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2024-05-01

科学(精选十篇)

科学 篇1

关键词:科学传播,大众媒介,媒介素养,教育

《科学与大众媒介》全书共有十三章内容, 因原书第八章为实物介绍, 缺乏背景说明, 且限于篇幅不宜太长及参考价值不大, 译者因此未予翻译。剩余的十二章内容, 按照奎包姆的逻辑框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话语体系的构建;2.“文明的冲突”;3.“守门人”、“翻译官”or“娱乐至死”;4.科学记者的培养。

一、话语体系的构建

该书前两章主要是从科学普及和科学新闻的角度, 对“科学”“科学新闻”等核心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并由此将研究者自己的研究逻辑、研究方法作了深入浅出地阐述。这在学术共同体内是一般通行做法,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在其《经济解释》开头的几章里所做的一样。这些学者此番作为的初衷是一样的——就是让读者摒弃“成见”, 从而以一种“无负担的”“轻松的”状态进入他们的话语体系。从一些普遍的基础理论入手, 建立研究者自己的逻辑框架和话语体系, 给读者一个适应他们话语方式的过渡, 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这样做的聪明之处在于, 他们之后的叙述就有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掌握了话语权——如果读者要反驳他, 他也更容易把读者限定在他的框架里。也许, 要反驳他最好采取弗里德曼的方式, 即首先颠覆、解构、重构研究者的话语体系。

二、“文明的冲突”

第三、四两章的内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冲突”——观点、文化甚至是文明的冲突。

第三章主要论述科学家、医生等面对新闻人员时产生的两种不同观点的冲突。这其实是英国的作家、科学家 (也可以称之为“科学作家”) 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理论”。他指出人类社会中科学家与非科学家之间毫无沟通, 沟鸿如汪洋, 有如两种不同文化的人类。他们互不相识, 歧见很深。这一理论就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以我观物, 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 与“我之色彩”相悖者就不予理睬了。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也在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讲述了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 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 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斯诺的这种说法, 在科学传播的实证中也不断得到证实。科学家与科学传播者对科学、科学知识的普及等问题, 在认知观念、哲学思想, 乃至彼此的专业理念的标准上都有歧见。而科学家和记者却是各有各的专业标准及行为准则, 而且彼此互异。科学家认定科学消息的精确第一, 可读性及时宜性都是次要;而新闻记者却认定新闻性第一, 可读性及正确性次之。科学家要求信息传播必须像科学研究一样精确;而新闻记者却认为正确或没有重大错误就足够了。当任何一方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世界时, 双方的问题接踵而来, 其紧张关系愈演愈烈, 冲突似乎无可避免。如此简单的一个事实 (科学消息) , 却因为双方专业理念的小异而终成彼此的误会, 关系不佳, 甚至恶化, 终至使得科学传播的过程困难重重。从这里似乎可以认定无论科学家还是新闻记者, 都不是完美主义者。

第四章则是阐述科学新闻的传播或者说是“流传”。奎包姆谈的第一个问题可视为公众的知情权问题。那就是科学家有没有必要将它的最新研究成果 (或许还不成熟) 迅速告知公众?现在的科学家似乎相当热衷于这一点。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告知同行, 大多数人觉得对支持研究的政府 (甚至一般大众) 有告知的义务, 因此会让一般民众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大众到底需不需要,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需要, 这又是一个问题。毕竟还是有一部分科学家不愿意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太早“暴露”的。这也是一种“冲突”。牛顿就曾用拉丁文撰写他的一些实验报告, 有些实验报告迟至多年后才发表, 而他甚至拒绝英国皇家学会的同事研读他的报告。而今很多科学家深知大众媒介的好处, 甚至不惜伪造实验数据及报告通过大众媒介传送给大众。然后科学家在巨大的名声下获得巨大的研究经费真的搞起研究来还是继续创造“伟大的新闻”。大众当然无法验证, 甚至可能长时间都不会知道。21世纪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科技造假行为, 都是对科学家和大众之间的这一冲突的极好注脚。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科学新闻的写作标准。斯诺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里提到“正如描述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现代人该有的能力一样, 此种科学知识正如识字的人该读过莎士比亚一样基本”。斯诺的标准着实太高了。但科学记者的水准似乎只停留在让大众知道某个主题、某个观念或是某个事件, 即记者的稿子只能让读者说:“哦, 是的, 我读过那篇文章, 可是我记不得了。”这当然不只存在于科学新闻, 但是科学记者常常无法把复杂的技术资料写得让门外汉懂似乎是最突出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科学记者本身也许就是科学的门外汉。

三、“守门人”“翻译官”or“娱乐至死”

第五至九章 (除第八章外) 的内容主要从“守门人”和“翻译官”的角度来阐释了科学记者如何将科学新闻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原则及其过程。

第五章的内容实质上奎包姆在阐释“守门人理论”。“哪些播出了, 哪些刊登了?”科学记者和编辑在筛选科学新闻过程中, 有如守门人一样审核、过滤消息。正如传播学教授在课堂上考察学生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守门人理论”“5W理论”和“场域理论”等名目的认识和了解时, 大多数学生像前述的读者一样“哦, 是的, 我听过那个名目, 但是我不记得到底是什么意思了”。而第六至九章的内容是一以贯之、不可分割的。这似乎是传播的数学理论的分析的一个分离的再结合。纵观这四章, 没有跳出“信息——传播者——传播通道——信息——受众”这一模式的思考方式。这当中, 奎包姆最关心的问题是“科学新闻如何让外行人易读易懂又容易吸收”。社会学家之所以说记者的功能有如观察家,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科学记者之作为观察者, 就是将它所见所闻的新闻事件, 以一般人能懂的语言向大众翻译解释。这项工作面对的是专业术语 (或许可以称之为“科学方言”更形象些) , 是记者不可能从平日生活中找到的抽象事物。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种翻译、解释工作永远做不到。要使科学新闻“易读易懂”, 就是以外行人容易懂为原则的话, 那么科学记者可以采用的, 就是说服科学家勿用专业术语。但是, 由于“两种文化的冲突”所造成的极大成见, 科学家很少有被科学记者采访时说服的。其实, 一旦科学家被说服, 这种方式更容易使门外汉“易读易懂”。翻译和诠释的事是需要耐心的:需要科学家的耐心, 需要记者的耐心, 也需要读者的耐心。就像玩组队赛制的游戏时, 大家对同伴要有耐心, 大家要配合。

在当下全民“娱乐至死”的年代, 科学记者是否应该作为大众娱乐的提供者而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作为大众娱乐界人士, 新闻记者完全可以像报道其他类型新闻的同事一样, 写“有人情味”的科学报道。如此可以让人们认识到科学家的人类本性——大众往往将科学家“神化”, 视其为半神半人甚至魔鬼, 往往没有意识到科学家也是人。科学记者也可以从惊险刺激的角度报道, 让读者忍不住欢呼赞叹。或者, 也可以从幽默的角度来报道科学事件人性的一面。当然, 这里可能会产生些问题。科学家们和“正经人”可能会说:“科学报道的目的, 如果不在教育而在娱乐的话, 就不可能有好的科学报道。”但是如果我强调大众的“权利”和“需要”观念的话, 记者凭什么必须要从大众应该听的角度而不是想听的角度来报道科学新闻!这可能真是个问题, 不只是科学报道——报道到底该从哪个角度来报道?人们想听的还是人们应该听的?接下来的问题更复杂, 什么又是人们该听的呢?……正如提倡“八荣”抵制“八耻”的做法并不能保证取得教育所有人的效果一样, 仅仅是刊出“教育导向型”科学新闻的做法, 并不能保证教育了所有人, 也无法保证一般大众因而更具科学素养。好的报道必须抓住读者的兴趣, 并让其兴趣持续不减。奎包姆并不反对科学报道须兼有教育功能, 也认识到过分或极端的娱乐化的科学新闻最终是不利于科学报道的。好的报道, 不但要有告知功能, 也要吸引人:不但要有教育价值也还要有娱乐性。很可能娱乐性是对教育功能的一个正面的加强。但笔者仍想追问:娱乐, 它到底是手段, 还是目的呢?

