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2024-05-14

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精选十篇)

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篇1

1职业教育中的生命特征解读

尽管不同的人对生命的解读答案各异, 但人的生命, 尤其是自然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时间上的有限与生命的无常, 都是无法回避的。正是这一点, 促使人们去努力工作、深入思考、奋发创造, 以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生命辉煌的追求, 从而走向生命的无限。也是在这一意义上, 才有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名言。人的生命的创造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表现在生命的目的上, 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发掘、追求和实现, 并与人的生命表现出的一定的矛盾与对立的双重性密切相关, 如肉体与灵魂、思维与操作、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对象化和自我确定等, 而正是这一点表现出了生命的鲜活的存在与不可分割的完整性。事实上, 任何对生命的认识、思考、解读、领悟等, 无一不是建立在这一点之上的。

以此为基础, 反思我们的中职教育及学生成长, 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这就是中职教育应当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的规律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既进行职业的教育, 也离不开生命的教育, 既引导学生认识自己, 理解生命, 了解生活, 也要丰富心灵, 培养灵性。但是, 在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 由于科学至上观念和功利主义的影响, 致使中职教育在集体无意识中日渐偏离正确的轨道, 日益流于对实用技能的无限追求、经济效率的过度迷恋和工具理性的超常规训, 却疏忽于学生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 直接导致学生生命个性的压抑和束缚。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青工自杀实例即可做明证。因而,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以纠偏其回归正确的方向是极其必要的。

2在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尽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合格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目标, 并决定了其发展重点是促进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成长, 但重点发展不等于片面发展, 尤其是面对尚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中职学生时, 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仍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这就决定了中职教育过程中, 必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渗透与加强生命教育。

一是关爱和呵护学生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是一切教育活动, 包括职业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与基础。在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要尊重学生生命的特征和遵循学生生命发展的原则, 以学生自身的生命基质为基础, 通过因材施教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命的全面发展, 并通过启迪学生丰富与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与发展生命质量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

二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职学生大多初中毕业即来到学校作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职业学习。由于年龄发展阶段与人生经历简短等多方面原因, 很少有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及未来做过深入的思考。换言之, 生命意识的缺乏--对自身生命的特征、发展与完善机制的总体认识与把握的缺乏, 是一个普遍的存在。此种状况下, 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 还必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培养, 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身生命的思考来逼近现实生活, 回归自身, 从而使学生以一种价值性的创造活动来刺激生命的激情, 推动生命持续不断地焕发青春。

三是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即便把学生个人与社会融合以及在现实与未来的共通中, 仍是如此。但现代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工业化的操作与发展模式, 片面追求效率与批量"生产"工业化所需的人才。这就造成了人才与劳动者培养呈现出一种"千人一面"的模式化, 以其个性的压抑与泯灭为代价来成为工业化所需的"器"。这种情况下, 学生生命尊严的丧失与扭曲即成为一种必然, 一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言"学生的一大积怨是, 教育不把他们当作具有个性的个人来看待, 交给他们的不是有个性的东西, 而是一锅烂粥"。因而, 要达成生命个体在职业教育中的重构, 教师就要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来激发个体发展的主动意识与创新意识, 以学生个体对自身生命的完美追求来达成对其职业生命的完美追求。

总之, 在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适应劳动者胜任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 采取的一定的策略来渗透生命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及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大有助益的。

参考文献

[1]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05:15-16.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篇2

无论是在语文课文还是一些健康安全教育或者品德与社会课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珍爱生命”的主题。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还要珍贵。在生命面前,一切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一个人,从我们生命的孕育之初,就注定与我们的亲人相关相连。我们的亲人,为了抚育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关爱。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知识与能力之前,产生要让学生懂得怎样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因为许多事情都可以重来,但生命永远无法重来。

近年来,我们不时地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学生自杀事情。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失去亲人是怎样地撕心裂肺嚎啕大哭,久久地不能平复自己逝去亲人至爱的伤痛。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把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付诸于各种课堂,我想这样的伤痛一定会少一些,至少我们可以为挽救这样的伤痛付出自己的一番努力。

在教育中,我们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呢?

