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论文

2022-04-26

被访者/徐东薄记者/围子梨树在我的印象里,是个活泼的小镇。上一次去大概是四年前,和一个被采访的人站在他读过的小学高高的院墙外面,看间操铃声一响,各个敞开的教室门里,冲出来的蹦蹦跳跳的小影子,一会儿就挤满了操场。心跟着雀跃起来,他眼睛一亮,说:“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论文 篇1: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野下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沟通策略

摘 要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未来有望成为工程师、高级技工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的早期培育,既需要在动手操作、实践智慧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优势潜能,也需要在科技素养、人文修养上达到一定高度,才能适应未来我国人力资源从大走向强的国际竞争、国内需求。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在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上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成为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野下示范性普高与职高沟通,可以在观念沟通、内涵沟通、课程沟通、教学沟通、资源沟通等方面寻求策略突破。

关键词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示范性普通高中;示范性职业高中;沟通策略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思想,为示范性普通高中与示范性职业高中(以下简称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加强沟通与协调提供了催化剂。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力图构筑学术型人才模式高考与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高考两种类型,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育上的相互沟通。构建学术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纵向衔接、普职沟通的“立交桥”,成为未来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未来有望成为工程师、高级技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的早期培育,既需要他们在动手操作、实践智慧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优势潜能,也需要在科技素养、人文修养上达到一定高度。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当在人文素养(人文关怀、道德情怀、社会胸怀等)、知识要求(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标准方面的知识等)、人格特质(成就动机、自我发展等)、通用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等)、专业能力(技术革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开发设计能力、危机化解能力、知识储备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1]。

高中阶段是人才培育的奠基阶段与重要分水岭。示范性普高与职高互通有无,加强沟通,能为有技术技能发展潜质、志趣的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成长平台与发展空间,为他们未来成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基。当前我国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制约着我国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影响着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竞争力、创新力与影响力。促进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在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上加强沟通,需要探求两者在观念、内涵、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策略。

一、观念沟通——夯实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沟通”的根基

立足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促进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系统、多元化沟通观念的更新,既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切实体现,有利于夯实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根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相互沟通,是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要求与任务的应有之义。任何沟通路径的探求,首先是寻求观念突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原则之一是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立足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根基夯实,需要在观念上认识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相互沟通的必要性。尽管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相互沟通、渗透,进行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形式已经显现,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创新实验班学生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到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实验室开展动手操作实验等,但对示范性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相互沟通的系统研究仍旧缺乏。为此,需要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在观念上认识到相互沟通的必然性:一是基于我国示范性高中建设的国情以及对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二是抓住了普通高中当前转型发展与招生制度改革为对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提供的现实土壤与发展空间。

不可忽视的是,示范性普通高中集聚了一批有志于朝向未来工程师、高级技工方向发展,具有动手实践能力、良好外语与文化素质的学生,但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过多关注“学术性”“文化性”而影响了这批孩子技术技能发展潜质的培养,直接制约了这些孩子未来成为工程师、高级技工的发展周期与可能性。示范性职业高中也集聚了一批具有动手操作能力、一定文化基础、有志于朝向未来工程师、高级技工方向发展的优秀学生,其在培育这批学生的技术技能上进行了实质性探索,然而对这些孩子的科技素养、人文修养教育又有不足,也会影响这些孩子未来成长为工程师、高级技工的长远发展。如果示范性普高与职高能够在某一或某些类型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上“联手共进”,夯实人才发展的“立交桥”根基,就能做到优势互补,推进不同类型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示范性普通高中将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更多地侧重于为培育学术型人才奠基,扼杀了一批普通高中生在技术技能发展方面的成长需求。长而久之,会造成普通高中与高等院校育人的衔接失衡,进而造成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结构性缺失。当前,示范性职业高中在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上也缺乏应有的认识,许多学校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就业率,立足于就业导向、技能训练,而忽视这批有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潜质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提升,制约了他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针对我国教育从大走向强的背景下示范性普高与职高沟通不畅、乏力、迷失等问题,示范性普高与职高需要在沟通观念上进一步突破,夯实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根基。

二、内涵沟通——对示范性普高与职高沟通要素的合理分析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野下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沟通,需要强调有利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要素沟通。从国际教育趋势来看,许多国家已经将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与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例如,联邦德国的完全中学有2年的职业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未来技术技能发展需求的专科内容;英国的综合中学学生数占到中等学校学生总数的82%,在这些学校大量增加技术类课程来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美国普通高中大力推进“从学校到生涯”的教育理念,更多地强调“帮助学生、工作者和所有年龄段的终身学习者实现他们的工作潜能”,关注不同类型学生在技术技能教育方面的需求,提供多样丰富的内容,给予有技术技能发展需求的学生多样化选择的机会[2]。

