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2024-05-07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精选十篇)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1

20世纪80年代,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与方法引入我国, 在职业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行动导向”的本质属性在于“在职业实践中培养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 其核心在于使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保证职业行动的实践性和完整性。因此, 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业设计教育而言, 构建符合“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1.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职业行动的逻辑关系基础上的, 其载体是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不同于建立在知识的逻辑关系基础上的传统专业课程体系, 应体现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需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包括职业岗位的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及专业综合能力。

3.职业行动导向的核心是职业行动的实践性和完整性, 载体是工作任务, 支撑是知识、能力及素质, 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需进行职业行动领域的调研与分析。

4.职业行动导向不完全是真正的职业行动, 需将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向学习领域的课程进行有效转化。

5.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需要考虑学生今后职业的提升与拓展空间。

课程体系重构方案

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首先需要进行工业设计职业行动领域调研与分析, 提炼出工业设计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然后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得出典型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 最后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课程的转换,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一) 职业行动领域调研与分析

职业行动领域调研与分析是建立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通过调研与分析, 应基本回答专业涉及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是什么, 胜任职业岗位, 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职业素质是什么, 据此为课程体系设计、挖掘专业特色、形成专业优势及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职业行动领域调研从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 笔者进行了职业领域的调研, 内容主要包括工业设计相关职业标准、工业设计专业的职能划分、工作范围、工业设计专业典型产品设计流程, 如小家电、手机、旅游产品的典型工作过程、工业设计行业典型企业与设计机构的设计流程资料等, 同时, 针对浙江省一些企业与设计机构进行了访谈, 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设计工作过程、工业设计职业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等。

职业岗位分析工业设计专业的职业岗位分析主要依据职业行动的基本流程, 在调研的基础上, 总结出工业设计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是助理工业设计师;辅助就业岗位包括设计管理助理人员、项目企划专员与助理平面设计师, 主要升迁岗位包括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设计主管及产品企划设计师等。

岗位工作任务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工作任务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基础。通过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辅助就业岗位及主要升迁岗位三种类型的岗位分析, 可以确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 针对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整合, 可以提炼出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例如, 导入草绘的三视图的数字文档、制作外观及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制作材质、布置光照、渲染和润色、打印和输出等具体工作任务可以提炼为一项典型工作任务, 即产品设计表达。

(二)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首先需要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要求、工作步骤、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工作组织方式以及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对产品设计表达这一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分析如表1所示。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此项典型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分析如表2所示。

(三)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课程转换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课程转换应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 在进行转换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要注重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与能力的关联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第二, 要注意1门课程可以对应多个典型工作任务, 一项典型工作任务不应对应多门课程。

第三, 理论课与实训课不应分设。以往理论与实训课程几乎都是分开设置的, 教师一般先进行理论讲授, 然后集中进行实践操作, 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需要, 学生边学, 边做,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

第四, 课程结构应成体系、成系统、有层次、有梯度。

结合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课程转换的基本原则, 我们将工业设计行业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设计调查、产品设计概念构思、产品设计表现技法、产品设计表达、产品造型的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作、产品结构设计、产品模型制作、平面设计、设计管理等9门学习领域课程。

(四) 职业行动导向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职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构建设计思路为指导, 结合以上分析, 我们将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6个课程模块, 即职业技术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训课程、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职业技术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岗位单项能力, 由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转换的9门学习领域课程组成;综合实训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主要包括几类产品设计与制作的综合实训课程;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其中, 顶岗实习的课程主要包括一年级暑期专业认知实习, 二年级暑期专业实践实习及毕业顶岗实习环节;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职业提升与拓展能力, 主要包括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及网页设计等课程;职业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文知识与专业素质, 此模块一般不超过4门课程, 主要包括设计与审美、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社会与人文及设计制图与CAD课程, 具体如图2所示。

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特色

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在各门课程之间形成流畅的系统传统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单项能力为核心, 如设计素描、产品形态设计、产品表现技法、设计材料与工艺等课程各自独立, 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点, 课程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基于职业行动导向构建的课程是按照工业设计职业的基本工作过程进行设计, 各门课程之间环环相扣, 如同流畅的系统, 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行动, 两种课程体系的比较如图3所示。

明确了每门职业技术课程的内容、知识及能力新的课程体系明确了每门课程的目标、所授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清晰, 改变了不同教师讲授不同课程内容的传统, 有助于形成课程内容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分设的学科化体系, 基于职业工作过程,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式教学, 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思想。

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有所改观, 但是新的课程体系也面临新的问题, 一方面, 由于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 一门课程整合了许多知识, 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学习和提高;另一方面, 由于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 目前基本上处于无教材的状况, 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边总结经验, 边自编教材。

摘要:我国的高职工业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许多高职院校存在模仿本科课程体系的现象, 以致高职课程的内涵与目标混淆不清。因此, 高职院校应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重构具体的教学方案并探讨课程体系的特色。

关键词:职业行动导向,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邦祥, 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5) .

[3]王英.对职业行动导向型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文学, 2007, (5) .

[4]汪治.实践导向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8) .

工业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 篇2

姓名:年龄:专业:学号:规划年限:

每个人的人生开始都是一张白纸,你是想平淡无奇、碌碌无为的走完这短短几十个春秋,还是想活得绚丽多彩、让全天下的人尽可能的知道你的存在,让历史记下你来过,你没有辜负生命。这要看你是怎样谱写、怎样去描绘自己的人生。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摆脱这样的平凡的模式: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期盼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我个人也无法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

一、自我认知

我性格活泼开朗,却又喜欢安静的环境,因为安静的环境可以让我专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既喜欢艺术、旅游等休闲放松类的活动,又对谁都可能是下一个神话的商界充满激情。我活着的目的很简单,不辜负生命。没有庸庸碌碌的过一生叫不辜负生命,能够让自己以及家人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叫不辜负生命,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叫不辜负生命,能够尽可能的体现自己的价值叫不辜负生命。综合自己跟朋友们的看法,现对自己的优劣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做如下客观评价:

优势:吃苦耐劳能力还可以,能够认真对待各种问题,有长远的目标跟打算,能够严格律己,大学给我提供了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丰富自己各方面知识的平台。

劣势:反应能力差,思维逻辑不强,对社会的了解不足,接触社会锻炼的机会很少。

学习环境因素:在大学里学习一个工科类的专业,学校有优势的相近学科较多,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工业设计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必须跟其他各学科之间互补,图书馆内图书资源丰富,图书馆外优秀校友资源云集,加之学长们的热心帮助与专业老师们的辛勤栽培,让我对专业有了很深的理解。

