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知识

2024-05-18

需求知识(精选十篇)

需求知识 篇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进一步了解广大农民最真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需求, 全面考察农民信息化水平和条件,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同方知网 (北京) 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农科院信息所联合开展全国范围内针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需求的专题调研。

1.1 研究对象

2011年4—8月, 项目组分赴海南、辽宁、陕西等地开展问卷调查, 历时5个月, 行程遍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2个市和区县。抽样人群主要选取2种:一种是以创业为代表的农村精英农民, 包括村官、种养大户、科普带头人、农技协带头人、创业农民;另一种是普通大众农民。其中精英农民是农村中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群体代表, 具有承担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促进科技文化知识在农村地区应用推广的技术和能力, 因而选取比例较高, 达70%。

1.2 研究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调查包括实地调查和个案访谈, 定量分析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象取自1 800个参与“三农”网络书屋建设与信息技术科普培训项目的人员, 抽取约1/3的样本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共计7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23份, 回收率为89%。

2 问卷分析

2.1 阅读偏好

为调查农民阅读方式是继续运用传统方式还是转向网络阅读, 问卷通过“您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调查对象的阅读方式由传统的书刊阅读占绝对优势转变为以传统书刊阅读为主, 数字阅读为辅, 阅读偏好开始向网络阅读方向转变。经调查分析可以得出, 调查样本选择电脑、书刊和手机方式阅读的人数分别为438、271、63人, 比重分别为57%、35%和8% (图1) 。

2.2 知识获取渠道

为了解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取渠道, 问卷分别从“您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和“您知道的国家提供的学习场所和渠道”2个方面进行调查。

2.2.1 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

问卷结果显示, 调查样本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各有不同, 网络、书籍、报刊、电视、政府农业部门和专业协会是调查样本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 分别占总人数的77.8%、66.8%、58.3%、57.0%、39.5%和35.8%, 其中有485人选择了网络这一途径, 表明调查样本除了从政府部门、协会等权威机构和传统媒体获取信息外, 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得科技文化知识不可或缺的手段 (图2) 。

2.2.2 已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

从对调查样本已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来看, 通过农技推广站、“三农”网络书屋、科普活动站、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文化共享工程、农民田间学校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8%、54%、50%、49%、42%、34%、18%和13%, 其中农家书屋、科普活动站、党员远程教育、农技推广站、“三农”网络书屋等场所是最为调查者熟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 (图3) 。

2.3 知识需求状况

为了解农民知识需求的详细状况, 问卷从“您目前最需要哪些知识”进行调查, 并分别对“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经济与工程”、“寻医问药”、“文学技术”、“教育及培训”、“党政法规”和“百姓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通过考察调查样本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 发现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知识需求在整个知识需求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选择比重 (文中对指标选择比重的统计指选择指标中某项选项的样本数与样本总数的比值) 分别为27%和18%, 同时调查样本对百姓生活、农业经济与工程和教育及培训也是需求较大的, 分别占12%、11%和11% (图4) 。由此可见, 农民对科技知识的关注点还集中在其实用性上, 所以, 提高受众的科学素质及满足其生产、生活的科技需求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通过进一步的具体调查发现, 对于种植技术, 农民更加关注种植综合 (239人) 、蔬菜 (179人) 和瓜果 (170人) 相关知识;对于养殖技术, 农民需要养殖综合 (219人) 、家禽 (194人) 、牲畜 (161人) 和兽医兽药 (134人) 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对于百姓生活, 农民更需要科普动态 (318人) 、吃 (223人) 和住 (171人) 方面的知识;对于农业经济与工程, 农民需要农业经营管理 (271人) 、农产品加工 (258人) 和农业工程与技术 (196人) 方面的知识;对于教育及培训, 农民更需要技能培训与竞技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对于党政法规,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和学法知法相关知识更感兴趣;对于寻医问药, 农民需要常见疾病和医疗保健知识;对于文学艺术, 农民对文学作品、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需求更大。

3 结论与建议

3.1“农家书屋”工程是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 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是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目前, 全国各地已建成农家书屋逾40万个, 根据规划, 到2012年, 农家书屋将全面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 真正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 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仍然很大, 上网查找成为广大农民补充知识的重要方式。

3.2“三农”网络书屋是农家书屋的有益补充

根据调查, 农民知识需求呈现出新变化。首先, 书籍和电视依然是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 农民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 电脑和网络成为更多年轻农民获取信息的首选。再次, 农民迫切希望学习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以促进增收。最后, 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很高, 对于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4,5,6,7,8]。相对于传统的农业信息获取途径, 网络信息在时效性、全面性、可获取性方面的优势明显, 在农村信息化的趋势下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内容数量有限, 对农业基层人员来说查找不方便, 而“三农”网络书屋中的数字出版物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及时、阅读方式灵活、方便阅读和查询检索、管理方便等优势, 且运营成本低。随着农村信息化设施的完备, 基层工作者信息化素质的提高, “三农”网络书屋成为农家实体书屋的有益补充。通过“三农”网络书屋, 农户可以向专家进行远程咨询, 发布农业信息, 向专家提出疑问寻求解答, 对于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还可以进行自主搜索查询, 排除冗杂繁琐信息, 变被动为主动, 直接切入要害, 解决问题。“三农”网络书屋弥补了传统书屋的不足, 是一个主动性高、互动性强的系统, 可以提高书屋使用率, 真正达到惠农、便农的效果。因此, 大力开发“三农”网络书屋是今后促进广大农民获取专业信息的必由之路。

3.3 进一步推进“三农”网络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在农村基层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但同时广大农民还需要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须进一步扩大农家书屋的发展规模和传播范围。网络知识传播要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进, 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新型大众媒体的优势, 积极建设“三农”网络书屋和进行农民远程培训, 通过多方协作、整合资源使科技文化知识能够适应农村实际需求, 发挥出传统传媒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洪亮, 张雯, 侯立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信息需求特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1) :391-392.

[2]郭翠华.关注农民知识能力及对图书馆需求[J].图书馆, 2008 (6) :41-42.

[3]陈瑛, 伍艺.湖南省农村文化信息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馆, 2009 (2) :58-66.

[4]李春花, 许永哲.基于农民知识需求的农村知识获取环境缺陷与对策探索——以吉林省延边地区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 2011 (1) :27-29.

[5]朱丹, 袁小玲, 张忠凤, 等.农村信息服务现状和农民知识获取憾力的舍析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 2010 (2) :40-43.

[6]郑文晖.农村政策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2) :10-14.

[7]原小玲, 贾君枝, 朱丹.山西省农民信息需求调查研究[J].情报科学, 2009 (8) :1194-1198.

陕西临床培训知识需求总结 篇2

1、蚁参蠲痹的治疗效果和预期治疗结果如何? 类风湿类

疾病为慢性病,患者的骨关节变形已经积累很长时间。我们的药在治疗预期结果是什么(面对初期患者、中期患者和重型患者)?我们的优势究竟是什么?我们给医生介绍时建议的联合用药方案是什么?

重庆市乡村农民文化知识需求调查 篇3

关键词:乡村 农民 文化知识需求

一、样本资料

根据06年提出的“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从1小时经济圈的21个区(县)中抽取5个(其中主城区1个,其他随机抽取4个);从渝东北翼共11个区(县)中抽取3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抽取2个,其他随机抽取1个);渝东南翼6个区(县)全是国家级贫困县,从中随机抽取2个。我们向10个区县分别发放36份问卷,共计360份,回收351份,回收率97.5%,去除无效问卷49份,最终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83.8%。受调查农民基本情况如下:男性占53.1%,女性占46.9%;初中占32.59%;小学和普通高中,均占20.57%。而中专和技校仅占8.54%。从未外出打工,占45.89%;正在外打工,占31.96%;以前打工、现在务农的,占18.35%。

二、结果与分析

(一)生存性文化需求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就自己最需要的科技知识而言,计算机信息、种植技术、家电维修和养殖技术是农民最青睐的,而选择木工、纺织以及藤编等农村传统工艺的比例很小,这就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电子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现代化的理念传播也越来越广,对相关知识和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性别与此题的交互分析看出,男女在选择家电维修、木工和纺织方面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就选择自己想学的家庭生活来看,疾病预防、家庭关系和子女教育三方面的比重最大,这说明现在农民对健康、教育以及建立和和谐的关注度日益攀高,而对美容和服装制作的需要不高,这表明农民目前对高档用品的需求较少。通过性别交互分析看出,男女在选择子女教育方面存在非常显著地差异、在选择厨艺、美容和服装制作方面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

(二)发展性文化需求

在最想学的法律常识中,民事纠纷和农民工维权这两方面的知识的比重最大,这表明农民对自身切身利益的关注很高,维权意识越来越高,但是对这两方面的法律知识了解甚少。通过分析看出,男女在选择农民工维权方面存在差异、在选择民事纠纷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