立足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沟通,其内涵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促进高中阶段的多样化发展与转型发展。新基础教育的倡导者叶澜指出:“当代精英的构成不是指处于社会高层的极少数人,而是指在不同社会组织职业中、在不同层面上,极富活力和创造力、有成效和业绩,既能把握自己命运,又能够引领他的团队开创视野的人,他们由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中的优秀出色人群组成。”[3]显然,各类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社会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视角,认识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沟通内涵,既顺应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也适应了当前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示范性普通高中“瞧不上”职业高中,示范性职业高中不屑与普通高中共舞。然而,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朝向智力密集型方向发展,对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将推动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在深化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上的沟通合作。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野下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内涵沟通的突破,其沟通要素将包括以下几个范畴:从沟通的科学范式、人文范式、技术范式上加强发展取向研究,通过国内外现有经验的总结与历史回眸,形成适合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文化素养要求、技术技能基础以及人文修养指标;从管理者观念与思维方式变革的角度,探讨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沟通机理;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形成相互渗透式、相互合作式、共通课程式、专业体验式、生涯指导式等沟通形态;从评价导向上,立足于学术型高考与技术技能型高考两大类型,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与政策导引。

立足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需要解决示范性普高与职高沟通问题,让示范性职业高中在提升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文化修养上充满教育智慧,让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方面走出局限于信息技术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的视角,在更多的专业领域与范畴内发挥作用,包括航空航天、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在沟通内涵上,要努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育结构互通的基础上,建立职业教育自身的更高层次的教育体系,改变目前在客观上形成的终结性或非主流性教育的状况”[4]。

三、课程沟通——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既需要在技术技能素养上有深厚的基础(包括技术方面的志趣、个性化知识构成、技术应用能力等),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根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野下的课程沟通,需要促进有这方面发展潜质学生的技术技能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两者不可偏废。示范性普通高中在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方面的优势在于奠定良好的学科基础知识、外语基础,开阔他们今后技术技能发展的深度与视野;但可能忽视甚至扼杀对他们技术技能素养的培育。无可否认,示范性职业高中在技术技能培育上有其特点,但在普通文化知识的夯实与人文素养奠基上与普通高中尚有差距。加强两类学校的课程沟通,有利于促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素养与人文素养协同发展。

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在培育未来工程师等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加强课程改革上的沟通,会在高中课程内容改革的技术范式上实现新的发展。美国在1983年《国家处于危机之中》发表以后,其高中职业教育新模式无一例外地力求将职业学习与学术学习联系起来。其中,模式一是“生涯学校”,该模式的课程是主题性的,围绕着特定学科中与职业相关的集群。模式二是“工作中的高中”,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模式三是“技术准备”模式,将高中与两年制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联系起来。模式四是“双学分课程”法,学生在高中期间学习两年制或四年制大专课程[5]。这些改革试图打破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的障碍,促进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融合,值得我国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课程沟通借鉴。

从未来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上看,示范性普通高中对这方面有兴趣和潜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存在先天性缺失。普通高中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相关的学习领域,成为普通高中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凸显普通高中教育内容技术范式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当前一些普通高中在课程改革上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奠基上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与高层次理工科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学院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形成了有效衔接。早在2002年,上海中学就率先申请将高中的劳技课程改成自主设置的工程技术课程,形成了智能楼宇、数字电路、发动机变频技术等科目供学生选学,之后又拓展了数字化物理、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2008年,上海中学获批率先开展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以来,在科技班专门设置工程技术领域供选学;2010年与同济大学合作设置了节能汽车实验组;2012年全国首设工程班,提供环境、能源、海洋、工程、信息技术供学生选学;2013年工程方向又拓展为土木工程与建筑两个支点,增设了软件工程。这些探索为普通高中在培育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基上作出了课程创新[6]。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看,普通高中也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教育[7]。

示范性职业高中也在推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个重要的导向是努力在有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潜质学生的文化素养、外语能力、科技素养培养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强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以推进某一方面有技术技能培养潜质的学生;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这批有潜质学生的普通基础知识教育、生涯素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示范性职业高中在普通文化课程内容教育上要尽可能做到广泛性,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对未来现代社会生活与专业学习提供必要准备。“这就需要普通文化课程要尽可能突破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政治这种框架,重视生涯教育、心理教育、人际沟通、环境教育、两性教育、各地文化教育等内容。”[8]

