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导向

2024-05-06

市场需求导向(精选十篇)

市场需求导向 篇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社会(中小学校、社区)对体育人才需求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开展现状、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借鉴。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河南省中小学校、社区群众等制定调查问卷,搜集相关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调查对象涉及河南省城镇中小学校50所。

1.2.3 专家咨询访谈法

就相关问题向专家、教授、领导进行咨询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校对体育人才需求方面的调查

2.1.1 中小学校对体育人才内涵需求方面的调查

大学生就业难归根到底是因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号反映出来,进而教育部门按照这种信号进行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直接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等。本文针对体育人才内涵建设方面的需求对河南省50所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本文筛选了9项比例较高的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98%的学校把体育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方面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条件,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以91%排在第二位,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位居第三,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被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设计或引导学生产生创新性思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同样重视,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情绪不稳定易出现叛逆心理,作为体育教育者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尤为重要。

2.1.2 中小学校对体育人才素质需求方面的调查

专业教学能力排在首位说明中小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首先是能胜任教学本职工作,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毕业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是应对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高师院校在重视技能与理论教学的同时教育实践也同样重要,教育专业提高教学实践课时和质量非常重要。专业技能排在第二位,体育教学只有娴熟、规范的专业技术才能使学生信服,才是完成高质量教学的保证,比赛组织与编排和裁判能力位居第三,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和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中小学校组织各种体育赛事已纳入规程,对体育教师掌握赛事组织、编排、裁判有一定的需求,因此高师院校要加强学生此方面的培训与教学以及参与各种赛事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赛事的组织、裁判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训练能力需求相对不高,但也有一定的需求,在高师院校教学中也不能忽视这方面的培养。

2.2 中小学校体育课程开设项目的调查

对50所城镇中小学校目前开设体育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城镇中小学体育课程主要以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传统项目为主,基本所有学校都开设篮球课,因为篮球比较适宜青少年运动具有竞争性、趣味性,男女皆宜,场地要求比较简单,调查了解到基本所有学校都有篮球场地,这也是篮球项目开展较为普及的原因。其次是排球课,调查了解到排球课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目不易造成运动损伤,且容易组织,主要受女生的欢迎,田径课主要在初中开设,因为体育加试成绩被记入中招成绩,为了提高分数主要开设以学校达标测试项目和中招加试项目为主。足球课程主要在中学开设,分班上课男生以足球为主。体操课主要以简单的跳马、跳山羊、滚翻等简单动作为主。羽毛球、乒乓球对场地环境要求较高的项目开设率不高,健美操、舞蹈、跆拳道等新兴项目开设率较低。

2.3 中小学学生需求体育项目调查分析

图1显示,大球类项目男生选择率为80%,女生为30%,以男生为主,小球类项目女生高于男生,舞蹈类项目女生高于男生,女生主要以健美操、韵律操为主,男生以街舞为主,武术类项目男女生比较均衡男生选择散打、套路,女生选择太极拳、套路为主,跆拳道男女选择率基本相当,主要腿法教学和防身术为主。其他项目包括轮滑、游泳、击剑等项目比较受学生的欢迎。调查得知一些新兴体育项目非常受学生的喜好,但大部分学校均没有开设,原因主要存在于学校目前还不具备开设这些新兴项目的场地、设施等条件,另一方面缺乏这方面的师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高师院校应该根据中小学校学生需求培养相应的体育人才,这样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抓住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才能适应社会。

2.4 社区体育对体育人才需求方面的调查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就有能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是其最基础的短板,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体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需求,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是达到精神愉悦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体育锻炼、体育康复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

表4显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有武术、健美操、健身气功、交谊舞、毽球等项目,一般在公园、广场、绿地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健身咨询、体育康复锻炼指导具有较高的需求,武术主要以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为主,参与群体以40-60岁之间,男女没有明显区别。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有一定需求,以青少年学生为主,均在体育俱乐部有偿进行。因此,高师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改革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体育人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河南省中小学用人单位对体育人才内涵方面的需求依次为体育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

2.河南省中小学用人单位对体育人才素质方面的需求依次为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比赛组织及编排裁判能力、专业理论、科研和训练能力。

3.目前河南省中小学体育课程主要以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传统项目为主,羽毛球、乒乓球对场地环境要求较高的项目开设率不高,健美操、舞蹈、跆拳道等新兴项目开设率较低。

4.目前河南省中小学学生需求项目方面,女生主要以健美操、韵律操为主,男生以街舞为主,武术类项目男女生比较均衡男生选择散打、套路,女生选择太极拳、套路为主,跆拳道男女选择率基本相当,其他项目包括轮滑、游泳、击剑等项目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大部分项目均没有开设。

5.社区体育对体育人才需求方面,主要有武术、健美操、健身气功、交谊舞、毽球等项目,老年人对体育健身咨询、体育康复锻炼指导具有较高的需求。

3.2 建议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设计或引导学生产生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高师院校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课时和质量。对赛事组织、编排、裁判等方面进行培训。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应增加社会需求的专业项目,缩减社会需求较小的传统项目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增设新兴体育项目,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即把社会上新兴项目开展较好的单位或个人请进来为学校培训,或把自己的教师派出去学习。

参考文献

[1]2013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

[3]訾新建.在200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评审会议上的讲话[Z].