一、教育学生认识生命

生命也许是我们平常最常见的东西,可是,无论任何一个生命,它都是不可逆的。这是我们最该明白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平常保护环境的主题课文让学生加以明白,我们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身边鲜活的生命,所以,我们就更加珍惜自己仅有的生命。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与死是对立的,一个人死了,就永远无法再回来了,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他生命逝去的那一刻。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并不是任由我们随便结束的,而是希望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活着,好好地享受生命、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每个生命都是这世界上唯一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你,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你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比如在《生命!生命!》那一篇课文中,同学们就会深有体会,我相信,在结合自己的实例来说自己的感受时,同学们一定会说到:我们应该珍惜生命。

二、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有这么一句话:人不是为道德而存在,道德是为了大众更好地生活,没有脱离人的生活而抽象存在的道德。生命应该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而教育一定因关爱生命而显得丰满。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风雨挫折是生活给予我们体会多彩生命的切入点。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进行挫折教育。实践证明,无法承受挫折的人,更容易走向偏执,而偏执会让一个人走向绝境,走向绝境,就会让我们对生命产生轻视。所以,无论多优秀的学生,我们一定要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挫折,让他们不要过分地自我评价过高。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其实他们是最想得到老师关注表扬的,我们在否定他们缺点的同时,一定要看到、鼓励、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一丝可喜的变化,我们都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之处,及时地当众表扬,让他们产生自信。这样他们也不会因为自己在学习上的缺点,而长期地处于自我评价过低的境地。

表扬与批评相得益彰,学生的心理才会是阳光灿烂的世界,才会对生命产生希望和尊重。

三、注意生命教育的层次

我们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但个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为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情感牵动一切。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去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应该成为一种口号,而更应该付诸于教学中。

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篇3

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在课程建构、具体教学、教师建构、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立体的研究,这样才能使生命教育和语文教育真正融合起来,使生命教育和语文教育的联系更加自然、和谐,而不至于显得生硬、粗糙。

课程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教师开展教学的中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和开展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生命教育的开展同样需要生命教育课程做保障。自生命教育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以来,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也在日益推进。从国外和我国港台实施生命教育的经验来看,在起步阶段实施渗透式的课程还是比较可行的。比如,台湾地区从1997年底就致力于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国文、音乐、体育等课程中去开展生命教育;而最早实施生命教育的美国阿南达学校也没有打破传统的藩篱,为生命教育开辟新的土壤,也只是将生命教育的理念重新整合到已有的课程当中。正如张美云所说:“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系统地整合到已有课程中会比彻底推翻旧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新课程体系容易得多”。同时,胡成霞也认为:“生命教育不应仅在传统的课程中加一个额外的项目,而应将生命的理念融入现有课程中,故生命是一门系统的知识,生命教育的内涵应融渗在各学科当中。”既然生命教育应该融入到具体的学科当中,那么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我们应该怎样建构生命教育的课程呢?

我们知道,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是一种渗透式的教学方式,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本国或本地区的主修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那么,语文教育中必须有生命教育的内容,才能够担负起生命教育的任务。可喜的是,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生命运动的轨迹,探讨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关注着人类感受和人类精神,集中体现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人文情怀。因此,可以这么说,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对生命教育的回应和补充,或者说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在語文教育中的课程建构上就相对容易多了。

一、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是指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就是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具体来说就是:

1. 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在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中,目标的确定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设计工作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同时,又是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教育目标,就不得不考虑语文教学本身的目标。因此,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容性。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首先必须符合国家教育目标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其次必须与语文教学的目标相一致。第二,明确性。“课程目标只有定得明确、具体,才能对于到达目标的进程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有利于正确地选择课程内容,妥善地组织课程实施,也才能真正地为课程评价提供可检验的依据。”第三,可行性。生命教育目标的设定要做到切实可行,不能将目标定的太高或太低,要切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2.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生命教育追求的价值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不同的生命教育理解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体现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就会有所不同。李文月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所以,她把课程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第二,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第三,死亡教育。有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围绕着人的生命所开展的综合性教育,而人的生命处在自然生命、他人生命、社会生命和宇宙生命的呵护和包围之中。对此,生命教育的内容应从五个方面展开:第一,与自我关系的教育;第二,人与他人关系的教育;第三,人与社会关系的教育;第四,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第五,人与宇宙关系的教育。我们认为,生命教育追求的是人的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融合以及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之间的统一,具体表现在生命的全面发展、生命的自由发展和生命的终身发展上。那么,对应的课程内容就是:

在课程内容选择时,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语文课程中的课文不是每一篇都适合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只有真正符合以下原则的,才是我们要建构的生命教育课程。第一,趣味性原则。学生若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将学习由一件苦恼的事转化成快乐的事。生命教育主要面对的是中小学生,这一对象决定了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趣味性,使学生乐学、爱学,这样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第二,有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有效性是指课程所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的问题有积极的作用,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的需要,甚至高深莫测的理性知识。第三,多元性原则。既然生命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和终身发展的教育,那么课程内容就不能局限在一点一面,而应该是广泛而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的影响。第四,可行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学段选择有针对性的适合学生学习的生命教育内容,不要背离学生的实际,同时还要考虑现时社会的需要、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和生命素养以及学生的经验能力。

