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教育中的美育

2024-05-23

职高语文教育中的美育(精选九篇)

职高语文教育中的美育 篇1

一、职高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

职高生是现阶段教育体制下的另类。他们大多积习难改, 带着失败、自卑的灰暗心理进入职校。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讲台上老师“鼓劲十足”, 讲得津津有味, 讲台下的学生或“卧倒”一片, 或埋头摆弄手机, 或钻入流行小说、杂志的天地。学生感受不到文章中的美,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也出现偏差, 把奇装异服、染发怪发当作时髦追求, 把污言秽语当作流行语。笔者认为, 出现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 周围环境的影响, 导致职高生的审美能力偏低

当前的职高生大都来自较为“弱势”的社会阶层。笔者所在的中职校80%左右的学生来自县乡和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城乡的差别让职高生输在起跑线上, 他们的父母忙于劳作, 无暇也无力教育他们, 甚至部分学生入学前都没接触过电脑, 简单、粗俗的市井文化占据主导,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其次, 少部分来自城市的学生则更为复杂, 往往是“被迫”就读职高以待“长大”。这些学生当然偏离了学校正常的学习轨道, 加上周围世俗风气的影响, 阳春白雪当然不是他们的追求。当前职高生的现状, 决定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比较低, 容易接受、认可社会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 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界限认识模糊。对此, 笔者深有体会:面对凝练含蓄、清新动人的美文, 有的兴趣索然, 有的无动于衷, 有的迷惘费神……

(二) 功利性的教学思想, 导致教师给予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

职高语文教师大都来自普通中学, 教师本身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 教学中的应试教学倾向明显:落实生字新词, 理解句子的含义, 概括中心大意, 归纳文章写作特色等。这恰恰焕起了学生初三应考时的恐惧心理, 美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此相对应, 当前的职高语文教学中亦存在着语文功能纯“工具性”的认识误区, 片面地强调语文教学要为就业服务, 效果要立竿见影。这是必要的, 但并非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我校2007、2008两届学生第二学年是以“应用文读写”作为教材, 教学时反复模仿应用文范文练习写作, 结果学生普遍对语文课感觉“吃腻了”, 学习兴趣下降。

综合以上分析, 我感受到职高语文教学正在呼唤审美教育。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曾说:“若把感性的人变理性的人, 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价值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

二、运用新大纲指导职高语文审美教育

教育部2009年颁布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它给现阶段的审美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 新大纲在“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讲究人文性, 应立足于学生这个学习主体, 突出文本感悟, 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意义、形象、意境、情感, 这给美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各种美, 如自然之美、亲情之美、心灵之美、人情之美, 由此,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大纲语)

其次, 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指出:中职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就是说, 语文课既要学习语言, 也要接受文化, 倡导语文感悟, 挖掘文章中深厚的文化内涵, 把握健康的思想教育导向, 注意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其三, 新大纲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种专业都要学习的内容, 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在“阅读与欣赏”中给美育的指导是“阅读各种优秀的作品, 体会其丰富内涵, 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并且“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 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另外, 在基础模块中的“表达与交流”也包含美育的因素:口语交际应“做到态度真诚, 表达准确, 语言文明, 仪态大方, 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口语训练应以美的语言 (包括准确) 、美的姿态、切合环境的得体对话体现美育。此外, 模块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应是将美育应用到课外的探索——实践之美、合作之美、成功之美。因为新课程要求“模拟职业情境, 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增加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 新大纲中强调职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应以感悟、熏陶、体验为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指出:“我们个性中的一个根本而必要的部分是对美的兴趣, 是领悟美并把美吸引到性格中去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三、职高语文教学实施美育的具体途径

(一) 引导学生感悟教学中的美

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 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 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 使学生乐于去求真、求美、求善, 享受审美的愉悦。

1.深入挖掘课文中蕴含的美。

了解美才能享受美。在语文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感悟美的各种形态。新教材里的选文可以说是集中了各种美的形态:如, 诗歌《黄山印象》表现的壮阔美、神秘美和朦胧美, 小说《老妪》所表现的缺钱不贪钱的品德美, 散文《向芨芨草道歉》表现尊重任何一种生命的爱心美和《木屐》表现父子情深的亲情美, 以及古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形象美,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美, “念去去千里烟波, 雾霭沉沉楚天阔”的音乐美……因此, 在阅读与欣赏过程中, 教师应该以课文为讲授范例, 引导学生感悟并挖掘其中的各种美, 特别是通过课文中所塑造的形象、意境, 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所追求的进步倾向, 举一反三, 升华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2.探究情感世界的美。

美育的过程, 一方面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教育人;另一方面的受教育者对美的感知或感动的过程, 即在美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处于美感的激情状态。从感情方面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优势。新大纲中就强调“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那么,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如何引起学生与作品的共鸣呢?

