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逃生

2024-05-14

疏散逃生(精选五篇)

疏散逃生 篇1

应急疏散制度缺乏

火灾是突发事件, 通常难以预料, 留给人们的疏散逃生时间往往仅有几分钟, 这短暂的逃生时间, 对于减少火灾伤亡十分重要,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更是如此。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疏散逃生时间, 就必须有制度的支持, 即有应急疏散制度规定, 一旦发现火灾, 逃生人员可以立即疏散逃生, 在现场的基层有关负责人有权发出疏散逃生的通知, 而无须请示上级。遗憾的是, 我国绝大多数人员密集场所没有这种制度。一旦发生火灾, 人们还是按常规的管理制度行事, 结果错失良机, 酿成大错。例如, 2013年发生的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火灾发生之初, 上班员工和基层管理人员都已发现火情。如果该公司事先有制度规定, 一旦发生火灾, 当班的车间管理人员有权下令疏散, 普通员工也应该立即疏散逃生, 留下少数受过训练的员工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那么就不会造成伤亡惨重的后果。但事实上不仅没有这样的制度, 相反, 该企业的劳动制度还规定, 个人擅自离开岗位要受惩罚。于是, 疏散逃生良机随之丧失。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2013年4月14日湖北省襄阳市一景城市花园酒店发生火灾。事故发生时, 值班的保安人员与相关负责人及总经理无法取得联系, 又不敢擅自向消防部门报警, 初期火灾扑救时机已丧失, 从而导致悲剧发生。如果事先有制度规定, 值班的保安人员在火灾发生后有权立即通知全体顾客和员工疏散逃生, 并在火灾初期将火扑灭, 那么死伤人数将会大幅减小。

不同的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层根据本单位、本场所的实际情况, 制订应急疏散逃生制度, 是减少我国这类场所火灾死伤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建筑物外逃生问题有待解决

发生火灾后, 楼道被火焰或浓烟封锁, 人们无法利用楼梯逃生时, 就只能从窗口、阳台向消防员求援, 或利用建筑物外逃生器材逃生, 因此窗口和阳台可以视为备用逃生出口。在许多人员密集场所, 这些备用逃生出口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 员工宿舍和车间的窗口装有铁栏杆、钉木板, 发生火灾时, 这些栏杆就成为人们逃生的障碍, 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死伤出现。第二, 许多人员密集场所没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配备建筑物外逃生器材, 一旦发生火灾, 在消防队员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 困在楼内的人无法安全逃生。2012年6月30日天津蓟县莱德商厦火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商厦离消防站较远, 发生火灾时, 消防队员无法及时赶到, 商厦的楼道又被火焰和浓烟封锁。如果商厦按相关消防标准, 在二、三楼配备逃生绳, 四楼以上配备缓降器, 就可以减少死伤人数。这些器材的有无, 在关键时候就决定着人的生死。第三, 我国有个别省份已用地方规范的手段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必须配备缓降器等建筑物外逃生器材。可是在实践中, 许多单位贪图便宜, 购置质量不合格的缓降器, 加之放置时间过长, 其非金属部件逐渐老化, 性能下降, 使逃生工具成为了安全隐患。第四, 有些人员密集场所把缓降器安装在阳台的外墙上, 这种安装方式会使缓降器的非金属部件在环境的影响下加速老化, 而且缓降器里的摩擦片在受到雨淋或接触到水枪喷出的水时, 一旦失效, 将危及使用者的生命。

