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模式

2024-05-02

二元模式(精选十篇)

二元模式 篇1

1.教师闭门造车, 社会实践不足

笔者认为, 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 教师是关键。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 应该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综合人才, 其理论体系应与时代同步, 其视野应时刻关注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然而, 在我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 部分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有甚者, 部分学校受各种条件制约, 有些教师甚至是非专业教师, 这就更让人担忧教育质量了。比如:我国酒店客房, 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全是中式铺床了, 但由于学校早期购置的客房实训设备是西式铺床的毛毯和床罩, 再加上专业老师已学会了西式铺床而不懂中式铺床, 所以, 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给学生学的是西式铺床。这种严重滞后的教育形式, 一旦学生进入酒店实习, 就会发现他们学习的客房技能在酒店根本用不上, 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轨, 导致学生对专业教育失去信心和酒店对实习生能力失去信任的后果。由于学生没机会到酒店实践, 对酒店服务、酒店运作程序不了解, 所以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深入, 体验不够真切, 大部分学生都处在似懂非懂状态, 使职业教育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句空话。

2.学生基础薄弱, 综合素养堪忧

中国大学的招录批次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起点, 他们也许很聪明, 但他们的高中基础无疑是相对薄弱的。进入大学后, 相对宽松的管理和几乎消失的课业竞争, 使很多同学不思进取。学生在校学习的是纯理论性的知识, 因为没有实践作为支撑, 学生对理论教学根本提不起兴趣, 缺乏学习的欲望, 更谈不上对专业的热爱了。虽说酒店专业学生, 在毕业前学校也为其安排了将近九个月的实习时间, 但很多学校学生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面临就业, 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于实习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不愿服从学校的分配, 想自己直接找就业单位;有些学生在家等待家长帮着找工作;有些学生虽然去酒店实习了, 但看到其他同学在家比较自由, 而自己在酒店辛苦工作, 心理失衡, 于是中途当了逃兵。即使有部分学生迫于学校压力留在酒店, 也不能安心工作。如此一来, 学生的专业素养根本无法真正提升, 同时还给酒店层面形成一种错觉——素质不硬还眼高手低。

面对上述问题, 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儿呢?

笔者以为, 我们不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比如说在职业教育非常成功的德国, 他们长期推行的“二元制培训模式”, 如果能结合中国国情, 应是一剂不错的良方。所谓“二元制教育”, 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教思想相结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 企业为“一元”, 学校为另“一元”。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及相关工艺知识的培训, 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最后参加实践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两种考核, 考核合格之后获得相应证书。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 结合中国国情, 认为解决目前职业教育所面临困境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走校企联合之路。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让教师走出去

教师的学习不应只局限于书本, 而应进入企业。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 除了应具备酒店管理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 更应该具备至少一年以上高星级酒店工作经历, 熟悉酒店管理、经营运作方式, 掌握酒店较高服务技能。应与本行业保持密切联系, 关注行业发展, 并创造条件进企业接受继续教育, 以保证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始终在本行业最前沿, 保证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符合市场需求。作为专业教师, 应时刻关注行业发展, 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在本行业领域内有所作为。作为学校, 应出台相应政策, 支持老师进企业进修, 为他们进入企业创造有利条件。

2.将课堂前移

专业知识的传授不应只限于教室, 很多时候可以前移至酒店。作为专业教师, 应该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多与企业接触, 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很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老师完全可以把学生带到酒店, 直接在工作岗位上讲解、示范。比如说, 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 这两门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完全可以在酒店进行, 使实践中碰到的问题, 能及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理论问题又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 这样不仅能让理论与实践达到完美结合,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

3.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校企联合, 互补双赢

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学校应与几个高星级酒店联合,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 应安排至少一门实训课程, 每个学生在校期间, 必须到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实践规定的学时, 实习时间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开学之初, 学生与企业联系, 制定出一个本学期实习计划表。学时达到之后由学校和酒店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试合格, 学生可以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考核证书。毕业之后, 学生即可成为合格的服务人员, 能胜任酒店各部门的工作。

对企业而言, 参与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从短期内虽然增加了企业成本, 但它所带来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同样使得企业“有利可图”。

从直接效益看, 大量学生加盟酒店, 在一定时期能缓解酒店用人紧张的危机。学生来酒店实践大部分都是选择在周末、重要节日和寒暑假, 而这个时间恰好是酒店用人高峰期, 学生的加盟不仅能缓解用人危机, 同时从长远来看, 由于学校的学生能源源不断的补充, 酒店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正式员工的人数, 达到节约人工成本的目的。

而从间接效益看, 企业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获得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它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省人员招聘费用, 缩短工作适应时间, 减少高薪人员数量, 降低人员使用风险, 保持从业人员稳定, 提高企业社会声誉。酒店成为高校的实习实训基地, 既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 又为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易于在培训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企业会因其声望而获得高额的市场回报。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能将“二元培训”机制推行到底, 必将给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局面。以上经验远不止局限于酒店管理专业, 所有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课程应该都能走上这样一种发展模式, 因为培养对象终归得有接收单位。只要有接收单位, 就意味着我们拥有可能的合作伙伴。校企互补, 合作双赢, 这才是职业教育真正的春天。

摘要:职业教育, 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应是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能、既懂专业又有见识、既会管理又善协调的新型复合人才。就酒店管理专业而言, 是培养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流域水文模型 篇2

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流域水文模型

所谓流域水文模型的.本质就是:把流域看成为一个系统,已知其输入,要求其输入.在推算中把系统的状态,即流域上发生的水文过程模拟计算出来.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系统的输入是降雨过程(没有包括融雪、水质.泥沙登),系统的输出是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因此所建的是将雨径流流域模型.

作 者:魏宏刚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尚志市水务局马延灌区管理站 刊 名:中国科技财富 英文刊名:FORTUNE WORLD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P64 关键词:流域   二元演化模式   水文模型  

中国二元经济中水资源流转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 水资源流转;二元经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 TV-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090-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14

水资源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在整个20世纪中,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全球水资源的消耗量上升了约7倍。至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增加30亿,为此,需要增加80%的水资源供应才能满足需求。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26.6%,居世界110位,被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缺乏的13个国家之一[1]。

2011年国家首次以水利建设与水资源管理为主题颁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试图让每一滴水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由此可以预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战略中的主要目标之一。水资源流转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即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中,水资源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部类与部类之间的转移。因此,研究水资源流转问题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十二五”计划具有指导意义。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对实现水资源合理流转,促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有不少成果。而资源流转的问题最先被用于土地使用权交易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车裕斌等[2]认为土地流转在理论含义上可区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土地流转。狭义的土地流转是指附设于土地之上的各种权利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转移的现象或行为过程。广义的土地流转除包括土地权利的流转外,将各种土地功能的转变(主要是土地用途改变)视为流转的一种形式,即广义的土地流转包括土地权利流转和土地功能流转。钱忠好[3]等认为农产品价格、土地经营非生产性收益、生产性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及土地经营的使用成本、交易成本等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既有正向作用,又有反向作用,“不愿多种地又不能不种地”是农民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不断加剧,水资源流转问题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水权的流转。智利1981年水法规定,用水户所持有的水权不仅可以自由买卖,而且还可以逐步作为抵押品和附属担保品[4]。这就表明,智利存在着水权市场,用水户可以将个人的用水权限做抵押,有关金融机构用抵押款进行工程建设。周霞[5]等认为,“水权一般指水资源使用权。”这样,把本是复数的水权(Water rights)修改成单数的水权,而在产权经济学上是不存在单数的产权的,产权指的是一组权利束,水权也是如此。

在水权流转界定的基础上,促使水资源流转的内在动因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杨彦明[6]等通过对宁夏的水权转换案例说明了通过有序管理之下的行业间水权转换,可以兼顾新增工业用水需求和农业用水需求,以结构调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这正是水权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也充分显示了水权制度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巨大潜力。此外,它拓宽了灌区投入渠道,通过渠道衬砌提高了用水效率,降低了农民水费负担。同时,水资源在农业部门利用率低下也是促使水权流转的主要动因。山东省近几年的用水总量约在210亿到220亿m3之间,其中农业用水比例一直在65%左右,其他部门的用水约为35%左右。目前我国的农业平均用水效率仅为0.4左右,远低于一些节水效率较高的国家(节水效率为0.8左右),这意味着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一半的用水量[7]。同时,工业部门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要高于农业部门。姜东晖[8]等以山东省位山灌区为例,对该区农业灌溉用水和电厂用水的成本和收益做出对比,并得出工业部门用水就经济收益而言高于农业部门。

