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需求

2024-05-25

大众需求(精选十篇)

大众需求 篇1

人类的需求永远是创造的源泉。1895年, 威廉斯·盖·摩尔根在美国的马萨珠塞州 (旧称玛省) 霍利约克市发明了排球, 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自此排球运动在美国以星火燎原发展成蔚为壮观之势, 后经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等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到处“攻城拔寨”, 掀起了全球排球运动风暴。至今, 排球运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其传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国时代文化背景的差异衍生出了其他一些新的排球运动形式, 每一种新的排球形式的出现都承载了一个时代社会需求文化特征的缩影。社会文化塑造了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空间, 人类身体文化的消费娱乐需求催生了排球运动发展和形式的演变, 社会文化、人类需求、排球运动三者在不同时代空间里交织、缠绕、碰撞、融合, 以原始排球运动形式为蓝本, 在时代主流文化发展和人类需求诉求变迁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不同形式的大众排球运动从诞生、传播到发展的脉络轮廓。本文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 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类在追求精神和身体满足的步伐中如何推动排球运动从单一形式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演变的动力脉络。

2 社会个性化、多样性需求层次下大众排球运动形式演变的历史轨迹

2.1 身体文化消费娱乐需求语境下排球运动的诞生

19世纪上半叶, 美国完成了以电力革命和内燃机革命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 在世界当时最高的水准上完成了近代工业化, 一举跻身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经济阔步前进, 社会也进入了转型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美国的城市化进入鼎盛时期。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 全国只有3.35%的人口居住在8000人以上的城镇里;1870年时, 大约20%的人口属于这样的城镇居民;到19世纪末, 已有33.3%的人口住在这样的城镇里[1]。大城市的崛起尤其令人瞩目, 城市化加速了社会转型, 促进了社会新思潮的产生。在社会分工和职业性质变迁下, 人们对寻求身体解脱和狂欢的诉求变得愈发强烈。南北战争结束后, 体育势头发展强劲, 各地体育活动方兴未艾。战争强调身强力壮, 部队为士兵提供了许多体育活动的机会, 加速了身体文化的发展。战争结束后, 士兵返乡, 在空闲之余用部队学习的消遣方式发泄情感, 促进了体育的社会化发展[2]。生产力的突飞猛进, 使工人的工作内容变得单调、枯燥, 工作时间大幅缩短, 在空闲之余寻求释放内心的乏味成为他们主要的精神文化需求, 身体的快感体验无疑是最好的压力释放和娱乐享受的方式。人们对于身体的关注、关怀激发了身体文化消费的欲望需求表达, 身体消费开始走入日常消费时代的行列。

19世纪后期, 网球和篮球在美国盛行, 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是当时网球运动量太小, 而篮球运动对抗又过于激烈, 二者优势和短板鲜明, 显然无法满足当时大众对运动量适中且富含娱乐性的身体文化消费需求。在崇尚娱乐的语境下强烈的身体消费诉求为排球运动的诞生提供了有力文化保障。当时, 消费文化大行其道, 身体消费的目的是获取娱乐和狂欢, 通过展示身体, 释放情感, 使人兴奋并得到放松。在运动量适中兼顾娱乐性的身体消费需求下, 威廉斯·盖·摩尔根整合了网球的隔网对抗和篮球的集体运动形式的优势, 选择篮球胆作为娱乐用球, 采用对网球场地和规则改动的方式, 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运动—“空中飞球”后改为“排球运动”, 它以全新的身体表达和情感体验迎合了当时人们身体娱乐消费的需求, 在美国一经推广便盛行开来, 深受美国人喜爱。身体既属于个人, 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人们对待自身身体的态度是和具体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的[3]。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下, 身体运动作为消费的一种形式, 深受美国大众的追捧。身体运动不仅是一种娱乐消费形式, 更是一种时尚, 一种展示自我, 释放情感, 填补内心空虚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在排球运动中, 人们通过身体与技巧的拼抢来获得情感体验, 更多的是昂奋, 是冲动, 是一种热血沸腾, 激情四溢的集体狂欢和享受。身体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下, 当时的美国社会需要一种新的运动形式来满足大众对运动量适中且富含娱乐性的身体表达和情感体验的需求, 而排球运动的诞生恰恰迎合了当时的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排球运动的诞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刺激的身体文化娱乐消费途径,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拉开了排球运动全球发展的帷幕。

2.2 户外娱乐需求下沙滩排球的孕育诞生

加利福尼亚是美国农业最发达的州, 农业用地占全州的30%, 主要为灌溉农业。加州发达的农业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和安定的生活, 而且为当地娱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圣莫尼卡 (Santa Monica)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城市, 位于太平洋沿岸, 洛杉矶市以西, 是加州最吸引人的海滨城市, 是一个度假胜地和住宅区。这里冬暖夏凉, 交通便利, 不仅仅适合消夏乘凉, 对于那些想度过一个闲适下午的人来说, 圣莫尼卡海滩也是最好的选择。圣莫尼卡, 一座海滨城市, 风景秀丽, 气候宜人, 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至此度假游玩。

在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同时, 打发、消遣农闲时的寂寥、乏味是当地娱乐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导向。加州夏季干燥, 多阳光, 不利于室外娱乐活动的开展。然而, 圣莫尼卡拥有两公里的沙滩海岸线, 气候宜人, 是乘凉避暑的理想胜地。每到夏天, 这里都会吸引大量的当地居民到此躲避酷暑。仅仅到这里享受夏日的清凉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多样性的娱乐需求了, 他们更渴望在此寻求更刺激、新颖的娱乐方式, 特别是身体的释放与狂欢, 情感的宣泄和体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星罗棋布的大小城市、发达畅通的交通系统, 已将美国东西南北联成一体, 城市越来越成为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排球运动以健身、娱乐、休闲的独特文化魅力自19世纪80年代在马萨珠塞州诞生以来, 踏着城市化的步伐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开来, 形式一片大好。圣莫尼卡的当地居民喜欢在乘凉避暑期间, 将排球带到沙滩上进行玩耍, 在玩耍的过程中既可以消除农忙和生活的压力与烦躁, 又可以获得身体的放松和精神的愉悦, 是一种理想的消遣娱乐方式。排球运动的器材设施相对比较简单, 仅仅需要一副球网和一个球便可迅速进入游戏中, 简单便利的器材要求为沙滩排球的诞生和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脚踏柔沙, 头枕波涛, 身着简洁服饰, 古铜色的肌肤在蓝天、白云、沙滩的交相辉映下, 舞动着身体, 释放着浑身的激情与活力, 享受着身体与自然的无限乐趣, 这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视觉享受。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 尽情的挥臂、跳跃、翻滚、扑救, 扣杀, 迸发着身体的青春活力, 运动与美景浑然一体, 人与自然完美贴合, 勾勒出一幅诗与画般的人、海、蓝天、沙滩、白云与运动融合划一的美好画卷。

圣莫尼卡人夏季崇尚户外娱乐的需求是沙滩排球孕育而生的主要文化背景。户外运动是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的体现, 将身体融于自然物境之中, 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求身心的愉悦和享受。圣莫尼卡, 干燥的地理气候, 天然优美的沙滩海岸线, 这座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的海滨城市, 为当地娱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每逢盛夏, 到沙滩避暑乘凉成为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蓝天、白云、沙滩的自然美景诱惑, 激发了人体内的运动本能, 然而, 单调、枯燥的身体运动形式与此处的美景又显得大庭相径, 此时此刻需要一种新的运动形式与此情此景交相辉映, 融合划一, 而飞舞的排球如海鸥般与蓝天、白云、沙滩、波涛浑然天成, 融为一体, 成为沙滩娱乐活动中的新宠。沙滩排球运动因其如诗如画般的优美意境和强劲的身体表达与视觉盛宴自20世纪2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沙滩诞生以来, 便风靡美国, 刮起了一阵沙滩排球运动的“龙卷风”。20世纪50年代, 沙滩排球像冲浪运动一样成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时尚生活的一种方式, 并和流行音乐一起, 蔓延开来。

2.3 家庭主妇健身、娱乐需求下日本妈妈排球的崛地而起

日本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升起的一轮耀眼的太阳。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其经济增长率平均高达10%, 在此期间,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于1966年超过英国, 1967年超过法国, 1968年超过西德, 经济规模由1961年的第五位到1968年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4], 在经济和科技方面日本已经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工业化推动了日本经济的突飞猛进, 同时日本也开始了快速的集中型人口城市化。1955年日本的城市人口为5053万人, 占总人口的56.1%, 1965年日本的城市人口为6736万人, 占总人口的67.9%, 10年间城市人口的比重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5]。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从而也引发了人口的城市化现象, 但是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工人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力也日趋“白热化”。50年代, 日本许多大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 使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职工感到有依靠, 具有安全感;其次, 拉大职工报酬上的差距, 使职工感到只有不断竞争, 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高报酬, 从而具有压力感[6]。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中的都市化和生活的便利化致使60年代后期日本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下降, 健身成为了当时日本国民的迫切需求。

在日本传统国度里, 女性的地位一直处于卑微的位置。明治维新后, 日本政府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积极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 实行教育改革, 提出不论身份、地位如何, 每个人都应受到教育, 做到“邑无不学之户, 家无不学之人”, 大力普及初等教育[7]。在此过程中, 明治政府强调“国家富强的根本在教育, 教育的根本在女子教育”[8], 十分重视女子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明治维新后期女子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二战后受美国政府的影响加上一系列的改革, 日本女性的权利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 在60年代很多已婚女子仍然过着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生活, 生活的科技化大大减少了她们家务工作的时间, 闲暇时光的孤寂, 加之社交活动贫乏, 使很多妇女患上了忧郁症, 为了锻炼身体, 提升生活质量而参与体育运动的家庭主妇数量急剧增多, 而排球运动却成了妈妈们最佳的选择。排球运动登上日本家庭妇女的生活舞台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日本浓郁的排球运动氛围有着直接的关联。

