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共安全法律论文

2022-04-18

[摘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对我国法治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整个民族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必须加强以下五种法律意识的教育:民主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义务意识教育和证据意识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公共安全法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公共安全法律论文 篇1: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反思

摘  要:高校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学生法律知识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尚且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因而,需要通过强化高校法治教育理念、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构建良好校园法治环境、完善法治教育体系等措施,以期使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

近年來,频发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①。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寄予厚望的群体,也是极为脆弱、迷茫、极易误入歧途的弱势群体。高校承担着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任,做好法治教育工作对于预防大学生犯罪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实中的高校法治教育却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缺乏实效性,难以满足我国法治化进程的要求。

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理念滞后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其《宗教与法律》一书中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获得生命。对于高校法治教育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学生传授相关法律知识;二是对学生法治观念进行培养;三是对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进行培养。其中“法律知识是基础,法律意识是核心,法律信仰是归属,法律能力是体现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1]。就我国目前法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培养尚且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由于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管理理念的滞后,大多数院校在法治教育的方式上仍然采取灌输式+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法治教育课堂往往是单纯的传授法律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对法律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而单纯的笔试考核作为评价法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应试功能也扭曲了法治教育的目的,影响了学生法治意识的提升及发展,使法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法治教育内容过于空泛

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高校社会价值培育的双重保障,以自律和他律的功能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外部行为。然而现今各级学校的法律教育仍作为道德教育的分支②,以德育路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缺乏自身的独立地位。一方面,法律内容篇幅比较少,然而需要讲授的内容却比较宽泛,涉及到的法律专业知识可达到数十种。由于篇幅及课时比较少,很多内容教学都处于浅层次,单纯罗列知识点,未能深入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无法较好掌握这些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教学时间比较短,学生需要利用十几个课时时间将所有内容予以掌握存在很大难度,导致多数学生学习这些法律知识的重心放在应付考试上,也就很难谈及对学生法治意识进行提升,严重影响法治教育的效果。

(三)法治教育手段单一

法律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法治教育的第一步,并不等同于法治教育。知法不一定懂法,不懂法便难以遵法,所谓“学而不思、知而不行”是当今大学法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首先,在当前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除主流课堂讲授方式之外,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相关辅助平台比较少。在实际法治宣传方面,主要就是通过宣传栏、讲座及社团等一些规模及范围均比较小的活动,而这些法治教育形式受众范围相对较少,并且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很难使学生实际需求得到满足,也无法使普法教育目的得以较好实现。其次,目前高校法治教育仅仅局限于普及法律知识,相关案例教学及实践辅助教学比较缺乏,难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是盲目对法律知识及法律条文进行背诵,对于法治含义缺乏真正理解,对于所学法律知识无法进行科学合理应用。

二、高校法治教育中问题的成因

(一)高校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只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教学和技能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具备了就业的基础就足够了,而对学生包括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表现在:首先,部分高校仍然以成绩为导向,一味注重功利性、技能性知识的大剂量灌输,造成学生心目中成绩好则一好百好的观念,导致存在学生成绩好、能力强但又出现违法违纪情形。其次,法治教育在学科归属上具有严重的道德从属性。很多高校的法治教育仍然停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授课,法治教育内容被不断压缩,教学时间较短,教师习惯于用道德的思维去传授法律知识,造成学生缺乏程序意识,并进而产生对法律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即使在部分高校单独开设的经济与法律、刑法与生活等法律课程,也均是作为选修课进行设置的,其课程不属于高校教育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其教育内容和方式均缺乏规范性。最后,就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实际情况而言,比较注重秩序的维护,学校内相关规章制度大部分都是禁止性及义务性规定,关于学生权利方面的规定比较少,并且对于违纪学生处罚缺乏合理程序,存在严重行政化形式。这种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情况与法治观念相背离,对于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性格缺陷形成的重要原因。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个人的修养、情商以及逆商的教育和培养,均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家庭教育却更多的停留在“家长式”的教育模式,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和对子女兴趣、需求的理解,忽视了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等情商和逆商的综合培养。清华大学高才生硫酸伤熊案是父母离婚所导致的“推论”,反映了当今“单亲子女等于问题儿童”的刻板思维模式。而事实上,经过跟踪和调查,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缘由,不應都归因于父母关系破裂本身,“家庭教育资源的缺乏、家长自身行为的偏差、家庭成员间紧张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父母的严重冲突及亲子间的沟通障碍等,都对子女偏差行为的形成具有程度不同的负效应。”[2]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土壤。