二、生命教育课程呈现方式

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就不得不谈到它的呈现方式,由于语文本身的灵活性决定了其呈现方式是多样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nlc202309032241

1. 课堂呈现。在课堂上呈现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的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呈现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对原有课程的干扰最小,可以在不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安排和授课进程的前提下,实现生命教育专题和意义的整合。”生命教育在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对大自然与宇宙生命的探索,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寻的目标追求上和语文教育目标有很大程度的契合性,使得这种呈现方式能够实现语文课堂和生命教育课堂的有机融合,并且使这种融合不着痕迹,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必止。课堂呈现是和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联系在一起的,这里就不多讲了,下面有专门的论述。

2. 活动呈现。生命教育课程的活动呈现,是指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呈现生命教育的内容,以期通过语文活动来使学生受到生命教育。由于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生命教育的活动呈现方式的选材将是无比广阔的,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关珍爱生命、追求生命意义的演讲辩论赛、作文竞赛等,或者就课文中的某一篇优秀的、富有生命启示意义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比如说:就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组织学生探究一个残疾人对命运的独特看法,一个绝望的寻求希望的生命历程以及他对母亲的那种深情与怀念;学到苏轼,让学生谈对苏轼的乐观豁达人生观的理解;学到屈原,让学生讨论屈原的死是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还是不负责任的轻弃生命。活动呈现“可以创设宽松的思想氛围,让学生在探讨的同时,为未来的人生设计充分的飞翔空间。”

3. 专题呈现。我们知道,在语文教材中除了单篇的课文之外,还有很多专题板块,这些板块的设计也是我们进行生命教育课程呈现的一个有利凭借。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I中就有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三个专题,其中在表達交流中又有心音共鸣、园丁赞歌、人性光辉、黄河九曲四个板块,不管哪个板块,都是我们进行生命教育专题呈现的很好方式。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

[2]毛亚庆,鲜静林.当前教师培训中应注意的儿个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3]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4]蔡巍然.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

[5]胡波.合作: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6]湛红桃.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J].宁夏教育,2004,(7~8).

[7]崔书君.也应关心教师心理健康[N].文汇报,2004—10—12.

[8]罗楚春.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

[9]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

[10]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5).

小议生命教育中的挫折教育 篇4

失败说:“挫折是成长路上永远翻不过去的山, 因为翻过一座山,前方又会有另一座山。”

懦弱说:“挫折是成长路上的一片荆棘地, 会把人扎得遍体鳞伤。”

沮丧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让人丢弃了信心,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这时,但丁走过来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管别人说成长路上有多少挫折,你都要勇敢走下去,只有挫折会让你成长。”

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艰险, 勇于在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就告诉我们做学问、搞科研,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没有经过千百次挫折失败,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法国的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种种困境。新世纪,由于竞争的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日益激烈,一些人一时陷入困境是常有的事。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人之高下,往往正在于此。然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接受磨难、经历挫折,经受得起困难和挫折,才能从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才能增强适应各种条件、环境的能力,才能在实际斗争中增长才干,逐步形成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的意志,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出生命的火花。

球王贝利成名后, 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炼坚强斗志, 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 ,而他生活 安逸 ,没有经受 困难的磨 炼 ,他不可能 成为球王。”

这种对孩子的艰苦训练,挫折磨炼,往往被家长和教师忽视。特别是在当前独生子女多,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普遍提高,早已告别饥寒,向温饱、小康水平迈进的今天,在许多人都把独生子女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都围着他们转的情况下,要提倡对孩子的挫折教育是有一定难度的,不易为人们所接受。

在学校里,为了学生的安全,教师不愿开展那些可能带来危险的艰苦训练活动,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给学校、教师个人造成很大麻烦。在家里,家人总怕孩子受委屈,连简单的个人卫生都不让干,甚至连在学校里当值日生,也要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劳。平时可以看到:上学、放学时校门口有大量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接送。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数量相对减少,家长对孩子越来越宠爱,总想为他们创造尽可能优越的环境,让他们的生活过得舒舒服服。殊不知,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反害了孩子们。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只能培养孩子的娇气、任性、傲气,在家里颐指气使,无所顾忌。一旦远离父母,则畏难如虎,稍有不顺,无所适从,甚至连生活也无法自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要像研究寓教于乐的理论一样 , 研究确立挫折教育的理论。把挫折教育作为一门人生的必修课,使学校、社会、家庭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门思想品质、心理素质、道德行为、生命教育的基础课。

