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需求论证

2024-05-04

功能需求论证(精选四篇)

功能需求论证 篇1

(一) 文化建设的基础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给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我国财政支配能力显著提高, 国家财政对文化建设支持力度呈现迅速增强的良好趋势。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过程中, 市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企事业各个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 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质量、效益和速度, 拓展了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空间。相应地,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 精神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 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 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党的十七大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经济、政治的发展摆在了同等的重要地位, 视文化发展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

1. 文化体制改革得到大力支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文化艺术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十六大以后, 国家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制定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 给予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大力支持, 为改革支付必要成本, 使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6月中央决定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统一部署, 财政部门积极开展工作, 从财政税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等多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也因此成为近年来财政文化支出的最主要因素。

2. 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切实加强。

公共文化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保证。近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明显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服务方面倾斜, 使得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较从前得到切实加强。特别是以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发展迅猛, 重点支持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试点、“送书下乡工程”和“流动舞台车工程”顺利实施, 有效缩小公共文化城乡间差距。

3. 文化产业发展得到积极推动。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消费, 进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途径。因此国家财政部门积极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借鉴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 在明确非公有资本准入文化产业的基础上, 出台一系列支持建立文化产业市场机制, 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一方面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 积极推动具有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单位工作, 催生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促进文化产业门类进一步明晰、分化, 另一方面以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为突破口, 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提出由中央财政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支持优秀动漫原创产品的创作生产、民族民间动漫素材库建设、动漫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

4. 对外文化交流得到有效促进。

对外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自身需求, 是增强文化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文化“走出去”一直是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 文化节、文化年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行不仅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也大大激发了民族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另外, 国家财政对上海“世博会”等重要交流活动给予重点支持, 积极鼓励民营文化艺术团体发展和民间文化交流, 为我国的文化市场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交流奠定基础。

(二) 公共财政背景下财政支持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财政能力大幅增强, 我国已经进入“吃饭财政”转向“公共财政”的转型阶段, 未来我国将着力构建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 财政用于公共性事业的比重加大, 国家开始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障责任, 财政部门职能进一步转变和强化。文化改革与发展进程中, 一方面财政支持要适应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 适应文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另一方面文化的改革与发展要求财政支持结构、投入方式、管理体制等财政体制改革。因此伴随财政转型, 财政支持文化发展的工作呈现出针对性、互动性、引导性等新的趋势。

1. 公益性事业成为财政支持侧重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要求财政转变职能, 将财政工作的重点转向对公共性、公益性事业发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转向更好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系列国家重点文化项目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项目,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代表的基层文化阵地得到财政重点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试点、“送书下乡工程”和“流动舞台车工程”后, 2006年起, 安排“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 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展有地域特色、适合当地风俗的农村文化活动, 促进农村普及文化和特色文化协调发展。地方财政也努力增加农村基层文化投入, 并积极创新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2007年, 旨在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的“家电下乡”工作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率先试点, 三省农民可从财政部门申领“家电下乡”补贴。

2. 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能力得到重视。

2003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规定 (试行) 》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 (试行) 》, 文化建设中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重视。2005年, 国家财政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中国有资本投资范围的同时, 为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为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提出了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试点文化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成员企业100%投资控股的, 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合并交纳企业所得税;文化产品出口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 (免) 税政策, 减免范围涉及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文化经营活动的几乎所有税种。

3. 财政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互动增强。

近年国家财政部门多次参与起草相关文件并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特别是从财政税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等多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同时, 各级财政部门配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制定了相关系统的改革方案, 从财政角度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中央财政帮助一批中央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制定了具体改革方案。同时, 通过调整财政投入方式和结构, 推动各单位进行内部机制创新, 激发活力。对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 财政重点支持其服务条件和设施的改善, 提高这些单位日常运营的财政保障水平。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点艺术院团, 财政支持的重点转到内部机制的改革上。对转企改制的单位, 财政在转制初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4. 财政投入方式与管理体制积极创新。