[4]许红峰,黄汉升,等.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6(34):43-45.

市场需求导向 篇2

终端市场是烟草品牌获得消费者认可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烟草品牌价值的关键所在,是做大做强烟草品牌的重要场所。如“黄鹤楼”、“红塔山”、“中华”等知名烟草品牌,始终把终端市场建设纳入到总体规划中,并在品牌的市场培育中放到了重要位置,因为这样能抢占到市场制高点,能在终端市场占有比较优势。

一、卷烟终端市场的内涵

所谓终端,是指与消费者直接发生买卖关系的经营场所,如超市、商场、食杂店、便利店、专卖店、专柜等,这些都是属于与消费者直接发生买卖关系的经营场所。对于烟草企业来说,终端更是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百万户卷烟零售户,这些卷烟零售户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最前沿阵地,是烟草企业在控烟形势日趋严峻的环境下对消费者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的最佳场所,是烟草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基。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真正能够产生直接销售力的正是“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和消费也是在终端,正所谓“得终端者得市场”。对于包括香烟在内的大多数快速消费品而言,更是如此。消费者对快速消费品的购买决策,很大程度上正是发生在购买终端。卷烟零售终端,作为烟草商业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卷烟营销网络建设的基础。它不仅直接面对消费者,决定着卷烟销售,而且影响着对卷烟消费者潜在需求的挖掘以及卷烟品牌结构的调整等,是反映卷烟市场需求的“晴雨表”。

随着卷烟营销网络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卷烟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营销网络的建设及功能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营销网络的结点,卷烟零售终端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因此,提升商业企业的服务能力,做好终端建设,进而有效提升其经营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前烟草商业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提升零售终端客户满意度的意义

终端客户满意度是指卷烟零售客户对烟草企业以及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是对产品或服务的认可、肯定的心理感受和评价,是衡量零售户满意

程度的量化指标。为商逐利,提高盈利水平是卷烟零售客户最直接的经营诉求,是其生存和发展之本,而作为决定盈利水平的关键因素,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是零售终端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经营环境和经营规模的不断变化,在经营模式创新、现代技术应用、竞争内涵的转变等方面对零售终端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来的经营能力和素质越来越难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使其对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技能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并期望通过烟草企业加强终端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予以解决,终端建设已成为当前卷烟零售客户最根本的服务需求。

对烟草商业企业而言,加强终端建设是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素质的客户群体是企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终端建设,提高零售客户经营能力,能够使烟草企业与零售客户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增强对销售渠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有利于国内烟草零售市场的成熟发展和迎接日益临近的国际竞争,成为促进烟草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得终端者得市场”,对于烟草企业来说,终端不只是销售产品的地方,更是品牌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的地方,是烟草企业赢得消费者的关键所在。任何烟草品牌要想实现预期目标,不关注终端市场,只想用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份额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终端市场连接着广大消费者,是烟草品牌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必经之路;不扩大终端市场占有率,只想凭借着自身优势赢得可观的市场份额,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推广的,因为终端市场是烟草品牌实现价值的必定场所。那些烟草品牌之所以成为知名品牌,在于烟草品牌拥有着良好的终端市场,在于烟草品牌获得了终端市场可观的市场份额。

有道是:“抢占了终端市场就是抢占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纵使烟草专卖制度的存在,不能小觑市场竞争带给品牌生存的压力。随着烟草品牌之间竞争的加剧,抢占终端市场成为烟草品牌的选择,因为终端市场能把品牌价值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否则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甚至被市场淘汰出局。

加强终端建设是烟草商业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终端建设,提高零售客户经营能力,能够使烟草企业与零售客户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关

系,增强对销售渠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有利于国内烟草零售市场的成熟发展和迎接日益临近的国际竞争,成为促进烟草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卷烟终端建设的实现途径

由于卷烟经营进入门槛低,造成零售终端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业态杂、能力差的现状。如何在服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深入有效地推进零售终端建设工作,成为烟草商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高度重视终端建设。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真正能够产生直接销售力的正是“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和消费也是在终端。对于包括香烟在内的大多数快速消费品而言,更是如此。消费者对快速消费品的购买决策,很大程度上正是发生在购买终端。烟草企业在终端需要进行精耕细作,并通过工商共同携手做好重点品牌的培育工作,还可以举办类似的“重点品牌终端竞赛”等活动,激励卷烟零售户做好终端营销,以提升重点品牌在终端的整体形象和价值感。

