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共安全法律

2024-05-20

学生公共安全法律(精选九篇)

学生公共安全法律 篇1

(一) 公选课的性质、课程特点。

公共选修课 (公选课) 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它是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

公选课是现行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和方法均可以不受原有课程体系的约束。既可以设置一些时代气息较浓的课程, 如关于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文化》, 关于世博会的《世博文化之旅》, 等等。又可以设立现代社会共同关心的课题, 如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卫生》,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大学生素质培养与创业成功》, 等等。

(二) 公选课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选课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可认自由选择选修课程。比如理工科类大学生可选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类课程, 掌握社会科学的一般原理, 增强自身的人文修养;而文科类大学生可选学一些自然科技类课程, 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并学习自然科学方法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求异和创新, 有利于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提出与众不同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提高创造知识的能力。

开设的公选课《大学生法律讲座》就重点讲解与大学生相关的法律知识,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的储备, 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围绕大学生劳动就业相关的法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以及大学生创业必需的《公司法》《合同法》等展开, 对大学生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指导, 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公选课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

公选课自开设以来, 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随之出现了诸多问题, 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 从学生对公选课的认识、选课和上课分析。

对公选课的认识和选课心态上,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院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意义认识上不清楚, 盲目选课。学生选课急功近利, 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给分高的课程修读:热门的工具类、学得轻松的文史类、欣赏类课程, 人数爆满。比如我开设的《大学生必备法律讲座》公选课因为是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学生选课积极性非常高, 往往半天就选满, 而且人数众多。再比如我院一老师开设的《世界战争经典》, 因为是欣赏性课程, 男生较多, 因此期期爆满。但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前沿性课程, 比如工科老师开设的《走近科学, 完善人生》、《生活中的数学智慧》等选修人数寥寥无几。

上课及课程考核上, 因为学生思想上对公选课认识不高, 加上上课时间在晚上, 所以存在上课迟到、随意听课甚至缺课的现象。

(二) 从教师对公选课的认识、备课、授课及考核分析。

在思想认识上, 因为公选课程通常是根据教师的意见开设的, 教师开课基本上无竞争压力, 所以部分公选课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 对公选课与专业课认识及对待上有轻重之分。

在备课准备上, 由于上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的不足, 往往导致在备课上存在不足, 收集的内容资料不丰富, 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较欠缺。

在授课方式方法上, 很多教师在公选课教学方式上以大班授课为主,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个别教师甚至整堂课让学生看教学录像或者电影。

在课程考核上, 有的教师对公选课堂要求不严, 甚至利用部分学生“混学分”的心理特点, 采用少点名或不点名、简单开卷考或不考试来吸引学生选课, 直接影响公选课的质量。

(三) 从公选课的设置及监管方面分析。

在课程的设置上, 公选课涉及范围小, 学生选课受限制。比如我校近两年公选课开课总数不到50门, 实际开设为40门左右, 而选修课程的学生在学年第二学期时多达5000人以上, 学校选课网络一打开, 学生就纷纷挤进机房登录选课, 造成一时间学校教学网络堵塞甚至中断, 能进入学校教学网络的同学有课就选, 根本没有时间斟酌自己的知识或个人发展的需要与课程内容知识的深浅相关问题, 结果有不少同学选到自己不满意或没兴趣的课程。

另外, 在教学监管方面, 相当部分的高校对公选课教学管理不够严格, 对公选课的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用等要求没有严格审查。绝大部分公选课没有选用适合教学的教材, 学生上课感觉不正规, 对上课的内容较为盲目, 比如我开设的《大学生必备法律讲座》, 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教材, 学生仅凭上课的时间很难有大的收获, 因为对于法律的知识, 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需要有更加具体的文字教材作为参考, 才能使学生加深理解。

三、对保障公选课质量机制的研究

针对高校开设公选课出现的系列问题, 我提出如下对策以期提高公选课的质量。

(一) 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 引导学生科学合理选课。

因为很多大学生对公选课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 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知识需求和知识结构, 选课时多凭一时兴趣, 盲目性很大, 教学管理部门 (如教务处) 应对每学期开设的公选课加强宣传, 提供每门课程的信息, 对课程的内容、学分、教材, 以及主讲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等作简要介绍, 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 避免学生选课时的随意性。

(二) 提高开课教师的思想认识, 改进教学、考核方法。

要使公选课的质量得到提高, 首先要提高开课教师对公选课的思想认识, 学院可以通过组织专家小组对公选课开设的目的、要求、体系等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重点宣传, 明确开设公选课的目的,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选课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公选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认识到公选课与其他课程, 如专业课的区别、特点, 不断改进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

我对公选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不断思考, 提出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全面推进公选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比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时事热点案例的及时更新, 以及影片教学方式的运用等。因为我的《大学生必备法律讲座》公选课内容多, 教学内容相对枯燥, 通过以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当然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 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协作, 灵活掌握教学速度和进度,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不断更新时事热点案例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比如在讲到犯罪的主观问题时, 我选用了“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死浙大毕业生案件”与“成都孙伟铭交通肇事案”进行对比视频播放和讲解, 学生便通过真实的最新案件了解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对犯罪的主观故意和过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考核方面, 教师要严格考核制度, 严格执行有关课程考核规定, 灵活采用考核方法, 加大过程管理力度。我的《大学生必备法律讲座》课程考核便加大平时考核力度, 用规定座位, 不定时点名, 加重平时考核分数等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规范课程开设, 优化公选课的课程设置, 加强课程监管。

要真正发挥公选课的作用, 学校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深入了解学生知识需求现状, 统一规划公选课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合学生发展、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公选课课程库。课程库的建设任务由系部的教研室或教研组承担, 每学期落实公选课开课的任务, 同时把好公选课的审批关, 规范课程开设。

为了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和评价。学校评估部门应对公选课组织定期教学检查, 及时了解和掌握公选课的教学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确保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现代社会, 提倡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 各个高校踏踏实实地办好公选课, 使公选课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 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 让学生获得可以终生受益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开发的能力, 必将成为各个高校办学的又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陈红英.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改革和管理刍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2]关勤.加强公选课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4, (4) .

安全生产法律公共试题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的方针是()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答案:A、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时间是()A、2002年6月29日

B、2002年8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D、2003年1月1日

答案:C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A、国家标准 B、地方标准

C、行业标准 D、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答案:D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责任追究 B、调查 C、行为追究 D、举报

答案:A、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 1 任。

A决策机构、B主要领导

C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D.A和C 答案:D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答案:B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制定(),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应急预案 B、整改方案

C.安全措施 D、处理方案

答案:A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以下的罚款 A、二万元 B、五万元 C、八万元 D、十万元

答案:A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车间、仓库 B商店、仓库 C车间、办公楼、仓库 D车间、商店、仓库 答案:D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一 B.二 C.三 D.五 答案:D 11.《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的宗旨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A.生命安全 B.财产安全

C.生命和财产安全 D.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答案:D 12.《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矿山、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五十、一 B五

十、两 C三百、两 D三百、三 答案:B 13.《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申报重大危险源,并至少每()报告一次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的实施情况。

A.月 B.季 C.半年 D.年

答案:C

14.《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应当由()签名。

A.单位负责人 B.教育和培训组织者 C.班组长 D.从业人员本人 答案:D

15.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参加培训 B.考试合格 C.持证上岗 D.落实责任 答案:C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预防为主、治疗优先 答案:C 17.《刑法》修正案(六)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有期徒刑。

A.五年以上七年以下 B.五年以上 C.七年以上十年以下 D.七年以上 答案:B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A.预防为主 B.应急为主

C.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D.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答案:D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A.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B.红色、黄色、橙色、绿色 C.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D.黄色、红色、橙色、蓝色答 案:A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急演练方法主要有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

A、全面演练 B、专项演练 C、现场演练 D、局部演练 答案:A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现场预案。

A、全面预案 B、专项预案 C、个体预案 D、普通预案 答案:B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A、接警; B、处理; C、汇报 ;D、信息收集 答案:A 2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活动中 5 发生的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属()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答案:C 2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 B.2 C.12 D.24 答案:A 2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B.“四不放过” C.分级负责 D.公开、公正 答案:B 2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56 B.48 C.42 D.36

