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机制

2024-05-08

不良反应机制(精选十篇)

不良反应机制 篇1

1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1.1 消化系统

通常情况下, 此类ADR为可逆、易耐受。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食欲减退, 发生率为1%~5%。田春华等[1]曾报道环丙沙星引起了胰腺炎。

1.2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 发生率为1%~2%, 失眠、烦躁不安等。失眠多见于氧氟沙星与氟罗沙星较大剂量服用时, 但可逆不影响治疗。严重时可发生精神症状, 如视听异常、惊厥、抽搐、癫痫和锥体外系症状等, 发生率约为1.8%, 临床上女性比男性发生率要高, 45岁以下患者的发生率要高于45岁以上者[2]。因此当患者为女性或45岁以下时应注意观察用药期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表现。

1.3 软骨和肌腱反应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可致负重大关节肿胀、僵硬及活动受限, 在对大鼠的动物实验中, 骨关节受损以萘啶酸 (最强)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药物对肌腱也有所损伤, 王浴生等[3]曾经报道, 1名17岁纤维囊肿患者服用培氟沙星800mg/d, 连续3个月, 发生关节痛。另外, 从1997~2005年,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得到的与肌腱损伤有关的喹诺酮类药物的ADR报告共794例, 其中258例为肌腱炎, 262例为肌腱断裂, 其余274例为其他肌腱损伤。

1.4 肝功能损害

喹诺酮类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表现为可使GOT、GPT、ALP、TG、TP和LDH等生化指标异常升高, 亦可见巩膜和皮肤黄染, 偶见肝炎、胆汁滞留或肝衰竭。其中以曲伐沙星的肝毒性最明显, FDA已对药作出严格限制[4]。

1.5 肾功能损害

其主要表现为BUN和血清肌酐值上升, 0.2%~0.3%的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时血肌肝轻度升高, 严重的可引起结晶尿、血尿、间质性肾炎, 甚至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例如使用替马沙星就有发生溶血性尿毒症报道[5]。

1.6 心脏毒性

喹诺酮类药物的心脏毒性临床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 引发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脏毒性与用药剂量有关, 与性别亦有关联, 通常女性较男性易发生QT间期延长。其中以司帕沙星QT间期延长时间最长为14ms。格帕沙星发生率最高, 此药已从市场上撤销[6]。

1.7 过敏反应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红色丘疹, 多于用药后3d左右出现, 皮疹、急性荨麻疹, 严重的过敏反应有喉头水肿、剥脱性皮炎、药疹、过敏性休克, 甚至可导致死亡。据报道, 有患者在胆总管手术后, 给予诺氟沙星0.2g口服, 4min后出现过敏性休克[7]。杨晓等[8]对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分析表明, 以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发生率最高;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发生率最高。主要发生于用药30min内, 即速发型过敏性休克, 但也有第2次、第3次用药后才发生, 即迟发型过敏性休克。

1.8 光敏性皮炎

据国家药监局统计从1985年至今, 有12种喹诺酮类药物因严重的ADR而停用或限制使用, 其中7种是强光毒性引起的占58.3%, 说明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 此类ADR需引起临床的密切关注。其中以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发生率较高, 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光毒性较弱, 此类ADR在女性患者中较多见。

2 喹诺酮类药物ADR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处理

根据Davies分类法, ADR可分为A型 (量变型异常) 和B型 (质变型异常) , A类ADR的发生多与化学结构有关, 而B类ADR则与患者和药物的异常性有关。临床应根据不同类型的ADR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2.1 A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处理

2.1.1 胃肠道系统的损伤:

有恶心、腹痛、腹泻等, 可能是与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喹酸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关 , 因此应避免空腹服用喹诺酮类药物。通常消化系统的ADR与剂量有关, 减少剂量或者停药, ADR可得到缓解, 此外也可应用铋剂及H2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

2.1.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可能是由于该药具有脂溶性, 组织渗透力强, 脑脊液中浓度高, 并抑制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 不仅使γ-氨基丁酸从自主神经末梢释放减少, 而且可竞争抑制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受体的结合, 从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9], 导致惊厥和癫痫等严重ADR, 其抑制的程度与剂量有关。因此该类药物不适合给有癫痫发病史的患者使用, 如必须使用, 应注意用量并密切关注其临床表现。

2.1.3 对幼年动物软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

其抑制作用与用药时间和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用药浓度越大, 用药时间越长, 抑制作用越明显, 而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这可能与药物结构有关。所有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中, 3、4位为羧基和酮羰基, 极易和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等形成螯合物, 使体内的金属离子流失, 引起骨骼缺钙, 因此应避免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而且与铁形成螯合易引起贫血。

2.1.4 肾脏损伤:

有些喹诺酮类药物经肾脏排泄, 对于婴儿、老人和肾病患者而言, 由于肾小球滤过减少, 使药物的排泄变慢, 血浆半衰期延长, 在这种情况下易发生肾功能损害。因此在给予以上这些患者药物时应减少药物剂量。此外, 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有羧基, 在中性和碱性尿液中溶解性差 , 容易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 这也是其易导致肾病的一个原因, 故在服药期间应让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喹诺酮类药物较少经由肝脏代谢, 因此其肝损害ADR发生率较低, 且据临床报道多为一过性, 停药后进行护肝治疗可自行恢复。