在人员密集场所, 整改阻碍疏散逃生的设施, 增添建筑物外火灾逃生器材, 对于减少火灾伤亡是十分必要的。

消防知识没有因材施教

消防知识传播对象错位的情况在人员密集场所俯拾皆是。旅客走进国内旅馆可以在大厅里看到“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的消防宣传画, 给人一种该旅馆重视消防工作的印象。可是, “四个能力建设”是对单位及员工的要求, 旅馆应该把这种宣传画贴到办公室、会议室里去。张贴在大厅里, 给住店旅客宣传的, 应该是针对旅客应掌握的消防知识的宣传品, 例如, 入住时先实地考察疏散通道, 不要在床上吸烟, 如何使用灭火器和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一旦发生火灾, 在逃生时要随便敲邻房的门, 提醒同楼的旅客尽快逃生。其中最后一条尤为重要, 在襄阳一景城市花园酒店的火灾中, 如果当时成功逃生的客人能这样做, 就能减少死亡数量。人员密集场所单位的领导和分管消防工作的楼道管理员必须明白, 对于本单位的保卫干部、志愿消防队员、特殊岗位的员工、普通员工和顾客, 传授消防知识的内容是不同的, 向顾客传播的消防知识必须简明实用。错位的消防知识传播, 只是作秀。

疏散逃生演练缺乏

疏散逃生演练对于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死伤数量十分重要。一次精心组织的疏散逃生演练, 可以使单位里分管消防工作的领导和保卫干部找出种种需要整改的问题, 使负责引导疏散的员工受到训练, 使普通员工在真正发生火灾时不会恐慌, 从容有序地撤离现场。从2013年的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 从未组织过疏散逃生演练的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是极混乱的。

为了取得良好效果, 疏散逃生演练必须精心组织, 认真实施, 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对于装有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或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单位, 要以报警声作为开始演练的通知;对于没有安装的单位, 要施放模拟火灾烟气释放器的烟气, 让可视的烟气作为开始演练的通知。疏散的行进方式应该是疾走, 而不是奔跑。在安全出口设置常闭式防火门的地方, 疏散人员中走在最前的人要把门完全打开, 最后一名疏散的人要把防火门关上;下楼时, 疏散人员要沿右墙成一列纵队行进, 左侧楼梯留给消防员登楼救人灭火。凡是配备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逃生绳和缓降器的场所, 要将这些逃生器材的使用纳入演练的项目。在百货大楼、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 还要把店员分工模拟引导顾客疏散纳入演练的项目。每次演练结束后, 分管领导、保卫干部和志愿消防队要认真对演练进行总结, 解决暴露出的问题。

在人员密集场所, 疏散逃生演练不仅要定期开展, 而且要把每个环节都做到位, 事后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疏散逃生知识传授不畅

人员密集场所单位的负责人要责成保卫干部, 尤其是负责消防工作的干部向员工传授有关疏散逃生的知识。例如, 火灾烟气是导致大部分人员死亡的原因;在门厅停放电动车和给电动车充电可能造成火灾并影响火灾疏散逃生;常闭防火门保持关闭对疏散逃生的重要性;防火卷帘门下不能堆放物品等。全单位员工对疏散逃生的基本知识、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有正确的认识, 主动排除这方面的隐患, 尤为重要。

必须走出的误区

目前, 我国在火灾疏散逃生方面存在许多误区, 这些误区有的是沿用了一些过时的知识, 有的是采用一些本身就似是而非的知识, 这些误区会给疏散逃生, 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群体逃生带来严重的影响。

就地取材, 利用百货大楼的物品作为逃生器材

有的消防科普宣传读物向读者传授在百货大楼或超市发生火灾时, 可以拿店里的毛巾、衣服蒙住口鼻, 也可以拿店里的水带从窗位逃生等, 其实这些行为是错误的。第一, 顾客都去抢夺店里的物品, 会造成现场混乱, 这是疏散的大忌。第二, 用水带结绳从窗外逃生本身很危险, 如果室内消火栓里的水带被取走, 还会影响消防员灭火。其实, 百货大楼、超市在营业时间发生火灾, 发现火情时火势都较小, 这时只要及时通知全体顾客, 保证顾客在商店员工的引导下有序疏散, 基本上都能安全撤离火场。