财政部门积极推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创新。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宣传文化单位事业发展要求, 财政投入方式开始呈现以“养人头”向“养事业”、“养单位”向“做项目”的转变趋势, 使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在中央财政方面, 改革新华社经费包干管理办法, 将新华社业务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从资金上保障其真正发挥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作用。对“四报一刊”实行了核定收支、核定后3年不变的管理体制改革, 为此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补贴, 有力地保障了党报党刊工作的开展。从2006年开始, 取消广电总局集中中央电视台预算外资金的做法, 中央电视台每年将广告收入的15%上缴中央财政, 广电总局事业发展所需资金由财政预算予以安排, 对中央电视台在财务上实行“国家政策支持、财政定项补助、独立经济核算、自求收支平衡”的企业化管理模式。

二、中长期文化发展对“文化财政”的体制性需求

(一) 财政支持文化发展中日趋凸显的几个重要问题

我国在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同时,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 但相对科学和教育领域改革的飞跃性发展, 文化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仍有一定差距。财政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内涵仍需进一步界定;财政投入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投入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文化产业对文化事业的反哺作用仍待进一步发挥等。

1. 财政支出比重不足。

当今,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与迅速强大的经济实力难以匹配。虽然国家财政一直关注、支持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财政文化支出呈逐年递增之势, 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逐步下降。财政对文化发展的支持要充分认识我国文化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的事实, 要充分认识文化实力是衡量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尺度, 要充分认识文化需求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组成。

2. 财政支持结构不均。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特征, 相应地也存在文化发展极不协调的现实问题。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 公共文化服务在东部地西部之间、城乡之间、高收入群体与底收入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 弥补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文化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 是公共财政职能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重要体现, 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要条件。

3. 财政投入统筹性差。

目前我国文化部门机构设置尚待完善, 从广义的文化概念考察, 职能分散、职能交叉重叠现象需要得到财政部门关注, 以往财政支持一方面投入分散、整合不力, 另一方面投入重复、缺乏效益, 财政资金缺位、越位现象严重。这要求财政部门建立健全相应的文化财政支持体系, 转变观念、创新体制, 以统筹协调为根本方法, 结合实际、适应需求, 从财政体制角度对文化发展的资金投入、资金管理、效益评价等职能优化整合, 强调文化发展的特殊性, 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为我国文化实力的迅速提升提供保障。

4. 人才基础投入薄弱。

文化发展要争取全面可持续发展, 高素质人才是根本源动力。我国文化活力不够、创造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队伍单薄, 人才培育与激励的财政支持不足。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提出设立国家荣誉制度, 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财政部门需要立足长远, 未雨绸缪, 充分认识人才在文化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给予人才培育、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奖励等工作重点支持。

(二) “文化财政”将系统性、创造性的梳理财政对文化的支持体系

“文化财政”支持体制, 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遵从统筹协调的原则, 在财政体制改革范畴内, 充分发挥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财政职能的协调功用, 系统理顺财政与文化行政体制的关系, 全面整合文化发展方面的财政资源, 彻底改变我国文化发展政出多门、投入分散、分配不均、缺乏效益的不良局面, 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方面系统的、主动的、引导的财政支持机制, 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规律要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宏观管理和微观搞活相统一的财政支持文化发展格局, 为我国文化实力的迅速提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1.“文化财政”体制是迅速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的必然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将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 同时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 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国力日益强盛, 但是精神文明建设相对存在不小的差距, 这归根结底在于文化体制改革进展落后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建立文化财政支持体制是由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协调的宏观背景决定的, 充分考虑了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与紧迫性, 是在中长期内迅速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弥补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差距、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2.“文化财政”体制是财政支持统筹协调的迫切需求。

目前, 从政府部门机构设置中, 从大文化的概念考察, 教科文方面有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文物局、体育总局等;从文体广范畴来讲部门林立, 中央级文化事业单位近30个。从机构改革进程来看, 近期内文化行政体制的优化整合难以一蹴而就, 从精神文化的内涵来看, 文化发展涵盖内容广泛、关系复杂。从财政角度对文化更方面发展的积极协调, 建立专项文化财政支持体制是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中统筹协调的迫切需求。