在文化方面,农村最缺少的文化活动是三下乡、体育和文艺演出,农民最喜欢收听(看)歌曲演唱和电影,农民最想参加的文娱活动就是唱歌,村镇不经常开展文艺活动的比例高达46.5%,这就说明农民的文化需求比较单一且集中在电视和唱歌而体育、高雅音乐、传统节日项目方面。通过分析,男女在曲艺、戏剧、赛龙舟、跳舞、棋牌选择方面存在及其显著差异。

在体育方面,球类项目是农民最想参加的体育活动,村镇不经常开展体育活动的比率高达60.1%,这就说明农民只是集中在球类体育方面,对趣味体育、休闲体育以及投掷类的项目涉及很少,需求成畸形发展。

三、建议与措施

针对我国農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地指出了今后5年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对此,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财政支持。

1.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激励机制。

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无论是农民还是干部,均将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主要困难归结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其次才是缺乏场所、人才不足,一些地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网破、线断、人散”。因此,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解决文化设施落后、短缺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是当前最首要的问题。

2.加大农村基础教育资金和教师资源投入。

自1998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至今已经14年,但农村部分地区青少年群体对于基础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不容忽视,就地区而言,应继续深入落实2010年颁布实施的“关爱留守儿童9大行动”,积极解决农村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问题,并按照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有针对地投入,例如对于“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农村地区应该加大现代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用以加强对农村地区中学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普及,而对于“东北翼和东南翼”的农村地区,特别是位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基础教育硬件设施(如:课本、书桌、教室)的投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避免人才流失。

(二)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完善的重要载体,乡镇综合文化站应该在对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文化站机构设置和功能规划,如设立心理、法律相关咨询室等,来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

(三)完善“三农”政策,关注农民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机制问题加快建立“市县指导、城乡互动、乡村组织、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区(市)县要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和互动,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力度。各乡镇和村要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自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农村文化建设途径的多样化。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的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解决农民自办文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宝庭.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问题[J].光明日报,1997(0822):7

[2]蔡少远,雷萍等.成都市农民文化需求调查报告[J].中华文化论坛,2007(1):136-148.

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与激励 篇4

21世纪,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型员工及其生产率[1]。人类的生产实践从古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工业时代到工业化,由科学管理时代到现代;竞争的焦点不断随之改变,由生产导向转为产品导向,由局域化面向全球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断升温,由你死我活的竞争进入温和状态,产生了合作化双赢模式,而竞争的焦点现已转入人才的竞争,知识型员工登上竞争的舞台,成为争相研究的亮点,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将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

1 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现状

在CNKI中国知网上通过关键词“知识、员工、激励”及“知识、工作者、激励”对1979~2007年的文献进行索引,共有相关学术论文及优秀硕博论文430篇,可见,由于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携带者——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充分重视。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弗朗西斯·赫瑞认为:“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2]。

知识型人才具有两项重要的能力,即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知识型人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具有较高的素质、独立自主性、较高流动性、高成就动机、一定骄傲性、劳动复杂性等[3]。由于工作特点,知识型工作者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和高度的工作自主性,具有专业特长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工作成果不易直接评价,具有高度的流动性[4]。知识型员工主要依靠存贮在大脑中的智力资本提供服务,其劳动具有复杂性[5]。如果按职业 界定, 典型的知识型员工有:企业高级管理者、高级技术与经济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教育、医务、法律工作者等等[6]。

实证研究表明,技术类知识型员工的成长需求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工资报酬与奖励、个人的成长机会、工作的挑战性与价值性、工作的自主性、企业的发展前景;管理类知识型员工的成长需求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位于前五位的依次是:工资报酬与奖励、晋升机会、企业的发展前景、工作的保障性与稳定性、领导层的管理水平[6]。

另有研究结果表明,业务成就、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个人成长是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高级、中级、初级知识型员工分别偏重业务成就、工作环境、薪酬福利;39岁以下的知识型员工偏重薪酬福利,29岁以下的员工偏重个人成长;硕士学历以上的偏重业务成就,而本科以上的偏重个人成长[4]。

根据需求研究结果,专家学者们从理论上提出构建关键业绩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工作业绩评价与考核;构建基于工作业绩评价的复合型多层次报酬体系;考虑适当的“内部报酬”激励方式;营造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和谐相处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根据组织的目标和任务要求进行充分的授权,不处于繁琐的规章制度束缚之下被动地工作;为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机会与支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高于一切,强调对知识型员工的人本管理和参与式管理[7]。激励和引进高级知识型员工应当以“业务成就”为重心构建相关政策体系[6]。

2 知识型员工需求实证研究

2.1 研究设计

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是多样性的,随着地区、年龄、学历、工作及单位性质等因素的不同,其需求呈现不同趋势。本实证研究的目的是分析:1)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程度,以验证是否与先前的研究呈一致性;2)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满足程度,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激励方案,获得现实生产率;3)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发挥程度,以探求组织人力发展潜力。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问卷主要依据已有问卷,并略作改动形成。通过对洛阳市证券公司、医院、国营企业、私营企业等组织内的知识型员工发放问卷120份问卷,有效回收89份,回收率74.16%,其中:男性49人,女性40人;25岁以下占6.7%,25~35岁占48.3,35~45岁占35.9%,45岁以上占9%;大专以下占13人,大学专科39人,大学本科32人,硕士5人;工程师及技术人员20人,管理人员41人,医生5人,财务人员4人,经济咨询和翻译各1人,一般工作人员17人;来自国企、私企、医院和证券公司的分别为19人、48人、10人、12人。

2.2 实证结果分析

1)需求程度说明

根据spss12.0统计数据显示,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单位前景、领导素质、管理制度、能力发挥和薪酬奖金。如表1所示。而与个人发展和个人特质相关的因素却排在最后,如表2所示。

2)感受程度说明

员工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可通过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感受情况获得。从表3、表4可看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普遍感到不满意,最高平均值只有2.91,不及最低需求程度,其中薪酬奖金的满意程度几乎只达到需求程度的50%。

3)发挥程度

知识型员工的个人能力在工作中的发挥程度最高值只有4,平均发挥程度不到3,即没有发挥到60%。

4)结果分析

从需求程度统计结果看,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同先前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人们最关心的需求是有关能力发挥保证方面的因素,当然薪酬依然是人们非常重视的因素。从工作感受程度统计结果看,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尤其是重要的需求方面,因此,组织需要慎重考虑对员工的正确激励。管理出效益,没有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只能发挥到66.6%,这种结论在发挥程度统计结果中得到了体现,综合需求程度和满意度可反映出组织的普遍存在管理不力的情况,因此使得人力资源的能力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3 知识型员工激励对策

3.1 激励基础——规范管理

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上具有强烈的自主性,但使得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是他们要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组织的目标是什么,上层管理者的要求是什么,他们的工作评定主体是谁等等。而这些工作均来自于组织的规范管理。规范管理即是规范组织管理上的各种行为和流程,目的在于使组织的工作顺利进行。而规范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做好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起源于科学管理时代,主要是分析某种工作的流程和需要的技能,制定有效率的流程并寻找有效率的工人。工作分析的重要性早已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工作分析是重要的组织激励基础却未引起充分的重视。知识工作者往往由于自己的徒劳无功而积极性受挫,继而失去工作的热情。

3.2 激励方式——哑巴式管理

知识工作者的显著特点就是他们独立性强,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同时不愿意受他人指使和命令。“哑巴式管理”是减少口头命名指使、采用书面委托进行工作指示、避免出现逆反心理的管理方式[8]。

首先要求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将任务的具体完成情况以条目的方式列表于纸上,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完成的内容进行工作并及时将工作情况记录在这张表上。如果工作人员根据表上列明的项目完成工作,属正常情况,发生疏漏,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如果工作人员在表上列明的项目外补充疏漏,应得到奖赏。

3.3 激励环境——学习型组织

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直接导致企业可能的成功与失败,所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市场信息,适应市场需求是每个企业乃至每个人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根本保证。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9]。

首先是认识教育。认识包括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所需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把握程度的认识、与他人进行联系的技能的认识、与企业发展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认识及对企业和市场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会认识自身、企业、市场等因素的优势与劣势,是不断武装自己的基础,“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只有对各种因素有了充分的认识,才会对学习新业务、新技能、新知识等充满欲望,以顺应发展趋势、满足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培训、讨论、参观等方式进行认识教育,开拓员工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士气,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氛围。

其次是全员参与的帮助计划。认识教育的目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学习欲望,其结果是引导员工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同解决,时刻把企业的发展同个人发展联系在一起。帮助计划旨在让每个员工找到企业管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计划。具体操作方法是企业管理层根据本部门业务情况同下属一同分析有哪些工作要做、如何能做好、需要什么物资或人力的帮助。全员参与的帮助计划即指在找到问题后,判断需要哪些部门和人员的帮助并反馈给管理层以期得到帮助,管理层从战略角度对下面反馈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并进行人员物资的合理调配,发挥协调控制职能。

