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考

2024-05-01

儿童思考(精选十篇)

儿童思考 篇1

1 儿童公园与儿童活动中心的相容与互补性问题

据了解, 广州儿童公园建设将结合现有绿化和基础设施,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分期实施。将初步规划建设儿童核心游乐区、儿童水上娱乐区、儿童自然探索区、儿童拓展创意区、岭南园林精品区、主题观花科普区、体育运动休闲区、湿地花园片区、南主入口片区、北主入口片区等功能区域。室外游乐设施计划建设儿童沙池、植物迷宫、小型体育健身游乐设施、非机动游乐设施、小型电动游乐设施区、旱冰场、亲水区、攀援活动区、舞台表演区、旱喷广场、趣味涂鸦墙、哈哈镜区、风筝大草坪、神秘森林、蝴蝶花园等多样化的儿童活动空间。

在新儿童公园内建设的儿童活动中心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怎样使两者在规划与设计上相容与互补。

第一, 相容性关系。两者不是独立的个体, 应该是整体与局部的问题。新儿童活动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既不能喧宾夺主, 又不能怪异突兀。故双方的设计师应该在前期的规划与设计上, 要提前介入和磋商, 使两者的设计在“娘胎”里就得到很好地融合和有机的统一。

第二, 互补性问题。两者在规划与设计时, 需要规避的最大问题是重复建设。两者在功能定位上, 既要各有特色、功能各异, 又要互为补充、有机统一。倘若在互补性的定位上, 思路发生偏差, 以后在养护、管理、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就会更多、麻烦更大。

2 新儿童活动中心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在新儿童公园内建设儿童活动中心, 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定位是, 要建设成儿童活动的场所, 而非类似少年宫的校外培训场所。否则, 必然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其次, 在设计理念上, 首先要把“童真、童趣、童话”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元素, 贯穿到整个过程当中。

2.1 童真

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 都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入和体现, 要让真善美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细致入微处得以弘扬和闪光。笔者认为, 儿童活动的场所, 首先是立德树人的场所。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要实现伟大的复兴和崛起, 必然要在祖国未来的身上播下正能量的种子, 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迸发出无限的内驱力和能动性。不可否认的是, 传统的一些说教, 已经不足以教育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和教化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方法。而这种润物无声的力量, 来自于孩子们在快乐游玩、放飞个性的过程中得以烙下印记的。

2.2 童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激发孩子兴趣的源头可能是一件物品、一个景点、一个场所或一个项目。因此, 要仔细推敲新儿童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每一个细节, 使孩子在自由玩耍时动手、动心、动情。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儿童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心、动情, 将有助其全面、主动地发展。激发孩子的童趣, 就是要让孩子留心生活, 参与生活, 深入生活, 发现生活;调动感官, 动手动脑, 动心动情, 体会到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劳动, 创造出成果的情趣, 体会到将成果与他人分享, 或把劳动过程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3 童话

童话是纯洁儿童心灵, 丰富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教材。民族复兴的希望在青少年, 而青少年基本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儿童的想象力, 事关民族复兴的伟业。甚至有人提出, 对于一个民族, 一个简单的童话远胜过十个高深的哲文。为了避免浮躁的社会风气和功利的教育理念扼杀孩子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 要让新儿童公园建设成为孩子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在布置景点、设置项目时, 要以童话的思维, 预留让孩子有想象和思考的余地, 不要想当然地给出答案或结论。目前高考指挥棒下的教育体制, 模版式和标准化教育的弊病日见端倪。更为可悲的是, 从战略的层面来考虑, 这种弊病将会培养出没有想象力的下一代,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其结果之危险不言自喻。

3 小结

广州大手笔的建造儿童公园及儿童活动中心, 是广大少年儿童的福音。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城堡式的建筑, 已经成为广州百姓的城市记忆。我们期待新儿童公园及园内儿童活动中心, 规划建成后会成为广州市一个地标性场所, 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成为百姓满意的民生和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现状和思考 篇2

李爱珍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三农”问题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有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超过6000万,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不仅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关注,而且正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关系到农民工这一广大群体,暴露出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弊端。本文就留守儿童的问题和相关的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关键词: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委托监护;监护监督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其中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3.74年。但城乡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二者性别比呈此消彼长趋势。调查显示,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报告指出,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完整或弱化,没有得到学校和社会足够的关注。这将会对他们的人格形成,心理发展,知识教育和人身安全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格发展难以健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而且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隔代抚养,缺少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或者不愿,不肯,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教和监护,导致其身心健康发展得不到良好的指导,容易养成各种坏习惯,例如组织纪性差、生活习惯差、不懂文明礼仪、爱说脏话、抽烟喝酒等,造成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越轨

留守儿童在家里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在学校,现行的教育制度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而且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足,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行为教育,价值观念方面不够重视或无力进行更多的指导,当其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时,得不到有效宣泄与控制,就容易产生各种越轨行为,例如:沉迷网络,自杀,患上郁抑症,伤害他人,产生社会逆反心理,拉帮结派等。