答案:B 2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16 C.18 D.24 答案:D 6 2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A.80 B.72 C.64 D.56 答案:B 29.《浙江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有效期为6年,每2年复审一次。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需延期或者复审的,应当于期满前()内向原发证部门或者异地相关部门办理延期或者复审手续。

A.1 B.2 C.3 D.6 答案:B.30.《浙江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安全资格证、上岗证、安全培训合格证等证件的有效期为()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2个月内,参加换证培训,考核合格的,由发证部门换发新证。

A.1 B.2 C.3 D.6 答案:C 3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A.10 B.15 C.20 D.31 答案:D 3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矿山、建

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 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的其他生产经 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A.国有 B.小型规模以上 C.中型规模以上 D.大型规模 答案:C 3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A.政策性 B.客观性 C.现实性 D;.实用性 答案:D 3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月 B.季 C.半年 D.年

答案:C 3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未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A.许可制度 许可 B.检查制度 检查 C.监察制度 监察 D.审批制度 审批 答案:A 3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安全评价。

A.每年进行一次;每两年进行一次 B.每两年进行一次;每年进行一次

C.每年进行两次; 每两年进行一次 D.每两年进行一次;每四年进行一次 答案:A 3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应当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年。

A.3 B.2 C.1.5 D.1 答案:D 3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获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个月须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A.3.3 B.3.1 C.1.3 D.2.3 答案:A 3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

A.全面应急预案 B.综合应急预案、9 D.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答案:B 40.《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

A.许可证 B.审查 C.备案 D.检查.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职责是: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A.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答案:A.B.C.D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的“三同时”指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 B、同时审查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答案:A、C.D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 10 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 法权益。

A、民主协商 B、民主管理 C、民主协调 D、民主监督 答案:B、D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A、新工艺 B、新技术 C、新方法 D、新材料

答案:A.B.D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 检测 B 监控 C 评价 D 评估 答案:A、B、D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A 紧急疏散要求 B 标志明显

C 科学合理 D 保持畅通 答案:A.B.D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A.监督 B.检查 C.教育 D.鼓励 答案:A.C 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A 阻挠 B 干扰 C 干涉

D 阻止 答案:A.C 9.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A.政府统一领导 B.部门依法监管、C.单位全面负责 D.公民积极参与 答案:A.B.C.D 10.刑法修正案

(六)第139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A.迟报 B.漏报 C.谎报 D.瞒报 答案:A.B.C.D.11.《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施工;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A.爆破、B.设备(构件)吊装拆卸、C.高空悬挂 D.有限空间 答案:A.B.C.D 12.《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12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危险因素 B.有害因素 C.防范措施 D.事故应急措施 答案:A.C.D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答案:A.B.C.D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统一领导 B.综合协调 C.分类管理 D.分级负责 答案:A.B.C.D 1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不适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A.环境污染事故B.核设施事故C.国防科研D.煤矿瓦斯爆炸 答案:A.B.C.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A.客观 B.及时 C.准确 D.完整 答案:B.C.D 1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和财产损失。

A.有效措施,B.组织抢救

C.防止事故扩大 D.减少人员伤亡 答案:A.B.C.D 1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A.劳动和社会保障 B.监察机关 C.公安机关 D.工会 答案: B.C.D 2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B.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C.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D.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答案:A.B.C.D 2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特种作业人员 D.其他从业人员 答案:A.B.C.D 14 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A.合同工 B.劳务工 C.轮换工 D.协议工 答案:A.B.C.D 2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等。

A.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B.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D.有关事故案例。答案:A.B.C.D 2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A.危险、有害因素 B.物的危险状态、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管理上的缺陷 答案:B.C.D 2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要求,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A.本单位的基本情况

B.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C.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D.隐患的治理方案。

答案:B.C.D 2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事故隐患 分为()A.C A.一般事故隐患 B.较大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D.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答案:A.C.2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的原则。

A.综合协调 B.分类管理 C.分级负责 D.属地为主 答案:A.B.C.D.2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和 C.现场处置方案 D.现场安全措施。答案:A.B.C 2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等内容。

A事故特征 B.应急处置程序 C.应急处置要点 D.注意事项 答案:A.B.C.D.2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矿山、建 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

险物品的()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A.生产 B.经营 C.储存 D.使用 答案:A.B.C.D 3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企业和()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A.钢铁 B.危险化学品 C.烟花爆竹 D.民用爆破器材 答案:B.C.D.31.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

A.起重机械 B.客运索道

C.大型游乐设施 D.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答案:A.B.C.D.3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A.易燃液体、B.易燃固体、C.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答案:A.B.C.D.3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A.产量 B.流向 C.储存量 D.用途 答案:A.B.C.D.3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制度

A.双人双锁 B.双人收发 C.双重登记 D.双人保管 答案:B.D 35.《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危险化学品()实行许可制度。

A.生产 B.储存 C.经营销售 D.运输。答案:A.B.C.D.36.《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烟花爆竹,不得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

A.生产 B.储存 C.经营 D.运输。答案:A.C.D.37.《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 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A生产 B.经营 C.购买 D.运输。答案:A.B.C.D.38.《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和爆破作业实行许可证制度。A.生产 B.销售 C.购买 D.运输

答案:A.B.C.D.3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 18 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A.年龄满18周岁;

B.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C.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D.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答案:A.B.C.D 4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发证单位吊销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A.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 B.复审不合格的;

C.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2年内违章操作记录达3次以上的; D.弄虚作假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答案: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答案: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由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答案: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对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必要时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错)

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撤离作业场所。

答案:错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答案:(对)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答案:(对)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 20 证书,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对)10.《刑法》修正案六第一百三十四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答案:(对)11.《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也可用现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

答案:(错)12.《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矿山、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五十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五十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一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少于两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答案:(对)13.《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机械冲压设备未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安全防护装置或者未按照规定对机械冲压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对)

1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答案:(对)1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答案:(对)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可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答案:(错)1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伤害的作业。

答案:(错)

1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答案:(错)19.《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国家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答案:(对)2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其安全许可及其监督管理。

学生公共安全法律 篇3

关键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兜底罪名;其他危险方法;具体危险犯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兜底罪名

我国《刑法》第114条、115条分别规定了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的未遂、既遂及过失情形,这几种具体罪名之间是相互并列的关系,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类型规定的不明确,属于兜底罪名。因此为了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如果某种行为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应尽量认定为其他犯罪,不宜认定为本罪。[1]

案例一:2003年12月16日凌晨4时,吴淑华、王振东驾驶电动三轮车至苏州市景德路附近,吴淑华用铁钩将路面上铺设的窖井盖拉起,并与王振东一起抬上电动三轮车,在近100米的路面上连续盗窃窖井盖5块,致使该两处路段路面严重破损,直接危机过路行人及车辆的安全,而该两处路段是苏州市景苑中学470名学生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二人被苏州市平江区检察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三个月和三年。

在本案中,吴、王的行为完全符合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构成要件,虽然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二罪都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法定刑,但与罪刑法定原则是相悖的。并且,盗窃井盖的行为并不能产生与放火、决水、爆炸相当的危险性,根据司法解释,以下列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邪教组织人员以自焚自爆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等等。

二、“其他危险方法”、“公共安全”的含义

《刑罚》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描述中只用了概括性的字眼,因此在适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随意扩大和过度自由裁量,要对其严格限定。“其他危险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其他危险方法”应该是放火、决水、爆炸以外的危险方法;其次,这种危险方法应与放火、决水、爆炸等的危险性相当;最后,因为《刑法》将本罪规定在第114和第115条之中,根据该罪所处的地位,“以其他危险方法”只是该两条的兜底规定,而不是刑法分则第二章的兜底规定,换言之,对那些与放火、决水、爆炸等危险方法不相当的行为,即使危害公共安全,也不宜认定为本罪。[2]

“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此处的“多数”不一定要求是现实的多数,还包括潜在的或可能的多数。即假如某一危险行为尽管只是对一人所为,但其危害结果具有随时扩大的危险,也应认定为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危险。而如果行为人用危险的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本罪。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具体危险犯