3.“文化财政”体制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已经呈现出“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的明显趋势, 公共财政要求国家财政承担更多的公益性事业投入和社会保障责任, 但是鉴于我国文化发展落后、文化产业尚不成熟的现状, 财政对文化发展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必须强化, 以承担在文化产业培育过程中的扶持和评价责任, 这一过渡阶段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中最终全面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关键, 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三、“文化财政”体制框架的初步构建

(一) “文化财政”体制的基本内涵

1. 系统性、主动性、引导性是文化财政支持体制的基本要求。

建立健全文化财政支持体制, 首先要从宏观上满足文化发展对财政的三个基本要求, 既系统性、主动性、引导性。财政要在理顺财政与文化行政体制关系的基础上给予文化发展系统性支持, 避免以往文化财政资金缺位越位、资金管理混乱无序、投入效益关系脱节的现象。财政要在充分认识文化发展重要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财政支持的主动性, 避免以往文化发展要钱难、审批慢、缺考察、无评价的现象。财政要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的现实, 注重财政支持的引导性, 既保证对文化发展关键环节的大力投入, 又要实现文化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 充分重视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发展的积极性, 着重强调财政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

2.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财政支持体制的基本面。

长期以来, 我国文化资源主要掌握在以国有资本为背景的文化事业单位手中, 也由此造成我国文化发展缓慢、文化活力与创造力不够、文化产品单一不足的局面。建立文化财政支持体制, 对文化发展的基本面的分类确定是前提条件, 有助于公益性文化产品和经营性文化产品在实践中分别获取适合其发展的方式, 促进文化生产力极大解放。从经济属性上看, 公益性文化事业包含的文化内容属于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性质, 经营性文化产业所涵盖的文化范畴大都属于私人物品。而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与商品的双重属性, 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的划分界限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主要是看以公益性文化资源为主还是以经营性文化资源为主。公益性文化资源归为事业单位编制, 国家对其实行宏观管理并给予大力支持, 是未来我国公共财政的投入重点;经营性的文化资源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实行企业制管理, 国家对这部分文化资源负责监管, 不再插手具体经营事务, 但在现阶段文化财政支持体制需给予必要的扶持, 财政支持重点转移到以经营性文化资源为主的文化产业培育上来。

(二) “文化财政”体制的基本架构

1. 以政治性民族性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为横向节点。

政治性民族性文化以纯公共文化产品为主, 是指内容意义的“公共性”特别高, 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或社会稳定, 或与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 如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的新闻频道、对外频道, 国家信息网略, 重要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 基础类或直接面向中央决策的重大理论研究课题, 文化原创性出版物等。这类文化产品由于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市场无法提供, 只能由政府进行干预和政府提供。

公共文化服务以准公共文化产品为主, 是指其内容意义的“公共性”较高, 但与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不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绝大多数公共文化产品可以归入这一类, 如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中的科技、财经、农业、生活类文化产品, 代表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和节目创作, 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少年宫及其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这类文化产品有些虽然在消费上具有私人产品的竞争性, 但在技术手段上却难以实现排他性消费的服务和收费, 如广播电视节目;有些虽然可以实现排他性的收费, 但由于边际收益不足以弥补边际成本, 如代表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和各类文化场馆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 因此, 也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 并采取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的模式来向公众提供这类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除主导性的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外以私人文化产品为主, 是指其内容意义的“公共性”较低, 并且与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关联不大的文化产品。如娱乐、电影、音像复制、展览、旅游、美容、健身、艺术品收藏、一般性的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这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既具有私人消费产品的竞争性, 同时在技术手段上可以实现排他性消费的服务和收费, 因而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竞争方式来向公众提供这类文化产品。