四、教学沟通——双师教学在示范性普高的运用与在职高的深化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野下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教学沟通,一个突出的表征是双师教学在示范性普高的广泛运用与在示范性职业高中教学的深化。“双师教学”与“双师型教师”最早出现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双师教学”作为深化高中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方式,必将成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与特色化办学的重要策略。“双师教学”,简而言之就是由两位教师同时进行一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是具有“双师型教师”(能够胜任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教学的教师[9]或既具备教师的能力与素养又具备某一职业能力与素养[10])资格的教师个体或教学团队进行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立足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大力推进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双师教学,可以分为一师双能型、双师共育型、双师互补型、双师结构型等四种双师教学形态。

“一师双能型”双师教学是指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对于对某一技术与技能领域有兴趣和潜质的学生,配置既具有某一方面学科理论教学能力,又具有与这一学科相关的专业技能或素养的教师进行教学,能够将学科理论教学与学科知识运用到某一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使两者巧妙地融为一体。这样的教学,能激发普高与职高学生对某一技能领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专门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某一方面的优势潜能。如“汽车基本原理与模拟驾驶”课程,由具备教师资格与驾驶员执照的教师任教;“人体医学”课程,由既有教师资格又有医师资格的教师执教,促进有潜质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相互促进、持续提升。

“双师共育型”双师教学是指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立足于某一技术技能领域有潜质的学生培育,选派两位教师共同完成某一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两位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合作,促进学生有效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养成基本态度与方法,或形成两个教师所教学科的交叉综合素养。更多的做法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架设两位教师异地驾驭课堂教学的沟通与互动平台,一位为主,一位为辅,实现优质教学思想或内容的共享。可以是两位教师在同一教室共同完成某一学科或章节的教学任务;也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异地实时双师教学”(如一位教师在课堂授课,通过远程媒介或网络媒介实时传给另一课堂的教师与学生),也可以是“延时异地双师教学”(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另一位教师给学生授课的视频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双师互补型”双师教学是指示范性普高与职高为了推进不同领域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或提供有一定专门领域发展兴趣或潜质的学生成长空间,形成由本校教师与外校教师同在一个课堂进行专门课程教学的形态,可以是示范性普通高中选派教师加强专门领域的学术知识与人文知识的传授,示范性职业高中选派教师加强专门领域的技术技能型素养培育;也可以是示范性普高与职高除利用本校教师外,充分挖掘外校教师或专家资源,推进有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潜质的学生在专门技术与人文素养上得到互补与共生发展。外校教师与本校教师共同进行学生感兴趣领域的专门课程开发与教学。如“金融学”或“法学”等专门课程的教学,就可以是专门课程的内容由外校教师与本校相关学科教师共同执教,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或优势潜能,进行适合高中生学习的系统设计或安排。

“双师结构型”双师教学是一种综合形态的双师教学,在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教师结构中,一部分为“双师型教师”开展双师教学,一部分与大学、科研院所、专门技术学校教师一起开展双师教学,还有一部分是借助企业专门技术人才的力量与学校教师推进双师教学。随着国家、地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实行,尤其是分类考试制度的实施,“双师结构型”双师教学将成为应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以及普通高中的综合性特征不断显现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也将成为进一步推进职业高中培育具有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从教师结构视角而非教师个体的视角推进双师教学,成为示范性普高与职高教学沟通的重要课题。

在普通高中开设更多的职业与技术方面的课程供学生体验,对“双师结构型”教师储备提出了更广阔的要求。这将引导未来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融通、协同发展。示范性普高与职高从育人的视角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教师的流动与优势互补,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譬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创新实验班学生每周一个下午到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实训中心进行三个职业技能体验项目:具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首饰手工制作项目”;具有创新与创意设计相结合的“广告产品设计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电子产品制作项目”[11]。由带队教师与专门教师共同推进职业技能与创业思想教育的双师教学,促进了这些有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潜质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有了明确规划与认识。

五、资源沟通——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野下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的资源沟通,应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主动进行资源开发与优化。当前的政策改革空间与社会舆论环境为普通高中这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进课程的高选择性与现代性,满足学生志趣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开发要求;各地出台的课程改革方案都给予了学校课程的发展空间(如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就给予了超过30%的课时,鼓励学校开发与开设学校课程)。如果普通高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政策空间,在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改革上作出有价值的探索,就能深化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拓展育人价值。职业高中认真领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有关精神,也将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获得更为广阔的资源。

