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发展

2024-05-07

青少年体育发展(精选十篇)

青少年体育发展 篇1

1 我国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时代背景

1.1 后工业化时代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2013年2月,《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中国即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文中指出,中国的工业能力十分强大,工厂、矿山、公用事业以及建筑开发商在2012年为中国贡献了45%以上的GDP。而在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还不到20%。根据世界银行Ejaz Ghani以及布鲁金斯学会的Homi Kharas的计算,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在2005年要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以上,而服务业所占比重要比全球平均水平低近8个百分点。但这个数字在2013年发生了转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0%,而第三产业比重则明显提高,达到4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些数据正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进而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变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随着即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会逐步转向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经济发展的引擎由外转内,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由此,我国的产业结构也会由外需导向结构转为内需导向结构,而内需导向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就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发展。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而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未来1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仍将会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物质文化消费模式升级版的2.0时代即将开始,我国服务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2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契机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调动各个市场主体参与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调整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3 体育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指出,要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要求各地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就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育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 从青少年体育发展角度看美国体育产业的经验

美国是世界头号体育强国,曾举办过四次奥运会,并一直名列奖牌榜前茅,同时也是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据统计,2010年,美国的体育产业总产值高达4410亿美元,接近GDP的3%,是汽车产业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职业体育产业是美国体育产业中历史最悠久并且最有竞争力的一个领域,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了以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盟)、NHL(美国冰上曲棍球联盟)、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和NFL(美国美式橄榄球大联盟)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为支柱的职业体育帝国。美国的健身娱乐产业也颇具规模,其产值占美国整个体育产业的32%,目前,美国运动健身场所大约有4.8万个,商业性俱乐部1.33万个,其中体育健身俱乐部1.2万个。美国的体育休闲产业也十分发达,据美国官方统计(2000年),美国人喜爱的休闲活动依次是:散步约8600万人,游泳约6700万人,露营约5000万人,器械练习约4500万人,钓鱼约5000万人,单车运动约4300万人,保龄球约4300万人。美国的体育用品产业在世界上也有着超强的竞争力,其产值比重约占体育产业的13%,其耐克和锐步两大产业巨头风靡全球。

2.1 实行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的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真正践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即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美国春田体育大学校长玛丽.库珀在2014年10月召开的球类项目大数据与体能训练研讨会上,用“金字塔”模型,从青少年、高中、大学生体育协会、职业体育、奥林匹克体育等5个层面描述美国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库珀表示,美国6—17岁的青少年参与体育的总数达到2150万,分为社区、俱乐部和业余体育联盟三种模式。从少年阶段对于学生初期体育兴趣的培养,享受胜利,接受失败,到《国家青少年九条运动标准》中强调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并对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运动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界定。再到高中阶段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进行运动项目选择,大学阶段为不同运动项目提供奖学金,体育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自行选择高中还是大学毕业后从事职业体育,或根据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另找职业,同时,由于美国体育产业的高度发达,体育产业经营管理领域也成为了很多学生求学和就业的重要方向。这种基于兴趣和爱好的人性化体制机制设计,给予广大青少年充分的选择自由和多元的奋斗目标,最大程度地激发了青少年的潜力和活力,不仅培养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也夯实了大众体育的群众基础,是美国成为世界头号体育强国的重要制度保障。

2.2 营造全民参与体育的社会文化氛围

正是由于体教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把体育的知识、技能、精神和理念“润物细无声”,寓于教育之中,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体育成为了美国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甚至成为一种信仰,贯穿他们的一生,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得到了充分挖掘,终身体育的观念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全民参与体育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社会大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这正是美国职业体育业、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等各个体育产业领域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

3 重新审视青少年体育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

3.1 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决定了青少年体育意识的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主自发的,由内而外的主动行为,属于内因范畴。青少年体育兴趣需要通过教育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开发,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逐渐产生稳定性,进而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是体育人口产生的必要条件。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观念主要形成于青少年时期,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是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青少年时期体育兴趣的培养对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体育意识的提升。

3.2 青少年体育意识的提升进而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参与度

青少年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是竞技体育的后备保障,是群众体育的雄厚基础,是学校体育的延伸拓展。无论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职业体育都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社会参与需要体育人口和群众基础,而这些都离不开青少年体育意识的提升。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一方面需要青少年体育提供高水平人才后备力量支持,另一方面青少年也是各类竞赛产品受众的主要群体;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旅游业需要大量体育人口特别是青少年体育爱好者的广泛参与;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体育传媒业、体育食品饮料业的消费人群中青少年也占有较大比重。目前,青少年是体育产业消费的主力军,其他社会群体的体育消费行为和习惯大多也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4 我国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4.1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为3136亿元,占GDP比重0.6%,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其规模、结构和水平不仅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也与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我国体育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体育用品业,2013年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3年中国体育用品业产值占GDP比重为0.367%。体育产业中的核心产业,比如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严重滞后,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意识不足,高质量的体育竞赛产品和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体育中介服务业、体育用品和器材制造业等外围产业的发展。2014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14年6至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的调查结果,在体育锻炼的人群中,68.1%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其中58.5%的人全年消费总额在500元之内,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由原来的593元提高到645元,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消费情况仍有很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仍在低层次徘徊,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4.2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困境分析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于学生培养方向的目标定位。但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强化,这种素质定位正变异为“重文化、轻体育”的畸形结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体育所占的权重比重过低,特别是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体育类课程被边缘化,“运动不足”、“多静少动”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近年来,这种功利思想的恶果开始显现出来,首先,就是我国学生体质已经连续20多年下降。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男生1000米跑平均速度较25年前慢了27秒05,不仅跑步水平明显下降,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其次,学校体育也走向了“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小集团“精英体育”死胡同。同时,体育和教育部门在青少年体育发展方面权责利不清,各自为政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出现两张皮,两条线,一边是教育系统的轻体育思维,一边是体育系统的轻文化思维,进而造成了青少年体育与文化教育的脱节。一方面是由于应试需要,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精力和愿望培养体育兴趣,进而错过了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最好的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未来出路问题的局限,有意愿专门从事体育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这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我国体育市场起步较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也处于探索阶段,无论从招生数量还是专业设置上看,这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明显不足。