四、科学记者的培养

在第十至十三章中, 奎包姆指出了科学记者 (作家) 的培养以及科学新闻的未来的问题。人才储备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传播行业也不例外。科学记者的培养, 涉及到科学新闻报道的质量和科学新闻的未来, 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极端重要问题。本文囿于篇幅不再展开, 将在以后的研究中专门论述。

参考文献

[1]Hillier Krieghbaum著, 谢瀛春译.科学与大众媒介 (Science and the Mass Media) [M].台湾:源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4.

[2]C.P.斯诺著, 纪树立译.两种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科学活动:香蕉{科学} 篇2

1、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2、品尝香蕉,知道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活动准备:

用黑色布透明的袋子包裹的香蕉五六袋(香蕉多为黄色,其中两三根是绿色的),擦手巾若干;垃圾桶。活动过程:

1、以神秘的礼物引起兴趣。

教师手拿一个装有物品的黑色袋子,神秘地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些什么东西吗?

2、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1)教师:老师先不告诉你们这是些什么东西,你们自己用小手袋里摸摸,说说它们长什么模样,然后猜猜它们是什么。

(2)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3)出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4)鼓励幼儿用肢体表证香蕉的外部特征。

(5)教师:香蕉真可爱,有的弯,有的直。谁能将自己变成一根漂亮的香蕉呢?

3、剥香蕉,吃香蕉,认识香蕉肉的特征。

(1)教师:猜猜香蕉肉的颜色和皮的颜色一样吗?

(2)引导幼儿剥香蕉,然后品尝香蕉。(丰富词汇:软软的、香香的。)

(3)讨论吃香蕉的好处:水果可是好东西,多吃水果有助于消化,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香蕉就是水果的一种。

4、游戏“香蕉变变变”,自然结束。

游戏玩法:教师说“串串香蕉变梳子”,幼儿双手合十,放于头顶,弯腰,手与同伴相连;教师说“分开香蕉变小船”,幼儿与同伴手分开,弯腰;教师说“剥开香蕉变花儿”,幼儿双手分开手心向上,做托盘的样子于体侧;教师说“咬一口---咬一口---,再咬一口---,最后咬一口---,吃完了”,幼儿不断下蹲,蹲到无法蹲下。游戏可反复进行。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中摆放一些香蕉,引导幼儿自由观赏品尝。

从伪科学、非科学和科学谈起 篇3

所谓科学,就是人的思维以逻辑的形式对规律的逼近体系。这里所说的逻辑,不仅包括形式逻辑,还包括形象逻辑等:这里所说的规律,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这里所说的逼近,实际就是:科学绝不是、也不可能是规律自身。

为什么说科学是人的思维以逻辑的形式对规律的逼近体系呢?第一、从历史来看。科学一产生,便承担着揭示规律这一根本任务。由于人脑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无法揭示出规律本身,人的认识只能向规律无限地逼近下去。比如,人们对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由于对带电体电量测量的能力限制,再由于人们使用的测力计的精确性限制,加之人们对物体几何关系的测量和计算算能力的限制,迄今为止,人类的认识水平,不过还是库仑(定律)的水平而已。这仍然是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定程度的逼近形式,而不是规律本身。第二、人类和一切生命之所以会产生认识,皆源于生命的趋利避害这一根本本能。就生命个体而言,它(他、她)表现为个体趋利避害形式和群体趋利避害形式。而科学就是人所独有的“以不变应对万变”愿望的表现形式。

既然科学是人的思维对规律的逼近体系,那么,这种体系就离不开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字、录音、影视等;表达方式则只能是逻辑的形式,但绝不仅是形式逻辑这一种形式,还有形象逻辑等形式。

在形象逻辑表达方式的科学中,创新仅仅是形象逻辑的推理而已,而在形式逻辑的表达方式科学中,创新则表现为“神秘”的直觉或顿悟。对应形象逻辑的心理结构是非自遣意识,而非自遣意识的记忆形式则是拓扑结构,它是综合的状态记忆。而对应于形式逻辑的心理结构则是自遣意识,自遣意识的记忆形式是扫描结构,它是分析的离散记忆。由于这些原因,形式逻辑表达方式的科学容忍定性形式,而追求定量的形式;而形象逻辑表达方式的科学则表达为似乎是不定量的拓扑定量形式。拓扑与模糊完全是两回事,人脑中记忆有拓扑结构,没有模糊结构,计算机内的模糊结构的信息是处理手段错误的产物。中医学就是以形象逻辑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科学。

既然科学是人的思维对规律的逼近体系,那么,科学的标准就只能是动态的,其逼近的方向自然可以是任意的,而且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必然是多种的。

就科学建立所选择的逼近方向而言,只要能实现较好的逼近,方向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比如,从“用进废退”的角度去研究生物进化规律和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去研究生物进化规律。一般说来,同视角的逼近成果,逼近度好的更有意义;而不同视角的逼近成果,即使是逼近程度差的也同样有意义。

而就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而言,则完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认为某种某样的就绝对地好,余者就绝对地坏。就医学而言,不能绝对地认为中医学好于西医学或西医学好于中医学,应该说是各有千秋。同样道理,科学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同样是有意义的,也是各有千秋的。比如,同样是量子力学,薛定谔用波函数形式表现出来,而狄拉克则用矩阵形式表现出来。

人不可能得知规律的确切样子。因此,人类就不可能有科学是非性的权威评价权。所谓科学的是非格标准,就是指一个逼近体系是否达到了科学的最低格或下限。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解决同视角科学的理论是非格标准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由于人的思维对规律的逼近度不断提高,因此,这个是非格也在不断提高。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认识到同体积和形状的物体重的落得快和轻的落得慢,这就可以构成落体物理学了。而到了伽利略时代,这就不再是够格的物理学了。可见,在科学研究的成果评价上,科学的理论是非格是动态的。对于从不同视角建立的东西只能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和评价:其一是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准则去分析;其二是用实践去检验。符合“其一”的有理论意义;也符合“其二”的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意义。现实中,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在有些情况下并不容易,因为不仅科学是非格具有动态性,而且有时还具有界限的亦此亦彼性。

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还有一种过程逼近体系,我们称之曰胚科学。他就好比动物胚胎,虽然没有完整的动物的生理,但它最终会发育成正常动物。我们把这种符合“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原则的处于合理内核项完整体系过渡的体系局部称之曰胚科学,胚科学也可称之曰准科学,它是一切科学从无到有的必经过程,不允准科学存在就等于拒绝科学发生。

二、伪科学与科学、非科学和准科学是两类不同的范畴

伪科学与科学、非科学和胚科学(准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范畴。把科学和伪科学当作一类范畴并提,是一种无知。科学、非科学和准科学分别是各自完整的事物,它们各自可以分别独立存在。而伪科学则不是一个完整事物,与科学、非科学和准科学完全是两回事。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重大科学创新,往往是件艰苦的劳动。研究的结果可能构成创新性的科学,也可能构成创新性的准科学,这表现为劳而有功。当研究的结果为非科学时,则表现为劳而无功。这里要说明的事,劳而无功不等于劳而有罪。劳而无功的科研活动与伪科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可是,目前我国却出现了把两者混为一谈的“科学打假”,大量的科技自主创新,尤其是用形象逻辑创建和表达的科技自主创新,甚至是祖宗创建的中医学也被打成伪科学。大量因创建结果是非科学的劳而无功的科研工作者,大量因为使用形象思维表达方式(近乎于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创建了准科学和科学的劳而有功的科研工作者,大量虽然用了形式逻辑表达方式创建科学和准科学而仅仅与西方学科流派观点相异的科研工作者都被打成了伪科学的造假者,就连获国家自然科学进步一等奖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成果都因与西方人观点不同而遭到“打假”。在几只老鼠被打死的同时,大量的珍贵器物被毁,多么令人痛心的“科学打假”啊!