(1) 运用“激情”, 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职高生是情感丰富的群体, 关键在于教师应善于去点燃。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章内在的“情”, 引导学生以自身固有的经验以及理解、感悟、联想等心理因素, 将作者的情感纳入他们自己的心灵, 使二者相通, 让学生受到积极、健康的情感熏陶, 达到美育的目的。如, 散文《木屐》, 学生都知道是写父爱的散文。我先让学生静想并议论自己父亲的形象, 形成共识:严厉而又慈爱;之后, 引导学生细细默读课文, 找出自己深受感动的细节, 特别是父亲留下的三次屐齿印, 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父亲的形象;最后由父亲“远去的身影”和“微驼的背”联想到《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及普天下父亲的形象。

(2) 融入作品意境, 插上想象的翅膀, 得到情感的满足。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 往往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把学生带进各种绚丽无比的境界, 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从中感受美、发现美, 濳移默化地接受了各种美好感情的熏染和陶冶, 得到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在此过程中, 应注意引导想象, 因为它能够凭借语言符号再造审美的形象。如, 杜甫的《登高》, 意境壮阔、场景宏大。要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就要引导学生捕捉诗歌的意境, 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向深层,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站在长江边的高山上眺望“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情景, 体会诗中无比壮阔、肃杀的秋景图以及作者伤感、孤独、悲哀之情。由此, 进一步体会作者忧国爱民的情怀, 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 获得审美感受。

3.品读语言的美。

职高语文教材中记叙、描写了灿烂的文化、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和高尚健康的思想境界, 这些往往蕴涵在美的语言外衣之下。品读语言之美以达到教学目的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美育的一个途径。

(1) 反复诵读, 美读感染。

语文课要求反复吟诵, 进入作者营造的情境, 在朗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达到美读的目的。美读即有感情的朗读、吟诵课文。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发现职高生读书的时间少, 且不愿意读、不敢读, 读不出感情。为此, 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加强朗读, 应采用多种形式, 可以通过范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接力朗读、配乐读等方式, 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言美、意美、情美,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欣赏语言艺术美的能力, 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规范他们的日常用语, 提高他们的个人文化品位。

(2) 比较揣摩, 优中择美。

同样的意思, 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有比较才有鉴别。如《匆匆》一文的句子“像针尖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与“我的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我不禁感到恐慌”相比, 无疑前者是的语言更美。类似句子比较练习在新教材中大量存在。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细心体会语句, 比美、听美、读美, 增加运用优美句子的能力。

在以上两种品读语言的教学过程中, 都要求边品边读、边读边品, 把读和品紧密结合起来。

(二) 教师要做语文教学中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1.自觉学习美学知识, 提高审美修养。

美学知识对于语文美育实践至关重要, 教师作为美育的具体指导者, 直接影响美育的效果。“因为不懂得美学理论, 即使发现了美, 也不知道它之所以为美, 更无法对美进行解析, 实施美育。更何况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存在的美熟视无睹, 在头脑中没有把语文与美育联系起来, 这与美学理论的缺乏, 有着直接关系。” (马国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为职高语文教师, 更应自觉充当美育的使者。

2.以“身教”为本, 用美的仪表、教态、语言等, 让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美的内涵。

一个好的教师, 是学生的表率与楷模。端庄的仪表、充沛的活力、美好的教态与优雅的语言、循循善诱的耐心与一丝不苟的责任心、高尚的情操与良好的师德必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将美育融汇、渗透到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必须全方位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领域, 如班会活动、班级管理、实习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语文教师应统观全局, 密切与班主任、专业课教师的联系沟通, 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生活中对语文知识应用与美育目标实施的每一需要, 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与美育效应。

总之, 美育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新大纲下的职高语文教学, 对职高语文教师实施美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陈英秀

大化县岩滩镇初级中学广西河池530800

【摘要】本文主要谈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坚持进行美育教育的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

【关键词】美育、引导、了解、发现、鉴赏、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创造美。

美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是美的活动的诱导者、组织者。而教师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师轻松自如、得体大方、庄重优雅的教态,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生动清晰、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的例证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和谐、协调的气氛中陶醉于艺术的享受之中,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所精选的美文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前所述,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源于语文课文的审美特性和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及教师对此的充分发挥。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故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活动。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以美的范式带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和谐新颖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同时将感知、表象、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综合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就能使课堂教学满堂生辉。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强烈的向往与探索美的愿望和热情。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美育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边四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了解美

所谓的了解美,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用适当地时间和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美育常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育,并理解其意义、性质、作用、范畴,初步掌握审美的方法,如同学习语文要学习基础知识一样,学生只有在了解美育的基础常识后,才能进行审美、创造美的活动。因此可以这样说,使学生了解美,是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前提。