首先, 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日本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生活的便利化, 缩短了家庭劳务时间, 解放了妇女的“生活空间”, 使她们有时间、有条件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其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日本学校体育在美国的影响下取消了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大纲, 排球运动等成了中学体育的必修内容[9]。随着日本政府对女子教育的重视, 很多妈妈们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排球技术, 这为妈妈排球的诞生打下了技术性的铺垫;第三, 体育设施及运动场馆的物质保障。50年代日本政府认识到了群众体育对于振兴体育的重要意义, 重点加强了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日本绝大数城市都以社区或中小学为中心建设了综合性的体育场馆, 在闲暇时间向附近的居民开放, 便利的场馆设施为妈妈排球的日常训练提供了场地条件;第四, 家庭主妇健身、娱乐的身体诉求欲望迫切。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口的集中城市化和生活的科技化、便利化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问题, 国民体力活动的机率降低, 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 生活环境的恶化等而导致的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下滑日益严重, 增强国民体质成为当时国民的迫切需求。由于经济增长的高速运转, 日本男性整日埋头于工作, 压力颇大, 加之员工之间竞争激烈, 导致很多男性无暇参与身体运动, 而此时家庭主妇的生活境况却截然相反, 她们有大把的空余时间和精力参与身体运动, 从无聊的家务空闲中解放, 寻求身心娱乐。第五, 受东京奥运会日本女子排球队夺冠的社会效应影响。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鼓舞了日本国民的运动热情, 日本女排的精彩表现无疑是国民最大的惊喜, 随着日本女排的夺冠热潮, 日本掀起了国民排球运动的“惊涛骇浪”, 刹时间以排球运动为主题的漫话、电影和电视等风靡全国。受奥运会排球运动之风的影响, 很多的家庭主妇喜爱上了排球运动, 并在社区或中小学自发地涌入到排球运动的行列之中。在以上社会背景条件下, 妈妈排球运动的诞生便呼之欲出, 加之后期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 妈妈排球在日本这片排球圣地绽放出了灿烂光芒。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日本家庭妇女迫切需要通过身体运动这种方式摆脱闲暇时的无聊家务生活, 寻求身体的娱乐, 加强妇女之间的交流, 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浓郁的排球运动氛围、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妇女们迫切寻求身体娱乐化的需求共同构建了日本妈妈排球运动崛地而起的时代文化背景。

3 总结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但是每个层次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在满足最底层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就可以向上面四个层次中任何一个层次迈进, 这就意味着, 人类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便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排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是人们追求身体文化消费的语境下文化产物, 在其传播的过程中通过与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需求等因素的交流、碰撞和融合, 演变出了更多新的运动形式, 丰富了排球运动的人群空间, 满足了各个时代人们对于主流社会文化的需求, 使排球运动更具韧性和生命力。

摘要:大众排球运动作为人类寻求健身娱乐的一种社会文化产物, 以健身、休闲、娱乐和社交等特点深受世人青睐。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下, 以人类需求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空间中夹杂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嘈杂, 大众排球在这个特殊的空间中“削尖去楞”, 以新的姿态引领着人类健身、休闲、娱乐需求的时代方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 从需求的角度切入, 分析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下, 大众排球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因素的交织影响下, 大众排球在特定的空间如何以全新的形式满足人类个性化与多样性的健身娱乐需求, 同时也揭示了人类需求背后隐藏着推动排球运动不断发展的“特殊动力”。发现:身体文化消费娱乐需求语境是排球运动诞生的根本原因;户外娱乐需求促使了沙滩排球运动的孕育而生;家庭主妇健身、娱乐需求的时代文化背景促进了日本妈妈排球的崛地而起。

关键词:大众排球,需求,形式演变,健身娱乐

参考文献

[1]布鲁姆, 等.美国的历程 (上卷, 第一分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66.

[2]杨子, 文霞.乡村城市化与体育商业化进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美国体育的变革[J].体育文史, 1995, (4) :58-69.

[3]金丹元.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138.

[4]修文举.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教育改革[J].呼兰师专学报, 1996, (3) :28-31.

[5]顾杨妹.二战后日本人口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 2006, (5) :56-60.

[6]张婷.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原因探析[J].价值工程, 2012, (9) :324.

[7]江翎二战后日本妇女地位的变化[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28 (1) :103-105, 125.

[8]张键, 王金林.日本两次跨世纪的变革[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大众需求 篇2

试论中国特色大众文化需求空间及其意义

西方语境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实境遇相契合而构成中国特色大众文化.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生存、发展存在巨大的`主体地位空间、社会环境空间、科技传媒空间、地缘人缘空间、多元生活空间和全面发展空间,并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作 者:曹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5)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国特色大众文化   需求空间   意义  

加强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引导 篇3

[关键词]精神文化;和谐社会;人民群众

1、开发大众精神文化的愉悦功能,增强引导作用

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須逐步深化对于文化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规划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现代社会,大量的文化是作为“产品”生产出来的,可以说,没有文化市场,就没有大众文化。因此,在建设大众精神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承认并发挥他们在文化创造中的动力和创新作用,发挥大众精神文化生产的愉悦功能优势,引导文化生产的市场取向。建设先进文化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努力将这种优势嫁接到公共形态的大众精神文化及其产品和服务上去。没有愉悦,大众精神文化没有吸引力,而没有吸引力的文化,是难以产生引导作用的。因此,如何将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的价值层次和愉悦结合起来,形成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是大众精神文化建设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而和谐文化需要自身的和谐,教化功能和愉悦功能的和谐,是文化自身和谐的条件和表现。

2、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

营造和谐氛围精神文化内核是在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升华、提炼、凝聚而成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时代精神。用先进的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精神素养,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让普能群众有能力也有机会享受文化产品和服务,门槛必须足够低,特别是事关群众基本文化权利,事关社会整体进小的那部分精神文化需求,必须纳入政府的公共职责范围内给予保障和落实。对于困难群体,不能简单地通过单纯的许诺来维持他们的信必和认同,也要从精神需求着手,借助文化活动,实质性地改善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因此,必须大力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降低文化消费门槛,鼓励各类人群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要重神为需求互补的不同社会群体构建互相促进的舞台,发挥社区、社团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众精神文化建设格局。

3、根据不同群众的自身特点,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

和谐社会是差异社会,从社会分化的现实出发,尊重不同收入、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的自身状况和需求,引导精神文化的不同需求。富裕阶层有能力支付市场价格,能享受到较高水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文化消费方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他们关注精神需求的增长,这包括内容的拓展和层次的提升,对此,主要应引导市场来满足。工薪阶层包括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以传统精神文化需求为主,对于群众性文化活动热情很高,文化消费上对公共产品和复习包括社区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立足社区,自主参与是满足他们需求的主要途径。外地来沪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社会文化资源的享有率较低,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维护困难群体的文化权利,努力使不同人群在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上,“各得其所”,既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

4、开发新方式和新手段,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

发挥大众精神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需要加强对于新参与方式和参与手段的开发。

个人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明显改变了个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式和手段。手机、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际交往方式,改变可社会联系的内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个人从社会交往中获得的精神文化满足。把握住这一潮流,积极加以引导,有助于激发优势群体的活力,实现精神文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各尽所能”,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敢有利于培育现代道德观念,开拓能够延续民族传统、造就有当代中国文化特色的超越性价值,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了充分动员社会资源,扩大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重视为需求互补的不同社会群体构建互相促进的舞台,发挥社区、社团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众精神文化建设格局。

大众需求 篇4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 文艺演出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组成部分, 在近十年来不断扩大。仅北京市就有大约12万至15万人有进剧场看话剧的习惯, 体现出北京话剧演艺市场供给的增长以及大众对该文艺形式的需求和数量的改变。

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代表的国有院团, 孟京辉工作室、开心麻花、戏逍堂话剧等为代表民营剧团, 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收到了剧迷的热烈追捧。一些现代经典剧目的门票往往在开演前就会火速售罄, 这样的演出市场热潮值得关注。本文意在探究观众观剧的动机由来、院团如何利用剧目吸引观众以及政府作为助推力量如何能将剧目的“供”与观众的“需”相结合, 达到话剧市场的稳步发展。

二、北京市民对话剧喜好的调查结果

为了准确把握北京市话剧演出市场与大众需求的关系, 摸清相关影响因素的具体信息,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具体通过对290位北京市民进行二个月网络调查 (在“问卷星”上发布问卷) 和街头调查 (纸质问卷) , 以此为基进行综合分析。调查中我们主要针对北京市民对话剧的喜爱程度、观看频率、题材偏好、选择动因、剧院要求、购票方式和信息来源, 以及市民的年龄段、收入等方面进行了“北京市话剧市场与大众需求关系”的综合调查, 网络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直接面向北京市民, 反馈结果直接客观、畅通有效, 通过系统分析梳理, 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一) 青年消费群体占据主导, 小剧场话剧方兴未艾

在对于话剧这一类艺术门类热爱度上, 选择“是, 我是粉丝”这一项的比重为14.98%, 选择“一般, 偶尔关注”的比重为68.12%, 其中观看话剧频率为“一年 (或以上) ”的观众占54.59%, 按月观看的观众则占36.71%。我们发现当今北京话剧演出市场的主体观众群的年龄段为18-35岁, 占全部样本的98.07%, 他们以大学生、知识分子和白领为主, 同时也是话剧的潜在消费者。其余的年龄段占比分别是0.48% (18岁以下) , 0.97% (36-55岁) 以及0.48% (55岁以上) 。

在关于剧目题材偏好的调查中, 我们看到当今小剧场的演出最受欢迎, 包括当今活跃在话剧市场的本土减压剧以及先锋戏剧, 占所有类型的比重为63.77%;其次是传统的经典剧目, 占比为39.13%;国外引进的剧目为28.99%, 港台剧目为18.84%。

吸引观众前往剧院观看的原因也决定着剧目的质量和剧团的未来。在我们的调查中, 优秀剧本对于观众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有知名演员的参与和知名剧团, 而舞台效果以及宣传力度则是人们最终考虑的因素。在剧院的选择上, 选择“无特殊要求, 视剧目而定”的市民达到了57%, 另外22.22%的受访市民选择小剧场, 如蜂巢剧场等民营剧场, 20.78%的受访市民则偏爱大剧院, 如国家大剧院等国营剧场。

从这部分调查我们可以看出, 与电影电视为主流的大众文化消费中, 话剧这一文化形式还没有完全在大众中普及, 并为大众普遍接受, 在文化消费的竞争力上, 话剧的竞争力还并不明显。但通过观察大众对剧目的偏好一项可以看出, 表演形式新颖、内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并能与观众心灵产生共鸣的小剧场话剧是北京话剧市场的主流。

