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素

2024-05-03

美元素(精选三篇)

美元素 篇1

一、中国元素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高

中国元素在美国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出现虽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现象, 但无论从质还是量上来说, 早期美国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元素都不能和现在的同日而语。由于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 在冷战期间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都是受到排斥甚至封锁的。而与此同时, 被美国主流霸权文化历经百年建构并传播和演绎的“中国形象”构成了美国公众对中国的主要认知, 美国主流文化借助权力和机构优势掌握了“表述中国”的话语权。[2]这就导致出现在美国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局政治导向的影响而出现严重失真的现象。比如在早期美国影视作品中所出现的华人形象几乎无一例外是无足轻重的反面人物, 他们往往外表丑陋, 地位低下, 但同时又内心邪恶。[3]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不仅有大量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文化更是主动出击, 通过多种方式向世界人民大力推介中国文化, 比如孔子学院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开办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因此中国元素在流行美剧中的大量出现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已成功走进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并逐步为其所接受, 这一点可以通过美剧中一些具体的例子得到印证。

(一) 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喜爱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传播, 文化才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得到交流、发展并长期存在。[4]虽然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上最通用的语言, 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西方人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因此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复杂也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在西方人眼中却具有独特的魅力, 这也说明了为何汉语能够得到美剧编剧们的青睐, 屡次出现在多部流行美剧中。从《老友记》中罗斯在中国机场那句经典的中文“你笑什么?”到《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拿起书本认认真真地学汉语, “汉语热”在国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而中国的方块字也因其视觉上的美感曾多次出现在美剧中, 比如《迷失》中男主角杰克臂膀上的纹身“鹰击长空”, 《尼基塔》里女主角手臂上的“霍小琼”三个汉字, 以及《绿箭侠》里奥利弗·奎恩那引起中国观众各种猜解的汉字纹身“鼠姜姚猪”, 似乎对汉字的热衷也成为了美国的一种流行时尚。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古老文化, 其独树一帜的特色向来被西方人描述为“神秘的东方色彩”。与此同时这种来自异域的神秘感也激起了很多西方人的猎奇心理, 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随着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加深, 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变得更为包容与欣赏,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中餐、中医和中国功夫, 因此这些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在多部美剧中都出现过主人公喜欢吃中餐的桥段, 更有甚者像《生活大爆炸》里的几位宅男则每周三必去楼下的四川菜馆吃中餐;中医方面如针灸、中药等也因其神奇的疗效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 像《豪斯医生》中就多次提到中医的治疗方法;而作为最早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国功夫在美国的影响力则更是勿庸置疑, 例如Maggie Q被选为《尼基塔》主演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其在香港发展时所练就的中国功夫功底, 而在《绿箭侠》中主人公奥利弗·奎恩更是拜中国人姚飞为师向其学习箭术。

(三) 对中国人形象的提升

虽然美国影视作品中很早就出现了华人形象, 但这些华人在其中大多只是一些起衬托作用的小角色, 如中餐馆老板、佣人、偷渡客等, 即使有少数较为重要的角色, 也往往是一些反面人物。而在近几年的美剧中, 虽然仍有此类的中国人形象出现,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积极正面, 对情节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中国人形象, 比如前面提到的《绿箭侠》中的中国人姚飞, 他不仅是奥利弗·奎恩的救命恩人, 而且后者那一身行侠仗义的功夫也是他教的;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CBS电视台制作的另一部美剧《福尔摩斯》, 制片方竟然颠覆性地启用华裔女星刘玉玲演绎福尔摩斯的医生兼搭档华生这一重要角色, 当时可谓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美剧中的华人角色正逐步摆脱一直以来的刻板形象, 向着更生动而多面的方向发展,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流行文化对中国人形象认知的改观。

二、中西文化冲突造成某些中国元素的变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 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 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 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 这便形成文化冲突。[5]任何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于某种文化, 美剧作为一种植根于西方文化的文化产品毋庸置疑是为传播美国的主流文化服务的, 而作为穿插在这些美剧中的中国元素毫无疑问也不能跨越这一界限。近年来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大量出现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但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 美剧在植入这些中国元素时也根据自己所属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造, 因此出现了美剧中的某些中国元素被曲解和误读的现象。