由此可见,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关键在于完善水权流转的相关制度和构建水权流转的相关的方法与措施。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中超出灌溉基本要求的水资源流转向具有高效率的工业生产部门,形成“双赢”的社会经济效应。张春玲[9]等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了水资源恢复补偿问题的必要性,提出利用经济手段缓解资源危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从经济角度就水资源恢复补偿的经济理论进行初步分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寻找合理有效的途径。唐曲[10]等通过对水资源转让条件的分析论证了采取清晰的初始水权界定、提高新水权获取价格、加强公共服务等方式有助于水权的顺利流转。袁风歧[11]等在水资源“农转非”的大背景下对节水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证了经济补偿和技术补偿是实现水资源“农转非”的关键环节,进而使水资源的流转得以实现。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可见,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权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必要性、经济效益及相关产权保障,而对于这种流动关系背后的经济学本质尚缺乏学理性解释,笔者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水资源的流转制度进行系统的学理性概述,研究二元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流动与人力资本流动的异同,并将最初研究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用于研究水资源的流转问题,从而揭示出水资源在二元市场化经济结构中流转的内在机理。

2 基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的二元经济部门水资源流转分析

二元模式 篇4

一、审计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较多,术语难以理解

审计课程内容较多,学习任务重,以部分高校常用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教材为例, 内容体系涵盖了审计基本原理、审计测试流程、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 职业道德等七个模块共计二十二章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许多内容无法深入讲解, 只能引导学生自学。另外,课程中许多重要的专业术语,如“认定”“重要性水平”“符合性测试”等,由于学生平时接触较少,难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进而导致无法在实际中进行灵活运用。

(二)审计课程理论性强

审计课程理论性较强,且与审计准则紧密相连,审计准则的不断变化倒逼着审计理论的不断更新。 因此,审计的理论教学必须把握审计的前沿性问题,紧扣最新的审计准则,厘清审计准则变化前后审计理论的变化,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

(三)审计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审计行为复杂多样,审计在应用过程中,吸纳了其他学科领域科学的方法,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 与会计、统计、计算机、法律等学科领域联系比较紧密,如计算机辅助审计、抽样审计方法等。另外,审计在应用领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实践经验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出,审计人员要“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准则;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保持应有的审计独立性; 具备必需的职业胜任能力;其他职业要求。 ”高校作为审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化理论教学, 更要注重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审计高级人才的需求。

二、 当前我国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审计学是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审计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但其教学效果与中级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相比差强人意, 教学效果几乎处于最低端。 大部分学生反映审计学抽象、难学、不易理解,许多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 而教授审计课程的教师也普遍反映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最新案例较少,教材选择余地较小, 无法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课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 部分高校通过精品课程、微课、慕课等方式开始尝试对审计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 由于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许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拘泥于所选教材,实践教学安排较少,忽视了审计实务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操作技能不强,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要求。

(三)教材和案例匮乏

相较于会计学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教材的更新速度来看, 审计学教材更新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学的教学效果。 目前编著的审计学教材大都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审计学内容体系, 许多内容是直接翻译过来的, 部分表达过于细化且相关案例较少,学生不易理解。 为此,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 但由于该教材主要针对一些有审计经验的实务工作者而编写, 因而对于初学审计的学生来讲并不适用,且该教材主要以民间审计为主, 忽视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不利于学生对审计内容体系的全面认识和学习。

(四)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一名合格的审计教师不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给予透彻的理论讲解, 真实的案例呈现。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的高校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理论教学环节,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一些基本理论、基础方法进行讲解,很难将晦涩的准则条文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表达出来;在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务练习和操作。

三、“二元结构” 下审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原理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是依据分层次教育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按照素质与能力并重的思想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将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独立分析及模拟操作结合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将现实的职业活动分解为特定的任务和行为,在强化行为目标的同时, 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将传统教学的单项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引用“二元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做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主体的转变,在“二元结构”模式下的主体需要从教师转向学生, 使学生处于教学主体的地位; 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由过去的“聚合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三是授课方式的转变, 由单纯的理论讲解向从理论与具体案例相融合, 并从案例中提炼理论的方式转变,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二元结构”下审计教学模式设计

1.课程内容选取。 “二元结构”下审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变, 需要结合审计学的课程特点,即理论性强、多学科交叉范围广。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把握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性, 力求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的完整, 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可以按照审计学科体系和审计程序的特点, 将审计内容体系划分为若干个单元, 然后将单元内容与真实的审计工作相结合。例如审计方法、审计计划、审计证据、风险评估、审计工作底稿等都可以以实务的形式引入课堂,将相关理论与实务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审计资料、审计软件、仿真的工作情境等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审计实务模拟操作, 强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对审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课程组织方式。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下需要转变教学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主体模式,强调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改进, 力求改变审计教学脱离实践的现状,强调学习质量,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环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而教师则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咨询与指导。

基于“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按照审计课程设置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入“二元结构”模式, 尤其是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章节如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证据收集、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报告出具等,可以采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将知识、技能转换为特定的审计任务, 使得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融为一体, 保证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3.“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操作步骤。

(1)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构建模拟活动场景。“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审计教学目标及进度安排对理论知识讲授,在此基础上,明确模拟活动场景需要应用的方法、 概念等,构建逼真的审计工作场景,给定审计任务和相关审计资料, 并对模拟操作进行必要的介绍, 随时关注学生的模拟情况,进行记录,以便于后期的总结与评价。

(2)情景分析及模拟操作实施。 通过情景案例的分析, 引导学生开始进行审计工作的模拟操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可以通过分组成立审计小组(4—6 人一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执行审计模拟操作。例如,作为一个审计师在审计一个新客户前需要做哪些前期工作?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如何列举企业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如何设计审计程序? 这些情景都可以作为模拟操作的一部分,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界定重大错报领域,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 而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和实务操作规则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偏差及错误。

(3)学习评价与总结。 情景模拟操作完成后,各小组汇总分析报告,并由组长准备PPT进行汇报,汇报过程中需要提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进行有效的衔接, 体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教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实务操作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将情景模拟与真实审计工作进行比较, 帮助其梳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再次将理论知识点与实务操作相结合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理论知识。

四、“二元结构” 模式下的审计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循序渐进地引入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

目前, 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所以转变当前的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引入需要结合审计课程的特点, 紧扣教学内容,逐步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过程,先激发学生兴趣, 让其熟悉该模式的原理及自己所应承担的任务, 然后追求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学效果。

(二)案例选取及情景设计

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 要注意选择一些典型的、真实的、综合性较强的案例。某个类型的真实的典型案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原委,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审计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启发学生明确审计对象,熟悉审计流程,掌握不同审计方法的应用,以及得出审计事项可能出现的多种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另外,真实性对模拟情景设计也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审计师,正在针对一个真实的事件进行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水平

“二元结构”模式下虽然课堂的主角是学生, 但是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该模式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要有实务操作能力。 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如参与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机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通过实际参与,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实务操作水平,还能够掌握一些一手资料,为学生提供最新、最真实的审计案例。 另外,审计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一些校外审计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建立与“二元结构”模式相应的考评体系

“二元结构”模式下的审计课程需要一改以往的理论考试或课程论文的考试方式, 而是采用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相结合、 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最终的成绩,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实验考核的比例, 让学生对实验操作重视起来, 同时对其在模拟实验完成过程中的团队协调能力、 团队贡献能力等方面进行记录评价。 通过这种考评方式的改变, 旨在使学生将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而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受益于学生新的审计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向真,陈振凤.我国大学审计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改革措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80-82.

[2]刘利.基于国际经验下的中国高校本科审计学教学改革探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2):98-99.

[3]胡本源.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在高校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3,(1):77-80.

[4]孙丽华.基于实践为核心的审计教学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5,(13):122-123.

