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不良反应护理

2022-07-16

第一篇:输液不良反应护理

门诊输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312-01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增多,ADR的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门诊输液病人,由于年龄跨度大、用药多且缺乏连续观察,ADR时有发生。笔者通过对其所在医院2011年至2013年间收集的100例ADR报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ADR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月一75岁,平均年龄45.6岁;引起ADR的相关药物:抗生素类药物65例,占50%;中成药23例,占25.29%;其他药物(抗病毒药、心脑血管系统药、解热镇痛药等)12例,占24.71%。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约在静脉输入液体50~150 ml、输液10-30分钟后出现ADR 症状。轻度者32例,严重者8例。临床表现为皮疹、皮肤发红、出冷汗、寒战、发热、面色苍白、恶心、心慌,局部刺激疼痛、沿静脉走向有条索状红肿等。出现ADR时间为输液后1~6min。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生理、病理因素,在输液前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目的和用药情况,知道观察内容及患者特点,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向其说明禁用此药的原因,患者若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空腹状态,容易诱发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晕厥,因此护士需要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亲切柔和的语言接待患者,耐心解释药物的适应症,作用及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倾听病人的诉说,且耐心解答,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开导和生活上的帮助,选择合适的针头,用高超的技术迅速一针见血,减轻疼痛,如患者年龄大,身体弱,精神差,或主诉头晕、心慌时,应给他们取平卧位,保持合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避免吵闹,输液速度稍慢,播放一些轻音乐,使患者感受轻松

2.2 ADR 的护理:患者发生ADR时应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与液体,观察30min,症状轻者无须特殊用药即可缓解。在发生ADR时患者往往会出现一种以上的不良反应表现。ADR症状中、重者,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及时反馈给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在更换输液器与液体的基础上对症处理。①有头痛,头晕者立即取平卧位,休息。头痛剧烈伴呕吐者给予测血压等检查。

②胸闷、心慌症状占ADR的32.41%,应控制滴速。不能过快。③出现呼吸困难者通过给予中流量吸氧症状可好转。④患者发生仰嘬,尤其是药疹,常常会感到瘙痒。应多与患者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并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患者瘙痒难忍时,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⑤发热反应于输液数分钟开始即可发生。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寒战、大汗淋漓者注意保暖,防止受凉。⑥如果发生注射部位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等静脉炎时,应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用50%硫酸镁等溶液湿敷或冷敷。⑦喉头水肿是ADR中较重的反应。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给予抗过敏药。安慰患者,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躁动。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颜面、日唇颜色,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3 输液护理

2.3.1 无菌操作是减少输液微粒污染,预防反应发生的一种重要措施。因此,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原则进行配药,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前要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使用合格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穿刺前核对患者姓名时采取“呼唤应答法”及发放座位号牌进行双重查对。护士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主动巡视,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及时处理。

2.3.2 3 遵守操作常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操作常规可以避免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也有助于及时辨别及处理ADR。增强法律意识,可认清护理工作中诸多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

2.3.3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掌握一定的药物知识加强药理知识学习,对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药代动力学、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有所掌握,遇有新药或特殊用药护士之间互相咨询、多看说明书或打电话向药房工作人员咨询对已发生的ADR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识别、处理、预防能力

2.3.4 健康教育

①首先要询问、了解患者有无过敏史或不良反应史,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输液途中有不适感觉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输液完15min后方可离开。②将输液的告知事项制作成宣传栏,把门诊常见疾病印成门诊健康处方发放到患者手中,还将门诊常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汇编成册供患者翻阅或制成电视短片到门诊输液室播放。③门诊输液室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例数趋多,与护士掌握的知识欠缺和健康宣教不够有关。如输注头孢类药物的患者2天内有大量饮酒史,有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为了有效避免此类反应的发生,我们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宣教力度,对患者宣教的覆盖率要求是100%。因此,在输注头孢类药物前应详细询问饮酒史,告知用药期间及停药1周内禁止饮酒或饮用含乙醇的中草药、补品及饮料。④胃肠道反应比较普遍,护士在输液前应询问患者的进食情况,若空腹,应让患者进食后再行输注,若患者无食欲,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参考文献