2.1.5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

与其阻碍心脏阀门K+ 通道有关, 特别是延迟整流性K+通道的快速成分Ikr, 从而导致QT间期延长。

2.2 B类ADR发生机制及临床处理

B型不良反应是一类与药物原有药理作用完全不同的异常反应, 包括药物异常性和患者异常性2种类型。喹诺酮类药物的B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 发生这一类的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变态反应。喹诺酮类药物结构较为简单, 为非蛋白质, 但大多可作为半抗原, 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而成为全抗原, 后者能促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当再次接触同种药物即可产生过敏性反应。喹诺酮类药物的过敏反应主要是皮肤光敏反应, 通常为首次接触喹诺酮类药物或全身给予此类药物, 随后暴露于一定波长和时间的光照 , 从而使皮肤产生的毒性反应。通常表现为晒斑、红斑、水肿、色素沉着 , 严重时出现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一般发病急 , 病程短 , 消退快 , 仅限于表皮。

研究表明该类药的光毒性反应与其化学结构有关 , 其母环上8位取代基与光毒性有直接关系 , 若引入卤素如氟元素 (F) 可使光毒性增加, C8位引入甲氧基可增加此类药物对紫外线的稳定性 。在使用喹喏酮类药物时, 应让患者尽量避免各类光照 , 尤其是女性在使用本药期间不宜长时间暴露于日光下。对首次发现皮疹或者其他过敏反应时, 应立即停用, 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时, 可根据临床需要用肾上腺素或其他复苏方法治疗, 包括吸氧、输液、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气道护理等。

3 结 论

喹诺酮类药物尤其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 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菌谱较广, 组织渗透性好, 因此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近年来随着其应用频率的增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因此今后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疗程不要过长, 用药中密切观察, 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如减量、停药、给予药物治疗等。禁止无针对性、无限期地以喹诺酮类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药物, 并在联合用药中多加注意 , 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对过敏体质者、婴幼儿和老年人在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一定要慎重, 应适当减量并实行临床监测。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参考文献

[1]田春华, 杨京勋.环丙沙星引起胰腺炎首例报告[J].中国新药杂志, 2001, 10 (4) :306.

[2]毛浩玉, 游雪甫.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发应及其机制研究现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4, 25 (1) :23.

[3]王浴生, 周黎明.喹诺酮类抗菌药毒理学与临床不良反应的几个问题[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4, 26 (3) :123-124.

[4]胡大强.曲伐沙星和阿拉沙星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房, 2003, 13 (1) :17.

[5]蒋锦, 刘明亮.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安全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3, 5 (24) :226.

[6]王汝龙.喹诺酮类抗菌药选评[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3, 1 (2) :75.

[7]王佩珠, 陈赛君.诺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与防治[J].医药导报, 2001, 20 (1) :64-65.

[8]杨晓, 杨烨.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165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 2006, 5:372-374.

不良反应机制 篇2

目前,我国药品安全监管的工作重点正在从药品上市前严格审批到上市前严格把关与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再评价两者并重转移,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与再评价逐渐成为药品安全监管、促进公众合理用药、保护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1.ADR监测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以来,亮菌甲素(齐二药事件)、鱼腥草注射剂、盐酸克林霉素磷酸酯(欣弗事件)、静丙(广州佰易事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上海华联事件)、以及康泰克、万络、关木通、肝素钠、茵栀黄、双黄连、糖脂宁、痔血胶囊等药品因为不良反应事件严重而被停用。回溯全部事件,在每起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控制等环节,建设中的ADR监测体系和药品严重不良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说明,通过ADR监测,除了发现ADR,还可以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如“欣弗事件”;发现假药问题,如“齐二药事件”;发现药品的处方或标准问题,如“关木通事件”;发现药物风险效益问题,如“鱼腥草事件”;发现药物安全性问题,提出安全性建议,如修改说明书„„这些都对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以河南省ADR监测工作为例,全省病例报告报表数量平稳增长(2005至2008年分别为18181、37021、49936、50585份),2009年11月已近40000份,每百万人口上报数量达到了WHO的基本要求,体现报告质量的新的严重报告数量逐年增长。多年来每季度的《药械监测信息》逐渐成为领导的决策依据和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统计分析、信号发掘为药品注册工作、抽样计划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反馈有效指导了企业产品的再评价、再注册以及临床合理用药;信息检索服务促进了医药企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以这样讲,ADR监测工作为药品安全监管和医药经济安全发展业已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2.ADR监测工作的保障

2.1法律保障

《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ADR监测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是所有涉药单位的法律职责,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能。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事件(ADE)是指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ADR报告和监测指ADR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群的用药风险,本着“可疑即报”的原则,实际上对用药期间出现的任何医学事件都要进行监测,即逐步实现药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2.2理论保障

随着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从药品上市前严格审批到上市前严格把关与上市后监测两者并重的转移,一个新的概念“药物警戒”随即产生。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估、理解和预防不良作用或任何其他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药物警戒扩展了ADR监测的内涵:不合格药物,不合理用药,药物治疗错误,中毒,药物滥用,与其他药物和食品的相互作用等等。药物警戒较传统的ADR监测更为广泛,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药品安全性的监测,综合评价药物的风险/效益,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达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我国的ADR监测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很快,适时引入药物警戒的概念有助于ADR监测事业进一步深入发展。

