到偷税的目的, 从事这类筹划事项的风险就很高。

1.4设计风险

设计风险是指筹划方案设计不科学导致的风险。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是税收筹划成功的关键。在税收实践中, 不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税收筹划方案严重脱离实际, 如要求企业在短时间内转变组织形式或转行、转产等;二是税收筹划方案的误用, 有些企业认为本企业与另一企业情况类似, 就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却未对本企业的情况作具体分析, 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三是税收筹划方案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 即税收筹划所取得的税收利益不足以弥补开展该项税收筹划工作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

2躲避风险, 进行成功的税收筹划

2.1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开展税收筹划

由前所述, 税收筹划风险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所以无论是从事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 都应当正视风险的存在, 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 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的特征, 这就要求税收筹划符合现行税法的规定, 力求方案与税收政策导向趋同, 实际筹划时, 要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税法内涵, 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 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开展税收筹划。

2.2建立筹划风险体系, 加强税收筹划风险管理

企业应采用系统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建立税收筹划风险管理体系, 关注公司面临的所有关键性风险与机遇, 对风险较大的方案反复论证, 综合考虑各种涉税因素后慎重选择实施方案,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立相关的税收筹划风险评估机制, 对其进行全程化监控, 密切关注相关税收政策环境的变化, 针对新情况及时调整或变化方案, 切实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2.3注重综合性, 税收利益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

从根本上来说,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它的目标必须服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纳税负担的减轻以纳税人的整体利益增长为前提, 因为纳税负担减轻并不等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长, 只有企业整体利益提高了, 企业的税收筹划才有意义。纳税人应具有发展战略眼光,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 要将税收因素与非税收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在重视分析节税利益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对纳税人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利益、环境利益等非税收利益。总之, 应从企业全局利益出发, 通过税收筹划使纳税人的经济、政治、环境等利益达到最优化状态, 不能只注重个别税种或个别环节税负高低。

2.4采用科学的税收筹划评估方法, 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是税收筹划成功的关键。因此, 准确计算税收筹划的预期报酬率和采用科学的方案评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的CAPM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理论, 经济行为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 即税收筹划的预期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一般可以根据无通货膨胀下的短期国债的利率确定, 风险报酬率则是筹划者根据职业能力判断。一个筹划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一定时期, 在评价收益时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所以可以采用贴现财务指标进行评估, 即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当税收筹划方案互斥时, 采用净现值法;当税收筹划方案相互独立时, 采用获利指数法或内含报酬率法, 来比较税后收益现值, 哪个方案的净现值最大或内涵报酬率最高, 即为最优方案。该方法不仅考虑到税收筹划的风险, 同时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在评估方案时, 不仅考虑了税收筹划的直接成本, 同时还考虑了方案的机会成本, 只有当净现值为正或内含报酬率大于筹划者的期望报酬率时, 该方案才是可行的。

摘要:税收筹划是一门涉及法学、管理学、经济学三个领域新兴的现代边缘学科。税收筹划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但是税收筹划因为经济环境、企业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存在着必然的风险性。拟对税收筹划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防范措施, 以期能对企业的税收筹划起到正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税收筹划,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参考文献

[1]黄董良.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定位与风险问题探讨[J].税务研究, 2004, (3) .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 篇8

所谓税收筹划风险, 是指税收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代价。由于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法规定性的边缘操作, 而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 这必然蕴涵着较大的风险。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 认真分析风险因素,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避免落入偷税漏税的陷阱, 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税收筹划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税收筹划基础不稳的风险。税收筹划基础, 是指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程度、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企业涉税诚信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如果企业管理决策层对税收筹划不了解、不重视, 甚至认为是搞关系、找路子、钻空子少纳税, 或是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 账实不符, 账证不完整,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造成税收筹划基础不稳固, 就会给税收筹划带来风险。

二是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应变更, 税收政策同样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 每一项税收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就有可能使原筹划方案由合法变为不合法从而导致税收筹划风险。

三是税务执法不规范的风险。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在于它是合法的, 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必须经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认可, 否则极易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无论哪一种税收在执法上都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只要税收未明确的行为, 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 另外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影响, 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

四是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的风险。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税后利润最大化也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 而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 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 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而服务。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方法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 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 很可能导致企业潜在损失的发生。