(二) 网络宣传日益多元, 已成首要演出信息来源渠道

综合街头采样及网络问卷的数据分析, 82.8%的民众都是通过网络获得演出信息, 例如各类社交网站、票务网站等。其次, 街旁广告 (占比33%) 、广播电视 (占比32.6%) 覆盖面较为广泛, 也是有效的宣传媒介和途径。相对而言, 非日刊的报刊杂志具有滞后性, 不能及时有效传递信息。这其中不乏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因为获得赠票才观看演出, 想要让这部分人主动走进剧院是相当有难度的。32.85%的民众都会选择正价购票, 其次是等待网上申请团购 (占比28.99%) , 或者等待打折信息 (占比12.56%) 。但是据我们所知, 话剧多是以正价票为主。话剧网上的团购远比电影少很多, 并不易常见, 通常的打折信息也只是票务公司针对老顾客的优惠。

(三) 经济因素成重要考量, 收入与票价比例影响“忠实度”

话剧作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 大众的经济收入是否会影响到文化投入呢?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从街头采样的数据中观察到, 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市民中“粉丝”的比例占到该阶层的52.4%, 该比例远高于其他收入层中“粉丝”的比例, 因此我们能够推断出, 经济因素是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对一类文化产品的投入。

通过观众对票价的反映也体现出, 尽管大部分人愿意购买正价票观看演出, 但是仍有66.18%的人觉得票价稍偏高。对于话剧有强烈兴趣爱好以及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观众才会觉得物有所值。针对潜在消费者大多处于18-35岁的年龄层, 物质基础相对薄弱, 应该采取学生优惠折扣等促销措施。此外, 应该多推出家庭套票等优惠活动, 对于普遍话剧演出的中低等座位票价而言, 大多在二三百元, 但是如果以三口之家为例, 观看一次演出至少需要花费一千元, 对于普通家庭来家价位相对偏高。因此, 收入与票价的差距也决定了观众对于剧目的选择, 国有院团推出的高成本传统话剧与民营院团推出的低成本新式话剧, 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上大不相同, 它们的票价差异也由此产生。下文当中我们会阐述不同院团的盈利模式, 以此来解释市民调查所显示的结果。

三、北京话剧市场发展状况及盈利模式分析

近年来, 针对国内舞台剧运营主体进行了若干探索, 其中一些模式相当富有成效, 通过对这些实践的梳理, 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舞台剧的盈利模式本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遍观国内舞台剧的运营现状, 主要盈利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 以票房为主导的传统模式

当前票房仍是舞台剧的主流盈利模式。这部分剧目运作时, 以剧本为根本, 一切创作以吸引观众为核心, 强调市场价值和投资回报, 注重剧目的媒体宣传和市场推广, 最终目的就是追求高票房, 以量取胜, 收回成本, 实现盈利。当前国内以票房为主导的模式由于具体运作方式的不同, 可以分为两类:“大片模式”和“小剧场模式”。

所谓大片模式, 具体表现为以“明星+经典”为标志的大制作。制作方选择高成本投入、高价位售票、豪华包装的商业运作路径, 选取经典剧本、利用明星担纲, 围绕其知名度进行广泛宣传、推广。近年来传统经典话剧《家》、《雷雨》、《四世同堂》等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以国家话剧院出品的《四世同堂》为例, 制作成本近1000万元, 属于绝对的大制作。首先, 高规格、大数量的明星荟萃是该剧最大亮点。演出阵容几乎汇聚了国话院最强大的演员班底, 具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其次, 老舍先生的名著具有广泛的受众吸引力和长期持续的经典魅力;在布景道具上, 极尽精致, 重现了老北平城的原貌。制作方采取了大剧场演出、高票价定位, 并实行台湾首演、全国巡演等组合式演出模式, 达到了轰动的传播效果, 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一场演出, 仅散票收入就达53万元, 一轮演出即盈余200多万元, 创造了国内话剧界的一个标杆。与此同时, 这一经典剧目也将一直保留下来, 以充分挖掘其长久的票房潜力。

所谓小剧场模式, 顾名思义, 是指在小型剧场 (座席一般在200个左右) 演出的舞台剧运营模式。该类剧具有“短、平、快”的运作特点。第一, 它成本投入小, 一般在20万~30万元之间, 票价相对较低, 制作可谓短小精悍;第二, 该类剧演出空间小, 与观众的互动性强;第三, 剧目题材坚持原创、贴近现实, 以时尚、喜剧居多, 剧目时长较短, 一般控制在90至120分钟;第四, 演员皆年轻, 基本无明星;第五, 演出周期短, 有的仅为几天, 剧目因时尚性强而常换常新, 紧跟潮流变换剧本, 追求短期票房的轰动效应;第六, 该类剧的制作主体趋向多元, 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民营剧团。

一些民营剧团在实践小剧场模式的过程中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戏逍堂属于该模式的典型案例。它于2005年6月成立, 会员人数超过28000人, 观众人数超过28万人次。戏逍堂拥有一套系统的小剧场运作流程, 制作人注重创意, 精挑编剧雕琢剧本, 注重剧本创造中的观众评审意见, 剧本通过后选择导演, 经导演阐述和集体评审通过后进行话剧的编排, 继而推向市场。这其中着重突出了“话剧工业”的概念, 力求实现话剧的快速规模化生产。此外, 戏逍堂开发出了“戏剧连锁店”的模式, 把作品当作商品买进卖出, 还发展了外地加盟商, 即将自己的作品授权出去, 全国演出, 以此扩大票房。戏逍堂目前已获得风险投资, 并已购入北京枫蓝小剧场作为自己的驻场地, 减少场地租用成本以拓展盈利空间。

(二) 不以票房为主导的新兴模式

在单一票房收入模式不能满足舞台剧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的情况下, 很多剧团开始探索将舞台剧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例如定制模式, 在该模式剧团为企业量身定做舞台剧, 并朝企业赞助这一盈利途径上发展。企业赞助费是当前舞台剧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许多票房成功的舞台剧都通过冠名、植入等方式来吸引广告赞助, 比如国家话剧院出品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就在宣传海报和剧本对白上植入了“蒙牛‘真果粒’”这一品牌, 获得资金的同时也得到了观众和企业的认可。而目前, 一些民营剧团在商业赞助方面探索得更远, 形成了舞台剧的定制模式。

四、推动北京市话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文艺演出是文化产业当中的核心层内容之一, 从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层面看, 当文化资源 (剧本、剧团、演员等) 、市场需求、技术和政府政策能有机结合起来时, 演出市场的供需情况就会趋于均衡状态。根据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 2012年全市113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21716场, 观众总人数达到1100万人次, 比2011年同期 (21075场, 1026万人次) 分别增长3.1%和7.2%。其中话剧类演出4404场, 占总场次的20%, 比2011年同期 (3093场) 增长42%, 也是增长比重最大的表演艺术门类, 观众人数达205.9万人, 仅次于排名第一位的音乐类观众221.8万人。尽管北京当下的话剧演出市场呈现出较为蓬勃的发展势头, 大小演出团体、场次收入逐年增加, 然而我们仍能看到打上“恶俗”“山寨”等标签的剧目在扰乱话剧演出市场的良性发展, 他们的出现也在变相引导大众审美情趣, 同时对于戏剧艺术也是一种亵渎, 这必定会对北京的演出市场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 我们希望通过以下四点促进北京话剧演出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高度重视剧本质量与题材选择

通过这次调查, 我们发现剧本质量是观众选择进入剧院观看话剧的首选因素, “希望有更多好戏上演”也是我们进行街头访问时市民们最多提出的愿望。“好戏”是什么?我们认为“好戏”可以是如《雷雨》、《茶馆》等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的经典之作, 也可以是当下好评如潮的如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开心麻花”、“戏逍堂”等民营剧团的话剧演出, 他们的成功之处很大部分都在于剧本的价值以及迎合市场的需求。

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传统经典戏剧, 凭借其独特的文本基础、入木三分的人物特点, 历经时间的考验, 成为了话剧演出市场的不朽传奇。2010年3月13日,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话剧《茶馆》在首都剧场演出第600场。直到今天, 这部剧作历经55年, 经过两代艺术家的成功演绎, 目前已成为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 也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 话剧《雷雨》也在七十多年以来被三代人进行演绎。2012年,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迎来了六十周年华诞, 他们以经典的剧本、精湛的演技、精良的制作赢得了观众的欢迎。

值得关注的是, 缺乏原创剧本是很多国家艺术院团发展面临的问题, 大量院团缺乏优秀的剧本, 重拍、搬演、改变已有剧目的比例增大, 而人艺不光维护着戏剧艺术的权威地位, 每年也有很多新创的剧目如《白鹿原》、《万家灯火》、《窝头会馆》、《大将军寇流兰》等上演, 票房可观, 好评如潮。2013年暑期, 为了纪念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诞辰160周年, 由人艺实验小剧场制作的《燃烧的梵高》于6月19日至7月21日在北京上演。剧中探讨了艺术家对待生活、友谊的态度, 艺术和商品、死亡与永恒等诸多问题, 呼应着当下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讲述艺术家的人生, 一方面反映社会现实, 通过四位优秀演员的演绎, 这样的戏剧在还未上演时, 6月份的票已几乎售罄。

另外还有一点, “关注生活, 贴近百姓”的创作理念也是当今话剧创作的重要理念, 不仅是故事贴近观众, 在表演形式上也要增强观众的互动感和体验感。话剧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在观众中产生共鸣。通过我们的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北京话剧市场是以民营团体为主导的。进入21世纪, 小剧场在中国演变成了一个单纯物理性的概念。由于小剧场戏剧成本低、投资少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民营剧团推出的剧目和演出场次在我国小剧场的演出市场中已占有60%的份额。小剧场话剧在内容上围绕普通人的生活, 表达平凡人的喜怒哀乐, 反映社会现实, 直击人性的劣根性, 描写青年人的婚恋生活和情感困惑等。另一方面, 在票房压倒一切的理念下, 蜂拥而起的民营和非职业剧团将“搞笑”作为看家本领。小剧场的“小品化”倾向为它赢得了大量观众, 轻松的剧情和低廉的票价成为白领和学生进入剧院的理由。另外, 在表演形式上, 民营剧团的展现的剧目增强了观众与演员的互动, 人物与观众频频进行交流;舞台设计简单, 空间感强;运用电影“蒙太奇”或“意识流”的手法使角色的“心理情感”外化, 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观剧体验。2008年成立的戏剧创作机构“龙马社”吸纳了小说、戏剧影视、媒体等相关领域的领军人士加盟其中, 致力于创作题材丰富、思想深刻、形式新颖的品牌戏剧作品。《操场》、《我爱桃花》、《有一种毒药》等作品都受到了业内专家、媒体和观众的好评。