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意识。烟草终端经销商应认识到服务质量对经营产生的影响,主动接受新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将服务作为自身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主动改善服务态度、美化服务环境、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要主动改变等客上门的方式,主动分析消费者构成、消费行为特点、消费品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预测、满足和适应市场。在品牌意识上,通过规范经营行为、保障产品质量、改善经营形象,提高消费者购买的满意度,打造服务品牌;通过守法经营,树立经营信誉,提高消费者购买忠诚度,建立经营品牌;通过品牌营销转变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行为、改变销售结构,提高消费者贡献度。在竞争意识上,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比服务不比价格、比效益不比销量,避免恶性竞争,保持正常的经营秩序。

努力做好终端生动化营销。所谓的“终端生动化营销”,就是指产品在终端需要更生动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让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所识别,进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为产品赢得更多被购买的机会。对于烟草企业来说,终端生动化营销在终端推广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做好终端生动化营销更直接关系到产品在终端的销售状况。因此,烟草企业需要在工商协同的努力下,做好重点品

牌的终端生动化营销,让重点品牌在终端环节中与消费者拉近距离,吸引消费者注意,培养消费者兴趣,触动消费者购买欲望,最终让消费者达成购买行为。

市场需求导向 篇3

花传江

江苏晶海美容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创始人

“智慧凝于晶,百川聚为海”,江苏晶海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养生、抗衰老护肤品营销策划的美容服务性企业,2001年诞生于美丽的江南古城无锡。成立十四年来,以“海阔天空之博大,创大众美丽之事业”的企业信念,以“扩大客源、争创利润、所需培训、消化库存”16字为经营方针,致力于开发市场的同时,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始终秉承以品牌形象为目标、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良好的售后服务为保障的经营宗旨,多方位、多层面打造晶海企业品牌。

更好的解决服务体系是企业生存的前提

花总认为,美容行业发展到今天,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不仅是经销商存在经营压力和风险,产品商、终端店同样也会受到很大的经营压力和风险冲击。行业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产品基础上的服务性行业,谁能更好的解决服务体系,是谈论谁能生存的前提。经销商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里,承接了更多的服务和售后,这点在目前的市场特点下,是不可以也不可能被取代。晶海始终专注做自己最擅长的,精耕细作,1米宽、1000米深,做当地的小王,一个领域做不好,也很难让人相信能做好另一领域。

能和消费者产生互动的项目,将是品牌流行的主题

花总说,一切迎合消费者需求、安全、有效、符合国家法规的产品和项目,也一定是消费者最愿意选择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和消费者能产生充分互动体验的项目,以及让消费普及接受,并且分享给身边的人的项目,将是2015年行业品牌流行的主题。晶海14年的发展一直立足与品牌形象的打造,目前是分三个事业部在做品牌的推广,从各个层面满足合作伙伴的需求。事业一部主要聚焦养生(腾天圆酵素、自然蜜语、四季康美、艾灸养生),事业二部主要聚焦医美和项目(2015年主要战略:荣恩国际、朗健),事业三部主要聚焦面部膏霜(雅梵哲、樱花眼护、基础面部、修复类产品)。晶海目前正在筹办015年晶海新春高端客户答谢酒会,会上将系统发布2015年晶海布局与战略,同时也会邀请一些如罗大伦、郑瑞等名家传播健康养生文化,顺应目前市场上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需求。顺应市场的需求,居安思危、敢于创新才是晶海依然幸运的活着,并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秘诀。

客户需求是多层面,

不以产品为导向的培训都不落地

花总表示,如今客户的需求是多层面的,帮助客户成长,整合外部资源,是经销商除了提供产品之外的附加服务。渠道很多,客户的选择也是多方面的,晶海目前更多的是立足扎实的售后,帮助客户解决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客流建设、店务管理、员工培训、促销规划等,对店家提供实际的帮助。因此,晶海14年的发展中,一直不断在做教育、培训,尤其近几年的投入非常大,因为“没有教育过的顾客没有购买力、没有教育过的员工没有生产力”。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也可以改变行业的未来。因此,在他看来,对经销商来说,产品和教育同等的重要,不存在孰轻孰重,产品是合作的基础,教育让合作变得密切和深入。不可否认,经销商有的培训是涉及产品的,但当下的终端营销依然是建立在产品基础上的营销。什么是落地?不以产品为导向的培训都是不落地的培训,员工最终还是要会介绍产品才能把产品卖出去。

市场需求导向 篇4

一、传统机械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 教材内容滞后

传统的职业教材几乎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压缩版, 讲究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重理论、轻实践, 忽略了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要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不利于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2. 课堂教学模式滞后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单纯讲授, 学生被动听讲, 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简单模仿, 这种方式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优化专业设置方案