火场逃生的要领是用湿毛巾蒙住口鼻, 弯腰行进

就防火灾烟气而言, 火场逃生的要领是尽可能不吸入火灾烟气。用湿毛巾蒙住口鼻是实现这一要领的手段之一, 因为湿毛巾能过滤烟气中有害颗粒等物质, 减少空气吸入量, 有一定的防烟作用, 但是它不能过滤烟气中最致命的一氧化碳, 作用又有限。因此火场逃生防烟的原则应该是现场如果配有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就尽可能使用, 因为它不但能把一氧化碳催化成二氧化碳, 而且能防热辐射。如果尚无配备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但能很快找到湿毛巾时, 就选择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如果找湿毛巾要花不少时间, 可以用衣服等蒙住口鼻立即逃离火场。弯腰行进也是实现要领的手段之一。火灾烟气比空气轻, 它先沿天花板蔓延, 再逐渐下沉。火灾烟气层是可见的, 当烟气层远离头部时, 可不弯腰疾走, 这样撤离速度会更快。烟气层接近头部时应弯腰行进, 更低时应匍匐行进。把实现要领的某些手段固化了来替代要领是错误的。

披湿棉被逃生

在许多消防知识挂图里,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披着打湿的棉被逃生。这个方法是日本上世纪五十年代推广的。那时日本的住宅多是木结构的小楼, 逃生时为了防止身体被烧毁落下的木构件烧伤, 就采用这种方法, 后来这种方法在我国得到推广。如今我国人员密集场所再采用这种方法逃生, 弊就远远大于利了, 因为现在我国人员密集场所的主流建筑物是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木结构和木结构的建筑物较为罕见。因此, 发生火灾时, 烧毁的木构件掉下来的几率很小。相反, 人员密集场所人数众多, 在企业员工宿舍里, 若员工都采用此种方法, 则打湿棉被要花较长时间, 披着棉被逃生影响行进速度, 也易引发踩踏事件。

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篇2

演练时间:2014年1月9日(模拟时间14:00——14:30)演练地点:大堤完小

参演人员:全校师生

演练总指挥:黄振中

演练副总指挥:马永涛

人员分工及演练过程:

刘晓军、冯玉品两位老师负责一年级学生的逃生疏散;徐玲改、封志丽两位老师负责二年级学生的逃生疏散;李翠霞、杜丽两位老师负责三年级学生的逃生疏散;吉艳津、杜艳纯两位老师负责四年级学生的逃生疏散;杜志杰老师负责五年级学生的逃生疏散;韩玲变老师负责六年级学生的逃生疏散;刘平老师负责一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护卫工作;蒋凤华老师负责三四年级的安全护卫工作;孙小双、谈艳梅两位老师在教学楼梯转弯处负责学生的安全护卫工作。

校长黄振中负责发令,马永涛负责计时及清点学生人数。

演练开始,第一次发令为室内躲藏,第二次发令为向室外疏散,及时把学生带到安全区。

注意事项:

各班主任事前做好学生的地震演练培训工作、做好主会场的设计布置、演练时做好解说、掌控好会场秩序。

疏散逃生 篇3

笔者选取高校学生特征人群,以典型的高层学生公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buildingEXODUS结合CFAST软件模拟结果的对比,提出同类型建筑的优化设计建议,归纳高校学生的火灾疏散行为、心理特征等。

1 研究方法与火灾场景设定

1.1 研究方法

采取实证调查、buildingEXODUS软件模拟以及实证调查结果与软件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等方法。

(1)实证调研。实证调查包括实地观察、宿舍管理人员访谈以及调查问卷、时间模拟四大部分。实地观察和访谈旨在通过初步总结问题、测量平面、了解火灾预警机制确定模拟条件;调查问卷和时间模拟旨在获取及总结高校学生的自然状况和行为、心理特点,以及逃生时某些环节所需时间,为模拟提供数据和依据。

(2)模拟软件。buildingEXODUS由人员、运动、行为、毒性、建筑、危险性6个相互联系的子模块组成。与同类软件相比,具有结果全面详实、使用简便、有一定综合性等优点,配合火灾区域模拟软件CFAST,可以较好地还原火灾时的模拟场景。

(3)实证调查与模拟结果对比。用实证调查总结出的高校学生在逃生过程中行为、心理特征,对软件模拟结果以及模拟过程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比和分析,旨在弥补软件模拟的不足,便于更好地解读模拟结果,使结论更加客观。

1.2 研究对象

高层学生公寓具有建筑体量大、构成单一、布局简单、人员密集等特点。调查显示,我国高校高层宿舍的平面组织方式以旅馆式居多。笔者选取某高校男女生宿舍楼各一座,见表1。其平面布局形式分别为具有代表性的一字型和L型,见图1所示。