危险犯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具体危险犯是指对法益的危险达到具体实现程度,比如放火罪;抽象危险犯是指对法益的危险达到一种抽象危险感,比如盗窃枪支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具体危险,是指对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身体等造成侵害的紧迫危险,没有发生侵害结果实属偶然;是否存在这种具体危险,需要以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为根据作出判断。[3]如果行为人只是燃放了烟花爆竹,没有造成任何实害结果,就不能以可能发生潜在危险而定罪。也就是说,当危险行为不足以一发生就失控,就不是本罪的行为构成。

四、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案例二:2011年5月17日上午,在长安街上酒驾超速造成两死两伤的司机陈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出庭受审。公诉机关认为,陈家明知酒后不能驾驶机动车,却违反交通法规驾车超速行驶,致使两人死亡、一人重伤,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一审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经过上诉,再审依然维持原判,判处陈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例三:2008年12月14日,孙伟铭无证醉酒驾驶,在成都市成龙路先后和四辆小轿车发生撞击,造成四死一伤,最终被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是指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笔者认为,陈家的行为完全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首先,陈家酒后驾车的行为没有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的主观罪过,只是酒后驾车精神亢奋状态下注意力不集中撞上等红绿灯的受害者轿车,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程度。其次,陈家在冲撞轿车之后并没有二次冲撞行为,对之处以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足矣。最后,陈家案的重判与公众严厉打击醉驾之风不无关系,但其与随后发生的广西版陈家案相比较刑罚幅度对比悬殊,引起了社會的舆论的巨大争议,本案是否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又是否能彰显司法的权威与正义,值得我们深思。

五、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危险驾驶罪,其行为构成表现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和醉酒驾驶。危险驾驶的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择一重处罚。但是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仅仅是拘役并处罚金,远远低于另外两种犯罪,而它们在构成要件上的差异又及其细微,这使得法官在自由裁量的时候有很大的选择权,难以发挥发的教育、指引功能。

同时,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这是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同的一方面,也就是说,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只有侵害法益的抽象的危险,就以危险驾驶罪论处;如果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后果,并且行为人具有故意,则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介于此笔者认为,立法者应当加快立法,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以便更准确的判案,实现司法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2011版,第610页.

[2]张明楷.《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扩大适用的成因与限制适用的规定》[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43页.

学生公共安全法律 篇4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现状与事故类型分析

当前, 全国各类高校的安全形势都比较严峻, 学校的安全保障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的大事, 也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刘延东在2009年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将“要高度重视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和谐工作”作为2009年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切实做好招生、资助、食堂等工作。要求加强校园建设, 开展以平安、健康、文明、和谐为内容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完善安全防控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 做好火灾、饮水安全、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建筑设施安全等方面的隐患排查, 防范和消除引发群体性事件及公共安全问题的风险。

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必须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抓好安全管理。要加强排查和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积极有效地应对社会思想多元化、互联网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校园安全形势复杂化等带来的多种安全隐患, 做到形势判断准、工作部署早、落实抓得快。要加强综合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 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群体性事件和不稳定隐患, 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 为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高职院校的安全隐患有二十多种, 包括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国家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 (1) 事故灾难, 如2008年11月发生的上海商学院火灾案。 (2) 公共卫生事件, 包括集体性食物中毒, 传染病疫情 (如2008年11月间发生的海南大学霍乱事件, 2009年秋季开学期间在河北东方大学城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 , 环境污染等。据统计, 2006年1~5月, 全国共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38起, 占同期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的71.2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流行事件为主。 (3) 社会治安事故, 包括故意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案件 (如2009年9月发生的湖北师范学院故意伤害案件) , 自杀事件等。 (4) 自然灾害, 包括洪水、地震、塌方等。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将学生安全事故分为四种典型类型: (1) 学校责任事故。是指学校由于过失或未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包括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有明显的不安全因素;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疏漏或管理混乱,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学校教职工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时违反有关要求及操作规程;学校组织课外活动时未进行安全教育或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学校统一提供的食品、饮用水不符合安全及卫生标准等等。 (2) 学校意外事故。是指学生在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 包括由于自然因素及不可抗力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特异体质、疾病, 学校和学生自身因不了解或难以了解而引发的事故等等。 (3) 第三方责任事故。是指学校提供的各种场地设施和教育教学过程本身没有问题, 而是由第三方的原因导致的伤害事故, 包括校外活动中的场地、设施提供方违反规定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明显违反校规而对其他学生造成的伤害事故等等。另外, 从事故原因角度也可以将学生伤害事故分为教育活动事故、学校设施事故及学生间事故。 (4) 学生或未成年学生监护人责任事故。是指学生违法违纪事故, 学生自杀、自残事故, 因学生或其监护人的不适当告知引发的事故等等。

法院审理高职学生安全事故案件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学校安全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 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和议案, 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校园安全法》。我国虽然没有专门处理学生安全事故的法律, 但也有处理此类事故的法律原则、一般规定、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等。处理高职学生安全事故应该坚持合法、客观、公正的基本法律原则, 适用过错责任的原则。高职院校在学生安全事故中只承担过错责任, 无过错即无责任。公平责任不适用于学生伤害事故。

(一) 审理学生安全事故案件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法理分析

在审理学生安全事故案件时, 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民事侵权法的归责原则理论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具体运用, 直接决定了学校、学生和第三人等相关当事人在学生安全事故中的责任构成和责任范围。目前, 法学界普遍认为学生安全事故的法律性质是一般侵权责任, 应该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只有在发生特殊侵权责任的情况下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在学生安全事故中, 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及主观过错等要素, 但是只有过错才是学校侵权责任的最终要件, 即学校只有在主观上存在过错时才应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学校无过错, 而损害完全是由受害学生自己的过错或者第三人的过错所致, 或者是由受害学生和第三人的混合过错所致, 或者是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所致, 则学校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原则的确立, 有利于纠正法院审判实践中存在的只要是学生受到伤害就可以在毫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认为学校有过错, 从而导致学校责任被泛化的错误做法。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 法学家耶林认为:“使人负损害赔偿责任的, 不是因为有损害, 而是因为有过失, 其道理就如同化学上之原则, 使蜡烛燃烧的, 不是光, 而是氧, 一般的浅显明白”。该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侵权责任归责的根本要素是过错, 阐明了在责任归结时应注重科学的法律价值判断而不应仅注重客观事实判断。过错责任原则不但要求以过错作为判定学校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而且要求以过错程度作为确定学校侵权责任范围的依据。在学校、学生或第三人对损害的发生都存在过错的情况下, 应对过错进行程度上的比较, 合理确定相关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比例。

认定学校是否存在过错应该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首先, 要通过判定学校的主观行为状态来确定其有无过错 (主观标准) , 如果学校能够预见危害结果, 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相反, 如果学校主观上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结果, 就不应负法律责任。其次, 应该判定学校是否已经履行了与其管理职责范围及学生的法律行为能力相适应的安全教育义务和管理义务 (客观标准) , 未适当履行安全教育和管理义务, 并因此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就应该负法律责任, 否则就不应负法律责任。《楚天都市报》2007年12月4日第12版报道了某高校的学生人身伤害案件,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学校对学生实习安全有一定的教育管理义务, 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该判决在具体事项上的认定是错误的, 理由在于并不是有义务就有责任, 而应该是违反了法定义务才产生法律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要求受害学生在请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时, 应该提出确凿的证据证明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的存在, 否则受害学生应该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即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只有在为了更好地实现诉讼公正和效率的价值目标, 学生举证困难而学校举证明显方便的情况下, 才能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对特定证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二) 审理学生安全事故案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法律依据

现行法律、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已经明确规定了在学生安全事故中学校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在规定的可以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诸多情形中, 未包含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侵权责任, 也就排除了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学生伤害事故案件中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六十条规定:教育机构对学生伤害事故有过错的, 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 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教育机构有过错的, 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笔者认为, “补充赔偿责任”是非常不严谨的表述, 司法实践中存在以下理解上的歧义: (1) 是连带赔偿责任还是按份赔偿责任; (2) 是全部赔偿责任还是部分赔偿责任; (3) 是第三人不承担 (主观上故意不承担) 全部赔偿责任时由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还是第三人不能 (客观上无力承担) 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时由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4) 是学校有过错一定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还是第三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后, 学校就可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了。