1. 专业设置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有好的拳头产品, 才能立足于社会。一个好的学校同样需要有生命力旺盛的主体骨干专业支撑。设置机械专业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 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与素质来组织教学。把企业的工作标准规范, 作为教学和实训的标准,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体验和感受到一种职业操作氛围, 养成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因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以服务客户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

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 突出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的结合, 将企业维修场景引入教学。

(2)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用典型的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安装、调试和检测维修的实际职业能力。

(3) 循序渐进原则

按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遵守操作章程, 严格按照标准填写工单、反馈维修信息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改革考核模式

将考核的方式由单一的理论测试改为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的综合考核方式, 提高应用能力。

2. 专业设置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目标

职业教育的中等目的应更明确。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内容结构注重知行合一, 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实际化、教材的内容结构、训练项目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相统一化, 实现了知识、技能和工作之间的融合。采用市场导向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按“明确目标———接受任务——教学准备 (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行动实施———学习成果展示———检测与效果评估”的工作过程。

三、适应市场需求,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1.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 变“应知”为“应会”

教师不是把有限的课时过多地放在“为什么”的理论探究上, 而是将重心转移至“做什么”、“如何做”的技能培养上来。在实训环节中, 针对典型的故障和检修技术, 模拟真实或仿真的生产环境, 使学生获得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

(2) 采用“行动引导”教学法

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会为目标。教学采用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不定型的活动方式, 辅以教具、图片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 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 实训场景生产化

机械电控技术实训项目尽可能与生产一置, 并要求学生一切行为严格遵照生产实际的操作规程来进行。让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体验和感受到真实职业氛围, 把企业的工作标准和规范, 作为教学和实训的标准。

(4) 落实校外实训计划

校内实训项目只能涉及少数车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解决校内实训设备的局限性、学生就业去向多元化等问题, 只有落实校外实训计划, 充分借助校外实训基地的力量, 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学习。

2.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针对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 根据其不同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 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法

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 以启发式和研讨式课堂教学为主, 注重学生智力开发,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 直观和现场教学法

尽可能使多媒体动画与现场教学 (实物、模型、示教板等) 相结合, 使教学直观明了。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则采用现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亲眼看到, 亲手做到, 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

(3) 任务教学法

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根据任务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按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等六步法则组织教学过程。

(4) 网络课程教学法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仿真模拟软件, 教案、课件、录像等教学资源进行自学, 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我测试和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 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论以国家能源发展需求为导向论文 篇5

论文摘要:文章以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例,介绍了热动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教学改革措施、建设成果及专业特色等,可为相关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论文关键词: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动力;质量工程

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将择优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电厂热能专业,历经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本校师资力量最强、就业形势较好、招生人数较多和学生成才率较高的专业之一,本专业累计毕业生人数已达10616人,在校生人数2647人。尤其最近几年,在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共同组成的校理事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学科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在全国各专业的前列。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发电领域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得到了发电行业的充分肯定,在我国发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热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和“电力行业”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效果。

一、建设思路与改革措施

1.建立并形成热动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机制

通过校理事会定期开展能源动力、发电(火电、气电、风电和核电等)、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形势调研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研讨与分析,根据国家的人才需求,制定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模块化、层次化人才培养方案。

2.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所形成的规范性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模式为建设起点,加强精品教材的培育和建设

课程教学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普遍采用国内外高水平的新版教材,继续组织编写高质量的适用教材,形成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有效机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或短期合作研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企业的短期高级技术培训、生产一线观摩、调研和相关会议;聘请一定数量的具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兼职授课,形成学校和企业、学校和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定期人员交流机制。

4.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为了适应我国能源与电力发展对全新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整合相关实验室资源,依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本科生设立的“能动之光”科技创新项目,建成了包含电厂实践教学模块、动力工程基础实验模块、热能动力工程实验模块、创新实验模块的集知识学习、技能拓展、工程训练、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能够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的.无缝链接,体现“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建设成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着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集现代信息技术与热能动力工程知识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现代能源、电力行业相关领域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国家能源电力需求为建设导向,从方向凝练、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专业建设别具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

为适应国家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在热能与动力工程和电厂集控运行方向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开设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核工程与核技术、制冷与空调工程、新能源等专业方向,覆盖主要发电形式,具有鲜明的电力特色。通过与国家大型企业合作,采用“订单+联合”的培养模式,使专业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了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加强培养学生厚重的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方向毕业生的一次签约率超过98%,毕业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深得能源电力行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按“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要求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用好现有人才,新引进的教师均为名牌高校的博士或博士后,有数名教师在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工程化训练,有计划、分年度派教师赴美国、法国、英国、丹麦、日本等能源和电力较发达国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合理,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4.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打造课程体系,带动教材建设