[1] 梁桂珍,右旋糖酐40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静滴致严重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9]:425

[2] 熊兴江,王阶,何庆勇,基于方证对应理念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537

[3] 刘丽萍.不同稀释浓度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液稳定性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7): 61

[4] 孙家跃.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07,11(11):1053-4

[5] 牛向荣.12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9:19-20

第二篇: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屈董客服徐寒,2500字符

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输液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干预;效果

门诊属于医院比较重要的窗口,而输液患者有着流量大、病情复杂等特点,若临床护理

[1]不当,极易引发药物不良事件,导致患者对护理不满意、护患纠纷事件等。基于此,加强门诊输液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关键,而我院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20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12月门诊接诊的输液患者,均自愿配合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200例患者均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5-69岁,均值40.6±5.9岁。研究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6-68岁,均值40.8±5.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实施常规输液护理,包括:1)仔细对患者用药史、过敏史等进行询问与记录,并对其进行判断,看是否具备遗传,同时加强药敏试验。2)对用药进行认真查对,输液时严格无菌操作,配药期间则要对药物浓度与名称认真核对,避免出现乱配或错

[2]配。3)注意用药配伍禁忌,提高用药安全性。4)部分患者需输注头孢类与青霉素类药物,则应现配现用,不仅可保障药物有效性,还能减少输注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5)输液期间,应加强巡视,发现有异常如肿胀与疼痛等,则要及时协助处理;同时可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便民服务,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

1.2.2 研究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赢降输液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做好皮试,患者若有过敏,则应对他们的病史进行仔细询问,同时要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检查。穿刺的静脉要合理选择,对患者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同时掌握他们的病情,尽量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同时也可减少恐惧等引发的不良心理情绪而影响治疗效果。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尤其要将输液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等告知他们,如出现轻微反应时切勿私自离开输液室,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若比较严重则要尽快采取措施处理。部分患者可能输注头孢类药物,这时应询问患者输液前2天内是否饮酒,若有饮酒则应采取措施处理,因为饮酒可能引发双硫醒样反应。输液时,应严格控制滴速,过快与过慢都不行,可通过观察与询问患者的方式来合理调整滴速。输液过程中患者若发生不良反应,则极易引发心理不良情绪,而且对疼痛比较敏感,此时要加强心理疏导,及时沟通与交流,给予必要的关心与安慰,鼓励他们坚持完成输液。此外,护理人员要做好日常巡视,尤其要加强年龄小且不善于表达的患者巡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处理;一些小儿比较好动,可能随意走动或者私自扯下输液管等,则要及时预防,叮嘱他们的家属做好监督。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例数 100 100

护理满意 96(96.00)* 81(81.00)

药物不良反应 5(5.00)* 19(19.00)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3 讨论

门诊接诊的输液患者较多,而且病情比较复杂,一旦遇到高峰期,患者往往需要等待一

[3]段时间才能进行输液,故而会出现焦虑、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如多次穿刺成功等,从而引发护患纠纷,不仅会影响患者康复,同时也会对医院声誉产生影响,必须加强重视。

本次研究针对接诊的20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0%,同时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0%,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护理仅仅予以基础的输液护理措施处理,而未能重视药物、患者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护理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性护理干预,则针对门诊输液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处理,并加强临床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则及时停止给药,并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有无过敏史或病史等,将情况详细告知医生,然后采取[4]合理的措施处理。此外,患者家属要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尤其是患儿好动,可能拉扯输液管道等,必须叮嘱患儿家属加强重视。

综上,针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巧玲.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31-32. [2] 刘兰.护理干预在减少门诊输液室不良反应中的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655. [3] 单明英,何敏,金儒敏等.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43-144. [4] 李秀华.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655.