2.要使孩子们逐步理解并认识到吃苦耐劳的教育是自己成才的必由之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讲得就是自古以来凡是大有作为的人或担当历史重任的伟人,都必先受苦受难,历尽艰辛。“苦难”是通往胜利成功的阶梯和桥梁。正如美国的李蓝所说:“不要轻蔑任何的不幸与苦验, 我们在它里面学到的东西比书本上要多。”

3.开展抗挫折教育 ,可以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关注学生的现实挫折体验。比如布置一些社会调查的任务,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或作业让学生参与,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尽可能地为孩子们的挫折教育创造可实行、可操作的实际条件,坚持适当地、恰当地开展这一活动。

人生就是这样,到处充满考试失手、竞争失利,即使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可见,面对挫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让微笑代替痛苦,让进取代替沉沦,让振作代替失意,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弃美丽的一生。笑对挫折,会让你领略到清风、明月的美丽和最终胜利的喜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一首小诗踏上人生之路吧: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怎样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快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的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篇5

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顾春英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生命的过程。生命教育是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倡导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以及超越生命,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的教育。笔者所在学校以导师制为切入点,在历史教学中深入开掘学生的生命潜力。

一、挖掘历史课程资源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方面肩负着重任,教师要挖掘隐藏在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中的精神财富。笔者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觉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

笔者所在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即全体一线教师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想道德品质为重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导师能够通过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方位引导。例如,笔者和学生进行交流时,经常会运用到历史课上的知识。学生考试失利或遇到重大挫折时,我经常会通过历史上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向他们展现生命的顽强意志,教育他们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逆境甚至死亡。

司马迁受腐刑而修《史记》,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他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努力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延伸了生命的价值。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不屈膝投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毅然放弃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清末一心想要变法图强的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为唤醒国人的蒙昧,慷慨赴死,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增强了学生抗挫、抗压能力,让他们懂得要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真正的生命情感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确立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在历史课程教学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丰富的历史史料或历史记录片等影像资料,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历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中的日本罪行的时候,我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影视资料,并通过网络设置了专门的论坛,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再与他们一起探讨,收效甚佳。讲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我让学生先自己编剧本,再根据剧本表演情景剧《雅典公民――我的一天》,学生在表演和观赏的过程中体会到民主政治的魅力。

关注生命情感,教师将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将学习变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此过程中体会知识对于生命的意义。教师要真正关注那些除分数以外的、过了若干年当学校所教的知识被淡忘以后还剩下的那点东西――知识当中的意义。

论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本源回归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生命教育;本源回归

引言:体育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将个体生命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的一种模式,尽可能的满足每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发展的最大需求。一方面,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充分重视生命价值,以实现体育教育中生命价值的本源回归,另一方面,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必要的生命教育,又能体现出个体生命的力量与完整性。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同生命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完成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方面。

1.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1.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指根据个体间不同的发展规律,给予个体完整的关怀,从而引导个体认清生命的本质含义,并不断的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逐渐走向完善的一个过程。生命教育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从广义上来说,是个体以其内在思维和认知所建立起来的代表其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狭义上讲,生命教育中还囊括了个体对生命本身价值的认识、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面对生活所具备的心理调节能力等多个方面。但是不论从何种角度看来,生命教育都是建立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的,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必要的生命教育,是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

1.2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生命教育能够更好的推动体育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生命关怀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特征,将生命关怀融入到体育教育中,能够更好的展示体育教育的多样化。

其次,生命教育是体育生活的侧面呈现。体育生活源于生活,而生命教育恰好是连接体育与生活之间的纽带,是对个体生命体育生活的一种侧面呈现。

再次,生命教育满足了体育教育整体性的要求。体育教育是建立在生命活动的基础上的,而生命教育又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生命教育是服务于体育教育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体育教育的完整性要求。

2.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本源回归

2.1将生命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

体育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任何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生命的支撑。从体育活动产生至今,包括最原始的奔跑、跳跃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雏形等,也都是基于生命活动本身而存在的,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人体活动的运动方式。由此可见,在体育教育的环节中,应该将生命教育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首先让学生对生命有充分的认识与领悟,在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育,这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优势所在。

2.2体育教育应该将生命本性作为最高的原则

不论何种体育活动,都是建立在生命所能达到的动作极限的基础上的,是以生命作为一切肢体活动的本源。但是在以往的体育教育中,教师对生命本源的认识较为肤浅,更多的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项运动技能的把握,将身体教育同健康教育二者分离开来,缺乏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长此以往,这种体育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使人的生命智慧长期居于体育运动技能之下,很难达到体育教育中生命本源的回归,这就导致体育教育的弊端不断的激化。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建立起带有强烈生命特色的体育教育方式,将生命本质作为体育教育中最高的原则,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始终保持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中对体育教育的新目标与新要求。