2.3政策保障

由药害事件引发的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视上市药品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防止和减少药害事故的发生,完善ADR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R)监测报告制度,全面检查各地落实监测工作情况,加大对严重ADR的警示、宣传力度。

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以“三检一中心”为重点的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ADR监测作为非营利的公益事业,得到了国债项目的支持;2005年,ADR监测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十一五”专项规划,意味着国家将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予以强有力的支持;2006年1月6日,国家局下发了“关于报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食药监办[2006]1号),ADR监测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实施阶段;2008年,财政部、国家局又对中西部拨付专项资金用于ADR监测能力建设(财社[2008]295号)。

卫生部也特别要求,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使用药品的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ADR要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在规定期限内向所在地的省级ADR监测中心报告,必要时可以按规定越级报告。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已确认的ADR采取相关的紧急措施。

3.ADR监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风险和责任意识亟需提高

目前,从事药品相关学科、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单位和人员,甚至从事卫生行政管理、药品监管、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的部分人员还不能完全理解、准确把握ADR监测的重大意义,还没有把风险管理作为己任,往往过分注重传统意义上的药品质量要符合药品质量标准规定,对可能存在的从设计、研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检验等环节的安全风险考虑欠缺,这种风险和责任意识的缺位往往是药害事件产生的最终原因。

3.2加强组织技术体系,编制和经费问题亟需解决

当前,我省的ADR监测组织体系亟需完善;严重影响药品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省、市各级基层监测机构办公设施、编制和经费问题亟需解决。由于没有编制,不能保证监测队伍的稳定性。由于全国已有5个省级中心参照公务员管理,我省虽也在努力,但工作进展不快的现状直接影响着省中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专项经费,办公设施、宣传、培训等难以有效保障。而且,由此还带来高素质人员少,协调配合困难,宣传培训力度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3.3加强制度规范建设,长效机制亟需建立

当前我国的ADR监测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制度化管理力度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ADR监测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机制。ADR从发现、报告、分析、确认到信息通报、控制与处理等一整套制度亟需完善,特别急待建立ADR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处理机制和有关规定,提高药品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4.ADR监测工作的机制

机制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积极探索和建立ADR工作机制,是做好ADR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

4.1建立人员素质提高机制

要组织职工外出学习考察,长见识,阔视野;要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长知识,增本领;要组织交流会,沟通工作,总结经验;要鼓励撰写文章和参与科研工作,树立形象,营造氛围。

4.2建立职能增加保障机制

鉴于基层无机构,无编制,无经费的现实,要利用本次机构改革的契机,抓住会议、调研等时机,动员、鼓励市、县两级中心努力在药检所增加ADR监测职能,争取列入当地政府预算管理,争取专项经费,为开展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4.3建立经费绩效挂钩机制

目前,各级政府对ADR监测工作高度重视,在专项经费的拨付上已有具体体现。要用足、用好政策,把经费的使用作为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的杠杆。制定考核细则、严密组织考核,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关注制度制定和落实,更要注重人员素质提高和稳定,把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切实把经费拨付作为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的抓手。

4.4要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除定期通报目标规定的预警信息外,还要深入开展调研,建立各基层单位工作情况通报机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4.5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ADR、ADE的报告收集工作仅靠ADR中心显然不够,必须和局机关的安监、流通、器械、稽查等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把ADR、ADE的报告收集工作变为全局性工作,建立一把手为核心的协调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多措并举,狠抓落实,让日常监管内容有此项工作,定期通报有此项工作,年底评比有此项工作。

4.6建立职能部门协调机制 积极建立各级药监与卫生部门的协调机制,增加医院管理年评比中ADR监测工作的权重和话语权,从机制上调动医疗机构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此项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4.7要建立专家咨询服务机制

发挥专家库作用,利用专家智慧,科学评价报告,提取有益信息,为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公众用药用械提供安全保障。

4.8建立ADR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处理机制

广泛调查研究,制定严重、突发、群发ADE调查核实规范;加大教育培训,提高一线监测人员调查核实能力,提升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

5.结论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 篇3

药品不良反应按病因可分为A、B型。A型反应是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其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血凝药所致出血和苯丙二氮唑类引起的瞌睡;B型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如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以及药物引起的一些免疫学反应。

按反应的性质分类又有副作用、毒性作用、过度作用、继发反应、首剂效应、撤药综合征、特异质反应又称特异反应性和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等多种。其中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过度作用属于A型不良反应;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和撤药综合征等由于和常规药理作用有关,也可属于A型不良反应范畴;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则属B型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其程度不同一般分为四级:

Ⅰ级:致命或有生命威胁的,需立即撤药并作紧急处理者,或不良反应持续一个月以上者。

Ⅱ级:不良反应症状明显,有各器官病理改变或检验异常,被迫撤药并作特殊处理,对病人康复已产生直接影响,或不良反应持续天以上者。

Ⅲ级:病人难以忍受,被迫停药或减量,经一般对症处理后好转,对康复无直接影响者。

不良反应机制 篇4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是一类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的药物, 可改善风湿性疾病的炎性症状并可缓解疼痛。NSAIDs是目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每天有3000万~4000万人次在使用NSAIDs。随之带来一些严重不良反应, 如消化道出血、肝肾损害、心血管毒性等。本文就NSAIDs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 作用机制