第三篇:中药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

疼痛:出现在静滴后或者静滴过程中,注射部位或者沿静脉走向部位可能出现疼痛,大部分的疼痛如针刺样疼痛。

对策:首先要请护士查看,排除是否因护士操作不当所致,一般在调慢滴速后可以缓解。不能缓解者,可以一边静滴,一边热敷,基本可以缓解。

发热:发热常发生在药物输注30分钟之后。

对策:减慢滴速,或者停止静滴,给予抗过敏药和退热药,并采用物理降温,让患者多饮水;做好鉴别诊断工作,若患者的发烧不属于不良反应,而是属于输液反应,应保留剩余药液送检。

恶心呕吐:输液后呕吐。

对策:减慢滴速,必要时可以停止输液。根据医嘱使用止吐药,如胃复安10毫克肌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静脉炎:静脉出现炎症。

对策:减慢滴速,如果没有缓解,应考虑换药。

过敏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用药后3~30分钟内出现,表现为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对策:立即停药。对于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可注射肾上腺素抢救,必要时注射地塞米松。对于过敏性药疹则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以及泼尼松(强的松)等治疗。

第四篇:输液质量问题和输液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 在本院范围内反伤输液质量问题和输液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道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积极进行临床救治。

2 医师、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护理部,做好医疗记录,保存好输液器和药液,必要时进行封存。

3 调查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如为药物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查、分析、评价、处理,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进行报告,将该输液药品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时通报全院临床科室,引起警惕;如为操作不当引起,临床科室应高度重视,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如怀疑为输液质量问题,应立即上报药剂科,对该批号输液药品进行控制,迅速开展临床调查,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

第五篇:开展QC小组活动对降低输液区输液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

QC小组干预降低输液室输液不良反应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急诊科

李兴革

张巧利

杨乐

李亮

陈丽泓

摘要:目的

通过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干预活动,降低输液区输液不良反应,确保静脉输液患者安全。方法

采用QC小组干预程序,即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确定要因、制定并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及巩固措施,对输液区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应对措施,10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输液区输液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相对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士对实施QC活动的管理模式的肯定率达93.3%~100%。结论 通过开展QC小组干预,降低了输液区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静脉输液患者安全。 关键词:QC小组;护理干预;降低;输液不良反应

Using QC method to reducing intravenous infusion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infusion area [Abstract]: Objective Ensuring patient’s safety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QC) by reducing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infusion area. Methods: QC program include select subjects,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setting goals, determination, develop and implement countermeasures, check the effect and consolidation measures,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infusion reactions in the infusing area, and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e effects in ten months. Results Infusion reactio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infusion area after intervention (p < 0.05), 93.3% ~ 100% emergency nurses are supporting the QC management mode. Conclusion Ensured patient’s safety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QC) by reducing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infusion area. Keywords: QC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Reduced; Adverse Reactions

【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深圳 518109)

【作者简介】李兴革( 1969-),女,黑龙江人,主管护师,本科,学士

E-mail:xingge306@yahoo.cn

电话:13798389807

急诊科输液室患者输液量大, 更新快, 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治疗环境嘈杂拥挤、患者病种复杂、用药种类繁多,护士的工作繁忙、琐碎, 操作具有重复性, 是输液不良反应的高发区。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我院护理部及急诊科针对“输液室发生输液不良反应”这一问题,开展了以降低输液不良反应为目标的QC小组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分院,急诊科全部在岗护士33 名, 男3名、女30 名, 年龄20~ 42 岁。学历: 中专14 名,大专16名, 本科3名。职称: 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护士19名。急诊科分为抢救室、输液留观室、院前急救3个区域, 急诊输液区负责门急诊24 h 就诊患者的输液治疗, 日平均静脉输液300 例次左右。采用输液区、抢救室轮班制,全体人员参与轮班, 其中院前急救由3名男护士轮班,抢救室值班人员须具备3年急诊工作经验。输液区采用小组负责制和弹性排班制度。

1.2 方法

1.2.1 组建QC小组团队:小组由7名成员组成,除外护理部主任,均为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部主任为顾问,把握活动运营要领,关心QC小组活动的状况,协助突破困难;急诊科护长担任督导员,负责督促小组活动按计划进行,对活动进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区护长担任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工作;1名本科学历护士担任秘书,负责小组活动会议记录、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其余3名护理人员为组员,负责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措施的实施、资料的收集、效果的评价。 1.2.2 QC小组干预方法