当然, 戏剧艺术是有其神圣地位的, 并不是说观众有需求, 剧团就要去一味的迎合, 这样的话会破坏戏剧的其自身特点和艺术的追求。尤其是民营剧团, 他们自筹资金、成本低、投资少, 在剧本的质量上很难把控, 一旦将商业化挂钩, 难免会有急于求成的现象出现, 因此, 一定要提高编剧的专业素质, 对艺术作品负责, 不能将“低俗趣味”变成小剧场的代名词。

(二) 加强政府政策对市民文化消费的助推作用, 合理应对“票价高”问题

根据资料显示, 2012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5223元, 人均GDP已经达到13000多元, 但是文化消费水平人均才700多元, 这显示出北京在文化消费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需要市民自身进行人文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大力出台相应政策来鼓励市民进行文化消费, 进行财政拨款鼓励大中小文化企业、院团进行文化贸易和文化创作, 这样才能促进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 市民的文化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根据我们的调查, 当今北京话剧市场“票价高”一直是影响市民走进剧院的最大门槛, 这不仅是针对话剧市场, 其实在所有演出市场中, 票价与国民收入占比的不合理一直都是棘手难题。放眼国际演出市场,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票价在20美元至440美元;巴黎歌剧院票价在5欧元至180欧元;英国皇家歌剧院票价为27英镑至175英镑, 50%的票价低于55英镑。如果是音乐会演出, 最高票价更低。国外演出市场的低票价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政府直接拨款或税收减免政策实现的。回到北京, 有数据分析显示, 2012年, 在北京实行了低票价政策以后, 以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北展剧场等为代表的多功能综合剧场的演出平均票价为260元, 比2011年的平均票价291元下降了10%。与此同时, 平均上座率上升为82.5%。同年推行的“院线制”也实现了剧场由单一经营到行业经营的转变, 它使得剧目以北京为出发点辐射全国, 降低演出成本, 使广大观众获得低票价的实惠。同时, 网络票务也会推出折扣优惠, 以中票在线为例, 热门剧目的套票、折扣票能为大众提供多种购票选择, 合理支配自己的文化消费。这些措施的确能够带动北京演出市场的活跃, 使北京文化消费市场有新变化。

但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仍能看到在保利剧院上演的孟京辉年度戏剧作品《活着》, 其票价从180元到1280元——1100元的跨度, 其中仅约40%的票面价格在380元以下, 其余60%则为580元以上;在海淀剧院上演的开心麻花爆笑喜剧《那年的梦想》, 其票价为80元到1080元不等。2013年初, 北京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回应演出票价高的问题, 他提出希望到2013年年底, 100元以下的低票价能够达到剧院座位数的30%。北京演出市场的高票价有多方面原因, 剧院场租、人员费用、宣传营销费用、创作方面的费用和剧院的税负问题都比较高, 那么以这样的思路来讲, 国有院团需要根据这些费用来制定票价, 确保成本能够收回, 其中低票价作为惠及百姓的部分, 高票价就提供给希望享受一流观赏效果的人士, 但其中大跨度的票价的确会使一部分民众望而却步, 毕竟如果做到戏剧“普及”, 在保“量”的基础上, “质”的代价也是双方共同担当的。那么谁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呢?

除此之外, 贴近年轻的戏剧爱好者的北京三大戏剧节票房不甚理想。青戏节的资金来源与政府拨款和企业赞助, 2012年纯票房收入为70万左右, 加上拨款才能勉强维持实际所需的200多万元;南锣戏剧节坚持公益性, 常需要自己贴钱;风马牛戏剧节则每年都有固定赞助, 但也无法避免“往里贴钱”的窘境。收入上看, 三个戏剧节的票价都大约在100元以内, 每届的票房都在20万到40万不等, 同时还有约30%的赠票、公益票。然而支出项目上以2012年为例, 青戏节有180场左右的剧目和活动, 光场租一项就占了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再刨去1万至3万元左右的创作、演出费, 宣传推广费等, 真正能落到剧团以及统筹人员手中的工资少得可怜, 甚至没有。戏剧节大多都是民营剧社发起的, 在政府、行业协会支持下举办, 相对来讲, 它的社会融资能力差, 自身也缺乏社会融资的意识, 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很多工作都是靠志愿者和临时工来完成, 报酬低廉, 这也就导致了戏剧节前途迷茫的困境。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和政策推动, 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 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十分必要。

(三) 注重自身发展定位和创新, 不断拓宽戏剧消费市场空间

当今一些剧团的行业意识、市场品牌观念薄弱, 文化内生创新能力欠缺, 版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 同时, 政府扶持话剧市场发展的政策也有待完善。因此, 在政府主导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下, 各个院团需要注重自己的定位, 以拓宽市场。

北京的话剧市场发展应该符合“求同存异”的理念。在发展戏剧艺术的基础上, 国营艺术院团继续上演经典的大戏, 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民营剧院、团作为当今北京话剧市场的新生力量, 应该力求个性, 注重定位, 形成自己的发展特点。当今北京一些话剧院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比如,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引领先锋话剧的潮流;国话先锋剧场坚持“时尚、先锋、经典”的格调;蓬蒿剧场致力于戏剧艺术美学的探索, 积极打造公益性的戏剧艺术交流平台, 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艺术交流场所;朝阳九剧场利用区域优势, 与各国驻华使馆、多个国家的国际艺术节建立了艺术合作关系;雷子乐着眼为都市白领阶层解压, 让都市青年在剧场充满放松心情的欢笑;繁星戏剧村“场制合一”, 努力推出原创。这样, 观众根据院团比较明确的定位来选择自己喜爱的剧目, 对于剧团来说, 这样的定位也有助于剧本的创作、剧目的引进与输出。

院团应该积极地进行资本运作、资源整合、股份改造, 商业化运作, 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 积极拓展戏剧市场。注重市场调研、创作和产品营销结合, 定向制作、企业委托、命题作品。适应市场需求, 逐步形成创作工厂化、营销院线化。鉴于网络已成为大众获取演出信息的主要渠道, 各大票务网站、社交网络等也应该加强对于剧目的宣传, 积极推出折扣票, 院团也要利用电子、纸质、街旁媒介进行宣传。这需要引进很多专业人员进行院团管理, 结合政府推手和企业行为, 促进北京话剧演出市场的繁荣, 同时推动北京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年北京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EB/OL].http://www.bjycxh.com/c35083.jsp.

[2]李宝群.当代中国话剧的一大困境[J].北京:中国戏剧, 2007 (8) :12-15.

[3]张翼.小剧场大诱惑北京剧场艺术演出收入持续增长[EB/OL].http://culture.gmw.cn/2012-06/21/content_4391712.htm, 2012-06-21.

[4]苏丹丹.北京各类戏剧, 量多不精树立品牌的道路还很长[EB/OL].http://www.ccdy.cn/wenhuabao/lb/201305/t20130522_650186.htm, 2013-05-22.

[5]新京报.摊开账本, 运营很难[EB/OL].http://www.bjnews.com.cn/ent/2013/06/27/270344.html, 2013-06-27.

[6]苏丹丹.演出收入增加平均票价降低[EB/OL].http://www.ccdy.cn/wenhuabao/lb/201301/t20130123_540149.htm, 2013-01-23.

大众需求 篇5

摘 要:以转型期中国社会所呈现的动态的多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为视角,选取北京市作为典型调查对象,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体育健身需求的大样本调查研究,考察大众体育健身需求的多样化态势及多维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健身需求平均分居前2位,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阶层对体育需求的程度次之,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需求的程度最低。2)体育健身服务质量评价等级、收入水平、体育健身价值评价高低与体育健身需求呈现一定的正向关系,且在各等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与体育健身需求成正相关,而自身体质健康自评高低与体育健身需求成负相关。

关键词:社会分层;健身需求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019-03

A Study of the Fitness Requir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ifferentiation

LUO Xu

(Dept. of P.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Abstract:From a perspective of dynamic divers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in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the paper takes Beijing as a typical o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diverse trend of mass fitness require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s by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of fitness require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average grades of fitness requirement of managers and professionals rank in Top 2, while owner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rank secondly to them, and peasants and non-employees and half non-employees last. 2) quality evaluation stages of fitness service, incomes, and fitness value evaluation have positive relations in some extent and remarkable differences exists in different stages. Education background has positive relation to fitness requirement while self-evaluation of physical health has negative relation to fitness requirement.