二元函数极限证明 篇5

此外,我们还要讨论x,y先后相继地趋于a,b时的极限,称为二次极限。

我们必须注意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两个二次极限都不存在而二重极限仍有可能存在(2)两个二次极限存在而不相等

(3)两个二次极限存在且相等,但二重极限仍可能不存在2函数f(x)当x→X0时极限存在,不妨设:limf(x)=a(x→X0)

根据定义:对任意ε>0,存在δ>0,使当|x-x0|<δ时,有|f(x)-a|<ε

而|x-x0|<δ即为x属于x0的某个邻域U(x0;δ)

又因为ε有任意性,故可取ε=1,则有:|f(x)-a|<ε=1,即:a-

1再取M=max{|a-1|,|a+1|},则有:存在δ>0,当任意x属于x0的某个邻域U(x0;δ)时,有|f(x)|

证毕

3首先,我的方法不正规,其次,正确不正确有待考察。

1,y以y=x^2-x的路径趋于0Limitedsin(x+y)/x^2=Limitedsinx^2/x^2=1而y=x的路径趋于0结果是无穷大。

2,3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貌似同济书上是这么说的,二元函数在该点极限存在,是p(x,y)以任何方式趋向于该点。

4f(x,y)={(x^2+y^2)/(|x|+|y|)}*sin(1/x)

显然有y->0,f->(x^2/|x|)*sin(1/x)存在当x->0,f->(y^2/|y|)*sin(1/x),sin(1/x)再0处是波动的所以不存在而当x->0,y->0时

由|sin(1/x)|<=1得|f|<=(x^2+y^2)/(|x|+|y|)

而x^2+y^2<=x^2+y^2+2*|x||y|=(|x|+|y|)^

2所以|f|<=|x|+|y|

所以显然当x->0,y->0时,f的极限就为0

这个就是你说的,唯一不一样就是非正常极限是不存在而不是你说的正无穷或负无穷或无穷,我想这个就可以了

就我这个我就线了好久了

5(一)时函数的极限:

以时和为例引入.介绍符号:的意义,的直观意义.定义(和.)

几何意义介绍邻域其中为充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例1验证例2验证例3验证证……

(二)时函数的极限:

由考虑时的极限引入.定义函数极限的“”定义.几何意义.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例4验证例5验证例6验证证由=

为使需有为使需有于是,倘限制,就有

例7验证例8验证(类似有(三)单侧极限:

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几何意义:介绍半邻域然后介绍等的几何意义.例9验证证考虑使的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

Th类似有:例10证明:极限不存在.例11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内单调.若存在,则有

=§2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

我们引进了六种极限:,.以下以极限为例讨论性质.均给出证明或简证.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极限的性质:以下性质均以定理形式给出.1.唯一性:

2.局部有界性:

3.局部保号性:

4.单调性(不等式性质):

Th4若和都存在,且存在点的空心邻域,使,都有证设=(现证对有)

註:若在Th4的条件中,改“”为“”,未必就有以举例说明.5.迫敛性:

6.四则运算性质:(只证“+”和“”)

(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限:已证明过以下几个极限:

(注意前四个极限中极限就是函数值)

这些极限可作为公式用.在计算一些简单极限时,有五组基本极限作为公式用,我们将陆续证明这些公式.利用极限性质,特别是运算性质求极限的原理是:通过有关性质,把所求极限化为基本极限,代入基本极限的值,即计算得所求极限.例1(利用极限和)

例2例3註:关于的有理分式当时的极限.例4

二元相对平衡管理 篇6

世界万事万物皆由阴阳两个元素构成,当阴阳两个元素相对平衡时,事物就会稳定、协调、健康地运行。

那么,什么是阳?什么是阴?强力的、动态的、向上的、亢奋的、开放的、积极的因素,称之为阳。柔弱的、静态的、向下的、平静的、收敛的、保守的因素,称之为阴。

根据《周易·系辞》所载,以下都属于阴阳关系:天地、日月、暑寒、刚柔等,其他还有:进退、伸展、贵贱、男女、君子与小人、有无、虚实……依次类推。古人认为,万事万物分阴阳是宇宙的本原和本质。

当把这种阴阳论应用于企业管理时,我们会发现:为达到某种管理目的,企业一般都会采用最有效的措施。但随着这种措施力的增加,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但副作用也会随之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副作用常常会干扰或阻碍了管理目的的实现。减少副作用的措施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减弱该措施的力度,但随着副作用减少的同时,正面作用也在减少,这种方法就是中庸之道。另一种方法是寻找特性相反的措施来抵消前一种措施的副作用,这就是二元相对平衡。

实际上,如果把二元相对平衡应用于管理与营销工作中,将给我们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新方法。

二元相对平衡与企业管理

阴阳平衡与企业管理是息息相关的,运用阴阳相对平衡的观点指导管理,可使工作变得更严谨、有效。下面,我列举一下其中的部分关键词:(见表1)

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在此,我作部分说明:

一个组织,如果一味地依靠利益机制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就会培养出斤斤计较、本位主义、短期眼光等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要靠组织文化建设,即思想工作来平衡利益机制的弊端。由于利益机制是强烈的,思想工作是轻柔的,故前者为阳,后者为阴。

放权是一个组织发展壮大所必需的措施,但没有监督的放权,其结果是可怕的,这样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因此,必须通过控制系统的建设来平衡放权的弊端。实际上,控制系统越有效,放权程度就可以越大。

在一个企业,开拓性人员和稳定性人员要并用,前者的作用在于把事情做好,但是他们的弊端是跳槽倾向大,后者的作用在于防止把事情做坏,他们主要是保障企业在开拓性人员不断跳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一个企业当然要以多劳多得为主导思想,但所有的工资都是多劳多得的形式,就会培养出强烈的短工意识,人员凝聚力会非常差。大家会有强烈的拿一分钱干一份活的思想,人员跳槽率也会非常高。比如销售人员没有固定工资,全部靠业务提成过日子,那么人员流动率就会很高,而且会很难指挥。福利是不与劳动贡献挂钩的收入,它的作用在于建设大家庭的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降低人员的流动率,所以大锅饭与多劳多得都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

一个组织当然需要很多的谦谦君子,但谦谦君子太多组织就没有活力了,适当地养一些小人,可以激发组织活力,使组织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而且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一些需要小人去干的事情,这些工作是君子干不了的。

总之,在企业的管理中,所有重要环节都要做到两个特性相反的东西共存,即阴阳共存。这样,企业管理才能搞好。

其实,在管理实践中,可以无限分阴阳,以至无穷。(见图1)

人的行为无非受两个因素的调控:一是利益,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性;二是思想,只要思想认为应该这样做,即便是有害无利也会这样做。比如军队中的士兵,“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的观念已经深入士兵的心灵深处,故一声令下,即便是枪林弹雨士兵也会向前冲锋。此事当然不会对士兵有利,所以调控人的行为不能仅用利益机制或仅用思想工作(又称组织文化建设),应两项并进。仅用利益机制会导致员工欲望泛滥、斤斤计较、短期目光严重。另外,利益机制是通过规章制度实现的,而规章制度是永远存在漏洞的,只要员工专心去钻漏洞,必然可以找到漏洞。因此,其关键是通过思想工作,使其不想钻漏洞。当然,仅仅实施组织文化建设又显空洞,故组织文化建设必须伴随利益机制建设同时实施,方可平衡掉仅实施利益机制刺激所带来的弊端。其中,利益机制代表的是强力、活跃,为阳性因素;思想工作则代表了柔弱、收敛,为阴性因素。

目前,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被部分企业家所认识,但许多企业在进行组织文化建设后,发现企业工作氛围和风气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旧很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常见原因是:只重视建设好思想,没有同时着力去消灭坏思想,结果好思想因受到鼓励在增长,坏思想由于没受到打压,仍有相当市场。建设好文化是张扬开放因素,是阳性因素:消灭坏文化是内向收敛因素,是阴性因素。这就是在组织文化建设这个阴性因素下的再分阴阳。

薪酬的下一层面可分为阳性的考核工资和阴性的固定工资,考核工资根据绩效确定,固定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职称工资、学历工资、岗位工资等,与当前工作好坏没有明显的关系(当然,从长期的角度而言,固定工资也与工作好坏有关)。如果全部实现考核工资而无固定工资,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全感。而全部实施固定工资,弊端也显而易见:培养懒人。如果在考核工资中再分阴阳,以工作效果或工作贡献为指标的考核则具有阳性特质,如销售提成、计件工资等:以影响工作效果的原因为考核指标的考核称为阴性因素。一般而言,工作效果=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如果把工作原因再分阴阳,则工作能力为阳性因素,工作态度为阴性因素。如果有兴趣,可以无限分阴阳,以至无穷。

实际上,阴阳无限可分的分法不是唯一的,因为阴阳划分的方法会随着目的而变,也就是说,同一件事情的目的不同,划分的阴阳也会有所不同。划分的层次取决于需要多大程度的完善管理,划分的准确性决定于划分者的悟性和理锯能力。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在实际管理中,无需把所有层面的阴阳都平衡起来,按照中医的理念:病急则治标,病缓则治本,总体上需要标本兼治,因此,总的原则是:事急则先平衡影响面大的,失衡的阴阳。事缓则先平衡影响面小的,失衡的阴阳,故处理事务有轻重缓急之分。有时,一些细小层面的阴阳失衡,可置之不理。