(三)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数由祖辈或亲戚代管,而这些代管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精力有限,而且缺少正确有效的方法,在学习上不能有效的指导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耐心的指导,在家里得不到必要的辅助和监督,有的甚至要做繁重的家务,作业通常不能及时完成,存在抄袭,拖欠等现象。因此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落后,辍学率也较高。有的孩子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读书到后来也是要出去打工,还不如早早出去赚钱,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孩子无心学习,与社会闲散人员往来,成为一些暴力团伙利用的工具,进行各种违法活动;有的孩子拉帮结派,成为为害一方的“小霸王”等。

(四)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代管人角色通常由隔代老人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叔叔,婶婶,伯父等亲戚扮演,而这些代管人平时精力有限,安全意识淡薄,无力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溺水、触电、打斗等,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下手的目标,遭遇人身伤害,猥亵,拐卖等。而这类型的悲剧在留守儿童中并不罕见,好多孩子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连最起码的健康生命权都被残忍的剥夺,这更是我们社会的撕心大痛。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当然不止这几方面,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的小问题,而是综合性的大问题,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来解决。

二、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组织协调,全面规划统筹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及时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构建更加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一要建立组织。在县、乡镇分别成立以教育局、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公安等部门为主要成员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例会、联席会等多种形式,定期研究问题,落实工作措施。二要制订政策。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的《义务教育法》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保证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明确政府、父母、学校等相关方面的责任,使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受教育权得到有效的落实。三要加强宣传。要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的《义务教育法》,不断引导留守儿童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保持家庭教育的完整,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

2、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学校设施

调查发现,实行寄宿制是强化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好办法。为此,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在过去“六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备一些必需的教学设备和文体活动器材,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使留守儿童有一个真正的“暂时的家”,使学校、老师能够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此外,建议政府加大对接送学生上学车辆的管理,采取政府或由政府引导社会投入购置新校车并实行统一管理的办法,制订具体的管理细则,明确责任部门,实行严格考核和督查,确保学生包括留守儿童的安全。

3、健全教育功能,加强学校管理

县教育局作为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一要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二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三要强化有机渗透。结合各学科教学加强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训练,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以弥补因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四要强化创新家长学校机制。充分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之机,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培训班,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更新家教观念学习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

4、建立监护体系,发挥基层作用

关爱留守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建议政府在建立县级协调组织的基础上,要求各乡镇乃至行政村也要建立相应组织,以形成政府、村(居)、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5、国家要继续积极解决“三农”问题

留守儿童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三农”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政府应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赚钱养家两不误。大力扶持农民工子弟小学,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等。

6、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立法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无论在心理塑造、价值取向还是行为培养方面都需要他人给予适当的引导。任何人的成长阶段都离不开“自律”和“他律”,由于受年龄和智力所限,未成年人正是处于“他律”的主导阶段,有力的监护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实践中,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多数未成年人并不能处于有力的监护状态,其中留守儿童就是最典型的事例。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监护的缺失,这也是留守儿童监护较之于非留守儿童监护的特殊性之所在。面对监护缺失带来的一系列“五失”问题,如何去应对去解决是当前我们亟需完成的任务。对此,很多社会学工作者已经提出了很多看法和切实可行的对策,例如全面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定期调查,形成全面的系统档案,实施“代理家长”制,建立寄宿学校接管留守儿童、组建相应的留守机构代为监护等等。社会学范畴的看法和实践对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所带来的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措施因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具有任意性和自发性,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难”的问题。鉴于此,我们需要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探讨留守儿童监护问题,通过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立法,来达到有效缓和留守儿童监护困境的目的,这也是贯彻《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最大化利益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未成年人监护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现状,从实践出发,完善未成年人监护立法,尤其是加强监护委托制度和监护监督制度,不仅对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完善我国民法体系、维持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实,我国农民自古具有安土观念,倘若在农村就能衣食无忧,他们自然不愿不背井离乡,农村儿童留守现象则可淡化。因此,只有农民在农村收入有保障,他们的子女才不会饱受离散之苦。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给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农村区域内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加快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旅游等产业,加大培训力度,多提供针对农民工特别是妇女的工作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地转移,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2] 王松丽,李宗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及对策研究》,《法制与经济》总第228期,2010年1月.

[3] 曾向荣:《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六成存心理问题》,《广州日报》2010年03月04日.

[4]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5] 张露:《他国监护监督制度探微与启示——由“四郎弃母案”引发的思考”》,《人民论坛 》2011年第17期.

[6] 李海霞,马婷,徐维:《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视角》,《法制与社会》2006年6月.

[7] 佚名:《中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频出 拷问分数至上教育方式》,《中国妇女报》2011年10月17日,第3版.

儿童币引起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儿童币 思想教育 深入挖掘 有思想有内容 渗透

那是五月的一天早上,我刚到学校就被校长叫住说:“你们班有一男生今天早上拿着一张五元的儿童币到伙食团买包子,差点骗过工人,那男生长着一张长脸,个子矮小,叫什么我不知道,下去后你到班上查查......”我站在那里脸烧得滚烫,表示一定要好好管管。教书十几年,遇到的调皮的学生很多,但从未遇到过用“假币”的学生,我倒看看到底是谁敢这么大胆。