2.3将生命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追求目标

只有树立起体育素质、体育技能和体育热情等多重目标,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而这些目标的确立都应该建立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从生命的本源出发,到本源的回归而终。从其外在表现来说,体育教育最为直接的目的便是锻炼学生的身体,调整身体状态,强身健体、延长寿命;而从体育教育的内涵来说,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最终使“身”与“心”的发展能够达到协调。而想要真正达到身心的同步协调发展,必然要将生命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追求目标,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并最终达到体育教育中生命本源的回归。

2.4在体育教育中秉承“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我国的体育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达到新教育形势的目标,就要求广大教师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始终秉承着“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重视生命的规律与个体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建立起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育的生命本源得以回归。

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生命教育又是体育教育的内在基础,二者相互依托,密不可分。因此,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务必要注重生命教育的地位,将生命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和追求的目标,并且体育教育应该将生命本性作为最高的原则,在体育教育中秉承“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本源回归。

【参考文献】

[1]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J]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04):100-103.

[2]安宁,卢爱丽,崔红成.体育的本源回归——生命教育的体育的契合及现实价值[J].大视野,2010,12(07):89-91.

[3]戴红云,董永利,李晓明.生命教育视域下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12,11(23):33-34.

【作者简介】宋苗苗,女(1991——)山西侯马人,学历:研究生,专业:体育教育,研究方向:体育类田径

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篇7

可这样的事情似乎不是只发生在这个学生身上,媒体与此相关的报导比比皆是。这些事情的频繁发生,折射出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这让全社会在反思应试教育弊端的同时,不得不审视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另一软肋———对生命意识教育的忽视。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说,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可见,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加强生命教育,语文教学应不容忽视。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能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珍惜人类的生存环境呢?

一、从阅读中充分挖掘生命意识教育的资源,让学生认识与敬畏生命的历程,发现与领悟生命的价值,获取生命的力量。

首先,挖掘教材中的作者资源,让学生从作家的生命中感受生命的历程与坚韧,发现生命的价值。我们对很多文本的理解都离不开对作者人生经历的解读。而很多作者尽管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有的还身患残疾,但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例如,有一次研究课,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我把“走近苏轼”作为课堂的导语,把苏轼的经历及历代对苏轼的一些评价写成了一段充满情感的文学色彩很浓的但不失实的文字。对苏轼经历的解读,本身就是对生命意识的渗透。其他还有像杜甫、史铁生、海伦·凯勒等一些作家,对他们人生经历的挖掘,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原来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有他的喜怒哀乐,有的甚至面临着巨大的灾难,但即使这样,人也能很好地活着。

其次,从文本中挖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史怀哲的《敬畏生命》告诉学生:“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苍凉的文字对死与生作出了领悟与思考;宗璞《紫藤萝瀑布》让学生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深刻哲理中领悟生命的真谛;而巴金的《小狗包弟》则让学生从小狗包弟的遭遇,以及“文革”中艺术家、作者的遭遇中学会尊重和热爱生命。

利用经典之作,让学生敞开心灵去阅读、感受,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形成情感活动、审美感受和思维碰撞,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拓展生命的宽度,锻造生命的厚度,发掘生命的深度。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赫然刻着“认识你自己”,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除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性,观照自我。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其实就是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的过程。

我们一方面可以以生命为话题进行专门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对社会的一些与生命有关的重大话题进行思考。

例如:2003年的非典、现在的H1N1甲型流感肆虐,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教师可以联系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写作;学完了罗森塔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师可以联系当今的战争,引导学生对战争与人性作思考。

另一方面可以要求学生写随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及周围的生命状态。

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己的苦闷忧伤,享受自己的快乐幸福。而教师可以在作文中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字里行间发现种种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治疗学生的心伤,启迪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人无疑是有力量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的。学生通过这些训练,会不断地观察周围的生命,不断地思考生命的意识,而生命的宽度得以拓展,生命的厚度得以增加,生命的质量得以提高。

三、提高教师的生命理解感悟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培养与完善生命意识。

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执著程度、对语文理解的宽广程度等关系到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厚度。