4.3 我国青少年体育与体育产业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从上文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困境和体育产业发展瓶颈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石,没有青少年体育的健康发展,体育产业就缺少全方位的人力支持,其转型升级也就无法实现;体育产业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保障,没有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青少年体育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获得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5 关于我国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的建议

5.1 全面发展青少年体育,为我国体育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契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体育真正回归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教育功能,通过体育塑造青少年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从根本上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提升体育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并作为小学、中学、大学升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的重要内容,从制度上提升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形成合力,保证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创新体育课内容与形式,加强高水平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立足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奠定基础;进一步推进体教结合,取消各级各类体校,实施教育部门统筹体育人才的培养,形成小学和初中培养体育兴趣和基本素质,高中培养体育专项,大学发展体育专项的体育教育模式。一方面培养少年队进中学,青年队进大学,成年队进职业俱乐部或专业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队伍,一方面培养有着专业体育知识和技能,有志于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产品技术研发领域学习和工作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方面培养有着体育兴趣和爱好,并在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广泛参与体育的社会群体。

5.2 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应加大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资源,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足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类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青少年体育发展事业中来。一,可以通过体育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小学、中学、大学合作,以体育赛事、培训、讲座等活动为载体,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二,可以和各类基金会合作设立多种形式的体育专项基金,以体育公益项目为载体,例如体育项目公益培训项目、体育用品器材捐赠项目、青少年校园体育意外伤害保障项目等,推动各类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三,可以通过与大、中、小学校合作共建各个级别的运动队,改善运动员的学习、训练和生活条件;四、可以加强各类公益体育场馆建设,并增加开放时间,为青少年参与体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6 结束语

体育产业和青少年体育的发展都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体育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势必在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两者也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因此,需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支持。

摘要: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的发展都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我国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时代背景,从青少年体育发展角度学习美国体育产业的经验,重新审视青少年体育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在对我国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发展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全面发展青少年体育,为我国体育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应加大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两方面提出关于我国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的建议。

某市青少年体育发展工作经验材料 篇2

现有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常年参加业余训练的青少年,集训队开展了会项目训练,在册运动员。近年来,我们坚持“体育主导、教育协同、社会参与”,合力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基固本,做强直属训练单位

现有体育运动学校、训练竞赛管理中心、体操运动学校三个直属训练单位,承担了射击、举重、体操、蹦床等项目的训练竞赛任务。我们以创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目标,着力将三个直属训练单位打造成为“争金夺银”的主力军。

(一)是注重规范日常管理。

先后出台了《重点项目教练员、运动员管理办法》《体育局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交流规范程序》等文件,有效规范了训练竞赛的日常管理。

(二)是大力改善训练条件。

投资新建了市体操学校,极大改善了体操、蹦床两个重点项目的训练条件。近三年还先后投入对贺龙体育运动学校、训练竞赛管理中心进行了提质改造,并与省体科所、湘雅附二医院合作设立保障机构,为各项目运动队提供科研和医疗康复服务。

(三)是不断完善激励。

联合出台了《参加重大体育赛事及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奖励办法》。两年来,共核发运动员输送、参赛奖金,有效提高了基层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参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积极选树先进典型。

制定了《优秀教练员工作室管理办法》,评选了“优秀教练员工作室”,积极组织交流学习和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其

培养青年骨干教练的作用;表彰了优秀基层教练员,评选了“十佳教练员”并进行重点宣传,有效激发了基层教练员爱岗敬业、奋勇争先的热情。

二、体教融合,做实传统基地

现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一)是协同抓好项目布局。

(二)是协同抓好工作保障。

(三)是协同抓好竞赛组织。

(四)是协同抓好学校体育。

三、社会参与,拓展新兴阵地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生力军。

(一)是大力支持俱乐部进校园。

我们按照“阳光公开”的原则,直面社会关注和学校隐忧,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积极协调教育、民政部门为俱乐部登记注册、进校园开展活动提供便利。短短几年内,登记注册的俱乐部由十多家大幅增加到X家,涉及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已成为开展中小学生课外体育培训的主要力量。

(二)是规范俱乐部日常管理。

联合教育、民政、公安、卫健等部门联合制定了《体育俱乐部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分类分层管理原则,对俱乐部的注册条件、登记审批、进校园准入机制等进行了明确,为俱乐部的规范运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引导俱乐部差异化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俱乐部利用师资和场馆优势,承接射箭、攀岩等新兴体育项目的业余训练任务;支持拥有高水平教练员的俱乐部进校园提供足球、篮球培训服务,提升学校运动队训练水平。

下阶段,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借鉴各市州先进经验,着重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以争创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努力将直属训练单位建设成为知名的体校和冠军的摇篮。

(二)是以深化体教融合为主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融合发展。

青少年体育发展 篇3

摘 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过国明”,国之少年,犹如柱之基石。我国历来重视国民体育的发展,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是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的光辉目标,作为国家建设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的体育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我国无论从宏观调控,还是相关制度规章,都充分考虑到了青少年体育建设的重要性。然而,事无巨细,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也不尽完美。在此,我们就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作以浅尝谈论。

关键词 体育强国 视域 我国青少年 体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迈向小康社会。而“欲速则不达”,经济发展过于迅速,必将产生一系列疏漏,疾病频发便是其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提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的重要指示;相关部门根据该指示制定与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来规范与引导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建设。

一、我國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需求

(一)“体育强国”的提出

距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乃至世界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和平年代,加上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恢复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进而发生不可逆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多极化、体育全球化,而各国之间的脚力,从刚进入和平年代时期的军事脚力,已完全演变为综合国力的脚力,其中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等的脚力更是空前激烈。作为友谊性最强的体育项目,更是为各种展现综合国力提供了一个广袤平台,“奥运会”、“冬奥会”、“洲际赛事”、“国际赛事”、“NBA”、“欧冠”等等,直接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体育强国”战略,以期提升我国作为大国的综合竞争力,最终提升全民综合素质。

(二)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历程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标语,至今依然飘扬在各中小学校,引导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们成长。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希望,青少年的培养与成长尤为重要,至今可见的广播体操,已经尽善尽美到“第八套”;操场上晨跑的口号声及步履声,让很多人唤起儿时的回忆;“军训”的推广与普及,让正规的军事基础训练为青少年所熟知与掌握。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从事专业化体育训练,而摒弃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模式,都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建设的成果。