2. 以财税政策、投入方式、管理体制、评价机制为纵向节点。

建立文化财政支持体制, 需要明确财政收入、支出、管理和监督等基本职能, 完善收入和支出基本环节、强化管理和监督薄弱环节, 以健全财政职能为途径强化财政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财政收入是以财税政策为主的财政手段, 需要针对文化发展进一步突破束缚, 解放文化生产力, 积极调动参与文化发展积极性;财政支出长期以来是我国文化投入的主要手段, 一方面财政投入存在局限, 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对财政投入存在过度依赖, 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财政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 拓宽文化发展投融资渠道;财政资金的管理方面, 因为投资主体分散、各行业部门文化类投入没有形成合力, 而不便统计管理, 难以反映国家主体对文化范畴的整体投入的局面需要改变, 协调各部门的资金投入, 建立统一的文化发展资金专项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财政投入的评价机制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落实, 使以往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缺乏监督和进一步财政支持的依据, 财政监督职能亟待强化。

(三) “文化财政”体制构建的原则和方向

1.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

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保证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及中西部地区的文化投入, 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和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兼顾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 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结合实际、适应需求, 从财政体制角度对文化发展的资金投入、资金管理、效益评价等职能优化整合, 强调文化发展的特殊性, 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根据文化领域不同行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点到面, 有组织有领导、分阶段分步骤地将改革逐步推开, 引向深入。确保文化财政支持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与国家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相互配套、相互衔接。

2. 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 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 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 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 建立文化财政支持体制。在财政体制改革范畴内,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协调功用, 系统理顺财政与文化行政体制的关系, 全面整合文化发展方面的财政资源, 彻底改变我国文化发展政出多门、投入分散、分配不均、缺乏效益的不良局面, 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方面系统的、主动的、引导的财政支持机制, 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规律要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宏观管理和微观搞活相统一的财政支持文化发展格局。

(2) 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大财政投入, 调整资源配置, 提高国家财政中文化财政支出比重, 提高文化财政支出中公益性文化支出比重,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 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 逐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 改善文化事业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以项目投入为手段, 以激发活力为目标,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收入分配管理, 加强监管,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4) 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 实行企业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制度, 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推动股份制改造,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5)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对外文化贸易, 赋予有条件的各类文化企业外贸自营权, 鼓励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做大做强对外贸易的文化品牌, 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

(四) 建立“文化财政”体制的关键环节

1. 准确把握现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文化需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相应地, 文化财政支持体制要准确把握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四个方面的文化发展需求, 将财政支持转移到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有利于迅速提升国家文化实力、有利于推动促进中华文化长远发展的重点上来, 大力支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文化活动和举措, 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2. 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与文化部门的协调机制。

现阶段, 要在财政体制改革范畴内, 充分发挥财政投入、资金管理、评价监督等职能的协调功用, 理顺财政支持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对应关系, 强调财政支持的系统性和主动性, 从财政角度建立专向文化发展支持体制, 全面整合文化发展资源, 大力支持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迅速提升我国文化实力。中长期内, 要妥善处理财政体制改革与文化行政机制改革的关系, 建立柔性财政支持体制, 使财政体制改革与文化行政机制改革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最终全面建立健全我国文化发展财政保障体制。

3. 重点突破文化产业培育过程中的发展逻辑。

在财政转型的过渡阶段, 要正确认识我国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的现实, 既努力将财政支持重点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及相关社会保障责任转移, 又要对文化产业加大投入、积极扶持、立足培育、推动发展。重点突破文化产业培育过程中的发展逻辑, 强调财政支持的引导性, 充分重视文化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 努力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发展的积极性, 降低非公有资本的准入门槛,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进一步区分文化产品及文化载体内涵, 逐步发挥文化产业对文化事业的反哺作用。

4. 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中人才的决定性作用。

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中华文化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民族文化创造力所在。文化财政支持体制要重点关注文化发展中优秀人才的培育、使用和奖励, 充分重视人才资源的挖掘与保护, 大幅提高文化人才培育投入, 切实加强文化人才梯队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与奖励机制。同时, 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重点突破文化从业人员社会保障难题, 完善和落实各项人员调配政策与财政投入。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完善和成熟, 使我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开始寄托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通过市场注入活力的过程中, 文化建设和发展对财政支持有着更高要求和更多依赖, 既需要财政投入适应不断提高和丰富的文化需求, 又需要财政支持方式、管理体制等适应文化发展的市场化。强化“文化财政”概念, 积极推动财政体制与文化发展相适应, 既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外在要求, 也是“吃饭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的内在体制性需求。在文化财政支持体制的构建中, 财政支持的系统性、主动性、引导性是基本内涵,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则是财政支持的两个基本面。