该解释的本意是在第三人和学校都有过错时, 尽量减轻学校的赔偿责任, 结果反而弄巧成拙。笔者认为, 第三人和学校都有过错即属于共同侵权, 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样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连带责任是对受害人的责任, 第三人和学校都有义务向受害学生负全部赔偿责任, 至于第三人和学校在实施共同侵权行为的过程中, 对学生受到的损害所起的作用、过错程度各不相同, 并不影响对受害学生所应负的连带责任, 同时, 第三人和学校如何确定责任分担的份额, 不影响第三人和学校对受害学生所负的责任。在司法实践中, 通常是依据过错责任原则确定第三人和学校的责任范围, 具体做法是, 在受害学生起诉后, 先把第三人和学校作为共同侵权人列为共同被告, 然后根据案情, 由第三人和学校依过错程度和情节轻重, 按比例分担赔偿份额。这样, 受害学生并不是当然地对第三人和学校享有请求其负全部赔偿责任的权利, 而只能就第三人和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向第三人和学校提出赔偿请求, 第三人和学校也不是当然地对全部赔偿责任承担清偿责任。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贯彻过错责任原则, 并有利于减少在第三人和学校之间发生的求偿之诉, 但是上述做法不符合法律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 无论第三人和学校之间的过错程度存在何种区别, 都不影响连带责任的适用。简而言之, 在第三人和学校构成共同侵权的情况下, 第三人和学校对受害学生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并依各自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三人和学校构成共同侵权的情况下的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承担应该有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 以免造成适用法律的混乱。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 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具体列举了学校有过错负法律责任的若干情形及无过错和行为并无不当、不负法律责任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没有关于学校侵权责任举证责任的特殊规定, 在审判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没有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 法院在审理学生伤害事故案件时只有正确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做到既保护公益性的学校合法权利, 又保护学生的人身权利和受教育权利,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教育法律关系。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处理学生安全事故只是一种事后的法律救济原则。高职院校要真正保障学生的权利, 建设安全和谐的学校环境, 关键的环节还是在于预防, 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学校应根据环境、季节及有关法律进行防火、防盗、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 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在开展校外活动时, 应配合相应的安全教育。要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 完善内部保卫工作制度, 消防制度, 食堂卫生制度, 体育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制度, 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建立安全事故预警机制, 建立防控工作体系, 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高职院校要构建学生心理预警机制, 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 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要针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监测学生群体平时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 并预测紧急事件发生时可能出现的个体、群体的心理行为, 提前决策,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针对重点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要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 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 克服心理障碍。总之, 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注重日常安全管理, 以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李友玉.安全警示录——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公共档案的法律范畴 篇5

一、公共信息与公共档案的法律定性

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 尤其随着宪政政治的发展, 一种新的权利在宪法当中更加受到了重视, 即获取信息的权利, 在宪法上表现为信息权。信息权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一项重要的民主自由权利, 是公民诸多民主自由权利的核心”[1]48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 给以鼓励和帮助。”可见我国从宪法层面上确定了公民的信息获取权。从宪法角度而言, 一方面国家机关基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有取得、占有、分配和掌管公共信息的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基于服务和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 又有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2]19。公共信息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在经济学中, 所谓公共信息 (Public Information) , 是指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够自由获得的信息。在中国目前的法律当中还没有准确的法律定义, 一般在档案管理领域, 公共信息是指国家、组织或者个人在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或者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不特定的公众都有着联系和利益关系。

档案是信息的载体, 记载有公共信息的并且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档案就是公共档案。公共档案与公共信息的不同之处在于, 公共信息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 存在领域也是复杂的。而公共档案则是公共信息经过存档归档以后由专门机关或者专门部门保存的档案。同时, 并非所有载有公共信息的档案都是公共档案, 因为可能存在一部分档案虽然保存的是公共信息, 但是这部分信息不能够向公众公布, 那么载有这些信息的档案就属于秘密档案而不能作为公共档案。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后, 对于政府行为所涉及的公共信息有了法律定义, 该法的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 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同时该法的第16条又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 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 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 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从法律条文的规定可以看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当中仅仅将记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档案作为公共档案来进行公开, 公开的方式是通过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方式主动公开。同时该法的第14条又规定了在法条当中没有列举的应当由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信息和档案, 要经过一定审批程序才能予以公开。这一条规定一方面将可公开的公共信息和公共档案的范围予以扩大了, 同时又将某类公共事项是否为可公开的信息的决定权交给了行政机关, 而没有规定相应的限制和监督, 使得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以外的公共信息是否为可公开的又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档案管理当中, 公共档案没有统一的法律标准, 也只有在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中对政府的公共信息进行判断, 对于那些政府没有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如果政府认为不能够公开, 则载有这部分信息的档案就不能公开, 就不能作为公共档案。

二、公共档案定性的法律问题

由于公共档案上保存的是公共信息, 即政府机关或者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的活动和事件形成的历史记录。公共档案的这一属性决定着公共档案的管理不仅涉及信息的公开还涉及档案的管理, 因此既要受到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调整, 又要受到档案管理的法律调整, 在我国它既要受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调整, 又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调整。这两部法律保护的范畴不同, 调整方式不同, 涉及的相关机关也有所不同。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调整的是政府信息公开问题, 但是政府信息的最终命运是档案。虽说政府信息和档案不过是同一事物在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变化的体现, 在从政府信息到公共档案的转化过程中, 需要经过归档、确定密级、保管期限、从业务部门移交机关档案室、移交档案馆等过程, 但是, 一旦完成了政府信息向档案的转化过程, 就意味着政府信息不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意义上的政府信息, 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意义上的档案, 在法律上, 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关于档案的查阅利用等相关规定的约束[3]178。

公共档案应当具有两种属性, 一是公共档案应当是公共信息的载体;二是公共档案具有可公开性。在档案管理当中, 要确定某种档案是否属于公共档案非常重要, 只有确定了这种档案是公共档案, 才能够在管理过程当中予以公开。然而在我国法律范围内, 要判断一种档案是否属于公共档案仍然存在很大的法律难题, 我国的法律对档案信息是否为公共信息以及信息是否具有可公开性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对于档案管理来说, 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也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从档案管理的角度, 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利用法律知识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当中隐含的法律价值取向进行分析, 找出隐含在法律体系当中的公共档案的法律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开条例》对政府公共信息进行了表述, 认为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而公共信息又具有“可自由获得”的性质, 因此政府公共信息就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可以为公众自由活动的信息”。由于公共信息具有“公众可自由获得”的性质, 那么公共档案的第二个性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公共档案的第二个属性是“可公开性”, 而可公开性的判断依据在现有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当中虽然规定了档案的公开利用的程序和内容, 但是关于哪些档案可以公开并没有严格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当中规定了, 对于没有在政府主动公开范围内的信息, 公民提出申请以后, 由相关单位根据法律进行确认。根据这一法律规定的内容, 那些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是不应该作为公共信息予以公开的, 而在此之外的信息都应当予以公开。对于一种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我国的民事和商事法律都有明确规定, 在判断上没有问题。而一种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判断却非常笼统,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规定了哪些内容属于国家秘密, 但是还是留了一部分开放性的规定给行政机关判断, 这一自由裁量权最终使国家行政机关在接收到公众的申请后, 都以“国家秘密”的理由予以拒绝, 造成了今天公共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公共档案的不确定性。

公共档案的确定是档案公开的前提, 尤其对于那些载有依申请公开的信息的档案的公开与否的申请和决定程序都属于行政权力自由裁量的范围, 在当前法律条件下并没有对这一权力进行限制和约束, 造成了公共档案确定的不确定性和档案公开的随意性, 因此在下一步的《档案法》修改以及信息公开法规的制定与修改环节当中应当在这一方面予以规范, 使公共档案的确认成为一种可确定的法律概念, 这样才能够使档案公开工作顺畅进行。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修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 公共档案的公开成为档案管理当中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 公共档案是否能够准确确定以及如何确定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档案管理,公共档案,公共信息,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1]蒋碧昆.初析公民的了解权[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2]韩大元.试论行政机关公开公共信息理论[J].河南省政法管理学院学报, 2001 (2)