Key words: social differentiation;fitness requirement characteristics;influence factors

北京市在全民健身服务需求研究中所能体现出的代表性、典型性和深刻性,考虑到研究的时间、资金等方面因素,以转型期中国社会所呈现的动态的多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为视角,选取北京市作为典型调查对象,试图对我国大众体育健身需求的多样化态势进行典型层面剖析,探究体育健身需求趋势的阶层化差异及多维影响因素,主旨在于提高全民健身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在我国群众体育领域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保障全体国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可咨参考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样本量的确定 以北京市16~70周岁市民为调查总体,按照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以职业分类为参考,以社会阶层比例为抽样分类依据,采用PPS抽样,样本组成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数据库、INTERNET检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整理有关全民健身服务研究资料。文献来源主要有体育各类学术核心期刊、其他学科学术期刊(社会学、哲学等)、有关学术专著;对社会体育或群众体育的相关条例、规章、会议纪要,以及尚未发表的各类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和就地翻阅。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搜集、整理有关体育健身服务的理论、方法、问卷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一组考察被调查对象体育健身需求的问题,分别采用小样本再测法与克朗巴哈系数法,客观检验法与主观评定法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此问卷符合本研究的需要。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对其所涉及的

所有问题进行评价,即从“非常重要(赋值为5)、比较重要(赋值为4)、一般(赋值为3)、不太重要(赋值为2)、非常不重要(赋值为1)”5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将被调查者7个问题回答的总分相加,并计算平均分。根据数据描述性统计初步结果,从高需求至低需求分为3个等级,以平均得分划分,分别为:高:≥3.15分(赋值为3);中:2.16-3.16分(赋值为2);差:≤2.15分(赋值为1)。在考察影响不同社会阶层体育健身需求因素的研究,将体育健身需求程度设为因变量,为三元变量,分别对应3个等级。自变量为: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体育健身价值认同度、体质健康自评满意度、体育健身满意度(体育健身满意度以对体育健身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平均分为基础,分为三级:分别为“高:≥3.6分(赋值为3);中:2.8~36(赋值为2);差:≤2.8(赋值为1)”。问卷调查均采用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自填式问卷方式。实际发放问卷5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 049份,有效回收率91.8%。

1.2.3 数理统计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处理,各自变量赋值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社会阶层体育健身需求的特征与差异 为考察挖掘不同社会阶层健身需求的特征与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推断。

不同社会阶层健身需求描述性统计表明,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健身需求平均分居前2位,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评分最低,不同阶层差异明显(表3)。可能的原因是体育健身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精神产品,对其的需求与生活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有较高收入或较高社会地位的阶层的需求要高于低收入或在社会结构中处于较下层的阶层。但经理人员阶层内部同质性差,标准差大,可见该阶层在此问题上有较大分歧。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表4),不同社会阶层对体育需求程度存在差异(F值=126.339,p<0.01)。

方差两两均值比较(采用Student Newman Keula法,简称S-N-K法)结果显示,经理人员对体育需求的程度最高,且与其他阶层存在差异(p<0.05)。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阶层对体育需求的程度次之,并与其他阶层均存在差异(p<00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办事人员阶层相互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其他阶层有差异。个体工商户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间不存在差异,但与其他阶层存在显著差异(p<0.05)。农业劳动者对体育需求的评分最低,且与其他阶层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5)。

2.2 476个体工商户7492.2 918办事人员8352.7 127产业工人1 1062.7 263商业服务业员工1 0032.7 462国家与社会管理者1832.7 853私营企业主1052.9 375专业技术人员6153.2 209经理人员1813.3 591P值1.0 0000.4 8900.6 6701.0 0001.0 0001.0 0002.2 体育健身需求的影响因素 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体育健身价值认同度、体育健身服务满意度、体质健康自评满意度做为自变量,分析影响体育健身需求的因素采用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Ordinal Logistic)统计方法分析。样本基本统计量表明,多数需求集中在中间等级(51.7%),高需求度比例为21.9%,低需求度比例为26.4%(表6,表7)。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7),男性比女性对体育健身的需求高,差异显著(p<0.05,OR值为1.3198)。年龄上体现出分化态势,20~39岁年龄段的体育需求最高,且与60岁以上年龄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0岁以下年龄段的需求低,与6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0~59岁年龄组的体育健身需求高于60岁年龄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体育健身服务质量评价等级越高的人群,体育健身需求越高,且在各等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同向性。体质健康自评满意的人群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低于体质健康自评不满意的人群(p<0.05),对自身体质健康自评不满意者的健身愿望较强。对体育健身价值给予较高评价者表现出的体育健身需求高,各等级间存在差异(p<0.05)。从收入水平看,表现出收入越高,体育健身需求越高的相关性。月总收入1300元以下的人群相互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不同收入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文化程度也与体育健身需求呈现一定的正向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体育健身需求越高(p<0.05)。

3 结 论

1) 处于工业化、市场化双重转轨和社会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全民健身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阶层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各阶层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满意度不高,对健身环境、健身设施的需求较高。2) 体育健身服务质量评价等级、收入水平、体育健身价值评价高低与体育健身需求呈现一定的正向关系,且在各等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 文化程度与体育健身需求成正相关,而自身体质健康自评高低与体育健身需求成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

[2] 刘鹏.抓住历史机遇 努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2006年全国体育局局长会讲话.

[3] 栗锋,庞元宁,张东黎.我国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动态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039-1041.

[4] 王凯珍.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009-1013.

[5] 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社会城市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芦平生,熊振强,陈仁伟.我国西部地区居民体育活动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4):8-10.

[7] 陈筱东,叶佩素,江志鸿.浙江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主要因素的探讨[J].体育科学,2002,22(6):69-72.

[8] 杨文轩,胡小明,谭华,等.全民健身的社会监控体系研究[J].体育学刊,2001,8(2):1-4.

[9] 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全民健身服务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群众体育的新形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4(1):3-8.

[10] 徐焕新,董新光.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4):1-5.

[11] 李仲明,许惠玲,黄晓春,等.小康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2005(2):23-31.

[12] 李军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专刊),2002:78-80.

[13] 孙淑惠,王广虎,舒为平,等.社会各阶层体育态度与行为的调查报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5):1-5.

[14] 周小东.福建省成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3):43-45.

大众需求 篇6

1. 随意性

电视观众对电视这种媒介和媒介内容在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主要是由电视新闻信息的特点所决定的。电视新闻信息跟政府法令、党的文件不同,其主要功能是向观众传递社会最新发生的事实,观众不必神经紧张地一定要带着什么目的接受信息。看哪个频道,选择什么,看多长时间,遥控器在观众手里,谁也左右不了。受众这种心理的随意性决定了受众常常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传播内容,如果传播内容晦涩难懂,形式又难以接受,那么不仅会影响传播效果,而且会导致受众的离开。

2. 互动性

电视新闻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电视新闻传播者和电视新闻接受者都是社会成员。因而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是互动,也应当适用于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双方的活动和行为,与一般人际互动的区别在于,这种活动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新闻信息来实现的。电视观众的互动性是指在新闻活动中,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以及电视观众和电视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 交融性

研究电视新闻观众心理应当把着眼点放在电视观众在接受电视信息时的心理活动上,但是电视观众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成员的观众,且不说他们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受制于其已有的来自于感性世界的认知,就是在接受电视信息的同时,还常常会受到来自身边的他人 (如家人、朋友、同事等) 对电视新闻的评价、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影响。这种交融性的心理特性不仅会使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受制于自己已有的认知,而且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自己有贴近性的新闻,并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自己所处的真实的外部世界进行比较,这就要求电视媒体要熟悉受众的特点,注意新闻的贴近性和真实性。

二、电视新闻受众需求

电视新闻是由大众传播机构生产出来的一种信息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受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过程中所产生的共性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对信息的需求

人们接触新闻,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知。希望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知晓信息和情况以及认识事物和环境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观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他们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能得到全方位的相关信息己成为受众新的需求。对新闻信息的认知,包括增加新知识和新见闻,满足新奇性,对国家和世界大事的了解等等。据《中国城镇电视观众需求变化及其对策》课题组调查显示:收视率排名在前12位的节目中,信息类占8个,娱乐类占4个,而在喜爱度排名前12位的节目中,信息类占7个,娱乐类占4个。受众信息欲之强烈,由此可见一斑。

2. 对时效的需求

先知为快,这是人们的一个普遍心理需求。在与时俱进的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这种心理更加突出。比别人早知道,就可以较快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受众这种求快的心理付诸到电视新闻节目上,就是要求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我们知道,新闻信息传播的取胜之道主要在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能,原因是,对信息的最先传播和对事物的最先解释能引起人们第一时间的注意,人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把这种信息和解释作为真实来对待,最先注入思维的信息和解释也最容易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最深的印象,而且这种印象会长久不消。

3. 对真实的需求

就电视新闻而言,其职责就是准确无误地向公众报道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事实,使公众得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毫无疑问真实应该成为其本质的特征,人们对于其真实的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人们获得信息的目的是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如果是虚假的信息,不仅不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还有可能产生误导,从这个角度来考察,也会得出人们要求新闻具备真实性的结论。此外,从电视媒体本身的特征来看,它能尽量接近真实的反映新闻事件的真相,与报纸新闻只停留在抽象的文字上不同,电视为受众带来的是一个拷贝的世界,受众看电视新闻,就是要看到最真实的现场。

4、对美的需求

美的事物往往可以引起人们的集中注意。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目光往往会注意那些真善美的事物,以及优美动人的表现形式。对于接触电视新闻的受众而言,在寻求信息需求、认知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会进一步产生满足自己审美需求的要求,力图获得一种审美精神愉悦。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要达到满足受众心理和需求的目的,必须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选择与确立新闻内容的过程中保证信息的丰富、真实、易于接受,遵循真实原则,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采访;另一方面,在确立信息表达形式的过程中要做到有变化,充满美感,拍摄中应注意角度选择、光影配置等等。

摘要:受作为电视媒介传播活动一个构成部分的电视新闻, 其传播效果如何, 与新闻节目能否适应受众心理, 满足受众需求是成正比的。因此, 电视新闻其编辑内容和形式只有满足受众心理和需求, 才能使电视新闻在整体上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心理需求,电视新闻,受众

参考文献

[1]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 声屏世界, 2007年8期

大众需求 篇7

一、面向大众用户需求的数字档案馆服务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加强对面向大众用户需求的数字档案馆服务模式的研究,极有必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档案已被公认为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上海市档案局利用部石磊提出:“档案管理机构要从档案利用服务需求共性和个性特点出发,建立起完备的档案检索体系和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以满足社会的档案利用服务需求。”[2]76由此可见,用户需求是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从档案利用服务需求出发开展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将极大地助力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型升级。

2. 数字档案馆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相对于传统档案馆,档案用户更需要数字档案馆的服务,这主要是因为档案用户利用数字档案馆不再受时空限制,可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服务优质与否上;另一方面,数字档案馆拥有高新技术的支持、现代化的存储技术、网络化的信息空间、自动化的档案管理以及广泛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馆藏[3]10,这些优势使得数字档案馆有足够的能力去拓展服务方式,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

3.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一个分阶段、分重点的过程。

目前,数字档案馆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受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多方面投入限制,建设一个涵盖所有功能、大而全的数字档案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亟需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切入点。面对开放、自由的信息社会中公众日益增长的数字档案信息利用需求,优化数字档案馆的服务能力、突出数字档案馆服务重点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二、大众用户档案信息需求的特点

长久以来,档案馆(含数字档案馆)都将重点放在为学者和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上,忽略了普通市民及大众的档案信息需求。相比于学者和机构工作人员,大众用户作为档案利用者的一类,在档案信息需求上具有明显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有四个方面。