二、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

(一)学校体育教育的缺位与错位

我国教育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学习科学系统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更有大部分的学校还未从过去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转变过来,因此,体育作为学校的一门副科,学校安排的课程量和课程时间是有限的,甚至部分学校为应付考试将体育课挪用、占用,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严重不足。虽然部分学校也重视体育教育,但是仅仅针对个别体育特长的学生,培养他们的竞技技能,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严重畸形。

(二)缺乏社会责任感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体制普遍有所下降,而社会将所有责任都推卸给学校,认为学校没有做好监督工作。其实影响我国青少年体制健康下滑的原因有很多,除开学校以外还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国家因素等众多的因素。因此应该明确各个因素相应的责任,从整体中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制下降问题,除了国家资金和政策方面的保障外,更多的是依靠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来维持和促进的,将青少年体育发展形成全民关注的一点。

(三)经济社会规划不科学

我国大部分的公益性事业都是依靠国家支持发展的,各种相关的民生工程也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一般体育经费本身在地方政府财政中所占的比例就很小,将其分摊到青少年体育工作中时所剩的就更少了。青少年体育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需要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才能更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

(四)社会舆论过于片面

长期以来,我国有关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社会舆论仍存在着落后的、片面的观点和看法。大多数家长过于注重青少年的智力发展,而忽略了青少年的体制发展,导致青少年的体制呈下滑的趋势。

三、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反思

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全面发展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样青少年体育健康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国家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青少年的体育发展做出有力的保障,国家和政府应加大政策实施的力度,在对其管理中能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全面落实科学的人本教育观,各行政部门也要加上对学校体育工作监督的力度,保证青少年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和空间,以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健康观实现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发展。

四、结束语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魄健康、充满活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旺盛力的体现,同样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能为国家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育发展,为青少年体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快我国的体育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平杰.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1:47-50,66.

青少年体育发展 篇4

1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现状

1 . 1目前农村地区学生的体质状况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情况十分的令人担忧,相关部门对农村地区青少年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如今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的柔韧性、耐力、肺活量以及其它的一些状况对比与10年之前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因此就导致了一部分青少年的身体因为营养过剩而出现体重超标的状况。而造成这种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体育锻炼程度不够,不仅锻炼的时间达不到要求,锻炼的强度同样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1.2 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的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体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第一,学校的场地不足,资金比较短缺,这是大多数农村地区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直接的影响到了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二,重文轻体的传统观念仍旧存在,我国的传统观念是以文化课为主要的学习目的,从而严重的忽略了体育教学的存在,甚至有的家长和教师人为,如今的青少年只要文化课的成绩优异就足够了,至于体育课即使不及格也无所谓,还有一些学校为了能够提高升学率,刻意的更改教学计划,减少体育教学的课程。还有的学校课程表上的体育课基本成为了其它活动的牺牲品。多数的毕业班都取消了体育课,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严重的影响到了青少年的日后发展。第三,没有妥善的保管体育器材,很多的学校在置办一些新的体育器材之后往往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破损的情况,有的学校在置办了体育器材之后就束之高阁, 长期的不使用,这使得器材的存在与否都无关重要。第四,体育教师的队伍良莠不齐,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青年教师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青年教师的到来却没有带来新的思想教育,甚至有的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被拜金主义所影响,在社会中从事第二职业,严重的影响到了学校体育课的正常进行,导致教学没有计划,课程进度缓慢,使体育课处于放羊式的状态。

1.3 来自于网络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与叛逆期,同时也是比较喜欢幻想的时期,因此网络的存在对于如今的青少年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使一些学生直接就丧失了对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兴趣。随着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网吧已经成为了青少年所迷恋的场所,学校中有很多的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去上网,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能够出去上网不惜逃课、撒谎、夜不归宿,使得第二天根本就没有学习的精神。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网吧里污浊的空气、安全的隐患,各种病菌的传播,此外,网吧也是使学生身体状况下降的一大因素,所以要求学生为了自身的健康要远离网吧。

2 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1)能够满足农村地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可以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体质的增强。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能够调节人类的身体机能,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

(2)体育锻炼可以锻炼青少年的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也会出现竞争意识。竞争是一种自我激发提高的动机形式。合作具有一定的集体性,使一个集体可以同心协力。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这两种形式是可以交替存在的,也有可能会同时出现,这充分的说明了合作和竞争的特点。

(3)养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休息制度,对于青少年的智力和体力提升有着明显的好处,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前提。体育的学习和认知活动是一样的,主要的是依赖学生的记忆、知觉、思维、注意力等一些综合性的认识能力。因此,长时间的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智力和学习的效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大脑获得足够的氧气,使得青少年的脑力能偶快速的补充。良好的体育驾驭和运动的训练还可以使青少年的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反应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为文化课的学习提供一份保障。

(4)丰富的课余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文明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经过调查可以证明,性格开朗、善于人际交往的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往往要高于性格孤僻的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的人经常会郁郁寡欢,使得性格比较孤僻,对于生活的乐趣比较缺乏,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使得学生在运动中克服自身的孤僻,忘却人际交往所带来的痛苦和烦恼,逐渐的适应人际交往的关系,从而提高青少年社会的适应能力。

(5)对体育锻炼进行加强,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选择一个合适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发挥体育锻炼积极的心理对于体育锻炼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体育项目具有着各自独有的特点,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选择一个正确的项目可以对自身的优点进行不断地发挥,逐渐的将自身的缺点克服。

3 农村地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发展策略

(1)对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强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意志坚强、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富有生命力的表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的体育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营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素质。

(2)对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要认真的贯彻落实。把健康素质追尾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尽快的建立起综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 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形态,提高青少年的运动能力,达到身体健康的标准。然后根据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所达到的健康标准颁发荣誉称号,使得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同时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荣誉感。

(4)减轻学生文化课的负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文化课的学习成绩无论是多么的优异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小学不应该只追求片面的升学率,应该减轻青少年身上的课业负担,对于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5)对于学校的体育设施要进行加强,各级的政府要充分的落实国家颁发的政策,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加强,同时对于体育场地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学校中的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要统筹考虑、综合利用。