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建设计划,以创建精品课程为课程体系建设重点,核心课程全部建成精品课程,同时带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材建设,有力推动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建设水平。到目前为止,已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市级精品课程、3门学校精品课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门及其他教材12门。 5.建设特色实验中心,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华北电力大学“四模块”(基础实验模块、校内实践模块、仿真实验模块、校外实践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2007年8月热能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顺利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三、鲜明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时刻以国家能源电力需求为建设导向,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不断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学科方向,并将继续不断强化内涵、扩展外延,满足国家对能源电力不断发展的新需求,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1.突出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为国家能源与电力工业培养热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和“电力行业”特色。

2.支撑学校的大电力学科体系

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针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所形成的新的人才需求,调整和优化了专业方向的设置,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孵化出来的风能与动力工程、核科学与核技术等专业成为华北电力大学大电力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于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完备,特色鲜明

从复合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现了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厚基础、宽口径,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自主性,体现“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4.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全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从2007年开始试办,选派优秀博士生导师做班主任,因材施教,2007级实验班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末一次性全部顺利通过国家四级英语考试。实践证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是成功的。

四、结论

市场需求导向 篇6

高校人才培育模式现存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高等教育的转型期,高校的人才培育模式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在这种发展和变革中,培育模式的建设经验得到了大量积累,但培育模式中的现存问题也不容忽视。

1.专业结构落后又惰于改革。社会大环境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对自身的专业设置进行不断革新和完善。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于市场的人才需求的现象,其培育方向陈旧、与国际国内的需求趋势严重脱节。这些专业是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为适应当时社会的某种需要而建立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今非昔比,当年的那种社会需要已被严重淡化甚至不复存在。但是基于某些原因学校又不愿对此类专业进行改革,这直接导致培育出来的学生“所学”非“所需”,虽然手持学历证书但很难摆脱就业困境的现状,严重阻碍了高校发展,甚至威胁到了学校的生存。

2.盲目“追热求新”却难保师资。培育模式的建设和专业的设置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绝不等同于“盲目追热求新”。对当今的高校发展实情稍作调查就会发现“盲目追热求新”现象不但存在而且不在少数,仅拿新闻学类专业点来说,据《中国青年报》( 2005年10月27日版《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资料统计,自1994年以来,我国新闻类专业点个数统计数据为:1994年为66个、1999年为124个、2004年为459个、2005年为661个。可见,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之前,专业点个数年均增加仅10个左右,而扩招之后的2000年到2004年间年均增加近70个,到2005年,仅一年就新增了202个。这样的“超常规发展”不是仅仅出现在新闻类专业上,在其他专业建设中也屡见不鲜。很多院校只具备了薄弱的师资甚至是只具有了几名教师,因为看到就业市场上的某某专业是个“热门”就盲从申办。这样的院校专业往往由于教学计划不健全、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而造成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这样的专业所培育的毕业生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吗?即使得到了试用机会,能否经得起岗位的考验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应做到全面化和透彻化

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和变革必然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不断变革,高校的培育模式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和依据。但是市场的这种导向作用的正确运用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的充分正确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绝不能盲从于市场。否则培育出来的毕业生反而“所学”非“所需”,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概括地讲,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应该是全方位的、透彻的,要在充分分析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对人才的需求问题;要透过市场表层看需求的实质,不要被局部的暂时的需求假象所迷惑。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市场需求也就存在着“朝令夕改”的“速变性”。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要全面、准确、透彻地分析其人才需求情况就要求学科建设的决策者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运用动态分析的观点,不但要看到“目前的需求”更要看到“将来的需求”;不但要看到需求的表面现象更要看到其本质。正如吴博达老师在文章《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考》中所指出的,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大量的新兴学科必然应运而生。仅就现行的专业目录来说,今后被广为关注的几大领域及已经出现的众多新兴学科,有相当一部分目前还是空白。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人才培育模式的结构调整及相应的配套改革中去,才能在新世纪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正确运用市场的导向作用,搞好人才培育模式建设

1.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专业建设。进行人才培育模式建设应该在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积极地改革和发展自身专业设置,主动关注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教学计划,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主动迎接市场挑战。只有根据院校自身的教师、资金、校舍条件等因素,扬长避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制订切实的可操作的发展规划并分层分期按步推进,注重阶段性发展实效,“步步为营”,才能实现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市场需求导向 篇7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粮食安全一直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2003-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缺口都在250-350亿公斤之间, 导致粮食价格和相关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升, 引起人们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为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004年以来, 政府先是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尔后又启动临时收储政策。但是, 随着种粮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快速上升, 政策性收购价格随之节节攀升, 粮食价格逐步偏离市场供求的轨道, 国内外粮食价格出现明显倒挂, 伴随而来的粮食产量高、库存量高和进口量高的“三高”现象日益凸现, 粮食进口和库存都创历史新高。当前我国粮食支持政策正面临着两个“天花板”的制约:一是价格“天花板”;二是补贴“天花板”。即我国目前主要粮食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继续提高粮价面临着“天花板”。我国现行粮食补贴已接近WTO规定的限界, 同样面临着“天花板”。这意味着以往那种需求侧管理已经走到尽头了。