上课了,我把那张儿童币拿出来问道:“同学们,这张钱能买东西吗?”大家一看背面就知道是儿童币,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可是今天早上就有一个同学拿着它去买包子。”同学们一个个脸上呈现出惊奇、不可思议的表情,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东张西望。“这个同学就是我们班的,我希望他能勇敢地站出来。”大家惊呼一片,马上到处张望寻找那个不诚实的人,只有一男生双手放在桌子上搓,显得有些慌乱,从他的表情和校长描述的那男生的样子我有十分把握那人就是他。他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他学习十分努力,守纪律,爱劳动,与同学相处很好,是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好孩子,他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想到这里我决定用“暗”教育。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我说道:“同学们都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我们要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只要他悄悄地到我这里来承认了,写了保证书,我们也不再追究了。”我眼睛的余光看见他脸上的表情立刻轻松了许多。

中午我吃过饭早早地来到了学校,给他创造来办公室承认的机会,过了一会儿他果然来了。我问道:“XX同学你为什么用儿童币去买东西呢?”他怯怯地说:“那天你在课堂上教我们用儿童币换了本子、铅笔、乒乓球......好多东西哦,我就想试试能不能换包子吃。”呵呵,他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好可爱的孩子哦,我有什么理由批评他呢?与其批评他到不如表扬他肯动脑筋,可是用儿童币买东西确实是错了的,我摸着他的脑袋亲切地说道:“你真聪明,但是聪明的你应该知道儿童币是不能买东西的,儿童币只能在课堂上老师教大家如何买东西,在生活中能买东西的只有人民币。”他会心地点了点头。

待他走后我思绪万千,这是我课堂教学的一次失误,被聪明的他展现出来了。《人民币的认识》不但要教他们会认、会用,更重要的还要进行爱惜人民币,正确使用人民币的思想教育。我在教学时只注重了会认、会用的教育,却忽视了思想教育,我决定现在就给补上。于是最后一节课我上了《爱惜人民币》,给孩子们讲了几个用假币的故事,让他们知道用假币是不道德的,教他们如何爱惜人民币,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像《人民币的认识》一样的课堂还有很多,我们只注重了书本知识的传授,认为思想教育是语文课的任务,以至于自己的课堂枯燥乏味,其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个学科的任务,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没去深入挖掘罢了。去年我们有幸在宜宾的中山街小学听了赵波老师上的《负数的认识》一课,当教到认温度计上的刻度时,课件出现了一幅中国地图,其中有钓鱼岛+20℃,那时钓鱼岛正是国人关心的焦点。赵老师情绪激昂地问道:“钓鱼岛是谁的?!”学生们情绪激昂地大声回答道:“中国的!”连着问了两遍,学生也回答了两遍。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被这热烈的爱国热情感染了,有的眼里还噙着泪水。这是一节特殊的课堂,赵老师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们进行了爱国教育,以至于在后来的学习中学生们都非常认真、积极,也许他们都明白了“国民强,则国强”的道理。

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心惊肉跳,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当时正在上课,先一声“轰隆隆”的闷响,接着玻璃窗“啪啪”直响,地面开始摇晃起来,大家惊慌失措地逃下了楼。站在操场上,眼前的教学楼剧烈地颤抖着,我们的心也在颤抖着。今年的4月20日泸州的7.0级的地震,虽然没08年的大,但我们受到的惊吓也不小。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屋子,那天是周末,有一部分人还在睡梦中,被地震惊醒后衣衫不整地冲下了楼,样子狼狈不堪。有个孩子被震下了沙发,吓得脸色惨白,几天才回过神来。如果地震能够预测,大家提前知道要发生地震,就不会弄得那么惊慌失措,那么狼狈不堪,更不会有那么多人失去鲜活的生命。古时候的张衡能发明地动仪,能测得地震在哪里发生了,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为什么就不能预测地震呢?难道古人比现代人聪明吗?我们应该把身边发现的想到的教给学生,丰富他们的思想,把他们教育成有内容有思想的下一代,而不是只有内容没有思想的。有了思想的牵引才能获得更多的内容,有了情感的取向才能从小立志。我们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身边的点点滴滴,也不限制学科,每个学科都有责任和义务。我想如果一味地教给学生们课本知识,那样不仅抹杀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会把他们培养成呆板的一代。

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篇4

一、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结合

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 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 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绘画水平等等。但是, 谁都知道, 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 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 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 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

首先, 要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在看儿童绘画的时候, 往往忘了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 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 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 在这片净土上, 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 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其次, 拓宽儿童美术视野, 让儿童热爱美术。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 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 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 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 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 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 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而应该注重过程, 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 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 自由发展。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 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 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 经历的多, 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 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 想象无穷。教师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 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 用积极的语言, 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 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 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作为执教和教导者, 要让孩子热爱美术, 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 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 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第三, 美术教育的美与情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 陶冶美的情操, 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 到处都蕴藏着美, 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 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 生活情趣高雅, 积极向上。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提高人的精神世界。

二、健康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精通本职专业, 力求全面发展。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 善于与儿童沟通。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发展为中心, 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 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上。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 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 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 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 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 发展很快, 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获取最新信息, 更新固有观念, 才能使自己保持教学中的青春活力。教师不仅要须知心理学知识, 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 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 能听懂儿童的心声, 知道儿童喜欢什么, 需要什么, 他们怎么想, 怎么做;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 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 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 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 具有关爱之心, 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 才能因势利导的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 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 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 在美术活动中, 至始至终, 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换言之, 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 注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性观。美术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 同时, 也要加强历史感、责任感和自我感, 那就是如何独立思考, 发展自身, 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相通。用这样的人文精神去开发儿童的美术素养, 陶冶情操, 促进个性发展。丰子恺先生说“世间的大人们, 你们是由儿童变成的, 你们的童心不曾完全泯灭。你们应该时时召回自己的童心, 亲身去看看儿童的世界, 不要误解他们, 虐待他们, 摧残他们的美丽与幸福。”新世纪的儿童, 比以往更聪明, 更具有探索精神, 他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在目前这种科技日益先进的社会生活里, 美术学习有助于儿童发展自身最大的潜能。