一堂课上,我无意中说教学楼外的树发芽了,同学们都很惊喜地朝窗外看去,我很诧异地问他们,已经好几天了,怎么没发现。学生们说忙,没时间。我无奈于他们沉重的书包,更无奈于他们长期埋于书本而迟钝的心灵。上海文学研究所所长梅子涵曾说:“一个感觉生命好重的人,不会有灵感。”一个对生活无灵感的人,对生活的热爱就无从谈起。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对外界的生命及自己的生命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与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夕阳,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一条爬行于地下的虫,一条游弋在河流的鱼……你对生命由衷的赞美、哀怜,无形中会影响学生对生命的关注,进而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语文教育中的生命关怀 篇8

筅河南南阳师范学院杨晓瑜

教育应立足于什么, 这是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和首要问题。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看, 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完善人格, 尊重人的主体价值。社会发展表明,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 既极大地造福人类, 其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 并引发种种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与人的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分不开的。人不仅要拥有知识、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 要有人文、人类关怀精神, 要有主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在语文教育中, 我们不应当设定某种模式来选择学生, 而应创造不同的环境供学生选择, 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判断和选择, 让他们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学会关心。然而现实语文教育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似乎淡化了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怀, 淡化了对学生主体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尊重。近年来发生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悲剧”事件可以说举不胜举:轻生自杀、离家出走、抑郁偏执、相互残害等等。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干什么?缺少了些什么?问题固然尖锐、复杂, 但有一点, 不管承认与否, 教育应承担一份不应推卸的责任。做不完的作业, 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 繁多的名次排队, 程式化的学校、家庭生活, 残酷的升学竞争压力, 父母“成龙成凤”的期望, 这一切难道不窒息生命生长吗?这难道是教育所为吗?这难道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是一种感化、引导、启发人的行为, 而人的一切本性应是其生命价值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因而语文教育应关怀人的生命, 关注人的价值, 关注人性完善。因此, 语文教育应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价值取向上, 应以人的生命为着力点, 以尊重学生主体价值为中心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的活动……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创建学校的目的, 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 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要成为完善的人, 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 并取决于日常生活的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次冲动”[1]。显而易见, 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应该是什么”的观点和价值取向, 旗帜鲜明地表现为:教育的根本在于追求灵魂与情感, 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生命和精神成长的过程。语文教育应以人的生命为着力点, 以尊重学生主体价值为中心。

二、在教育方法上, 以人为本, 重主体性, 重主体参与, 融学校、社会、家庭、个人于一体

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然。”[2]主体性和主体联系在一起。主体性, 是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它意味着人在现实生活中, 并不单纯受制于外物或他人的作用而被动存在, 并不听命于某种命运的摆布, 在活动中能自觉地进行控制和选择, 能动地进行调节和创造。可以说, 主体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而主体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是沟通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桥梁。

“自然科学证实了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话, 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的终极原因之一, 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 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3]人通过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 并在活动中成长和发展起来。没有人的实践活动, 客体无法成为主体反映的对象, 主体也无法认识和改造客体, 人不进行实践活动, 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将无从发挥, 人的主体性终将无以显现, 从而就会丧失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

给个体一种适时表达自我的机会并予以恰当引导, 让其在承担、体验角色的过程中, 感悟生命及对生命力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从而把握教育目的, 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方法。

三、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 其最本质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完善人的价值

1. 语文教育是人的需要

人是具有多种属性的存在, 在自然环境中能够依靠其本能维持生命, 但要区别于动物, 就得依靠教育。教育是促进人的本体总体生成的根本手段。语文教育以人的全面体现为核心, 既坚持人的自然本源, 又坚持人的历史性、社会性。语文教育呼唤人性, 传播人性大义, 开拓有利于人性发展的环境。因此, 语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而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其核心所在。

在高度发达的世界里, 知识体系的庞大和人的时间、精力的局限, 使人要生存必须借鉴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人要发展就得有效地发现并扩充人的价值, 发掘人的潜能, 发挥人的力量, 发展人的个性。教育正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并且伴随着人类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语文教育应使人明确自己的属性, 激发人的尊严, 确定自己的地位, 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实践、去创造、去实现自己, 使人的价值在教育过程中被发现, 并得到完善。教育过程是挖掘人巨大潜力的过程, 总是根据人类发展的要求和个体自身的生理基础与主观需要, 给人提供抉择的机会, 对人进行熔铸、塑造, 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完善。语文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 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 弥补其短处;还能对各种环境加以控制和利用, 在选择的基础上, 对人类几千年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传递给受教育者, 引导人向正确的方向快速地、充分地发展。