再次是战略性培训。认识教育是培训的内容之一,但只是针对员工情况进行的导入式教育,也是实行战略性培训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战略培训是企业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的战略性培训,它不仅包括个人所从事的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还应包括诸如企业文化教育、管理知识、营销知识、市场知识及相关技能等的培训;培训内容及深度针对培训对象不同而有所侧重;培训方式根据实际接受能力可采用集中授课、专门培训、特别指点等[8]。

3.4 激励方案——结合多样化需求

以人为本不是无限宽容,正确激励促进共同发展。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10]。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戴夫·乌里尔克认为:“人力资源=能力×投入程度”[11]。如果你的员工具有相当的能力,但他不能进行深度的投入,无法和企业共创繁荣和幸福,无论你如何“以人为本”,都得不到所期待的产出,那么企业领导需要重新审视一下激励目标和方式。

激励就是创设满足职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马斯洛的动机理论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实施不同的激励,可发挥人的潜能,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诸如公司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和生活条件等因素看作是保健因素,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改善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而诸如成就感、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在职业上得到发展等激励因素才可起到激励的作用;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在确认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情况下才去努力工作并达成组织的目标;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提出的观点是,一个人不但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同时也关心与其他人的相对报酬,他要衡量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

企业在进行员工激励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受激励者的性质,其次要对受激励者的需要进行调查了解。企业以人为本是为了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他们对企业满意,努力工作。只有找到员工真正的需要,才能对症下药,激励得当,而不是一味宽容,在企业里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既浪费精力也浪费财力。在我们对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人们对于个人情况过于谨慎,因此,企业若要真正得到员工的真实想法,通过他人的侧面了解、间接问询等非正式调查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8]。

4 结 语

知识型员工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课题,对于知识工作的有效激励和潜质开发,决定企业、地区和国家的竞争优势,是核心竞争力来源。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进行某个地区的实证研究,得出某时期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因素,从而提出激励对策。但是,由于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同、人们伴随社会发展导致需求发生变化,所以,针对不同时期的人们需求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也应引起关注,以便动态调整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陈军,隋欣.当前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略[J].商业研究,2006,(6):41-44.

[3]张向前.知识型人才和谐管理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10):6-12.

[4]陈井安,景光仪.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101-105.

[5]赖长林.关于知识型员工有效激励模式的思考[J].求实,2005,(2):230-231.

[6]管宝云,赵全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需求与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122-126.

[7]徐拥军.基于知识人假设的知识型员工引导激励模式[J].求索,2006,(3):62-64.

[8]勾晓瑞.如何“从知道到做到”[J].企业活力,2008,(5):90-91.

[9]周三多.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0]赵文善.浅谈人本管理[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6):30.

需求知识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保障基金的启动资金由期货交易所从其积累的风险准备金中按照截至2006年12月31日风险准备金账户总额的__缴纳形成。A.10% B.15% C.20% D.25%

2、一般而言,在期货交易中,资金量越大的交易者,对的重视程度越高 A:技术面分析 B:基本面分析 C:未来预测分析 D:市场有效性分析

3、商品期货主要包括__。A.外汇期货 B.农产品期货 C.能源期货 D.金属期货

4、在得出某农民的小麦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除____外均保持为常量。A:技术水平B:投入品价格

C:自然特点(如气候状况)D:小麦的价格

5、下列关于看涨期权的描述,正确的是__。A.看涨期权又称卖出期权

B.买进看涨期权所面临的最大可能亏损是权利金

C.卖出看涨期权所获得的最大可能收益是执行价格加权利金

D.当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当时的标的物价格时,应不执行期权

6、甲是某期货公司的经理,与乙是好友,一日甲邀请乙到他家作客,乙来到甲的书房无意间看到甲的公司文件,发现有一期货交易将会使其大大获利,于是偷偷记下了这个交易名称,第二天进行该交易获利10万元,则甲的行为()。A.不构成犯罪 B.构成内幕交易罪 C.构成泄露内幕信息罪 D.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7、套利,是指分别卖出(买入)两种不同执行价格的1手期权,同时分别买入(卖出)较低与较高执行价格的1手期权 A:跨式 B:蝶式 C:飞鹰式 D:转换

8、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将惩治有关期货犯罪的条款正式列入《刑法》。A:1993年 B:1999年 C:2003年 D:2007年

9、如果套期保值者能争取到一个有利的(),套期保值交易就能赢利。A:利息 B:基差 C:现货价格 D:期货价格

10、下列关于期货居间人的说法,正确的有__。A.居间人隶属于期货公司

B.居间人不是期货公司所订立期货经纪合同的当事人 C.期货公司的在职人员不可以成为本公司的居间人

D.期货公司的在职人员可以成为其他期货公司的居间人

11、客户保证金不足时应该。A:允许客户透支交易 B:及时追加保证金 C:对客户进行强行平仓

D:无期限等待客户追缴保证金

12、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除会员外,还有其所代表的__。A.商品生产者 B.商品销售者 C.进出口商 D.市场投机者

13、业内公认的第一只期货投资基金的创始人是__。A.理查德·道前(Richard Donchian)B.唐(Dunn)C.哈哥特(Hargitt)D.索罗斯

14、在分析KDJ指标时,若K上穿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K在D已经开始抬头向上时,发出的卖出信号比较可靠 B.K在D已经开始抬头向上时,发出的买入信号比较可靠 C.K在D还在下降时,发出的买入信号比较可靠 D.K在D还在下降时,发出的卖出信号比较可靠

15、是期货交易所的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组成。A:股东大会 B:会员大会 C:董事会 D:理事会

16、期货经营机构的管理人员应当指导、监督下属期货从业人员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修订)》。从业人员受到机构处分,机构应当在作出处分决定、知悉或者应当知悉该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被调查处理事项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报告。A.协会

B.期货公司总部 C.期货交易所 D.中国证监会

17、K线图的四个价格中,____最为重要。A:收盘价 B:开盘价 C:最高价 D:最低价

18、以下对期权交易的描述正确的是__。A.期权的卖方可能的亏损是有限的 B.期权的买方可能的亏损是有限的 C.期权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称的 D.期权卖方最大的收益就是权利金

19、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期货公司进行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人。A.1 B.2 C.3 D.5 20、期货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______个月未开始营业,或者开业后无正当理由停业连续______个月以上的,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办理期货业务许可证注销手续。()A.1;3 B.3;3 C.1;6 D.3;6

21、下列关于套期保值者的说法,正确的有__。A.套期保值者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经营风险的场所

B.套期保值者可以利用期货合约对将来要买人或出售的某种标的物价格进行保险

C.金融期货的套期保值者包括金融市场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等 D.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者是生产商、加工商、经营商等

22、会员制期货交易所理事会应当对会议表决事项作成会议记录,由出席会议的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A:理事

B:理事和工作人员 C:理事和记录员 D:投赞成票的理事

23、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被有权机关立案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的,期货公司应当在知悉或者应当知悉之日起__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报告。A.3 B.5 C.7 D.15

24、《期货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客户既未对交易结算报告的内容确认,也未在期货经纪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出异议的,__。A.客户不得开新仓

B.提为客户对交易结算报告内容有异议 C.期货公司应催促客户尽快确认

D.视为客户对交易结算报告内容的确认

25、期货公司的交易软件、结算软件供应商拒不配合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的调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的罚款。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若K线呈阳线;说明__。A.收盘价高于开盘价 B.开盘价高于收盘价 C.收盘价等于开盘价 D.最高价等于开盘价

2、下列属于期货套利与期货投机交易区别的有__。

A.前者从不同的合约间或不同市场间的相对价格差异中盈利,后者利用单一合约盈利

B.前者同时进行多头和空头交易,后者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买或卖 C.前者的交易成本通常比后者高

D.前者的潜在利润来自价差的增减,后者的潜在利润来自合约价格的涨跌

3、下列关于基差的理解,正确的有()。

A.基差是衡量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重要指标 B.在正向市场上基差为负值

C.理论上基差最终会在交割月份趋向于零

D.市场从反向市场变为正向市场意味着基差走弱

4、期货公司的以下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的是。A:私下对冲 B:与客户对赌 C:强行平仓

D:将客户指令入市交易

5、期货市场主体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__。A.期货交易所的风险管理 B.中国期货业协会的风险管理 C.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 D.客户的风险管理

6、会员制期货交易所会员的基本权利有()。A.参加会员大会

B.行使表决权、申诉权

C.联名提议召开临时会员大会 D.在期货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

7、下列关于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的说法,正确的是__。A.美式期权在美国市场交易

B.美式期权的买方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的任何交易日都可以行权 C.欧式期权在欧洲市场交易