科学发展和科学批判 篇4

一科学发展的历史条件

波塞尔考察了科学认识以及科学知识之所以能够产生的条件。可以概括为两类:方法论层次上的第一级规定和形而上学层次上的第二级规定。这些规定, 能很好地说明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 而且对科学的构造具有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

(一) 第一级规定

波塞尔认为第一级规定相当于库恩的范式,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本体规定、知识来源规定、知识来源等级的规定、判断规定和学术规定。本体规定决定“各个科学分支即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这些基本对象之间的一般关系”;知识来源方面的规定“涉及到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与渠道‘应该’是什么, 同时规定来自哪些途径的‘知识’不能算作‘知识’”;知识来源等级的规定知识种类中“有个轻重先后的问题”;判断规定“确定什么是‘证明’, 何谓‘指出原因’, ‘经得起检验’的意思是什么;还有什么样的‘批评’是合理的批评, 甚至什么是‘反驳’, 什么叫‘推翻’等”, 另外还区别出科学陈述与其他陈述;学术规定指学科中一些规范性的规定, 如理论的形式、理论的表达方式以及提出问题和给出答案的规范和一些基本的不可推翻的陈述。“这类陈述相当于拉卡托斯所说的‘硬核’。”[1]155-159

20世纪科学哲学研究表明, 科学理论并非都是来自于经验观察或实验, 其中还有一些人为的规定。波塞尔认为试图建立一个没有任何前提条件和没有丝毫形而上学成分的科学是个无法实现的过时的幻想。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上的陈述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依赖于方法规定, 而这些规定在历史上发生过变化。在一个固定的范式内, 方法规定有着重要作用, 且不说本体方面的规定, 判断规定就使得一个科学上的有效陈述并不是某个科学家的随意而为, 而是需要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与监督来保证。判断规定是科学思维的核心因素。那么这是不是可以证明科学认识是相对的, 因而科学真理也是相对的呢?波塞尔对此否认, 认为这样论证无视人们对科学知识、解释和真理的追求, 也没有看到科学陈述的可检验性。“科学一方面着眼于追求真理, 另一方面带有约定俗成性质的方法论规定”, 而且二者应被“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因此, 判断规定就不应仅仅理解成“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制定的共识”, 而应该还视之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尝试, 即不断寻找一个更合适、甚至最合适的标准与形式”。[1]163这样, 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以及范式之间的无法调和, 便可以理解为是寻找更好的判断标准, 以便能更好地接近真理。方法论上的第一级规定就是这样的人为规定, 借此来解释什么是历史的科学知识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二) 第二级规定

科学发展的模式表明,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第一级规定发生过变化。如库恩的科学革命就带有非理性的特征。但科学发展事实却表明, 即便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 科学家们也是据理力争, 而不是仅以情服人。波塞尔对此提出:这个“理”来自何处呢?他进一步考察发现, 在第一级规定的背后或者上面还有另外一级的规定, 他称其为“第二级规定”。它与第一级规定不同, 无法明确表现, 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只有借助它才可以说明第一级规定的变化, 才能发现科学革命时期的“理”之所在。第二级规定也决定着人们对科学性的一般构想:“科学是在一定的系统内追求可靠的认识。”简而言之, “第二级规定提供理由, 说明第一级规定的变化在什么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 在什么情况下又必须拒绝。”[1]165

究竟什么是第二级规定呢?波塞尔用科学中的陈述这个工具来说明。科学中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们通过修改旧的规定或引入新的规定来更好地把握世界。然而这需要有一系列的前提。如果去分析这些前提条件, 就会触及到每个时代对世界的基本看法, 而且这些看法又会受到当时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如果把科学看成是带有历史性的, 即是其时代性的一个陈述的话, 那么对科学的思考就进入了形而上学领域。波塞尔指出, 这里所说的不是传统的寻找“永恒真理”的形而上学, 而是指试图通过概念弄清楚上面提到的“世界观”或者“自然观”是什么。世界观也含有“每个时代特有的具有规范意义的道德设想”。在科学中它们表现为科学道德, 在技术中表现为对技术的看法及评判。人类欲望的根源就是在这里, 并且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世界观的具体内容一般比较空泛, 通过诸如本体规定、方法规定、判断规定等形式科学内在规定世界观, 可以进入科学当中的规定之中。”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是“类比”与不切实际的“思想实验”。总之, 第二级规定可以部分地理解为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1]165-168其实, 科学变革的实质就是世界观的更迭, 第二级规定就在科学革命时期规定科学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的动力

一般而言, 科学发展的动力可以理解为实践的需要, 或是兴趣所致, 亦或是观察和理论与事实之间互动的结果。证伪主义的代表波普尔认为逻辑经验主义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没有顾及科学发展的动力, 从而提出了“不断革命”论, 认为科学发展是动态的, 科学是不断证伪, 通过不断发现和排除错误, 从而使自身不断发展。波塞尔认为在科学发展动力上, 波普尔的证伪不可能在第一级规定中得到解决, 因为在数学及人文科学是解释不了此问题的。

波塞尔认为科学发展的动力最终来自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有的科学哲学家认为科学目标是提出科学假说并对其检验。这样, “精确预测的目标成为了事情的核心, 对可能结果的探索就不仅是检验假说之有效性的手段, 其本身就是一个目标。”[2]670波塞尔则认为“追求真理是科学的最高宗旨:科学追求认识, 认识应该尽可能是可靠的认识、尽可能不需要再受到怀疑的认识。”“不管是对第一级规定的说明还是依赖第二级规定对第一级规定作出改变, 均是以这个期望达到的最高目标为导向。”[1]165他所说的真理当然不是永恒的真理, 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定得到并经过论证的可靠的、具有客观性的认识, 并且这种认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些方法与规定的形成是因为主体间的共识,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科学知识客观性的追求。这种意义上的认识即是真理或者说它们接近真理, 并且他认为比真理更重要的是寻找。在科学的发展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 并力争使科学提供的解释说明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 这成为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所在。

三科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科学与世界观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波塞尔着重从两方面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如下图) [1]170。

首先, 世界观对科学有着制约作用。科学作为陈述系统, 在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 即世界观。世界观通过诸如本体规定、方法规定、判断规定等形式科学内在规定渗透到科学的规定之中。波塞尔所说的世界观内容包括了人生态度、价值标准等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在内, 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当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 不但受到科学内在的方法论方面的规定与制约 (第一级规定) , 而且受到世界观层次的第二级规定的制约。同时科学工作者还会受到科学伦理道德等准则的限制, 而科学伦理道德最终又必须建立在世界观中的道德准则基础之上。与科学不同, 科学的形而上学的方向与目的不是真理, 而是提供一个可能的框架;与所有科学一样, 这一框架本身亦受到时代的限制。其次, 科学总在不断地影响着科学之外的世界观。科学研究得出的知识, 可以提供“工具知识”, 人们通过科学知识得到一定的工具, 借此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 (同时又唤起新的欲望) ;科学也提供“定向知识”, 即为我们提供了人与世界的秩序, 借此人们有能力确定自己要达到的目的。科学思维与科学行为可以渗透与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态度中来。科学总是努力使用已被证明为真的陈述, 这种追求真理不单是单纯的科学的内在问题, 而且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者说生活观, 也是一种规范性的理想。在科学研究方法规定或科学伦理等方面有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指导科学工作者的科学行为, 保证研究中自由和平等, 从而使他们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批评, 达到共识, 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形式。这样, 在世界观、科学行为、科学规定、知识与欲望以及科学的陈述系统之间具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结构, 其内容的填充在科学史及文化史的不同阶段可以是不同的。[1]167-170

在科学与世界观方面, 多伦多大学的哲学教授威廉·西格认为, “几个世纪以来, 科学已经从‘纯粹的’思辨状态中脱离出来, 完全与下列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这种形而上学的任务是提供一个连贯而全面的世界图像。对于形而上学来说, 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关于世界的新见解, 这种新见解能够导致对形而上学原理的修正。这大体上是莱布尼茨的图像:把对科学的实在论者的评价看成是形而上学原理和经验研究的产物。”[2]350罗森堡认为, “的确, 某些哲学问题追踪着自然科学的变化, 哲学家如何思考心智与它在自然中的地位、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生命的意义等, 所有这一切都深受科学进步的影响。由于科学对实在的描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不断变化, 于是哲学问题的本性也随之变化。”[3]这都与波塞尔的观点有一致之处。波塞尔立足于传统 (特别是欧洲大陆科学哲学传统) , 吸纳现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界的最新的研究成果, 通过采用一种新的广义上的理论解释框架, 为我们论述了科学发展的条件以及科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从而多角度地为我们呈现出了科学发展理论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在分析科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中波塞尔引入了价值观念, 而逻辑经验主义者对此是持反对态度的, 他们更注重科学的客观性。这种虽然有争议但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的价值介入的观点, 是当代科学哲学的热点问题。同时他在分析中也融入了科学生活和科学批判等内容, 可见波塞尔是从更宽泛的视角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四科学批判和科学态度