在企业管理当中,也存在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现象,或者阴阳极端不平衡导致阴阳解体。比如在企业中,建立规章制度太多,就会堆积大量过时又不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使得员工无法遵守,导致整个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下降,使得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也无法遵守了,最终导致全体规章失效,这就是重阳必阴。

二元相对平衡与市场营销

在市场营销中,运用阴阳相对平衡的观点指导工作,也可以使市场营销工作更系统、严密、有效。下面,我列举部分内容:(见表2)

所谓显性意识,就是个体自己知道的意识。显性意识营销就是以满足客户自己知道的需求为核心进行的营销;所谓潜意识,就是个体自己不知道或难以察觉的意识。潜意识营销就是以满足客户自己不知道或难以察觉的需求为核心进行的营销。比如,有很多女性很喜欢吃话梅,但是肥美的话梅却不讨人喜欢,这是因为肥美的话梅有褶皱,在女性的潜意识里往往把它当作皱纹的体现,所以在做宣传的时候,就可以强调话梅有美容的作用,这样会使话梅更讨女性喜欢。在实际运用中,发现潜意识需求的方法有黑灯座谈会、投射法、幼儿法、联想测试等。

就销售系统的组织结构而言,大多数企业将销售部与市场部分开设立。销售部的职能是:销售产品、回收账款、管理中间商。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进钱。市场部的职能是:广告宣传、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市场调查,目的是为建立品牌,建立良好企业形象。其重要特征可以概括为:花钱。实践证明,用钱特性相反的部门共存,会使销售工作更容易做,销量更大。

企业在爆发价格战时,大多数民用品企业的常规思路是降价应战,但是用阴阳平衡的方法应战,效果好的概率会更大,即主打品牌不降价,推出第二品牌低价应战。对手降低多少,第二品牌随之降价,这样就会损失最小或利润最大。因为主打品牌一旦降价,就会损失高端客户,而且很难价格反弹,所以利润损失将会很大。实践证明,二元相对平衡价格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思路。

财务性促销与形象性促销也存在着二元相对平衡的问题。所谓财务性促销就是以让利为特征的促销,如打折、有奖销售等;所谓形象性促销就是以提升形象为目的的促销,如培训目标客户、发行内部刊物等。财务性促销的特点是见效快、见效期短、负作用大,会破坏品牌形象,降低品牌价值感;形象性促销的特点是见效期长、见效慢。如果纯粹搞财务性促销,短期有效、长期有害:如果仅做形象性促销,见效太慢,企业财力可能跟不上。而最好的促销方式是:财务性促销与形象性促销齐头并进,两者相对平衡。

最后,我需要补充的是:什么样的程度才算相对平衡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相对到基本上可以抵消对立面的副作用就可以了。所以在阴阳中,可能有强弱,也可能阴阳力量相等,到底最佳状态是什么呢?这取决于可抵消对方副作用的程度是否做到了基本抵消。

(文章编号:20309)

二元模式 篇7

一、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的必要性

(一) 是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困境的必要

20世纪80年代, 西方心理咨询方法开始纳入我国大学教育, 起初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延伸和辅助。经过多年的发展, 大部分高校都已经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并积极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但目前高校现实心理咨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而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咨询需求的日益增长, 二者之间的矛盾使“二元结构”模式成为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困境的必要:第一, 高校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对象狭窄;第二, 高校心理咨询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不强;第三, 心理咨询的实效性不明显。

此外, 多数高校还存在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措施不力, 资金、人员、政策三不到位的现象, 使得软硬件建设无法进行等问题。而网络心理咨询有利于解决专业咨询人士缺乏与心理咨询需求不断扩大这个两难问题,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 可以高效率地实施发展性和适应性心理咨询, 从而与现实心理咨询相配合, 形成“二元结构”模式,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困境。

(二) 是发挥网络心理咨询和现实心理咨询各自优势的需要

网络心理咨询突破了咨询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初步实现远距离咨访互动, 实施方便、经济、易于记录和保存, 而且拓宽了咨询内容与形式, 咨询方法与手段也更加多样化, 这是现实心理咨询所不及的。网络心理咨询的大容量信息、全新的时空特色和高效率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同时满足广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 特别是对于高校实施发展性咨询和开展心理知识的普及较为有利。而障碍性心理咨询需要时间较长, 需要建立较为稳定的咨访关系, 需要运用有关治疗技术, 面对面心理咨询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因此, 障碍性心理问题应该主要由现实心理咨询来实施。但现实心理咨询是一种被动性咨询, 不利于发现心理咨询对象, 而网络心理咨询的方便快捷更受大学生欢迎, 在网上也可以发现更多的咨询对象。因此, 应当由网络心理咨询更多地去解决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危机的对象, 也可以通过网络心理咨询发现并进行初步干预, 再转到网下解决。现实心理咨询中也有很多经济适用的发展适应性咨询方式, 应当坚持, 它们的配合更能够提高心理咨询的效率。

二、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的目标和内容

(一) 面向全体, 开展适应性心理咨询, 排除心理困扰, 预防心理问题

高校适应性心理咨询是针对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结合他们的认识特点和行为特征,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不适, 并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使他们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 恰当处理因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各类心理问题, 很好地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 (刘丽萍, 2002) 。

高校适应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 但在学习、生活中有各种烦恼, 有明显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学生。高校大多数大学生都处于这一状态之中, 他们虽没有明显的病态, 但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苦恼, 已经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据调查, 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应当是包括所有大学生在内的心理服务, 其目的是通过心理辅导, 排解心理困扰, 减轻心理压力, 改善适应能力, 具有预防功能。

高校适应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侧重于人际交往指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情绪管理指导、职业生涯指导等方面, 解决大学生在这些方面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其关键是帮助咨询对象纠正对自身内部心理状态以及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恰当认知, 促使其解决心理问题。

(二) 面向全体, 开展发展性咨询, 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 促进主动发展

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一般是一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采用团体、个别辅导的多元化的辅导措施, 提供一些对学生成长必要的经验, 以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 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心理辅导活动[1] 。

发展性咨询强调发展的原则。咨询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无明显心理冲突、基本适应环境但在发展方面有潜力可挖的大学生, 因此它也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咨询。其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 扬长避短, 充分发掘自我潜能, 提升心理素质, 实现自我发展。发展性咨询的内容也主要是人际交往指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情绪管理指导、职业生涯指导等方面, 但更侧重在发展方面, 即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三) 关注个体, 开展障碍性心理咨询, 恢复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校障碍性心理咨询是指针对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大学生, 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预和治疗, 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促进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障碍性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各种神经症, 如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疑病症等, 早期精神病, 严重的情绪危机及其它精神疾患等。严重精神疾病不是高校障碍性心理咨询的范畴, 但高校负有早期发现和转诊的责任[2] 。咨询方式以个别辅导为主, 采用矫正和治疗的方法, 带有医疗性质, 具有特殊性和补救性。

障碍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少数已产生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在高校中, 真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不高。但必须引起重视, 因此, 高校应当开展障碍性咨询, 帮助他们矫治心理疾病。对于无法治疗的, 应当转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一方面, 可以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 也可以预防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的运作方式

(一) 开展发展适应性心理咨询, 以网络心理咨询为主, 现实心理咨询予以配合

从心理咨询的目标看, 心理咨询可以分为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障碍性咨询三类。其中发展性咨询和适应性咨询可以结合进行, 因为二者的辅导对象一致, 均是面向全体学生;二者辅导的内容紧密相关, 主要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伴随的困惑, 都是适应和发展性问题 (张玉茹, 虞岚, 2005) 。适应性咨询主要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心理问题, 而发展性咨询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适应性咨询可视为发展性咨询的基础。因此,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是完全可行的。

目前开展发展适应性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有: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 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增强防范心理问题的能力;针对大学生关心的较为普遍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辅导讨论和答疑。除个体咨询外, 团体咨询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涉及面广的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的咨询形式 (赵阿勐, 等, 2009) 。另外, 对广大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 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 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 从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帮助。

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以促进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是发展适应性心理咨询要达成的目标。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数量、素质和工作能力与发展性心理咨询都存在很大差距。所以现在高校普遍开展发展适应性心理咨询操作模式有很大的困难。而网络心理咨询的兴起为开展发展适应性咨询提供了所需条件。网络心理咨询有方便、快捷、信息量丰富等特点, 能够以较少的人力投入开展发展适应性咨询。