当前我国出现的卖粮难和库存高的问题, 其背后是市场机制没有理顺、粮食产销关系不协调的问题。2015年我国粮食实际缺口在500亿斤左右, 但进口粮食却达到2400亿斤, 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国内粮食市场价格高于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目前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1145元。由于大豆的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甚为悬殊, 2015年我国大豆产量还不到1200万吨, 进口量却超过8000万吨。这就要求我们应当调整现行粮食支持政策, 尽量淡化粮食支持政策对粮食市场机制的扭曲影响,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 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来规范政府的行为。离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以政府的有形之手抑制市场的无形之手, 不仅不会理顺而且还将扭曲市场的供求关系, 传递失真的市场信号。当前我国粮食库存量过大, 与背离市场机制的政府政策性收购有相当大的关系。我国政府以往所实行的收购政策, 在相当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粘贴在一起, 混淆了价格和补贴的不同功能, 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 使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高库存、高进口的扭曲现象就是这样被人为因素造出来的。如果我国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能够回落到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以下, 高库存和高进口并存的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掉。

相当多的人认为, 提升农产品收购价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实际结果并不完全如此。因为农产品 (尤其是其中的粮食) 是商品比价的基础, 伴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 不仅其他副食品的价格会随之上涨, 包括农用生产资料在内的工业品价格以及其他服务价格也会跟着上涨, 农产品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也会相应提升, 乃至在更高的水平上出现“比价复归”。况且, 目前我国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低, 因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而增加的收入, 往往补偿不了因农用生产资料和其他工业品上涨而多付的支出。这些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 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非农收入的增长。改革政府政策性收购的正确途径应当是, 把价格和补贴分开来, 让价格回到市场, 由市场形成价格。如果市场价偏低, 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办法直接补贴农民。当然, 要从根本上解决“去库存”, 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由以往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全方位地提高要素生产率, 降低农产品成本, 提高农产品质量,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当前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产品供给充足, 放心、安全、质高的农产品供给不足, 导致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 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 推进农业由以往的生产导向向市场和消费导向转变, 因势利导地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 提高农业供给结构的质量和效率, 生产更多质量高、安全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 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与此同时, 还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形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 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 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 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形式, 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使农业经营主体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 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要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创意农业、养生养老等, 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 使之成为繁荣农村经济文化、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因此提出:“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 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 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依据各地具体条件, 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农业要素的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突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形成之中, 带动能力较为微弱。未来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利益联结机制能否建立和完善, 让农民充分分享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产业融合的收益。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 各个利益主体就不可能以产业化的方式联结起来, 即使勉强凑合下去也不可能持久。以农业产业化形式建立的农村产业融合, 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可以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 让农户平等分享加工销售的收益。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要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三农”问题, 说到底是收入问题。虽然“十二五”期间, 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9.5%, 超过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增长速度, 使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应当认识到, 增加农民收入是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 与其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农产品价格, 毋庸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要素生产率, 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比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效果会更好。甚至可以这样说, 只要客观条件许可, 就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因为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单位农产品劳动消耗量降低, 即使不提高农产品价格, 也可以显著增加农民收入。而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方面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彻底离开土地, 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集中, 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武装改造农业,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新内涵) 。这就可以理解, 为何2013年至2016年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主题聚焦“农业现代化。”

市场需求导向 篇8

1 人才市场对高校人才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高等院校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将发生多方面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必然导致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等各个方面相继发生变化。21世纪的人才市场对高校人才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1.1 需要技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化的人才

这种趋势表现为理工教育强化人文,人文教育强化科学和技术。将文化融入科技,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科学与文化融合的人才正是人才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因为一个人的知识越渊博,思路越开阔,越能捕捉机遇,越能创新知识和技术,甚至可以说,越能总揽全局,洞察关系,突破障碍,触类旁通。

1.2 要拥有较强的个人能力

在知识经济崛起的时代,人才市场需要既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又有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能力;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又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既有严密的科学思维能力,又有一叶知秋的洞察力和较强的表达、交流、沟通、组织能力的人才。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高校人才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知识海洋中遨游,才能独挡一面,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并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1.3 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良知等可贵品质的铸成物,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缺乏责任感,没有责任心,那么他就是一个靠不住的人。大学生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责任感,第一,强化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知道负责任,不知道自己要做怎样一个人和怎样做人,岂不是心都死了,岂不是最大的悲哀。第二,强化对他人的责任感。第三,强化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

1.4 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样取决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能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知识人才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知识人才才能在任何环境中,任何条件下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提出新问题,找到新答案。