2引导学生发现美

这个问题包括许多方面的内涵,本文只着重研究善于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2.1挖掘教材中的情操美。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在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白杨里赞》,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表现国际主义精神的《纪念白求恩》。《爱莲说》、《桃花源记》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出师表》赞颂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在这些课文中,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泾谓分明。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2.2分析教材中的形象美。所谓形象美,指的是教材中所描绘出的自然景物美、人物美、事物形状美的 篇章段落。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给人以直观、具体、形象的美感。例如《小巷深处》中就描写了瞎眼母亲的`高大形象;《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科学知识外,何尝不充满艺术美呢?通过这些形象的分析,为学生的审美活动铺设了道路,使学生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2.3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锐耳,如《三峡》;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如《春》;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如《雁门太守行》;有的若叙家常。尤其是诗歌与散文的语言,更是经过仔细推敲,反复锤炼的精品。当我们反复诵读这些作品时,就会产生一种音乐美,给人节奏和韵律感,使人有一种舒畅的、愉悦的美的享受。毫无疑问,这种语言美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4体会教材中的意境美。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是很讲究意境的,就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西安》这两首诗来说吧,它们都是唐代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前者意境辽阔深远,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而穿过此景的是流不尽的长江水;后者意境清新秀丽,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两首诗意境不同,但抒发的都是对朋友的深情厚意,真有异曲同工之妙。站在黄鹤楼上,诗人将自己好友的真挚情感寄托在滚滚东去的大江之中;在朝雨、客舍、柳色等优美的镜头中,作者将自己与好友的离别情绪融入酒杯之中,真是点点滴滴在心头。这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后,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会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3引导学生去鉴赏美

鉴赏美实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一般来说,审美活动是从对事物中美的形象的初步开始的,如悦耳的声音、美丽的色彩、优美的形象等作用于人的感官,并使人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时,就产生了初步的美感。然后再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阶段。这时审美活动不再是对美的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反映的过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按三部进行。第一步,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作品中美的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想象,产生初步的美感。第二步,这种美感积累多了,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第三部,可以指导学生从美学角度去评价一部作品,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时,学生的思想上已经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既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又能识别生活中的假恶丑,为创造美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4引导学生去创造美

创造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创造美的活动主要包括写作活动、办黑板报、办文学报、组广播稿、开展有意义的语文课内外活动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则是学生创造美的活动的集中表现。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非常熟悉的一项教学活动,对此,笔者只想谈三点看法:

4.1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美源于生活,因此创造美离不开生活的观察。要是学生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教学生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尽量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因素,并将这些素材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归类,这就是说的积累素材阶段。

4.2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美的想象。神奇的美的想象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灵感和激情。如果学生能把获取的五光十色的表象素材,放进想象的熔炉里去冶炼、重组、创新,就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来。

4.3要引导学生正确驾驭美的语言。尽管你发现了美,尽管你的想象多彩,但最终还是要靠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的语言表现差,创造美的活动就是纸上谈兵的空话。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蒋念祖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舞蹈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篇3

一乐感、节奏感与身体协调的美

舞蹈的美首先是协和的美, 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不协调或不协和都不会产生美, 舞蹈教育不仅是基本功和技术的训练, 应该说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培养。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舞蹈教育中, 乐感和节奏就是命令、是音乐的脊梁, 它在指挥舞蹈者的心。那么如果肢体语言没有节奏感、强弱不分, 结果可想而知。舞蹈也是时间的艺术, 它不仅需要掌握基本功, 更需要与音乐的配合, 有的人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基本功的练习, 身体练得很柔软、基本功也很到位, 但乐感和节奏感都不好, 节拍总是能点到反拍上自己还毫无察觉, 而舞蹈者本人却感到很美, 这样的舞蹈者即使功夫再高也只能说是把式打得好, 而不能称为舞蹈跳得好。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 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在2005年央视春晚中, 21位聋哑人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 她们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以及与音乐天衣无缝的配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1位舞者中平均年龄17岁最小的只有13岁, 这也是残疾人艺术家第一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并多次出国演出。这21位舞蹈演员都听不到音乐, 而音乐又是听觉艺术, 可想而知他们除了具备自身的天赋外, 她们的身体与节奏是极其协调的, 她们靠自己的视觉和节奏感, 表现得美轮美奂。节奏运动往往同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相对应, 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所以, 舞蹈教学时必须重视对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对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二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融合的美