首先, 创建发展适应性心理辅导网页。一是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建立专题辅导网页;二是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建立辅导网页;三是设立发展性心理辅导网页, 内容涉及自我认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辅导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等;四是进行网上心理测试, 建立网络电子化档案。网上心理测试的结果, 通过网络建立和管理本校学生的电子心理健康档案, 为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快捷、方便的网络通道。网络上“高时速性与无穷储量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信息为大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3] 。通过对内容和性质相近的网站进行友情链接或相关链接, 还可形成庞大的信息网, 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得到极大丰富;网络信息的及时更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 设立网络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 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咨询, 如自主咨询、团体咨询、个体咨询。 最后, 现实心理咨询中那些行之有效的发展适应性心理咨询方式, 也应当坚持。

(二) 开展障碍性咨询, 以现实心理咨询为主, 网络心理咨询予以配合

障碍性心理咨询是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来访者进行咨询。由于涉及的心理问题较发展适应性咨询严重且具有较强的个体性, 因此, 障碍性心理咨询需要以良好的咨访关系和对问题的详细了解作为成功咨询的必要保证, 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个别讨论, 其咨询的周期也较长。而在网络心理咨询中, 要建立相互信任和长久稳定的咨访关系存在一定困难, 咨询师也难以获得关于来访者问题的全面而详细的信息, 且无从获得非书面语言的信息, 因而网络心理咨询难于开展障碍性咨询。而现实中面对面的个体咨询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 应当以现实心理咨询为主开展障碍性咨询。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正是以障碍性咨询为主。但实行的是一种被动模式, 学校和心理教师不去主动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只是在咨询室等着学生前来咨询。这种被动模式, 加上学生对心理咨询认识的偏颇, 使得一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得不到治疗。因此, 高校虽然开展了障碍性咨询, 但心理危机事件不断发生, 且有上升趋势。

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以现实心理咨询为主, 网络心理咨询予以配合, 变被动模式为主动模式, 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使他们能及时得到治疗。

在现实方面, 要充分发挥学生和学生辅导员的作用。学生和学生辅导员离学生最近, 是大学四年的直接观察者, 因此学生有什么心理疾病, 他们是最容易发现的。因此, 首先有必要对学生辅导员和部分素养高的学生进行心理培训, 提高其洞察和初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其次, 要在每个班级、寝室设立心理委员或信息员, 广泛了解同学, 发现心理疾病, 及时报告, 及时治疗[4] 。

充分利用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 配合现实心理咨询开展工作。互联网屏蔽隐私, 具有保密性, 没有“精神病院”标签的负效用。很多不愿意接受面谈心理咨询的学生可能通过网络倾诉自己的烦恼、委屈和苦闷以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因此, 应当重视网络咨询在发现障碍性心理疾病和初步治疗的作用, 并将其转化为现实心理咨询。一是对于网上实名咨询的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可以建议其到心理咨询室面谈, 将网络咨询转化为现实心理咨询。二是对网络匿名咨询的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他们是否听从咨询教师的建议到心理咨询室面谈, 这就需要咨询教师提高咨询技巧, 并通过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从而建立平等、坦诚和彼此信任的关系, 并转化为现实心理咨询[5] 。三是应当充分重视BBS论坛在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作用。因为高校BBS特有的、毫不顾虑的发言功能, 会反映出一些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甚至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 学校应选取一些具有心理学知识, 具备较强分辨能力的同学充当版主和高级写手, 及时发现、报告心理问题。同时要对高校BBS管理队伍进行心理培训, 以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6] 。

摘要: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 就是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 在明确高校心理咨询任务的基础上, 根据网络心理咨询和现实心理咨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实现一定的分工与配合, 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达成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是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困境的必要, 也是发挥网络心理咨询和现实心理咨询各自优势的需要。在此基础上, 厘清了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的目标和内容, 详细阐述了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网络心理咨询,现实心理咨询,二元结构

参考文献

[1]赵冰洁, 王秀勇, 黄建烽.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理论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45-148.

[2]门学泳, 雷虹.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 :45-48.

[3]詹秀菊, 刘秀峰.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2) :125-131.

[4]王燕, 刘奎.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及预防与干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125-128.

[5]邱芬.我国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08:32.

二元模式 篇8

近年来,由于Gabor小波变换独有的优势,常被用于人脸识别领域。通常采用40个Gabor滤波器对人脸图像进行卷积,则得到的人脸Gabor特征维数为原图像的40倍,因此必须进行降维。常用的方法有:1)弹性图匹配[1],只对人脸图像上选择的一些特征点做Gabor变换,这类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既对特征点的定位要求非常高,又对特征点的选择非常敏感;2)均匀下采样后再提取特征[2],这类方法下采样会丢失一些重要的判别特征。

本文采用LBP算子对Gabor幅值的邻域变化进行编码,并用直方图分析LBP编码后的局部变化属性,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采样造成的信息损失,而且又可以达到降维的目的。

1 LBP

LBP是一种有效的纹理描述算子[3],可以对灰度图像中局部邻近区域的纹理信息进行度量和提取。近几年,LBP算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纹理分类、图像检索、人脸图像分析等领域[3,4]。

用LBP算子标记一幅图像f(x,y)的像素时,首先要确定像素的环形邻域,它以某个像素为中心,由半径为R的圆周上对称分布的P个邻点构成,PR可取任意整数值,如图1所示。通过用近邻点与中心像素点灰度差代替邻点的灰度值,同时假设灰度差与中心点像素相互独立,则LBP算子可以用下面的联合差值分布代替:

Tt(g1-gc,g2-gc,…,gP-gc) (1)

其中gc为环形邻域中心点的灰度值,gi(i=1,2,…,P)为P个邻点的灰度值。

T是一个具有高度鉴别力的纹理算子,对于平坦区域在各方向上的灰度差值为0,对于渐变边缘,在梯度方向上为最大灰度差值,而在边界方向上的值为0。 由于灰度差的符号函数不受平均亮度变化的影响,可用灰度差值的符号函数来取代其精确值,并为每个符号函数S(gi-gj)赋予一个权重值2i,则式(1)转化为唯一的描述局部图像纹理的空间结构特性的LBP码:

LBP(Ρ,R)=i=1ΡS(gi-gc)2i-1(2)

此式即为LBP算子的定义表达式。P=8,R=1.0时LBP算子如图2所示。通过求每个像素的各个邻点与中心位置点灰度值的阈值完成标记,得到的结果用十进制数表示即为LBP码。本文采用均匀LBP算子[4]来计算LBP码,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特征维数。

图3、图4分别为一幅输入人脸图像及LBP运算后的图像。

2 Gabor小波变换

Gabor滤波器能够提取诸如空间位置、方向取向选择性和空间频率特性等视觉特征,因此在人脸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6]。

二维对称Gabor滤波器可表示如下:

φα,β(z)=kα,β2σ2exp(-kα,β2z22σ2)[exp(ikα,βz)-exp(-σ22)](3)

其中,α,β分别控制Gabor滤波器的尺度和方向;‖·‖定义了向量范数;kα=kmax/fβ,φα=πα/8,kmax=π/2对应最大的采样频率;f为频率域中的采样步长;参数σ决定了高斯窗的宽度和波向量kα,β=(kβcosφα,kβsinφα)长度的比率。本文各参数取值如下:σ=2πf=2α={01,,7}β={0,1,,4}

f(x,y)表示图像的灰度分布,将原始输入图像与式(3)构造的滤波器进行卷积运算,即可得到不同尺度和方向取向的Gabor特征。

Gα,β(x,y)=f(x,y)*φα,β(x,y) (4)

对图3所示的输入人脸图像与Gabor滤波器卷积结果由图5所示。

3 二元模式的Gabor小波变换

本文采用LBP算子对Gabor特征的邻域变化进行编码,并用直方图分析LBP编码后的局部变化属性。对人脸图像的Gabor特征幅值用LBP算子运算后得到二元模式的小波变换(简称LBPG),表达式可表示如下:

LBPG(Ρ,R)=i=1ΡS(Gα,βi-Gα,βc)2i-1(5)

经LBP编码后的图像fc(x,y)如图6所示。

4 基于二元模式的Gabor直方图的人脸识别

对于上面得到的LBP编码图像,为了进一步增强空间信息,我们将人脸图像分割为若干个区域,对不同区域赋予不用的权值,比如对于眼睛、鼻端、嘴巴等位置赋予最高权值,眉毛、脸颊等部位次之,其他位置权值最低。则fc(x,y)的直方图可表示如下:

Hi,j=∑x,yT{fc(x,y)=iT{(x,y)∈Rj)}

i=0,1,…,n-1 j=0,1,…,m-1 (6)

其中n指的是由LBP算子产生的不同标记的数目;m则指把人脸分割为诸多子区域的数目,函数T{x}的定义式如下:

Τ(x)={1x=true0x=false(7)

对于得到的直方图,本文采用下式对直方图度量[7]:

χ2(Η1,Η2)=i,jωj(Η1i,j-Η2i,j)2Η1i,j+Η2i,j(8)

其中H1、H2分别是两个比较样本LBP直方图,下标i,j分别指直方图中第i个Bin和第j个子区域,ωj为第j个子区域的权重。

5 实验与分析

本文在FERET人脸库上对LBPG方法与传统的基于Gabor变换的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从FERET人脸库中随机选取类别总数为100的样本1000个。所有样本经过消除光线差异的预处理,并将图像划分为8×8个子区域,选择均匀LBP(P=8,R=2)算子在每个子区域提取LBPG直方图并联接来描述整个人脸信息。将每类样本任意分为10组,依次以第1至第10组样本为测试集,而其他9组作为训练集,将得到的10组识别结果求平均,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本实验采用MATLAB2006软件,在Intel Core2 T7250(2GHz)CPU,1GB内存PC机上实现,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本文算法的识别率要明显高于传统的几种基于Gabor变换的算法,原因在于LBPG融合了LBP特征和Gabor变换的优点,但相比其他方法,提取图像的LBPG特征比较费时,但识别率却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而付出的时间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6 结 论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二元模式Gabor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局部二元模式与Gabor小波变换结合,利用了LBP能有效描述图像中局部邻近区域的纹理信息以及Gabor变换能提取图像特定区域内的多尺度、多方向空间频率特征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基于Gabor变换的方法。

参考文献

[1]Wiskott L,Fellous J M.Face recognition by elastic bunch graphmatch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7,19(7):775-779.

[2]Dang Hui Liu,Kin Man Lam,Lan Sun Shen.Samping Gabor Featuresfor face recognition[C]//IEEE Int.Conf.Neural Networks&SignalProcessing.2003 Nanjing,China,December 14-17.

[3]Ahonen T,Hadid A,Pietikainen M.Face description with local binarypatterns:Application to face recogni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6,28(12):2037-2041.

[4]Ojala T,Pietikainen M,Maenpaa T.Multiresolution gray-scale and rota-tion invariant texture classification with local binary patterns[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2,24(7):971-987.

[5]陈洋,王润生.结合Gabor滤波器和ICA技术的纹理分类方法[J].电子学报,2007,2(2):299-303.

[6]Yunfeng Li,Zongying Ou,Guoqiang Wang.Face Recognition Using Ga-bor Feature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J].ICNC 2005:119-122.

二元模式 篇9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目前, 关于什么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讨论很多, 没有统一的定论, 都是从自己认为的侧重点来下定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其内涵来说, 一般认为应该由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质量规格、系统设计和培养方式等构成。只要把这几方面的问题探讨清楚了,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就应该是科学的。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像传统教育一样开展, 应该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 更应该注重学生情商教育、创新思维的教育,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化的特长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等, 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来思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任何专业都应该思考, 我们准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回答的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怎样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回答的就是培养规格问题, 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系统设计”。要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人才培养的规格, 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目标规格体系 (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 ;内容方法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质量保障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与保障、教学运行与管理、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与实施、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估等) 。

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是“培养方式”。长期以来, 我们习惯的人才培养方式是“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 这样的培养方式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加以思考。

二、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一) 国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CBET”人才培养模式。CBET模式的主要代表是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 首先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制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确定能力标准;然后, 由国家各方制定全国通用的资格证书, 学生参与考试, 学校进行学习成果的认可。

2.“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德国的高职院校采用, 该模式的根本标志是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另一方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教育。

3.“CBE”人才培养模式。CBE模式的主要代表是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模块式”教学, 由行业专家委员会和学校专业委员会根据教学目标和岗位能力确定教学模块, 制定教学大纲, 并组织实施。以上是国外高职院校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有特点, 但是也有其共同之处, 比如:培养目标非常明确, 主要是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灵活、手段多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校企合作”, 开展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质量评估等。

(二) 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很多, 侧重点都不相同, 以我国首批28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基于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代表学校主要是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 他们的各专业构建了“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培养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代表学校主要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职业大学等, 他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管怎么进行表述, 都是注重对学生的培养途径, 通过有效的培养途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培养期限的人才培养模式, 代表学校主要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 他们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分布到大学三年的时间内, 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与培训;基于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代表学校主要是山西财税专科学校等, 他们把课程体系划分为很多个领域和模块, 进行有机组合, 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基于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代表学校主要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四川工程职业学院等, 他们根据现代职业教育思想, 把关键因素融合进入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表述。

三、“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及特征

评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在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国家的经济类法律法规和不断变化的会计技术、会计制度等, 活到老学到老;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会计实际工作、解决会计工作的突发事件, 并且能够不断进行经验积累和知识积累、从工作中获得协调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职业职位上和待遇上不断提高, 最终获得职业发展。这种现代的职业教育理念, 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沟通与协作、学会创新, 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其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缘由

1.通过上面的论述, 可以看出, 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都是基于某一个角度来进行创建, 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 很多方案中没有明显的体现出关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会计专业作为经济类高职院校的主打专业, 其人才培养方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现在的高等院校都有这样的思想, 即“学生毕业, 任务完成”。现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都是基于大学时间, 大学几年把学生送出去了, 任务就完成了, 而没有去更多地关注学生毕业过后的发展。而很多大学毕业生, 刚开始工作时, 有一个茫然期, 工作忙忙碌碌、认认真真, 工作之余, 就是娱乐, 只知道自己在从事该工作, 不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只知道工作, 不知道为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更远而做准备。

同时, 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学校时, 有教师进行培养, 带领着进行学习。但是走出校门后, 由于目前高校存在“学生毕业, 任务完成”的思想, 学生在工作中失去了教师的引导, 没有了教师这支“拐杖”, 也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不知道怎么进行学习, 也不想去学习, 以为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已掌握, 没必要进行学习了。

3.高职教育有一种“够用”的思想。什么是“够用”?是毕业的时候满足就业“够用”?还是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够用”?是满足最基本的工作需要“够用”, 还是满足更高层次职业也“够用”?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如果学校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 仅仅就是满足学生基本的职业要求, 那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是很有问题的。

正是基于以上的现实, 高职院校应该认真地思考学生的培养问题, 应该着眼于学生毕业后的需要,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

(二) “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基于以上缘由, 本文提出了把学生的培养分为“校内培养”和“校外跟进”两个阶段, 建立学校“培养”和校外“送”一程相结合的“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1.将人才培养时段分为“两段”。将人才培养时段进行延伸, 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的人才培养主要就是大学三年时间, 主要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校外时段长短不定, 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发展而确定, 主要是在一定的时间内, 带着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和职业发展生涯中走一程。当然, 校外时段, 可以不作为高职院校的法定义务, 但是, 应该作为学校和教师应尽的社会责任。

2.将人才培养路径分为“两线”。第一线, 主要是: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送入社会参加工作→职位晋升待遇提高→职业发展, 这主要通过学校的培养和学生工作后的自身努力而完成;第二线, 主要是:在校期间为就业做准备 (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等) →为职业发展做准备 (如取得初级资格证书, 以及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等知识) →工作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学习→提升知识、积累经验 (目的是获得职位晋升的资本) →职业发展。两线同步进行, 相互渗透。

3.将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两项”。在校期间主要是“培养适应会计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两线共同作用、两段分步实施, 终极目标是在学生职业生涯中实现不断的职业发展。

4.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重新描述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将培养时段延伸至校外, 课程体系中应增加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 比如:分行业的会计课程、今后资格考试和实际工作需要的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知识。

5.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应转变“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教学技巧上, 尽量少谈“是什么”, 尽量多谈“为什么”, 让学生养成用会计的思维来思考会计问题, 当学生脱离教师这支“拐杖”时, 还是能够独立行走;教学方法上尽量采取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示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

基于以上的探讨, 可以将“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用图表示为:

(三) “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该人才培养模式与一般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可以实现三个延伸:

1.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思维, 突破“学生毕业, 任务完成”的思想, 对学校的培养任务、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校与教师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延伸”;

2.打破了传统的三年制高职教育理念, 突破三年的培养界限, 对学生毕业后还要进行跟踪引导和培训, 将人才培养期限进行了“延伸”;

3.打破了“学校”的一元培养空间, 将人才培养设计为学校的“培养”和校外的“送”一程相结合, 实现“二元”结构的空间构架, 将培养空间进行了“延伸”。

如果能很好地实施这三个“延伸”, 我们一定能培养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的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四) “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难点

当然, 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实施, 会遇到很多难题, 比如:首先, 学校和教师应转变观念, 不能认为把学生送出了校门, 任务就完成了, 应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跟踪, 这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其次, 教师增加了工作量, 学校也就会付出更多的教育成本, 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三, 财经类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是一个大专业, 如果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也是一个问题;第四, 即使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毕业后的联系, 学校层面也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 但是, 不能保证每位教师都能非常尽心地与学生进行引导、沟通, 对他们的人生疑惑进行解答, 辅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顺利地走一程。

四、“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我校是成立于1956年的财政干部培训学校, 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在重庆市财贸系统的学历教育中确立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07年升格改制为高等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年年为重庆市所有高职院校中招生人数最多、就业满意度第一的专业, 在重庆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引领作用。近几年来, 我们开始关注学生在社会的中职业发展问题, 建立了教师与毕业学生的联络机制, 开始对部分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建立校外的知识辅导和职业指导制度。样本选择:为了进行比较, 选择的学生起点一样, 都是在学校期间已经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选择学生在毕业时教师与学生建立联系和未建立联系两组数据各100名, 未建立联系组按照毕业学生辅导员的档案信息进行随机选择;考察学生毕业后直至现在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情况等。研究思路:将两组数据的学生, 按照相同毕业时间、相同起点进行比较, 主要是比较他们在会计及相关工作中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情况, 从而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缺陷:在样本选择时, 很可能会存在选择教师熟悉的学生、也可能会偏重于发展较好的学生, 不自觉地规避所做工作与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学生, 所以, 研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表1统计教师与学生建立毕业后继续联系, 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 督促其继续学习, 辅助其不断成长的情况。表2统计教师与学生未建立毕业后联系, 由学生进行“散养式”成长的情况。表1和表2对比分析:

1.学生毕业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 其中50名学生还取得了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我校是2007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的, 第一届学生是2010年毕业, 2009年的学生取得的是中专学历, 2010-2013年为大专毕业生。2009年是中专学生、2010年是第一届高职学生, 在校期间取得初级资格的不多。

2.分析毕业后0.5年到4年的工作情况 (为了便于比较, 按照5年的统计数合计分析) 。建立联系的学生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比例分别为88.80% (其中2013年统计的100名学生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是92%, 他们毕业时的专业对口率为97%, 说明到12月时, 有部分学生离开会计及相关岗位。全校会计专业在毕业时的专业对口率为85.12%) , 比未建立联系的学生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比例77.00%, 高出11.80%;通过1到4年 (2009-2013) 的不断成长和教师的辅助, 学生成长为会计主管或经理的比例为5.50% (2013年的毕业生只有半年时间, 扣除这一届不算) , 比未建立联系的比例1.75%, 高出3.75%。以上分析, 说明建立联系比未建立联系, 学生在会计及相关岗位上更加稳定, 并且职业更有发展前景。

3.分析学生目前的状态及为未来所做打算。对于毕业时未取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的50名 (或者90名、80名) 学生来说, 建立联系的学生通过努力取得初级资格的比例为33.37%, 比未建立联系的比例9.52%, 高出23.85%;对于取得初级资格后参加或正准备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学生来说 (按财政部规定, 高职学生属于大专毕业, 应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但是部分地方要求不是很严, 通过一定途径是可以参加考试的) , 建立联系的学生参加中级资格考试 (或者已取得) 的比例为13.00% (甚至有3名学生已取得资格) , 比未建立联系学生的比例2.80%高出10.20%, 甚至在教师的引导下, 很大比例的学生正在为参加考试做准备 (或者正在参加, 只是还一科也没合格而已) 。同时, 建立联系的学生有7.75%参加了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执业资格的考试 (扣除2013年的毕业生, 他们还基本没这样的打算。部分学生通过了部分学科的考试, 有1名学生已经取得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 , 还有14.75%正准备参加考试, 比未建立联系学生的1.50%、2.75%分别高出6.20%、12.00%。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有教师引导下, 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加相关职业 (执业) 资格考试, 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储备资本, 职业方向更明确, 职业规划更清晰。

4.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分析。建立联系的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比例为94.80% (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会计及相关工作, 从事一线生产工作, 基本上就不再拿书本了, 状态就是上班挣钱, 下班看电视、逛街、打牌等) , 学习专业知识的比例为87.00%, 比未建立联系学生的比例84.60%、58.60%高出10.20%、28.40%。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毕业后在教师的引导下, 可以继续保持比较好的学习热情, 并且对自己的专业很是热爱, 并不断地学习进步。

五、研究结论

财经类高职院校在建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 应将培养期限延伸至毕业后, 将对毕业学生的引导和辅助作为学校和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 会保持其应有的学习热情和对会计专业的热爱, 会用在学校养成的学习方法继续进行学习。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 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 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见的疑难问题出谋划策, 促进他们为了职业发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样既有利于保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热情, 又有利于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办有会计专业, 各院校都基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 通过比较研究, 各高职院校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没有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作为重点进行思考, 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准备基于培养期限的角度, 紧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方向, 来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并在本院校进行深入实践, 以期对各院校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二元制,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成运花.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启示[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 2012, (05) .

[2]成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06) .

[3]张荣娟.邢学鹏.“三为一体”“三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 2012, (14) .

[4]李国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选择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9) .

二元模式 篇10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即体现在其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上。因此, 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也要围绕其职业目标来设计、实施。这样, 高职学校教学校长的工作特征与一般以学术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校教学校长比起来, 差异会更为显著。

一、高职院校教学校长的岗位职责与工作特征

(一) 高职院校职业导向的教育教学

高职院校的职业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目标具有清晰的职业方向, 其教学内容选择要与职业要求相对应, 其教育方法设计要与职业活动相衔接, 其教学成果价值要为社会职业部门所评价等方面。这样, 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安排上, 真正发挥其职业服务功能价值的高职学校与一般高等学校比较会差别很大。

在教学目标设定上, 学校不能够再按照传统模式, 基于学科、专业、学校意识而进行教育系统的内生导向化设计, 而要关注社会、关注实际的职业人才需求和目标职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的需要, 这就使教学目标设定变成了社会外生导向。此时, 就需要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带领学校教师一起研究社会需求, 研究各种职业适应人才的能力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学校教育条件, 来设定各专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 职业导向教育应该重点关注学校要安排讲授哪些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何种能力才能使他们具备胜任特定工作岗位的能力, 使他们具备足够的职业竞争力, 成功就业并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潜力。这样, 不仅要安排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更要让他们掌握职业技能、通用能力, 理解职业意识。概括起来, 职业导向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胜任力为目标来进行内容选择, 而不是学科知识完整性。

在教育方法设计上,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导向高职教育要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一线教学实践经验都表明,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坐的授课模式是无法达到能力培养之功效的。只有遵循职业能力生成与发展规律, 有效融合讲、读、看, 训、练、议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一体化的教育方法体系设计, 才可能使学生获得高效的职业能力成长。

在教学成果评价上, 以学校为主体、考试为方式、教师为核心的教育系统内生评价模式在职业导向教育实践中显然是既不合理也不可能的。因为职业院校培养的职业适应人才只有得到实际用人部门的承认, 其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算得以实现, 教学成果才能得到认可;反之, 学生考试再好, 教师认同再高, 没有就业, 没有实际工作成绩作为支撑, 也是无法被称为职业导向化的教育成就的。

(二) 职业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校长核心工作任务

鉴于如上所述职业导向化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特征, 其主管教学工作的教学校长, 就必须要承担起统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组织全校一线教师做好教学目标设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成果评估工作, 并对全校的教学工作承担总体责任。

具体来讲, 身为教学工作总负责人的教学校长并不一定会投入巨大精力深入到实际一线的授课教学工作中去, 但他却能够有效调动学校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 做好各项教学相关工作的总体设计和过程管理, 使每一项关系教学成果的工作, 都能做到科学、规范, 有章可循, 同时在工作模式上也恰当符合职业导向教育的根本要求。