2 基于人才市场需求高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作为人才集散地和知识发源地的高等学校,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影响甚至引导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此形势下,我国的高等学校能否把握住机遇,圆满完成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这一历史使命,这是需要我们探讨的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2.1 人才市场需要综合型学科的人才

21世纪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而创新是建立在广博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的。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过硬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人才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人才市场需要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

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转变观念,面向大众,培养大批生产和服务领域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同社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化学习机构。目前我国的高校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要,也迫切需要高校进行教学改革[2]。

2.3 高校专业方向不能适应形势变化和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校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应当具有前瞻性,与市场上专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但目前,我国高校很多专业课程设置还比较陈旧,专业培养内容与现实发展要求相脱节,没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短时间内在实际岗位上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造成国家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

2.4 高校教学不能适应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我们的高校,应当在继承历史上优良教育传统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特别是吸收发达国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善于站在前人的肩上,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不仅教导学生虚心好学、尊师求教,更要鼓励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整个教育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创新这条主线[3]。但是我国高校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这一时代需求。

3 人才市场需求下高校教学改革的措施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教学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要提高人才的质量,培养出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

3.1 面向人才市场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是高校学生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4]。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紧跟人才市场需求,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培养“适销对路”人才,高校才能够有长远的发展。

3.2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全面打好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技能、创新品德和创造美感[5]。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3.3 认真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专业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基本的教学条件之一。高校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制订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课程体系,积极设置面向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在教学中开设创业课程,合理调整和配置适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教育资源。

3.4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的课程教学要结合各专业特征,加强市场调查,找到不同课程与多种素质训练的结合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方案。各门课程都与实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传授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增加知识应用、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关联等内容的教授,以及引导学生在动脑的基础上勤于动手、动嘴,把学习的过程扩展到课堂之外去,这才是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教学。但是实践教学是需要条件和机会的,因此,学校应结合专业发展规模,尽可能地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和实行多种形式的见习实习制度,比如:实行“平时见习制”、“课程见习制”、“模拟教学制”和“毕业实习制”,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借鸡生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5 招聘企业经验丰富的老师

目前高校绝大多数老师是来源于学校,从企业招聘的很少。即使从企业招聘,该应聘生必须是该专业出身。认为这种招聘方式妨碍了很多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加入到高校师资队伍中。企业要求的是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人才,如果想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要求更贴近,那就必须让那些有企业经历的老师来教授,因为只有他们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亲身经历来传授,还能增强学生的实战性[4]。同时,那些从未体验过企业生活的老师,也应该到企业中实习,把自己锻炼成“双师型”教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总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高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超前思考,实事求是,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建立和完善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摘要: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更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摇篮。高等院校要能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就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有的办学资源为基础,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扩展教学改革视野,加强办学能力建设,培养与人才市场整体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关键词:人才市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秦毅.浅谈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9(4).

[2]赵利.以就业导向推动高校教学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2008(2).

[3]李秋莲.以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促进地方高校教学改革[J].今日中国论坛,2008(6).

[4]陈小英.论人才市场需求和办学资源、办学能力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11).

市场需求导向 篇9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从1999年开始,每年高校都要大幅扩招。通过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99年到2003年短短5年内,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的阶段。我国大众化教育的快速推进,必然引起教育质的变化,在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象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一定资格者的权利,吸纳对象变得广泛。2003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这充分肯定了应用性人才在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对应用性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在当代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应用性人才的含义

应用性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是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是职业岗位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更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更是创造性技能。

三、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如果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应用性人才以操作技能为核心,可以称为操作应用性的话,那么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就可称为技能应用性。培养这两个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学校都是以岗位来设计专业,故培养的人才是岗位型人才。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应用性人才应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创新性,因此,在培养时还要以学科来设计专业。但它并不是学科本位的,相反必须是对接现实、以需求为导向的。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要强调协调发展,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应用性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以及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从而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具有更高的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另外,与学术型人才相比,他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关键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岗位操作技能与实务经验)、沟通能力(理解、表达与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理论应用)的锻炼和培养。

四、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教改实践的思想基础和先导,更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思想基础和先导。因此,应用性院校的培养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上打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的领域,使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有求真务实精神又能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人才。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应用性人才,教师是关键。学校首先应培养一批具有应用性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教师队伍作为培养其人才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性知识结构,专长一两门学科知识的同时,拥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并融会贯通,互为所用;另外,教师还应具有相当的创新能力,能够带动应用性人才的创新观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技巧,以及创造性的教学能力,同时应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由此促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 专业设置与就业相统一

根据市场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在专业设置之前,要对经济发展信息进行搜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设置的意向,再将意向逐一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与相关企业共同谋求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案,根据企业需求的人数确定招生计划,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开设课程。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全部的教学任务,使理论与实践在校企联合的基础上融通,让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去工作。这种专业设置与教学过程的实施就与就业密切联系起来了,就业不再是自我推销、双向选择的过程,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环节。当然,个别不具备上岗要求的依然无法就业,这就要强化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上全体学生普遍的跟进和个别的强化。