摘要: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与人文教育结合;同时, 时代的发展更需要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教育。

《教儿童学会思考》读书笔记 篇5

——10月读书随记

《教儿童学会思考》的作者是在英国实施“儿童学哲学”课程的学者罗伯特·费舍尔。“儿童学哲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马修·李普曼,1974年,李普曼就创立了儿童哲学发展研究所(IAPC),专门研究并改进“儿童学哲学”这门课程。其主要是运用“团体诘问”的教学法教授儿童通过讨论来提升其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会儿童用哲学的方式进行思考。

在本书中,费舍尔阐述了儿童学哲学的意义、优点,李普曼理论的依据、观点以点如何运用。根据其观点,儿童学哲学是通过团体诘问的方法推进的,人数不能多也不能少,理想的人数是12-16人,并围成圆圈,教师或主持人的责任是创造进行讨论的氛围,对讨论的观点不进行是非对错的判断,而是让儿童在不断的提问、回答中提高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和关爱性思考。该书并提出“儿童学哲学”课程促进数学、文学、历史等诸多学科的学习质量

从书中可知,欧美进行“儿童学哲学”课程实践已有几十年时间,但中国似乎尚没有哪所中小学开设了类似课程,国内的班级设置结构也很难进行实践,不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读书会的形式进行实践,其理念和思路也可以引用到亲子阅读中。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团体诘问”的操作方法:

(一)座位安排。

理想的讨论人数是12-16人,并围成圆圈。如果人数太多,可以分成几组,或在讨论的某个过程中以一对一或小组的方式进行。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讨论。

(二)开场陈述。

特定的开场陈述应提供一个进行思考的挑战性情境,并足够有深意或具挑战性,这样才能吸引参与集中精力。应当为诘问营造出表演性质的效果,能激发儿童创造的、批判的或想象反应。

(三)列出可讨论的问题。

让参与者有时间思考、思索和疑问,可以在诘问的任何时段进行。儿童自己提出问题,或学会对开场陈述和自己的思考提出疑问,并将这些问题列出来(提问者的名字写在问题的旁边)。

(四)选择讨论的问题。

抽签、教师挑选、学生挑选、按顺序挑选、投票、最大化选择等。

(五)诘问规则。

培养团体诘问意识的第一步,是思考制定对讨论课有关的规则。规则被团体成员确认后,就会作为备忘录作为大家一致同意遵守的规则。在讨论中,所有成员都有责任监督规则的遵守情况,也可指定一人作为裁判确保规则的遵守。

(六)促成讨论。

讨论的内容可能是重复的、不相关的、应付的,教师的工作是鼓励小组成员尽可能多地表达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在这些不同的观点中促成对话的进行。教师需要不断将注意力集中在讨论过程的思考上,不断提出“为什么?”、“你……是什么意思?”等问题,保证儿童一旦思考就要考虑思想过程并运用推理,(七)倾听并做出回应。

促成讨论的技能包括听和回应,主持人和儿童都需要训练才能提高这种能力。

(八)引领讨论。

主持人在引导诘问时要注意:集中围绕讨论重点;询问各种想法的生成理由;展现各种想法的联系以及与新想法的联系;鼓励儿童对别人的想法作出回应并加以发展;对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表达而促成的讨论因素做出肯定。讨论结束时,恰当地表明要结束讨论,如对讨论进程作概述、给出最后的评论、让儿童对讨论作回顾。

(九)回顾讨论。

回顾是讨论过程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个人对讨论过程、内容和回应的元认知意识,帮助儿童确定他们从经验中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获得了成功,以及他们采用什么办法能在将来更好地讨论。

回顾的问题可以是:1、我们提了许多问题吗?哪些是好问题,为什么它们是好问题?

2、我们认真听了吗?每个人都听到其他人说什么了吗?谁听得认真?

3、我们表达得好吗?解释得好吗?谁说得好?

4、我们轮渡表达观点吗?彼此相互帮助表达自己的观点吗?我们对促成别人的想法有帮助吗?

5、我们给出了什么理由?我们想到了不同的理由吗?那些理由是很好的理由吗?

6、我们提出了什么想法?我们改变了什么想法?我们改善了什么想法?

7、我们从讨论中学到了什么?讨论能帮助我们对任何事情有更好的理解吗?我学到了过去不曾知道的东西吗?

8、这是一个很好的讨论吗?为什么?

9、这个讨论有哲学意义吗?在哪方面?