培根的散文《论说文集》主要论述了:“至上之美是由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而成的——把美的形象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 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可见, 真正的美是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的。如果说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 那么舞蹈艺术则是视觉和听觉融合的完美艺术, 在舞蹈艺术中除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还要对作品本身含义的理解, 这就需要舞蹈者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如我国舞蹈家杨丽萍的《两棵树》, 这个舞蹈创意来自她对自然物象的捕捉与生活情境的深化, 作品通过两个互相缠绕, 枝杆相依的树, 影射人类携手同进、友爱互助的共同情感, 暗喻两个热恋中的青年男女, 相亲相爱、耳鬓厮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同呼吸共风雨的情境, 同时借树喻人、以物言情, 展示人性的美好, 讴歌自然的美丽、爱情的伟大。美国教育家斯坦利蒙尔认为:“要使情感得到训练, 意志得到加强, 使感情、理智与支持她们的身体和谐一致, 那么复活舞蹈则是迫切需要的。”《礼记》中记载:“观其舞、知其德。”不言而喻:看到舞蹈者表演的舞蹈就能看到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有多深, 基本功有多么扎实。艺术需要技艺, 技艺水平的提高确实能反映艺术教育的结果。但是它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 目前对于大学舞蹈教育来说, 是一种普通的教育, 舞蹈教育面对的不一定是有良好形体条件的学生, 而是那些对舞蹈感兴趣, 善于用肢体来表达情感的学生都应接受舞蹈美育教育。所以在进行舞蹈美育教育时要突出舞蹈动作的协调性、韵味和作品的内涵、空间感和质感。通过技艺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美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 在舞蹈教育中, 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的融合至关重要。

三在实践中体验美

舞蹈教育不同于其他艺术教育, 舞蹈艺术的美是需要看得见的, 学生感受舞蹈美的方式很多, 如观看演出、实践交流, 还可组织演出活动, 最直接的体验美的方式是自己参加演出。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艺术形式, 当舞蹈者在演绎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的同时, 也是在学习、是一次心灵的净化, 从中体验美、得到美的享受。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 自古以来崇拜山川和雄鹰图腾, 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其中“筷子舞”是具有民族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 多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蹈节奏鲜明、敲打声清脆、情绪热烈, 后来演绎成今天的舞台节目。在实践中表演这段舞蹈, 首先要了解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 也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生活组成部分。要有充分的想象:草原、豪放的性格、奔驰的骏马等, 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这时表演者已不单是在跳舞、表现作品内涵, 而是在诠释一种观念、信仰, 是思想情感的表现, 也是对美的感受, 在舞蹈的启迪下提高专业的能力, 可终生受益。每一次实践表演都是一次审美教育, 都是一次高尚道德情感的体验, 是一种真正的美育教育。

高中语文中的美育论文 篇4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原则、方法与条件

1.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原则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其美育教育同样具有一定原则,如交流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等“在交流性原则之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营造一定审美环境与氛围,进而在交流之中感染学生,促进其主动去欣赏美感受美”在体验性原则之中,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审美活动之中,进而才能在感情上与作者进行直接交流,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原则之中,则需要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需求进行了解,进而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的审美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1.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方法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实现美育教育,通常会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营造审美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调整课堂环境和光线环境等,使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审美氛围,进而才能促进审美教育的进行”例如在讲授5荷塘月色6一文时,通过带领学生欣赏荷花与荷塘的相关图片与文章,并配以相应的音乐,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行丰富,进而促进学生融入这一氛围之中,对该文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激发审美情感”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之中的主体,只有积极地参与课堂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其预定教学效果“为实施美育,教师同样需要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进而才能不断产生审美情感,进入到课文的角色之中,对美有真切认识”。

三、诱发产生审美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之中,只有使学生真正获得一定审美体验,其才能获得进步与发展”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进而对文章产生个人体会与思考,并在思考之中逐渐感受文字之美“同时,教师通过对文章之中/空白点0的扩展,还能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通过自我重构创造图像的过程之中,获得属于学生个人的审美体验”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不断利用教材之中的美育内容,构建独特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进而不断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审美能力有显著提升“

1.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支持条件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实施美育教育,同样需要一定支持条件,其主要是指对教师和学生等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其不但需要有一定美育理念和审美意识,同时还需要由深厚的学养,先进的观念和高尚的人格;其次,就学生而言,其需要不断建立主题意识,进而提升其对审美的认识程度;再次,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也应对美育教育予以重视,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5