小区公共收益法律问题浅析 篇6

一、案情回顾

2003年至201 1年期间,南京某物业服务公司为南京某小区业主委员会签订了《小区物业服务合同》,为该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了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标准,并约定物业公司在小区内利用公共设施和土地进行的经营性收入(主要包括地面停车费及电梯广告等公共收入)业主物业六四开。该物业公司在合同期间达不到约定的服务标准,双方协商提前一年解除物业服务合同。但是物业公司撤离时未按约定将小区的公共收益账册资料进行移交,未结算小区公共收益。该小区业主及业主委员会多次向其主张,均无结果。为了维护小区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委员会代表全体业主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物业公司返还公共利益。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于201 3年7月25日作出一审判决,判令某物业公司向某小区业主委员会返还小区公共收益人民币35万元。物业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开庭审理,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案现已执行完毕。

二、公共收益维权案件的主要争议焦点

早在前几年,法院对小区公共收益的案件受理数量不多,一些法院只是对业主要求物业公司公布账目的请求予以支持,而关于业主主张的公共收益分配数额,一些法院均以证据不足不予支持。2009年无锡市锡山法院对江苏省无锡市春江花园业主委员会起诉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主张公共收益一案进行了审理,认为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共有部分在物业公司物业管理(包括前期物业管理)期间所产生的收益,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应属全体业主所有,并主要用于补充小区的专项维修资金。物业公司对共有部分进行经营管理的,可以享有一定比例的收益,依法判决被告返还原告小区公共收益。这一案例被收录至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成为小区公共收益维权案件的判决典范。

笔者通过前述案件的代理,对公共收益维权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通过收集各法院的判例的分析,总结出此类案件主要存在以下争议焦点:

(一)关于小区公共收益的界定

当前多数小区业主对公共收益概念模糊,并未充分意识到小区公共部位与自身的关系,进而怠于主张权益。小区的公共收益通常是指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利用小区公共部位或公共设施进行经营而获得的收益。在我国《物权法》及《物业管理条例》中有所涉及,但目前没有完全明确的法律上的定义。常见的小区公共收益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1、利用小区公共部位获得的收益:

电梯轿厢、住宅墙面、楼顶等部位发布的广告收益;小区道路、公共区域停车位收益小区公共区域内租赁的摊位收益,如地下室、商铺出租费用。

2、利用小区公共设施获得的收益:

如活动场地、会所、游泳池等经营收入;利用物业管理用房的收益等。

3、其他公共收益:

通信运营“管理费”;废品回收站租用场地费;推销活动进入小区所缴纳的费用;自制售水机运营费用;因损坏小区的公共设施获得的赔偿等收益。

(二)主张公共收益的依据

1、合同依据

目前部分开发商或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已对利用物业项目的公共收益的公示及分配作出明确约定,并约定合同终止时,物业公司应当将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财物及时完整地移交给业主委员会,在此情形下业主委员会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及时代表全体业主向物业公司主张公共收益。

2、法律依据

如果双方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未对公共收益的分配作出约定,业主委员会仍然能依据以下法律规定主张权利:

(1)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我国《物权法》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概括地提及业主对物业区域内共有部位的权利,主要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及停车位的权利归属;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业主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和公共设施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物业公司是接受业主的委托对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管理,业主有监督权利。这些对公共收益的纲领性的指引,已经对共有权利作出了界定。

而我国《物业管理条例》中对公共收益的规定较少,只在第五十五条规定:“业主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该规定并没有明确业主所得收益的来源,但授权可能通过业主大会来决定使用。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则为小区公共收益的主张提供了重要法律支持。该司法解释不仅对共有部分作出了详细界定,并且明确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他行为人擅自占用、处分业主共有部分、改变其使用功能或者进行经营性活动,权利人请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确认处分行为无效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地方性法规

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的地方法规对小区公共收益问题进行较为详尽的规定。例如现行的《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中分别对业主大会成立前后的公共收益分配进行了规定,但无论业主大会成立前后,需要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以及利用业主共有部分、共用设施从事广告等经营性活动的,物业公司应当提请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大会授权的业主委员会决定后,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并公示。收益按照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大会授权的业主委员会决定、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使用;没有决定或者约定的,所得收益的百分之七十纳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其余部分可以用于补贴物业服务费。

这一规定意味着,如果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没有约定公共收益的分配方式,业主委员会也可以依据地方性法规主张公共权益。此外,通过合同约定的形式对公共收益的分配也可换个角度考虑。物业管理涉及的人数,是社会大环境中体量巨大的人群,本身就是大环境的重要部分。而推动这个领域进步,风险很小。

上述不同层面的法律法规规定,对于小区内共有部分的所有权属于业主共同共有,由业主享有共同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由业主大会共同决定共有部分的使用等问题有了明确规定。

(三)物业公司的抗辩理由的分析

1、公共收益是否应当首先弥补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

物业公司在遇到业主主张公共收益诉讼时,常见的抗辩理由为:小区的公共收益首先应当弥补物业公司的亏损。认为物业公司开支大、成本高、利润低,更有物业公司直接表明长年亏损,公共收益应当优先满足物业公司的利润才能与业主结算。对此抗辩,笔者认为不能成立。首先,目前多数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包干制。根据《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实行物业服务费用包干制的,物业服务费用的构成包括物业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物业服务成本或者物业服务支出构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绿化养护、秩序维护等费用。因此,业主缴的物业服务费用中已经包含了物业公司的成本开支,即物业公司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物业服务费用后,无论盈亏均自行承担。作为一家物业公司在接管物业项目时,通常会对管理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相关成本开支进行测算,对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成本及可获得的利润率应当有合理预期,除非有不可抗力或重大变故外,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物业公司的亏本经营必然应当用小区的公共收益进行弥补。

2、公共收益能否直接充抵小区的公共开支?

物业公司常见的另一抗辩理由为:小区的公共开支应当直接从公共收益中扣除。对此抗辩笔者也持不同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权利人向物业公司主张擅自进行经营性活动产生收益的,物业公司可以要求扣除合理成本。在此,首先必须分析何为“合理成本”,此处的合理成本应当是指物业公司为公共部位或公共设施的经营产生的必要费用,例如停车费的成本只能是地面划停车位及车辆进出管理的工本费,不应当涉及人工费,因为物业服务费的主要支出项目就包括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保及福利费用;其次,物业公司应当对成本的支出项目及其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即物业公司不能凭空陈述小区的公共收益已经充抵小区的公共开支,也不能将其他无关的开支冒充为公共收益的合理成本开支;最后,即便物业公司所述的为合理的成本开支,也应当履行合法手续,即依据业主大会议事规定的规定,获得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的认可。因此,物业公司并不能主张直接将公共收益充抵小区的公共开支。

三、案件启发

对于本次案件的代理经历,综观当前小区公共收益的普遍现状,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以期构建和谐有序的交易秩序,促成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的良性互动。

(一)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

小区公共利益的维权顺利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广大业主的支持及业主委员会的配合。业主委员会应当正确行使权利,通过执行业主大会赋予的权利,对小区公共收益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业主的维权意识,业主委员会可以加强宣传,唤醒广大业主的权利意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及时与物业公司进行结算,及时取回原本属于全体业主的合法利益。对于已经解除合同撤离小区的物业公司更要加大追缴力度,避免错过诉讼时效。

对于出现的争议,仅依靠业主委员会自身的力量来维权比较困难,毕竟诉讼或仲裁中涉及的程序及实体专业性强,因此建议业主委员会通过公开民主程序征求广大业主意见后,委托专业人士进行维权。如果条件允许业主委员会应当将风险防范机制提前引入,即在诉讼或仲裁之前,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甄别公共部位及公共设备设施,盘点小区的公共资产,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及时搜集相关证据,避免面临维权时处于被动局面。

(二)谨慎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和常规物业服务合同,虽然两类合同签订的主体不同,但都应当在合同条款中对小区的公共收益作出明确约定。特别是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后,与自行选聘的物业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要明确列出公共设施和公共部位的权属,清楚地界定小区公共收益的来源、物业公司定期公布收支账目的职责、公共收益的分配方案、业主委员会对公共收益的使用审批程序及广大业主的监督权利,将涉及全体业主权益的事项进行明确约定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使得日后维权有据可依。