对拐卖儿童罪问题的思考 篇6

关键词:拐卖儿童罪;构成要件;刑罚裁量;解决对策

一、拐卖儿童罪的现行法律规定

依据我国刑法第240条规定,对于拐卖儿童罪,处以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有法定情形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

本法所指的法定情形主要有拐卖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拐卖儿童3人以上,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绑架儿童的,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造成被拐卖的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将儿童卖往境外的。

同时,对收买被拐卖儿童者也处以刑罚,但是处罚较轻。刑罚第241条规定:“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目前很多民众认为对于拐卖儿童罪的处罚不够严重,应当不论情节轻重,一律处以死刑,可谓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是对拐卖儿童罪一律处以死刑的做法真的能够起到人们期望的效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拐卖儿童罪按情节量刑,并非是对犯罪分子的放纵,而是遵循罪刑相适应相适应的原则,为保证一个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护被拐卖儿童。

二、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拐卖儿童的,不成立犯罪;犯罪的客体是儿童的人身自由;犯罪主观上是故意,必须具有出卖的目的,但这里的出卖目的不等于营利目的,比如说甲为了报复乙将乙的儿子拐卖到外地,也构成拐卖儿童罪;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将亲生子女当作商品出卖的构成本罪,将捡到的儿童当作商品出卖,也构成本罪。对于本罪的构成,开始实施拐卖的行为就是着手,实际控制了被害人就是既遂,不要求有出卖行为,更不要求实现出卖的目的,本罪的既遂是拐到手而非卖出去。

三、对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是否应当一律处以死刑

首先,这种做法违背了刑法的罪刑相适应原则。虽然同是拐卖儿童罪,但是情节必然是有轻有重的,要按照其情节对犯罪分子进行量刑处罚,刑罚的尺度要与犯罪的客观危害性、主观罪过性以及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这才是科学的做法。

其次,对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一律处以死刑的法律震慑力不足以遏制拐卖儿童罪。公众期望通过将拐卖儿童罪的刑罚定到死刑,使罪犯因惧怕法律的惩罚而不去犯罪,这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但这实际上也不能降低对儿童的伤害。如果不分情节轻重一律判为死刑,如果一旦被警方掌握动态,被拐卖儿童是重要的证据和线索,可能会刺激犯罪分子杀害被拐儿童,因为不管怎样对待被拐儿童,最后都是死刑。如果按情节量刑,犯罪分子会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降低对被拐儿童的伤害或者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至少不会因为掩盖轻罪而不惜犯下更重的罪行,同时,有些犯罪分子悔过之后,能够提供重要线索,帮助警方破案,从而解救更多的被拐卖儿童。

最后,单纯加重拐卖儿童罪的后果,增加犯罪的成本,会抬高市场价格,只要有市场上的需求,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切断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保护儿童。刑法的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但是保护被拐卖儿童的人身安全远重要于惩罚犯罪人,要更多地从保护儿童的角度出发。

四、遏制拐卖儿童罪的对策

要加大对收买被拐卖儿童者的处罚力度。依照我国刑法第241条规定,目前对于收买被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处罚较轻,这对收买人的法律威慑力不够大,风险较小,收买者往往抱着侥幸的心理以躲过法律的制裁。虽然收买者收买被拐儿童大多是出于抚养的目的,一般不会伤害被拐卖儿童,但是正是由于收买方的需求,才导致了这个市场的存在,才促使拐卖儿童罪的发生,因此收买者应当与拐卖儿童者同罪。

建立健全儿童救援警戒系统,重视对在街边乞讨儿童的调查。在儿童失踪后,家长立即报警,警戒系统通过电台、电视、网络、短信等方式发布包括失踪儿童特征、嫌疑犯特征,以及嫌疑犯车辆描述和车牌号码等在内的信息,方便群众提供可靠的信息。另外,在人群众多的公众场所,例如商场、广场等地方,设立警报系统,建立一套防护措施,在家长发现儿童失踪后,立即启动警报,将场所封闭,阻止拐卖儿童者逃跑,帮助找回失踪儿童。

完善收养制度,方便民众合法收养、领养孩子,而不必冒着犯罪的风险去收买被拐卖儿童。目前我国的收养门槛较高,很多希望收养的家庭被拒之门外。诚然,收养门槛高、提交材料多,是为了保证被收养的儿童能在一个安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好环境中成长,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是的收养困难重重。例如收养人建立法定收养关系必须去福利机构开送养证明,各地福利院借此打着各种七号变相乱收费;很多收养人拿着外地取得的《收养证》办理户口时,受到当地诸多条件限制无法落户,教育、社会福利等都成为问题。要完善收养程序和收养渠道,让相关法规更有利于保障合法收养,这样就会使对被拐卖儿童的需求减少,从而遏制拐卖儿童罪的发生。

《只拣儿童多处行》备课思考 篇7

作者写出了游颐和园的所见所闻, 描绘了一群像春天一般充满活力的儿童和开得正旺的花儿, 表现了儿童活泼可爱, 天真烂漫, 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文章笔调欢快,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非常自然的生机, 让人读着很舒服。题目《只拣儿童多处行》既是文章的表达线索———循着“儿童多处”一路走来, 又能激起读者盎然的阅读兴趣。作者关注儿童, 对儿童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 用大量笔墨对儿童的语言、动作、表情、外貌等进行了描绘, 展现了儿童的特点, 也表现出了不同儿童的个性。感受儿童的活泼与生机, 体会冰心老人的童心与爱心, 同时也能正视自己, 知道自己应该是绽放的花儿, 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笔者认为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设计教学, 实现个个击破。