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 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它们的共同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nse, COX) 的活性进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 (TXA2) , 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引起的炎性反应。但同时, 也可使白三烯的合成增加, 易诱发哮喘等疾病[1]。

目前至少存在2种COX同工酶:COX-1和COX-2。COX-1在细胞内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它在胃肠、肾脏等正常组织中诱导产生的前列腺素可保护胃肠黏膜、平衡肾脏血流量, 内皮释放的前列腺素有抗血栓作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COX-2水平很低, 细胞受多种致炎因子或细胞因子诱导可产生大量的COX-2, 进而促进组织大量合成致炎性前列腺素 (PG) , 引起组织的炎性反应。因此, NSAIDS的抗炎作用与抑制COX-2有关。

2 NSAIDs的化学分类

1991年有研究提出了COX异构体理论[2], 认为COX存在2个异构体, 一个是构建型, 称之为COX-1, 以维持生理平衡为主;另一个是诱导型, 称之为COX-2, 主要参与炎性PG的合成。1997年第一届国际COX-2研讨会上将NSAIDs分为三大类: (1) 非倾向性COX抑制剂:大部分传统的NSAIDs属于这一类, 包括:水杨酸类、吡唑痛类、羧酸类 (苯丙酸类、苯乙酸类、吲哚类、灭酸类) , 它们对COX-1和COX-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既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也有较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2) COX-2倾向性抑制剂:主要是烯醇酸类、磺酰苯胺类, 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这类药物在常规剂量时, 主要是抑制COX-2, 对COX-1的作用甚弱,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当大剂量时, 也会抑制COX-1, 并产生较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3) COX-2特异性抑制剂:目前主要是指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有些学者不同意用“特异性”一词, 而主张用“高度选择性”。这类药物在使用较大治疗剂量时, 也主要是抑制COX-2, 而几乎不抑制COX-1, 因此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少。

由于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针对COX-1, 而不针对COX-2, 因此临床上主要是将其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心脑血管缺血性病变的。因此其又被称为COX-1倾向性抑制剂。

3 不良反应

NSAIDs的基本作用是抑制体内PG的合成, 从而产生镇痛、抗炎作用, 但在抑制致炎的PG同时也抑制了保护胃肠和肾脏的生理性PG。PG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它不仅是一个致炎介质, 同时人体某些器官正常运行有赖于PG, 如胃黏膜PG能起到保护胃黏膜不受胃内容物的刺激和损害;肾脏的PG有扩张血管、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球排泌电解质及水分的功能。由于NSAIDs抑制了COX, 而使PG减少, 炎症得到了控制, 但同时胃黏膜和肾脏也失去了保护屏障, 造成消化系统和肾脏损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3]。

3.1 消化道损害

以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为多见, 严重者可出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及胃肠穿孔和出血[4]。因此, NSAIDs的胃肠道安全性成为一个广泛性的话题。昔布类药物主要作用于C0X-2, 而不作用于COX-1, 所以胃肠道安全性较好;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对COX-2作用较强, 而对COX-1作用较弱, 也具有较好的胃肠道安全性。

3.2 肾损害

NSAIDs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水钠潴留和水肿、肾乳头坏死、低钠血症、肾病综合征、高钾血症等, 对肾功能的损害仅次于氨基苷类, 为所有能引起肾功能不全药物的37%[5]。发病机制可能是: (1) 抑制前PG的合成, 因而导致肾血管的收缩, 肾血流量减少; (2) 抑制肾小管细胞酶的活性, 产生直接的肾小管毒性作用; (3) 过敏反应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 (4) 髓质小血管硬化, 导致肾乳头坏死。使用NSAIDs易出现急性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 (1) 年龄>60岁; (2) 动脉硬化或同时服用利尿药者; (3) 肾功能下降, 血肌酐增高者; (4) 肾脏低灌注、低钠、低血压、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收缩性心力衰竭等[6]。

3.3 心血管损害

NSAIDs的心血管不良反应首先可能源于体内2种COX抑制作用不平衡。COX-1抑制作用的衰退可能较COX-2快, 在剂量区间的某些部分药物将被后者结合。COX-1是表达在血小板的惟一同工酶, 它激活血小板产生的TXA2具有促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和血管增生的作用;而在内皮细胞由COX-2催化产生的前列环素 (PGI2) 则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促使血管舒张, 并可防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正常情况下, TXA2和PGI2处于平稳状态。一般认为, 非阿司匹林非选择性NSAIDs (如布洛芬和萘普生等) 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而COX-2抑制剂强力抑制COX-2, 却不抑制COX-1, 导致PGI2产生受阻但不影响TXA2形成, 势必增强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作用, 从而可致血压升高, 加速动脉硬化及在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时易发血管栓塞事件。

3.4 肝损害

几乎所有的NSAIDs均有肝损害 (从轻度的肝脏酶升高到严重的肝细胞坏死) 。对乙酰氨基酚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导致严重的肝毒性, 尤以肝坏死最常见, 这是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在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谢过程中产生过量的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所致。由于国内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多达30余种, 且其非处方药大量销售, 使用广泛, 因此应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害引起高度的重视。