(三)账目公示,专款专用

虽然目前部分小区的物业公司并未及时与业主委员会结算公共收益,不愿意将此丰厚利润进行割舍,但是真正面临业主通过法律途径时,物业公司可能面临较重的举证责任。因此,物业公司对于小区的公共收益问题其实也不用过于回避,应当与业主委员会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双方事先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公共收益的构成及分配比例,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对共有部分收益应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定期公布财务收支,确保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收入和支出享有知情权。业主委员会也应当本着合理分配的原则,全面考虑小区的实际管理状况,对于确实属于小区的必要开支部分明列账目,通过合法途径向广大业主征求意见,依法通过表决后从公共收益中予以扣除,补贴物业公司的费用收入。

如今,小区内利用公共部位、公用设施从事经营的现象很普遍,最常见的是利用公共部位产生的停车费及广告费用,正常运作的小区都会有一笔不小的公共收益的产生。如果业主能够及时将公共收益主张回来,不仅可以用来补充住房专项维修资金,还可以改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小区生活品质。但是由于业主对于公共权利的维权意识淡薄,即使有些业主意识到公共收益应当归属于全体业主,但是由于举证难胜诉难,给业主的维权造成很大障碍。

解析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建构 篇7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构建

近年来, 我国公共危机出现相对频繁, 从2003年的非典, 再到2008南方罕见的大雪灾, 到后来的2011年甬温动车事故, 上述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以往公共危机中, 我国制定了相对应的法律体系, 但是法律体系仍存在一定的纰漏, 继而影响到公共危机处理效率与效果。文章主要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弊端, 并给予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

一、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存在的弊端分析

(一) 法律体系不健全, 立法不完善

为了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我国出台了《突发事件应对法》, 在该法规中针对安全事件, 比如预防、处置等方面, 进行了明文规定, 除此之外, 针对群体类事件, 也给予了相关法规, 并对处置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但是就群体类事件而言, 上述规定没有突出其特殊性, 怎样从源头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我国《宪法》中, 对公共危机发生时, 紧急状态下的决定权, 以及宣布机关等, 进行了明文规定, 但是对于什么类型属于紧急状态, 或是与之相关的制度, 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因此, 我国实体法律还需不断加强, 要向规范化以及具体化方面发展。而对于《应对法》来说, 它只具备基本法性质, 但是并不能适用于突发状况。除此之外, 《戒严法》, 它实质是上应急措施, 针对的是比较严重的骚乱, 这种措施相对而言比较严厉, 因而也并不适于突发情况。

(二) 法律结构不合理, 适用上还有待加强

《应对法》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的效能较小, 它只是具备法律性质的基本法, 对突发情况应急并不适用, 且相关法律规范并不健全, 无法实行全面整合。除此之外, 《应对法》中的规定并没有对所有类型的突发情况进行一一标注, 危机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体系, 管理的基本原则还有待完善, 需要采取相对性的整合措施。从整体角度分析, 《应对法》应对公共危机还需不断完善。此外, 一事一法, 这样的做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弊端, 易造成立法重复以及资源浪费。

全面性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 主要涵盖四方面内容:分别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每一类公共危机, 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很多, 甚至有几十部, 它们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交叉, 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的。这种格局对于应对公共危机管理是非常不利的, 主要体现在部门之间、地方之间、上下级部门, 上述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上的缺陷, 彼此的协作能力减弱,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在法律适用上比较混淆, 这会严重影响到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例如:针对水资源以及防洪, 这一类型的公共突发状况, 就制定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比如《水法》《防洪法》《防洪条例》《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等。加之《应对法》, 还有其它法律法规。在预防水患, 或是应对突发状况时, 可参考的法律法规较多, 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执行部门带来一定的困难, 导致其难以在第一时间依据专门的法律做出正确选择。

(三) 立法主体合理性缺失

从整体角度分析, 我国立法相对比较完善, 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大部分的立法规划, 基本是由行政机关, 或是地方政府进行具体实施, 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权利机关造成极大的影响, 使其对立法控制逐渐减弱, 直接导致相关权利被滥用。特别是在公共管理这一环节尤为明显, 具体表现为管理部门分散,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 欠缺宏观考虑, 在处置危机过程中, 通常处于被动地位。

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具体策略

(一) 健全法制体系, 弥补立法空缺

针对《应对法》存在的弊端, 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完善, 以确保当紧急情况发生时, 执行部门可以有法可依, 保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将财产损失将至最低, 最大限度地保全人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 就公共危机管理而言, 需要对事件的类型做出明确规定, 并据此制定与之相关的解决措施, 促进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健全。

紧急状态下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开展相关工作, 而这些法律分散在以下法律体系之中, 比如《宪法》《应对法》《戒严法》, 在这些法律中都有对公共危机管理处理的相关规定。引发紧急状态的因素有多种, 如战争、严重动乱、重大灾难等, 基于紧急状态的差异性, 与其相关的规定、预防预控还有处置以及善后, 各自具有独特性, 对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并以立法的形式呈现, 加以明确规定。因此, 针对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体系。此外, 灾害保险、灾害救助与补偿等方面法规, 也需进一步优化。

(二) 调整法律结构, 明确适用范围

从目前情况分析, 《应对法》的颁布实施并未使公共危机管理完全实现有法可依, 总体而言, 针对公共危机管理来说, 相关立法状态仍需不断完善。上述法律体系只是归属于基本法, 无法有针对性地应对公共危机, 因此相关法律规范需要进行有效整合。除此之外, 危机管理类型形式多样, 但是《应对法》并没有细化到管理每种类型, 因此针对跨部门的公共危机管理, 与之相关的立法还需进一步调整, 并采取相对有效的整合措施。由此可以看出, 《应对法》不能有效管理公共危机。从整体角度分析, 《应对法》内容相对而言并不健全, 需要将以下内容补充进去:紧急状态法、反恐怖法、战争状态法等等, 相关法律内容的整合能促使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更为完整。

就现状来说, 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较多, 种类和层次繁多, 它们彼此相互独立, 但又交叉重复, 存在极为严重的冲突现象。因此, 需要针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整编。完善上位法律的同时, 对于下位法律法规, 需要进行修改、废止以及解释, 对于跟上位法律冲突, 或是与部门本位规章冲突特别明显的法律法规, 必须要废止。

(三) 完善法律内容

就《应对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与漏洞, 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改善现状。可以在上述法律中增加具体规定:对于公民的私权, 哪些是可以忽略的, 具体到什么程度, 标注执行机关, 明细执行程序等;对于公民的私权, 哪些是不能忽略的, 对其实施补偿的途径要明确规定等。

对于突发事件, 需要进行应急处置时, 政府在其中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必须授予其相应的权利, 并且对这些权利如何行使做出具体的操作规定。《应对法》第12条, 第49条, 规定了政府权利, 但是划分还不够细致, 比如哪些行政单位, 在出现公共危机时, 可以临时授予其权利;哪些应急权利可以下放, 对这些内容都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因此, 需要针对执行部门、执行程序、监督部门等进一步完善法律内容。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配合, 快速做出反应, 这就需要借助立法向以下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军队、地方自治团体等, 给予应急命令, 并对其职责做出非常明确的划分, 使上述各部门在危机预防、应急处置, 还有灾害重建阶段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 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进一步促进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不断优化。构建相对合理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是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部门能够有序开展工作, 将危害降至最低, 维护广大民族利益的有效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各部门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制约了事件处理效果, 因而必须对其进行调整使其不断完善。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并且依据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弊端给予了相对切实可行的对策, 以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王革, 庄晓惠.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3) .

[2]刘霞.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J].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3) .

[3]蔡峻林.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陇东学院学报, 2012, (02) .

[4]罗建平, 薛小勇, 李千.浅谈我国公共危机预警管理制度建设[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0, (02) .

[5]潘攀.基于系统论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探析[J].社会科学家, 2010, (08) .

[6]于新和, 贺林波.协商民主治理:公共危机管理新方式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 (03) .

[7]楚安娜, 许迎喜, 吕全军.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 (07) .