二、职业世界认识

每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仕途,学术,商界。

中国人的官本位意识让一些’“入世为官‘’的人风光无限,而好多人做官的动机不纯让他们如履薄冰。做官必须具备四项基本功: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办事能力。其次,走仕途这条路需要具备比较开朗、外向的性格。第三,为官之人必须有一定的城府。最后,政客应该具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要能够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否则在官场上恐怕很容易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判断。学术之路孤独并快乐着,目前选择学术之路的大学生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因为喜欢学术研究,并能够享受学术本身必然带来的孤独乃至清贫;第二种是因为大学老师有着比较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希望通过在学校任教获得一个目前看来还摔不破的饭碗;第三种是因为以其自身条件比较难在校园之内谋求一个满意的工作,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继续呆在象牙塔里。商界,一切皆有可能。现在,经济地位决定

发言权。一个以经济为中心的的社会便意味着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商界相当于政界而言是第一位而不是第二位的。

三、职业方向

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无法摆脱这样的平凡的模式: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期盼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我个人也无法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搞工业设计,主要是有两条路子,一是进入企业的设计部门,另一个就是创办独立的、自由的设计咨询公司。两条路各有优缺,我个人的打算是先进入企业的设计部门,用时间积累资金、团队、项目。好好学习,等机会成熟了选择自主创业。我不会一直呆在企业的设计部门,那样子的话我鞠躬尽瘁一辈子,顶多是一个设计总监。我要的是自由的生活,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自己不想做什么可以不用去做,我要的是能给别人提供平台,而不是去做别人安排的事,当然在我实现这些之前,我什么都可以做。

根据以上职业方向,我必须掌握一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需要掌握基本技能,还必须广泛向那些商界精英学习,更多的涉猎营销、金融、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

四、实施计划

(一)、近期目标:毕业后可以进入知名企业设计部门

1.要适应研究生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做研究的方法;

2.了解中国当前局势和市场,涉猎与工业设计有关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另外,要多看些文化方面的书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3.努力写一些研究论文,用学习到的研究方法做研究。还有,要积极参加各个企业以及相关部门举办的工业设计大赛。

4.要优秀毕业,顺利取得学位,争取进入知名企业的设计部门工作。

(二)、中期目标:希望可以做到设计总监

1.从底层做起,工作中积极表现,不怕苦不怕累,多做事,帮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忠诚。

2.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提升和完善自己。

3.打造组织自己的设计团队

(三)、有自己的设计公司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熟悉工作流程,积累工作经验,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或者是跟一些大的企业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有足够的资金,但是为了尽快达成这个长期的目标,也会考虑跟其他人合作。

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评定 篇3

关于《暂行办法》的出台,还有一个小故事。广东省汪洋书记第一次到深圳考察文化创意产业时,有人向他介绍了一位著名设计师。这位设计师说,“我是什么设计师啊,都是自封的”,然后就说出了工业设计界缺乏统一职业资格制度的困惑。汪洋书记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请有关部门关注工业设计师的职称评定工作,最终形成了方案。随着今年9月30日工业设计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公布,职业资格考试也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12月12日,广东省首次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考试在广州举行,全省共有582名考生参加考试。考试共分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级,报考人数分别为高级19名、中级273名、初级290名。

除了进行考试之外,“省长杯”的大赛成果也与工业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评挂钩,其中除进入大赛前十名团队的主创设计师通过答辩可被直接评为工业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一、二级外,进入前二十名团队的42位非主创选手将通过综合评审方式参加工业设计师二级评定。

在未来,关于工业设计师的评定办法或许会在全国普及,本刊现就《暂行办法》中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摘要及解读。工业设计师的分级:

工业设计职业水平评价设置高级资格、中级资格、初级资格3个层级。资格名称对应分别为高级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助理工业设计师。高级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和助理工业设计师的英文译称分别为Senior Industrial Designer、Industrial Designer和Assistant Industrial Designer。

工业设计师等级的获得:

助理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通过考试取得。助理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设《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工业设计实务(初级)》两个科目,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设《工业设计综合知识》和《工业设计实务(中级)》两个科目,达到考试合格标准者取得相应资格。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达到考试合格标准并通过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者取得相应资格。考试科目为《工业设计实务(高级)》。

工业设计师评级对学历的要求:

助理设计师: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满4年;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专学历,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满2年;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或取得其他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相应增加2年。

工业设计师: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满6年;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满4年;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工业设计专业满2年;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满1年: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或取得助理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后,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满5年。

高级设计师: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并获得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后,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满5年;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满2年。

工业设计师评级对能力的要求:

助理设计师:有一定的工业设计知识和工作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一般性专业技术问题;具有独立完成一般性工业设计专业工作的能力:了解与工业设计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工业设计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

工业设计师:[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具有完成本专业较为复杂的技术工作和独立解决本专业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指导初级资格人员和协助高级资格人员工作的能力;熟悉国内外工业设计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工业设计行业管理规定,有较丰富的工业设计专业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专业能力】设计创意能力:产品使用功能与使用方式、产品外观形态与色彩、产品界面与交互的创意设计,产品结构与材料的综合运用:

设计表达能力:徒手绘制设计草图,以计算机及设计软件精确表现设计方案,以文字、图文或多媒体手段综合表达设计方案和设计概念:

设计研究能力:包括产品市场与用户研究、产品分析与设计定位研究、产品趋势与发展研究、产品人机工学研究;设计管理能力:

设计项目组织与管理,设计评价,文化、商业和工程知识的综合运用。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4

一、选择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模式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具有科学、技术、经济和艺术的多重属性, 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艺术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相对封闭的局面,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仅侧重站在美学的角度去研究与解决问题, 而这只是产品设计中众多内涵的一部分, 若只注重创意思维的培养, 缺乏产品造型设计综合知识和工作全过程的培养与训练, 学生所获取的职业能力是不全面的, 并不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为了适应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 深化校企合作, 建立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缩短“学校中设计”与“企业中设计”的差距, 通过深入研究与调研, 课题组选择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模式。以岗位实践技能要求为重点, 以工业产品外观创新设计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 突出应用创新能力, 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以就业为导向, 实施项目教学, 形成了以“一主线”即“产品外观创新设计为主线”, “多方向”即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产品的宣传与营销等多个方向”。构建基于产品造型设计工作过程的工学交替、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把理论认识与操作训练、能力培养与职业特色紧密结合。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主要面向产品外观设计工作岗位, 以行业企业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真实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 通过工学结合的整合项目的一体化训练, 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在校学习任务与工作岗位要求的零对接。