二、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但也可以防范控制。实践中应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正确认识税收筹划, 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 依法设立规范完整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 正确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税收筹划是否合法, 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 而检查的依据是企业的会计账表等信息资料。因此, 应依法获取和保全企业完整的会计凭证和相关信息记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为提高税收筹划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是树立敏感的风险意识, 时刻关注税收政策和变化调整。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型、复杂性, 且常常有不确定事件发生, 加之税法常常随经济情况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落实而不断修正, 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时, 应充分考虑筹划方案的风险因素。企业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税收筹划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 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 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 适时调整方案, 确保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在税收法律范围内有效实施。

三是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现实中, 国家制定的不同类型的且具有较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 作为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就业机会, 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赋予了税务执法者较大的自由裁定权。企业应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 主动联系和沟通, 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 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处理上要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和支持。

四是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任何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 纳税人在获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 必然会为实施方案付出税收筹划成本的代价。只有税收筹划成本小于所得收益时, 其方案才是合理可行的, 在实际操作中要从中选优, 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五是借助外部力量来提高税收筹划的成功率。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和系统工程, 要求筹划人员不仅要精通税法和会计知识, 而且要通晓投资、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知识, 需要专门筹划人员来操作。如果企业由于专业和经验的限制, 不能独立完成筹划工作, 应聘请税收筹划专家 (如注册税务师) 帮助策划, 以提高税收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减少税收筹划的风险。

三、税收筹划目标的确立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税收筹划的出发点就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追求税后利润最大化, 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和最大的经济利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选择低税负方案。一般来说, 税基越宽, 税率越高, 税负就越重。低税负方案的选择又可分为税基最小化、适用税率最小化、减税最大化等具体内容。在既定纳税义务的前提下, 除非有零税负点可供选择外, 选择低税负点可以减少税款支付, 直接增加税后利润。

二是选择税负低的投资地域和行业。国家税法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内的税收政策是不同的, 企业对外投资时, 应优先考虑投资区域和产业结构是否有税收优惠政策, 应选择税负低的地区和产业进行投资。如西部大开发政策和高科技及低污染项目投资等。

三是选择递延纳税。递延纳税包括递延税基和申请延缓纳税两个方面,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选择递延纳税取得资金时间价值, 增加税后利益, 可以获得机会成本的选择收益。

四是在会计准则许可的范围内选择实现“低税负最优方案”。会计准则允许对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 如材料的计价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年限, 费用的分摊方法和科技经费的申报等。需要企业为自身创造条件, 达到利用优惠政策合理避税的目的。

五是避免因税收违法而受到损失。根据税收筹化最终目标的要求, 在税收筹化时不仅不能选择偷税, 而且要随时注意避免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 减少不必要的“税收风险”损失。

四、税收筹化方案要量身打造, 不能照抄照搬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化时, 一定要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量身打造, 而不能生搬硬套, 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 充分考虑地区、行业、规模, 性质、经营环节、收入项目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还要考虑自身因素, 因地、因事、因时慎重选择筹划方案, 不能简单模仿复制,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怎样做好企业税收的风险管理 篇9

在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面临着诸多的生存风险。而税收风险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都会存在。企业税收风险的内容包括税源监管风险、涉外税收风险、税制改革风险、税收执法风险等。

1.税制改革风险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国家的税率以及税收总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中国而言, 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几十年, 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从当初的并不完备的税务体制, 到现在的相对完善的税务体制, 中国人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 才有了今天的景象。当前必须要建立同市场经济规模和税率相符合的税制体系, 才能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 而且必须要建立税务风险指标体系。建立这一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在于合理的对税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估。因而税制改革风险是企业税收风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涉外税收风险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积极地引进外资发展经济, 并且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经济成果。但是在引进外资以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国家在引进外资时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 但是有的外资企业享受的待遇已经比我国的国有企业还要好, 而且有的外资企业还在寻求避税或者是逃税, 这样就导致国内的企业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 国家的税收得不到保障, 总体税收量减少, 从而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因而, 涉外税收风险也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税源监管风险

经济发达的社会, 税源往往比较丰富, 但是并不是税源丰富就一定等于税收多。国家征收企业税必须要通过合理的监控才能将税源变为税收, 但是税源监管往往存在风险, 因而将纳税企业纳入监管范围, 并进行合理的评估, 将不同企业纳入不同的监管体系, 有利于降低税源监管风险, 并保证国家的企业税收不会流失。