D.欧式期权的买方只能在合约到期日行权

8、期货公司总经理或者相关负责人对首席风险官提出的问题不整改或者整改未达到要求的,首席风险官应当__。

A.及时向期货公司董事长、董事会常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者监事会报告 B.向中国期货业协会报告

C.必要时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D.不设监事会的,可报告监事

9、期货合约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__的标准化。A.商品品质 B.商品计量 C.交割月份 D.交割地点

10、下列关于期货投机者的说法,正确的有__。

A.期货投机者试图预测商品价格未来走势,甘愿利用自己的资金去冒险 B.期货投机者利用期货市场转移价格风险

C.期货投机者不断买进卖出期货合约,期望从价格波动中获取利润 D.当投机者预测标的物价格将要上涨,就择机买进期货合约

11、在__中,进行卖出套期保值交易,可使保值者实现净盈利。A.正向市场中,基差走强 B.反向市场中,基差走强 C.正向市场转为反向市场 D.反向市场转为正向市场

12、按照一般性的资金管理要领,若某账户总资本金额是10万元,该投机者买入黄金期货合约后,该黄金期货合约的价格下跌。则下列情形中,应进行及时平仓的有__。

A.交易损失达到3万元 B.交易损失达到1万元 C.交易损失达到2 000元 D.交易损失达到500元

13、依《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规定,申请设立期货交易所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提交()。A.申请书

B.正式的章程和交易规则 C.拟加入会员或者股东名单 D.期货交易所的经营计划

14、在期货交易中,关于买方客户对货物质量、数量的异议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买方客户应当在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异议 B.买方客户应当在期货经纪合同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异议权 C.买方客户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异议权的,应视为无异议 D.买方客户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异议权的,应视为有异议

15、下列属于期货交易基本特征的有__。A.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

B.期货交易在期货交易所内外均可以进行 C.期货交易具有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的特点 D.期货交易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16、下列______衍生品种已经在某些交易所上市,实现了期货合约无基础现货市场交易。

A.股票指数期货 B.商品指数期货 C.天气指数期货

D.自然灾害指数期货

17、有根据认为会员或者客户违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并且对市场正在产生或者即将产生重大影响,为防止违规行为后果进一步扩大,期货交易所可以对该会员或者客户采取下列()临时处置措施。A.限制入金 B.限制出金 C.限制开仓

D.提高保证金标准

18、期货公司申请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时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__。A.加盖公司公章的营业执照和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B.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关于期货公司申请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的决议文件 C.申请日前2个月月末的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报表

D.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文本及执行情况报告

19、根据《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下列关于风险监管报表报送的说法正确的有__。

A.期货公司结算负责人应当在风险监管报表上签字确认

B.制表人对风险监管报表内容持有异议的,应当书面说明意见和理由 C.期货公司应当建立按月、年编制并报送风险监管报表的制度 D.独立董事应在风险监管报表上签字确认

20、首先推出生猪和活牛等活牲畜期货合约的是哪一家期货交易所____ A: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B: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 C:纽约期货交易所 D:纽约商业交易所

21、在期货投机交易市场上,为了尽可能增加获利机会,增加利润量,必须做到__。

A.分散资金投入方向

B.持仓应限定在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数量之内 C.保留一部分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D.满仓交易

22、移动平均线的特点有__。A.追踪趋势 B.超前性 C.波动性

D.助涨助跌性

23、下列属于期货交易制度的有()。A.限仓制度

B.套期保值审批制度 C.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D.大户持仓报告制度

24、指定交割仓库针对交割商品的管理主要有__。A.商品审验及开具仓单 B.交割储备商品的管理

C.为客户提供配套服务,及时安排交割商品的运输 D.交割违约的处理

25、在英国,实施政府监管的机构是证券投资委员会(SIB),其下设的自律组织主要包括__。A.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涉及证券、期货和期权业务的公司

B.投资管理监管组织(IMRO),监管从事基金管理的公司

C.金融中介、管理人和经纪商监管协会(FIMBRA),监管提供咨询和安排交易的中介公司

D.人寿保险和单位信托基金监管组织(LAUTRO),监管推销人寿保险和单位信托基金的公司 A.投资管理监管组织(IMRO),监管从事基金管理的公司

B.在英国,实施政府监管的机构是证券投资委员会(SIB),其下设的自律组织主要包括__。

C.金融中介、管理人和经纪商监管协会(FIMBRA),监管提供咨询和安排交易的中介公司

D.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涉及证券、期货和期权业务的公司

心力衰竭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 篇6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为临床开展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提供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参考。方法:随机对112例愿意合作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信息需求表,以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最想了解的健康内容是发病原因和急救常识,其次为疾病转归、饮食调护、用药知识等。结论: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案,不断给予调整,才能有的放矢,突出成效。

【关键词】 心力衰竭;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30-01

绪论

心力衰竭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果[1]。近年来,尽管一些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心力衰竭发病率却在升高。这显然与人群年龄老年化、冠心病 治疗 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时间延长有关。65岁以上的患者住院最常见原因是心力衰竭[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心力衰竭的转归及治愈程度将直接 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心力衰竭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发作,保证生活质量就更为重要。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我院对112例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12例愿意而且有能力合作患者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病情复发情况、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宣教的时间、方式、出院指导的具体内容等方面。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统一由护理小组组长分发, 先讲解问卷中各项内容及填表要求,被调查者了解后逐项填写,无文化者由调查人调查后代填写。发出问卷共112份,收回112份,有效率100%,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112例住院患者中,男72例,占64.29%,女40例,占35.71%。平均年龄56.8岁。职业分类:工人35例,地方职员(含离退休)33例,农民29例,学生9例,无任何职业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11例,高中29例,初中及初中以下63例,文盲9例。

2.2 住院时间 <1周59例,1周~1个月以内有42例,>1个月11例。对自己病情基本了解29例,不了解81例。

2.3 病情复发情况 无复发62例,复发2次32例,复发3次17例,复发3次以上6例。

2.4 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程度的调查,患者最想了解的是发病原因、急救知识和治疗方法,其次是疾病转归、预防措施、用药知识、饮食调护、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常识等。

2.5 对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看法99 %以上认为很有必要,认为可有可无不到1%,没有人认为不必要。88%的患者认为健康教育应在住院3天内,10%的患者认为应在出院之前,2%的患者认为没关系。说明患者对健康教育有着迫切的要求。

2.6 对出院指导需求 认为十分必要占92.5%,不太必要占5%,不必要占2.5%。对出院指导的需求可反映出患者愿意与医务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有利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咨询,也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7 效果评价 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可不同程度了解了有关心衰的基本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有效地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次数。不仅有益于患者,还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也减轻医院的压力。

3 讨论与对策

3.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诊疗技术较前大为进步,但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仍不免因心力衰竭的发作而致残或死亡。因为治愈出院后,易中断门诊随访及常规服药治疗,又不正确给药方法,不知怎样选择体力劳动以及控制钠盐摄入等等,增加诱因出现,常出现病情复发。健康教育的效果经由患者自身完成,并且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自觉控制诱发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如呼吸道感染、体力劳动过度、情绪不稳定、饮食不合理、中断服药等)可以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仪器的广泛运用,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如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一些卫生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可助长正面的保健行为。因此对住院或出院后正在门诊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关心力衰竭常识的系统教育很有必要。

3.2 健康教育的形式 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抓好教育时机,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教育以符合个体需要。从调查结果可见,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形式要求是多样化。最希望的是书面资料,因为书面资料可达到图文并茂,长期保存且随时可查询。其次是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因为个别指导具有较好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护患沟通。因此护士要知识广博、善于沟通才有能力胜任此项工作,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交流技巧的护士能使患者产生信任感,于是乐于接受护士提供的保健信息,共同建立指导、合作或参与型的护患关系。

3.3 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需要确定方案并注意随时评估,不断调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成效突出。

3.3.1 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病情 发展 及转归与心理、情绪、社会刺激等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因素有密切相关,患者能否维持健康及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相关性[3],同时还应教会家属提供情感支持。

3.3.2 避免诱发因素 据统计有80%~90%患者病情复发是由诱发因素诱发,对防治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4]。要教会患者如何做好防感染、防体力劳动过度、限制钠盐摄入、忌暴食暴饮、做好避孕措施并坚持服药。

3.3.3 遵医嘱给药 指导患者应定期复诊,不能麻痹大意,按时服用强心药,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和观察洋地黄毒性反应表现。间断使用利尿剂以及必要时加用扩血管药等。掌握各种服用方法、剂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3.3.4 症状和体征的自我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每天测体重、计尿量,评价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测量血压,同时应教会其对急性发作处理、如何改善睡眠、防体位改变跌倒的具体方法。

3.3.5 根据心脏功能合理制定活动计划,逐步提高活动量,维持和提高心脏代偿功能。

4 结论

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心力衰竭的主要特点有 :长期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复杂性、预后差、直接 影响 日常生活,消耗一定费用。因此培养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调节生活习惯,实施自我管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减少伤残程度,促进功能恢复,力求最好的预后。

参考 文献

[1]卢兴.心力衰竭病理生 理学 从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

[2] 张子彬(中),郑宗锷(美).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 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7.