(三)社会法治环境不够理想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契约意识十分薄弱。同时,随着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也不断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及冲击,由于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仍旧不够成熟,若不能对其进行正确合理引导,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尚处于成长期的部分大学生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很容易陷入疑虑、分裂、压抑、空虚的状态,出现信仰危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在面对人际冲突时,往往不能够包容和妥协,不懂得交流和正确的寻求帮助,而选择成本较高的对抗方式。比如,药家鑫驾车撞人后为逃避责任,对伤者连捅八刀时的残忍和惶恐便透露出他社会责任感的淡薄,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感恩之心。总之,社会上理想的法治环境缺乏,使得大学法治教育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受挫,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途径及策略

(一)强化高校法治教育理念

“法治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归根结底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建设与发展”[3],高校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学生法律知识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法治教育理念的提升,首先要提高高校管理层领导的法律意识,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选聘法律专业人才参与高校工作管理,将法治思维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法治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推动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全面、系统地开展。其次是提升法治教育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这是高校法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保障。对于现有法治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研讨班、进修、助学的形式对其进行培训和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聘请高素质的司法工作人员,如律师、检察官、法官等兼任法治教育教师。最后,法治教育应当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指标,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对法律的敬畏。

(二)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

当前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及方法较为单一,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势在必行。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应当使法治教育课程独立化,合理增设法治教育必修课程,如经济与法律、刑法与生活、法与社会等,由法学专业教师授课,用法治的思维传授法律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其次,通过多途径开展课堂法治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互动环节,使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寓教于学,通过多渠道、间接的方法将法治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意识到法律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具体方式包括:课堂上注重组织学生对热点、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案情进行讨论;课外可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定期进行校园内外法律咨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实践,还可以通过各种主题的“法律宣传日”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宣传,鼓励和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法律知识、领悟法律精神、反思法律对社会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最后是改革考核方法、完善法治教育评估机制。鉴于单纯笔试考核的缺陷,建议采用除笔试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如:课堂发言、案例分享、法律演讲、模拟法庭等灵活多样的口试方法,这些方法对于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法律视野均有着独特的作用。总之,通过上述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使高校法治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切实地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及法律实践能力,达到法治教育的理想效果。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法治教育体系

“法治素养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是法治社会的土壤,是现代法治社会广大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高等院校的责任,也是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各个层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构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在此,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为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奖惩分明的规章制度,使教学、科研、行政、学习、生活均有章可循,依法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利,深化大学生的守法、护法观念。具体而言,一是高校在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制定过程中,应当使其民主性得以充分体现。在对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时,应当使学生参与其中,共同进行讨论并且参与表决。特别是与大学生利益存在直接关系的一些规章制度,应当召开学生听证会,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遵守。二是在学校规章制度实际落实过程中,应当确保严格依规、依程序执行,确保学生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如奖学金评比、困难补助评选等)的知情权和抗辩权,对于各种违规、违纪情况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从而使学生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实现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均衡。三是高校要加大对法治教育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倡议和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法律实践,保障上述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而作为高校大学生本人要主动加强人文修养,树立底线思维、规则意识和维权意识,讲诚信、守纪律,积极遵守国法校规,避免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家长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方式,改变过分溺爱孩子的不良倾向,平时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注重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配合学校教育,注重对孩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学校法治教育。对于社会而言,社会大环境应当加强综合治理,深入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为法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系统的法律依据及支持,为法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软环境。

四、结束语

当前社会上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频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强化法治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要,并且也越来越必要。对此,如何加强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高校应当清楚认识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及方式完善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使法治教育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使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注释:

①目前,大学生犯罪类型呈多样性的特点,除某些对主体有特殊要求的犯罪(如军人违反职责罪、渎职罪等以外,大学生犯罪覆盖了我国刑法规定的大多數罪名,其中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等。具体涉及的罪名有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杀人罪等。近年来大学生开始参与一些新的犯罪种类,如贩毒、网络犯罪、组织介绍卖淫等犯罪。虽然这类犯罪数量还较少,但也应该引起社会的警惕与思考。

②作为法律教育主要渠道,即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2005年进行整合之后课时减少,新教材中法制教育的内容只占总篇幅的1/3,其提高思想道德觉悟与增强法制观念紧密结合的目标并没有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晓玲,闵浩.大学生法律知识与法律素质教育培养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54.

[2]专家指导:“叛逆”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DB/OL].http://edu.sina.com.cn/zxx/2015-07-13/1036477547.shtml.

[3]周叶中.关于法治中国内涵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5):34.

[4]陈大文,孔鹏皓.关于高校法制教育定位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7):50.

作者:陈俊洁

学生公共安全法律论文 篇2:

对加强大学生五种法律意识教育的思考

[摘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对我国法治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整个民族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必须加强以下五种法律意识的教育:民主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义务意识教育和证据意识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教育

[作者简介]程守梅(1967-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伦理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加强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Y-09234)

在现代法制经济社会中,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对我国法治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整个民族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就是在对其传授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必要的和相关的法律思想观念,使其具备健康的法律心理和较高的法律认知,进而塑造大学生的理性法律意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目前,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应该着重加强以下五种法律意识的教育:民主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义务意识教育和证据意识教育。

一、加强民主意识的教育

民主不单纯是一个政治概念,它和法治紧密相连。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实现方式。法律要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遵从和信任,必须是人民利益与意志的集中体现,即“民主之法”。法治国家机制运作的各个环节,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都必须以民主政治为基础,都必须贯穿民主政治的内在精神。没有民主思想及一系列贯彻民主的制度和原则,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是要提升国民的民主法治素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民主法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治宣传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教育。

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是公民权利保障和公共权力的有限性。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民主,并明确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二是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并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三是要把培育大学生的民主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的主线;四是要努力引导大学生进行民主制度的践行活动。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并将对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较大影响的群体。如果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意识,确立了科学的、先进的、正确的民主观念,必将成为民主法治观念的传播者,成为促进国家法治化进程的积极的推动力量。我国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因此,高校开展民主教育尤为重要。

二、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

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念,必须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案例讲解相关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使大学生深刻了解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并牢记和践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如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保守国家秘密,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等。

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同时,应侧重于从法律视角对大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作为一个拓展内容安排教学。大学生应具备的自身安全意识,是指大学生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现实安全准确、清醒的认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安全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地进行决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成为知法、守法、护法、明辨是非并具有防范能力的公民。

我国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较好的安全意识,但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同时,还有很多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容乐观,防范意识较弱,处于盲目状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适应环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应是最大限度地改善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状况,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保护大学生安全。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法制教育为切入点进行防盗、防骗、防人身伤害教育,增强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加强大学生自身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意识问题;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应与团委、学工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加强权利意识的教育

我国正致力于法治现代化建设,加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教育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权利意识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权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二是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实现和行使自己的权利;三是在权利遭受侵害时,勇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大学生的个体观念逐渐增强,但权利意识却由于受到历史上小农经济、传统文化、集权统治的遏止、排斥和压抑而淡薄,他们对自己应该和实际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了解和认识十分模糊。他们谈论人权,却不知道人权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系如何?他们渴望权利却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有多少?他们要捍卫自己的权利,却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是否被侵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有哪些,并了解这些基本权利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有:政治上的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的权利和自由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学会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和方法自觉并勇敢地行使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很多大学生特别关注民事上的权利,并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他们对政治上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监督权等表现出相当的冷漠,普遍不重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使大学生认识到各种权利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某些权利的不行使必然导致某些行政权力缺少制约和监督,这样就必然影响其他权利的实现。所以,大学生要自觉地行使各种权利,以使整个社会在一片权利的呼声之中沿着法治的轨迹健康发展。此外,教师还要教育大学生要勇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当自己的权利受侵犯时不忍气吞声,不息事宁人,让权利意识勇敢地显示出来,让法律保护权利。