高校学生的年龄普遍为18~25岁,人群特征明显,buildingEXODUS软件默认参数是基于西方人种数据库,不适合我国国情。因此,研究小组对居住在该公寓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男女生各100份,得出软件设定依据以及人群行为心理特点,详见表2所示。

1.3 火灾场景设定

选择最不利情景,即火灾发生在凌晨,此时宿舍人数是一天中的最高值,按满员人数的85%~90%进行模拟,除了管理人员在管理室,其余学生均在宿舍。火灾场景由火灾模拟软件CFAST设定。

1.4 其他选项

除上述由实证调查确定的设定参数之外,其他参数需要通过软件反复实验和分析对比确定。由于女生宿舍平面布局简单、防火分区少、逃生出口单一,适合用于探究“最符合真实情况”的软件模拟设置,表3为经过论证得出的对模拟结果有影响的选项汇总,将其作为模拟参数设置。

2 模拟结果与分析

2.1 女生疏散过程模拟

(1)拥堵严重,疏散速率较低。图2(a)显示火灾发生后225 s时一层大厅的疏散情境。出口处出现了明显的拥堵情况,其通行能力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满荷载状态,且出口处疏散十分缓慢,故此阶段消防人员不可能通过出入口进入宿舍楼内。

(2)逃生通道使用效率不高。图2(b)显示火灾发生后330 s时一层大厅的情景。这时该楼西侧的人员已完全撤离,而另一侧的楼梯间一直在疏散,直至模拟结束,表明两个楼梯使用分配不平衡。造成上述情况的核心原因是疏散出口不足,如果原本用于疏散的2号出口可以正常使用,人员疏散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即使2号出口可以正常使用,由于其位置距楼梯间过近,也易造成拥堵,使得不断涌入楼梯间的人员无法向外疏散。

2.2 男生疏散过程模拟

总体上说,男生的疏散时间较短,疏散过程也顺畅很多,这与该宿舍的平面布局形式、出口位置、疏散楼梯数量,以及男生有较强的逃生能力有直接关系。

(1)烟气影响疏散过程。火灾发生77 s时,套间的学生受烟气影响无规律走动,表明人员无法顺利逃出房间。这种现象在整幢建筑中呈随机分布,但在每层的相同区域比较集中,说明这种套间布局形式不利于人员疏散。这种情况在2 min后得到缓解,但各出口已有大批人员聚集,此时如有人员在逃生中受伤将无法及时获得转移。

(2)缓冲空间不足和出口宽度过窄。模拟结果显示,个别出口出现拥堵,主要是由于楼梯间和出口之间未留有足够的缓冲空间,或者出口宽度过窄,与所承担的疏散需求不匹配。图3(a)所示出口在疏散时所承担的人数很多,但出口宽度仅为1 m,因此造成大量人员堵塞。如果出口处留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且出口宽度较大(2.4 m),此时楼梯间不会造成明显的拥堵,能保证楼内人员持续疏散,如图3(b)所示。

(3)总体疏散时间不受着火点影响。无论是女生宿舍还是男生宿舍,模拟结果均表明,不论着火点在哪层,均不影响疏散总体时间,如图4所示。女生宿舍疏散时间约为690 s;由于男生宿舍防火分区、逃生路径均多于女生宿舍,且男生逃生能力更强,所以疏散总体时间较短,约为450 s。

(4)楼层疏散时间差基本相同。在疏散过程中,每层最后一人疏散出去的时间差为30~40 s,整个疏散过程比较稳定,如图4所示。这说明不论火灾发生在哪一层,各层学生的疏散情况基本类似,不会造成某层拥堵特别严重的情况。

(5)疏散过程均无人员伤亡。在上述疏散时间区间内,一般情况下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说明笔者选择的高层宿舍依照现行建筑防火规范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的效果较好,尽管人员密集,但宿舍布局简洁,只要火灾警报及时,加之高校学生逃生能力较强,一般不会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的惨剧。