由组长制定小组干预进程表, 每月的第4 周集中召开小组会议, 总结、评价当月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布置下个月的工作计划。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QC 知识培训, 小组干预按QC 活动程序: 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进行活动。 1.2.2.1 回顾分析

QC小组成员回顾性对2011年5月~10月期间的输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其间,总输液人次为53015人次,发生输液不良反应(除外不能用单纯护理措施解决的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B型药物不良反应【1】。以医生的最终诊断为准)59例,其中发热反应17例,皮肤瘙痒皮疹21例,静脉炎13例,胸闷、气促、大汗者8例。 1.2.2.2 要因确定

向急诊科护士发放开放式问卷调查,广泛搜集输液区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绘制原因分析树形图,通过对全部的末端原因进行要因确认,得出4个主要原因:①输液环境:临近马路,消毒设备不得力,增加了输液被污染的机率;②巡视观察不得力,不能及时发现输液时的异常反应;③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率;④注射单信息不全,护士不了解患者信息,缺乏针对性的护理观察。 1.2.2.3 制定对策并实施

①改良输液室消毒设施:输液室因建筑位置因素,临近马路,环境中的细菌和微尘有可能进入药液而造成污染和出现输液微粒;消毒设备是臭氧机,只能在无人的时候消毒,而输液室患者量大,全天24小时开放,每天消毒时机少,甚至有1天消毒不到1次的时候。严重影响输液质量,易发生输液反应。针对此情况,经院领导批准,在输液区安装了多台空气循环净化消毒机,设定全天4次,每次2h的循环空气消毒净化,有效地提升了输液区的空气质量。②规范输液巡视卡颜色与病情统一: 根据住院患者管理规范,输液卡设定红、黄、兰三种颜色,分别制定不同的分类要求。接注射单的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用药等情况合理选用红、黄、兰三种颜色的输液巡视卡。红色卡:适用于病情危重、急症、高热,新生儿及年龄>65岁无人陪护的长者和特殊体质的患者。黄色卡:适用于特殊治疗、特殊用药的患者,包括有使用冬眠合剂、退热药、止痛药、平喘药、升压/降压药及新药等患者。绿色卡:适用于普通患者,一般用药和继续治疗的患者。

对持不同颜色输液卡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观察措施。红色卡患者: 15min巡视 1次,严格查对输液滴数,严密观察病情,提供生活照顾,严格床边交接班。黄色卡患者: 15~ 30min巡视 1次,严格按用药要求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严格书面交接班。兰色卡患者: 30~ 60min巡视 1次,有特殊时随时更换输液卡, 以便观察记录。③培训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输液室工作量大,每天要配置成百上千瓶输液,并且药品种类繁杂,药品之间有的存在严重的配伍禁忌,不能互相污染。但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护士很难做到一药一洗手。针对此情况,在护士例会上培训护士洗手的依从性,并在配药室操作台的旁边安装快速手消毒液,方便护士一药一抹手,杜绝药物之间的交叉污染。④完善注射单信息:以往注射单信息不全,输液巡视单也只有姓名、性别等简单项目,配药、打针、巡视的护士对患者病情等信息知之甚少,机械操作,做不到针对性的病情观察。与信息科沟通,完善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电话、经管医师及电话,接单护士详细登记并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分类护理。 1.2.2.4 检查总结

由组长和护士长负责检查活动计划、对策实施的情况。对改进的各流程及环节进行调查,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护士长每周进行现场督导,征求护士和患者意见,反馈给组长,并每季度对输液不良事件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定期召开质量管理小组会议,总结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简称P-D-C-A)巡回管理中的经验,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正规化、制度化,以便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 1.2.3 评价方法