何为美育?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曾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 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而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的审美教育, 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具体地说, 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 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 进行美的创造,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语文美育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教育, 它是凭借教材中一篇篇课文来实施的, 是以语文为中介, 是言语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的确, 语文教学中需要美育, 首先体现在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本所选范文, 涉及古今中外, 题材广泛,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这些文粹精华如颗颗珍珠, 闪耀着美的光华, 包含着美的因素。其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文辞, 括辩的思维, 或庄或谐的风格, 或悲或喜的情感, 无不作为一种精神的享受, 震撼人的心灵, 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 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 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 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 《散步》是一种亲情美,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种正直美等。另外, 要让学生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 如音乐美、结构美, 内容美、情感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进而来创造美, 用语言文字来描绘生活, 发现美, 提高美的创造力。感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 是一种理性的直觉, 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 那些千古流传的佳作之所以长久不衰, 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生命, 饱含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的桥梁, 引导学生理解美。“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而要使学生“入情”, 只有先“动情”于已, 而后才会“辞发”。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语言平实, 叙写也朴实无华, 表面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我把人们生活中“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 让学生用自己与父亲的情感体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情便会从作者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奔涌而出。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 应该多引入些趣味性的知识, 使得学生能被其吸引。其次, 从诗词感情基调入手, 点燃学生美的情感。华兹华斯宣称“所有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此打开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心灵大门就是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共鸣。美的创造和美的教育是离不开情感的作用, 因此, 美育教育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篇好的诗词都是以情感来打动人。再次, 从朗读入手, 用优美的声音打动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从小学开始教师一直要求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即是美读。多方位、多层次地感知作品的精髓, 以达到美育的目的――从教师那抑扬顿挫的美读中感受情感美、音韵美。审美教育中较高层的活动是创造美。对于中学生来说, 美的语言、美的文章、美的心灵都是能感受到美的事物。学生是否具备审美创造能力是通过学生能否创造出事物来衡量的。在作文中如果学生能够运用古诗词, 那么说明此学生很有文采和底蕴。例如, 写关于中国人有骨气的作文时, 可以引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也可引用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通过对对子, 学生不仅对古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探索。再次, 开展仿写活动, 激发学生创作古诗词。每一门学科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语文也是如此。在此过程中, 学生自己即兴创作出来的诗词, 肯定是很粗糙的, 但是可以通过创作来抒发他们内心情感美。

关于如何启发学生感受语文课文的美, 我认为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和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思想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善于创制情境, 充分运用想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产生内心使像, 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才能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例如八年级下册中的《天津沙秋思》, 这首小令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巧妙的组合起来, 创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 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在学习时, 我启发学生根据诗中前三句的九种景物展开想象, 使自己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学生在引导下边读边想象, 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幅幅画面, 从而感觉自己好像就是那个骑着瘦马的天涯游子。我就是这样把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 让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到语文课文的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6

一抓观察, 引导学生感受美

观察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首要步骤, 也是思维的知觉活动, 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 可采用听录音、看幻灯视频、观察图画和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 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新农村进行实地观察, 进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美的所在, 领略美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 教师也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和阐释文本中的意境, 引导学生感知乃至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把学生带到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中去, 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去, 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从而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

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 为了使学生感知大自然的美, 一上课就用放大了的彩色挂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画中的景物及它们的色彩、形态, 那起伏的山岗, 如镜的湖水, 翠绿的垂柳, 轻飞的燕子, 清澈的泉水, 使学生在视觉上直观地感知了春天的美丽画卷, 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再经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真正理解了文章如诗的语言, 感受到文章如画的意境, 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又如学了《伟大的友谊》一文后, 让学生写《同学情》《师生情》, 把自己对身边感触到的事迹写进文中, 表达出自己内心美的情感;学了《暮江吟》, 让学生写《校园的黄昏》《山村夜色》等观察日记, 进行课外练笔。这样, 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 习作内容就会声情并茂, 他们不但创造了美, 而且也陶冶了自己的思想情操。

二抓想象, 激发学生体验美

想象是人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 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与情感紧密相连, 是构成审美体验极其重要的心理要素。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 儿童在审美活动中同样离不开想象, 想象力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智力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阅读时, 学生展开想象可以深入文中意境, 渗透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接受美的熏陶。

人物形象的美往往蕴含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 如表现伟人精神风范的《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詹天佑》等, 表现革命斗争的《小英雄雨来》《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 还有表现心灵美的《古井》《师生情》《小珊迪》等。教师在教学这些文章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文中人物的崇高形象和优秀品质, 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 树起一座座闪光的丰碑。通过教学, 让学生真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从小树立起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塑造美好的心灵,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写景状物的文章同样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体验,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领会, 展开想象。如《桂林山水》第二段描写水的“静”“清”“绿”, “静”可以启发学生想象漓江两岸水面宽阔平坦;“清”可以想象湖水的清澈纯净;“绿”可以想象漓江两岸柔美的色彩。第三段写山的“奇”“秀”“险”, “奇”是平视远山, “秀”是俯视倒影, “险”是仰视危峰。教师要借助语言, 调动学生想象, 使桂林山水的美丽如在眼前,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当然, 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美文, 这些课文既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又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时, 应培养学生去体验自然万物之美, 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抓情感, 帮助学生发现美

语文教学是以情感人的。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朗读训练, 只有在不断的读中现“情”, 才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 进入美的境界, 体验美的情趣, 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 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 诵读要美, 重要的不是技巧, 而是情感, 要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 才能情出肺腑, 语同己出。吟诵时, 需根据文章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的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范读, 学生个别读, 也可以是学生齐读, 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来定。大体说来, 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 宜采用个别读, 从而体会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 则宜采取集体诵读, 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因此,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 否则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如《挑山工》一文的朗读指导, 如果学生对挑山工的形象感知不足, 体验不够, 而教师仅从技巧方面指导朗读, 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必须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线, 才能读出挑山工的精神之美。