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在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上,要推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获得更为宽广的资源,“学科—专业—产业链可以充分发挥各复合组织的资源优势,实现科技与经济资源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提高社会科技与经济资源的耦合利用率”[12]。例如上海中学科技班实验,既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推进环境工程专门课程,构建环境工程实验室,还引领这批学生到他们在嘉兴的高科技现代实验园区,体验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的运用前景与体验生活。以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例,2014~2020年,由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需要重点加强服务金融、物流、商务、医疗、健康、信息和高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示范性普高与职高在培养对这些方面感兴趣、有潜质的学生时,就应加强与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沟通、对接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与产业人才质量需求对接,在培育方式上与现代服务行业对接,才能培育出相应的高技能人才[13]。为促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性职高在实训基地上有其优势,可以面向示范性普高这方面有兴趣、潜质的学生前来体验学习;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文化、科技素养教育上有其优势,也可面向示范性职高开放,促进两者资源互享。

在教育教学设备上为培育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基,需要在推进技术技能有关实验室的建设、加强与职业高中的协作、推进有潜质学生进入高校或企业开展动手操作训练等方面,进行有价值的探索。在推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奠基上,上海中学率先建立了激光与光纤实验室、VEX机器人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纳米技术实验室等30多个现代化数字化实验室。职业高中在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体现在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专业设置与内容革新上;普通高中在培育对技术技能有兴趣、潜质的学生上,既不忽视其文化基础的提升,又可加强与职业高中的合作,减少投入,实现最大的育人价值。在利用高校、企业的资源上,普通高中可以加强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相关的高校优势以及组织有兴趣、潜质的学生到企业去考察、开展相应教育活动,如上海中学节能汽车实验组学生迂回于学校汽车实验室与同济大学之间,每年制作一辆节能汽车参加大学生节能汽车大赛。

随着现代社会对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加大及其社会地位的提升,普通高中为这方面人才培育奠基也将成为发展的趋向,这在一些欧美国家得到了充分显现,如,德国学生尤其喜欢进入技术型高中学习,德国的技术型高中为德国工业发展培育了大批高技术技能人才;法国的职业型大学或学院的地位甚至比普通高校的地位还高,被称为大学中的“大学”,这也吸引了一批优秀高中生进入职业类高中学习、深造。普通教育中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不断走向深入,呈现大教育的视野[14]。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野下的普高与职高沟通,还需在管理上进一步营造同质性的文化氛围,在资源利用上进一步加强与自身多样化发展有关的职业高中、高校与企业的协作,在数字化环境营造上加强对技术课程的远程学习,在学习评价上加强对技术技能方面有潜质学生的早期识别与提升等。总而言之,示范性普高与职高要认真思考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规律,为不同兴趣、潜质的学生创设合适的发展空间。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奠基,必将是示范性普高与职高相互沟通、促进自身多样化发展与转型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

参 考 文 献

[1]霍连明.高技能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徐州:中国地质大学,2010:80.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39.

[3]杨小微.呼唤普教与职教从对立走向和谐[J].职业技术,2013(2):1.

[4]陈婷.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性发展初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89-92.

[5]琳达·克拉克(英),克里斯托弗·温奇(英).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92-93.

[6]唐盛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实践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14(1):45-50.

[7]Vail, Kathleen. Technology Drive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Reform[J]. Education Digest,2007(8):4-11.

[8]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42.

[9]李进,惠中.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7-200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89-90.

[10]孟祥林. 高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6(29):53-54.

[11]张明,齐云.普职渗透 实现双赢——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与上海交大附中合作实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1):44-47.

[12]胡赤弟,等.学科-专业-产业链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02.

[13]许艳丽.王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19):8-11.

[14]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53.

O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Demonstrative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er Order Technical and Skills Talents Cultivation

Liu Maoxiang

Key words higher order technical and skills talents; demonstrative high school; demonstrative vocational schoo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uthor Liu Maoxiang, doctoral candidate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enior teacher of Shanghai High School (Shanghai 200231)

作者:刘茂祥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论文 篇2:

数控技术:先学精,再热爱也不迟

被访者/徐东薄 记者/围子

梨树在我的印象里,是个活泼的小镇。

上一次去大概是四年前,和一个被采访的人站在他读过的小学高高的院墙外面,看间操铃声一响,各个敞开的教室门里,冲出来的蹦蹦跳跳的小影子,一会儿就挤满了操场。

心跟着雀跃起来,他眼睛一亮,说:“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

从此,梨树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操场、夏天、课间铃声、校服和生机勃勃。

再次和广丽姐、小嫣儿来梨树,心里满是久违又熟悉的亲近。

对一片土地充满好感,才能让人更愿意了解它宏观和微观的一切,才有耐心去探究那些藏在天空大地中间,一个个具体的城市构成元素。

我原本对“职业高中”和“数控专业”一无所知,可是走进学生实训的车间突然明白:这个城市的筋骨零件,都是在这样一个个具体的车间,一双双不同形状的手,一点点制造出来的。

也是千千万万个类似元素的复杂组合,才有了“中国制造”的大概念。

采访地点: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职业高中 数控技术专业 操作车间

曾经很认真地和朋友讨论,有没有一份职业是看上去很美,做的时候不辛苦,时刻自由,赚钱又多的?

认真地考虑过很多别人嘴里的好工作。比如,银行。除了高端金融分析师,多半在银行工作的人要么在窗口柜台前日复一日数钱、办业务,要么在楼上的格子办公室里,无休无止地复印、核对、填表、打电话;比如记者。民生记者每天家长里短,奔跑在下水管道漏水、物业弃管的第一线;新闻记者365天日日夜夜开着手机,夜里手机铃一响,全是灾情、事故和电话那头的焦躁不安……

这些细节都是真实的,可是一份繁杂的工作就这样只言片语地概括出来,真实,却不完整。

多数人,即便到了大学填志愿那一刻,也不是很清楚,笔下的专业究竟是什么,将来能干什么。

我也是在这次的采访里才逐渐清晰,数控专业那个庞大的机床,一组组按键和数据后面,就是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构成它基本单位的零件铁架螺丝轮毂。

徐东薄是梨树县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在吉林省职业技能大赛里拿了一等奖,又被聘回学校当老师。

他有理工男的标准特质——聊起自己的获奖腼腆讷言,谈起专业技术滔滔不绝。

他说,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把“数控技术”列为五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也把它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戰略地位。所以很多国家都在花费力气研究数控技术及其产业,我们国家也一直在这一方面持续加大力度……

我把这些有点超纲的知识点一一记在本子上,他的语气也变得缓慢起来。

我问他:“大学里设置的数控专业和我们的这个专业内容一样吗?”

他很认真地点头说:“技能部分是一样的,只是本科学校会多一些理论课。我在回来当老师之前也在企业工作过,因为我在学校就拿了中级工程师的证儿,所以薪资比有些刚毕业的本科生高一些,当然也不绝对。企业用人,尤其这种技术工种,他们首先看的是能力以及能创造出来的效益。”

在他的身上,总能感觉到对这个专业的热爱。是那种愿意琢磨和钻研,肯把头埋下去做好这件事的韧劲儿。

他说:“工作就是这样,只有深入了才会热爱。”

所有的职业,都是不同形式的重复。

村上春树说: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时间久了,就会有一种类似哲学感的东西上升。

这是大多数人眼里的“职业精神”。

我们都不能在从业最初就确定“热爱”,热爱是良性循环。

找到一个方向,学习、精进,获得成就感,再从成就感里得到滋养,把一份职业做得更精。

这是出路。

成人世界里很少有简单的好坏。

大家都在机会里寻找出路。

职业这件事,多少带点随缘的成分。

想去罗马,只要从意大利甚至欧洲的任何一条路走过去,都能抵达。

只要你虔诚、勇敢地走下去。

链接

数控技术应用领域:

主要面向机械、模具、电子、电气、轻工等行业,可从事产品设计与加工、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常用CAM软件多轴加工、数控设备调试与维修等相关工作。

毕业生单位的性质分布:

三资企业占58%,国有企业占26%,民营企业占9%,其他占5%。

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分布:

操作占55.7%,编程占13.4%,维修占9.4%,工艺占8.0%,生产管理占7.1%,质量检测占4.5%,综合占1.2%,营销占1.7%,行政管理占1.4%,其他占5.5%。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论文 篇3:

做诗意而有尊严的职教人

一座座奖杯,一张张奖状,记录的是远安县职教中心发展的历史,凝聚的是远安职教人的心血与汗水。

近年来,学校坚持“让学生成为品行优良、明辨是非、学业优秀、技能突出的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办学方向,秉持“让师生体验尊严和幸福”的愿景,用心办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迎来了远安职教的美好春天。