3 对高层学生宿舍设计和管理的建议

根据模拟结果,笔者对高层学生宿舍设计和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出口布置必须合理。第一必须保证各出口通畅。从女生宿舍的疏散模拟可以看出,2号出口无法使用对逃生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第二保证各个出口的疏散压力和疏散能力相对应。男生宿舍各出口的疏散情况见表4所示。宽度仅为1.5 m的4号出口承担了31%的人员疏散。如果适当加大出口4的宽度,该男生宿舍整体的疏散情况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总疏散时间将可减少至6 min以下。第三保证出口与楼梯间之间的缓冲空间以及出口通行能力相互适应。楼梯与疏散出口距离过近,会造成大批人员堵塞在楼梯间无法疏散,以男生宿舍的2号出口尤为明显(见图5所示)。女生宿舍的2号出口处于封闭状态,实际上即使该出口可以正常使用,由于其位置距楼梯间过近,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受条件所限出口宽度不能扩大,则应适当扩大楼梯间和出口之间的缓冲空间; 反之,若缓冲空间不宜扩大,则应该拓宽出口宽度,以提高出口的通行能力,可有效避免学生改变逃生路径和出口的过程中发生意外。

(2)平面布局以L型为好。由模拟可知,男生宿舍L型平面布局划分的防火分区多,出口多,方便设计更多的人员疏散方案。若在不严格要求宿舍朝向的地区,应尽可能采用L型平面布局形式进行高层宿舍设计。

3 高校学生逃生行为分析

由于buildingEXODUS是基于行为准则的数字模拟,需要结合实证调查,分析高校学生在逃生时的行为、心理特点,进一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1)疏散行动前。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倾向通过多种方式来确认火灾发生。除火灾警报器外,也会通过广播、楼道里的嘈杂声等方式确认。因此,较之模拟时人员行动时间趋于一致,实际上人员开始逃生的行动时间差异很大。

(2)疏散过程中。在逃生路线选择上,高校学生有“从众心理普遍”和“乐于改变逃生路线”两大特点,其原因与集体生活、学生间相互熟知、对布局简洁的宿舍比较熟悉有很大关系。在这两种心理影响下,高校学生逃生时更易“随大流”选择疏散路径和逃生出口,这种选择有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选择出口的标准主要为最近出口。此外,根据调查,高校学生在出口拥堵且有其他选择时会很快改变逃生路径,不会出现在其他出口通畅的情况下,仍聚集在某一出口的现象。另外,高校学生在逃生时很愿意帮助逃生困难的人,且帮助对象不限于熟识的人,这一特点对疏散过程和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虽会影响个体疏散时间但从整体上会减少死伤情况,使得逃生过程更加顺畅。然而,这一影响因素在buildingEXODUS软件中无法体现。

(3)疏散方案。由调查可知,高校学生的消防知识情况掌握良好,且发生在宿舍的火情一般并不严重(多是由于烟头和违章电器引起),因此火灾发生后学生们很可能自行灭火或者采取措施减小火势,加之高层学生宿舍具有建筑体量大、防火分区多的特点,火势小的火灾不一定需要全楼人员撤离。

4 结束语

(1)通过实证调查,高校学生在火灾发生时的逃生心理和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火灾确认方式上,更信赖火灾警报器,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对人员嘈杂声、广播等其他方式比较信赖;二是在逃生准备上,绝大多数人倾向于立刻逃出建筑物,相对而言女生更倾向于逃生前收拾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在准备时间上较男生长;三是在逃生心理上,学生具有普遍的从众心理,但比较理智,一般不会重返火灾现场并劝阻他人;四是在逃生行为上,与平时的表现有较大差异,但仍能维持较好的秩序,并乐于帮助他人。

(2)运用buildingEXODUS软件对典型高层学生公寓火灾疏散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提出了建筑安全疏散的优化设计建议:一是尽量采用L型平面布局;二是在平面设计上需注意处理好人员总量、出口宽度以及与楼梯间的缓冲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

(3)进行buildingEXODUS软件模拟时,需要对个体的描述更加细致精确,数据选择和处理上更加定量化,以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需要利用其他手段进行验证和分析才能得到更客观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李晓萌.人员疏散行为的实验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2]静元.建筑火灾计算机模拟软件介绍[J].西安建大科技,2007,(2):46-52.