一、紧扣文题, 探寻文脉, 初得文意

文题“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反其道运用古诗句而来。原句出自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儿童不解春何在, 只向游人多处行, 作者改为“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不仅让人眼前一亮, 又蕴含着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暗示了文章的表达线索, 还能激起人阅读的欲望, 别出心裁, 耐人寻味。什么叫拣?谁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是指哪些地方?儿童多成什么样?那里的儿童又是怎么样的?一系列问题从读者的脑海中蹦出来。带着问题读书思考, 很快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初步领会到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也能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按地点变化的顺序, 先写颐和园门口, 再写知春亭畔, 接着是在去玉澜堂的路上, 最后来到玉澜堂的院落里。

二、调动经验, 品读词句, 感悟文情

儿童多成什么样?园门口“成千盈百”的孩子“一群接着一群”“挤”了出来;知春亭畔“座无隙地”, “东一堆, 西一堆”;湖面上是“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一面一面”的队旗哗哗响着;去玉澜堂的路上, 我“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玉澜堂里, “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了过来。目之所见, 都是一群一群的, 没见一个一个孤单而行的。

在作者眼里, 这些孩子浑身充满着活力与快乐。他们是“飞涌而出的小天使”, 是“喷发着香气息的小太阳”, 是“开得正旺的花儿”……作者的喜欢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不仅写到了一群一群的孩子或谈笑、或休息、或划船、或赶路的情景, 还写到了忸怩的小女孩, 热情的小男孩;不仅描绘了这些孩子的打扮外貌, 而且写到了孩子的行为表情和语言。许许多多的细节, 让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儿童跃然纸上, 也表达了冰心爱孩子的真情真意。

但作者的语言平实, 容易被学生所忽视。在笔者看来, 引导学生品读这些词句时,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比如文中有这样两句话:“从香山归来, 路过颐和园, 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 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 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 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 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只要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 许许多多家长、父母看到门口这样闹哄哄的情景, 看到自己满身是汗, 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很快便会从“小天使”“魔术匣子”“香气息”中感受到冰心的童心与对孩子真挚的爱心。再有课文第3、7小节分别描绘了孩子们休息以及一起赏花的情景。如何让学生在品读文字中感受到儿童个性的多姿多彩, 性格的天真活泼呢?除了抓住文中描写儿童言行等的关键字词品读以外, 仍然可以联系生活经验, 填补文本空白, 设计说话练习: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有的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或者,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 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 又看看我们, 可能会想:__________。这样, 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文本中儿童的天真可爱, 也能展现自身的童真童趣。

三、图文结合, 自主探究, 体味意蕴

“只要管理得好, 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 花儿和儿童一样, 在春天的感召下, 就会欢畅活泼地, 以旺盛的生命力, 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 自己感到快乐, 别人看着也快乐。”这句话是作者的肺腑之言, 也是全文理解的难点。但如果结合文本的语境, 让学生在文本中再完整地走上一个来回, 自主探究:花儿和儿童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学生必定会从海棠花身上, 从一群又一群的孩子身上, 从自己身上弄明白:舒展新鲜美丽的四肢, 使出浑身解数, 就是尽情释放自己天真烂漫的个性, 尽情挥洒自己的热情与活力, 浓缩成一个字就是“旺”;从赞叹声中, 笑声中, 一定会感受到旺盛的海棠花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活泼的孩子们也给冰心带来了快乐。从而自然体会到写海棠花不仅仅是写花, 其实就是用海棠花来比喻眼前这些孩子, 体会到在冰心老人心里儿童就是花儿, 花儿犹如儿童般惹人喜爱的情感, 自然也就理解冰心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了。”

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思考 篇8

一、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思想认识

务工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务工父母应改变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 不能片面地认为外出务工既能省学费又能挣钱, 而应该明白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若子女未能通过上学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 成年后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 他们还必须正确认识读书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家长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而且应该提供心理、思想上的支持, 鼓励子女多与亲人、同学、老师交流, 同时应对子女保持合理的期望值, 以免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 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 尽量同子女交流, 让子女明白父母对他们的关心。

二、教育者要讲究科学方法, 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 正确引导

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 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 不能一蹴而就, 更不能粗暴急躁, 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讽剌打击, 要朋友式地谈心, 针对性地梳理, 耐心启发、正确引导。

(二) 善于等待

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 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 水到渠成, 不令而行, 潜移默化, 春风化雨, 不可能立竿见影, 所以要善于等待, 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也是锻炼教师教育能力,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 对症下药

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 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依靠心理医生和专家会诊, 个别指导, 对症下药, 不能一概而论。

三、以课堂为主渠道, 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一)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 让家长尽量作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

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 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 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 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 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 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 受到感染, 如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表演等。

(三) 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教育课, 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根据学生行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应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 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 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四) 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