4.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主要是指在税收的登记、结算、查验等环节中出现错漏或者舞弊等行为, 导致税收的征收出现问题。建立合理地税收评估体制能够减少执法风险, 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并且可以有效预防税收的流失。

企业税收风险的形成原因

1.法规不规范, 税收政策变化大

我国的企业税收种类繁多, 而且税收的执法主体同样多种多样, 税收的执法机关包括了国家国税局、地税局以及各级海关, 各个部门之间的执法范围经常出现重叠。而且在税收法规上还不尽完善, 这主要体现在其法规制度的不完善, 并且税务机关对税务法规具有最终解释权, 因而企业纳税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有苦说不出, 从而导致税务风险增加。当前中国的经济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 同时也是经济的转型期, 税收政策也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因而, 企业税务人对于税务政策的变化而出现的一些损失是难以预料的。信息的不及时性更加加大了这种风险, 有的时候今天某个企业的业务是不需要纳税的, 但是有可能明天政策变了, 如果你不及时纳税, 那么你就违法了。

2.专业素质不足导致的风险

企业的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整体运作以及发展战略的制定, 但是在税收上一般都是由专业的办税人员去完成的。但是由于办税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错漏或者由于自身素质的问题而导致的问题, 给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带来风险。如办税人员没有理解税收法规的规定或者是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去操作, 虽然在主观上一个企业不想去偷税漏税, 但是由于人员的素质问题而导致的既成事实, 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存在税务风险。

3.税收管理体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要求税收管理体制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当前的税收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并且并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税收管理体制不灵活, 无法及时根据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而在政府机构中, 把税收计划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征收过程中的规范性, 并且加大了企业税收的风险。

实行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措施

1.提高税收管理的公平性

通过实行企业税收的风险管理, 有利于提高公平性。只有公平才能让纳税人在缴纳税收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配合政府完成企业税的征收。税收管理必须要透明、公平, 并且具有高效性。公平并不是绝对公平, 对于不同的纳税人, 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如引进外资时在前一年或前三年给予税收优惠。税务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在企业纳税出现问题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解答, 以帮助企业纳税人及时完成纳税过程。

2.精简政府机构,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实行公共财政

在市场化经济中, 政府对于经济只能起一个引导作用, 而不能进行过多的干预, 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政府的职能必须要根据市场化的原则来确定,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 要合理的确定各级政府及机关的职能, 并且实行精简机构, 改变原有税收机构过多, 解决职权范围重合的问题, 并对于税收管理中出现的盲区要重新划归机构管理, 把企业税收这一头等大事解决好。

3.规范政府收入机制, 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一直在调整, 正如前文所介绍的那样, 政府税收政策以及收入机制一直缺乏规范, 这是当前GDP中税收收入所占比例低的原因, 同时也是实际宏观税负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企业税收而言, 目前有很多是不合理的税收, 因而当务之急是取缔一些不合理的税收, 对于剩余的收费项目也要进行相应的审核, 尤其是对该项目的税率进行审核。根据市场化的规则, 在国家预算中将国家所有的财政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纳入其中, 并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 由财政部门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税负水平, 再根据全国的地区差异进行局部调整, 这样才能在总体上把握好企业税收的整体风险。

4.进一步完善税制

当前我国税务系统以及税收制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问题在初始设计时就不合理, 因而必须要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去研究解决办法, 并将这些措施付诸实施, 在企业税收的征收工作中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应当注意国家的经济结构改革和调整, 防止泡沫经济的出现, 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 完善国家的经济体制以及地方经济体制, 解决好地区保护注意等问题, 完善地方的税种。在地区发展经济过程中, 中央政府赋予一定权利, 使其能够使用税收杠杆来发展和调整地区的经济结构, 引进投资等。