科学以及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比如环境问题等。科学哲学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 科学理论的客观性、确定性以及真理性等也受到了不同的挑战。所以二战之后到现在的科学哲学开始面向生活世界, 批判传统和科学技术, 并且采取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我们的这个世界。

(一) 对科学的批判

自康德的批判哲学之后, 哲学界甚至人类思想就进入了“批判的时代”, 当代的批判精神被人们广泛认可。哈贝马斯曾指出:哲学的最主要职能是批判, 德国哲学的力量就在于它具有批判的潜力。[4]批判不是一味的否定, 全盘放弃, 而是一种反思, 意味着研究、分析、追问等等。批判不是“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而是对一切包括自身在内的反思, 是立足于现实, 辩证地思考, 以求有所超越。

一般而言, 批判可分为外部批判和内部批判。外部批判可以从被批判对象之外的理论或被批判对象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内部批判则是在被批判对象自身的内部展开。前者如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 (工具) 理性的批判, 后者如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对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的批判。波塞尔对科学批判的论述是从对科学的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入手的。

波塞尔指出批判是对科学中提出的每一个答案的批判, 是围绕着科学所追求的答案客观性的批判, 是对科学中每一个答案的解释与说明的批判。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 近代科学这座理论大厦中没有个人主义的位置, 而近代西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就强调个人的价值与作用。近代经验科学追求陈述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因而主体在科学的研究与实验中不是特定的某个人, 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谁只要从一定前提出发就能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果。只要经过技术上的训练, 谁都可以掌握并操作机器。波塞尔认为“如果不强调人人都具有的理性, 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个人的历史性上, 我们就会觉得科学与技术‘不人道’, ‘没人性’”[1]242。这样就把具体的人变成了抽象的人, 甚至成了“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语) , 并且在规律面前, 人显得无足轻重。

其次, 近代科学总是与进步思想联系在一起, 然而事实却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带来了人类文明和道德的进步。从培根开始就希望通过科学发展来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自启蒙运动以来, 人们也一直持有科学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知识、更多的知识会使社会越来越文明的理想。波塞尔解释说, 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要求新闻及言论自由与要求科学研究的自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50年代在德国的大学里要求学生入学“宣誓”“只服从真理”, 这种做法当然有一定的理由, 但放弃加强对科学的内在批判, 试图通过政治及行政手段规定科学的做法却是值得怀疑的, 人类的道德进步是无法因此得到保证的[1]242。

最后, 科学无法解决人生意义问题。胡塞尔在其《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论述了没有一个科学能够回答人生的意义问题, 而他认为科学是人类普遍理性的知识, 其内容应包括人的主体性、价值和意义问题。波塞尔认为“如果这类问题与科学还有什么联系的话, 那只能通过对世界的看法即世界观这个途径。而世界观却是科学的前提, 并不是通过科学认识得到的结果。”[1]243对科学内在的批判, 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而且科学的内在批判也会导致对科学的外在批判。这样批判的视野就不仅仅局限在科学自身, 而是涉及到了其周围的世界, 从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这实际上已经进入到社会维度之中了。

波塞尔认为对科学的外在批判, 往往是对科学化了的技术的批判。虽然科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 使得人们乐观地相信科学发展会带来人类不断的进步, 甚至包括道德进步, 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权威和尊重,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宗教,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到来, 出现了诸如大气层黑洞、气候变暖、能源短缺、核污染等问题, 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科学, 反思科学, 从而展开了对科学以及技术的批判。科学不是完全“自由”的事业, 不是“无禁区”的,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应受整个社会文化的限制。但是波塞尔谈到科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科学对此只能负间接的责任。换言之, 科学往往成了技术的替罪羊。另外, 他认为在对科学的批判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来自科学外部的批判。

(二) 科学态度

通过对科学的批判, 使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 也使我们更深刻更合理地理解了科学这一当代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波塞尔肯定了科学的积极作用, 指出科学为我们提供着“工具知识”和“定位知识”。

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思维与科学行为会渗透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态度。例如科学力争使用被证明为真的陈述, 科学追求真理等, 这些其实蕴涵着一种人生态度——受科学发展影响的生活态度。科学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 特别是面对问题的答案时总是寻求一种合理性, 也就是合乎理性。科学的精神也融入整个社会当中, 指导人们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有相应的规定与伦理方面的规范作指导, 使得科学工作者能相互尊重、自由平等地对话和交流、相互监督、有理有据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这进而会影响其生活方式, 从而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展。因此波塞尔提倡人们过一种科学的理性生活。而批评是理性生活的前提, 波普尔就表明批评是帮助人们接近真理的方法。当然, 批评不是简单的拒绝, 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摆事实、讲道理, 从而有效地进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另外, 也要看到波塞尔在这里所说的理性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工具理性, 从他的行文当中可以看到理性指的是人的内在本性和认识能力, 有着规范性。

欧洲大陆有着理性和批判传统。理性本身就具有批判性, 而科学正是理性的事业, 怀疑和批判是科学重要的精神。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总结道:“理性是颠覆性的力量, 否定的力量, 作为理论理性, 它确立了人和万物的真理。”[5]153哈贝马斯在其《知识与人类旨趣》中提出了与实证主义相左的科学理论, 称之为“批判的科学哲学”。哈贝马斯认为批判理论不应把自然科学拒于理性门外, 一切科学都有合理的、可利用的东西, 问题是在于如何把科学与人性沟通起来。这就指出两者在生活世界基础上的一致性[5]159。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不断的批判谬误和破除迷信中达到对真理性的认识, 而不是一经确立就永恒不变的知识体系。波塞尔站在理性反思也就是批判的立场, 审视了科学是什么, 批判了科学过分强调客观性、普遍性而忽视了具体的人的存在, 也批判了主客体二分的机械观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世界, 从而强调了自胡塞尔以来就关注的生活世界的重要性, 并使对科学的考察进入到生活世界领域, 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得出了科学的这个独特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重大影响, 并强调了人作为主体的作用和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

总而言之, 波塞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科学进行了批判, 并指出了科学对我们生活态度的意义。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 并把其理解为“科学世界或哲学世界奠基性的本源”[6]。马克思就非常关注现实世界, 从而提出了实践的哲学。法兰克福学派则从哲学批判走向了社会批判, 对科技理性当道进行了深入批判。波塞尔反思了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带来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虽然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方便, 但是也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并且使得人这个主体失去了活生生的本性, 成为没有个性的抽象的人, 而且科学也没有给出人类自古就寻求的人生的意义。这些问题其实是近代科学和哲学发展所带来的困境, 也是现代科学哲学所面临的问题。也许这些问题最终的解决需要进入到生活世界当中, 这也是现在很多科学哲学所研究的方向。波塞尔虽然批判了科学, 但也指出它对生活的积极意义, 并提倡科学理性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德) 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2] (英) 牛顿-史密斯.科学哲学指南[M].成素梅, 殷杰, 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

[3] (美) 罗森堡.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M].刘华杰, 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20.

[4]庞学铨.德国哲学二十年 (上) [J].哲学动态, 2000 (4) :44.