2. 人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

“培养人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这决定了人的问题是教育的中心问题, 决定了人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着眼点。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从根本上讲, 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 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4]在人、教育、社会的三维关系中, 人处于核心的位置,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而且人也是教育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主体。语文教育理应以人为出发点, 坚持以人为教育的出发点并不意味着必然脱离社会, 因为人总是社会的人, 人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才有实现其总体价值的功能,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满足。为此, 语文教育要体现人类的需要, 按人类发展要求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来规划、实施, 而不是按某一阶级、某一阶层的需要来办, 更不能把它弄成是某一时期的应景时尚。

3.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

语文教育不是物的教育, 也不是神的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人。我国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把教育看作是劳动力的教育, 把教育投资看作生产中的人力投资, 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直接对口。这样,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劳动和传统式的服从, 对个体价值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国家机器的螺丝钉”的水平上。这也使得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缺乏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的活力, 而这一切的必然结果是使整个社会缺乏生机。社会生产效率低、效益不好, 与其说是劳动者生产知识、技术不过关所致, 还不如说是劳动者的劳动意识、创造欲望不足所致。人在劳动中不仅要投人体力, 还要投入品德、智力、热情、胆量和毅力, 如果人没有需要或需要得不到满足, 人就失去了劳动的动力。人是劳动力, 其内部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结构。人劳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里, 劳动只是手段, 生存和发展才是目的。所以, 教育应该是尊重和提高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力、挖掘人的各种潜能、扩充人的价值的活动。要造就一个好的劳动者, 就要全面培养一个人, 要解放生产力, 就要解放人。语文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通过培养人、发展人去实现。语文教育不应该以社会为本, 而是要以人为本。

总之, 语文教育与教学的出发点应考虑到:学生应被看作教育的主体和顾客;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和乐趣, 学校应培养完全意义上的“人”。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 提高学生的自尊, 引导他们逐渐学会对生活负起责任, 使他们成为终生的学习者, 使他们掌握日后事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生活管理和工作技巧, 并通过这些途径使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教育的策略应该是促进学生的批评性和创造性思维;语文应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到“学会关心”, 学会关注自己, 关心他人, 关怀世界。

在历史的深幽处沉思:只有个人从禁锢走向解放, 人类才能从蒙昧走向科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创造人的过程, 也是人的价值的积淀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必须以尊重人的本质, 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欲望教育始终要明确的宗旨是把人培养成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地道的人。因此, 必须根据人的属性和人的特征来确定目标, 组织材料, 选择方法, 开展活动。现代语文教育的实质是充分地发展人的潜在的各种才能, 焕发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 提高主体意识, 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8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52.

论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本源回归 篇9

1.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1.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 是指根据个体间不同的发展规律, 给予个体完整的关怀, 从而引导个体认清生命的本质含义, 并不断的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逐渐走向完善的一个过程。生命教育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 从广义上来说, 是个体以其内在思维和认知所建立起来的代表其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狭义上讲, 生命教育中还囊括了个体对生命本身价值的认识、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面对生活所具备的心理调节能力等多个方面。但是不论从何种角度看来, 生命教育都是建立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的, 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必要的生命教育, 是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

1.2 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 生命教育能够更好的推动体育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生命关怀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特征, 将生命关怀融入到体育教育中, 能够更好的展示体育教育的多样化。

其次, 生命教育是体育生活的侧面呈现。体育生活源于生活, 而生命教育恰好是连接体育与生活之间的纽带, 是对个体生命体育生活的一种侧面呈现。

再次, 生命教育满足了体育教育整体性的要求。体育教育是建立在生命活动的基础上的, 而生命教育又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而, 生命教育是服务于体育教育的,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体育教育的完整性要求。

2.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本源回归

2.1 将生命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

体育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 任何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 都离不开生命的支撑。从体育活动产生至今, 包括最原始的奔跑、跳跃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雏形等, 也都是基于生命活动本身而存在的, 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人体活动的运动方式。由此可见, 在体育教育的环节中, 应该将生命教育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 首先让学生对生命有充分的认识与领悟, 在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育, 这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优势所在。

2.2 体育教育应该将生命本性作为最高的原则

不论何种体育活动, 都是建立在生命所能达到的动作极限的基础上的, 是以生命作为一切肢体活动的本源。但是在以往的体育教育中, 教师对生命本源的认识较为肤浅, 更多的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项运动技能的把握, 将身体教育同健康教育二者分离开来, 缺乏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长此以往, 这种体育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法充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使人的生命智慧长期居于体育运动技能之下, 很难达到体育教育中生命本源的回归, 这就导致体育教育的弊端不断的激化。因此,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需要建立起带有强烈生命特色的体育教育方式, 将生命本质作为体育教育中最高的原则, 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并且始终保持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中对体育教育的新目标与新要求。