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范读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领会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 引起他们思想感情的共鸣。作为教师, 除了要掌握好朗读的基本技巧外, 还要细心品味教材的情感因素, 把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表现出来, 使学生受到感染, 并调动起其激情和兴趣。如教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 先播放一曲哀乐, 随后再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自己竟然潸然立下, 学生们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就为教学这篇课文定下了基调, 学生也因此受到了感情的熏陶。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7

美育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首先, 语文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艺术性等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字词句等逻辑知识, 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进行艺术教育, 形成整体创造能力。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发现自然, 认识人物美, 体会人情美, 欣赏艺术美,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美的殿堂里入境生情, 悟“道”, 从而形成整体创造能力, 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从写作的角度上讲, 一篇文章所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观察、体验、积思、选材、提练、构思、撰写、修改等, 而作为贯穿写作全过程的作者的世界观、审美观、艺术观对于一篇文章或作品格调的局面、质量的优劣、内涵的多寡等, 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些只能靠平时的教学实践去逐步培养。

其次, 从人的培养和造就的意义上考虑, 我们会对知识之外的思想、情感、艺术教育即美的教育获得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对此, 郭沫若认为:“人类社会根本改造步骤之一, 应当是人的改造, 而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 美的教育入手”。

第三,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这一精辟见解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大力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 有此基础, 你就会发现语文教学的蓝本——教材蕴含着内容美和形式美, 是“美的荟萃”。语文教材选编内容大都文质兼美, 有不少名著杰作, 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传记、游记、杂文、通讯、应用文、议论文、报告文学等体裁中表现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思想美和感情美。语文学科的形式也体现了古往今来艺术家的卓越精湛的艺术匠心。这里有诗歌的凝练美、含蓄美、音韵美、节奏美、和谐美, 有小说的雄浑美、悲壮美、曲折美、悬念美、精巧美;有散文的多样美、精致美、奇异美、自然美、简洁美;有戏剧的矛盾美、冲突美、性格美、对话美、结构美……真是万语千言, 难尽其美!

第四, 从美育的本质来看, 如果语文教学重视了美育, 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现力, 当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时候, 当学生处于发现和创造的审美氛围之中的时候, 当学生自己用心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的时候, 那知识不就像清澈的泉水流进干涸的土地一样, 汩汩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吗?从美育的突出特点来看, 它具有形象性—寓教于形, 情感性—寓教于情, 愉悦性—寓教于乐,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美育会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学。首先, 从情感教学入手, 有利于进行语文教学的美育, 即用情感染学生, 向学生展示人物形象美、环境美, 使学生与作品共鸣, “适应”作品, 进入角色, 才可愉悦地追求, 并能将接受的知识、思想、情感等转化为动力和能力, 进而去提高发展自己, 去创造、去探索, 由此可见, 情感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可通过巧妙的导语设计, 高潮、推进、结尾的回音设计, 运用电化手段, 对表演、语言的渲染等诸方面进行情感教学。如于漪老师教《春》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提到春, 我们眼前就仿佛现出了一幅阳光明媚, 春风浩荡, 绿满天下, 花开遍地的美景;提到春, 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 激发了学生的发现力和创造力, 从而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深透的体会。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中世纪理论家奥古斯门说:美是“整一”“和谐”, 可见和谐本身就是一种美。教和学的操作过程趋向和谐, 使师生关系充满和谐, 使学生能发展个性。有一位老师发现学生在桌子上刻下一个字时, 问学生没有人敢承认, 于是她仔细地端祥着字, 亲切地说:“这个字刻的不错, 十分有力, 这学期的写字课可以得满分。”于是有位学生马上承认是自己刻的, 可老师又亲切地说:“不过, 你这学期的品德可不及格了”。这位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和谐的气氛, 既指出了学生的优点, 又道出了学生的缺点,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又如著名航空学家冯·卡门讲课时常常一边在黑板上写, 一边从容不迫地讲, 可学生常常会非常开心地发现老师掉进了似乎难以解脱的思维陷阱里, 走入了不能自圆其说的死胡同。调皮而聪明的学生们既觉得有趣又为老师担心, 在他们屏息静听, 等着看老师笑话时, 不知不觉间突然发现老师已巧妙无比、出人意料地把自己从困境中出色地解救出来。这种奇异和谐的教学技巧, 不仅引来了学生的喝彩、欢呼, 而且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其效果就不必说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和谐的气氛还可用语言、动作、演示、答疑、辩论、表演等手段代替单调的讲述;用抑扬顿挫、新鲜生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代替平铺直叙的陈词滥调;用绘声绘色的表情和潇洒得体的手势等体态语言代替冷漠呆板的姿态, 教学的局面会是多么生动美妙!