3.5 其他不良反应

几乎所有的NSAIDs都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使出血时间延长, 也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NSAIDs也可致变态反应, 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瘙痒、过敏反应及哮喘等, 变态反应的危险度为未用NSAIDs的2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发生率一般<5%, 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弱视、嗜睡、失眠、感觉异常、麻木等, 有些症状不常见, 如多动、兴奋、幻觉、震颤等。

4 小结

NSAIDs的不良反应较多, 因此在使用中应合理应用NSA1Ds。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使用, 避免2种或多种NSAIDs同时使用; (2) 对既往有溃疡史、高血压、肝硬化、低蛋白症、老龄、肾功能不全及高血钾、高血钠等患者尽量避免使用NSAIDs; (3) NSAIDs应先从最低推荐剂量开始服用; (4) 与NSAIDs发生相互作用的药避免使用, 如受体阻断药、利尿药、钙拮抗剂等, 合用时会减弱降压作用; (5) 增加胃黏膜保护剂; (6) 选用不良反应小的剂型, 如肠溶阿司匹林、芬必得等。

NSAIDs虽可引起上述诸多的不良反应, 但绝大多数患者在短期服用该类药物时出现的不良反应较轻微, 能耐受, 且停药后不良反应即可消失, 不会疗效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建民, 曾明.环氧化酶和非甾体类消炎药[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1, 20 (3) :208-210.

[2]O'Banion MK, Sadowski HB, Winn V, et al.A serum And glucocorticoidregulated4-kilobase mRNA encodes a cyclooxygenase-related protein[J].J Biol Chem, 1991, 266:23261-23267.

[3]王功立.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及对策[J].中国职业药师, 2005, 7:16.

[4]刘学员, 刘新丁, 胡建雁.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与胃肠损害[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3) :444-447.

[5]胡成穆, 李俊, 徐叔云.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 2001, 5 (3) :161.

药物不良反应试卷 篇5

单位名称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1、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是什么?(C)

A、不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B、不合格的药品在错误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C、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D、合格的药品在错误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什么是新的ADR?(C)

A、患者用药后出现了医生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B、患者用药后出现了患者以前未出现过的不良反应

C、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D、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临床用药须知》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3、以下哪些情况属于严重ADR(多选)?(ABCDE)A、引起死亡

B、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D、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E、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4、ADR与药品不良事件(ADE)有什么关系?(C)

A、ADR和ADE的定义是一样的

B、ADE肯定是ADR,但ADR不一定是ADE

C、ADR肯定是ADE,但ADE不一定是ADR

D、ADR与ADE没有任何关系

5、如果您是某单位的ADR负责人,当发现ADR后,您将会向哪些部门报告?(多选)(ABC)

A、所属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所属辖区卫生局

C、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D、其他部门

6、新的和严重的ADR的报告时限是什么?(B)

A、10日

B、15日

C、20日

D、25日

E、不知道

7、发生死亡病例的ADR的报告时限是什么?(A)

A、及时

B、10日

C、15日

D、20日

E、不知道

8、ADR报告内容和统计资料可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的依据吗?(B)

A、能

B、不能

C、说不清

9、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哪些情形,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甚至罚款?(多选)(ABCDE)

A、无专兼职人员负责ADR监测工作

B、未按要求报告ADR

C、发现ADR匿而不报

D、隐瞒ADR资料

E、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

F、ADR报告填写欠完整、准确

10、省级ADR检测中心职责有哪些?(多选)(ABCD)

A、ADR资料收集、核实、评价

B、反馈

C、上报

D、其他有关工作

11、患者用药后发生ADR是否属于医疗事故?(B)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12、下列哪些药品会导致不良反应?(E)

A、化学药品

B、中药

C、生物药品

D、诊断试剂

E、以上全是

13、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不良反应?(多选)(BDE)

A、质量不合格品

B、药品杂质

C、使用方法不当

D、药品性质

E、患者自身体质

14、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副作用是一回事吗?(B)

A、是

B、不是

C、没有考虑过

15、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是同一概念吗?(B)

A、是

B、不是

C、没有考虑过

16、您认为谁应该报告不良反应?(多选)(ABC)

A、医疗机构

B、生产企业

C、经营企业

D、患者本人

E、任何人

F、其他

17、药品出现严重安全性问题时,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多选)(ABCD)

A、发布公告

B、暂控

C、从市场撤出 D、修改说明书

不良反应机制 篇6

然而,随着氟喹诺酮类药品的大量应用,一些新的不良反应或一些不良反应新的发生特点逐渐被认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针对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向广大医务人员和公众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

1 氟喹诺酮类药品的基本情况

氟喹诺酮类药品抗菌谱广,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灭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较好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氟喹诺酮类药品适用于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关节、软组织感染等。

我国上市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芦氟沙星、托氟沙星、那氟沙星、莫西沙星、司氟沙星、吉米沙星等。

2 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2.1 重症肌无力加重

美国FDA对其不良事件病例报告数据库(AERS)以及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对氟喹诺酮类药品和重症肌无力加重的关联性进行了评估。评估认为,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时可导致重症肌无力加重。在动物和体外模型诱导重症肌无力实验中,氟喹诺酮类药品也表现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截至2011年3月1日,美国FDA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共确定了37例重症肌无力发作和氟喹诺酮类药品使用有关。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4例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的“重症肌无力”报告,其中1例患者原患疾病为重症肌无力,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时导致重症肌无力加重,出现了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经治疗后好转。