5.建立税收风险防范机制

浅议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 篇10

一、税收筹划风险的概念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 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其具体的方法有通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降低税基;递延纳税期, 推迟交税;转嫁税负, 减少支出;设计选择交易方式、企业组织等进行税务筹划。但是, 税务筹划在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 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因此, 税收筹划风险是指在税收筹划过程中,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使税收筹划的结果背离预期目标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税收筹划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涉及税法、会计、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而且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先的理财行为, 处在错综复杂而又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环境中, 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只要有一方面出了偏差就可能导致税收筹划方案的失败, 因此, 开展税收筹划要面临许多潜在风险。首先, 税收筹划具有主观性。纳税人选择什么样的税收筹划方案, 又如何实施, 这完全取决于纳税人, 这就意味着风险。其次, 税收筹划存在着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在认定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着税务行政执法偏差从而产生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 再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这些都客观上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性。再次, 税收筹划收益与税制变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前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 税收政策变化比较快, 政策的变化意味着筹划方案面临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最后, 纳税人在纳税筹划中忽视反避税措施。有的纳税人只注意税收的优惠条件或税收法规的缺陷, 却忽视了反避税措施, 结果造成纳税筹划的失败即税务筹划的风险。

三、税收筹划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包括节税、避税与税负转嫁。在每类手段下, 又有各自的具体方法, 这些手法与方法可能是交叉运用或是综合运用的。下面以房地产公司为例具体介绍其应用:

房地产业所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的税收筹划, 一方面需要借助其所涉及税种的一般税收筹划方法, 另一方面, 也需要利用房地产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具有特色的税收筹划。

基本情况:某房地产公司M在海南开发热中大获成功, 鉴于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于2000年搬回内地, 在某市注册了一家新的公司。鉴于对该市房地产开发市场情况不了解, M公司打算先与一家房地产公司N合作, 以获取该市房地产开发信息和经验。M公司由于前期积累, 拥有一定资金实力, 而公N司在该市房地产开发市场拥有较丰富的开发经验, 并且拥有土地资源和商品楼项目, 目前急需开发资金。现在M公司拟投入资金300万元, 与N公司合作开发一个商品楼项目。M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与N公司合作:M公司出资300万元与N公司合作开发该商住楼;M公司可通过银行, 把300万元出借给N公司参与该商品楼开发;M公司可以采取投资入股方式参与该商品楼开发。

筹划分析:现假定M公司一年后中途退出该商品楼开发项目, 经与B公司协商, 分得现金60万元。方法一、合作开发。M公司与N公司合作开发该住宅楼, 一年后所得为60万元, 收入按税法规定作为项目收入分利。由于M公司出资金, 其收入不分摊任何成本。在公司分得60万元时, 相当于公司将合作开发的商住楼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转让给了N公司, 转让价格为360万元。转让收入需缴不动产销售的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为360×5%=18万元, 城建税、教育税附加1.8万元, 企业所得税13.27万元, 税后收入26.93万元。方法二、出借资金。假设M公司通过银行将300万元借给N公司, 利率为5%。1年后M公司同样收回60万元, 其作为利息收入, 应缴纳金融业营业税3万元, 附加0.3万元, 企业所得税18.71万元, 税后利润37.99万元。方法三、投资入股, 商品楼完工销售后分回股利。由于M、N两个公司税率相同, 公司60万元税后利润不需补税, 即M公司获得经济利益60万元, 同时, 投资入股参与该商品楼项目开发, 获得了开发经验。

筹划效果: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 这三种方法单从节税角度看, 第三种方法最佳。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采取第三种方法应持谨慎态度。因为M公司要承担经营风险, 而且被投资方不负责还本。

四、降低企业税收风险的规避措施

若企业现有管理体系中没有税收风险管理内容或内容不够全面, 则很可能被税务机关判定为高风险纳税人, 从而被施以税务检查为主的后续管理措施。因此, 在企业中构建税收风险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对企业而言, 其税收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报告制度。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中, 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报告制度。企业应尽可能将管理环节前移, 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督, 提前发现和预防税收风险, 并将税收风险评定规范化、数据化。例如, 可以建立信息资料库并设计预警机制数据模型或开发相关软件, 形成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模型, 自动生成税收预警图表, 并定期制作税收风险预警报告。

2.建立健全税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税收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税收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从经营到财务的许多方面, 税收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控的一部分, 其建立不仅需要按照成本效益、适用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也需要企业会计、税务、审计、信息等部门共同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税收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大大增强涉税会计核算资料的可靠性, 便于纳税审计的进行, 税务流程的优化和保证税法的贯彻执行。

上一篇:税收成本对经济的影响下一篇: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