四、加强义务意识的教育

权利和义务是相伴而生的,享受一定的权利就要履行一定的义务。但目前,很多大学生在享有了权利之后却忽略了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他们强烈要求获得个人权利,却消极回避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他们要求国家、社会、他人为其实现权利和自身价值提供条件并加以保障,而在行使权利、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却不考虑他们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是否对国家、社会、他人造成危害。所以,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义务意识的教育。

义务意识是指公民对依法应当履行的某种责任的正确认识和自觉履行法定责任的正确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教育大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大学生不应该只要求权利而拒绝履行义务。不尽义务或少尽义务反过来必然影响其权利的实现。因为权利实现越有保障,义务的履行就越有可能;越自觉履行义务,则权利的实现就越有保障,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第二,要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有哪些义务,这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此外,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义务、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和子女抚养与赡养义务,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刑法对公民如何履行这些义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教师既要让学生明白公民的义务有哪些,又要让其明白不履行法定义务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第三,要使大学生树立积极履行义务的良好观念。大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了作为一名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法定义务之后,就要自觉并积极地履行这些义务。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而且是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履行义务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张自身的权利,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讲,主张权利实际上也是在对社会尽义务。如消费后向经营者索要正式收据,一旦被侵权,手握证据,便于维权。这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权利,而且在客观上也促使经营者依法纳税。

五、加强证据意识的教育

在我国,由于历史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证据意识非常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少收取证据的意识。人们在相互交往之中比较重视人情和关系,不太重视证据,对可能发生的纠纷缺乏证据准备。如同学之间相互借钱,碍于情面不收借条,结果一旦发生纠纷,便束手无策,后悔莫及。第二,缺少保存证据的意识。人们在生活中对一些书面资料重视不够,不注意保管,一旦丢失,出现纠纷,便难以说明原委。如消费后索要的收据、经济来往中的信函一旦丢失或损坏便没有了证据。打官司其实就是打证据,没有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所以,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证据意识的教育。

证据意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的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的心理觉悟。这种心理觉悟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效果,所以,要重视收取和保留证据。加强证据意识的教育也是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说明证据的种类,使大学生了解诉讼的证据主要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诉、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同时,教师还要强调证据的搜集方式要合法,不能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的利益。加强大学生的证据意识不仅要讲明理论知识,还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使大学生对证据的认识、了解和使用的观念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以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还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法律意识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不仅使大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可为的,什么行为是应为的,什么行为是不可为的,从而自觉守法、维护法律尊严,而且要注重对大学生法律理念和现代法律意识的教育,把法律精神的内核与法治的实质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到法律的公正性,认识到法律是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标准和价值尺度,认识到法律与他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形成大学生科学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对法律的情感,坚定法律信仰,将法律意识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法规全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石红.大学生民主法治观念教育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作者:程守梅

学生公共安全法律论文 篇3: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法律风险浅析

摘  要: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在依法治校背景下,正确理解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并对存在的法律风险明确分类,有助于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防范法律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者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定义入手,将特征划分为形成原因多样性与事件结果敏感性两部分。对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明确分为民事法律风险、行政法律风险和程序性法律风险,具体表现在预防和应对阶段是否尽到高校安全责任中的注意义务,发现后是否尽到教育引导义务,过程中是否存在侵犯隐私权等侵权行为;事件发生时,高校是否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应急处置过程中是否注意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善后阶段是否尽到了疏导等法定善后义务,是否为学生提供合理合法的申诉渠道等。

关键词:高校危机事件;心理危机事件;法律风险

一、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法律风险的研究意义

依法治校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学生工作法治化作为高校依法治校的一个子课题,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过程中,严守安全底线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各类校园危机事件,尤其是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成为了最易引起校园法律纠纷的环节。