探究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规制 篇8

一、利用法律机制管理公共危机的必要性

公共危机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运行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见的危机性问题。这种危机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自然主导, 通常是指一些天灾, 比如地震、泥石流、暴风雪等等, 具有突发性和不可抗性;另一种属于人为因素主导, 比如社会机制运行紊乱、管理不善, 导致民众的大范围不满, 从而引发集体性、大规模的危机性行为, 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存在着较大的威胁, 需要及时加以处理和阻挠。

概括而言, 公共危机属于对社会系统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的一种不认同和不理解, 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社会灾害。因此, 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保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的运行, 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出面, 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引导, 面对突发性或者是不确定性较强的问题, 需要及时对具体的事件作出有力的管理和决策, 以保证我国公民的合法、合理的权益。国家法律机制是政府部门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 国家中任何事物都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约。因此, 法律机制公平、公开、透明、公正的特点, 使之成为处理和管理公共危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国务院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这一预案的颁布, 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规范性指导, 而且, 通过对事件预警的分级, 制定了相应的事件管理制度, 效果显著。然而, 事物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上升性和变化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公共危机的具体形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法律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被暴露出来, 因此, 在新的时代发展过程中, 想要有效的应对并解决各种公共危机问题, 就一定要完善法律机制, 充分发挥出国家法律的作用和价值。

二、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机制存在的漏洞

公共危机问题与其他类型的危机问题相比, 最主要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它的公共性质, 一经发生, 将会对公众的生存空间和所在的社会环境内部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 法律机制虽然不再是处理公共危机问题唯一的途径, 但却是处理和打击力度最大的一种途径。从当前的运用情况分析, 法律机制在处理公共危机问题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 国家对于公共危机的管理规范存在着地域、管理机构上的出入。也就是说, 针对同一危机事项, 不同结构和不同的区域往往会出现不同的解决办法, 大大降低了法律机制的权威性。此外通过分析可知, 公共危机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 而不同原因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性质也各不相同, 因此公共立法中对不同的问题有必要量体裁衣。然而, 现行的法律机制似乎忽略了这个问题, 虽然针对不同事件进行了分别的立法, 但是对于问题情节的轻重缺乏合理的量刑, 因此从管理和解决公共危机的能力上来看, 当前我国的相关立法难以使人完全信服, 由于其惩处力度的不明确和惩处办法的差异性, 难以对不法分子形成全面的监督与制约。此外, 公共性危机的发生, 有时可能是跨民族、跨区域的, 但是由于法律规范的差别, 不同区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 大大降低了处理危机的能力和效率。

其次, 基于上述问题, 公共危机处理法律规范统一性和权威性的缺失, 直接降低了相关法律机制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甚至有时, 法律机制在突发的公共危机面前无计可施或者是收效甚微。当然,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 现有法律机制中, 部分法律条文的抽象性和原则性, 也加大了理解法律内涵的难度。理解的缺失自然导致了行为上的无力, 通过对现有法律规范内容的研究, 可以发现其中明显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及与之对应的配套处理方法, 在面对紧急的公共危机问题时, 相应解决机制的缺失导致法律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有些部门和地区虽然对紧急问题的应对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 却缺乏对后续救济措施的管理和规范。因此在危机状态初步接触之后, 很多部门马上又回到各自为政的状态, 大大降低了处理后续问题的效率, 导致公共危机的部分遗留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 也为之后的危机问题埋下了祸端。

再次, 公共危机的类型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 (火灾、风暴、地震、洪水) 、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传播 (即公共卫生问题) 、自然环境恶化这几种类型。但是从当前的法律内容来看, 国家对于恐怖事件方面的管理规范处于缺失的状态, 然而从当前的国际情况来看, 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依旧十分活跃, 甚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行为。我国的新疆、西藏等地区所出现的打砸抢烧事件, 实际上也是一种恐怖主义的激进行为。但是由于不具备相关的法律规范, 在处理此类问题的过程中, 政府部门显得捉襟见肘, 虽然最后问题得到了处理, 但是由于其治理力度不足, 问题处理的针对性相应缺失, 导致此类骚乱问题不止一次的发生。

三、新时期内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机制建议

首先, 法律机制的构建与普通规范的制定和管理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为保证其权威性和可行性, 公共危机相关法律机制的构建必须要满足以下原则:其一, 合法性原则, 只有充分尊重法律的地位, 才能发挥出法律的权威性价值。政府部门必须要在合法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对自身在处理公共危机问题中的地位与职责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二, 坚持法律保留原则, 为了保证法律的权威性, 防止部分政府官员滥用职权的问题, 公共危机相关法律问题有必要坚持法律保留原则, 以保证执法者的公允;其三,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共危机问题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比如灾害问题、疾病突发等, 其处理方式都考量着一个国家机构的良心和能力。因此, 在处理公共危机问题时, 一定要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摆放在第一位, 在此基础上切实保护每一个国家公民的基本权益。

此外, 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危机的发生带来了一种新的途径。因此, 国家相应的法律机制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针对网络环境进行合理的监管, 当然, 管理网络环境并不意味着禁止公民言论的自由, 因此处理和把握这种管理的力度, 也是相关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 政府部门必须对公共危机处理的相关法律机制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 充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共危机问题的妥善解决和处理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行为, 而是一种全方面的过程。因此, 其法律机制中也可以适当的参考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从缩减 (Reduction) 、预备 (Readiness) 、反应 (Response) 、恢复 (Recovery) 四个环节, 完成对公共危机问题的全方面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文中对当前我国法律机制中针对公共危机问题的处理水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着重解释了其中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了在21世纪完善法律机制, 应对公共危机问题的新途径。望能够引起同行工作者的共同交流和探讨, 从而实现我国法律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保证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林鸿潮.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中的归责原则[J].中国法学, 2014, (04) .

[2]熊威.谈公共产品与政府规制学的法律定位[J].学理论, 2011, (09) .

[3]罗惠娜.运用质量标准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价值工程, 2011, (32) .

[4]赵瑛, 郁建兴.公共行政合法性:概念、结构及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 2015, (05) .

[5]闰丙金.公共危机中政府公信力的内部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J].行政与法, 2012, (10) .

[6]陈书全, 张慧颖.海域资源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立法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05) .

拍卖公共设施冠名权的法律思考 篇9

一、公共设施的概念

公共设施是指为了达成公共利益目的, 行政主体将其所有或管理的、供于公共使用的人工有体物或物的设备。 (1) 从“公共设施”一词来看, 它包含了公共性和设施性两个基本特征。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基本情况不同 (法治传统、实践经验、历史文化、语言习惯等) , 公共设施的概念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表述, 其侧重点也不同。但是, 在对公共设施界定时, 均包含了公共性和设施性两个基本特征。

公共性表明了公共设施较于私有物的特殊性, 它是为了公共利益而产生的, 属于公共所有, 由代表公民整体利益的政府或者授权组织来管理。公共性决定了公共设施必须供公众使用, 不得私有化从而损害公共利益;公共性同时体现了公共设施的公益性即非营利性, 其存在和使用并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而设施性特征则强调了公共设施的存在形式, 是能为社会大众使用的客观存在物, 反映了国家为公民的社会生活提供的基本物质条件, 如道路、体育设施等等。

二、冠名权的界定

人属于概念的动物。给事物以概念一方面有助于对事物进行分类从而加深了人对物的认识, 另一方面赋予了事物人的意义特征。冠名权正是事物概念化的正式而极端表现。社会生活中, 冠名权现象纷纭复杂, 从道路、楼宇、火车等实体设施到球队、俱乐部等由人物组合的组织, 从足球、围棋等体育赛事到影视、专栏等传媒空间, 可谓不一而足。然而, 法律理论上对冠名权这一概念的阐述并不一致, 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评述。如有学者从商事人格权的角度认为, “冠名权, 是指某一自然人或法人对其所有或管理、经营的建筑物、特定事件、特定团体等予以命名的专有权, 其有权确定该建筑物、事件、团体的名称中所使用的具体文字。” (2) 还有学者将冠名权归纳为“法人、经济组织或自然人继受取得原始主体具有的社会广泛认知性的所属物、商业或公益活动设定名称的权利”。 (3) 也有学者针对具体的道路冠名权进行分析, 认为“道路冠名是指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根据法律和法规, 对新辟或无名道路进行命名, 以及对某些道路进行更名的行为。这种行为属国家行政行为, 道路冠名的权利也仅属于国家, 属公权范畴”。 (4) 该观点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赞同。笔者认为, 道路冠名权虽然只是冠名权的一种, 但其具有典型意义, 因而可以作有限的推广, 适用于其他公用设施的冠名权定性。