关键词:财政,文化,支持体制

参考文献

[1]许为民, 曹峰旗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启示[J]理论导刊2008 (02)

[2]王广深, 王金秀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及政策调整[J]改革与战略2008 (01)

[3]王广深, 王金秀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 (05)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论证报告 篇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电子商务是知识经济的主体,它已逐渐展露出惊人的增长潜力。在全球化信息浪潮迅猛推进的今天,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作为一种更快捷、准确的交易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全面展开,成为各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新热点之一,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发展速度之快是以往商务模式所不及的,而其显现的优势更是传统商务模式所不具备的。随着电子商务越来越普及,全球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尤其是那些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更加如此。人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不少专家预测,在今后许多年内,电子商务将在国内外大规模兴起,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我国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门人才。

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高校开展电子商务方向的教育已刻不容缓。加快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培养一大批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管理和外语等方面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和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一、国内外高校电子商务的发展

1、国外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

近年来,国外各大商学院都纷纷想方设法把电子商务的概念引入到传统的商务课程当中。一向以技术型MBA课程著称的美国密歇根州商学院,别具一格地开设了独立的电子商务专业,其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包括电子商务策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管理学等。史丹福商学院把电子商务的内容融入到核心课程之中,创建了电子商务中心来辅助课程的教学。斯坦福大学建立了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范德比尔特大学、芝加哥的洛约拉大学、南阿拉巴马大学、老多米尼安大学、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等高等院校已经或计划设置电子商务本、专科专业;卡内基·梅隆大学、华顿商学院、卡内基大学和西北大学还计划设置电子商务学位,迈阿密大学。短短几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造就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立,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电子商务专业就像今天的计算机专业一样存在于每一所院校。

2、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进展

2000年,教育部批准了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13所高校开设了电 1 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这是我国开展首批电子商务教育的高校。2001年,部分高校开始设立电子商务双学位教育。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高校已经达到96所;2003年,在教育部备案的开设电子商务教育的高校以达到181所。截止到目前,在教育部备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高校已经达到300多家。

清华MBA于1998年在国内首开电子商务课程,并在2000年开设了电子商务方向。在近一两年电子商务教学和研究基础上,清华MBA借鉴麻省理工(MIT)、哈佛(Harvard)大学等学校的教学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开设实用和全面的课程体系。浙江大学以培养电子商务专门人才为启动点,继开设电子商务研究生、本科生教学课程之后,创建了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也2002年在全国首开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双学位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博士生导师方美琪教授领头创办了电子商务网上课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并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要求学生熟悉各类型企业的现代商务市场策划,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相关业务中,能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和管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教育部分别在南京审计学院、西安交大、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主题是围绕高校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应采取的方针和政策、高校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条件、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主干课程、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状况以及人才培养途径、发展动态、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情况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种种信息表明着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学科将进军我国高校。但电子商务专科专业恰恰是这些学校的空缺,因此为我们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留有可以竞争的空间。

二、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及信息化现状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正迫使全世界改变其经营模式,互联网正在创造经济领域的真正神话,Internet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正在改变着基本的经济因素,并重新定义传统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网络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并完成的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电子商务从产生到现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发展迅速,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厂商企业等社会领域的广泛重视和积极参与,并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各种传统贸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和即将带来的影响,得到从政府到产业界、教育部门等社会各方面的普遍重视,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面对以信息数字化、计算机网络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激烈竞争的严峻现实,1997年初,卫生部计算机领导小组更名为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了推动国家医药卫生信息化;在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特别是“金卫工程”的实施、国内一些医院远程医疗的实施、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开发,医院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初见成效,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药企业通过Internet平台来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国家的医药和医疗体制正在进行重大改革,医药分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这使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医药网络经济,有可能更快地走近民众。我国流行的“非典”疫情是一场灾难,但是对医药网络经济的活跃却有着不小的推动力,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信息系统;网络视频医疗应用重新上阵。当人类现实空间的活动受到“非典”等因素的限制,虚拟空间自然就会活跃起来。虽然网上部分药品的B2C商业活动受到限制,但是B2B和G2B等活动越来越多的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促进医药卫生的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没有医药卫生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就不可能有医药卫生现代化。当前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药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人才明显不足,就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