[5]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脑科学和学习科学 篇5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强调基于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和情感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基础上的学习科学研究。这样做,不仅是因为它们是科学研究的前沿,是人类学习过程的物质基础,更是由于对今日“应试教育”影响还在增长的中国社会来说,没有“硬科学”的支撑,很难在和“应试教育”的较量中取胜,更谈不上为适应未来先进社会教育改革服务。

十余年前,当有关儿童发展的主要研究还未涉及大脑时,几位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就开创了认知神经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神经科学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过去10年,即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大脑的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这以前在整个人类文明史所积累的成就。现在有许多新方法、新仪器可以用于脑研究,涉及从分子生物学到行为科学的广泛领域,尤其是正电子成像(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非侵入式成像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可说是一大突破,它们提供了从外面详细观察大脑内部活动的可能。现在,脑科学可以从实验研究中提供有关数据,以证实许多有关学习机理的假设和发现。从这些众多的研究进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初步的结论:

1.我们的心智(Mind)与肉体(Body)不是分离的,而是和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的组织结构、树突结构、突触的树突棘等形态有关,和神经递质有关。它们不仅取决于基因,也取决于经历,特别是学习的经历,并从良好的经历中受益;

2.发育不仅是一个受生物规律驱动的进化过程,也是能因学习而促成的主动发展过程。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这些结构的变化改变着大脑的某些功能。换句话说,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组织和改组大脑;

3.研究表明,大脑在人的一生中都有可塑性,但有些经历在童年特定敏感时期有极其强大的影响,而其它一些经历影响大脑的时间则可能长得多。

4.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发育,更要注意儿童的情感的发育。儿童时期具有的情绪能力,而不是他们的IQ,是他们以后生活中能否成功的最好预示。儿童情感的早期发展,和智力一样都深受经历的影响。

认知神经科学和情感神经科学开始对教育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提出一些解释,也许不是最终答案,但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在过去数十年中,我们在了解有关脑及其解剖和生理知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而且,这种进展现在已经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影响。1999年,经合组织的教育研究和创新中心(OECD/CERI)设立了“学习科学和脑的研究:对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潜在意义”这样一个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是在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研究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科学家、教育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合作和对话。这种对话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的进展,它可以促进对学习过程新的理解,鼓励有价值的发现,改善教育决策与实践者的知识背景。OECD/CERI从2000年6月到2001年4月,分别在纽约Sackler研究所,西班牙的Granada和日本东京举行了三次高层论坛,专题讨论学习科学与脑研究的问题。今年四月在伦敦召开了第二阶段的开题会。我们中国代表团应邀参加了会议。我们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将参加这一国际性的研究网络。

努力推进“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

“做中学”幼儿和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以下简称“做中学”),是在世纪之交,国际上一

些科学家主动采取的联合行动。这场改革的兴起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我们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学技术不仅对经济、而且对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步伐,关系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关系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危机的预测和驾驭。另一方面,现在幼儿园和小学里科学教育很薄弱,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科学课程,教师的科学知识缺乏,教育方法比较陈旧,家庭和父母也非常需要科学教育的思想来养育儿童。科学家们本着对未来的责任感,根据自己的科学实践,提出并亲自和教育界一起合作实践着这项改革。

大约在十五年前,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Leon Lederman提出了“Hands On”的学习模式。五年前,由法国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Georges Charpak将其引入法国,称为 “La Main à La Pâte”,意为“动手和面”,也是动手做的意思。这些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公认的成功,被有关国家列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000年11月,2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教育家、政府官员和教师在国际科学联盟(ICSU)主持下,汇聚北京对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进行研讨,Leon Lederman亲自起草了《北京宣言》[2]。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在中国发起类似的科学教育试验,取名为“做中学”。

这项“做中学”幼儿和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是以教育方法的改革作为切入点,带动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一个系统工程。法国“动手和面”项目设有十项原则,根据中国的现状,我们的“做中学”也提出了九项原则,我们认为,这些都做到了才算是这项改革的实践。我们还强调,参与这项改革的教师一定要事先经过专门的培训。这项改革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发起,但不是行政行为,所以我们不设进度要求,不设指标,要求确保质量。我们认为,进行科学教育更应强调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我们中的大多数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对教育理论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说知之甚少,我们需要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合作,从教育实践中获得知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做中学”。我们需要进一步对“做中学”进行科学的研究,要从认知神经科学和情感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寻求对“做中学”的科学支持。有关“做中学”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信息,大家可以从汉博网[2]上找到。

《科学》2011十大科学突破 篇6

这项HPTN 052研究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功效进行了评估,了解它在伴侣双方一方感染有艾滋病病毒而另一方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是否能够阻止病毒的性途径传播。本次研究显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早期治疗的患者,其传染率至少降低了96%。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院的资助,这一机构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部分。

《科学》杂志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标志性出版物,在科学界享有盛誉。该杂志的编辑在他们的声明中说:“这项研究,和其他临床实验相结合,其给出的结果为人类战胜艾滋病的努力带来希望,而这即便是在一年之前都是不敢想象的。就在上个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曾告诉科学家们,最终实现‘不受艾滋病困擾的一代人’的目标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但这是可以做到的。”

关于HPTN 052的研究证实了一项已经酝酿超过20年的理论。科恩教授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第一批抗艾滋病药物面世时,我们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学家小组:病毒学家,医药学家和医学家们便开始考虑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许将能够帮助人们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几率。”科恩教授是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教授。他说:“到2000年,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科学小组认为这种观点已经拥有足够的依据,应当开始着手验证它。这就是HPTN 052研究计划的由来。”

在那之后,小组又花费了5年时间才开始征召参与研究的志愿者,最终有来自9个国家13个不同地区的近2 000对夫妇参与了研究项目。到2011年5月份,即项目正式结束期之前4年,监察委员会要求小组立即提前发布研究报告,因为监测的结果极其乐观。于是一篇名为《利用早期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HIV-1感染预防》的论文被发表在了2011年8月11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校长霍登•索普(Holden Thorp)说:“我们为《科学》杂志认可科恩教授及其团队在全球抗击艾滋病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感到骄傲。他们的研究工作是一个极好的案例,证明北卡罗莱纳大学所进行的研究将如何拯救人们的生命。”

这项研究结果一经发布立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美国国内和诸多国际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总统抗击艾滋病紧急计划项目,联合国抗击艾滋病合作行动等组织和机构均已经或即将宣布将“以治疗为预防”原则作为今后抗击艾滋病工作的指导原则之一。而这正是本次HPTN 052研究项目中所证实的观点。

科恩教授说:“我本人当然很高兴《科学》杂志能够将这一研究列为本年度10大科学进展之首。看到这项科学研究工作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这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除此之外,其余9项一同入选的项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在经历了一系列灾难性的技术故障,却最终实现惊人成功的返回之后,日本航天局的“隼鸟”号探测器携带着取自25143号小行星“丝川”表面的尘土物质样本回到了地球。隼鸟号探测器是日本首颗旨在直接获取一颗小行星表面物质的探测计划,于2003年发射升空。这是人类35年来首次直接从另一颗行星体上取样,对返回的样本进行分析之后,科学家们确认在地球上最常见的陨石类型,即普通球粒陨石,其来源正是像“丝川”这种体积较大的S型小行星。

揭开人类起源之谜

通过对现代人和古人的基因分析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很多现代人的体内依旧携带有古人的基因变体,包括亚洲神秘的丹尼索瓦人和目前仍无法确认的非洲祖先。2011年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古代祖先是如何促成现代人体免疫系统的。此外,对南非南方古猿化石的分析显示这里的古人同时具有原始人和智人的

特征。

首次成功获取光合成蛋白质

日本的研究人员今年详细绘制出了光系统Ⅱ(PSⅡ)的结构。这是植物用以将水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蛋白质。清晰的结构图像显示了蛋白质的催化中心,并揭示出其内部原子的特殊排布。现在科学家们终于有了了解这种催化结构的途径,这是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它也是获取清洁能源的

基础。

发现宇宙中最原始的气体云

天文学家们采用位于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探测到遥远太空深处的两团氢气体云,其似乎仍保留着大爆炸20亿年后的原始化学成分。其他研究人员找到了一颗特别的恒星,其化学成分中几乎没有“金属”(注意:天文学上将除了氢和氦之外的所有元素统称为“金属”),这符合极早期宇宙中恒星的组分特征,但是这颗恒星的形成年代显然要比这晚的多。这些发现说明在宇宙中存在着一些长期以来未受扰动的平静区域,这里保存下来了远古时期的化学环境。

更好地了解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

对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的研究发现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菌类,如:拟杆菌、普氏菌或瘤胃球菌。之后进行的后续研究显示,这些细菌中有的嗜好高蛋白食物,有的则更偏向素食。这些发现帮助人们更加清晰了解营养和疾病,以及食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开发出新的疟疾疫苗

一种名为RTS,S的新型疟疾疫苗今年进行的测试显示了良好结果。对7个非洲国家的1.5万名儿童进行的免疫接种以及后续的跟踪调查显示,尽管科学家们已经习惯了失望,但是此次结果却向人们显示,开发出一种有效的疟疾疫苗仍是可能的。

奇异的“太阳系”