就法规层面, 国务院1986年12月23日颁布实施的《地名管理条例》规定, 地名 (包括道路名称) 的命名和更名“应当按照条例规定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批准, 未经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 (第3条) ;“国务院委托中国地名委员会管理全国地名工作”, “城市街道名称, 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6条) 。可见, 道路冠名权只能由特定国家行政机关行使, 该权利属特定国家行政机关依行政法规而取得的职权。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出让道路冠名权, 出让的只是地名的使用权, 并没有出让地名的管理权, 地名的最终管理还需由行政机关来进行。

近十多年来, 出现的拍卖公共设施的冠名权, 公共设施被冠上企业名称, 根据公共设施的特征以及不同的冠名方式, 其所带来的影响也各异。以下用具有指向性强的道路和指向性弱的体育场等基础建筑为例分别予以说明。

三、拍卖道路冠名权的不合理性

企业介入公共设施, 毫无疑问的会为政府建设带来充足的建设资金, 也正是这个原因, 一些政府才愿意将道路的冠名权有偿地进行转让。同时, 企业、商家基于利益的考量, 认为这是一个宣传品牌, 展现财力的机会, 不惜高价获得公共设施的冠名权从而提高企业和商品的声誉。从表面上看, 冠名权拍卖行为似乎给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双赢局面。但基于道路的特殊性分析, 这种双赢局面是有限甚至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

(一) 道路冠名的意义分析

道路冠名作为一种特定的命名行为, 有其独特性。首先, 道路冠名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影响力, 即道路冠名与国家尊严和公共利益密切联系, 应当体现出国家的政治原则并彰显社会的正能量。如果对道路冠名缺乏制约, 则商业化的地名随处可见, 公共道路在名称上将丧失公共性, 沦为私人逐利的场所。其次, 道路冠名应具有稳定性, 路名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若经常变动或受严重的商业利益影响, 将失却生活的便捷性。再次, 道路冠名还应体现历史延续性, 命名或更名应尊重历史和传统, 也应考虑地域和习惯。 (5) 因此, 对道路冠名权的拍卖, 法律上应规定一定的限制范围和条件。

(二) 行政成本考量

道路冠名从表面上看, 拍卖道路冠名权所获得的款项多被用于道路建设、维护, 节约了行政开支, 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 但长远来看, 行政成本只会增加。在道路冠名权拍卖的实践中, 冠名权往往有一定的年限, 15年、30年、50年……一旦期限届满, 企业不再愿意延续道路的冠名, 那么是否面临再一次的拍卖?再次拍卖一旦成功, 道路就得再次更名, 而更名带来的麻烦也随之而来。企业的注册地址要换, 老百姓的家庭地址要换, 身份证件也要更换, 凡是和路名有关的一切符号记载皆要变更, 这种改变在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 行政成本也相应的增加。因此,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拍卖道路冠名权并不是节约行政成本的最佳方法。

(三) 拍卖道路冠名权不利于公平竞争

道路被企业冠名后, 企业将占有宣传优势, 形成广告效益, 这对于位于该条道路上的其它企业来说并不公平, 因为它们将不得不为冠名企业作免费的广告宣传。以“欧德力路”事件为例:上海浦东金桥开发区为解决新建道路两旁的绿化、人行道等配套工程建设的资金, 征得上海市政府地名办同意, 把11条道路的冠名权分别拍卖给了在这些路上的11家企业, 冠名权50年不变。但是, 不久就引起了麻烦, 落户“欧德力路”上有几家企业纷纷发难, 他们对今后漫长的50年里不得不在自己产品的外包装、说明书、广告乃至信封、信纸、名片上注明厂址“欧德力路”而感到难以忍受, 他们不愿意免费为别人做广告宣传。上海法律界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 道路冠名权政府拥有, 路名具有共享性, 以一个企业的名称命名一条道路, 实际上是依靠金钱优势取得了不公平竞争的“合法”手段, 理应遭到其他企业的反对。 (6)

四、拍卖体育场、桥梁等冠名权的合法性

相反, 对比道路来说, 拍卖体育场、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冠名权, 笔者认为更为恰当。道路冠名拍卖和桥梁、体育场冠名拍卖完全不一样, 桥上、体育场没有住户, 没有企业单位, 但道路两旁一般不是住户就是企业单位, 变化名称会带来很多不便。即使体育场名称发生变化, 由此引发的更名费用也不会太多, 虽然更名会给广大群众生活带来不便, 但是这种不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习惯。

这是因为体育场、桥梁这类公共设施, 其指向性和与生活的关联性比道路公共设施弱。道路作为城市最基础的公共设施, 从满足城镇的基本生活来说, 政府不可懈怠。但是, 体育场、桥梁等次级基础设施, 往往需要政府具备一定资金并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 才为市政建设所必需。在不影响所有权的前提下, 拍卖体育场的冠名权, 无疑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补充和完善提供了充足的财力基础, 使得城市基础建设得以完善。与此同时, 民间资本也获得了品牌效应, 进行广告宣传, 获得经济利益, 可谓真正双赢之举。

五、公共设施冠名应追求合法与合理的统一

公共设施的冠名权属于政府, 企业拥有使用权, 公共设施冠名本身属于行政行为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行政合法性是行政行为最基本的原则, 要求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行为, 没有法律依据的坚决不为。对于公共设施的冠名, 行政机关应该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原则来办理, 符合合法性要求。企业作为追逐经济利益的商事主体, 之所以花高价拍买公共设施的冠名权是为了追求利润, 这是公共设施冠名权拍卖的需求条件。相关部门在最终决定公共设施名称时, 应当同企业、商家平等协商、竞价, 在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同时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 公共设施的冠名同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该问题应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 争得公众的同意, 这既要求行政机关对公共设施的拍卖应举行行政听证, 且对于公共设施名称的确定也要体现民主意愿。只有综合考虑多方利益, 各主体协商交往, 才能做到公共设施冠名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公共设施的冠名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法律问题, 公共设施性质的不同, 拍卖冠名权所带来的效益大小也不相同, 考虑的相关因素很多, 应当综合研判。在拍卖公共设施冠名权时, 首先要确定公共设施的类型、用途和目的, 对于道路这类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影响力大的公共设施, 应增强行政主体的拍卖论证和法律制约,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来办理, 同时要考虑城市文化、历史传统, 从长远利益来考量, 使公共设施的冠名能带来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而对于体育场这类更名对公民生活影响不是特别大的公共设施, 行政机关可拍卖其冠名权而筹集基础建设资金, 获取双赢的局面。

摘要:公共设施冠名权的拍卖属具体行政行为。该行为涉及行政主体、拍买企业、相关企业及公众等多方利益。拍卖公共设施冠名权应遵循行政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则, 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类型、用途及目的, 综合多方利益及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予以科学分析、研判。

关键词:公共设施,冠名权,合理性,合法性

参考文献

[1]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87.

[2]景隽.从海底捞到周黑鸭[J].品牌, 2013.5.

[3]李萩.地名:现实中不可或缺的元素[J].中国地名, 2010.2.

[4]周健, 江寄鸥.略论道路冠名商业化中的法律问题[J].法商研究, 1997.3.

[5]周健, 江寄鸥.路名商品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欧德力路冠名权转让法律问题研讨会综述[J].法学, 1996.12.

[6]朱体正.冠名权概念解析[J].北方法学, 2008.4.

[7]何晓华.对道路冠名权的法律思考[J].学术界, 1998.3.

[8]杨蓓蕾.体育冠名权交易的法律风险与防范[J].体育科研, 2011.3.

[9]本刊编辑部.地铁站名冠名权有待商榷[J].运输经理世界, 2012.12.

[10]卖路名卖出后遗症[J].中国地名, 1997.4.

[11]朱体正.冠名权界说与运作[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上一篇:高速数据处理系统下一篇:高校中的素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