4 结语

农村地区的发展已经一步一步的接近城市,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更是我国的一半人口,对于农村地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更是不容忽视。青少年的身体状况是我国繁荣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农村地区青少年的身体状况是目前的首要目标。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青少年的体育活动逐渐变的丰富多彩,我国是农业的大国,大约有一半的人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这就导致了我国农村青少年体育活动有着一定的发展弊端。“全民健身条例”重点实施的对象就是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是为了以后能够为国家体育事业提供新鲜的血液和栋梁之才,同时,农村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发展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可以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以明显的发现,设施场地的不足、宣传的力度比较薄弱、不够合理的师资力量以及自身发展比较差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农村地区青少年体育活动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篇5

多年来,由于社会导向、教育结构、考试制度等原因,重文化轻体育成为社会的主流思维,家长望子成龙、教师望生成才、学校盼校出名,青少年文化考试分数刻刻萦怀,升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体育课质量不保甚至被严重挤占,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逐步下降。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大、中、小学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水平进一步下降。体育似乎成了当前教育的“掣肘之痛”。现实状况令人担忧,也使人惊醒。

面对当前形势,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和国家有关方面相继召开会议,下达文件,“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六一”期间,有关青少年儿童的话题也成了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似乎成了近一段时间内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对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从全民战略的高度认识《意见》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从战略的高度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明确要求,这对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和青少年体质的提高,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山东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 1

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任重而道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充分认识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措施,建立运行保障机制,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

毛泽东早在七十年以前,就曾精辟的指出,大丈夫独患无身耳,体强心强,何事不可为。在其《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占第一之位”等著名论断,提出了“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的著名口号。充分论述和强调了身体第一、健康第一的问题。而长期以来,似乎是“知识第一,分数至上”替代了“身体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这是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更好的人生离不开健康素质,担当重任更需要强健体魄,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体育及体质,鼓励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锻

三、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障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

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体育课时开全开足,对不执行教学课程的学校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批评,屡教屡犯的学校,要对校长进行撤职处理;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将学生体育成绩与中、高考招生录取挂钩,作为中、高考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学生体质监测与公告制度等。教育部门要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明确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卫生器材设施基本要求,把体育工作状况作 炼起来,强健起来。

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青少年体质

一是尊重体育教师劳动,重视体育教学成果。由于重文化轻体育的原因,体育教师也被相对冷落,其教学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同等对待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体育教师也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尽职尽责把体育课教懂、教会、教乐,让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同时还学会终身受益的运动技术。

二是革除“锦标主义”、“金牌至上”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体育搞得好不好,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全体学生体质有没有提高。不少学校仅重视少数学生的运动训练、竞赛,选尖子、培苗子、拿下几个第一名,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体育锻炼,这种“金牌挂帅”的“面子工程”忽视大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做法是短视的也是短命的。要革除“锦标主义”、“金牌至上”的思想,注重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质量。

三是依法保护教师正常的体育教学。由于社会原因,造成家长、教师安全意识过于敏感和紧张,同时又没有对教师进行正常体育教学的法律保护,过去不成问题的正常事故成了问题,教师在教授有关训练项目时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即使有体育设施也不敢正常使用。单双杠、爬杆、云梯等器械很少有学校使用和购买。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保障教师的正常体育教学,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

五、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配套建设

由于体育被轻视,有些学校的体育场地逐渐缩小,体育设施和器材越来越单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配套建设。一是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二是要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及器材的更新换代,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以加强青少年体

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六、建立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体育网络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并加强对青少年的饮食营养管理与指导。通过几年的时间,使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青少年体育发展 篇6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包含哪些方面

1.素质是人的身体、智慧、能力和个性乃至整个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狭义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先天因素决定的,故人们称之为遗传素质或先天素质,既然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自然前提,失去了这一前提就谈不上人的发展,那么社会就应该重视人的先天素质的提高,但这主要是优生的问题,而不是教育的问题。

广义的素质主要是指事物主要成分的质量,事物本来的性质,广义素质的含义已超越了遗传特征的局限。在应用范畴上,它既可以指个体,也可以指群体。我们可以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或将其界定为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

2.素质教育概念的含义

人的素质既指先天的自然特点,又指后天的一系列社会品质,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既包括先天因素(自然本质),又包括后天因素(社会本质),而后天形成的社会本质才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属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因此我们从教育的观点考虑人的素质时,应该把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结合起来,并且着重于人的社会本质。据此特点,所谓的“素质教育”即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展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应试教育是以应考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分数与升学率成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它具有注重青少年应考能力和共性的培养,忽视青少年全面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青少年往往缺乏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而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注重青少年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具有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二、体育在推进素质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1.体育首先是生存教育

体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运动,也就是说体育是通过运动所进行的教育,体育不仅仅是锻炼青少年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青少年学会生存。尽管今天生活在都市或农村的青少年不必再到原始森林里去谋生,但是今天的体育与“生存”的关系依然比较密切。因为,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赋予了“生存”二字新的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的寿命延长的趋势日趋明显,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应运而生,而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体育不但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青少年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2.体育的生活教育功能

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或生活质量,终身体育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体育在教育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青少年在所接受的各种教育中,体育应当说是最为普遍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不要把体育仅仅看作是运动的教育,而是要看到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作为生活教育的体育也许不能直接培养出引发产业革命的旷世奇才,但却可以造就一代懂得如何健康、文明地生活的现代人。

3.体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问题往往是与利益的竞争相联系的,道德的培养也需要在竞争的情况下进行方能见效,体育恰恰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这样的机会,体育的内容载体之一是现代竞技运动,其不断完备的规程、规则体现了一种社会的道德期盼,参与其中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也能够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通过参与或观看体育比赛,提高了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

青少年体育发展 篇7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生长的关键时期,而体育锻炼则是必要的手段之一。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在这一段时间的青少年经常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损伤会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伤害,影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运动损伤、预防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寻求有效地积极预防措施和提高青少年的平衡能力,从而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 青少年平衡能力的生理学概念

对于青少年平衡能力的界定,不同研究表述不同,但多数都认为平衡能力是将重心维持在支撑底面积之上的状态或能力,是由感觉与运动、周边与中枢神经系统整合运作由肌肉动作来调整的,更进一步来说身体姿势平衡指的是由视觉、内耳前庭、本体感觉输入而指导重心位置及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经感觉输入后由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处理,再将信息传至踝、膝、髋的下肢关节。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康复医学中对平衡概念的基本描述是: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1]。因此,青少年的调节和维持平衡是一个由多个系统参与的复杂生理学问题。