随着社会的发展, 美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语文教学只有抓住了美育,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发掘了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注意了学生的审美心理过程, 才能全面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摘要:语文如果重视了美育, 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现力, 培养学生拥有优秀的人格。可采用从情感教学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等方法, 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语文教学只有抓住了美育,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文美育中的课堂情境 篇8

关键词:语文美育,感知性,想象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要在课堂上营造出“学习共同体”就必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一模式。语文美育教学的实施同样离不开情境的建构, 情境的建构也必须符合学生的所学内容。

一、创设感知性情境

在人对信息的接受过程中, 每种感官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知识, 其中60%来自视觉, 20%来自听觉, 15%来自触觉, 2%来自味觉。在语文美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来增强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情境的创设是多方面的, 但最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能具体的感知。即要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用实物、图画、音乐等作为引导, 又要培育学生想象性的再造情境的能力, 这就需要语言和学生自己的体会了。为此, 我们提出视觉上、听觉上、体验上和想象性的情境创设。

1、视觉式情境的创设

视觉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活动的场所, 围绕教学目标, 进行精心安排。在教师仪表、教室布置、课堂板书、多媒体应用方面采用具体措施。比如在教师仪表方面, 教师的穿着打扮要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 “无数事实证明, 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光彩照人形象的教师, 教育效果总是比较理想, 这里所说的‘光彩照人’, 绝非指地位的显贵、名声的显赫, 而是指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人格上、学识上给学生以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身教具有榜样的力量, 演讲具有感人的魅力”教师环境方面, 要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教室不宜拥挤, 应该宽敞干净, 考虑到光线的因素。桌椅的摆放要整齐, 墙壁四周可以悬挂部分名人名言, 但不必浓墨重彩。每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更换, 可以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 把自己的创意展现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让同学们在一个充满美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板书的设计上, 也要体现相应的美学原理, 做到整齐美观、纵横有序。在多媒体应用方面, 也要特别注意多媒体本身的特点, 一方面, 多媒体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带给学生较好的视觉效果, 但使用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 多媒体本身的视觉冲击也恰好是其弱项, 要让多媒体成为激发学生想象的工作, 而不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因而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 一定要留下足够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 动静结合, 对视觉上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揣摩品味。

2、听觉式情境的创设

在网络时代, 知识爆炸性的膨胀极大地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也往往让人陷入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困境。学生通过眼球吸取信息的同时, 在思维方面的退步也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换言之, 网络时代的负面效应之一就是用看代替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同样也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在对信息吸收有效性的研究中, 听觉在很大程度上优于视觉。听觉情境的创设应从教师教学语言、课文导语、诗文诵读欣赏、语感训练方面着手。

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语言听力方面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美育教学也有赖于良好语感的培育。要在课堂环境中从听觉的角度来训练语感, 既要注重教师语言这一个方面, 也要注重学生在诵读课文时自己听到的语言这个方面, 而且后一个方面对于训练学生的听力更为重要。就教师语言而言,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 也应是富于情感的美的语言。在规范、准确的同时也要体现文章本身的美感。因而教师语言在语速上要适合文章的情绪波动, 同时又要条理清楚, 具有逻辑性。学生在诵读课文的时候, 固然是讲究读的一面, 但也在听觉上对学生自我形成影响, 最美的声音还是自己的声音。

3、再次是体验式情境的创设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也是教学最终的体现。“满堂灌”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忽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理解了才是真正理解了, 学生感受了才是真正感受了。语文美育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参与到课文所构建的世界里, 在逐渐体验的过程中进入审美世界。比如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时, 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篇演讲稿写出自己的梦想, 再进行演讲。语文美育教育就是要调动同学们的情感, 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产生美的感受感悟。教师把课文中的文字化为语言传达情意, 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语言氛围中进行感受, 心灵才会彼此打开。

二、创设想象性情境

想象性情境就是学生根据教师和课文的提示, 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想出一个具体性场景, 并将自己的体验投射其中。一般而言, 想象性情境分为再现、比拟或虚构几种。再现想象就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或现象的浮现。比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时, 就可以让学生想一下父母所做的最感动自己的事情是什么?有的同学会想到自己晚上做作业时母亲一直会陪着, 有的同学会想到父亲把劳作所得拿到集镇上去卖, 换取自己的书学费, 有的同学会想到自己把妈妈气哭时的情境, 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比拟想象就是对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吴晗的《谈骨气》, 骨气是一个人的人格气质, 但毕竟较为抽象, 有的同学就把它比喻为变形金刚的钢筋铁骨, 怎么打都打不烂。对于这样的比喻, 有些老师马上给予纠正, 但事实上, 这样理解虽不能完全体现骨气的内涵, 但也有相通之处, 完全可以适当引导。虚构想象就是凭空由此物联想到彼物。一个人在较为年轻的阶段总是富于幻想的, 创造性的想象在学生中也大量存在, 教师应适当引导, 不能随意打击学生想象的积极性, 不能一个想法说出来, 教师就马上纠正, 要看一下是哪一种, 怎样引导到审美体验中来。总之, 学生的想象力是最为珍贵的品质, 一定要获得善待。