从现实情况来讲, 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为导向, 必须参考职业需要组织教育教学的理念早已得到普遍认可, 但是如何在高职学校实际教学工作中把理念落到实处, 每个学校又如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导向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 却是任重而道远的。因此, 高职学校教学校长就必须承担起两类很重要、却又差异明显的工作任务。一方面, 要基于传统模式, 做好实际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保证学校教学顺畅进行, 学生能学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 要在充分理解职业导向教育理念和先进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本校实际和本地区职业人才市场情况, 审时度势, 精心设计, 做好本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工作。两者缺一不可, 前者是使学校发挥其必要的教书育人功能, 保证学校教学管理有序的基础工作;后者是支持学校发展, 促进教育职业服务功能在院校得以真正落实, 学生职业能力得以真实获得的必须改革之举, 是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长远大计奠功业的重要之举。

二、高职教学校长现有绩效考核方式中的不足

前文我们分析了高职学校教学校长在这一职业教育全面改革、大力发展的特别历史时期下的工作特点和特定职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科学设计的绩效考核方式是促进从业者努力工作, 保证岗位职责有效实现的关键;反之, 若评价考核方式不当, 既会打消工作积极性, 也会使从业者失去努力方向, 造成关键工作业绩的无法达成。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院校通常采用与普通高校类似的领导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各高校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 主要采用与高校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类似的通常做法, 即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对领导干部进行业绩评价, 考核指标设计较为概括、笼统, 缺乏具体量化标准。考核每年进行一次, 被考核者撰写述职报告, 从五个方面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陈述, 再由群众按照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及总体业绩进行等级打分。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四个等级。最后学校考核领导小组进行审核, 确定最终的考核等级。传统考核方法在考核内容的完整性上还是较好的,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 难以反映教学校长的业务特点与管理实绩。从现实做法看, 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各岗位高校领导干部的考核均采用共性的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标准的定性描述, 在指标上不能体现教学校长工作内容的特异性, 且缺乏具体指标, 难以反映工作实绩的具体内容和状况。

其次, 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估结果。德、能、勤、绩、廉指标的笼统描述, 使参与打分的人凭主观印象, 常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评议结果, 或者出现带有个人恩怨色彩的负面结果, 使绩效考评结果失真。

同时, 难以从历年考核中反映出工作改进的递进性和系统性。绩效评估最终是以持续改进为目标, 针对教学校长的绩效评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教学单位工作的状况, 且尤在现实高职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之际, 通过考核指标清晰反映出学校教学工作与时俱进的业绩变化以及开展工作的递进性才是关键。

针对上述问题, 有研究者借鉴企业绩效考核的理念和做法, 提出了在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中引入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思路, 但还没有落到实际可操作性的指标设计上。同时由于泛泛采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 指标内容过多, 难以梳理出重点, 给设计本身带来很大难度。

三、主基二元结构下的高职教学校长考核体系

笔者认为, 基于当今时期高职教学校长工作本身具有的二重性特点, 引入现代绩效考核管理中的主基二元法考核方式来优化设计考核体系, 是针对现有考核问题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 主基二元法模式下的绩效考核管理

主基二元考核方法的思想是, 将工作绩效分为显性与隐性两部分, 分别设计针对性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其中显性绩效是指对单位整体发展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关键绩效。显性绩效是影响组织发展的“核心绩效管控点”, 是从组织战略目标分解下来的关键绩效, 体现了单位工作的重点。隐性绩效主要是指基础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绩效, 是支撑显性业绩产生的基础, 这部分绩效也称作“基础绩效”。这部分绩效对于维持单位基本职能的日常运转有重要作用, 一旦缺失, 就会导致日常工作的失误。主基二元法的设计要点在于:重点工作, 尽可能运用量化考核, 将考核指标量化;对于非重点工作, 可采取定性判断的非量化管理。这样, 既可以突出重点工作, 又不忽视日常工作。

(二) 以主基二元结构重构高职教学校长考核体系

从前文分析可知, 高职教学校长的工作可以按照主基二元法思想被清晰分为基础性工作与显性工作两部分。在进行绩效考核时, 对于基础性工作的考核, 只需评价其“合格”与“不合格”, 若基础性工作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则作为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 其总的考核结果应为不合格。即基础性工作绩效水平为“门槛”绩效, 基础性工作做好了, 是一个合格基点, 直接决定考核结果。若基础性工作考核结果为合格, 需进一步对其显性工作进行考核, 评价其是否有资格获得优秀。只有在合格基础上, 通过显性工作的完成, 才能体现其业绩的水平, 获得优秀和奖励。

在考核指标体系的框架构成上, 针对高职学校教学校长的绩效评估指标可以由两大模块四部分构成。两大模块为:管理绩效模块和专业绩效模块。其中, 管理绩效模块反映的是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领导职务的业绩状况;专业绩效模块反映的是其履行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学术、专业职务的业绩状况, 这里的专业即可以包括被评价者本人的专业领域, 也应包括其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取得的专业成绩。在此之下, 引入主基二元结构的分析思路, 又可再将之分为四个部分:管理基础绩效、管理显性绩效、专业基础绩效、专业显性绩效。

(三) 主基二元结构下的高职教学校长考核指标内容设计

在考核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设计上, 高职教学校长的四部分绩效考核指标内容及其设计来源可如表1所示:

其中, 管理基础绩效指标的设计, 主要是评价教学校长领导学院一线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状况, 以及作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廉政状况。管理显性绩效指标的设计, 主要是评价教学校长领导和带领教职员工创新教学管理、优化教育模式的状况。专业基础绩效指标的设计, 主要评价教学校长自身承担的基本教学、科研工作的完成情况。专业显性绩效指标的设计, 主要评价教学校长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教育研究人员, 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突出业绩, 如科研项目、奖项、高水平学术成果、职业教育模式创新、技术革新成果等。

以××职业学院为例, 学院教学校长的绩效评估指标设计实例如下:

一、管理绩效

(一) 管理基础绩效

1.带领教职工指导各专业院系, 充分分析社会职业人才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各专业的教学目标;

2.指导并监督本院各系教学制订工作计划, 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 并组织各系、各专业实施;

3.带领教职工组织和管理本院各系日常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组织课程教材的选用、编写等工作;

4.带领教职工进行本院各系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和基地建设、管理工作, 负责编制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设备的购置计划;

5.指导并监督本院各系做好教学成果评价、考试、测试、毕业设计等工作;

6.搞好领导班子建设, 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 建立并执行重大决策专家教授咨询制度;

7.具有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 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端正, 遵纪守法。正确行使权力, 依法依纪办事, 廉洁自律, 勤政为民。

(二) 管理显性绩效

1.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发展规划和职业教育改革建设之方向, 围绕本学院实际, 制定本学院符合职业导向教育的发展规划, 优化教育教学工作, 积极探索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2.与社会用人部门建立紧密联系, 及时、详细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和人才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各专业院系的教学目标设定工作;

3.不断探索有利于职业化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的适应性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根据社会需要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制订教学计划;

4.根据各种实际需要, 在持续优化教育方式的基础上, 集中力量开发专门课程、系列课程、精品课程, 满足职业教育发展之需要;

5.以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为特点, 不断改革创新, 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成果评价模式, 并逐步尝试, 试点实施, 积累经验, 渐进推广;

6.及时完成学院阶段性重点工作目标 (如, 示范校建设、课程包建设、技能大赛组织等) 。

二、专业绩效

(一) 专业基础绩效

1.完成每周×节学生教学工作量;

2.完成聘期内规定的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工作量。

(二) 专业显性绩效

1.在高水平国际、国内刊物发表论文;

2.完成国家或省部级教学科研奖项;

3.在自身专业领域实现技术创新, 获得专利或取得良好实用效果;

4.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 获得同行认可。

在制定两大模块的绩效评估标准基础上, 还应进一步明确和制定各个指标相应的关键绩效标准, 注意绩效指标的可考核性以及标准内容描述的可操作性, 明确绩效考核主体在各指标评估中的作用。同时, 各个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实际, 有针对性地构建具体的绩效指标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使绩效评估体系的实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博.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研究——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D].天津大学, 2011.

[2]张爱苗.高校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高校师资研究[J].2008, (2) .

[3]董剑, 张剑.基于主基二元法的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国电力教育[J].2010, (18) .

[4]张振坤等.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现行考核评价体系的反思.东北财经大学学报[J].2008, (2) .

[5]汪琼.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3, (1) .

上一篇:高中生物实验室管理下一篇:01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