所有氟喹诺酮类药品都有神经肌肉阻断活性并可能加剧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无力症状。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可能导致死亡或需要辅助呼吸,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慎用此类药品。

2.2 可能不可逆转的周围神经病变

2004年,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系统使用氟喹诺酮药物(口服和注射)的已知风险已写入产品说明书。此后,美国FDA依然持续收到相关病例报告。美国FDA近期对不良事件病例报告数据库(AERS)进行的分析显示,尽管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已经在说明书中有所描述,但快速发生的特点和风险的永久性尚未被充分认知。

美国FDA近期对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收到的不良事件病例报告分析时发现,有1例报告的不良反应结果为“致残”。评估结果表明氟喹诺酮类药品和致残性周围神经病变有持续相关性。但因为不良事件病例报告数据库(AERS)是自发报告系统,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特别是暴露在此类药物的患者发生永久性损伤的发生率无法计算。周围神经病变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治疗后很快就会发生,通常在几天之内,一些患者尽管已经停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症状却可以持续一年之久。且有一些患者在已经出现神经症状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美国FDA目前尚未识别发生外周神经病变的特定风险因素,周围神经病变未显示与治疗时间或患者年龄有相关性。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也有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报告,如刺痛感、感觉迟钝、感觉异常、肢体麻木、热感等,大多数患者在停用药物后,症状好转或痊愈,也有一些患者在停用药物后未见好转。

如果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如疼痛、灼烧感、刺痛感、麻木感和/或虚弱或其他感觉方面的改变如轻触感、疼痛感、温度感觉、位置感觉和震动感觉等应停用氟喹诺酮,替换为其他的非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除非继续使用氟喹诺酮治疗的效益大于风险。

2.3 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最新病例报告和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品的几个品种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在第11期和第2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示了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的不良反应。在3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警示了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血糖异常的风险。

2013年8月发表的一项大样本研究估算了氟喹诺酮类药品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发生率,并识别了此类药品中哪个品种对糖尿病患者的风险更大。该项研究分析了台湾78 433例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了在服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或大环内酯类药品30 d内由于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在急诊就诊或住院的风险。研究发现,与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相比,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的比例更高。

氟喹诺酮类药品中莫西沙星出现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的比例最高,每1 000名使用该药的糖尿病患者中有6例出现高血糖病例,而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1 000例中仅有1.6例高血糖病例。左氧氟沙星高血糖病例发生率也较高,1 000例中有3.9例。环丙沙星,1 000例中约有4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有所升高,使用莫西沙星的患者1 000名中有1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1 000名中有9.3例,使用环丙沙星的患者1 000名中有7.9例,而服用大环内酯类的1 000名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7例。

该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出现血糖异常可能是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类反应,不同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会有所不同,其中莫西沙星的风险最高。

3 建议

1) 医务人员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导处方氟喹诺酮类药品,严格掌握适应证,详细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等信息,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

2)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修订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产品说明书,更新相关的用药风险信息如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有效的方式将氟喹诺酮类药品的风险告知医务人员和患者,加大合理用药宣传,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良反应机制 篇7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预防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应用于机体后除治疗作用以外产生的不同系统的变态、毒性反应;其可影响药物疗效, 降低患者用药依从性, 不利于疾病康复。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类型, 属于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 由7氨基头孢烷酸连接头孢烯衍生而成[1]。已有研究显示[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破坏病原菌细胞壁, 发挥增殖期高效杀菌作用。近年来以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为代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开始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前两代药物,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谱更广、病原菌抑杀作用更强;但近年来其应用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建立相应风险预防机制, 有效提升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已成为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云南省工人疗养院诊疗康复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334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资料, 总结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探讨风险预防机制,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34例, 男性174例, 女性160例, 年龄3-80岁, 平均年龄为54.7岁, 其中来自门诊患者123例, 住院患者211例。

1.2 研究方法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病例均由我院各临床科室医生上报;根据上报不良反应资料结合已有文献, 分析各类型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总结防治对策并建立相应风险预防机制。

2 结果

全部334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患者均停药观察, 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二重感染, 构成比分别为58.4%、23.1%、9.3%、4.2%、3.5%。见表1。

3 讨论

3.1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3.1.1 过敏反应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头孢菌素药物不良反应用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发生率约为0.8%~1.0%[2];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高于皮疹、发热及哮喘, 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过敏反应发生与自身体质密切相关, 有过敏史人群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无过敏史人群。

3.1.2 消化系统反应

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后胃肠道不适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仅次于过敏反应, 一般为4.0%~10.8%;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近年来报道显示头孢哌酮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几率居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首位, 机制可能为干扰肠道正常菌群维生素K合成, 导致凝血酶原生成减少。

3.1.3 神经系统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神经系统反应多于大剂量应用时出现, 常规剂量一般无法通过血脑屏障, 其诱发机制主要通过抑制—氨基丁酸受体结合力实现;动物实验证实头孢曲松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脉络丛病变。同时特别应注意婴幼儿应用剂量, 观察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避免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而引起的神经毒性。

3.1.4 血液系统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血液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水平下降、贫血及血小板结合聚集功能障碍等;这可能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转化为免疫介导物及对维生素K抑制作用有关。