1. 多样性。

大众用户由于在职业、年龄、学历等分布上更为广泛也更具层次性,加之数量之最,因此,必然造成对档案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对档案内容的需求多样化上,如需要与个人职业、家庭等相关的档案,还体现在对档案呈现方式的需求多样化,即不仅需要以文字、图片等静态方式呈现的档案,更多的还希望档案馆能用更吸引眼球、更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和知识文化水平的动画、视频等动态方式将档案信息内容加以呈现。

2. 个性化。

档案用户信息需求心理、行为显现个性化。也正是个性心理、行为的千差万别直接影响个体对档案信息的鉴别、选择和占有,体现了个体档案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特征[4]42。因此,不同的档案用户在利用档案时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都会不尽相同,这种不同是用户习惯和兴趣爱好的一种展现。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对用户的信息行为、信息使用心理等更加细节化的测量成为可能,数字档案馆个性化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势必成为可能,因而,数字档案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更加强烈,对数字档案馆个性化服务方面的要求也将更高。

3. 知识性。

大众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呈现方式的知识性需求。穆尔斯定律指出,“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他取得信息要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5]60。对于对档案信息资源不够熟悉、过度依赖互联网的大众用户来说,这种情况将更加明显,因此,大众用户更迫切地需要档案信息以更清晰的知识关联方式加以呈现;另一方面,对呈现内容的知识性需求。大众用户不满足于知道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存放在哪里,他们更加需要的是直接获得能够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档案信息,即得到知识,而非一份文件或一个案卷。

4. 模糊性。

学者和机构工作人员利用档案或是抱有学术目的或是因工作需要,他们有着明确目标,然而许多大众用户在利用档案信息时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内容、什么类型的档案,有的大众用户甚至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才利用档案的,抑或者他们对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有一定的认识,但很难用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造成他们在档案信息需求上呈现出模糊性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大众用户的档案意识和知识水平有关。

三、面向大众用户需求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构建

信息服务模式是指对信息服务活动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描述。信息用户、信息服务者、信息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策略等四个要素是信息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信息服务活动都存在的组成部分[6]127。对于数字档案馆来说,面向大众用户需求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就是以大众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在本馆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丰富的馆藏资源基础上,利用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多样的档案信息服务(见图1)。

图1中,各要素在该模式中的具体体现如下:

1. 档案信息用户。

图中的大众用户指的就是档案信息用户,在该模式中,要以大众用户的信息需求为核心,设计最符合用户需要和使用习惯的档案信息服务,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及时调整档案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

2. 档案信息服务者。

档案信息服务者就是数字档案馆,既包括直接为大众用户提供服务的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又包括支撑系统运行的数字档案馆工作人员。对于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而言,应体现出足够的易用性和交互性,对于数字档案馆工作人员来说,应转变自己的观念,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变被动的档案信息提供者为主动的服务者,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对数字档案馆进行必要的更新和维护。

3. 档案信息服务内容。

档案信息服务内容就是支撑数字档案馆运行的档案信息资源,数字档案馆应根据大众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积极推进电子文件的收、管、存、用以及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进程,争取做到对大众用户需求旺盛的档案能够提供全文在线检索和借阅、对其余部分档案能提供目录等检索工具,并积极建设本馆特色档案专题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有条件的数字档案馆还可以建设不局限于档案信息的综合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4. 档案信息服务策略。

针对大众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数字档案馆应该积极促进以下档案信息服务策略的实现。

(1)个性化服务。所谓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指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7]40。数字档案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大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一是个性化界面。个性化界面的设置所需成本较小,数字档案馆可以通过在其用户界面上设置界面色彩、风格、字体、字号等选项实现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个性化呈现,并注意提供多种语言以及针对弱势群体的无障碍通道,让用户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下获取档案信息。二是档案信息定制服务。数字档案馆凭借前期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以及对分散信息的整理,允许大众用户对其感兴趣的档案信息内容、获取时间和方式进行定制,利用信息推送技术完成对大众用户所需要的档案信息的自动推送。三是个性化档案信息推荐。数字档案馆应利用技术优势加强对大众用户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分析,统计出当月或某段时间内利用率最高的档案,并与捕获到的用户信息相结合,将最符合用户档案信息需求和喜好的档案信息推荐给相应的用户。

(2)知识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机构走上了知识管理的道路,面对大众突出的知识性档案需求特点,数字档案馆需要依托自身的知识管理为大众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数字档案馆也相应地要提供显性知识服务和隐性知识服务。其中,显性知识服务就是对档案信息进行知识挖掘并提供给用户,具体说来就是找出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中的“知识元”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档案知识库,以及提供知识地图帮助用户实现知识的查找并明确不同档案信息间的联系,快速解决用户的知识需求。隐性知识服务主要是挖掘数字档案馆工作人员的隐性知识,让其运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大众用户开展相应的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在此基础上数字档案馆完全可以仿照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模式组建专题参考咨询团队,针对不同的数字档案专题配备具备相应知识结构的参考咨询人员提供服务。

(3)教育服务。数字档案馆不应只是成为一个数字档案的保存机构,还应该发挥其作为文化机构的作用,积极提供不同种类的教育服务,减轻大众用户档案信息需求的模糊性,弥补大众的信息鸿沟。数字档案馆能够提供的教育服务主要有两种:一是有关于数字档案馆自身的教育服务。数字档案馆可以通过拍摄视频、提供在线讲座等方式提供包括数字档案馆使用方法教育、数字档案馆馆藏资源宣传教育和数字档案馆利用效果教育,使用户熟悉数字档案馆,进而利用数字档案馆的服务。二是大众的文化教育。数字档案馆可结合馆藏资源通过文字、影像、声音和互动资源等形式对大众进行历史文化方面的教育,扮演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档案对促进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四、面向大众用户需求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实现要点

1. 数字档案馆大众用户管理。

数字档案馆的用户管理包括档案信息安全和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行为两方面的内容。

(1)档案信息安全方面。由于大众用户基本上通过互联网访问数字档案馆,因此数字档案馆一般采用用户认证加授权访问的方式。用户认证系统通过向用户开放注册通道为每一个合法用户提供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当用户访问数字档案馆时系统就会提供验证手段来确认该用户的合法身份,一般验证手段有口令、密钥、签名、指纹方式等[4]44。数字档案馆所馆藏的资源不仅包括公开信息也包括保密信息,为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就应利用授权访问技术为需求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使用户能够根据事先指定好的角色实现对特定档案信息的访问和对数字档案馆的指令操作。

(2)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行为管理。它是实现面向大众用户需求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关键,包括利用前的档案信息需求收集和利用后的反馈与统计。大众用户信息需求收集内容应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使用数字档案馆的喜好以及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收集的途径有常规性的收集,如要求用户填写注册信息、回答问卷问题、分析用户浏览数字档案馆产生的日志、cookie等,以及有重点地收集,如选取使用数字档案馆较为频繁的典型用户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和用户行为跟踪等。需求收集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能反映数字档案馆大众用户特点和需求的用户数据库并最终支撑数字档案馆包括个性化服务在内的多种服务方式。利用后的反馈和统计主要是指数字档案馆要及时收集用户使用数字档案馆后的反馈信息并利用网站统计工具等对用户访问次数、时间等进行统计,以便及时调整数字档案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2. 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

数字档案馆的平台是实现数字档案馆服务的通道,它能够将数字档案馆提供给大众用户的多种服务功能整合在一起,用户通过这一平台就可实现对多种服务的一站式访问。目前,主流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平台是数字档案馆网站,其有受众面广、服务稳定、表现方式多样等特点。因此,数字档案馆在建立相应网站的时候应注意页面的美观与检索方式的易用性,突出其主要功能和模块,并建立相应的导航系统,以方便向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此外,数字档案馆要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就有必要在档案网站基础上积极利用起大众传播媒介拓展自身的服务渠道,并利用相关技术实现不同服务平台的无缝衔接,比如在数字档案馆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使其搭载在手机、移动电脑等不同的移动客户端上,并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让档案信息服务日常化。另外,当前在互联网和数字图书馆领域应用比较成熟的标签、聚合、wiki等web2.0技术也可按照大众用户的需求应用在数字档案馆的平台建设中。

3. 数字档案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共建。

由于档案所具有原始凭证性使得大部分档案在数量上是唯一的,由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数字档案馆馆藏资源的非重复性[8]27,但这并不代表数字档案馆就具有信息垄断的权力,要想在当今这个信息开放和共享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数字档案馆的出路就是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建。数字档案馆在其发展初期可通过链接方式将大众用户指向其他数字档案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考虑与其他数字档案馆在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等涉及数字档案管理方面进行合作,以此来降低运作成本,形成更广范围的数字档案馆体系,为其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必要基础。与此同时,数字档案馆还需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实现从档案信息服务向综合信息资源服务的转变,具体说来:一方面,数字档案馆可以有选择地将大众用户需求明显的图书、网页信息等档案以外信息资源类型纳入数字档案馆管理范围,向更全面的信息提供者角色迈进;另一方面,将适合共享和开放的档案信息分享给其他的信息服务机构,诸如美国国家档案馆就与Google公司进行合作,全球互联网用户可以登录美国国家档案馆网站(www.archives.gov)或者是Google公司的视频网站(video.google.com/nara.html)浏览美国国家档案馆珍藏的珍贵历史影像[9]51,以此来实现不同信息服务机构间的互利共赢,最终促使大众受益。

4. 特色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开发。

数字档案馆应根据自身馆藏结构,选取其能体现馆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档案信息,按照大众用户的需求由档案馆编研人员进行整理,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最终形成一个个具有逻辑性、知识性且生动丰富的特色专题档案数据库。根据对大众档案利用需求的分析,可以形成的专题数据库类型就有民生档案数据库、城市档案数据库、重大事件数据库等。

面对大众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和来自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激烈竞争,数字档案馆需通过不断优化自己的服务能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扮演好历史保存者和文化传播者的角色。综上可见,以大众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是数字档案馆的必然选择。数字档案馆可通过对大众用户需求的深入分析、对馆藏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合作共建以及相关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提供给大众所需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5-12-28][2016-02-14]http://www.zgdazxw.com.cn/news/2016-01/11/content_126580.htm

[2]石磊.论档案利用服务需求[J].档案学通讯,2005(5).