优化专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在茶园里亲手摘茶、炒茶,将理论知识与课本知识结合,更有用,更有效。”4月18日,远安职教中心2015级现代农艺专业学生刘骏在远安县旧县镇石桥坪茶业专业合作社茶园基地进行实操学习后感触颇深。4月18日至22日,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亲临茶园,从气味到色泽再到茶汤,认真细致地讲解茶种的鉴别方法,并聘请茶艺专家现场炒制茶叶,让学生们观摩、学习炒茶技艺,体验手工制茶过程。

现代农艺专业,正是远安职教中心坚持服务远安地方经济开设的特色专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远安职教中心坚持服务远安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认真谋划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面对全域景区化和生态远安建设的大好形势,开设导游服务子专业并积极参加县内有关活动;努力做大做强旅游管理和现代农艺两个专业。同时,远安职教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做优、做强优势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宜昌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

远安职教中心校长张敏介绍,学校不断探索实施“就业+高考”双向成才模式,把加快发展职业高中教育作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全面落实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的助推器,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职业中专教育良性发展。

近年来,远安职教中心围绕“重实用、多实训、强素质”的目标,积极推进职业中专教育改革,每年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500人次以上,职业高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方向得到进一步凸显。

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月4日,国际青年节当天,远安职教中心收到一个好消息:学校斩获2016年度全市技能大赛种子检测项目一等奖。热腾腾的奖项,是送给青年学子们的最好奖励,更是对远安职教中心多年来突出内涵发展,创新培养模式的最好鼓励。

近年来,远安职教中心围绕“重实用、多实训、强素质”的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专业规划,突出技能实习实训。围绕远安“新型工业强县、全域旅游富民、绿色城镇筑基”三大战略,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做好专业规划,确定3—5个专业重点建设,做大做强,形成品牌。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技能实训,以实训为载体,探索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技能竞赛周活动纳入校本课程,创新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充分挖掘课程技能项目,做到技能竞赛项目与省市中职技能大赛接轨、与技能高考接轨“双接轨”。近两年,年实训达2500余人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100%,连续多年实现毕业多证目标。

建立健全层级(校级—市级—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营造崇尚技能、钻研技术的职业教育生态。2015年,远安职教中心学生首次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名学生分获计算机office项目一等奖和电子产品设计与调试项目二等奖;2015年5月,远安职教中心首次成功承办市中职技能大赛计算机类竞赛,并在2015年市赛中取得13个一等奖、21个二等奖、43个三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同时,学校积极搭建学生成长多元平台,扎实开展新生预科课程、学生实习课程等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科技体育艺术节、读书节、“凤鸣学堂”(学生版)等活动,践行生本教育,并取得不俗成绩。2015年8月,学校合唱社团代表宜昌市参加湖北省第十五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歌咏总决赛,获得一等奖;在2015年全市技能大赛才艺展演类中美术项目获三个一等奖、书法项目获两个一等奖、舞蹈类获一个一等奖,成绩名列前茅……

校企合作,送出一人致富一方

2014年9月,远安职教中心与京瓷办公设备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基地揭牌暨京瓷班开班仪式举行,标志着远安职教中心探索“校企联合、产学结合”办学模式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开启了学校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新路子和人才培养新方法。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联合办学基地是学校引进企业技术、文化理念,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交融,实现教育教学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更好促進校企人才供求良好对接的重大举措。在京瓷班第二期培训暨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上,苏州永拓人才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长征为学生作《企业文化进校园,促进学生就业观成熟》主题报告,让学生更加了解企业用人要求,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为确保联合办学效果,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将“京瓷”文化引入校园,植入“京瓷班”。企业定时选派骨干到校进行专业教学指导,直接参与具有前沿性的技能教学。高三下半年学生到企业实习,毕业后,企业接收学生就业,就业率达到100%。

近年来,远安职教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新路子,积极推行“学校(蹲点管理)-企业(制度管理)-家长(亲情管理)-学生(自我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网络,积极与京瓷办公设备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日资)、武汉天马微电子(国企)、惠州海拓(国企)以及远安国际大酒店、远安七彩园林有限公司、远安森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多家县内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协议或社会实践协议,开展联合办学。2015年,318名学生到国企及县内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受到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2016年宜昌市旅游工作会上,学校禮仪队的学生们圆满完成金家湾景区房车营区、木屋酒店两处的接待、解说服务工作,专业的服务赢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作者单位:远安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徐世兵)

作者:牟肖俊 杨春艳 佘承家

上一篇:银行储蓄中的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