从理论层面来看,近年来,围绕高校心理危机处理工作相关问题,国内知名高校、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主要包括高度肯定高校危机处理工作的重要价值、系统梳理高校应急处置工作过程中在舆情应对方面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冲击及应对措施等,因此,针对危机事件舆情处理及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善后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出现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对策,但对高校应急处置法律风险及防控研究还相对较少。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提高高校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对法律的认识和应用,助力高校法治化建设和法制管理进程,为应急处置提供理论基础。

从实践层面来看,目前,因为学科和专业的限制,大部分一线辅导员法律知识淡薄、用法意识较低、法律分析评估不够,在处置应急事件中习惯性使用“经验式”做法,责任划分“人文式”主观关怀远远超过法律客观依据,对事件走势辨不清、对有关政策界限把不准、对事件经过说不清,此课题结合高校实际、法律依据、处置案例总结整理出可行路径充实高校危机管理应用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内容,为高校在今后的应急处置中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手段方面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应急处置法律風险及防控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二、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定义

高校危机事件是指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或涉及大学生利益的,主要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的,对学校的声誉、秩序或部分成员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第一,高校危机事件的主体是大学生,或者与大学生利益相关的个人。第二, 高校危机事件发生的场所,通常是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高校内,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危机事件是发生在校外的,如离校出走、校外伤害等。第三,高校危机事件的状态是已经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的隐性状态,已经爆发的危机事件是可以感官的;而潜伏尚未发作的“危机事件”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虽不容易发现,但往往会一触即发。第四,高校危机事件导致的结果可能严重威胁到学校的正常秩序,也可能对高校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损害高校的声誉等。

高校學生心理危机事件是高校危机事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是指由于学生的心理疾病、心理问题而引发的高校危机事件。高校心理危机事件是大学生危机事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类。

三、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特征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与一般的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共性,包括突发性、危害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和转化性。同时,由于其主体的特殊性质,在事件形成原因和处理结果上还呈现出多样性与敏感性的特征。

形成原因的多样性: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转型期间各种矛盾不断涌现,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给部分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有些学生没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不断积压且得不到合理宣泄,最终不堪重负,出现情感崩溃,呈现出思想和行为的失衡。另一方面,学生个体所在的小环境对学生影响较为持久,特别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前主要在家庭环境中成长,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以及不同的教育方式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成长,而恰恰是这些因素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挫折应对、自信独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因受原生家庭影响,从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自负自私,经不起挫折和委屈,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引发心理危机。

事件结果的敏感性:首先,高校是教学、科研、理论前沿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对社会的征兆反应比较敏感,容易带来高校的震动。高校中的大学生富有激情和理想主义情怀,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同龄人一般的从众心态和冲动的特质,加之网络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每次危机事件都会引起众多师生的关注,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可能会引起更多师生尤其是学生的消极回应。其次,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常会极端行为,极易对学生本人及与该事件关系密切的学生造成重大影响,如果疏导不利,极易引发区域多发性传染,造成某段时间集中发生某类危机事件。最后,由于社会对于在校大学生这一主体较为敏感,公安、教育主管部门等校外行政部机关在处理高校心理危机事件时,会采取更为保守的措施。这样就导致在高校出现危机事件时,未能及时有效的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使得高校的一段时间范围内,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在处理相关问题。

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法律风险类型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的法律风险,即特指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及善后过程中,因行为的合法性存在瑕疵而可能引发各种不利后果的风险。在实际当中,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往往还会引发来自各方的否定性评价,但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要求进一步明确司法独立,避免受到社会舆论的否定性评价影响,因此本文对否定性评价风险不做讨论。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主要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包括《精神卫生法》、《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根据所涉及法律类型不同,主要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程序性法律风险三类。

(一)民事责任

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经常发生损害结果,高校有可能成为侵权责任的主体,最常伴随的是民事法律风险。美国法律中高校与学生间的注意义务理论认为,大学与其学生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存在教育与被教育、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这些特殊关系使大学有义务采取措施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如果没有尽到义务,则应当对受害学生承担侵权责任。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我国高校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主要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即高校若违反了这种注意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及心理辅导时,是否侵犯到学生的隐私权;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自伤或伤害他人时,学校是否履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应职责。如果未能尽到法定职责,对于所造成的伤害事故应当依据《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赔偿,这部分法律责任就属于民事法律责任范畴。