儿童钢琴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 篇9

一、儿童钢琴教育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当代儿童基础教育的核心,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便是“审美教育”, 即通过美育来培养孩子对美的认识和高尚的情操, 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学习钢琴的时候, 应当摆正心态, 充分了解钢琴带给孩子的真正益处, 培养孩子的对艺术的尊重和理解, 树立正确的学琴动机, 才能够将音乐、将钢琴的神奇之美, 带入孩子稚嫩的心灵。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 是一种特殊的乐器, 它就像一部天然的交响乐, 在手指弹奏的一瞬间, 就能够发出许多的音, 双手在短短的几分钟内, 就能够演奏出美妙的和声。所以弹奏者在弹奏钢琴的时候, 需要准确的牢记很多音符, 因此这大大的锻炼了弹奏者的记忆能力。另外, 学习钢琴的人们都会有体会, 演奏钢琴是需要眼, 耳, 口, 手, 脚, 脑相互配合, 在视谱、弹奏、踩下踏板、听辨音准、表现乐感的过程中, 充分的锻炼了人的肢体和大脑的协调能力, 使思维和听觉更加敏捷。双手在弹奏的过程中, 十指间节奏的不同, 音符距离的不同, 音乐的强弱安排与乐曲内容的处理, 都在培养孩子方位感和逻辑能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在美妙钢琴曲的熏陶下, 孩子能够学会体验音乐, 理解音乐, 从古典到现代, 从巴赫到德彪西, 无疑是让孩子的心灵在美好音乐的海洋里健康的成长。正所谓“真, 善, 美”三者融合不分家, 一个懂得体会音乐艺术之美的人, 必定是真诚善良的。

在应试教育的社会中,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 都希望孩子能够成绩优异, 才能有更宽广的前途, 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通过钢琴的学习, 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 还能够在音乐流动的旋律下,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跃思维, 开发人脑的潜能。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对音乐作品的学习, 不仅能使孩子有丰富的情感, 美好的情操, 还磨练孩子的意志力, 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在正确的钢琴学习方法的影响下, 能够让孩子学会主动的获取知识, 逐渐使他们养成不怕苦, 不畏难的良好品质。

在当代, 若能够发扬好正规和专业的儿童钢琴教育, 发现人才, 积极培养, 为热爱钢琴、有天赋的孩子打造好的学习钢琴的环境, 必定会推动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 也会有更多个郎朗、李云迪来将钢琴和音乐的魅力展示给社会, 展示给世界。

二、儿童钢琴教育方法

1. 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

首先, 往往刚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 有些孩子并不理解学琴的意义。对于枯燥的练习, 连成年人都并不容易坚持下去, 何况是孩子呢?在严格的要求下, 他们很快就对钢琴学习失去了兴趣, 最初的音乐爱好和天赋也渐渐被乏味的技术训练所掩盖, 这对于一个学琴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可怕。儿童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 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孩子的兴趣培养, 心态要平和, 不要一味的求快求好, 而对孩子加以训斥和指责, 使孩子畏惧练琴, 扼杀了孩子学琴的兴趣。其次, 我们都会感觉到, 当做某些事情形成了习惯, 过程也就不会太痛苦, 因此,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学习钢琴, 一定要靠持之以恒的反复练习才能提高, 所以必须将“每天练琴”成为习惯, 为孩子树立目标, 让孩子去参加有意义的音乐活动或演出, 让孩子充分地表现展示自己, 也为孩子的练琴生活, 树立信心。

2. 要把握好学琴的进度。

有些老师在教孩子钢琴的时候, 会因为有的孩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快, 而在布置练习曲目的时候, 跳过一些练习去进行下面的练习, 这样的因材施教并非错误, 然而过分注重进度, 忽略了孩子本身技术的训练, 是万不可以的。随着钢琴考级越来越普遍, 很家长都希望孩子获得高级别, 仿佛钢琴考级证书才是见证孩子水平和教师教学成果的标准, 可孩子真实的水平是怎样的呢?有些孩子虽然通过了所考的级别, 可对于不同时期和风格的作品, 却并不能理解把握, 而他们的弹奏技能, 在这样的“拔苗助长”下, 不能真正的胜任所考的曲目, 也没有达到这个级别。培养孩子学琴, 并不单单是以结果为目的的, 音乐应该如细细的春雨一般, 慢慢的潜入, 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获得了音乐之美, 净化身心。

3. 技能训练要眼, 耳, 手, 口相配合, 才更有助于孩子学琴。

钢琴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表演艺术,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能够培养出孩子的乐感、节奏感、音准, 而重视这些能力的培养, 也能够反作用于孩子学习钢琴。在识谱读谱时, 要学会用嘴唱, 用耳朵听辨音准, 试着拍打节奏, 这也就是对于视唱练耳的训练, 切勿死记硬背谱子, 练习速度易慢不易快, 慢速联系才能更准确的发现缺点, 及时改正, 养成严谨的练琴习惯。技能和音乐是成正比的, 技术是基础, 是演奏者表现音乐的手段, 所以技术的严格训练是必须的, 是最重要的。有了高超的演奏技术, 才能把音乐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在正确的技术方法的指导下, 反复练习, 才能获得进步和提高。

4. 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

俗话说不同的钢琴家对同一首乐曲有不同的表现,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 性格修养不同, 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也不同。所以, 在帮助孩子学习钢琴的同时, 音乐内涵的培养也非常重要。音乐把美带给生活, 生活中的美也可以渗透进音乐。在生活中, 聆听美好的声音, 审视美丽的大自然, 阅读动人的文字, 都可以培养孩子的内心情感和修养。在学习上, 把听当成习惯, 大量的欣赏不同时期作曲家和风格的曲目, 会增强孩子的音乐感觉, 提高对曲子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培养孩子学习钢琴, 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 作为家长, 应该细心和耐心,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尊重钢琴的教育规律, 不盲目偏激的追随;社会也应多为幼儿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 支持钢琴教育, 多为琴童创造正规的展示平台, 多为他们提供优秀的音乐欣赏机会, 而不是“想看一场音乐演出难”的局面。作为教师, 应当把责任心放在第一位, 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琴的孩子, 重视他们的未来, 从实际出发, 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教学, 正确引导。