2 青少年平衡能力的特点

青少年的平衡能力发展变化是随着身体各大系统发育、而获得保持稳定的一个过程。由于青少年时期的特点是比较好动,情绪又易激动,冲动时又不易自控,运动中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动作,加之技术尚不成熟,经验不丰富,一旦出现不规范动作,就容易引起损伤、扭伤等。既而相对而言青少年的平衡能力是比较弱的,运动损伤也就会时常发生,所以,对于青少年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积极预防要格外重视。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发育随年龄的增加而得到提高,当然成人之后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逐渐降低的[2]。后天的经验是促进青少年的平衡能力的主要手段。李艳红等人研究者认为青少年的姿态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会增加,12-15岁姿态稳定性逐渐完善,随着个子的增高姿态稳定性就会下降[3]。性别与平衡能力的关系,有人认为在青少年中女生的平衡能力比男生的平衡能力强[4],理由是女性的上体窄细,重心较低,但通过对年龄组的男女测量发现,男性的平衡能力并不比女性差,原因是人体控制平衡能力的器官主要有3部分,即前庭分析器的稳定性、肌肉的反馈能力及视觉的暗示作用,一般来说男子的肌肉力量较强,因而提高了肌肉的反馈能力所以相应地加强了平衡能力[5]。

3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作用

3.1 不同的运动项目与青少年的平衡能力

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还有很多,在众多的研究中主要有武术、体操等项目居多。不过柔道、速滑、舞蹈等项目的练习都能提高青少年的动态平衡能力。体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全面性、重点性和选择性的健身价值是其他项目不可取代的。体操中的肋木、平梯、单双杠、跳箱、垫子等器材巧妙组合,编成成套的攀爬钻越练习,能引起青少年较高的练习兴趣近而提高青少年的平衡能力尤其是垫子上的运动支撑跳跃和器械练习的内容,使青少年的柔韧性、灵敏性,尤其是平衡协调能力及前庭器官的分析器机能通过体操练习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又如,艺术体操是体育锻炼与艺术相结合的女子体育项目,它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动作为一体,以自然、流畅为特征,在音乐的节奏中来完美自己,重要的是艺术体操的各种舞蹈类的动作能促进青少年的平衡能力。

3.2 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损伤和预防

近年来,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比较高。Spinks等通过对47篇文献进行分析,得出1000个运动小时内伤害的发生率为0.04%-127.3%[6]。Emery等利用医院急诊中心病例数据分析得出12个月内青少年运动伤害的发生率为7.03%-8.55%[7],青少年运动伤害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中学生的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小学生[8],国外报道男生在曲棍球、篮球、足球三项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女生在体操、篮球、英式足球这三项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9]。以上这些数据都显示了青少年的平衡能力较差,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进行体育运动造成的运动损伤不仅会造成青少年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应该加强平衡能力的锻炼,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做好预防工作等。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肌肉本体感觉的敏感性和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功能,改善身体的姿势控制能力和提高人体对身体姿态变化时的调节能力。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的平衡能力,除遗传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如:长期的武术练习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发现武术练习组在反映平衡功能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10],说明长期武术练习可以大大改善青少年的平衡能力;随着运动人数不断地增加,运动损伤也就屡见不鲜,运动中的损伤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运动损伤、预防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平衡能力作为青少年的一项重要能力控制身体的重心,是一切静态与动态活动的基础能力。良好的平衡能力对于保证青少年完成各种动作,以及站、立、行都非常重要。人类对自身平衡能力的研究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研究不断趋于科学化[11]。目前,国内外都将平衡能力作为身体素质指标来评定运动技能及健康水平,如,体适能(fitness)包括健康体适能( heath-related fit-ness) 和技能体适能(skill- related fitness) [12],其中,平衡能力就属于技能体适能中的一种[13]。在国内,平衡能力作为体质测试的指标之一,受到体质健康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4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

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凡是姿态优美挺拔、身体控制力和平衡力强的青少年一定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反过来,要想训练青少年的平衡能力,就要故意“制造”不平衡,让身体在维持稳定的过程中提高力量。当然,仅仅训练平衡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力量和稳定性结合起来。就我们最常见的几种训练力量和稳定性的方法:如平衡垫站立,单足站立于平衡垫或软垫上,保持身体稳定。进一步还可以将眼睛闭上,这样对于本体感受神经的刺激会更为强烈,会给核心稳定带来更多的挑战;单腿蹲,单腿站立,屈髋向下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保证支撑脚全脚掌着地。再增加难度,可以站在平衡垫或软垫上完成下蹲动作;健身球俯卧撑,两手打开放在健身球上,手在肩的下方,初学者可以采用手肘放在球上的方式降低难度,或者可以两脚分开宽一些,向下落的时候,不要让胸部碰到球。平衡垫练习,坐在平衡垫或软垫上,以尾骨支撑保持平衡。双手撑在身体后侧,腰腹肌肉收紧,慢慢抬起一条腿,再抬起另外一条腿,两手离开地面。这些动作都要求机体保持平衡,保持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做到“身到心到,身心融合”等来提高青少年的平衡能力。

5 小结

青少年的平衡能力是静态与动态活动的基础能力。由于运动损伤不仅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青少年的运动损伤会造成青少年对运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应加强对青少年平衡能力或姿势控制能力方面的研究;对青少年的平衡能力较差引起的运动损伤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用平衡能力的锻炼方法来提高青少年的平衡能力;对于提高青少年的平衡能力,切实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消除青少年产生运动伤害的隐患,预防儿童青少年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摘要:平衡能力是静态与动态活动的基础能力。由于运动损伤不仅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影响青少年体质,所以近年来青少年的平衡能力作为体质与健康测试指标之一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阐述青少年平衡能力的研究历史及其生理学机制;评述符合青少年平衡能力特点的研究;讨论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通过体育锻炼方法来提高青少年的平衡能力,从而达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青少年体育发展 篇8

1 当前我国体育传媒发展现状

体育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为体育事业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 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介逐渐改变了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和体育意识。总之, 体育传媒对青少年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消极影响, 它能够扩大青少年的体育知识面, 让其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但是由于青少年对不良诱惑的辨别能力较差, 不能抵御体育传媒的消极影响。只有充分认识体育传媒现状, 根据体育传媒的影响调整其发展方向, 正确利用体育传媒, 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体育信息, 为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体育价值观做出贡献。