(一) 设计理念。

依托校企合作, 参照产品造型设计员 (师) 职业资格标准,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主线, 一门课程即是一个完整的产品造型设计项目。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工作方法同步培养满足岗位任职要求及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二) 设计思路。

深度融合行业企业, 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内容选取来源于产品设计岗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采取了工学结合、项目驱动、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商品化,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并采用了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与行业企业评价, 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

(三) 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我们总共设置了三个教学情境:产品概念形态的诞生、产品造型的深入与完善、产品设计的商品化, 另外在课外拓展时, 需要进行产品的宣传展示与推广。在教学过程中 (含课外拓展) 将完成艺术作品到产品, 再由产品到商品的完整过程。

产品概念形态的诞生, 是从影响造型设计众多因素的其中一个方面, 即不受现实条件限制的概念形态设计切入。产品造型的深入与完善, 是在概念形态设计的基础上逐渐深入影响造型设计的其它主客观因素, 注重可行性的研究。产品设计的商品化, 则在可行性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商业包装推销给企业, 让学生充分体验商业化操作的全过程。学习情境设计是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 其综合性逐渐增强, 难度系数逐渐增大, 遵循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递进规律。

学习性的工作载体以国内自主品牌的手机外观创新设计为主。首先, 手机外观设计相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难度适中, 学生容易掌握, 也是大部分毕业生初次走上工岗位时经常面临的第一项任务。其次, 手机的造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能覆盖课程大部分学习内容。

依托学院的船舶技术优势, 作为课外拓展, 学生还可选择“游艇外观设计”作为学习载体。通过校企合作,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以在湖南太阳鸟游艇有限公司等企业充分学习, 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还根据市场的需求, 受企业的委托, 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 另外设置不同类型的工作载体 (如日用品、小家电、家具等) 。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实施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于一体, 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课程的教学实践安排

(一)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 连续4周完成理论、实践和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前2周为理论授课与设计实践, 教学地点在多媒体教室与设计室;后2周为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地点主要在设计室与计算机中心。首先, 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开展, 与项目实施顺序同步。教师与学生的职责和活动要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将来自企业的项目直接引进课堂“真题真做”, 在实践项目阶段, 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具有“设计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每位学生可以扮演多重岗位角色, 既可以是小组的领导, 也可以从被领导的角色去领会两者之间的互动, 实现设计教育与设计岗位的有效结合。另外, 本课程构建了多样化评价体系, 并不能仅以最终设计图纸的完成作为唯一指标, 而是要求学生通过任何一种商业形式“发布”或“推销”自己的设计, 让整个工作过程更倾向于商业化的操作, 教师、学生、企业代表、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参与, 按照市场要求综合性地进行全面评价。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对教与学的过程及结果实施有效的监控, 更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做出客观的评价, 使考核更具现实意义。我们改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估、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 分数呈现为成果展示。

(二)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们目前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角色扮演法、讨论互动法、现场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 我们注重将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将吃苦耐劳、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环保意识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传递给学生。同时, 要尽量采取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幻灯机、电子课件、示范作品、实物评价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 极大地丰富课堂信息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另外, 我们还创建了网络课程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优势, 如建课程QQ群、博客、课程网站, 开辟网络课堂、网上展厅、课程论坛、互动专区等。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交流, 使广大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权。轻松实现素材收集、笔记下载、作业提交、答疑解惑、网上评教, 还可以把设计作品发布到网上展厅进行交流。将有限的学习课堂拓展为全方位、多渠道的学习空间, 并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 艺术作品的商品化操作。

学生的每项设计作品均按照商品化的模式设计和制作, 让整个工作过程更倾向于商业化的操作, 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体现职业课程的实效性, 实现设计教育与设计岗位的有效结合。将设计作品转化成商品,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产品外观设计专利, 通过外观设计专利证书的获得, 积极探索“毕业证、专利证书、职业资格证等多证融通”。商品化操作可以吸引企业主动与学校保持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同时也可帮助学生在校内即可积累工作经验, 丰富就业资本。

(二) 与制造加工技术类专业进行跨学科合作, 设计与制造一体, 实现产品由设计走向生产的全过程。

多元化、多学科是当今设计教育发展方向的共识, 依托机械系强大的制造业背景, 打破艺术课程封闭的教学局面, 努力将外观设计与生产制造结合起来, 与模具、激光专业深度合作, 让学生的设计作品成为“有用的设计”, 培养企业迫切需要的“懂结构的造型设计师”。除了重视创新思维与设计表现的同时, 也同时注重可行性的研究。

(三) 与企业共同开发, 深度融合, 有效实现工学结合。

与品牌商、工业设计公司共同开发, 为企业提供概念设计的服务平台, 将传统的设计课堂转变为设计工场, 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企业现场教学、设计竞赛、技术服务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 构成一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教学链。其教学遵循实际工作开展的程序,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来安排组织所有教学内容, 融教、学、做的过程中, 使学生的能力随着项目的进展而提高, 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具有“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已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培养了大量的 “职业技能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逐渐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近年来,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新生报到率≥99%, 学生平均就业率达≥97%。

参考文献

[1].闫卫.工业设计师必备的基础知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陈汗青.产品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5

2016应届生马上要毕业了,今天工作简历网小编特别整理了一篇2016工业设计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供广大应届毕业生参考阅读,希望内容能对你制作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帮助。具体如下: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背景,因为这是一出生就改变不了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自己人生道路!。有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对我的人生有莫大的帮助,毕竟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比随遇而安好的多。下面的规划虽然不能决定什么,但它所代表的是我今后发展的大体框架,有很多的欠缺,它所起的作用也仅是鞭策我向自己的理想加快脚步,换言之,它是一种催化动力的添加剂。这份规划给我最大的益处就是给我指明了人生目标,以及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也觉得写好这份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我在确定目标之前,我做了一番自我盘点。用“不妄自菲薄,不随意浮夸”的态度看待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我是一个非常开朗阳光的男孩,遇到苦难跟挫折时总是会往往积极的一面想,努力去想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成天愁眉苦恼,我想这也许是我最大的优势了吧!此外,我很喜欢交朋友,朋友在我的心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我有麻烦的时候总能够得到朋友的援助,当然我也是非常积极的去帮助我的朋友们的,所以我也很期待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拼搏!要知道他们可都是隐性资源!