[3]周勇,张和平,万玉田.奥运摔跤馆疏散出口设置合理性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4):246-248.

[4]胡成,李伟,姚晓辉.人员反应时间对公共场所疏散性能的定量影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4-7.

[5]唐巍,常帅男,杨谱,等.基于buildingEXODUS模拟评估高校宿舍疏散安全[J].安全,2011,(1):8-11.

[6]吴秀敏,刘全义,张辉,等.典型娱乐场所火灾期间人员行为分析[J].火灾科学,2011,20(3):133-139.

[7]阎卫东,陈宝智,种茂华.火灾情况下不同楼层对大学生疏散心理和行为反应影响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4):32-37.

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总结 篇4

为使大家了解防火、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14年3月14日下午3:25全校师生举行了防震疏散逃生演练。这次演练搞得比较成功,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庄武永总指挥,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期间明确职责,制定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召开全体老师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各位班主任老师要以演练为契机,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地震逃生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听到后,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今天的演练内容:疏散防踩踏演练(发生小地震)。在演练活动,每位教师尽职尽责,确保了演练活动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第一次警报响起,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防踩踏演练,组织本班学生排队,听从领导指挥,按疏散路线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科任教师按分工要求,在指定位置,积极做好疏导工作。学生到达目的地后,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整个演练活动井然有序。

本次活动全校共有1095名师生参加,前栋楼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20秒,后栋房用了25秒。整个演练过程严肃、认真、紧张、有序。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地震逃生疏散演练实施方案》的一次检验,提高了师生实际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初步掌握了在危险环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一旦发生地震,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活动结束后, 各班学生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各位班主任及时做好总结,巩固提高学生地震逃生演练活动的效果。这次逃生疏散演练警示着全校师生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促进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检验了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对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较慢。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各班级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为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倡议同学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在正常教学时出现突发事件,全校师生要沉着冷静,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总体要求,比照这次演练,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避免打乱、上网等违纪现象,避免因违纪引发的安全事故。

3、要加强饮食、防火、防盗、防震等方面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切实提高安全意识。

4、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5、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谨防交通意外事故发生。

港上镇北谢小学

疏散逃生 篇5

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 火势蔓延的途径多、速度快。

在发生火灾时, 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的多层建筑, 由于在高层建筑内存在大量的可燃物, 并且建筑内的竖向结构的井道较多, 一旦发生火灾, 在烟囱作用的影响下, 将会加速火灾的蔓延, 整栋建筑将会快速的燃烧。

1.2 人员密集, 疏散困难, 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在高层建筑中, 由于人员比较密集, 垂直距离较远, 一旦发生火灾, 如果居住在内的人员全部都用楼梯逃生会造成拥堵现象。并且考虑到实际情况, 居住在楼内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 很多的老弱病残人员无法利用楼梯进行逃生, 并且由于受到垂直距离的限制, 从高层中逃下, 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 这也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在外界救援设施中, 比如说云梯和缓降器等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逃生需求。此外, 在高层建筑中, 由于垂直的竖向结构, 一旦排烟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楼梯会成为竖向井道中火势蔓延的通道, 对利用楼梯疏散逃生的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

1.3 致灾因素多, 扑救难度大。

由于高层建筑人员在单位面积上比较密集, 所以使用的电气量比较大, 易发生火灾。另外, 在高层建筑中, 一般情况下, 使用的消防设施都是建筑自身配备的, 在日常使用中, 如果维护的不够及时, 在火灾发生时就无法正常的发挥作用。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对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2 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

高层建筑中有多部电梯, 但在火灾时却被统统降落至底层, 电梯不能作为疏散楼梯的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2.1 普通电梯不能可靠保证电梯的正