3.1.5 二重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长期应用可影响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繁殖, 耐药菌株出现几率上升, 最终导致二重感染出现;其中以伪膜性肠炎发生率最高, 由梭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引起;头孢噻肟应用人群伪膜性肠炎发生率可达0.2%。

3.2 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预防机制

3.2.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给予患者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应当仔细了解药物过敏史及是否为过敏体质, 保证每例患者均行皮试检测,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做好抢救准备。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经胆道代谢, 易干扰肠道菌群生长繁殖, 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水平低下, 故应避免营养不良、溃疡及凝血功能异常疾病者应用, 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也不能够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联合应用。

3.2.2依据规定用法用量给药

注意阅读说明书用法用量要求, 应将表示推荐剂量分次用于患者;静脉用药时尽量单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在需联合用药时应保证足够时间间隔, 了解药物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同时避免一次性大剂量及高浓度给药, 特别是婴幼儿联合用药情况下。

综上所述,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抗感染治疗疗效确切, 但应注重药物合理科学应用, 掌握指征、用药剂量及方法, 预防为主, 消除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幸云霞.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 :107-108.

不良反应机制 篇8

使用药品后, 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头痛, 腹痛、恶心、呕吐, 皮疹、瘙痒, 无力、口干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包括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肝功能异常, 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 间质性肾炎, 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的症状就应当立即停药, 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 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后未见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

小儿药物不良反应 篇9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儿科患者由于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药物的代谢不同于成人, 故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往往超过成人, 常给患儿、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小儿用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儿科临床出现问题较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的问题

由于小儿免疫力低和器官组织的发育特点, 易引起急性感染性疾病, 抗感染药物常是儿科医师首选药物。当前儿科临床抗生素的品种非常多, 医师选用主要凭经验, 因此随意性很大, 容易使不必用抗生素的患儿产生耐药性甚至患上药源性疾病。因此重视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为重要, 常见有以下几方面。

1.1 肝脏损害

所有抗生素都需要在肝脏内代谢, 抗生素引起的肝脏损害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4%~26%, 其病理变化有肝细胞损害、胆汁淤积。

1.2 肾脏损害

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已知药物中90%经过肾脏排泄, 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害, 有报道25%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由药物引起。

1.3 神经系统损害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听力、视力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

1.4 血液系统损害

大部分抗生素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都可影响血细胞的生成, 致血细胞减少。有时应用抗生素还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或者口服广谱抗生素, 抑制肠道细菌而致维生素K合成障碍, 导致凝血酶原低下而引起出血。

1.5 胃肠道反应

几乎所有抗生素都能引起, 多见恶心、呕吐、腹泻和厌食等症状。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 更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或脂肪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1.6 过敏反应

这类反应最常见、最严重, 是药物作为一种抗原, 引起体内变态反应所致。过敏反应最多见的是皮疹, 以荨麻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多见, 严重时可发生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 常危及生命。各类过敏反应还可累及所有器官和脏器, 有报道可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肾炎等。

2 解热镇痛药的应用

目前适用于小儿的解热镇痛药品相对较多,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2.1 骤然退热

小儿高热时骤然退热, 可因体温骤然下降而引起大量出汗, 进而引起血容量骤减而致发生虚脱。因此, 在小儿高热时, 应当将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结合起来, 以减小解热镇痛药的用药剂量, 避免大剂量使用而导致的过度降温问题。

2.2 用药疗程长

小儿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解热镇痛药可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此外, 对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因此给小儿服用解热镇痛药时要严格遵循剂量小、疗程短的原则, 疗程以≤1周为宜。

2.3 重复用药

临床上应用的解热镇痛药除了人们所熟悉的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布洛芬等单纯制剂外, 还有许多复合制剂, 如常用的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片和一些抗感冒冲剂中, 都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成分。如不注意, 就有可能引起单纯制剂与复合制剂的重复用药问题, 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2.4 过敏反应

解热镇痛药之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反应, 如对阿司匹林过敏者, 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吲哚美辛 (消炎痛) 、萘普生等药物同样也会过敏。因此, 用药前一定要搞清楚患儿有无解热镇痛药过敏史。凡对其中任何1种解热镇痛药过敏者, 务必要慎用其他药物, 或者不用。

3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使用

维生素虽然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要素, 但也可引起药源性疾病。如未在医师指导下过多使用浓缩鱼肝油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据报道, 如小儿每天服用鱼肝油1~2ml, 连续6个月, 可出现四肢疼痛、肢体发硬、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症状;如一次大量服用, 在小婴儿还可发生急性颅内压升高, 而致头痛、呕吐、烦躁、前囟膨隆等。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D会引起高血钙、软组织钙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微量元素在体内代谢和免疫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随意补充锌、碘等中毒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不少家长将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视为“营养药”, 让子女长期服用, 但对错误服用的危害所知甚少。如微量元素锌, 因具有保护细胞和组织完整性、调节炎性细胞的功能在临床被用于营养不良的强化治疗, 但当浓度>15mg/L时会损坏巨噬细胞、杀死真菌, 增加脓疮病的发生率。过量补锌还可引起高锌血症, 导致铁、铜等代谢紊乱。因此, 在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时候, 应控制用量并监测使用情况, 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 篇10