(二)行政责任

《高等教育法》第30条规定:“高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校的校长为高校的法定代表人。”因此,高校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法律主体,是由法律授权行使教育行政权力和公共管理权力的组织,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教育法》第28条规定高校拥有招生权、学籍管理权、奖励处分权等,这些权利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对学生休学、复学乃至退学等学籍方面的处置,学校行使教育行政权力时,应当对所产生的行政结果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三)程序性法律风险

在法律架构中,程序规则是实现实体规则的前提,是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大学生享有告知、申辩、起诉等程序性权力。近年来,学生不服学校的行政决定状告学校的案件已不罕见,而在学校败诉的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根据规章制度处分学生时没有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或办理程序存在瑕疵。这部分法律风险通常反映在行政法律风险当中,但同时又是较为特殊的一类,是由于程序引发的法律风险,需要特别注意。

五、危机事件处置各环节法律风险概述

法律风险通常会存在于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管理及应急处置的各个阶段。首先体现在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应对阶段,法律風险主要在于是否尽到高校安全责任中的注意义务,发现后是否注意隐私权的保护及是否尽到教育引导义务;其次,对于正在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法律风险在于是否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应急处置过程中是否注意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最后,在善后阶段,则要注意是否尽到了疏导等法定善后义务,以及对于学生有争议的行政处置,是否为学生提供合理合法的申诉渠道。下面,按危机事件发生及应急处置全过程顺序,对其中最易产生纠纷的隐私权保护、应急处置、学生申诉和后期干预中的法律风险进行简述。

(一)心理测评及访谈中的隐私权保护

如今,各高校以安全稳定为底线,非常重视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往往在学生一进入高校便开展心理测评工作,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初步筛查。对于一些通过心理普查或者经辅导员深度谈话发现端倪的学生,可转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咨询。在这一阶段应尤其注意对学生隐私权的保护。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人格权利,作为隐私的个人信息或秘密依法受到保护,未经权利人允许不受他人非法知悉、收集、利用等。如若在此期间侵犯到学生隐私权,未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相关行为人应向学生致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心理咨询教师或辅导员作为履行学校职责的职务行为,学校和相关行为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人身伤害行为的应急处置

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爆发往往表现为学生的自杀、自伤或对他人的杀害、伤害行为,具有严重的人身危险性。对于自杀、自伤类的危机事件,学校发现后应当做到迅速启动危机事件预案,及时抢救伤员,报告有关部门,通知父母、其他近亲属或者法定监护人,做好相关信息通报工作。对与杀人、伤人类的危机事件,除上述抢救措施及通报工作外,学校在发现伤人行为时,应当及时制止,阻止损害结果发生或扩大;若未能加以制止,则校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学生申诉制度中的法律问题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籍变动类行政措施,各高校应当为保护学生权益建立有效的申诉机制。事实上,申诉机制具有学校行为合法性审查与学生权益救济的双重属性,成为危机事件结束后,法律风险防控最重要的现实选择。申诉权作为大学生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第42条进行了明确规定,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中也都明确了学生的申诉权。然而,高校具体制定的申诉制度中,其程序性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导致学校具体申诉规则的合法性存在瑕疵,为申诉结果埋下法律风险和隐患。

(四)对相关人员的心理帮辅义务

学生遭遇心理危机事件时,不能只看其表面上是否有生命危险或者是否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更要对其心理状态加以评估,特别是进行创伤后的心理治疗。与此同时,对于与危机事件有关联性的学生,《精神卫生法》第十六条规定:“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可见,在发生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后,学校在善后阶段应对除当事人外可能受到影响到相关学生进行心理援助,这亦属于学校的法定义务。

参考文献:

[1]应培礼,邹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1.

[2]李进付.教育法治化与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0.

[3]卢少华.良法与善治——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8.

[4]张永然.法理与情怀——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案例评析和实务指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4.

[5]陈新星.依法依规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工具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9:98-101.

[6]朱敏.依法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5:102-105.

作者:郭晓川

上一篇:瓦斯突出安全技术论文下一篇:家庭暴力概念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