劣势:有时候会考虑很多本没必要的东西,从而令自己困惑,一个人的时候会有点胆小,不敢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我的社会角色是湖南工学院建筑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待考的职业证书有英语四级和国家计算机二级,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学无止境的,如果有机会,今后还要进行各个方面,对专业有帮助的强化。我的性格:开朗、活泼、外向型且极度好强。兴趣爱好很广泛:篮球、唱歌、跳舞、书法、绘画、艺术设计,在社会上喜欢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的兴趣爱好使我愿意做的事情很趋向挑战化,超越化。学习一个专业并非是为了一时的兴趣,而是为了日后的谋生所积聚能量,然而又并非为了谋生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专业是兴趣,谋生则是根本与结果,所以,静观其态,在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行业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专业,这样就

具备了根本的目标,朝着这个有彼岸的目标前行是不会出现盲目追溯的可能,拥有韧性个性的自己相信会成就一番事业的!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去面对!从问题中找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的弱势。生活中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自己一个人,事情都得自己解决,没人在身边陪你!我害怕独处,我需要团队,一个人的生活会让我变得怯懦,但是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也就必须要让自己学会在一个人时怎样去处理问题,而这一切都得从日常的小事情开始。

职业取向

我性格开朗,喜欢新鲜的事物,和其他同龄男孩不一样的是我对网游并不感兴趣,我喜欢去摸索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制作一些我所感兴趣的东西,我喜欢自由自在,约束的生活会让我受不了,所以我讨厌一成不变,选择工业设计的原因就是因为这能让我做我自己脑子里想到的任何东西,这极具创造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这将是我不二的选择!

具体规划

根据对职业发展的研究,我认为自己正处于过渡期,在离开大学之前,也就是选择专业的过程中,我已经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趋向埋下了伏笔,而现在,这种职业趋向也已经基本稳定。因此,我做了这样的规划:

A2013年~2014年 取得英语四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二级,有实习成果和经验并提高自身素质。

B2014年~2015年 不断地去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努力专研3DMAX和photoshop,让我在实际操作上更加的顺手。

C2015年~2020年 拿到学院的毕业文凭及学士学位,争取进入一家设计公司,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让我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发挥作用,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好好地努力工作,我相信这给我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每个月银行卡里的数字变化,更多的是人生历练与宝贵的经验!

D 2020年~2030年 寻找其他契机,发展自己,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尝试着自己组建团队进行开发工作,成立自己的设计所。充分的运用之前五年的工作经验,并通过十年的努力,攀登自己的第二个事业高峰,因为那是的我已经是一个经验十足并且充满魄力的人了,设计将会是我这一生所追求的。

职场生涯不是几年的功夫,而是几十年的光景,必须面对时代的变迁,在时间的面前谁都是个孩子。无论自己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要积极吸取时代变革中新的事物和技术,防止被时代甩在后面。在前面可以看出,我会比较热衷于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因为那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随时随地,谨记:吸收、吸收、再吸收!只要奔着自己的目标不懈的努力,加上对自己事业这份详尽的规划,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加油!挑战自己!挑战未来吧!

人的一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奋斗的,要让自己的一生充满意义,那么你就不能只考虑到个人的利益得失,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去奉献!当你有一碗水的时候会选择自己喝掉,而当你有一桶水的时候,往往会跟亲人朋友们分享,但是如果你拥有里一井的水,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去和跟多的人分享,而不是只考虑到身边的人。我想当我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时,陪着家人舒适的坐在绿草地上,我觉得我会是那个分享的人!

上述就是2016工业设计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全文,希望对您制作职业规划有所帮助。还有更多精彩的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发布在这里,请您继续关注工作简历网职业规划栏目。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篇6

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首批建设28家学校之一。

艺术设计系成立于2001年,现有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影视动画三个专业群,开设七个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美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南京多伦多传媒学院国际联合办学专业)、游戏美术设计(南京多伦多传媒学院国际联合办学专业)。艺术设计系正以锐意创新,坚持内涵建设日益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本期我们介绍艺术设计系的五位教师,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展现着这个系自由、活跃和开放的良好氛围。

李克

1961年出生于哈尔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

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环境艺术课程负责人,副教授,高级

工艺美术师

1999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模特·结构·动态》

1999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画集

2004年湖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黑白记忆速写集》

2006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缤纷笔记色彩集》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雀凿痕迹画集》

先后在《装饰》、《中外建筑》、《美术大观》、《美术与设计》、

《艺术教育》、《江苏建筑》、《安徽建筑》、《艺术百家》等艺术核心

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苏澄

1969年 生于南京

1987年-1991年 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1991年-至今 任教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展览

2008年9月 《幽谭与浮标》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

2008年4月 《印》上海Vanguard画廊

2006年12月 《WINTER 06/07》Amelia Johnson Contemporary(香港)

2006年10月 《Concurrence》 Amelia Johnson Contemporary(香港)

2004年12月 《苏澄观念摄影展》南京红色经典艺术馆

邓颖霞

1979年生于江苏宜兴

1998年—2002年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2002年—2005年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美术学硕士

2005年—今任教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现为江苏省油画学会会员,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参展及获奖

2004年作品《关于我的生活》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

年美术作品展”

2005年南京艺术学院“十指”油画作品展

2005年作品《关于我的生活》系列获“王嘉廉奖学金”

2005年作品《较量》获“第六界江苏省体育美展”佳作奖

2006年作品《关于我的生活Ⅰ、Ⅳ》、《溜溜球》获上海艺术景

“港龙航空中国新锐画家飞扬大奖”优异奖

2007年作品《我来了!》参加南京圣划艺术中心“超级生活”艺术展

2008年作品三件发表于《新视觉艺术》

刘圣进

1969年 生于安徽和县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国画师从方骏教授书法师从徐利明教授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现任职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展情况

2004年国画《武夷神韵》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6年国画《漠漠烟川》入选江苏省第三届山水展