电子商务是世界潮流,也是一项新技术。它突破了传统商务的时空界限,具有极高的效能。伴随着Internet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正在重新改变社会财富的流向和分配。没有电子商务能力的企业将会逐渐丧失市场的竞争力,医药行业也不另外。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还处于推广阶段,但政府十分重视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实施与开展,为了尽快“e化”医药领域,在加大信息基础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和实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我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就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的需要。

三、医药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现状

1、医药贸易人才需求方面:据商务部的最新调查显示:在未来五年,我国将有200万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其中约有15--20%是医药行业的。珠三角地区的医药行业对既懂医药知识又懂电子商务的人才尤为急需。我省其他综合性院校(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或者专门性院校(如广东商学院)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往往要么偏重计算机技术、要么偏重商务管理方面,这些毕业生很难适应医药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我校培养的医药电子商务人才是既懂商务、又懂技术,同时又有医药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广东省 慧通(医药信息系统开发商)公司、南方医院、珠江医院以及广东省其他医药公司选用我院毕业生的情况来看,医药行业的网络信息、电子商务人才是医药市场最紧缺的和最急需的。

移动答疑的功能需求与流程分析 篇3

关键词 移动平台;答疑;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73-02

1 移动答疑的功能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不但可以解决大部分学生的疑难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然而教师具有有限性、流动性等特点,并且学生课后的分散性、提问的随机性,使得教师无法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并且学生也不能随时随地获得教师的帮助[1]。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目前已有的方法是:学生直接打电话给教师。然而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学生提问的随机性,并且教师无法实现实时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因而这种方法很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问题提交Web系统,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将结果回复给学生。目前,这种系统已经得到很大的利用,它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2-3],但这种基于Web的教学辅助系统必须要求学生、教师能够及时利用Internet。对于我国目前的网络环境来说,绝大多数高校师生可以方便地使用Internet,因而基于Web的教学辅助系统具有很好的作用,但也不能够满足随时随地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来说,教师与学生没有充分的网络环境,因而基于Internet的辅助教学系统在中小学更难以推广使用,达不到课后辅导的目的。

短信是手机提供的基本功能之一,人们之间利用短信进行交流是非常普遍的行为,因而基于短信的商务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4-6]。手机在我国占有率很高,很多家庭都拥有手机,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利用短信或语音功能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因而很多课后辅导方式可以采用手机通信的方式进行。一种课后辅导方式是:学生或家长直接打电话、发短信给相应的教师。对于一般问题来说,教师可以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然而对于很多疑难问题来说,教师也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并且由于学生提问的随机性以及教师资源的有限性,这种课后辅导方式在小范围很有效果,但无法实现大范围的推广。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文提出基于短信的移动答疑平台,此答疑平台的主要目标是为教师和学生、家长建立的短信交流平台。学生、家长可以将学生疑难问题以短信的方式随时随地发送给移动答疑平台,平台接收到手机发送的问题后,首先在系统中进行搜索,如果在系统中找到对应问题的解答结果,平台将结果发送给对应的手机号;如果没有找到,平台则将问题发送给教师进行解答。教师解答后发回平台,移动答疑平台将解答结果发送给对应的手机。这种辅导模式不但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提问的要求,而且实现了教师随时随地服务的能力,从而尽可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及时互动。而且此系统可以自动答题,以避免教师资源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考虑到很多学生可以轻松获得Internet服务,所以此平台也融合Web系统技术,使得学生不但可以利用手机访问系统,而且可以利用Internet访问系统,从而满足多种环境下的学生答疑需求。