常供电。因火势蔓延或人为切断电梯的供电, 使得电梯失去动力而停止, 这时电梯不但不能作为疏散工具, 反而会使正在使用的人员被困其中, 陷入危险。

2.2 普通电梯极易受烟气侵害。

普通电梯无消防前室, 火灾时烟气会通过电梯井进入电梯轿厢, 危及电梯内人员的安全。

2.3 普通电梯现有制造技术还难以完全确保火灾状况下安全使用。

首先, 普通电梯本身不具有防水功能, 灭火时采用大量的水会导致电梯的某些电器部件、电气线路等出现故障或损坏, 电梯因此会停止运行。其次, 由于火灾现场的温度会使电梯机械部件受热失效, 如门系统、悬挂系统、导向系统等, 从而使电梯在火灾情况下继续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

2.4 公众对于电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

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认可也需要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在火灾时由于人们的恐慌可能会引起混乱, 导致电梯的疏散功能得不到保障。由于长期以来高层建筑管理部门受到“火灾时禁止使用电梯”规定的影响, 而没有考虑和制定火灾情况下合理使用电梯的应急预案, 导致火灾时高层建筑管理部门将所有乘客电梯都迫降至底层, 不允许普通电梯作为疏散工具使用。

虽然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普通电梯在火灾时的安全使用, 但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有很多利用电梯疏散的成功案例, 有时电梯还在安全疏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建筑内部的人员多半是乘坐电梯, 火灾时大多数人员还会奔向电梯方向, 而不是疏散楼梯方向。因此, 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技术保障措施来提高电梯自身的安全性能, 如按照消防电梯的标准设计普通电梯, 同时制定合理可行的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保证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可以继续安全使用。

3 具体改进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3.1 按照消防电梯的建筑设计标准设计普通电梯。

(1) 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消防电梯的规定设置电梯前室, 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电梯前室门口易设置挡水设施; (2) 电梯竖井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 当隔墙上开门时, 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 电梯供电按照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的要求来设置, 动力和控制电缆、电线采取防水措施; (4) 电梯轿厢的内装修采用不燃材料, 并配备消防电话;5、电梯间底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2 增设正压送风装置。

通过机械加压送风的方式来保证电梯竖井和电梯前室火灾时保持正压, 防止烟气进入电梯前室和竖井。

3.3 电梯轿厢内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依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 中对电梯轿厢、竖井和机房的安全要求, 电梯轿厢本身的抗火, 阻燃性能都是比较好的。在目前条件下没有必要对现有的轿厢进行抗火性能改造, 但是为了更加安全起见, 可以在轿厢内设置消防安全箱, 包括灭火器、呼吸器、手电筒、防烟面具、安全绳、面巾等。以备在紧急情况下供被困人员使用。

3.4 建立火灾预警和语音告知系统。

在火灾发生时, 可以根据时间和火势的强烈程度将其分为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猛烈阶段。一般情况下, 在前两个阶段中, 电梯都是可以作为逃生工具而使用的, 如果起火点距离电梯较远的情况下, 在猛烈阶段也可以使用。但是为了利用电梯逃生更加的安全可靠, 应该在每层楼梯安装感温、感烟和感光系统, 并且要配备广播系统和电视系统, 这些系统要和电梯控制中心相连, 电梯控制中心根据火势发生的程度来判断电梯是运行还是关闭。同时通过广播或者是电视系统向逃生人员传递火灾形势和逃生方式。

3.5 将电梯疏散纳入灭火应急预案中。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要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逃生方案, 并且要制定出电梯逃生的预案。可以采取电梯楼梯相结合的方式, 处于低层的人员利用楼梯, 高层的人员利用电梯的方式。在疏散预案制定后, 要进行定期的演练。

4 以上所探讨的都是在高层建筑中通

过电梯进行火灾疏散逃生的方案, 但是我国传统的火灾逃生都是利用楼梯, 所以说通过电梯进行疏散逃生还有待专家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希望这种方法可以成为日后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的有利措施, 对高层的火灾疏散逃生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高层建筑兴建的速度不断加快, 在高层建筑中, 消防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高层建筑中, 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高层发生火灾时, 疏散逃生是重要的救援措施, 本文针对如何利用普通电梯来进行逃生进行了探讨, 在可行性方面做出了分析, 尽量的保证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电梯,疏散逃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下一篇: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