2006年国画《四季如歌》入选江苏省首届新人新作展

2007年获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书画展优秀奖入集

2007年获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书画展览优秀奖入集

2007年获首届中国美术教师艺术作品年度入围奖入集

2007年 《皖南晨韵》获徽匠杯全国美术大展优秀奖入集

2007年 《无题》获第二届全国职工美术大展优秀奖入集

2008年 《至尊华岳》获第二届嵩阳杯全国书画展览优秀奖并入集

孙静松

1977年 出生于安徽省来安县

1999年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

2005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7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现设有机械工程系、机车车辆系、运输管理系、电子电气系、信息技术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科学系7个系, 思想政治课、体育课2个教学部, 3大特色专业岗位群、17个专业、26个专门化方向, 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含中职生) 。机械工程系工业设计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为了依托机械制造产业发展, 伴随株洲职教园的建立, 使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尝试, 认为应依托行业特色, 凸显工业设计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项目订单任务式教学的课程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走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

明确工科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工业设计各岗位的人才包括高层设计管理人员、策划人员、研发设计人员 (高级设计师、设计师) 、助理设计人员 (二次设计人员、绘图员和市场调研员) 、技术人员 (产品模型或样机制作人员) 等, 而助理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

众多高校开办的工业设计专业多侧重产品的艺术设计、外观设计或造型设计, 而市场上更需要机械工科类工业设计人才, 即既能够熟练应用Rhino、3dsMax等软件进行产品外观造型设计, 又能熟练掌握CAD、Pro/E软件进行产品结构设计, 同时懂得如何方便开模、加工制造的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技术人才 (很多优秀工业设计作品往往因为无法加工实现或者开模加工成本太高而成了“概念设计”) 。基于机械制造业聚集的长株潭和珠三角地区对小型机电产品、家电产品、列车内饰设计的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 充分分析了工业设计人才的结构层次, 并结合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我院办学特色, 我们将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能在小型电器产品行业与企事业单位的设计部门从事家电产品设计和各类产品的创意与制作, 具有造型设计、结构设计、人机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在产品设计方面, 具有较强的创新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 掌握产品造型与结构设计应用软件, 具有产品结构造型能力, 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工业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力求搭建“专业+设计项目订单+设计工作室+企业指导”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凸显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项目订单任务教学的课程体系, 融入企业文化意识教育, 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 根据相关行 (企) 业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 合理设置、灵活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 开发市场化的工科高职工业设计专业 (机械类) 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依据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需求进行专业课程开发

根据对国内外的调研, 市场上对工业设计人才职业技能的需求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良好的沟通能力、草图表现能力、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的全过程熟知能力、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工作经验。而我院工科类高职教育的本质就是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教育。所以, 教学体系的研究应该紧紧围绕如何培养这些职业能力进行。针对工科工业设计高职人才的职业能力, 应实行综合化的模块式教学 (即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 以利于相近课程的融合) , 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1) 工业设计基础类课程模块。讲授视觉思维与要素的基本理论, 分析工业设计的基本形式法则和构成、装饰、风格等视觉语言表现及在设计中的应用等。为此设置了《工业设计理论》、《视觉传达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课程。 (2) 工业设计材料类课程模块。讲授工业设计材料学的基本常识及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能, 材料与视觉形态、结构、功能的关系, 材料的热处理、加工制造技术等。为此设置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 并开设了相关讲座。 (3) 工业设计表现类课程模块。讲授制图的基本原理、规范与方法, 各种材料的设计效果表现技法与效果图的绘制方法等。为此设置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素描与色彩》课程, 删除了申报专业之初设置的《逆向工程》课程, 增加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Rhino+3dsMax+Pro/E) , 进行产品结构与模型制作, 且进行Pro/E软件考证。 (4) 工业设计方法与创意类课程模块。讲授工业设计方法的主要理论, 设计元素、程序、调研、实验方法及设计评价的基本方法, 经典设计作品创意案例分析等。为此设置了《产品设计程序、方法及效果图实训》课程, 并开设了相关学术讲座。 (5) 机械加工与制造类课程模块。讲授机械加工与制造, 掌握产品设计与实现结合技法, 促进设计理念向真实产品转化。为此设置了《机械制造技术与机电设备控制》和《塑性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 (6) 工业设计管理与实务类课程模块。讲授设计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典型案例, 设计市场开发、设计品牌战略和设计批评, 设计事务所的有关业务知识, 设计市场与消费观念及相关法律知识等。为此, 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 并开展了设计调研与实习。此外, 还针对市场对人才综合能力的结构需求, 整合课程结构与功能,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 进行职业素质和技能训练, 同时, 加强学生机械加工与模具成型能力的培养, 促使设计理念向真实产品转化。

改变传统教学环境, 建立“设计工作室”, 提升学生实训技能, 丰富设计经验

我院为确保学生实训教学环节的落实, 更好地开展工学结合, 在校内建立了“纯隆工业设计工作室”等实训基地。其中, 纯隆工业设计工作室 (校企合作建立) 始建于2009年, 下设素描设计实训室、色彩设计实训室、计算机数字化设计中心、产品模具设计与制造分析中心、模型手工制作与快速成型中心、经典设计作品展厅等。除了承担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外, 还有针对性地承接各种设计业务, 并将其穿插在教学体系中, 摆脱过多的虚拟设计, 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特色,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技能。教学在工作室中开展, 力争创造与企业或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相同的工作环境, 提前锤炼学生的设计经验, 凸显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能力。同时, 依托株洲职教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大力支持, 计划在2~3年内投入注册资金建成工业设计校办企业。

进一步加强合作企业群的建设, 接受“设计项目订单”, 开展项目任务式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工业设计综合能力, 我院与多家企业有合作式订单业务 (如广铁集团、南车时代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广东纯隆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艾汐设计咨询、佛山市南海坚尔电器有限公司等) , 已经完成列车座椅设计2项, 列车内部装饰设计4项, 并设计完成投产电磁茶炉外观与结构设计8项, 承接4项家用电扇产品设计项目以及20余项平面设计任务, 年均企业横向项目进账金额20余万元人民币, 并与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在订单任务式教学中, 利用学生团队设计出各项目方案 (项目任务式教学的成果) , 由企业挑选、定案, 并由企业生产推向市场。同时, 设立了工业设计奖励基金 (由合作企业群出资) , 奖励优秀作品学生设计团队。今后将继续开辟一定数量的合作企业群, 接受工业设计项目订单, 力争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完成3~5项企业工业设计项目。