2.3 将生命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追求目标

只有树立起体育素质、体育技能和体育热情等多重目标, 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 而这些目标的确立都应该建立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 从生命的本源出发, 到本源的回归而终。从其外在表现来说, 体育教育最为直接的目的便是锻炼学生的身体, 调整身体状态, 强身健体、延长寿命;而从体育教育的内涵来说, 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还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最终使“身”与“心”的发展能够达到协调。而想要真正达到身心的同步协调发展, 必然要将生命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追求目标, 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并最终达到体育教育中生命本源的回归。

2.4 在体育教育中秉承“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使我国的体育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达到新教育形势的目标, 就要求广大教师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始终秉承着“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重视生命的规律与个体生命的价值,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 建立起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使体育教育的生命本源得以回归。

总结:

综上所述, 体育教育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而生命教育又是体育教育的内在基础, 二者相互依托, 密不可分。因此,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务必要注重生命教育的地位, 将生命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和追求的目标, 并且体育教育应该将生命本性作为最高的原则, 在体育教育中秉承“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的实现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本源回归。

参考文献

[1]万国华, 杨小勇, 王碧怡.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5 (04) :100-103.

[2]安宁, 卢爱丽, 崔红成.体育的本源回归——生命教育的体育的契合及现实价值[J].大视野, 2010, 12 (07) :89-91.

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篇10

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说说一家之言。

一、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

由于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唯一目的,忽视了生命过程的体验,压抑了生命力的活力,扭曲了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是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

语文是一门灵性飞扬,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综合基础学科,在生命意识教育中肩负着神圣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做好身教典范;其次从文学作品中挖掘生命意识,唤起学生对人生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触及了学生的心灵,完成了塑造高尚灵魂的伟大工程。

二、走进作品与生命对话

教学过程中学生品读文字就是品味作家的人生。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戏曲小说等优秀作品都积累了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沉淀了他们的生命沧桑感、悲壮感,学生每天沐浴其中,接受着人生的洗礼,并一次次从作品的字里行间读着什么叫生命,生命隽永的深刻涵义。老子的“无为”,孔子的“仁”,庄子的逍遥,以及鲁迅“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的信念;冰心妈妈与儿女的绵延漫长及生命的清新和坚韧……教师的职责,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体味作品中他们对于生命的坚贞信仰,让学生在与作家对话的过程中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一)与作者对话,强化生命意识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对文本进行重组,挖掘教材中的文化意识和生命体味。

学习《庄子》的《秋水》和《逍遥游》时,结合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引导学生了解道家“生死齐一”的自然生命观。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引导学生去领略一个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封闭的湘西乡村社会,感受那种纯朴向善的人性和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药》《阿Q正传》,引导学生探索鲁迅先生的生命傲骨,寻找鲁迅先生探索生命的历程。

这样学生在与作者的对话中看到了生命意识的流动。“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话题,让他们的生命意识得到强化。

(二)与生命情境对话,升华生命情感

引导学生与作品人物的经历对话、与人物的生命情感对话、与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叙述情感对话,升华学生的生命情感。

学习《与妻书》时,让学生想象再现作者在狱中咬破手指给妻子写绝笔信的情境,要求学生从心理活动的角度设想自己置身于此境时的情思,然后将学生写出来的语段在课堂上朗诵并展开讨论。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认识亲情和爱心的责任,唤醒学生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与命运抗争对话,坚强生命意志

引导学生与命运抗争对话,从别的生命主体抗争中学习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课堂中我设计了“假如你置身海伦凯勒那样的处境,你们会怎样对待生命”的环节,引导学生与作者的生平事迹对话,了解海伦艰难的生命历程,体味在不幸遭遇中抗争的生命意志。然后在学生中展开对话,以小组为单位,实行组内交流。这样,学生感受到了命运的考验,也了解到了同龄人的生命态度。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痛失亲人、颠沛流离的生活苦痛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辛酸;品读柳永委身于烟花柳巷的坚韧不屈,用生命意志开创一派婉约词风的坚强;品味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坚贞和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放。

这样,在与人物命运抗争的对话中,学生的生命意志在无形之中得到强化。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教学评价各个环节渗透生命意识教育,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赋予生命教育,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情感,坚贞高尚的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以让“润物细无声”的生命之美,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彰显,提升了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和内涵程度,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愿从事语文教育的广大同行致力于生命教育的开掘,使语文的生命教育在人文教育的画廊中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鑫.《让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 (4) .

上一篇:纳米三氧化钼下一篇:疏散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