今年以来,天文学家们首次获得了一系列遥远的行星系的清晰影像,并目睹一些新奇的景象。首先,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一个系外行星系统,其运行规律无法用现有的模型解释。随后,天文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个“逆行”的气态巨行星;一颗围绕两颗恒星运行的“三体”系统,以及10颗似乎是在空间中自由自在到处飘荡的流浪行星。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太阳系中所没有的新鲜事物。

新的人工合成沸石产品

沸石是一种多孔矿物,一般被用作净化水和空气和洗涤用品等的催化剂和分子筛。2011年,化学家们设计出了多种更廉价、更薄但功能更强的新型沸石产品,可用于处理更大的有机分子。

清除身体衰老细胞

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显示,清除衰老细胞(即那些停止分裂的细胞)能够推迟与衰老相关症状的出现,如白内障和肌肉无力。实验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清除了衰老细胞的实验组老鼠并未显示出寿命的延长,但是它们似乎生活地更好。这让研究人员们相信,去除衰老细胞或许将有望帮助人们延长他们生命中的黄金期。

(来源:新浪科技)

优化科学阅读,提升科学素养 篇7

一、创设文本阅读情境, 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科学阅读融入科学课堂教学, 这是重要教学优化意识和设计。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展开深度挖掘分析, 针对性设计阅读情境, 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首先, 可以根据阅读材料设计问题情境。教材内容较多, 教师如能对教材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思考性问题, 就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其次, 可以根据阅读材料设计多媒体情境。小学生阅读需要有动力驱动, 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能够有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 强大的声光电信息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 自然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阅读环境之中。

如在学习《使用工具》相关内容时, 教师拿出一张纸、一把小刀, 让学生用小刀裁纸。教师给出提示:这把小刀就是一种工具。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工具?我们周围都有哪些工具呢?哪些是简单工具, 哪些是复杂工具呢?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充满探索的欲望, 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找到相关内容, 自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迅速进入自主阅读, 很快就掌握了工具的相关概念, 对身边的工具也有了更多认知。

教学案例中, 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了一组思考问题, 学生立刻对相关问题产生好奇心, 不仅对文本产生阅读兴趣, 对身边工具也有更多探索欲望。教师利用文本内容创设阅读情境, 学生思维快速启动, 学习自然进入到佳境之中。

二、精选科学阅读引导, 激活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生科学认知积累有限, 但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比较强的认知兴趣。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展开深度挖掘, 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引导。学生科学认知存在差异性, 教师要制订个性化教学策略, 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不同阅读引导。阅读是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 学生是阅读主体, 教师引导要始终围绕学生阅读实际展开设计。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 肯定会遇到一些阅读障碍,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预设, 特别要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阅读实际做好学情调研, 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指导的适合度。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质疑活动, 并在质疑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科学阅读中, 教师引导方式可以不拘一格, 关键要看学生的实际需求。如在学习《轮轴的秘密》时,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 然后出示一些木螺丝钉和几种起子、螺丝刀, 找几个学生实际操作一下, 看使用哪种起子或螺丝刀, 可以更省力地将螺丝拧进木头。学生纷纷要求实践操作, 并对多种起子、螺丝刀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比。教师让学生说说其中的缘由, 可学生大多说不出拧螺丝的学问。教师引导学生继续阅读文本, 学生阅读目的集中明确, 很快就给出缘由:螺丝刀是轮轴用具, 这是一种简单机械, 轮轴越大越省力。也就是螺丝刀或者起子越大, 拧木螺丝时就越省力。

教学案例中, 教师让学生参与具体实验, 通过对比找出最省力的螺丝刀或起子,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找到轮轴省力的原理。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阅读学习方法, 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认知。

三、拓展阅读材料域度,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文本包含丰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内容, 教师具体引导时, 需要观照学生多种认知的相互衔接, 形成多维度、多领域科学认知的横向衔接。小学生科学认知基础较浅薄, 对很多科学常识缺少实践体验,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科学认知优势, 帮助学生对零散的科学认知进行整合, 将学习思维进行多向启动, 实现科学认知的多元衔接。学生一旦形成科学认知体系, 自然能够提升阅读品质。

如在学习《用纸造一座“桥”》相关内容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桥的图片, 有古代的桥、现代的桥、外国的桥, 并对中外著名桥梁进行重点观察。教师设计一组问题:这些古今中外的著名桥梁都有什么特点呢?模仿这些桥梁的建筑特点, 用纸造一座桥。学生根据教师提示, 快速展开文本阅读, 为造桥做准备。由于有些内容并不在文本上, 教师让学生查阅相关书籍资料, 搜集相关信息, 很快就获得满意的答案。

教学案例中,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古今中外著名桥梁, 用纸造一座桥梁, 这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对桥梁进行设计, 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极大丰富了学生认知, 开拓了学生学习视野, 实现多种学科领域认知的多点融合。

科学发展中的“科学”意蕴 篇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管理对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科学管理兴国之道的理念。进入新的纪元, 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这是立足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希望通过科学发展实现国家的全面进步。然而, 要把这一战略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体现为社会发展效益,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于科学发展中的“科学”意蕴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一、科学发展中的“科学”意蕴

要实现科学发展, 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理解科学的真正意义。然而, 现实生活中, 有多少人对“科学”能够清楚理解和表达?笔者曾问过多方面人士, 其中不乏领导干部, 当被问到什么是科学时, 很少人能说出其基本的内涵, 大多数人要么含糊其辞, 要么无言以对。笔者以为, 要讲究科学发展, 不弄清楚科学的真正意义, 难免会存在着行为上违背科学的风险。从逻辑上说, 对科学的理解, 有助于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以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去从事管理和发展工作, 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提高管理和发展的效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 科学一词, 英文为science, 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即分类的“知识”、“学问”。1893年, 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 也用“科学”二字。此后, “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理论上说,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无止境地探索和实践, 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的真理, 是在某一领域内, 人类对自然、社会、自身规律性所积累的知识传统和认识结果。从字面意思来说, “科”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 而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它是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人们探究科学目的在于寻求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逻辑上的描述, 通过描述使人们能客观认识世界, 进而达到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的目的。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 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发展作用的变革力量。在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这个意思。

(一) 科学具有诸多特性。

其特性之一是历史发展性。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 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经过万年的进化, 科学现在已进化到发达的程度。这期间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科学逐渐演化, 日积月累最终汇成一股多元奔放的洪流。科学还具有自治的性质。一般而言, 科学是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永远正确, 科学演进的过程是一个逼近真理的过程。科学重视继承和借鉴, 更强调怀疑和创新。“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反映了科学对完美的追求, 说明了科学也是一个成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科学出错是难免的。因此, 可错性是科学又一特征。科学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社会事业, 其社会性特征也相当明显。科学需要教育, 需要许多的科学家的共同劳动, 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科学越发达, 科学的复杂程度越高, 其社会性就越强。科学的社会性意义随时代发展逐步深化, 如今更为人们所认识。

(二) 明确科学的内涵和属性对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可以使我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 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根据不同类型事物的特殊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避免张冠李戴、生搬硬套、“一刀切”的现象。科学可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科学发展过程并非是一个完美的过程, 而是一个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既要继承以前的发展成果, 又要敢于破除迷信和教条, 创造性开拓发展的新局面。从科学理念出发, 在发展过程中, 我们就会逐步养成系统观, 把发展看作是需要社会广泛参与又需要相互协调的共同事业, 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可以单独完成的使命。也正是基于对科学内涵及其特性的深刻把握,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科学的眼光看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科学及其特性在发展领域的充分体现。

二、有效落实和体现科学发展理念

(一) 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知识的系统性结论。它是人们按照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性总结。接近真理的理论是科学的, 反之则是不科学的。在发展过程中, 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是在不同领域所形成的能够反映真理的系统性的结论。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论, 其发展也需要不同类型的理论去指导。譬如, 市场领域有市场经济理论;公共领域有公共管理理论。当然, 由于社会联系的复杂性, 不同领域时常出现交叠的情形, 这就需要多元化理论去进行综合性分析, 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房地产领域, 既是一个市场领域, 但又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领域, 它还涉及到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问题, 需要进行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此外, 在发展中, 我们还经常出现对事物模糊的认识。这时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就容易走入误区, 可能出现非科学的认识, 甚至出现反科学和伪科学的情况。所以, 要有效地解决问题, 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科学理论, 运用这些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容易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 提高事务处理的效能。