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企业设计师对工作室进行“企业指导”的长效机制

结合工业设计能力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与合作企业构建了设计师进课堂教学的长效机制, 除了每学期的现场专家讲座外, 还聘请专业设计师进入课堂给学生讲授一门专业课程 (“百名技师进课堂”项目) , 讲解最新设计作品的剖析与任务教学, 介绍产品由设计到面市的全部过程, 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现场作业经验, 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此外, 还定期开展学生赴企业进行项目设计、顶岗实习等校企互动, 强化学生的现场实践技能, 结合项目“订单式”的培养人才要求, 广泛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竞赛、机械 (结构) 设计大赛, 提升专业形象与品牌地位, 进而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培养人才, 融入企业文化教育, 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条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并规定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再次提出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工学结合教育将是今后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最基本途径就是走出校园, 到企业中去, 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实际相结合, 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工学结合能使学生接触到企业第一线的真实情况, 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获得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个渠道, 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又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在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过程中, 还需要不断努力探索, 比如, 发展更多的合作企业、开展合作项目研究将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如何使学生在设计项目中充分发挥创意思维;纯隆工业设计工作室作为商业化设计公司如何进一步运作, 更好地利用它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如何拓展校企合作的途径, 开展更广泛的校企合作教育等等, 都需要认真研究, 勇于探索与实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工业设计高职教育市场化学习的理念, 应包括以教师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思想。首先, 在引进教师方面, 应确立能力强的教师是市场化工业设计办学主体的观念, 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重视教师的成长, 为教师创造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的条件。其次, 教师本身必须进一步了解和钻研工业设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特征和前景, 提高对高等工业设计职业教育的认识, 增强责任感, 自觉地在实践中学习, 全面发展自己, 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学校可以吸引国内外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加入到高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队伍中来;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再培养, 为青年教师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 并根据教师的发展状况及时加以调整, 使之成为工业设计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外聘教师是工业设计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 也是缓解“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 应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 建立外聘教师信息网, 保持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性, 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马树超.强化市场导向意识,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10) :6-7.

[3]林晓亮.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7 (29) :47-49.

[4]桂元龙.关于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91-92.

[5]骆沙鸣.创办设计专业大学, 助推我国工业转型[J].教育与职业, 2011 (19) :6-7.

[6]倪江忠, 王力夫.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6) :49-50.

[7]王凤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本建设的任务[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 :58-59.

[8]缪宁陵.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职教论坛, 2004 (12) :62-64.

[9]余克泉, 彭泽立, 李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7) :39-42.

[10]卢小平, 童遵龙.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9 (31) :49-51.

工业噪声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控制 篇8

工业噪声针对我国的相关工作人员身体产生的危害, 在十七世纪早期就已经被提出, 并且针对这项内容提出了噪声会导致工作人员出现耳聋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业行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出现了超越性的发展,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噪声就成为环境中的公害之一。工业的噪声不仅仅会引发人体的生理变化, 还会在生理变化的基础上造成生理的改变引发听力的损伤, 同时也会导致操作人员的心理和生理上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 最终造成工作的效率非常低下, 人们生活无法自理等不良的影响。所以还需要在这一方面展开研究, 了解噪声危害发出的规律, 找到切实可靠的保护措施, 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出现危害健康以及生命的情况, 最终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1 工业噪声的危害及其性质

在世界上有很多工业单位都存在着噪声的污染和危害, 这不仅仅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也会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造成危害。例如:机械行业、纺织行业、制造行业以及铆焊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之中, 都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噪音, 这些行业中的噪音几乎全都超出了国家的卫生标准, 而国家卫生组织要求, 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的时间不应该超过8小时, 同时卫生限度达到了85d B (A) 。同时在相关的数据之上也能够了解到, 很多工业行业中的操作过程中, 其噪声的强度都已经超过了职业中卫生的标准内容, 在这其中很多行业中的噪声产生, 是由多种噪音相互叠加在一起形成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 铆焊车间中的噪声既有振动简板床产生的, 也有通风工具产生的, 还有剪板机产生的, 这些噪声的叠加导致工作人员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干扰[1]。

2 控制工业噪声危害的方式

2.1 控制或消除工业噪声源

在消除或者抑制工业噪声源的过程中, 需要在重点注重工艺的改革,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风动铲, 可以使用焊接的仿佛是代替铆接。除此之外, 在不影响工业生产的要求之下, 可以使用尼龙绳代替金属的物件, 这样都能够在根本上减少噪声源, 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使用无声的工艺工具在制造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设备的损坏, 因此还需要在这一方面尽量避免机器出现问题。例如:在机器使用比较密集的行业中应该做到合理的安装和使用, 并且找到方法尽量消除机械的装置过程中存在的冲击和摩擦, 同时也消除在机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流动造成的设备噪音, 同时还需要变出现涡流, 尽量合理的选择和使用低噪声的风动等等, 这些都能够有效的减少噪声产生的危害[2]。

2.2 控制工业噪声的传播

在控制工业噪声的过程中其主要的方式就是吸收声音、隔离声音、隔离震动、减少震动以及消除声音等, 针对不用的情况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者是几种处理方式。吸收声音在操作的环境中, 主要因素就是机械设备的噪声在一段时间之内不能够减少或者减低的使用, 还可以在房间中的顶部或者是房间的侧面, 或者是距离噪声源比较接近的位置, 加上吸收声音的声板, 这样能够有效吸收噪声。

而隔离声音的种类和方式相对比较多, 其中主要有隔离声音的声板、还有隔声罩等等, 这样也能够直接降低噪音。同时噪声和震动的减轻也主要是针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的, 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震动器械减少震动的传递, 可以使用橡胶棒等工具。

3 加强工业噪声的个人防护措施

对于加强工业噪声的个人防护工作和防护措施, 主要指的就是防声器, 其中还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 主要的优势就是携带比较便捷, 佩戴方便, 质地也非常软的效果, 使用这种防声器材也能够有效的降低噪声的出现。除了以上内容之外, 还需要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 做出良好的规章制度, 能够有效的提高预防噪声的效果。在工业行业的扩建和改革的时候, 还需要已发检测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 减少噪声直接接触的工作时间, 降低对于操作人员身心的损害, 一旦发现身体出现疾病的人员, 需要严格禁止其进行噪音操作。只有针对工业的噪声进行防治, 才能够在根本上控制或者消除其对工作人员产生的危害, 保证工业噪声防治工作能够做的越来越好[3]。