4. 开设综合性课程

开设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如:广告专业结合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开展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赛选题、创意、策划、文案、设计制作等一系列真实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如: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实践、集中实践、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等4个层次,并对“工程训练”进行重点投入,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训练方法。

5. 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建构

如果说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是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那么,对于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高校来说,产学研合作就应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这一方面,美国不少高校推行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如每年可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顶岗实习,时间为6—12个月,实习形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岗位工作相结合,实行给学生配备学院教师与挂钩单位业务人员组成的双导师制。

6.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强化应用性,因材施教,掌握好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更主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在工程环境中和实际工作中培养人才。因此,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也应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采取灵活的培养方式,在不影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授课内容、地点、方式等都可以根据单位或学生需求进行自主创新,教学管理方式也作相应的调整。

7.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就必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合作,根据用人要求和标准,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由相关企事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委员会。

四、结语

总之,培养应用性人才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情况确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与专业方向,确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当前,应用性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规律,创新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白童.关于构建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 2008, (37) .

[2]王铁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6.

[3]鲍洁, 梁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8.5.

[4]张妙第.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1.

市场需求导向 篇10

(一) 教师实践经验少, 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针对教师的培训制度, 特别是参与一线企业锻炼的有关规定。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定教师暑期要到与专业相近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通过实践, 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由于时间较短, 真正参与到实际操作步骤少之又少。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只按照课程的内容安排依次讲解, 重概念、理论、流程等的学习, 扩展的实践内容很少。这样的教学思路也极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的师资就决定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二) 教材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 面对市场上已公开发行的国际贸易实务类教材太多, 知识结构体系大体雷同, 高职院校在教材选用上缺乏针对性, 选用不当可能会偏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 有些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实际业务,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选用此类教材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培养的学生走向社会与社会要求脱节。最后, 高职院校在选用教材上双语教材的选用较少, 从教学上看中文教材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理解、更便于自学, 但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英语在对外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择这类教材的学习, 学生走向社会将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

(三) 实训练习较少

目前, 在教学过程中, 理论占了80%, 实践仅占20%, 有的甚至更少, 且大部分实践教学是通过一些仿真软件完成的。然而,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贸易的形式越来越多和复杂化, 教学软件的使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业务的要求。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专门的外贸校外实训基地, 这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没有真实体验外贸业务操作的机会。理论的知识如果不能通过实践加以固化, 记得再牢也容易随着时间而遗忘。

二、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社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 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首先, 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有较宽的知识面, 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其次, 要有良好的外语知识水平, 这是涉外业务必不可少的技能;第三, 要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善于处理棘手的业务谈判等, 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而现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培养的学生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因此, 近两年来我们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 抓师资队伍

高职学院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让理论授课的专任教师到外贸公司进行挂职锻炼, 参与外贸公司某些具体岗位的实践操作, 把一线的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来;另一方面学院应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培训, 通过外出培训和兄弟院校沟通交流, 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取长补短, 更好的为该课程的教学服务。

(二) 抓教材

首先, 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材选用要符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注重实用性。因为选择普通高校的实务教材层次过高、重理论轻实践, 过高的选择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也不利于教学。

其次, 教材的选用要与时俱进, 内容更新及时和当下实际业务同步的教材, 且案例丰富、附录更多的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 理解外贸相关知识。

最后, 高职院校要选用和建设双语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英语在实践中是进行外贸业务的基础, 学生通过中英文对照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 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能快速适应岗位的要求。

(三) 抓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要增强他们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兴趣, 如:案例教学法。教师要多加引导, 多所提供的材料认真分析, 多加思考, 对问题作出独到的见解。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录像教学, 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四) 抓实训

首先, 应逐步增加实训教学在总课时中的比重, 让学生多操作、多思考, 带着问题回到课堂,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 国际贸易教学模拟软件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 软件要及时更新或引进更贴近实际的教学模拟软件。最后, 学院应积极的与当地外贸企业签订共建协议, 将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训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 动手感受外贸业务的技巧,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或在教学实践部分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 协助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实习指导工作。

(五) 抓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 常常是闭卷形式的偏理论考试, 这样的考试形式容易出现学生平时不学习, 临考抱佛脚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 一方面安排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实训成绩占总评成绩中的30%, 并且把课堂提问情况和到课率考虑在内占到总评成绩中的10%, 另一方面在期末考试中注重实际业务操作的考试题, 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

四、结论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 这样的教育才更有意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更新。通过不断的课程教学改革,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摘要:结合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 给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抓师资队伍;抓教材;抓教学方法;抓实训;抓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市场需求,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伟, 郑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2]马向阳.从企业需求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5) .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平台下一篇:古诗词鉴赏方法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