①比较QC小组干预前(2011年5~10月)和干预措施实施后(2012年5~10月)急诊输液室患者发生输液不良反应(除外药物不良反应,以医师诊断为准)的情况。②护士对QC管理模式的评价。自行设计护士对QC管理模式的评价表,内容包括QC管理模式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加强护士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护士自豪感价值感等8个条目,分肯定与否定作答。由QC管理小组成员向急诊科护士讲解表格的填写要求并负责发放,措施实施3个月后发放1次,3个月后再发放1次,实际发放60人次。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表示,采用四格表x2 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QC管理干预前后输液区发生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急诊科护士对实施QC管理模式的评价 见表2. 表1 QC管理干预前后输液区发生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输液不良反应

N 发热反应 皮肤瘙痒皮疹 静脉炎 胸闷气促(或伴大汗) 干预前 53015 17(0.32) 21(0.396) 13(0.094) 8(0.075) 干预后 52995 3(0.057) 5(0.095) 2(0.038) 1(0.019)

x2 9.7966 9.8425 8.0637 5.4423 P 0.0017 0.0017 0.0045 0.0197 表2急诊科护士对实施QC管理模式的评价(n=60) 项目 肯定人次 % 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56 93.33 加强护士团队协作能力 58 96.67 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60 100.00 增强护士自豪感价值感 58 96.67 提高输液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8 96.67 增强静脉输液安全性 56 93.33 降低静脉输液风险 58 96.67 有利于及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60 100.00 3讨论 3.1

输液不良反应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热源反应、静脉炎、急性心衰等,其中药物不良反应是因药物本身的作用或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而又不利于患者的各种反应,主要因素是药物本身及患者因素,是单纯的护理措施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除外。余输液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输液环境、无菌操作、输液速度、输液器具、患者年龄、疾病、个体差异等,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改进。 3.1.1 提升空气质量,净化输液室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输液输注过程中,需要有空气进入输液容器,保持容器内的常压,以维持输注的进行。这是一个污染过程,空气中可能带人不溶性微粒、微生物和某些可溶性物质。叶茂华等【2】研究证明,病房自然环境输液与净化环境输液比较,不溶性微粒平均增加22.6倍,做t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输注过程环境空气对输液质量影响极大。我科室通过改良输液区消毒设施,提升输液区空气质量,净化了环境,明显减少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3.1.2 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交叉感染,可以有效降低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资料显示,在输液反应原因调查中配药注射器重复使用,抽药时手污染注射器针栓是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3】。因此,配药护士手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静脉输液安全。有研究【4】指出,洗手设施不全,特别是干手设施不具备是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障碍。因此,针对高效率的大工作量,我科室在配药室治疗台旁安装速干手消毒液,方便护士连续配药时手消毒,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有效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3.1.3 对输液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可以及时有效掌握需特殊观察的用药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输液区原用输液卡的颜色单一,输液巡视工作不分主次,患者呼叫声多,容易造成避重就轻的盲目局面,工作效率低下。对特殊治疗、特殊用药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未能及时有效地观察记录疗效、病情。交接班范围不明确,护士对特殊病情、特殊用药的患者容易疏忽,未能做到床边交接班甚至出现漏交班现象。实行输液患者分类管理后,逐步加强了护士对特殊人群、特殊用药、特殊治疗和新药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等相关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对此类用药过程主动观察的能力,可以有效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在输液期间的用药安全。 3.2 QC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广大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QC小组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组成。QC小组建立的目的是通过定期选题会议和活动,提出、讨论、解决和改善工作中的重要问题【5】。在P-D-C-A循环中,护理工作者需要定期组织学习和讨论,及时归纳总结存在问题,不断地进行效果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方案。增强了护士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集体凝聚力,也增强了护士的价值感、自豪感,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通过P-D-C-A循环,有效降低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指导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是有意义的,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惠平,李荣.临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5. 【2】叶茂华,刘慧英,袁双红.环境空气对输注过程输液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8):356. 【3】朱爱萍,邱运晖.配药护士手卫生及配药注射器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5):347. 【4】叶茂林.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52-1753. 【5】邢文英.QC小组基础教程【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8.

上一篇:实习生暑假协议书下一篇:思想政治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