4 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 工业噪声对于相关职业的人们所产生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还需要分析其中的根本内容, 了解工业噪声的危害以及其性质, 分析工业噪声产生的主要影响, 以及对于人体上的产生的危害, 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避免工业噪声的出现, 上文中重点分析了控制工业噪声危害的主要方式, 在消除工业噪声源以及控制工业噪声传播的基础上消除工业噪声, 并且在工业噪声产生的过程中加强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以期能够避免和减少工业噪声中出现的危害, 消除工业噪声产生的影响, 在根本上提高消除工业噪声的危害, 增加工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与此同时各个行业的生产活动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 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也持续的出现, 而在这些污染中, 噪声污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也是最难以得到改善的情况, 因此针对工业噪声的污染和危害, 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其继续发展。但是在避免的同时又不能够阻止工业的发展, 这就需要权衡利弊, 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 这样才能够在无形中消灭工业噪声的危害, 并且保证工业行业的长足发展。下面本文针对工业噪声以及其性质进行分析, 重点了解到工业噪声对于员工造成的危害, 寻找到工业噪声被控制的方式, 同时提出能够加强工业噪声的个人防护措施, 以期能够在根本上解决工业造成对于相关职业人员出现的危害, 给予良好的防护措施。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工业噪声,职业危害,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岳瑞丰.工业粉尘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控制[J].河南科技, 2010 (12) :92.

[2]张敏.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风险及其预防控制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07) :5-10.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9

一、什么是工业设计

究竟什么是工业设计?多年跨度很大的不同类型的项目经验,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与不同类型的企业主讨论他们对于工业设计的需求。在这个路上,不停的问自己什么是工业设计?即便是有着资深经验的设计师也常有“产品设计提案就等于工业设计”的职业困惑。更何况是学生,他们常在艺术个性和项目要求中迷失。设计师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企业认为你是做外观设计,你也无可辩解。

1. 工业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分为广义与狭义的工业设计。

广义工业设计,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其中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2. 工业设计并不是外观设计,而是一个以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空间为最终目标的科学。

降低消费者使用商品的学习成本与时间成本;降低社会资源成本与企业的成本。降低成本,不仅指企业生产的成本,也包括整个产品链的消耗,还包括产品诞生的周期等等;工业设计能做到的是通过降低产品成本,进而降低产品价格,这样给消费者带来了平等的使用权利。乔布斯之所以把苹果电脑定位为消费产品,而不是定位为专家级产品,也恰恰是在说明这个问题。工业设计的使命就是以降低成本的方式,从而让人人可以平等的使用产品。

3. 工业设计是一个产品和美学结合的文化。

美学,是艺术家的事;是专家的权利;是贵族的权利。通过产品让普通人都有感受美的权利,这是工业设计的责任。美被所有人需求的。但是美是很难被估价的,因为它不消耗资源。以这种不消耗资源的成本,很容易做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力量。

二、工业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

1. 行业浮夸成风的表演,理直气壮的抄袭成为常态

前两年我去到深圳华强北一代,那里聚集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工业设计公司几百家,是中国手机自主品牌的研发中心。我的同学的公司也在这里,我看到他们的设计,行业浮夸成风的表演,理直气壮的抄袭正成为常态。抄袭甚至被誉为致敬大师,媒体与投资人乐于将工业设计包装成为创业神话与噱头,当前全社会显得非常的配合。无可质疑,中国工业设计需要新的思想,新的变革,但面对“大跃进”的吹嘘默许和配合之时,只会让行业已开始消逝的工匠精神,加剧的退去。

2. 片面的理解为工业设计就是产品外观设计

多年以来,由于工业设计师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对视觉美的要求大于内在结构的理解。一味的追求产品的外观设计,甚至以俏丽的外观去赢取市场。在中国制造2025和世界工业4.0提出的今天,国家已经重视工业设计,我们的企业、公司,协会组织,学校也应该从深层次去认识和理解工业设计。

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设计流程为导向采用项目引领式教学活动

1.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高考录取分数较低,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缺失。入学后由于长期养成了不良教育习惯,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我们更不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新的目标。

2. 项目引领式教学活动

如图3所示,课程设置以设计流程为导向,这样的设计流程也为项目引领式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也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组织活动。项目引领式教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学目标要以任务的形式提出,再根据项目的过程来分工,最后是由多位教师共同参与教学。一方面给予了学习的主体的积极性与压力感;另一方面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不断探索,以此能更好的完成项目。

以一年级下学期安排的微波炉改良项目为例,为期10个教学周的课程安排,如图4,按照设计流程所归纳的四个课程教学环节为:1、市场调研;2、团队协作研讨;3、平面手绘的设计与构思;4、3D软件设计模型的展示;5、实体模型的制作与展示,这种引入企业的真实流程来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极大的提升了教学实施的层次,触发了学生的学习动能。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当中,每个课程在项目的相应阶段都有教学成果展示的环节,参加项目教学的教师一起组成一个评委团队,再从各自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建议和评分。学生们通过作品的展示、以及对作品的陈诉,可以更深的认识到阶段性成果的不足之处和优势所在,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推销展示团队作品的能力,在发表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

针对微波炉改良设计项目来说,在课程的安排上教师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却又相互关联贯通,相互协作。实践表明,通过这次项目的训练,每个阶段都将企业的岗位能力标准来作为评价的参考,最终项目成果接受来自企业第三方的评价,通过此次设计项目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 本项目具体考核办法

本项目的总成绩由出勤、参与度、团队协作意识及最终成果四部分组成,各占总分比如下:

四、小结

综上所述,工业设计对于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价值。因此,学校和企业应当重视工业设计与新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保证企业可以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产品设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工业产品设计相关专业在高校中繁荣发展。自工业设计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西方相比,仍然很落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工业水平相对滞后,制造业虽大而不强,长期处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状态。企业依靠贴牌代工生存,不愿意投入成本去进行自主设计。另外,南方一些民营企业急功近利,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模糊认识,长期依靠抄袭模仿国外产品维系生命,而且短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效应。其次,中国的教育体制严重制约了这个新兴专业的发展。因此,应该探寻合适的教育方法,从根本上对教育机制体制进行改革。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10

一、组织实施

(一)制度保障是创新工作的支撑

为顺利推进创新工作,我校于2009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技能、创新大赛制度的意见》《教科研及竞赛奖励办法》 《绩效积分奖励办法》等文件,完善了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保障了对创新工作的投入、奖励。