目前, 我国体育传媒仍采用传统的“一体两制”的管理模式, 无法适应大众传媒及市场规律的发展, 严重制约了体育事业以及体育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 我国体育传媒存在明显的垄断、半垄断现象, 造成了体育工作者出现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较低的现象。此外, 由于体育传媒垄断现象的存在以及政府权力的介入, 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给当代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影响了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据笔者了解, 体育媒体存在过分报道体育暴力现象, 导致青少年无法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甚至造成了体育道德缺失, 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度宣传体育明星的私事和琐事, 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忽视体育事业的正面宣传, 最终会影响青少年的体育意识。

2 大众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

体育运动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能够激发人们产生积极的体育意识。通过体育传媒获取大量的体育信息, 激发了人们参与体育的欲望, 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吸引了大量的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一, 体育传媒充分发挥了体育的社会功能, 同时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其二, 体育传媒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促进了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总之, 大众体育传媒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的思想意识, 使其在接受体育传播内容、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 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和体育兴趣, 并逐渐改变他们的体育观念的行为方式。

当前, 体育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且媒体与青少年的体育意识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2.1 体育传媒的积极影响

2.1.1体育传媒帮助青少年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

传媒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进步, 当代青少年可以通过各种体育传媒获取体育信息, 并逐渐成为其获取体育信息的重要途径。时下,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关注体育信息, 通过体育传媒获得相关体育知识、信息和技能, 帮助青少年找到实践与知识的平衡点。此外, 体育传媒还能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青少年是体育传媒的最大受众, 他们能够迅速接收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技能。

2.1.2体育传媒加快了体育项目的推广

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竞争性和商业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啊, 体育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逐渐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体育传媒也呈现此趋势。在体育传媒中, 各类明星代言产生了极大的明星效应和号召力, 受到了青少年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 也带动青少年学习相关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总之, 体育传媒加快了体育项目的推广, 明星效应不仅对青少年的运动兴趣产生影响, 还促进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树立。

2.1.3体育传媒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

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其他体育赛事的开展, 都能够通过网络、电视等体育传媒在全世界刮起“体育风”, 让全世界的人们及时关注各项重大赛事, 形成全球体育盛宴, 进而为体育项目的推广、普及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体育传媒所传播的体育信息和运动事迹能够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 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 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无形之中锻炼了青少年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

2.2 体育传媒的消极影响

体育传媒的发展能够为人们及时传播体育信息, 充实人们的休闲时间, 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网络是把双刃剑, 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还会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成熟, 他们自我抵制消极影响的能力较差。

2.2.1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传媒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 也在传播一些不良的体育信息, 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冲击。例如球场暴力、“假球”、服用违禁药物等不道德的现象, 以及体育明星的负面新闻等, 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 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 对体育的含义容易产生偏激心理和片面的理解, 在了解不道德的体育行为之后很容易对体育项目产生厌烦心理。此外, 体育传媒的夸张报道会歪曲青少年的体育观念, 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纷纷学习和效仿, 不利于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2.2.2导致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盲目崇拜

体育传媒传播的体育信息极为广泛, 且涉及所有社会成员, 特别是体育明星的生活也极易暴露在人们的目光之下。对于青少年来说, 由于自身的辨别能力较差, 加上体育传媒对体育明星的过分宣传, 很容易诱导青少年对体育民星的盲目崇拜, 导致青少年失去自我和前进的方向。

2.2.3影响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观赏性和舆论性, 体育传媒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过分宣传, 常常忽视传播正确体育知识。例如, 在一些体育赛事中, 解说员过分强调体育明星的个人生活与赛事之外的事情, 缺乏对比赛战术变化以及比赛基本知识的详细介绍, 进而影响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3 正确利用体育传媒的策略分析

3.1 体育传媒在体育意识传播方面的不足

我国体育传媒现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但在体育意识传播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据笔者了解, 体育传媒重视竞技体育的传播, 忽视大众体育的精神和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因此, 体育传媒应当适时调整, 以充分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

3.2 如何利用体育传媒培养青少年体育意识

在学校普及体育知识, 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因此高校要重视体育传媒对体育意识的影响:

第一, 充分发挥体育传媒的教育功能。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高校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 通过体育传媒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 确保其身心健康成长。此外, 当代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可以组织青少年集体观看体育赛事, 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辨别、监督和调整, 使其在了解和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 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第二, 正确引导明星效应。体育传媒的明星效应能够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社会和高校可以对体育明星健康宣传, 宣传体育民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为国争光的健康形象, 进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促进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 体育传媒要健康宣传。体育传媒要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 多宣传健康的体育信息, 减少对不道德体育行为的宣传, 正确发挥体育传媒的诱导作用, 在无形中将体育运动的积极影响传播给青少年,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扩大体育文化的积极影响, 体育传媒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优势, 方便体育知识的传播与体育项目的推广,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和思维, 使他们乐于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4 结语

总之, 体育传媒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注重体育素养相关信息的传播, 还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 深入挖掘体育活动的内在精神和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体育传媒日渐成熟, 因此要更加注意体育传媒报道的内容与方式,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 使其端正体育态度, 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意识。高校也可以组织体育竞赛, 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真正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 创造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体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楼方芳, 潘婧.我国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 :95-96.

青少年体育发展 篇9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 尤其是青少年学生, 更加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而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 认知能力有限, 教师的言行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自身修养,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 以身作则, 以德服人, 以情感人, 以身立教, 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1.2 加强教师专业技术学习

教师的体育舞蹈专业技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技术水平, 影响到整个湖南省体育舞蹈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当前有部分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是小学或者幼儿园的老师, 在周末兼职教学体育舞蹈, 她们没有经过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动作技术教学不规范、音乐不标准、训练体系随意等问题, 甚至本身示范的动作技术都是错误的, 经常可以在赛场上和视频里看见青少年错误的动作技术, 这样给青少年体育舞蹈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和阻滞性。应该加大教师的专业技术学习, 建立各种技术考核制度[1], 并且规范教师上岗持证制。

1.3 加强教师专业理论学习

体育舞蹈作为体育与艺术的结合项目, 它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 同时还必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这样两条腿走路才能又快又稳, 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才能培养高水平的选手, 才能使湖南省的体育舞蹈水平越来越高。随着体育舞蹈技术水平和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 理论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占的比重逐渐加大, 并且体育舞蹈教师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知识点, 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真正的针对青少年进行教学安排和规划。因此, 在技术学习之余一定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