[3] 郝庆英,郝玉芳,曾利琴,等.心血管患者家庭功能及其行为方式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1991,15(5):34.

基于知识受众的需求与服务研究 篇7

需求是个体感到某种欠缺和不足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往往通过愿望、意向等外显方式, 被人间接地认识或理解。需求具有对象性, 它总是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追求。尽管每个人的具体需求状况不同, 这些目标的优先性大致符合这样的顺序。最优先的需求往往会垄断机体的意识和能力, 直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那个目标。当这个欲望得到满足, 处于优先等级中的下一个欲望就开始逐渐出现。识众的需求属于一种心理感受, 它是识众因自身的知识缺乏而引起的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和欲求, 如知识检索的需求、知识阅读的需求等。

二、知识受众的需求

1. 知识受众需求的类型

知识受众需求可从不同角度、依不同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 如依照知识受众需求的用途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消遣需求。这是知识受众较低层次的一种知识需求。这种需求对识众有娱情娱志的作用, 其特点是需求范围模糊, 使用的知识媒介也容易更换, 知识内容的获取有浏览性、随意性, 而且知识获取行为在时间的保持上也长短不定;二是学习需求。这是知识受众较高层次的一种知识需求。这种需求能够满足识众成才的愿望, 其特点是需求范围明确, 使用的知识媒介不容易更换, 知识内容的获取具有专注性, 而且知识获取行为在时间的保持上也较长, 富有周期的规律性;三是研究需求。这是知识受众最高层次的一种知识需求。这种需求的识众探索、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 其特点是, 需求范围极为明确、具体, 使用的知识媒介相对稳定, 知识内容的获取具有专指性、唯一性, 知识获取行为在时间的保持上具有阶段上的连续性。

依据知识受众需求的显现程度, 我们还可将其划分为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两大类。潜在需求是指识众需求处于内在需求心态层面, 尚未表达、显露出来。这种需求状态一般不易察觉, 尤其不易进行测量分析;现实需求是已表露和外化在识众行为指向上的一种需求状态。这种需求较容易察觉并能够测量分析。

总之, 依不同的角度, 选择不同的标准, 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知识受众需求类型。知识受众需求是知识服务工作的基本依据。知识集合只有将识众需求与知识提供紧密结合起来, 知识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而深入了解识众需求、掌握各类型各层次识众需求的特点, 也就成了知识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

2. 知识受众需求的了解

了解知识受众需求是具有相当难度的知识服务工作的内容。不同的知识服务部门因其服务手段与方式的不同, 了解识众需求的难度也不同。如广播、电视部门, 它所面对的知识受众有分布的广泛性、存在的隐蔽性、交流的单向性等特点, 因而要了解识众的需求就非常困难, 有时需借助大规模的识众调查方能奏效。而以往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馆员与识众属于“在场”交流, 加之识众能在服务过程中留下大量借阅、咨询方面的记录, 因此相比之下, 了解图书馆的识众需求难度相对小一些。

图书馆知识受众的了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借阅、咨询、上机等记录资料对不同识众的需求类型、数量、学科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藉以了解文献的借阅率、借阅周期;了解识众需求倾向、主题范围、语种结构、时间跨度等具体问题;二是通过交谈、主页留言板、BBS、E-mail等交流方式, 了解识众个体的特殊需求。前苏联的图书馆不仅充分利用交谈法去了解读者需求, 而且有的图书馆为了解读者喜好的知识领域与专题, 还为读者建立“兴趣卡片”, 以此来准确掌握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采用社会调查方法了解识众需求, 如通过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仪器检测、网络调查等不同调查方式去了解识众需求状况、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等。

三、知识受众的服务

服务是人们以活动形式提供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知识受众服务, 是知识工作者运用各种资源满足识众知识需求的劳动过程。知识受众服务有以下几种特性:一是知识受众服务作为一种劳动, 与生产劳动有相同之处, 即其劳动成果也能形成劳动产品|服务产品, 含有价值与使用价值, 但它一般不作为“物”而用, 大多属于非实物形态, 如同普通商品的售后服务一样, 虽然也能进入市场, 但却是原商品的无形部分, 因此具有非物质性, 并且服务水平、质量也不能用衡量物的“硬”方法来测定;二是知识受众服务具有所有权不可转让性。即知识工作者利用知识服务机构资源提供服务劳动, 当服务结束后知识服务机构的资源并未转让给知识受众, 如图书馆员利用馆藏资源向读者提供完服务之后, 图书馆资源所有权并未转让给读者, 这就如同旅客旅行、住宿, 交通工具、客房被使用过后, 所有权并未让渡出来。所以识众不能向买商品那样, 事先货比三家来确定商品的质量, 他只能通过接受服务的感受来判定服务的好坏;三是知识受众服务的非盈利性。目前我国一些知识机构, 尤其是图书馆属非盈利机构, 不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 而是通过市场进行分配, 其服务也就具有了非盈利性。一旦图书馆服务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那么低收入的识众就会被拒之门外, 所购书刊也会尽量迎合普通低层次识众的口味, 从而损害整体公平获取知识的利益;四是服务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同一性。由于知识受众的服务具有非物质性, 因而服务成果往往属于无形的、不可贮存的, 它只能与识众消费的介入相始终。服务的开始也是消费的开始;服务的结束, 也是消费的结束。所以知识受众的服务还具有间接性、阶段性等特征。

1. 人文服务原则

所谓人文服务, 就是以知识受众为本位、为中心的服务。以往图书馆服务不是以“人”为本去设计的, 而是以“馆”为本去设计的。如图书馆的评估往往是以藏书量的增长、馆舍设备的扩充、馆员的培养、自动化与数字化等项目为主要指标, 而读者的满意度则处于次要地位。然而知识受众是图书馆服务主体, 知识受众的服务只有主体“进入”才能进行、实现, 因此识众服务应吸引识众“大量进入”、“深入进入”, 要以主体的需求为依据, 尽量去满足主体的需求。如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缩短新书上架的周期, 强化“一站化”服务方式, 提倡服务的多样性、个性化等。所有服务手段、方式的选择不应以是否先进、高技术化为标准, 而应以是否能满足识众需要、使识众满意为标准。

2. 充分服务原则

所谓充分服务, 就是全面开掘知识服务机构资源, 最大限度地满足知识受众的一切需求。如果说人文服务原则是将服务导向识众及其生命价值上的话, 那么充分服务原则解决的则是如何为识众服务并达到一个什么程度的问题, 它是知识服务人员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充分服务原则, 不仅是针对那些正在接受服务的现实知识受众, 而且还应该包括暂时不能接受服务的潜在知识受众。即充分服务原则的实现程度不能仅以现实识众的满意度去衡量, 还应该以其潜在识众群扩展的程度来衡量。

3. 多样化服务原则

多样化服务是指知识服务机构或人员给知识受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供识众选择, 以使其在获取知识时更觉便利及有效。多样化服务原则是对人文服务、充分服务原则的具体落实与体现。多样化服务的原则已经在社会的服务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为多样化的服务能让服务企业赢得更多的顾客, 带来丰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呼吉图.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21)

[2]焦晓蕾.新农村建设中的图书馆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13)

[3]张树新.刍议Web2.0技术在高职图书馆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7)

[4]吴方方.论新形势下对图书馆读者的服务创新[J].硅谷, 2009 (9)

[5]赵玉花.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4)

[6]倪少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4)

[7]张艳.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如何提高服务能力[J].机械管理开发, 2009 (6)

需求知识 篇8

产品设计是复杂的创新设计过程, 注重从知识获取角度辅助设计[1]。在不同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有不同知识需求, 设计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获取的知识含量[2]。为了辅助设计人员, 就需要在各个设计阶段将合适的知识及时准确地推送给设计人员。能否全面、及时、准确的将知识推送给设计人员将直接影响设计的效率[3]。

为了提高知识推送准确度, 一些企业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改善, 但依然存在两类问题:第一, 在知识推送流程中没有对知识和设计任务属性特征进行界定或者界定不全面, 使知识库中的知识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第二, 忽略了设计人员的个性需求, 导致构建的模型与设计人员的知识需求出现偏差。