(一) 对中国国情的曲解

虽然随着中美跨文化交流的发展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已有所增多, 但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受众在接受不熟悉的文化产品时往往会出现文化折扣现象, 因此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具体到美剧中提到有关中国国情的内容时往往呈现出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片面夸大中国的贫穷与落后, 例如《绝望的主妇》中女主人毫不掩饰地对家里的华人女佣小梅说, “我们这儿可比你们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好多了!”似乎在她看来, 正是因为中国的贫穷落后才会有这么多像小梅一样偷渡来美国的中国人;另一种情况是过分渲染中国的强大及其对美国造成的威胁, 例如《浩劫余生》中描述美国受到核弹袭击, 幸免于难的小镇居民发现救援物资是中国投递的之后竟坚持不开启, 因为他们认为是中国发动的核袭击。这无疑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宣扬的所谓“中国威胁论”在文化传播领域的表现。

(二) 对中国文化的一知半解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不同, 美剧中的中国元素实际上是美国主流文化对于作为“他者”的中国的审视和想象, 其中加入了各种文化、情感的主观因素, 因而很容易引起误读。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出发点往往是出于猎奇心理, 虽然这种好奇心可以使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 但也决定了西方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可能有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美剧中出现的跟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具象的文化标志和符号, 如旗袍、中餐、灯笼等, 而一旦涉及到较为精深的文化内涵, 美剧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就乏善可陈了。比如《犯罪心理》中里德因不会用筷子而对中国的餐饮习惯表示难以理解时说:“十三亿人就用这个吃东西?”其实筷子在中国餐饮文化中的地位和刀叉在西餐中的地位是一致的, 里德的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餐饮文化理解的肤浅。更为令人匪夷所思的还是《迷失》中的一个细节, 为了进一步增加剧情的神秘感, 《迷失》第二季中加入了一个有关“达摩组织”的桥段, 而这一组织的标记像极了中国的太极八卦图, 估计编剧们的本意是想借用中国八卦能占卜未来的寓意, 但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一知半解, 不仅将佛家的达摩和道家的八卦硬扯在一起, 还异想天开地把八卦图中间的阴阳鱼标志换成了小兔子、闪电等其它东西, 真是令中国观众哭笑不得。

综上所述, 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频繁出现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娱乐现象, 我们更应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作为美国流行文化风向标的美剧必须要迎合美国大众的口味, 那么中国文化在美国社会的传播也必然会在美剧中有所体现, 而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出现也造成了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毫无疑问这种碰撞已擦出了很多灵感的火花, 既增加了这些美剧的看点, 又增强了美国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由于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美国主流文化在应对与其产生冲突的文化现象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一些改造, 所以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也未能幸免, 出现了一些被曲解和误读的情况, 从而达到了误导观众的效果。这种现象的出现虽然有很大原因出自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 但同时也说明普通的美国民众了解中国真实情况的途径还存在很大局限, 所以在涉及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时才会人云亦云, 妄加揣测。有鉴于此, 这也可以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一点启示, 我们必须继续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从而向世界人民展示真正的中国文化。相信随着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 到时候我们在美剧中不仅能看到更多的中国元素, 而且是更为真实的中国元素。

摘要:随着各种美剧在中国的热播, 出现在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关注。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因文化冲突导致出现了一些中国元素被曲解和误读的现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 这既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产生的必然结果, 同时又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美剧,中国元素,文化冲突,跨文化传播

注释

1[1]车英, 欧阳云玲.冲突与融合: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 .

2[2]卫景宜.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写作与“华人形象”之间的互文关系[J].东方丛刊, 2002 (2) .

3[3]张敬品, 石广清.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华人形象与华裔文学中华人形象之比较[J].外国语言文化, 2004 (2) .

4[4]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07.