2 移动答疑平台硬件体系结构

本文阐述的移动答疑平台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通信条件——Internet通信和手机通信,为教学辅导提供帮助。对于有条件的学生、家长来说,利用Internet提问可以减少通信费用,并且可以查询以前学生的疑问解答结果;而对于教师来说,利用Internet辅助教学系统将减少通信费用,和短信回复相比,更有利于将问题解答结果阐述清楚。利用手机将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教师进行解答,有利于学生及时获得解答结果。为了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此系统融合Internet和无线通信技术,其硬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手机)以短信的方式访问系统,也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系统,从而达到充分利用通信资源的能力。而对系统的管理是通过Web的方式进行。

答疑服务器中主要有答疑处理模块。如果是课程网站,这一模块是课程网站的一部分。当客户以短信的方式访问系统时,客户发送的短信通过服务提供商转发给系统,系统收到短信后,进行信息过滤,过滤后进行答疑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短信封装,最后转发给客户端的用户。当客户通过Web方式访问系统时,系统直接将问题传输给答疑处理模块,答疑处理模块处理完成后,以Web的方式将结果发布在BBS上,从而实现问题的解答。并且整个系统的管理也是采用Web的方式,主要是对系统进行维护性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使用华为的MAS服务器作为短信收发服务器,用一台PC机作为答疑服务器,数据库采用的MySql,开发环境采用J2EE和J2ME,用J2EE开发系统的服务器,用J2ME开发系统的客户端,系统开发时模拟器采用的是Sun公司的无线模拟器。

3 移动答疑工作流程分析

移动答疑平台会根据学生选择提问的平台进行相应的服务,系统提供了2种答疑模式,一种是基于Web的答疑模式,一种是短信答疑模式。不管是哪种答疑模式,都包含3部分内容:提问者(学生、家长)、答疑管理系统、解答者(教师或答疑系统)。

对基于Web的答疑模式来说,提问者首先登录到系统,然后提交自己的问题。答疑管理系统接收到问题后,首先在系统中查找答案,如果有,则直接将结果返回给提问者;如果没有,则返回“问题已发送给教师,答案在BBS中找”,并且系统将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教师。教师收到题目后进行解答,然后以用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系统,或者以Web的方式直接在BBS中回复。如果是以短信的方式回复给系统,系统将解答结果在BBS中公布。这种答疑模式的流程如图2所示。

对于短信答疑模式,提问者将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系统。系统接收到短信后,首先在系统中搜索答案,如果在系统中找到解答,直接将结果发送给提问者;如果系统没有找到答案,则将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教师。教师解答后回复给系统,系统将解答结果发送给提问者并且在BBS中公布。这种答疑模式流程如图3所示。

如图2所示,教师在接收到问题之后,可以选择回复方式,答疑结果发布在系统提供的BBS上,学生可以直接提取,所以这种模式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但不够及时。这时引用图3中基于短信的方式,可以及时将结果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学生,极大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但为了满足这种要求,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及合适的教师数量,或者采用多位教师协同解决。

参考文献

[1]卫爱军,杨电.教学辅导课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初步探讨[J].交通医学,2002.16(3):303-306

[2]陈美芳,项国雄.Blog在课堂教学辅导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2):30-32

[3]段丽艳,刘波.一个基于Internet的教学辅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6-29

[4]Schusteritsch R,Rao S,Rodden K.Mobile Search with Text Messages: Designing the User Experience forGoogle SMS[C].CHI'05 extended abstract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2005:777-780

[5]Maragoudakis M,Tselios K.N,Fakotakis N,Avouris M.N.Improving SMS Usability Using Bayesian Networks[C].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Hellenic Conference on AI,2002:179-190

功能需求论证 篇4

我们把对精神文化类的产品和劳务的欣赏、占有、使用以及享受等称之为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的性质就是对社会和他人提供一种精神财富, 供其消耗, 这种精神财富包括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两种形态。但同时, 这种消费的过程也是对精神财富的一种继承、消化、积累、创新和再造的过程。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势已经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的现象, 消费市场日渐低迷, 文化消费市场复杂、纷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够体现出当前的文化差异, 在这种文化消费趋势越加明显的情况下, 正确的认识并了解当今的群众对时下的文化需求满足的心理以及消费的差异、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1. 群众文化需求、消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特点