(二) 遵循科学的程序。

科学程序是在处理事物过程中, 为了实现活动目标, 按照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依据时间先后顺序, 将活动的进程划分为若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和环节, 以协调和促进与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 实现活动目标的行动组合的顺序安排。遵循科学程序是科学发展的保证。遵循科学的程序, 可以理顺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明确职能分工和责任要求, 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减少工作中的混乱冲突现象, 节省相关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效率。在设置和遵行科学程序时, 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程序不足。这表现为程序缺漏, 衔接不够, 不连贯, 容易造成管理活动虎头蛇尾, 甚至是有始无终, 陷入困境。二是程序扭曲。程序扭曲就是程序离开正常轨道, 离事物的发展规律越来越远, 最终走向程序错误, 给管理带来伤害, 造成不良后果。三是程序繁琐。程序繁琐是程序过多、过度, 超出了正常的事务处理范围, 给办事带来不便, 不仅造成管理者的管理成本过高, 而且还会给被管理者带来资源上的浪费。如行政审批环节过多, 其结果就是如此。四是程序极端。程序是一种管理工具, 它本身不是目的。但程序极端则会把遵循程序放到管理目标之上, 甚至是把遵行程序看作是管理本身, 管理唯一的目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程序异化, 会导致本末倒置的“目标替代”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容易产生极度僵化的办事作风, 机械地坚持原则, 过分注重管理的形式, 贻误管理目标实现的良机。因此, 在管理中, 程序是必要的, 但需要理性地设计程序, 科学地遵行程序。

(三) 建立科学的体制。

体制是人们熟悉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利划分等方面的具体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总称。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体制保障。科学的体制应包括中枢系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执行系统、绩效评估与监控系统五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中枢系统负责领导整个发展过程, 确定决策目标、选择决策方案、督促决策执行, 处于整个管理体制的核心地位。在这一环节上, 提升领导能力是关键。信息系统是科学管理体制中的神经系统, 负责收集、处理和传输各种相关的社会发展信息, 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系统能否真实、全面、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 对于管理的科学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咨询系统可以协助决策者对问题做出客观的、专业的判断, 为决策者提供备选方案, 也可为社会公众解释政策和专业技术疑点。执行系统负责决策的贯彻实施, 连结决策者和管理对象, 通常是一个处于长期运作的系统, 地位重要, 现实中成功的政策多与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绩效评估和监控系统负责考察评价发展过程和发展的成果, 对于实现公众参与, 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及时发现和纠正发展中的问题, 促进社会科学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几个方面, 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在科学体制中, 中枢系统是核心, 信息系统是基础, 咨询系统的条件, 执行系统是前提, 绩效评估和监控系统是保障。值得注意的是, 现实生活中, 经常出现体制不健全的情形。中枢系统处于强势地位, 信息系统、咨询系统、执行系统、绩效评估与监控系统则不同程度处于弱势地位, 有些方面相当薄弱, 甚至被放置到可有可无的境地。如咨询系统就是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再如, 执行系统由于需要整合诸多资源, 通常运行难度高。19世纪末, 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曾说过“执行一部宪法比制定一部宪法更要困难得多”。由于执行面临诸多困难, 重决策, 轻执行, 执行力不足, 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一种常见的现象。体制的不健全, 是造成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实现科学发展, 健全科学的体制至关重要。

(四) 掌握科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方法在发展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科学方法是遵循规律的体现。科学发展, 须臾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支持。这里, 方法是发展中所采用的手段、措施、办法、技术、路径的总称。长期以来,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众多处理事务的方法。这其中既有传统方法和基本方法, 也有现代方法。就传统方法来说, 是我们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带有明显中国话语特色的方法, 有组织专家学者内行进行调查研讨的开诸葛亮会方法, 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分析的解剖麻雀方法, 以中心环节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次要矛盾解决的抓主要矛盾方法, 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统筹兼顾的弹钢琴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带有朴素的经验色彩, 在推动传统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许多方法迄今仍有价值。基本方法是在日常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措施和手段。主要有行政指令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思想教育方法、行为激励方法、参与管理方法、管理责任方法等。就现代方法来说, 这是以现代技术工程学、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为基础而形成的发展方法, 如系统工程方法、电子政务方法、目标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等。目前, 我们的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一个重要原因是方法陈旧, 不够先进科学,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手段相对单一。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 以农业时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所形成的一些发展意识和发展方法, 如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简单粗放、不计成本、得过且过、缺乏自律等, 在当代生活中仍若隐若现。在过去战争年代非常态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做法如行政命令、群众运动、整齐划一、信息保密等, 虽然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和平建设年代就需要谨慎使用, 或者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 受苏联体制的影响, 所形成的过度集权、以集体选择替代个体选择、重视经验忽视理性等方法实践证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科学发展, 需要科学方法。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 我们既要结合实际传承前人所创造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也要注意放弃不合时宜的陈旧方法, 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新的方法。借助于先进科学的方法, 为社会经济发展铺平坦途。

当今社会, 人类正进入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的时代。这些为我们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挑战, 需要我们正确把握科学的内涵, 加强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导, 形成科学发展的程序, 确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 运用科学的方法, 去有效地应对。同时, 当代多姿多彩的社会也为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只要我们努力去采撷这些智慧源泉, 发展得到了智慧的浸润, 科学发展就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2].[法]昂利.彭加勒.科学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走进科学课程 开展科学探究 篇9

关键词:教育,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在我们科学探究课程的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分清教师和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程序来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而在学生和学生们之间也是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的,我认为教师和学生们在课堂的探究教学中都处于一个主体的位置,这个位置并无重点和次重点之分,我们要充分的发挥作为教师我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教师是处于一个组织、引导的位置,而学生们则是处于探究、学习的位置。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角色是不同的,我们老师不能越俎代庖,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管。在课前,我们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们作为主体作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的活动,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我们教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同时也可以给同学们布置相应的收集相关材料的作业让他们完成。我们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来选择不同的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这样才能让他们达到合理分工、合作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探究的能力。在同学之间的探讨过程中,学生们的相互合作、理解可以让学生们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只有学会了交流,才能不断地提高表达能力。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性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先树立学会有选择的选用教材的意识,这样我们教师在设计一些课堂内容时,才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安排,让学生们养成一个面对问题时要如何做的系统方案,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加深学生们的记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准备,去设计一个适合学生们能够得到自我发展的探究形式。

三、让学生们自己动手,亲历去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现在的教学与我们传统教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在现在的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由过去的主体变成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们得到了足够的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比如:在过去,老师往往是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再告诉学生们问题的答案,而现在则不同了,在我们老师提出问题后,不会因为学生们答不出来就一着急把答案直接的告诉学生们,而是冷静地去引导学生们去思考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们自己去体验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一点点的提高。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让学生们自己去深刻的体验成功,体验挫折,才能更好的让他们记住努力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给自己的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和条件,我们的每个学生都会成为我们的骄傲。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我们就要教导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感触外界事物,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许多以前仅仅是运用五官所不能发现的秘密了,这样的亲自体验到的结果,与只有老师来讲述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充分体现了亲自体验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探究之后的学生总结是很重要的,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

在我们进行完科学性的探究之后,一定要组织学生来进行总结和交流,总结一下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有没有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和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如何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这种总结和交流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这样的探究和交流总结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五、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太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就如同大自然一样的包罗万象,奥秘无穷,如果仅仅是靠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点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一些课外的探究性自主的学习。在我们现在的一些教材中就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们来这样处理的,例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

六、科学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

1. 时间问题。

我们的教学活动本来就是需要很多的时间的,而且现在的学生们本身的活动时间就很少,再加上学生们对科学的探究性活动重视不够,所以我们传统的课堂中45分钟的时间是无法满足我们现在的科学探究需要的。