粗糙集能在保留关键信息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约简并求得知识的最小表达;能识别并评估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揭示出数据的重要度, 克服了传统的处理不确定信息的方法需要先验知识的缺陷[4]。文献[5]运用粗糙集理论计算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中各子任务的重要度, 利用文本相似度进行匹配推送, 相对提高了所推送知识与设计要求的符合程度, 但该方法未考虑其他设计约束对知识需求的影响;文献[6]中在分析设计过程知识活动的基础上, 建立了设计任务和设计知识的本体模型, 利用粗糙集和信息技术从设计人员使用日志中抽取出推送规则, 依据抽取的规则进行知识推送, 部分提高了知识推送准确度, 然而该方法过于依赖所抽取的推送规则, 忽视了设计人员对知识需求的个性化。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基于粗糙集的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并开展知识推送研究。基于设计流程分析, 对设计任务、设计知识进行规范化、结构化描述;利用粗糙集理论计算设计人员知识需求重要度, 以此构建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将知识库中的知识与设计任务进行匹配, 完成第一次推送, 将第一次推送的知识列表与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进行匹配, 完成第二次推送。

1 产品设计知识推送中的数据结构

设计知识推送是根据分配给设计人员的设计任务, 从知识库中推送相应的知识给设计人员。要达到设计知识的主动推送, 首要任务是根据设计任务以及设计人员的知识需求对知识推送中相关的数据结构进行分类阐述。

1.1 产品设计任务数据结构

设计任务是设计组织者在工作流程建模初期, 依照设计需求, 并结合设计组织中人员状况和设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将设计任务分配给相应的设计人员, 待任务监听模块监听到任务后, 触发推送模块从知识库中向设计人员推送相关知识。

定义1:产品设计任务 (product design task, PDT) 用一个五元组来表示PDT= (PDTN, PDTE, PDTO, PDTD, PDTA) 。其中, PDTN表示设计任务的唯一对应序列编号;PDTE表示设计的执行者;PDTO表示设计对象以及设计对象所属的类别;PDTD表示对设计任务的描述;PDTA表示设计任务完成的相关附属条件, 如时间和性能要求等。

1.2 产品设计知识数据结构

为了向设计人员推送更精确的设计知识, 需要对设计知识库中知识的来源, 解决问题的对象等属性做清晰明确的界定和描述。

定义2:产品设计知识 (product design k n o w l e d g e, P D K) 用一个六元组来表示P D K= (PDKO1, PDKL, PDKN, PDKO2, PDKD, PDKC) 。其中, PDKO1表示设计知识的来源, 即来源于组织或某个设计人员;PDKL表示知识的位置, 以便于知识导航定位;PDKN表示设计知识在知识库中的唯一序列编号;PDKO2表示设计知识所面对的对象, 即设计知识解决设计任务的类型;PDKD表示对设计知识的总体描述, 即知识中所包含的设计参数等具体内容;PDKC表示设计知识的类别等。

2 产品设计知识推送框架结构

在网络环境下,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任务的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知识使用日志, 这些知识使用日志记录了设计人员对知识的使用状况。在知识使用日志中, 设计知识与设计任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恰恰反映出设计人员的知识需求状况。在整个产品设计周期中, 由于设计人员有自己擅长的设计领域, 且一般不会发生很大变动, 故设计人员在其擅长的设计领域中进行产品设计时所需求的设计知识也不会有很大变动。利用粗糙集对使用日志中的设计知识进行约简, 可以准确构建出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 进而实现向设计人员推送知识。产品设计知识推送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中, 把设计知识推送框架分为三层, 分别是:组织系统层、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层和媒介交互层。在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生成阶段, 组织系统层中设计人员知识使用日志是发掘设计人员兴趣点和生成需求模型的数据基础;在知识推送阶段, 待推送机制启动后, 设计知识经过两次匹配向设计人员推送设计知识;另一方面, 媒介交互层中设计人员知识浏览行为和信息反馈为需求模型更新提供了支持, 使得需求模型逐步完善, 推送知识的准确度越来越高。

3 基于粗糙集的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构建

3.1 设计知识领域中的粗糙集描述

在RS理论中, 知识系统有两种等效的表示方法。二元表示法:给定一个有限非空集合U称为论域, R为U上的一族等价关系。R将U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基本等价类, 二元组K= (U, R) 可近似为一个知识系统。四元表示法:四元组S= (U, A, V, F) 为一个知识系统。其中:U表示对象的有限集{[xi]R|xi∈U};A表示属性的有限集, A=C∪D, C∩D=Ø, C是条件属性, D是决策属性;V=∪Va, a∈A, Va是属性a的值域;F为U与A之间的关系函数, 即对每一个属性a∈A, fa是从U到Va的一个映射。

定义3:设U是论域, 如果R=U×U, 则称R为U上的一个关系。

定义4:设R是U上的一个关系, 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性质, 则称R是U上的等价关系:

1) 自反性:任意x∈U, 有 (x, x) ∈R;2) 对称性:若 (x, y) ∈R, 则 (y, x) ∈R (x, y∈U) ;3) 传递性:若 (x, y) ∈R且 (y, z) ∈R, 则 (x, z) ∈R (x, y, z∈U) 。

定义5:设R是U上的一个等价关系有限族, 如果P R且P≠Ø, U上的关系∩{R|R∈P}, 则称为P的不可分辨关系, 记为ind (P) , 简写为U/P。

定义6:若R是论域U上的等价关系, 在二元组知识系统K= (U, R) 中, 由等价关系R产生的等价类为:

其中[xi]R={xj∈U| (xi, xj) ∈R}, 表示所有与xi不可分辨关系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 即由xi所决定的等价类。

称为X的R正域, 记为pos R (X) =R (X)

定义8设四元组S= (U, A, V, F) 为一个知识系统, A表示属性的有限集, A=C∪D, C是条件属性, D是决策属性, 则C与D的关联度 (也称依赖度) 为:

式中:card (U) 表示U中元素个数。

定义9:设四元组S= (U, A, V, F) 为一个知识系统, A表示属性的有限集, A=C∪D, C是条件属性, D是决策属性, 则条件属性C对决策属性D的有效值为:

3.2 基于粗糙集的知识需求模型构建

四元组S= (U, A, V, F) 是一个知识推送决策系统。U={u1, u2, …, ui}表示浏览知识集, 每一个元素代表设计人员所查看的知识记录;A表示属性的有限集, A=C∪D, C∩D=Ø, C是条件属性为设计知识属性, D是决策属性为设计任务属性。

知识需求模型构建主要是对属性集合中的条件属性进行约简, 揭示设计知识属性和设计任务属性的关联度, 即设计任务对某一设计知识属性的依赖度, 进而计算出该知识对完成特定设计任务的贡献度, 即有效值。本文借鉴文献[5, 6]提出基于粗糙集的知识需求模型构建, 具体方法和过程如下:

步骤1:设计人员知识浏览日志的获取。在对浏览日志进行挖掘时, 考虑到数据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以及设计人员的个体性, 对浏览日志进行筛选, 屏蔽掉无用和不良的信息。

步骤2:决策表填充。根据已经确定的条件属性集C和决策属性D填充决策表。

步骤3:根据定义4, 分别计算条件属性C在论域U上的等价类U/RC和决策属性D在U上的等价类U/RD, 判断生成的决策表中是否存在等价类, 若存在转步骤4, 否则, 转步骤2。

步骤4:求出属性约简集。一个确定的决策表, 并不是所有的条件属性都是必要的, 去除多余的属性并不会影响决策的效果。对于步骤1中已判断不存在等价类的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 得出约简集。

步骤5:判断第i和第i+1次得出的属性约简集是否相同, 若相同, 则约简结束, 否则, 转入步骤6。

步骤6计算步骤4中被约去的条件属性的依赖度。依据定义7、8, 可得出被约去的条件属性ci与决策属性D间的依赖度, 即:

步骤7:计算被约去的条件属性的重要度。属性的重要度可以理解为去除条件属性ci后, 决策效果的变化幅度, 变化越大, 说明该属性越重要。由此可得出被约去的属性ci的重要度, 即:

步骤8:权重归一化。将各条件属性的重要度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处理, 得到权重因子, 即:

步骤9:知识需求模型构建。前述中把产品设计知识定义为六元组, 每个组可以理解为该条知识的一种属性。知识属性的有效值可以理解为该属性对完成某一特定设计任务的贡献度, 即产品设计人员在进行某一特定设计任务对该知识属性的需求度, wi即为产品设计人员对该知识属性的需求程度, 则产品设计人员的知识需求模型如下:

其中, qi表示产品设计人员对编号为i的知识的需求, wij (1≤j≤6) 表示某产品设计人员对编号为i的知识的属性为cj的需求程度。提取产品设计人员的知识需求向量为:

整个知识需求模型生成流程如图2所示。

4 产品设计知识推送流程

基于完成的设计知识库中设计知识和设计任务数据结构化以及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 结合设计知识推送框架结构体系, 构建设计知识推送流程如图3所示, 主要通过六个步骤完成:

步骤1:依照粗糙集理论构建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

步骤2:设计知识库中设计知识过滤。知识库中知识来源广泛, 其中包括设计人员发现的知识。由于经常使用, 设计人员对自己发现的知识相对更加熟悉, 由此, 在向设计人员推送知识时就没有必要推送设计人员自己发现的知识以减轻系统负荷。

步骤3:设计知识和设计任务文本匹配值计算。由于文本相似度匹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以此保证设计知识匹配推送的查全率。

步骤4:判断匹配值是否满足设定的阈值, 如果满足转向下一步骤;否则, 淘汰掉此条知识。

步骤5:将步骤4中生成的知识列表与知识需求模型进行匹配, 计算匹配值。为了达到精确匹配的目的, 需要对产品设计知识进行结构化的表示。以R表示产品设计知识库, r表示产品设计库中的知识, mij表示属性cj在设计知识ri中的权重, 则得到产品设计知识库中设计知识向量:

整合所有的设计知识, 以矩阵中的行表示一条设计知识, 则产品设计知识库可以表示为:

计算设计知识和设计人员需求模型的匹配值, 即计算设计知识向量ri与设计人员知识需求向量qi之间的距离, 一般采用余弦相似度计算, 即:

步骤6:断匹配值是否满足设定的阈值, 如果满足将生成的知识列表通过交互媒介推送给产品设计人员;否则淘汰。

5 应用实例

以飞机垂尾设计为例构建基于粗糙集的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 进而完成知识推送。飞机垂尾包括桁条、蒙皮、翼梁等部分。截取进行桁条设计的某设计人员的知识使用列表, 由于列表中知识过多, 此处截取部分予以展示, 如表1所示。

根据知识库中知识六元数据结构, 以知识的六个维度为条件属性, 以设计任务为决策属性填充决策表。限于篇幅, 从设计人员知识使用列表中仅提取十条知识为例构建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知识库中知识多以文本状态存在, 需要将其量化以方便约简。将提取的十条知识标记为Ki (1≤i≤10) , 所有条件属性按其与完成设计任务所需知识属性的契合度分为三个层次, 并对应于契合 (2) 、较契合 (1) 、不契合 (0) , 其中PDKO1所表示的设计知识来源的契合度取决于组织实力或个人职称等;由于属性约简是个复杂繁复的过程, 为了便于说明, 仅选取企业内部知识库中的知识, 不考虑知识导航时知识位置对知识使用的影响;PDKN所表示的知识唯一序列编码没有具体实际意义, 这里统一以0标识;决策属性按设计任务完成情况亦分三个层次, 分别标识为好 (2) 、较好 (1) 、较差 (0) , 如此得到各条件属性值和决策值, 如表2所示。

依据已划分的等价类关系对知识列表中的各知识属性进行约简, 对依次得到的约简集和最终的核以经验赋予层次不同的权重;然后依据公式 (5) 、 (6) 分别计算出设计知识各条件属性的依赖度、重要度;依据公式 (7) 对各知识属性重要度进行权重归一化, 得出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如下:

由于选取知识有限, 且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的量化值变化幅度较小, 使得出的需求模型对知识的需求差异化较小。

以该模型为例, 在设计系统中新增一桁条初步设计人员a, 该设计人员知识使用日志中只填充决策表所选取的十条知识。在给该设计人员分发桁条设计任务后, 在没有为该设计人员构建知识需求模型的情况下, 即利用传统的搜索引擎, 搜索到的知识多达242条, 如图4所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为该设计人员构建知识需求模型。当设计任务下发时, 任务监听模块监听到分发的设计任务后会自动触发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和设计任务进行文本相似模糊匹配, 在相似模糊匹配中取阈值为1.0;经过文本相似匹配并满足阈值的设计知识与构建的设计人员需求模型进行二次精确匹配, 取精确匹配的阈值为0.5, 最终得到满足精确匹配阈值的知识只有17条, 将其推送给改设计人员, 如图5所示。由推送的结果可知, 在不考虑知识编号和知识位置导航影响的情况下, 推送知识的顺序基本上按照知识所解决的设计任务的对象、设计参数、知识类型和知识来源的顺序呈现的, 能较好的体现需求模型在推送中提高推送精度的作用。

6 结论

通过对影响设计知识和设计任务的属性特征进行分析, 确定了设计知识和设计任务的数据结构;利用粗糙集的约简理论从设计人员知识使用日志中得出设计人员对知识需求的重要度。在以上基础上, 将设计知识库中的设计知识与设计任务进行文本相似度匹配, 将匹配后的知识与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进行精确匹配, 最终将匹配的知识推送给设计人员。由于文本相似匹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这保证了第一次匹配推送的“查全率”, 第二次通过与设计人员知识需求模型的精确匹配, 提高了设计知识推送的精确度。本文提出的推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设计知识推送的精确度, 但在构建知识需求模型时没有考虑设计人员隐形知识需求, 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谢友柏.现代设计与知识获取[J].中国机械工程, 1996, 7 (6) :36-41.

[2]李莉敏, 吴冬青, 唐文献.基于知识的产品创新设计系统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4, 33 (7) :94-96.

[3]王振华, 隋鹏飞, 郭爱斌, 等.基于设计任务单元的协同设计环境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 (1) :56-60.

[4]张文修, 吴伟志, 梁吉业, 等.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5]杨洁, 杨育, 王伟立, 等.基于粗糙集的产品协同设计知识推送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9, 20 (20) :2452-2456.

需求知识 篇9

2010年9月,人行昭通中支金融知识宣传调研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访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调研。向辖区10个县的欠发达农村乡镇共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0份,有效票1000份。调查主要情况如下:

从被调查中看,农村信用意识不断提高,但金融理财、保险等方面的知识趋于空白。广大农民金融知识需求中突出表现为“五盼”。

一盼反假币、残损人民币兑换知识。欠发达乡村仍是反假币和爱护人民币知识宣传的“盲区”,有些地方真伪币“鱼目混珠”,成为各种假币(包括硬币)蔓延的“重灾区”,农民在农产品经营销售过程中,由于缺乏辨识假币的常识或是模糊了识别假币的方法,经常上当受骗。调查中还发现,尽管人民币新的流通标准、兑换标准已颁布实施,残损人民币陆续退出流通领域,由于以往未将残币兑换办法和流通币标准公布列入宣传重点,农民手中仍有不少残币,因不懂兑换办法和标准,心存疑虑,未能及时兑换。

单位:票

二盼金融产品知识。通过调查了解,多数农户对金融机构的认识存在局限,认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就只能办理存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上,对新的金融产品了解不多,如网上查询、支付、信用卡、一卡通、票据业务、理财投资顾问、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业务和产品了解很少。

三盼现代化支付工具知识。农民私营企业、个体户主对票据结算知识了解甚少。一些从事个体经商的农民不在当地金融机构开户,经常为图一时方便,携带大量现金异地外出进货、购买原材料,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四盼金融理财产知识。调查中70%的农民没有保险意识,不知道或不主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和财产保险。对证券知识了解不多。

五盼经济金融法律知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民间借贷认可,有的农户不懂银行贷款知识,不愿到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遇到暂时性资金困难,宁愿出高息向个人借款,加之民间借贷手续简便,致使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然而民间借贷引发的经济纠纷也很多。但有的农户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办理民间借贷中基本概念不清楚,要素不齐全、手续不规范,白条借据、无效借据比较普遍,导致经济纠纷多。

二、偏远地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存在困局

困局一:接受水平低。由于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多数不识字,这对金融知识在农村的普及、推广造成了障碍。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存在的互动性、相互性,基于以上状况,导致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难以准确了解、把握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知识的需求,造成需求信息在一定空间的不对称。

困局二:时效性不长。仅靠人民银行和部分金融机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设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农民能接受学习的时间很短、间隔长。通过调查情况看,农民每年能接受到金融知识学习的时间,低于半个小时的占64.7%,半个小时以上一小时以下的占26.5%,一个小时以上两个小时以下的占8.8%,两个小时以上为零。

困局三:系统性不强。从调查的情况看,认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零散的占78.1%,部分了解的占21.9%,认为较全面的为零。原因分析:首先,在宣传方式上主要通过发放一些小宣传卡、张贴海报、电视、电台、手机报等形式。这些方式一是受篇幅的限制宣传的知识零散单一。二是宣传的内容没有一个很好的载体保留下来,就算有些做成了小宣传卡也容易丢失,在农民需要的时候无从翻阅查找。三是在宣传者层面,不同的宣传者也只是站在各自业务工作范围内开展宣传。正是这种宣传方式和宣传者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了宣传内容不全面、不系统。

困局四:操作性不够强。虽然各地在不断探索各种农民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但对于一些农民来说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在对银行卡进行宣传上,只在如何方便、高效等方面做文章,而忽视了有的农民就连怎样申请办理银行卡、怎样存取款、怎样自己操作ATM机都不知道,这样的宣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困局五:普及面不广。对于那些偏远、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来说金融知识下乡都很不容易到达;另外,有的乡镇连金融网点都没有,金融知识对于哪些农民来说更是空白。