1.1 群众文化需求、消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群众的消费层次衡量出来, 它可以改变消费的趋势。近些年来, 数字化的娱乐消费席卷而来, 文化消费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形态[1]。

特别是最近, 电子产品正在迅速的普及, 并且分布呈现出平衡的状态, 这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消费形态, 它更将消费者对于群众文化的消费理念更新了。与此同时, 传媒市场也开始繁荣起来, 对于精神产品的消费, 逐渐使合理化和多样化达到平衡发展的趋势。近些年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正在不断向前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方向逐渐地深入到了群众的文化领域, 同时, 它也逐渐的走向了市场经济的领域, 这样一来, 很多的消费方式便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来展开, 其消费的投入也逐渐地受到了群众的广泛青睐。

从国家方面来讲, 国家正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力度, 开发和改善硬件设施和自然环境的投入, 同时也在积极地推广和普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知识, 建立其发展机制, 培育其发展体系。我们在群众文化的消费当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群众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书籍、电视节目等所占的比重, 与上网、健身和看电影等人数的比例相比, 明显有所提高。

1.2 群众文化需求、消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最近几年, 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 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开始提高。人民的消费资金和消费时间开始增多, 这使文化消费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2]。但是, 在对文化消费产品的选择中, 其取向依然还是偏向到实用性方面。非物质文化消费是一种差异性的消费, 如果它没有自己的特点, 没有和其它产品相区别的文化价值, 那么它就会缺乏竞争性, 所以, 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对文化产品的差异性更加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来, 历代的先民创造出来的珍贵财产, 它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和个性特点, 具有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文化产品符号价值的生产也需要其提供原材料, 可以利用各种传统的节日来发展旅游业, 利用各种民间戏曲来进行演出等。此外, 各种民间服饰还可以拿到纺织业, 实现产业化的运作, 来把我国的纺织产品的能力提升, 提高其竞争力。

2. 群众文化需求、消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当今社会, 高科技在迅速的发展着, 并且也正在不断地向文化领域渗透着, 新的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支柱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单单蕴藏着文化资源, 同时它也蕴藏着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3]。所以, 要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和继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注意审时度势, 要综合所有的因素, 为创造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产品提供一个可以提升的空间。

这需要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进行加大, 对文化消费的环境进行优化, 以群众文化消费形势的方式, 使全民都享受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成果。目前来说, 公共文化设施在一定的程度上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度有着一定差距。所以, 城乡群众对于文化的满意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而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的创意也有待于加强。

在群众文化的消费状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中, 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城乡的群众来说, 其文化消费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随着时间的发展, 他们不断地开始注重消费的品质[4]。在人均消费的指数中, 文化消费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加大。正因为如此, 我们需要把这一关键的时期充分的把握好, 利用已经开发好的, 或者等待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资源, 对文化消费的形势、内容进行创新, 对其质量进行提高,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促进群众文化需求、消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发展。

3.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样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 它包括一些民间的文学、音乐、舞蹈, 还有传统的曲艺、戏剧、竞技和杂耍, 还有传统的手工技艺以及民俗活动等。与其他的历史遗产、历史遗址以及历史人文景观等文化遗产比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加大力度去保护和延续, 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它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所以, 在今后, 笔者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的发展和继承下去, 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 也可以为群众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摘要:当今社会, 经济形势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形势, 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种日渐低迷的境况, 在此境况下, 文化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状态。当今的消费正在朝着文化消费的趋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文化状态最能够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在这种背景下, 怎样做才可以满足当前群众文化需求的心理和消费差异, 怎样做才能把文化消费领域内所凸显出来的瓶颈问题正确的认识全面, 这都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笔者作为湖北省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的一名演员, 今天在这里将就群众文化需求、消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做出简要的探究, 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

关键词:群众文化需求,文化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许嘉璐.训诂学与经学、文化 (三) [J].文史知识, 2010 (01) .

[2]柴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J].科学之友 (A版) , 2010 (01) .

[3]杨雪梅.“非遗”项目迎来“中国年”[J].科学之友 (A版) , 2010 (01) .

上一篇:随文下一篇:师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