1中药材的毒性反应

中药分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 实践中发现各类药材均有中毒病例出现。

1.1 无毒或小毒之药材的毒副作用

我地区曾发现2例患者因服用桃仁而致死, 还有3例服用杏仁或黄药子而发生中毒,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长春地区曾发生过4例山豆根中毒事件, 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步态不稳等;吉林地区的蛟河县曾发现3例服用多量苍耳子中毒, 发生抽搐和休克症。

1.2 有毒或大毒之药材的毒副作用

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马钱子等有毒药材, 此类药物的中毒途径多为游医的偏方和秘方超剂量食用而致中毒。我地区近几年就发现因超剂量食用制川乌和制草乌而中毒死亡的病例4起, 重度中毒7例, 症状为头晕胸闷、口舌麻木、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心悸、心律失常等, 此类药中毒死亡率极高。

1.3 滥用和误服而引起中毒

由于个别医生和药剂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致使因投药时错用或误用而造成患者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我地区近几年来共发生因用量过大或误用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多起, 患者多表现为:抽搐、四肢麻木、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昏迷。全国此类案件也甚多, 如广东新会县人民医院报道1例用闹羊花果11个煎服而中毒, 出现狂躁、呕吐、抽搐等症状;浙江义乌县人民医院报道2例长期服用朱砂引起慢性汞中毒, 其中一例因脑震荡服用中药70~80剂, 每剂含朱砂6~7 g, 致使头痛头晕加重, 头皮麻木, 有蚁行感, 并有恶心、纳呆、腹部不适, 牙龈出血等症状;四川医学院报道一患者空腹服斑螯3 g, 引起消化道出血, 肾功能衰竭, 复视, 口唇和四肢麻木, 双下肢瘫痪;吉林地区舒兰县某乡一农民误将天仙子当地肤子服用, 造成阿托品样作用;吉林地区永吉县一乡镇医院将未制川乌用于患者出现中毒一例死亡。

2中药材的过敏反应

信阳地区中医院报道, 一位54岁男性患者服用猫爪草、夏枯草、百部等药材的煎剂后, 出现散在性栗粒样丘疹, 遍布全身, 去夏枯草后未出现上述情况, 加入则又出现;安徽中医院报道, 一患者服用生黄薯、青蒿煎剂, 两踝膝盖上均起散在性栗粒样丘疹, 两颊部产生红斑, 奇痒;漳平县永福中心医院报道, 一患者服熟地后1 min左右, 头面部出现荨麻疹奇痒难忍;解放军256医院报道, 一49岁女患者服酸仁粉20 g, 5 min后口唇麻木, 咽塞气急, 舌僵流涎, 10 min后四肢麻木, 身颤, 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隐疹, 已报道有过敏反应的中药材尚有白芍、板蓝根、牡蛎、马勃、黄连等。

3中药复方和成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湖北省黄陂县姚集医院报道, 藿香正气水引起酒醉貌似过敏, 一患者因腹胀服藿香正气水10 ml, 即刻出现酒醉样反应, 持续3个小时自行消退, 第二次服用同时症状较前严重, 服用扑尔敏4 mg 2片, 0.5 h后消退。服用含附子或乌头煎剂引起34例中毒的分析:有6例为麻黄与附子配伍引起中毒, 其中4例去麻黄后仍服用含原来量的附子的煎剂, 未出现中毒症状。有6例服含附子的药并饮酒而出现中毒, 其中5例停饮酒而仍按原量用附子而不出现中毒症状。因此认为附子 (乌头) 与麻黄或酒同用可增强毒性。

云南中医学院报道, 穿心莲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2例, 症状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阙冷, 曾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品尚有人参糖浆、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双花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仙鹤草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等。

解放军某医院报道, 一名急性咽炎患者, 用四季青片后, 下肢发红瘙痒, 出现风团样疹;四川省丰都县卫生局报道, 一患者用板蓝根注射液肌内注射后出现全身瘙痒、红色斑疹状皮疹, 引起药疹, 过敏性皮炎的药品尚有蟾蜍注射液、牛黄解毒丸 (片) 、银翘解毒片、当归注射液、大青叶注射液、土荆芥油、柴胡注射液等。

4中医补药的不良反应

以人参和人参制剂为例, 据不完全统计, 吉林地区自2002年以来, 曾有8例服用人参和人参制剂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其中4例服用人参制剂, 3例服用的是人参酒和人参炖鸡。1例儿童因超量服用人参而致死, 此属使用不当。人参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多为:头晕目眩、血压升高、燥热、恶心等。还有患者出现皮疹、类似于过敏反应。停服人参后, 症状自然消退。

从上述大量事例中可知, 中药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严重者可危害生命应引起用药者高度重视, 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5小结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和发生中毒的原因很多, 其中个体差异和服用量过大是引起不良反应和中毒的主要原因。从中毒和死亡的教训中可以看出, 人们普遍存在的中医药性平和、服用安全、可久服等世俗观念必须彻底改变, 否则害人害己。中药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以便更好的了解中药的毒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不良反应和中毒原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不良反应机制】相关文章:

输液不良反应05-12

不良反应检测05-07

皮肤不良反应05-10

麻醉不良反应05-16

不良反应处理制度06-23

常见不良反应处理06-24

输液不良反应护理07-16

药品不良反应护理05-06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05-06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05-05

上一篇: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分析下一篇:企业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