美元素 篇2

【关键词】期刊;封面设计;视觉流动美;构成元素

【作者单位】巩玉兰,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

期刊封面设计是期刊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风格和艺术性的视觉传达方式。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期刊封面设计把封面的结构、层次和插图等方面通过有限视觉元素有机地排列组合并个性化地表达出来,如文字、图形和色彩等。在期刊封面设计中,不同的配色、字体和插图等可以展现出期刊封面设计的不同视觉传达效果,每一个点都能影响期刊的整体效果。因此,不管从感官意识到信息传达,还是从阅读功能到审美需要,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流动的发生。这种流动能够使我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使我们享受到流动带来的美感。

一、期刊封面设计中的灵魂:文字

1.文字排版能够勾勒出优美的画面

在视觉传达中,文字具有传递情感的作用,是画面形象的主要要素之一。因此,它的设计必须要具有视觉上的流动美,才能让人充分地感受到书籍中存在的美感。在文字设计上,美感是对结构、字体以及效果的整体把握。文字设计是设计者把握设计的节奏和韵律,更好地将笔画加以协调,创造出富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优秀的文字设计可以达到信息传递和产生视觉美感的双重作用。

在现代期刊封面设计中,文字设计是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期刊封面设计的灵魂。文字的横向排列、纵向排列和多元的组合效果会直接影响在平面媒介中产生的视觉流动美感,并且文字的样式、字体大小和颜色等也能对平面媒介上的视觉流动美感产生影响,营造出文字在封面设计中的流动美。例如,在2015年举办的“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中,A类期刊《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1期)的字体设计耐人寻味,由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超亲笔题写的刊名“毛泽东思想研究”7个字,存在着一种韵律、气质和精神(图1)。

2.字体造型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与视觉记忆力

在期刊封面设计中,文字本身不但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还具有图形的特征和作用。将版式中的文字图形化,可以强调突出文本信息,增强视觉冲击力和视觉记忆力。例如,A类期刊《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1期)封面经过精心的设计,刊名“毛泽东思想研究”7个字,具有了图形的形式美感。同时,在中文刊名下还排列了一行英文刊名,这打破了画面沉闷的感觉,并且英文刊名下方的期刊期数和封面右上方的绿色期刊荣誉,使画面看起来充满了美的韵味,更加生动。因此,在期刊封面设计中,文字的设计应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应仅限于信息传递功能,还要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封面设计中,使文字如图形一样出彩,具备视觉审美功能。

二、期刊封面的生命力和视觉的冲击力:色彩搭配

1.色彩拓宽了视觉表现意境

在自然界中,色彩信息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奇妙组合,人类对色彩与生俱来就有非常敏感的感知力。在期刊封面设计中,色彩的视觉流动美本身具有一种带有哲理和逻辑性概念的色彩心理表现形式,即色彩的抽象联想。在空间感觉上,不管什么样的颜色,不管怎么变化,人们都会具有不同的认知,会主动选择和区分喜欢的颜色。例如,A类期刊《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1期)封面背景是典型的“中国风”,以大量的白色为背景色,加以辅助颜色进行对比,巍巍的雪山连绵起伏,缕缕云雾飘浮其间,体现出了视觉上的流动美感,营造出了主题色与辅助色之间的运动关系,给人一种安静、素雅和圣洁之感,符合了中国人对白色的喜爱之情,对人的视觉心理产生了一种暗示的作用。

在期刊封面设计中,设计师还要考虑色彩的三个视觉属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是色彩本来面貌;明度是人眼睛对色彩明暗度的视觉感受;饱和度是颜色纯净度的代表。例如,在B类期刊《世界哲学》(2015年第1期)的封面设计中,设计者在蓝色的天空中加上了很多白色的星星,直接利用人类大脑对色彩的感知判断力,客观地反映出哲学研究所涵盖的领域是浩瀚无边的,使画面中的一个个色点跳了起来,突出了视觉上的流动美感(图2)。

2.能够提高阅读的流畅性

期刊封面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在期刊封面设计中,色彩还能对期刊封面设计起到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等作用。一个好的设计师为了延续期刊封面设计的一致性,还要始终坚持统一的格调,重视期刊封面中色彩的美化功能。设计师只有把握了读者的这一视觉特性,才能更好地设计出优秀的期刊作品 。