[3]刘东斌.论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J].档案管理,2003(3).

[4]唐艳芳.基于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用户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6(4).

[5]罗忠凤.用户需求对因特网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学刊,2005(5).

[6]陈建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7]方胜华,王俊杰,唐海萍.个性化需求与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情报杂志,2004,23(8).

[8]蔡娜,袁田.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比较研究及启示[J].档案学通讯,2010(2).

大众需求 篇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以外, 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 生活不仅被认为是简单的“生下来, 活下去”, 更是要“活出味道, 活出精彩”。大众文化应运而生, 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注定会成为现代社会一道流光溢彩的风景。产生于群众, 发展于群众, 蓬勃于群众的广场舞近几年从中国的城市、社区跳到了中国的偏远农村, 也跳到了法国的卢浮宫, 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又一张明信片。随着广场舞的参与人数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它也日益变成人民群众日常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它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从这样的特殊一角体现了一群人、一座城, 甚至是一国的文化。广场舞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 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作为广场舞的舞蹈主体——中老年人群, 正是这种新兴文化的重要促成者, 中老年人群和舞蹈的神奇结合使我们不得不从中老年人群和舞蹈两者的特点出发, 思考广场舞产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它的影响力能扩展的如此迅速, 广场舞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的建设中承担着怎样的重任, 具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

二、基本概念及理论

(一) 大众文化

通俗的讲, 大众文化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的, 在现代社会中为普通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信奉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是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相伴而行的。关于大众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 本文认为王一川先生在《大众文化导论》一书中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比较精当的,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现代社会中我们能举出的例子数不胜数, 例如娱乐性的书报杂志、影视文化、流行歌曲、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诸如此类, 其形式之多、范围之广是任何文化类型都无法比拟的, 而广场舞正是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 大众文化的形式还会不断延伸。由此看出, 大众文化具有适应性、通俗性、普遍性、娱乐性等特征。

(二) 广场舞

1、来源及界定。

广场舞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广场舞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宗教祭祀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是原始生活和古代社会最为经常的智力活动之一, 有文字的记载就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晚期。广场舞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活动密不可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意义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早期的生产劳动行为慢慢演变为祭祀活动, 经历了近现代的洗礼, 最终成就了如今的广场舞。

关于广场舞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广场舞的不同特点出发, 对广场舞的定义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文章综合前人的观点认为, 广场舞是一种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参与的、在开放广场上广泛开展的、以健身及娱乐为目的的、以歌舞形式呈现的、具有节奏韵律感的群众性舞蹈活动。

2、广场舞的特点。

(1) 人群特点:广场舞的舞者主要以中老年妇女为主, 随着城市老龄化趋势加剧, 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退休在家, 他们要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寻找属于她们自己的快乐, 首先, 她们有时间、有精力;其次, 在这样一个注重养生的时代, 广场舞也锻炼了身体, 增强了体质;最后, 作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他们在广场舞中找到了精神的快乐。随着广场舞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们发现,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中年爸爸们也参与到广场舞的活动中来, 成为广场舞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音乐特点:广场舞的音乐一般以通俗、欢快、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音乐为主, 代表音乐主要有《套马杆》《荷塘月色》《烟花三月》《最炫民族风》《自由的飞翔》《月亮之上》《阿里山的姑娘》等, 中老年人群的广场舞选择的音乐以凤凰传奇的居多。

(3) 地域特点:现如今的广场舞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城市广场, 它跳到了校园的运动场、农村的会场、社区的活动中心, 甚至法国卢浮宫的门前, 开阔的场地是其表演发挥的舞台, 由于表演人数众多, 这是其必然要求, 广场和舞者融为一体, 共同表演, 共同舞蹈。

(4) 舞蹈动作特点:由于广场舞的主力为中老年人群, 且为非专业学者, 包含着各年龄、阶层、行业等, 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动作较为简单易学、轻快, 同时富有美感, 它或是从传统的秧歌、健美操等汲取经验, 或是改编日常的生活、劳动中的动作, 又或是经过专业的舞者指导, 使得广场舞成为适合民间娱乐的重要形式。

(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理论内涵。

1943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 每个人都潜藏着5种不同层次的需求。

(1) 生理的需要:这主要包括人类得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 如衣、食、住、行等, 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 具体事物如水、空气、食物等, 这是保障人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转的的根本保障。

(2) 安全的需要: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渴望安全的环境, 其中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健康安全、家庭安全、工作安全以及避免遭受痛苦、疾病等各方面。只有安全得到保障, 人们才能放心的生活、工作, 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

(3) 感情的需要:这一层主要包括友情、亲情和爱情等内容,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不是孤立的个体,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 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教育、经历和宗教信仰有关。

(4) 尊重的需要:这主要包括自我尊重、尊重他人以及被他人尊重等,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 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 只有满足了人对尊重的需求, 才能使他人对自己充满信心, 使自己对社会饱含热情, 真正的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指要充分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能力, 最后达到自我实现, 处于这种境界的人, 接受自己, 同时也接受他人, 增强了解决问题能力, 提高了自觉性, 善于独立处事, 并且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

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解决了从“身”到“心”的需求历程, “身”的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和感情的需求;“心”的需求则包括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广场舞正是人们在“身”的需要被基本满足之后被激发的高层次需求。

2、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大众文化之“广场舞”。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我们可以从广场舞的参与者的上述5个层次的需求探讨广场舞现象, 其现状及主要问题如下:

(1) 生理的需要:广场舞的舞者多为中老年人群, 这样的人群几乎具有相像的生理变化特点, 例如记忆力下降、心血管硬化、骨质疏松、关节活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等, 广场舞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运动, 它可以有效维护右脑, 避免过早的脑萎缩, 保持思想敏捷、腿脚灵活, 预防和改善多种老年关节病、腰腿痛和老年痴呆症等, 有助于中老年人的生理健康。

(2) 安全的需要:随着中老年人的年龄增高, 他们的免疫力下降, 患病风险提高;同时, 劳动能力减弱, 有些人收入随之减少;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现, 中老年人群的不安全感增强, 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他们需要在与人的相处和沟通中寻找心理的安全, 广场舞正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他们特殊的人生时期填补了心理的的空虚和孤独。

(3) 感情的需要: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友情、亲情和爱情, 当然也包括中老年人群, 他们希望自己归属于一个群体, 希望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广场舞作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方式, 得到他们的青睐, 在这样一个充实快乐的群体活动中, 他们认识新的朋友, 获得新的友谊, 感受到了人文关怀, 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广场舞渲染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更化解了不良心理情绪, 使感情得到长期稳定的寄托。

(4) 尊重的需要:老年人由于处于特殊的年龄阶层, 缺少有价值的、可交换的社会资源, 所以受到尊重的程度相对较低。另外, 受到年龄歧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老年人受到严重的社会歧视。不少参与广场舞的人员多为退休或下岗, 社会地位下降, 他们希望用另一种方式, 比如舞蹈, 证明自己的能力, 许多人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重拾信心, 恢复了对社会的热情, 在社会中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实现了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的需求, 心理得到满足。

(5) 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情感选择理论认为, 老年人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的减少应该看作是老年人对资源的重新分配。中老年人群越来越脱离自己原有的岗位和工作, 环境, 越来越喜欢选择易产生情绪体验的社会群体活动, 在广场舞正是符合他们需求的最优选择, 他们在参与这些舞蹈中实现自己的另一种人生价值, 广场舞满足了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上述这5种需求在每个中老年人身上是同时存在的。尽管马斯洛认为这5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按层次逐级递升, 但这并不意味着低层次的需求未满足前高层次的需求就不存在。因此, 分析“广场舞”现象不能只从一个方面的需求入手, 应该是全面地了解和关注。只是在同一时期, 对不同需求满足的程度有所不同。

三、对策及建议

广场舞的出现说明了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高层次需求。我们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不仅要通过外部条件, 更要通过内部因素。我们要以广场舞的出现为契机、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使大众文化之广场舞更加繁荣、发展。

1、城市文化建设方面。

城市文化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 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广场舞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影响和改变城市, 它把人们吸引到一定的社会秩序中, 以健身和娱乐为主要目的, 以这种最朴实最直接的形式表达当代人的审美趣味, 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所以必须把发展广场舞纳入到城市文化的总体规划建设中来, 这体现出城市文化建设对广场舞的需求。

2、公共组织方面。

随着广场舞的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 政府和社会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组织、引导、参与到广场舞的建设中来, 比如成立协调部门, 协调不同广场舞人群的用地、音乐等;成立舞蹈培训部门, 开展一些专业性的辅导, 提高非专业的广场舞参与者的舞蹈水平等, 帮助广场舞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有助于社会公共秩序和谐进步, 还促进社会稳定, 这体现了广场舞对未来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

3、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广场舞要求场地的开阔, 地面的平坦, 能够容纳众多人数, 所以要求城市或社区建设为广场舞提供宽阔平坦的场地;同时, 由于广场舞参与者的人数众多, 且处于特殊年龄段, 有必要配以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设施, 对例如紧急医疗救助、突发火灾等紧急状况做出迅速反应, 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

社会在发展,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大众文化的种类和层次有不同的需求, 这正是促进大众文化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原因。而广场舞既适应了现代社会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又是大众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进而更加表明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的。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文意识的不断提升, 大众文化作为人民大众自己的文化将更加注重人文精神, 这也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莫林虎.大众文化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 2010 (12) .

[4]冯小媛.广场健身舞与社区文化建设浅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3 (05) .

[5]张礼强.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讨老年人需求[J].华章, 2010 (36) .

[6]汤闻博.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村老年人心理需求状况的研究[J].学术前沿, 2008 (09) .