2. 调控问题。

“科学大战”—科学理念的争论 篇10

一.世纪之交的科学大战

20世纪的最后10年, 被认为是西方学术界“科学大战”的十年。1992年, 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 (Steven Weinberg) 和英国生物学家沃尔坡特 (Lewis Wolpert) 对社会建构论等论点提出了批评。1994年英国媒体对沃尔坡特与柯林斯 (Harry Collins) 的辩论进行了报道, 美国传媒则报道了全美学者协会的会议, 使这场关于科学本质的学术争论在大西洋两岸几乎同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同年, 格罗斯 (Paul Gross) 和莱维特 (Norman Levitt) 出版了《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与科学的争论》, 向科学论研究者提交了正式宣战书。作为回应, 《社会文本》 (Social Text) 于1996年精心准备了一个“科学大战”专辑, 并且导致了著名的“索卡尔事件”。1996年5月18日, 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新闻:纽约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递交了一篇文章, 标题是“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故意制造了一些常识性的科学错误, 目的是检验《社会文本》编辑们在学术上的诚实性。结果是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些错误, 也没有能识别索卡尔在编辑们所信奉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捏造的“联系”, 经主编们一致通过后文章被发表, 引起了知识界的一场轰动。从科学大战战事全面展开的情况来看, 索卡尔本人在他那场“恶作剧”中以嘲弄后现代人文学者对物理学的无知作为开端, 他主要反对的是他所谓的相对主义哲学, 以及他所理解中的社会建构论, 但战争一旦全面爆发, 对立的双方所涉及的冲突就远远不止索卡尔最初的关注了。在以后的几年中, 争论双方进行了充满火药味的论战。学术研究似乎变得无关紧要, 双方也都缺乏了解和理解对方的愿望, 并且草率地将其论战文章发表在报纸和通俗刊物上, 从而演变成了一场科学与人文的公开论战, 一场公开表演的“聋子对话”。这场论战在一定程度上也波及到了国内学术界。

进入21世纪, 要求超越科学大战, 展开严肃对话的论著越来越多。2000年, 西格斯特雷尔 (Ullica Segerstrale) 主编了《超越科学大战:关于科学与社会所缺少的对话》一书, 对科学论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反思。2001年, 拉宾格尔和科林斯主编了《一种文化-关于科学的对话》一书。拉宾格尔和科林斯在书中总结说, 如果这场争论以实质性对话的方式继续下去, 人们必须从对这场争论状态的关注转变到对有关研究的重要性的关注上来, 在耐心地倾听和理解对方论点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交流, 求同而存异。

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争

在这场科学的论战中, 科学学派即科学主义的观点为:科学就是科学家的事情, 不需要人文学者指手画脚的评论和审核, 因为科学的文化研究者们什么都不懂, 无法为科学把关, 对基本的科学常识、概念术语片面理解甚至任意曲解, 论证漏洞百出, 却声称要对科学进行批评。

人文学派即人文主义的观点:对科学研究的合理性、逻辑标准、客观真理与实验证据等科学的本体论和科学的认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颠覆。强调科学中的政治权力的规则。把科学领域视作一种权力———利益场所。强调科学是一种社会建构。

科学主义的代表自然科学将其研究对象归结为具像的、现实的、感性的、经验的, 从根本上都是可直接感受与观察的。从表面上看, 数学今天似乎已脱离了感性经验材料, 完全可以进行自由的理性创造, 而其实它的根仍然深植于现实物质世界的数、量、形之客观关系。并且自然科学理论实质上是说明性与阐释性的。

人文主义的代表人文社会科学主要的研究对象, 虽然大量也是经验的、具体的、可观察的, 但许多社会历史现象, 特别是社会关系、社会历史规律、物化的思想、理论、观念的影响作用等等, 常常是非直观的、非感性的、非具像的, 是不可直接经验的, 它更需要理解、感悟、抽象, 人文科学实质上是理解性的。因此, 才有所谓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等等。

研究方法的分析,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属性是实验、定量研究和逻辑主义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属性是定性分析、定性研究和历史主义方法。实验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基础, 可以说, 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自然科学;实验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方法, 并将永远如此。自然科学较社会科学更强调科学研究的精确性、明晰性、客观性、可预见性、普适性;注重自然对象的规模、范围、速度、大小等数量关系与物理性质;定量性、形式化、程序化、可操作化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鉴此, 要求概念明确, 判断无误, 推理论证严守逻辑法则;注重归纳、类比、演绎、推理和探求因果关系等系统严整的理性逻辑思维方法, 是自然科学研究逻辑的要义与核心。而对许多人文社会现象, 如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心理变化、世界观、价值观等等, 则只能通过定性分析、定性研究来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类型, 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 运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实践的、历史主义的眼光与方法进行研究, 因为这些对象是既不能实验, 也不能定量的。

研究成果和成就的分析, 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技术成就一般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其结果、效用常常立即就可证实或证伪, 其定义、公理的正确性是无可怀疑的。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成就的运用与证实却不是一次、一时就能完成的, 常常要经历多次反复甚至曲折, 有一系列中介环节,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总要有一个被人们逐渐认识、理解、把握的过程,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血与火的冲突与斗争。

简单地概括已有20多年历史的“新”科学论对传统科学观带来的挑战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拉宾格尔和柯林斯用这样一组对立的概念对其进行概括, 即实在论与相对主义、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一般来说, “新”科学论研究者强调后者。他们注重科学中的人为因素, 探讨科学知识是怎样由于这些人为因素的作用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科学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他们研究的问题包括科学制度的社会特征、科学研究所依赖的文化环境以及表达科学发现的语言等。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大多数科学家往往坚持传统科学论的观点, 更着重于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以及科学发现过程的客观性。

三.备受关注的问题探讨

人们普遍关注而又意见不一的问题是, 这种“新”的科学论是否反科学、反理性或对科学的客观真理性提出了挑战?关于这个问题, 可以根据动机和效果分为两个问题: (1) 新科学论者是否有意识地反对科学?有人声称, 他们或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者出于对科学家取得的成就和地位的嫉妒, 试图削弱科学的权威或诋毁科学的基础;另一些人尤其是新科学论研究者则认为,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挑战或动摇科学的权威, 而是为了发展有关科学为什么以及怎样在当代世界具有突出地位的一种中立的“批评术”, 其不良后果是被误解或不中肯, 但不会对科学造成危害, 好的结果是促使人们以新的方式来思考某些疑难问题。 (2) 新科学论者在效果上是否动摇了科学的权威或对科学造成伤害?科学家在批评新科学论时往往将科学面临的处境或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发生的变化与新科学论宣扬的科学观联系起来, 比如, 科学研究经费越来越少, 公众对科学家越来越不放心, 宗教迷信和占星术愈演愈烈, 等等。他们声称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新科学论者则予以反击, 认为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威胁科学的权威地位, 也看不出上述现象与他们的研究成果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 至于公众在对科学的态度上的变化, 他们的研究是要给公众一幅更为真实的科学形象, 这对于社会公众理解科学并且从长远来看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不幸的是, 科学大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仍战鼓隆隆, 双方各执己见。

这场论战对科学家和科学论者来说都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对科学家来说, 科学的“教科书模型”把那些困难的问题分解成硬核的、精确的、科学的部分和杂乱的、不精确的、社会政治的部分, 这种诱惑是强烈的, 但是不可能的, 科学论能为科学家提供的最重要的信息是:鼓励科学家打破常规, 摆脱墨守陈规的标准思维方式。对科学论学者来说, 这个世界需要对科学进行负责任的批评, 对科学的不完善及其适用范围进行说明、解释和探索, 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来摆脱教科书式的科学模型。

科学是一种获得了巨大成功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而不是一个完善的‘世界观’。科学是至今为止解决许许多多问题的最好方式———但是, 这些问题并非所有的问题, 并且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当然, 科学知识社会学得出的种种新颖结论是否可靠, 以及科学知识包含多少社会“建构”成分, 是否过分夸大了社会维度对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影响, 是否对科学事业构成了“威胁”, 这都有赖于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江晓原主编看!科学主义[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

[3]郑晓松技术原罪[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4) :3-5

[4]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安德鲁·罗斯科学大战[C]夏侯炳, 郭伦娜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11, 10.2

[6]索卡尔, 德里达, 罗蒂等.“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C]蔡仲, 邢冬梅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56

[7]奥利卡·舍格斯特尔超越科学大战:科学与社会中迷失了的话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

[8] (美) 奥利卡·舍格斯特尔《超越科学大战:科学与社会中迷失了的话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9]江晓原主编《看!科学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上一篇:最终目的下一篇:儿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