总之, 各级职能部门和各种体育舞蹈协会应该加大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学习力度, 经常举办教师交流班、公开示范课、教学展演等一系列提高教师自身水平的教研活动, 切实做到服务基层, 服务一线教师。

2 加强教材建设, 规范教学

2.1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体育舞蹈项目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 是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也是反映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都没有规范的青少年体育舞蹈学习教材, 各级各类学校都是根据自己师资的情况和家长的需求制定教学内容, 随意性较大, 不规范, 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系统、持久的学习。为进一步加强体育舞蹈教材建设, 必须明确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2], 加强领导,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投入, 强化管理, 调动和吸引广大教师参与教材建设工作, 切实提高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2 规范教学

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辅导和组织考试五个基本环节, 湖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基本环节上课的体育舞蹈教师和学校不多, 在教学环节中存在严重的不规范的普遍现象。备课环节是首要的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该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写教案, 而湖南省大多数体育舞蹈教师没有写教案的习惯, 都是按照上课经验随意上课。我们应该规范教学, 教师备课时应熟悉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参考资料, 确定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并且掌握学生情况, 增强教学针对性, 认真选择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充分准备教学资源, 认真书写教案。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 学校应组织教师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统课活动。集体备课、统课的主要内容是贯彻教学大纲, 讨论制定学期授课计划, 处理教材的重点、难点、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统一教学进度等;在备好课的基础上, 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好每一次课;辅导是课堂讲授的必要补充措施, 是解除学生疑难, 指导学生自学, 因材施教, 改进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我们应该规范教学, 自觉认真的抓好教学五环节。

3 加强市场监管, 督促体育舞蹈协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3.1 加强市场监管

近几年, 各种青少年体育舞蹈培训学校和体育舞蹈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在我省各地开花结果, 开办者的身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以商人和教师开办为主, 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无证经营培训学校, 各种培训学校硬件、软件良莠不齐, 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市场准入, 合理引导,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提高市场竞争效率, 并出台相应的管理文件细则以规范青少年体育舞蹈培训市场。

3.2 督促体育舞蹈协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湖南省各级各类的关于体育舞蹈的协会不低于20家, 其中省一级的协会不低于5家, 这正验证了文化艺术领域“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场面, 对湖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在体育舞蹈产业高度市场化的今天, 湖南省体育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体育舞蹈协会的作用, 它们在青少年竞赛、考级、培训、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湖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发展的水平越来越好, 各种全国性的体育舞蹈组织也开始在湖南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如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 (CEFA) 已经连续两年在湖南娄底举办全国体育舞蹈大奖项, 吸引了全国大约90支代表队、3000人以上的青少年参加比赛, 进一步促进了湖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的发展。除了体育舞蹈比赛以外, 还有体育舞蹈考级, 2014年文化部下文批准、湖南省文化厅备案的国际标准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也在湖南开展工作, 这对青少年体育舞蹈的发展与全国接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各种协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协会弱化了协会的公益和推广功能, 大力追求市场经济效率, 俨然把协会变成了工厂, 导致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过于经济化、世俗化, 忽略了教育性,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 各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协会的监督和管理, 督促各级各类体育舞蹈协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使之为湖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的发展更添光彩。

参考文献

[1]何忠, 许志琳.鄂西北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培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 (4) :80-84.

青少年体育发展 篇10

钟南山 (两院院士) :中国青少年健康促进与青少年体育

创新型的人才需要有什么呢?需要有创新的动力、能力和体力这三个方面。动力, 就是有这个 (创新所需要的) 愿望和意志;能力, 就是有这个 (创新所需要的) 本事;体力, 就是有这个 (创新所需的) 体魄。这些, 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 对于未来之星而言, 必须是在青少年时期得到培养和锻炼。

纵观当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是比较重视智力方面的教育, 对于体魄的锻炼, 应该说还重视不够。目前, 我们的青少年比起20、30年前, 身高增高了, 体重增加了, 但内脏的功能, 一些体能素质, 比如说弹跳力、握力、肺活量等有所下降, 这说明随着我们智力教育的提升, 体育还是不够的, 所以现在我们提倡德智体三方面发展, 特别是加强对体育的锻炼, 是非常必要的。

60多年前, 毛主席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 在那个时期, 我本人还在读中学, 也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 要身体好、要学习好、要工作好, 争当三好学生。所以, 从那时直到现在, 我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毕业后, 我已经为国家工作52年了, 但我还有信心再工作10多年, 这是因为我有一个好身体, 之所以有好的身体就是因为我从小重视体育锻炼, 所以给我工作一个无穷无尽的支撑, 在很多时期, 在困难时期, 特别是在SARS时期, 我都因为好身体支撑繁重的工作。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 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们, 也能够这样做, 做得比我更好, 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

王登峰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 :健康与文化

第一个思考体会是:健康是一个文化的概念;第二个思考体会是:体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点思考体会是:学校体育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引领者。那么, 学校体育应该如何引领社会文化?首先, 最近教育部将会同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和发改委出台一个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的意见, 这个文件将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这个文件的核心主题, 就是从今年开始, 全国每一个学生每年都将至少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查, 而且要将体质健康测查的结果面向社会公布, 这个公布将不再是优秀、良好和及格、不及格, 而是直接公布他们体质健康状况的数据:肺活量、百米跑时间、1500米跑时间等,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 引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对青少年阳光和阳刚品质的关注。

其次, 学校体育对社会文化的引领还体现在学校体育是面向人人的体育, 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学校体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校园体育活动中去, 能够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 促进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 通过面向人人的体育, 通过完善评价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观念, 在人才的评价因素中身体健康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 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现在无论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还是对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 或是对校长工作的评价, 学生体质健康所占的权重是明显偏低的, 所以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内生动力不足, 校长抓学校体育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也不足, 全社会关于“人才的评价应该包括身体素质”这样的观念也没有形成共识。在我们的人才培养规则中、人才评价体系里, 这样的观点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 通过面向人人的体育, 通过改革学生、学校、校长的评价体系来形成或者引领全社会对体育和体质健康的重视。