大众需求 篇9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我国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越来越成为公众了解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享受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委、政府、企业、个人开展党务、政务、商务,以及处理个人事务的重要工具,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已具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始终将推行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点,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特别是政府网站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国内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正在进入深化应用、突出时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政府网站是体现这些特征的主要方面。

省体育局作为一个国家行政职能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拟定全省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和推动全省体育体制改革,制定体育发展战略,编制全省体育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全省体育事业发展。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负责全省性体育社团的资格审查工作。统筹规划竞技体育发展,研究和平衡全省体育竞赛、竞技运动项目设置与布局;举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组织参加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组织体育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开展反兴奋剂工作。研究拟定全省体育产业政策,发展体育市场;管理体育外事工作,开展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指导和推动体育改革,拟定体育工作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协调指导各市(县、区)体育事业发展。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指导和配合各部门、各行业、各社会团体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组织指导全市体育领域的科技研究及应用;研究拟定体育产业政策,发展体育市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提升为大众服务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从公众对陕西省体育局官方网站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体育局工作效率,提升官方网站为大众服务的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电子检索系统,进行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工作。根据研究的需要,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专著、专题、论文等,同时利用Internet检索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了解网站建设、维护以及为网民和公众服务的有关知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对部分陕北、关中及陕南地区从事体育工作者或管理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省体育局官方网站目前的服务现状及大众对官方网站服务的需求。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41份,有效回收率90.17%。

3、访谈法

在收集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过程中,课题组通过面谈、打电话等方式及时请教、咨询了部分城市的文体局领导、专家、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锻炼者社区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单项组织负责人等负责人进行访谈并获得了相关资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三、结果与分析

1、陕西省体育局官方网站的现状

目前陕西省体育局网站主要分为“新闻中心”、“政务公开”、“公众服务”、“政民互动”、“体育纵横”和“体育总会”六大板块。每一板块内容较多,图片花哨,文字密密麻麻。网站建设总体绩效水平比以前有所提升,在公开信息、提供行政办事服务和便民服务、开展网上互动交流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升,其在线提供的行政办事服务、便民查询服务总量亦一直呈上升趋势,服务覆盖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网站结构较老,内容更新慢,网站优化差。表面文章太多,实际内容较少。

2、大众对陕西省体育局官方网站现状的认识

(1)对目前网站建设的看法

通过问卷 调查法得 出34 %的人认为 省体育局 网站内容“花”、“长”、“挤”,所谓的花是指网站内容花里胡哨,让人眼花缭乱;五颜六色的颜色、图标、图片很多;长是指网站首页面页能够滚动4屏,内容过长; 挤是指文字内容密密麻麻,使用的人不能轻松愉快的查看网站。62%的人认为网站不长,只是花和挤。

(2)目前网站使用的体验

陕西省体育局网站内容充实饱满,用户要找一些自己需要的内容,找起来很繁琐或者找不到,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陕西省体育局官方网站查找自己所需文件时难找,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查找的资料找不到。所以,网站管理者应该将网页精简,文件或者表格等大众经常下载的内容应该专门归于一处,置于网站首页的明显位置以方便民众使用。

(3)在线服务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得出,有55%人对网站在线服务不满意,主要是陕南和陕北的民众反映的较为强烈。走访发现,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众对体育局有需求时大多数人是直接到办公室去咨询或办理,有少部分是通过电话联系来完成的。而陕南和陕北地区由于路途遥远,民众在办事时大都希望在网上办理,但是网上在线服务不能及时完成办事者的需求,所以民众希望体育局官方网站能够健全网上服务功能,将传统方式的信息服务改变为网络信息服务,方便民众。

(4)民众认为体育局网站应该加强服务的项目

调查显示,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局网站在网上办事和在线咨询服务方面应该加强,这样能够及时服务民众,也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还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省体育局要拓宽服务领域,开展开放式服务,实现多功能参考咨询服务,实现网络信息服务与非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机结合。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需求并非是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部,也就是说,用户的信息需求不可能完全在网络中实现,这就决定了网络信息服务与非网络信息服务必将长期并存。因此,除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外,还应继续搞好传统方式的信息服务。在信息更新方面,新闻类栏目,其更新速度已经可以让人非常满意,但是在其他服务中表现出的对客户的反馈周期却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让人难以忍受。

四、建议

1、加强信息咨询和在线服务

建造好网络信息资源主页及信息服务专栏,向用户展现丰富的网络资源,介绍服务项目及内容,针对用户需求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对用户的网络咨询应快速反应,及时答复、帮助,指导用户利用网络资源。可利用电子邮件的参考咨询服务、实时交互的参考咨询服务和QQ在线服务等。

2、加强网站建设、及时更新信息,健全服务功能

简化网站建设,拓宽服务领域, 实现多功能参考咨询服务,实现网络信息服务与非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机结合;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健全服务网站功能、实行动态信息交流、实现与用户交流沟通手段的多样性。

摘要: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部分陕北、关中及陕南地区从事体育工作者或管理者进行抽样调查,了解省体育局官方网站目前的服务现状及大众对官方网站服务的需求。总结了大众认为陕西省体育局官方网站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从公众对陕西省体育局官方网站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体育局工作效率,提升官方网站为大众服务的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大众需求 篇10

1. 本源意义

城市广场是地中海文化的产物, 是欧洲城市起源和发展乃至整个欧洲城市文明的一个引人瞩目的特殊现象。广场的出现有两重前提:一是市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对户外公共空间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二是市民对户外活动的喜好, 如对气候条件的保障和支持。因此可知, 城市广场是一种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属性, 是一种城市文明的进程, 是一种传统, 一种符号, 一种空间。

2. 学术定义

卡米诺·西特将城市广场提上学术界关注的舞台。与西特一样, 百年前的英国人安文 (Unwin) 也称得上城市设计的先驱。1902年版的《城市设计基础》 (Grundlage des stadtebaus) 认为:“广场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市场的现代表现形式。”波诺夫在《人与空间》中定义了广场概念的空间性与目的性:“有别于蓝天下普通的无屋盖的场所, 广场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自由空间。……广场始终是被限定了的, 由人创造的并为其目的而设立的空间。”韦朴将城市广场看作是城市生活的微缩景观;希马赫则将之称为“全体市民的私有财产”;对于克里克来讲, 广场是一种相对于道路的“街道空间”特征而言的“场所空间”;库尔德斯则将广场总结为对建筑空间起着互补作用的缓冲空间, 是一种对个性空间作必要补充的社会空间。

二、神心态到大众审美需求的转变

1.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被恩格斯称之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它实质上是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引发的社会大变革,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复杂社会现象。文艺复兴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背景, 其内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催化作用。其有着巨大的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集中体现为唯物主义哲学、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 而人文主义又是其中的核心思想基础。

2.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有四大特征

(1)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的“人文性”

文艺复兴初期, 城市广场所表现的“人文性”主要是在设计理念上敢于反对教会所提倡的“以神为本位”的设计思想, 大胆推行“以人为本位”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集中表现在城市广场总体布局中, 就是把教堂和宗教建筑降至次要地位, 且充满了世俗气氛。

(2)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的“古典性”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的作品中, 在整体上一扫中世纪末期的呆滞、沉闷之风, 转换成带有明显古典主义风格的明快、欢欣的曲律。即便在建筑构件上, 也创造性地应用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要素。

(3)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的“中心性”

文艺复兴时期, 城市广场的第一种格局是从中世纪开始, 围绕教堂广场为中心展开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依然延续;另一种是兴建的新的市政广场, 并以此组建起新的城市中心。这也结束了中世纪教堂广场长期作为城市中心广场的独占地位。

(4)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的“艺术性”

文艺复兴时期, 城市广场具有的高品位艺术性, 连同创造这种艺术性的科学理念, 都成为后来现代城市广场形成的核心内容, 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城市广场的社会品质

社会品质, 也即城市广场的非物质要素。非物质范畴包括各种社会活动类型与人的审美取向。城市广场是城市里事件的发生地, 而事件由人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赋予广场空间以性格, 而城市广场便因此而获得了它的社会价值或品质。

与城市广场密切相关的最典型的活动形式有生产活动、贸易活动、信息交换、军事行动、宗教信仰、政治集会、日常休闲等。在中世纪, “上帝和宗教礼仪是生活的中心话题, 祭奉上帝的地方就是中心、重点和神圣的空间”。

4. 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

空间品质, 也即城市广场形成的物质要素。物质范畴是一种纯物理的特性并受技术可能性的制约, 它是构成广场的实体。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主要是在物质层面上实现的, 实体、结构、色彩、光、温度、味道和气味是人的感官能直接感受到的东西。鉴于这一认识, 城市广场应被看作审美对象来进行分析, 它拥有潜藏于实体构成中的、在很大程度上可被感知的美学价值。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平面, 都有着经测量后制定的完整而严格的布局。广场周边也以城市公共建筑为主要构成要素, 基本上废除了以教堂为主的传统。各建筑的配置无论是它们互相间还是与广场整体环境间, 都加强了协调。并采取大量柱廊环绕, 创造出一种按严格古典形式美的原则, 形成的、统一和谐的广场艺术空间。

三、对中国现代广场建设的启示

欧洲城市广场的建设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 而我国的广场建设起步很晚。文艺复兴启示我们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从人的需求出发考虑广场建设

这包括人对广场的实体需求, 也包括人的精神需求。人在一个空间中有特定的尺度, 城市广场的建设切忌太大或太闭塞。人在广场中对周围的建筑的体量, 高度, 形式, 色彩也有着不同的感受, 切忌给处在广场中的人以压迫或太空旷的心理感受。

2. 在整个城市空间结构中考虑广场实体的形式

城市广场不单单只是一个元素的集合, 它同时也是属于整个城市的部分。要从整个城市的视角出发, 综合研究广场存在的可能性及存在的方式、形制等。

3. 力求提高广场的综合品质

广场的综合品质一方面是指空间品质, 是广场的实体要素;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品质, 也即人的活动。只有真正综合考虑当代人的社会活动需求, 适宜水土的城市广场才会有人气, 才可能成为城市的明珠。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的探讨, 对其从神心态到大众审美需求的简单研究, 期望对我国当今城市广场的建设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并着重的强调了城市广场建设中人的中心地位。只有充分的满足人的各项心理需求, 我们的广场在人们的心中才是美丽的。

参考文献

[1]史晓松, 谭淑燕.欧洲城市广场的发展及演变研究[J].山西建筑, 2007 (12) .

[2]刘姝慧, 钟虹滨.从“审美体验”看城市广场设计[J].艺术与设计, 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众需求】相关文章:

大众信息05-03

大众利用05-24

大众传媒05-25

大众社会06-05

大众车友范文05-16

大众创业生态04-16

《大众音乐》教案05-17

大众化06-05

规范大众传媒05-10

文学大众文化05-12

上一篇:处理违纪下一篇:中国学霸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