对于儿童钢琴教育的现状, 发现问题并认真的反思, 可以深入问题的根源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最终在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会越来越健康完善地发展下去。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儿童钢琴教育现状分析, 阐述了素质教育在儿童钢琴教育中的作用, 同时提出了儿童钢琴教育的四种教学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思考 篇10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错位。长期以来, 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 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 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天然劣势, 农村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农村教育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由于学科结构失衡, 学生除了每天的文化课之外, 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因为我们教育过程中的某些偏重, 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没读完初中仅具备小学文化的和读完了初中乃至更高学历的, 绝大多数的学生, 苦读之后只能回乡务农。因为缺乏生活技能, 进城打工没门, 搞二三产业无路。因为土地有限, 又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 只好在家里闲着或四处流浪, 形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社会不稳定的各种重要因素。

其次,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学生的辍学情况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和政府的统计数据。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部分是家庭贫困, 部分是家长不重视教育, 特别是在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 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一方面,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 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 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 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 受家庭财力的制约, 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 很多小学都没有毕业。另一方面, 受到教育的影响, 很多学生辍学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自身发展的长远定位所致, 而这些又和老师在教书之外德育方面正确的引导有关。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2000万“大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流动, 其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做出的一份调查表明, 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 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 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而留守儿童多具备以下特点:

(一) 留守儿童数量较大, 年龄偏小。

这一现象的存在, 是因为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居多, 农业生产条件差的地方, 人多地少, 一些农民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工业项目不多, 经济不发达, 农民务工渠道少, 机会少, 再加上用人单位在年龄上的选择。这就导致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 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年龄随之偏小。

(二) 委托监护难以到位。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的监护任务几乎都落在了祖辈的身上, 少数还是以大带小。像这样的监护, 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从监护的情况看, 他们只能给予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照料, 在精神上、心灵上的安慰、文化、道德上的教育都难以到位。有的甚至不闻不问, 放任自流。从以大带小来看, 本身就还没成人, 自己的行为不能自制, 更不能教育好小的。

(三) 缺失家庭温暖。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对留守的儿童没有给予照顾, 关心不到位。有的甚至几年没有回家与子女团聚, 也很少打电话, 导致留守儿童感觉不到家的温暖, 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因此与父母没有感情, 甚至对父母有怨气和不理解, 有的还埋怨父母为什么要生下自己。而留守儿童的这种情绪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转移到社会中去。

(四) 心理缺陷突出。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无论做什么事, 不管做得对与错、好与坏, 无人鼓励, 再由于与外界的接触沟通很少, 导致他们开始离群、自我封闭。这就造成他们形成了过激的自我意识, 以及孤僻、冷漠、自私的性格。

(五) 家庭管教不力, 学习成绩差。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没有家长的严格管教, 行为上没有任何的约束。学习的自觉性差, 又怕苦又怕累, 还总认为读书没用。父母们没读什么书, 外出打工同样能赚钱的思想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据调查, 在留守儿童中多数是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 仅有12.3%是优良的。

三、留守儿童的德育在农村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 亲情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

1.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 另一方面, 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另外, 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 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 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丁曾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 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 监护人忽视“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 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巨大的, 一旦形成, 便不容易改变, 孔子曰:少年若天成, 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从小培养的, 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就是这个最佳时期, 很多家长却忽略了, 极大地影响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行为表现, 如果只把德育教育仅仅当作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事, 而不重视或忽视家庭教育, 德育工作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一) 社会因素影响着留守儿童人生价值观定位。

1.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 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 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其中而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互联网创造的是一种虚拟的环境, 中小学学生在这种环境中, 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 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 给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增加了难度, 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生活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大气候, 充斥着黄、赌、毒、暴力。现在的刑事犯罪人员多数来自于农村的“无业游民”, 有些甚至加入了黑恶势力横行乡里、威风八面。只要你在农村住上几天, 这些都是可以亲身体会到的。俗话说:“常在河边走, 哪有不湿鞋。”长期的耳渲目染会对很多的青少年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形成错误的影响。所有这些促使一些学生也养成了很多急需纠正的不良行为, 使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任务加重。

四、留守儿童的德育思考

随着农村剩余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违纪频发、中途辍学的现象也日趋严重, 它将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一) 学校和政府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工作。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 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 则由老师们去负责。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双方的责任, 家长应充分地认识到只有和学校之间形成密切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对孩子成长期的教育。家长认识方面要得到提高, 就得靠老师日常的家访和政府的宣传。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 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

家长应尽可能调整好外出方式, 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父母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 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 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 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 应采取多种方式, 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保证动态地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及心理变化。

(二) 学校加强自身管理, 对留守儿童多注入爱心教育。

学校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 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 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 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 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 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 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 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 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 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 要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 要细心观察, 多方沟通;在学习上, 要多给予指导;在交往上, 要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 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摘要:文章对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发现留守儿童的德育在农村教育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向广大教师提出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这一重大课题。

上一篇:科学下一篇:黄瓜嫁接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