第三, 学校体育对社会文化的引领, 还要表现在良好的竞技环境的营造。阳光下的运动应该是健康的, 应该是干净的。我们学校的运动会、校园的比赛应该是干净的、阳光的。我们希望能够在学校体育的竞技比赛中, 能够真正实现面向人人的比赛, 以及干净阳光的竞赛。在这里, 我要特别多说一点, 是关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的广泛开展是我们竞技体育人才不断涌现的重要基础, 而对于学校而言, 对于体育而言, 意味着我们面向人人的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关系。我们的学校体育, 我们的阳光体育开展好了, 面向人人的体育开展好了, 竞技体育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我们也希望在学校体育中倡导一种让每一个人健康成长、每一个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每一个人都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在学校体育中, 我们倡导一种“两个凡是”的思想, 凡是孩子们喜欢的体育运动, 凡是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运动, 百无禁忌。我们也希望, 全社会, 特别是是今天在座的领导和专家同志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学校体育, 能够让我们的青少年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李宁 (李宁有限公司主席) :青少年体育公益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思考

首先, 国家应当鼓励体育社会化, 让体育从部门化、单位化走向社会化。无论是何种形式在体育上的投入, 体育与生俱有的公益性是不会消失的。现今社会上对体育的投入兴趣逐渐升温, 但常常会因缺少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 加上一些繁琐的行政审批制度, 使得不少有意投入者在机会面前止步。

其次, 国家应制订相应有效的政策鼓励和扶持社会体育项目的投资经营。特别是在体育项目收费营运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鼓励, 以支持社会体育项目的开展, 尤其是支持面对青少年体育开展的中小型体育项目。

当然, 最为重要的是国家应把体育教育作为现代学生教育体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并有法定的必修培训时间、竞赛规则、评价学生等机制, 有法定的资金保障在场馆、器械以及培训和竞赛组织上进行投入。否则, 我国的青少年体育事业是不可能真正获得发展的。

中国的青少年体育发展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需要社会以及家庭的参与, 需要全社会对体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随着政府、社会、企业与公众的进一步携手努力, 未来中国的青少年体育事业一定能够获得更加长足而快速的发展!

陈旭 (清华大学常务副书记) :素质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与青少年体育

我们青少年体育健康状况确实不容乐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现在人们锻炼的意识、锻炼条件和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快, 这是可喜的, 但是作为中小学生体育下滑的趋势, 确实不容乐观,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相对下降, 而且体育教育在大学中相对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学校教育是有责任的, 但它是整个社会, 包括家庭都有义务和责任的。清华的体育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 这其中我们最着急的还是群体工作, 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 不管是关注度和还是参与度来看, 都不如以前。因此怎样才能把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也是我们现在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作, 涉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大家都应该重视。特别要发挥我们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来推动阳光体育, 包括课程建设, 包括师资队伍, 包括我们的条件、场地场馆保障等。如果我们青少年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整个风气形成了, 青少年作为家庭的一员, 就会一代代传下去, 体育文化就会建设起来, 体育就发展好了。少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兴则民族胜, 让我们一起为青少年体育继续努力。

刘刚 (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 :从奥运视野看青少年体育发展

增加体育课时、实现阳光体育一小时等等都是很好的措施, 但学生们锻炼什么项目, 能不能有吸引力十分重要。现在总有人批评中小学学业负担过重是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我认为, 这肯定有关系, 但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大学课业负担轻了, 但大学生体质并没有上升, 体育活动在许多大学并不流行。

我们在伦敦奥运会上可以看到, 许多项目都配有音乐, 大屏幕也不光是直播赛事, 比如百米大战前, 播放历史经典镜头, 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比赛不是大片, 但比任何大片都精彩。

有许多家长都是带着孩子来看奥运会的, 这种表现形式对他们喜爱上运动项目会有很大帮助。

同样体育课程是否有吸引力呢?光是跑步, 做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对许多学生而言体育课就很枯燥。

从19世纪初开始, 英国的一些学校就开展游戏竞赛, 划船、橄榄球、曲棍球和草地网球就是这样流行起来的。英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 例如帆船、赛艇、游泳、皮划艇、田径、马术等, 都曾一度是传统体育课内容。美国的篮球、橄榄球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的一些学校也开始注意到吸引力问题, 用舞蹈、游戏等形式开展体育活动。但这又引出一个话题, 那就是器材问题, 也就是资金的问题。

期待国家会有更多更大的资金投入, 我感觉还有一个过程。但通过转变观念, 减少对大型场馆建设投资, 发展青少年体育也许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这也符合去年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申办和筹办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谢军 (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 :青少年体育与教育

体育, 所传达给我们的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精神, 体育参与过程中这种不抛弃、不放弃, 甚至说不折腾的精神, 实实在在干事情、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 已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 成为我们未来的一种职业习惯, 我想这就是体育带给我们专业体育人最宝贵的财富。

说到棋类运动, 大家或多或少会下一两种, 琴棋书画也是我们古代四大才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在我们阳光体育节展示活动当中, 我也非常兴奋地看到有棋牌项目的展示。小小棋盘, 入门容易, 提高难。而且开始的时候, 大家都一样, 势均力敌。有的体育项目则不同, 如姚明那么高, 他在篮球上自然有优势;有人腿部力量强, 他在跳马上更有发展。而棋类项目, 不分男女老少, 只要你智力正常, 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 都可以很好地去参与。棋教会你怎样去遵守规则, 怎么样去正确地对待胜负, 怎样团队的合作, 怎样去包容, 怎样去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所以这个项目的博大精深, 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输赢上, 简单的师徒关系、简单的交流对抗上, 不仅是得到了什么, 失去了什么, 它更多的是教会了我们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思考的能力。学习这些项目, 不仅是从谋略上有收获, 在实际中也有作用。我再举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这在我们许多奥数题中也都有的, 就是在64格棋盘上, 第一格放一粒米, 第二格放二粒米, 第三格放四粒米, 以此类推。到64格的时候, 没办法了, 因为全世界的粮食都不够, 这是一个19位的天文数字, 可供我们地球人吃若干年, 所以这个项目的博大精深, 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输赢上, 简单的师徒关系, 简单的交流对抗上, 不仅是得到了什么, 失去了什么, 它更多的是教会了我们一种学习的能力, 一种思考的能力。

上一篇:三电平中点箝位整流器下一篇:企业网络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