参考文献

[1]、黄良.审美力——美育素质能力构成,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下册) ,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年

职高语文教育中的美育 篇9

一、激发情感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 情感是关键。美感是对客观事物美的反映, 是客观评价时的情感体验。人是有感情的, 或是对美好纯洁事物的向往追求;或是对崇高品质、坚贞节操的赞叹不已;或是对悲痛事物的泣不成声;或是对腐朽罪恶的怒不可遏……教师应抓住时机, 在情感的关键处点拨学生心灵的琴弦, 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起共鸣, 产生回旋激荡, 爱作者之爱, 恨作者之恨。为了激发情感, 引起共鸣, 选好切入口是关键。对于一篇文章要研究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才最感兴趣、最能开启他们心扉的是什么, 如何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情感。可从语言美感入手, 在听读、诵读、默读中反复揣摩, 进行语言交流, 使之内化, 于不知不觉中形成语感体验。

其次, 要激发情感, 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情, 声调抑扬顿挫得当, 轻重缓急适宜, 让每字每句都撞击学生的心灵, 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受到感染, 也体验到这些情感, 从而接受作品艺术美的熏陶。教师的语言, 有时如滔滔激流、直陈感受;有时如春雨霏霏, 感人肺腑, 有时慷慨激昂、催人猛省;有时轻言细语, 沁人心脾……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激情, 点燃心灵的火花全身心地进入作品。

二、启发想象

学生具有美的情趣了, 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认识作品, 领略作品艺术美的能力。教师的责任是在审美对象 (文学作品) 与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一种审美联系, 给学生开辟一条审美的通道。比如作品的时代隔阂问题, 生字难词, 复杂难懂的句式等, 教师应给予指点, 让学生具备最起码的审美条件。另外, 还应安排好审美活动, 创造良好的审美情境。

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除了心境, 情景之外, 还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首先, 要从形象入手, 美和形象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 离开了具体的形象, 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作品展示的画面,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补充、想象”, 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教师应努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的相通点, 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比如, 教学“西湖”一课时引导学生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 清幽秀丽。那“一山绿, 一山青, 一山浓, 一山淡”的奇丽;那“夜幕初垂, 明月东升, 清风徐来, 水波荡漾”的旖旎……一幅幅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摇曳多姿, 清新俊雅, 从而着实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美好。

其次, 从意境入手, 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意境, 启发学生想象。比如诗词, 教师设身处地, 把作者苦心经营所描绘的景象再现出来, 把“未尽”的“言外之意”加以适当的发挥, 让学生身临其境, 来一个“人在画中”“意在画中”。

如在教“在大海中永生”时, 教师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把学生带到那悲壮的场面中去。教师通过播放配乐朗诵的录音或在配音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激发学生敬仰、爱戴、怀念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这时, 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你会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对邓小平爷爷的不舍和哀思。在创设情境后提出以上问题, 能使学生更好地身临其境, 更好地感受诗人敬爱伟人、怀念伟人的思想感情。这样通过视、听等颇具美感和美趣的方式, 使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好的陶冶和感染。若缺乏这样的感受, 学生则不能在美的熔炼中受到熏陶———感受是全身心的体验, 把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去。

三、开发美点

在正确的审美观点指导下, 开发美点应有适当的方法。首先, 应注重作品的范读。范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样引导学生, 就能使学生进入审美的情境之中, 教师范读得好, 往往是美育的先导。同时, 教师还应当适当地组织学生朗读, 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让学生直接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

开发美点应逐层深入, 一篇作品的美感如何, 体现总是具体的, 或是立意新颖, 或者构思精巧, 或是形象动人, 或是语言优美等等, 就要引导学生逐层深入, 进行具体的赏析和品味。

四、诱发美感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美感具有持久性, 所以诱发美感, 巩固成果是重要的。任何一篇文学作品总是寄托着作者的美学思想, 或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或是对英雄人物的歌颂, 或是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 等等。教师要利用这些教材的美感教育, 在学生面前展现未来社会的壮丽蓝图, 树立起无产阶级英雄的光辉形象,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鼓舞他们向上, 激励他们前进。在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篇作品“美”的同时, 教师应从学生的眼神中捕捉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 并使之升华, 或让学生发表议论, 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语文学科美育正是凭借教学美、教师美、教材美, 为学生创造美的世界, 唤起他们的共鸣, 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塑造美的心灵。”

上一篇:禁毁小说下一篇:混凝土梁的预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