困局六:宣传成本高。由于宣传卡不便保存,对于那些内容固定的金融知识每年都在重复印制大量的宣传卡,势必造成投入成本过高。

三、加强偏远地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相关建议

(一)宣传主题要有针对性和侧重性

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深入农村,通过农户访谈、实地考察、发放书面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农村金融环境和农民金融需求进行调研,制定“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指导意见。针对农业区和城镇社区对金融知识需求差异,为农民和居民开展针对性的金融知识传播活动。首先,划分宣传层次。将辖内农民和社区居民划分为传统农户、种养大户、务工人员和个体私营企业主等四类金融知识需求群体,针对不同金融需求,分别研究确定宣传内容:对传统农户全面宣传存贷款、利率、假币识别等基本金融知识;对种养大户重点宣传农户小额贷款、抵质押担保、汇兑结算;对务工人员,重点宣传信用卡、代收代付业务;对个体私营业主,重点宣传电子汇兑、票据、信用卡、理财知识等。其次,明确宣传措施。对传统农户、务工人员主要采取进村、进厂、上街等集中宣传方式;对种养殖大户、个体私营业主,采取结对子、上门宣传等方式。第三,加强工作督导。制定金融知识集中宣传活动报告制度和审批制度,建立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对各金融机构开展的宣传事项、内容既要严格审核把关,又要督促其积极扎实开展,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二)宣传形式方面依托多种载体,注重实效

一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在劳务输出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时把金融知识纳入培训内容。

二是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网点建设。打造县、乡、村三级金融宣传网络,由金融部门培训一批县(市)级金融宣传员,并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由县级宣传员逐级培训乡、村两级宣传员,最终培养出一批掌握金融政策、熟悉金融知识、了解农村群众需求的金融“土专家”,方便为农村居民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金融服务。

三是把金融知识宣传纳入农村干部教育培训中,让农村干部了解金融知识,熟悉和掌握一些金融产品,并学着运用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这将对农村金融服务和经济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四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大范围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借助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家庭的影响,使金融知识更快、更好的传播和普及。

(三)宣传内容方面应从需求性、实用性出发

一是送农民最需要的。把金融政策、金融常识、金融业务知识以及一些主要的金融业务办理程序,和新近出台的一些金融政策送到农民手里,对农村金融知识需求者开展金融知识普及、金融政策宣传、金融风险防范等农民最需要的知识的宣传普及,使农民学会运用金融致富,当好守法、诚信客户。二是送农民听得懂的。可以把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电视、戏曲节目等宣传农村金融知识,把深奥的金融知识浅显化、通俗化、娱乐化,寓教于乐,让老百姓听得懂,易理解。三是送农民用得上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利用银行在网络方面的特殊优势,提供技术、种子、市场等各方面的信息,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一些安全的、收益高的金融产品给农民,自然就会获得农民的爱戴,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四是要有持久性。开展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不能追求一时效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应景,需要长期持续的推动。要努力探索建立金融知识长效传播机制,建立与农民的长期沟通渠道,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经常性开展一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使活动长期化、制度化,不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随时帮助解决农民提出的金融问题,让农民确实受益,使金融服务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这样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也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四)应发挥农村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

农村金融宣传应发挥农村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就应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储蓄、结算、贷款、代理等各类业务,达到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便利的金融服务和农村信用社得到长足发展三者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同时,借助农村信用工程,积极下乡深入村组农家小院,上门服务,大力宣传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流程和信用户标准以及信用户所享受的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政策,鼓励农户按规定程序积极踊跃申报信用农户,扩大信用创建活动的渗透力。

(五)建议编写一本实用的农村金融知识用书

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调查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6月于我院分娩并定期回访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500名产妇。

1.2 调查方法

参照有关文献自行设计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调查表,并经5名专家进行效度测试。在产后42 d回访时,派遣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取得知情同意后,调查人员采取面对面半结构访谈形式对产妇进行现场调查。共发问卷500份,最后完成调查且资料完整者496份,有效率为99.2%。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1)产妇一般资料,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经济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是否初产等;(2)产褥期母婴健康状况,如有无母乳喂养困难、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等;(3)最想了解的产后母婴保健知识排位。

1.3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通过预调查反复修改定稿;随访过程中调查人员固定不变;所有人员通过统一培训;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Fridman多个相关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对11项母婴保健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文化层次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

总体上,母婴保健知识需求顺序排列前5位的是婴儿日常护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早期教育、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婴儿意外预防。其中,不同文化层次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见表1。在相同文化层次组内,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文化层次组之间,除早期教育(P<0.01)、儿童计划免疫知识(P<0.05)、产后康复(P<0.05)以外,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其余需求差别不大(P>0.05),其中,大专及以上产妇对早期教育有较高的需求,而初中及以下产妇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和产后康复有较高的需求。

2.2 不同居住地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情况

不同居住地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情况见表2。在相同居住地组内,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居住地组之间,除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P<0.01)、儿童计划免疫知识(P<0.01)、婴儿意外预防(P<0.05)、产后康复(P<0.05)、性生活及计划生育(P<0.05)外,其余各项需求差别不明显(P>0.05),其中,市区产妇对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外来务工人员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婴儿意外预防、产后康复有更高要求。

3 讨论

3.1 产妇渴望得到多渠道、全方位的母婴保健指导

本文通过对496名产妇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由于住院时间短暂,产后健康宣教无法在住院期间完全提供[4]。同时由于产妇身体的原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各方面的自我保健和婴儿护理知识,绝大多数产妇在调查中表示缺乏母婴保健知识。在产后最初的阶段,新父母要适应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但其往往对要承担的新角色缺乏准备,出院后随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多数的需求都体现出来[5]。因此,为产妇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母婴保健指导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

3.2 母婴病房健康教育流程需进一步完善

本组研究表明,婴儿健康需求明显高于产妇健康需求。由于本研究多为初产妇,母亲更加关注婴儿健康,但又缺乏育婴经验,因此,育儿知识在产褥期妇女知识需求中占相当大的比例[6],其中,婴儿日常护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早期教育、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婴儿意外预防的平均秩次较高,产妇希望得到医务人员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产后疾病知识预防、产妇膳食营养、性生活及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需求相对较低;另外,关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需求也并不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产妇认为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对产褥期饮食、卫生、休息、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宣教到位,而新生儿相关知识则相对薄弱。因此,应制订更全面的母婴病房健康教育流程,并灵活主动地实施,以提高产妇自我照护及新生儿护理的能力。

3.3 不同文化层次、居住地的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有所不同

产妇的文化层次直接影响其获取母婴保健知识的多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较快,能够主动或被动参与孕期保健知识的各种培训,能够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而城市产妇的整体文化水平比农村产妇高[7],因此,不同文化层次、居住地的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有所不同。结果表1提示大专及以上学历产妇对婴儿早期教育的需求相对较高,这与产妇受教育的程度呈正相关结果表2提示不同居住地产妇对产后康复的需求不同,可能与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的就业及经济压力有关。

3.4 产褥期延伸服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更好地促进母婴健康

现阶段我国“80后”独生子女明显增多,且民间产妇有“坐月子”的习俗,传统的产后修养误区依然在部分产妇中存在,加之住院时间短暂、产后访视存在局限性等相关问题,因此,尽管已经开展的产后延伸服务对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产科延伸服务新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将护理的范畴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社会,是现阶段产科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8]。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产妇的具体情况,以及产褥期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的优质母婴保健护理服务,扩大服务领域,使临床整体护理得到延伸,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吴江市产褥期妇女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状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500名产后42 d回访的产妇进行母婴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居住地产妇对11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的差异。结果 总体上产妇对婴儿保健知识的需求高于对自身保健知识的需求;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居住地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结论 医疗保健机构需要不断提高母婴保健服务能力,针对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提供保健服务项目。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母婴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素勉,田溢卿,王敬联,等.产褥期妇女知识及生活需求调查与母婴保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4(23):3371-3372.

[2]卜秀青,尤黎明,颜君,等.产褥期妇女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065-1067.

[3]赵春霞.母婴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66-267

[4]尤艳,刘春红,李东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36-137.

[5]肖艳琼.产后家访对母婴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83-1385.

[6]刘爱君.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4):96-98.

[7]徐冠英.城市与农村妇女孕期保健状况的比较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22-2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需求知识】相关文章:

需求工程第2版知识点10-02

从女人的四个需求解析经销商的需求04-10

职教需求04-30

需求产生05-04

电信需求05-04

调度需求05-04

带宽需求05-07

双需求05-09

需求调查05-09

货运需求05-24

上一篇:公司治理基本模式论下一篇:公路边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