(二)课程嵌入是创新工作的基石

为使学生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全面铺开,全面推进,学校组织思维活跃、能力强劲的骨干教师编写了《思考与解决问题》《赢在三创》和《专利检索与专利改进》等校本教材,并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后投入使用,将课程排入一年级的通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选派创新教研室、创新教育处的教师上课,并将创新作业作为该课程的重要评价指标。通过系列化的教学,让学生不仅懂得发明、创造的重要意义,而且懂得如何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逐步闪亮。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关于职业教育与创新理论的文献研究, 详细分析了解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掌握其理论内涵,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树立创新意识。

通过各项业务培训,走出去参加省市各类创新培训,请进省市创新专家来我校手把手指导,提高教师创新技能,创设良好的创新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教师的创新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成果转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初步建构出可操作的教学资源。

(三)活动推进是创新工作的源泉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教研室、创新教育处每学期坚持组织一次全校师生参与的金点子比赛、科技节比赛活动。 由创新教研室设立一个“小发明、小创造金点子”收集箱,以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参与“金点子”大赛。通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整理、评比,一些优秀金点子逐步露出水面,并获得表彰。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实际意义深远,学生参与面广(达90%以上),创新兴趣得到充分培养。

同时,我们还指导学生进行成果转化的市场需求调研,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创新方向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可以包括市场环境调查、市场状况调查、销售可能性调查,还可对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从而为准确进行选择成果转化提供市场依据。

(四)指点提升是创新工作的根本

为使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得到全面展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校坚持从班主任工作入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点燃创新火花,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创新指导教师抓住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制作等难点与学生一起商量,一起完善,还经常邀请专家对学生的创新作品进行面对面现场指点、辅导,解决作品本身以及答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作品质量明显提升。

二、开展历程

我省首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的主题“创新重在实践、创新成就未来”为我校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没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创新工作需要学校的实践、教师的实践、学生的实践, 因此,我校的创新工作从起步至今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一)专家引领起点高

2008年以来学校多次邀请省、市知识产权局、科技局、专利局领导、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等专家来校论证科技创新特色建设方案,指导创新小发明作品,为师生开设科技创新讲座。领导专家们为我校科技创新教育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确保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走在全省职业学校的前列。

(二)学校支撑工作实

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创新教研室,后升格成立了创新教育处,并组建了由沈红雷、李政洋、周利华三位专业老师领衔的创新工作团队,目前团队共有创新小发明指导教师三十多人,其中沈红雷老师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明伯乐”“市青少年发明优秀辅导员”等。创新团队的指导老师凭着对创新工作的热情, 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为学生辅导,为我校创新特色建设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新建设的创业园实训基地中,开辟一个约1400m2的层面用做科技创新工作室、创新展示区、专利检索区等,扩大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场室,保障了科技创新的场室及设施设备。

(三)科技教育活动勤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特色活动中来,学校坚持集体培训和班主任引路,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而点燃他们创新、发明的火花,从而产生一些好的创意,为创新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金点子大赛”“校园科技节”, 以及在校园内设立的“创新发明金点子”收集箱,收集到很多学生的优秀金点子,并筛选出数百项创新金点子进行评比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四)课题引领目标明

为了进一步探索学生创新发明特色教育工作,王乃国校长亲自领衔申报的《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章亦华副校长领衔的《中等职业学校“三创”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省级课题已经顺利结题。通过创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教师的知识、 技能得到了提升,由知识传授者向创新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转变。通过各项业务培训,提高指导教师创新技能,特别是教师自身参加苏州市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竞赛,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技能,从而有能力对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成果转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总结出比较科学的创新意识培养方案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带动了一批教师参与创新教育。

(五)创新大赛美名扬

我校自从进行科技创新教育以来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赛事并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其中,国际级奖项有4金6银6铜,国家级奖项有2金9银11铜,省级奖项4金6银19铜,市级奖项16金18银19铜的优异成绩。

(六)创新特色硕果丰

结合学生创新小发明,定期赴专利代办处办理专利申请手续等工作,学校现有实用新型专利77件,专利作品提高了科技创新比赛的含金量和竞争力。其中有两件授权的专利作品,参加了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的江苏省首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益交流大会,2012年10月23日苏州一套18:30的 《苏州新闻》节目就我校专利转化推进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在苏州市知识产权局评选的“好孩子”杯青少年发明大奖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鼓励奖3个,沈红雷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学校获得“市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称号;同时学校积极申报并成功获得“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被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评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小发明家培育基地奖”。

三、今后思路

学生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而且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造、 创业意识,为学生以后成为创新型技术工人和利用知识产权投资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总结过去,我们曾取得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将迎难而上。今后我校创新工作的思路是:

(一)关于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现在面临的是义务教育出口没有标准、 中职学校入口没有门槛的局面,中职学生中很多人是带着“无奈”和“失败”的阴影来到学校的。创新教育和实践可以恢复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体验成功和进步的快乐,这可能影响到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路径。所以,创新教育的价值在于中职学生自身价值的发现,也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二)关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形式

创新教育要坚持点面结合,亮在点,成在面,形成系统而有效的教育活动形式。一是创新教育进课堂。让学生不仅懂得创新、发明的有效意义,而且懂得如何创新和发明。通过教育和实践,熏陶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日后的创业、就业奠定基础。二是从身边寻找案例。组织学生从身边寻找创新、发明项目,想到一个,尝试一个,反复实践,反复修改,直至成功。三是开展创新创意比赛。通过筛选、教师指导、专利申请、班级评比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通过层层比赛,学生的创意作品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同,使学生体验成功。

(三)关于创新教育的持续效力

以小发明、小创造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如何发挥持续效果, 可能要把它放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去考虑,扩大小发明、小创造的外延。一是要积极支持学生把自己的创意变成作品并申报专利。二是把学生的创意作品变成产品。三是帮助学生把产品变成商品。当然变成商品的创意可能是少量的,也是有难度的, 但是一旦成功,意义非凡。对于作品所有人来说可能是创业的开始,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一种示范一种激励。职业学校学生从作品—产品—商品这个路径形成的创业,可能是极具竞争力的。

我校科技创新工作起步不久,如何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在全校学生心中播下创新、发展的希望,这将是我们探索的永恒课题。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职责与任务。开展创新教育、组织技术创新,参与和支持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既是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自身特色发展、优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上一篇:节目低俗化下一篇:雨季更新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