3.期刊封面设计中色彩的使用

期刊封面设计是在平面化的单一个体中,最大限度地寻找发挥色彩主观作用的设计门类。因此,在期刊封面设计时,为了设计出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效果,设计师就必须将色彩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图形图像等结合起来,遵循“总体协调、局部对比”的原则。期刊封面设计首先要把握住整体色调,做到主次分明,使其与作者需要突出的主题相互协调;其次,为了避免因色彩太多而冲乱了主题,设计师要把握好期刊封面设计中色彩的协调性;再次,色调的选择取决于受众面的年龄层、作者的核心思想等。因此,期刊封面设计应该在确定色彩主基调的基础上,选择相互和谐的颜色。

三、丰富期刊封面的点金石:图形图像

1.图形、图像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文本的流动性

在期刊封面设计中,图形、图像是一种记录工具和艺术渲染工具,可以增加期刊封面视觉上的流动美,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期刊的中心思想,具有补充文字内容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向读者传达期刊所要表达的信息。同时,图的大小、宽窄、插入版面的位置不但可以增强整体封面的流动美,还能减弱整体封面的流动美。例如,过小的图形会使画面看起来太过空旷,而过大的图形又会使整个版面显得“不透气”。

作为期刊封面设计元素,图形、图像应用的合适与否,会第一时间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图形、图像的应用应该具有加强视觉冲击力的作用。例如,在2015年“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中的C类期刊《智力课堂》(2015年第4期)的封面设计中,设计师以深青色的图形元素作为标志色,插画区域以圆形为边界,避免了画面呆板、机械的感觉,起到了突出插画区域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内容更加醒目,营造了视觉上的流动美,提升了画面的感染力(图3)。另外,在期刊封面设计中,大小宽窄不同的图形组合在一起,不但能够获得阅读者的认同感,还能增强版面的流动性。

2.图形、图像丰富了期刊封面,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在期刊封面设计中,封面整体的效果会受到图形、图像位置、方向不同的影响。例如,位于封面中部的图形,会让阅读者产生高度的视觉冲击力,而位于封面下部的图形,会让读者产生下坠感、失重感。其次,在期刊封面设计中,把图形、图像加入到期刊信息中,会恰到好处地将艺术性、实用性和广泛传播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使期刊封面设计更加丰富多彩。在期刊封面设计中,图形、图像不但能提高封面的观赏性,还能将视觉上的流动美融入封面,在封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期刊封面设计的突破点:空间元素

空间元素是期刊本身所特有的,例如,期刊的外在形态都会有大有小,有薄有厚。一本厚重的期刊会给人以扎实、有力的感觉,而体量窄小、轻薄的期刊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触觉感受。因此,空间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流动美感,强化了期刊整体形态在读者视觉上的感受,并且空间的体量可以直观地对阅读者产生导向作用、调节作用等。现代的期刊封面设计中,空间元素的设计尤为重要,很多新锐的设计师以一种颠覆传统阅读习惯的设计手法改变期刊的设计,使期刊封面设计朝着多维化的方向发展,这将更加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1]段淇伟. 空白意境——浅谈书籍版式设计中的空白[J].设计,2013(08) .

[2]晁羽. 书籍版式中图形与文字的空间构成[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9) .

美元素 篇3

研究人员同时还向人们展示, 在完成的原子合成研究中, 他们所验证的那些原子通过简单地查看元素周期表就能预测到。研究小组利用先进的实验和理论对这些崭新和意外的发现进行了量化分析。卡斯尔曼教授认为, 他们开创了认识元素周期表的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站上。

卡斯尔曼领导的研究小组另外两名成员分别是塞缪尔·培泊尼克和达斯萨·古纳偌特恩。培泊尼克曾是宾州大学的研究生, 现为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古纳偌特恩仍是宾州大学的研究生。在研究中, 他们利用光电子成像光谱技术, 分析研究了一氧化钛和金属镍、一氧化锆和金属钯, 以及碳化钨和白金两两之间的相同点。

卡斯尔曼介绍说:“光电光谱仪可测量将原子或分子中电子从各种能态移出 (或去除) 所需的能量, 与此同时用电子相机将去除电子过程的分步图拍摄下来。如此方法允许我们了解电子的结合能, 并观测电子在被从原子中去掉前所处在的电子轨道的自然状况。我们发现, 从一氧化钛分子中去除电子所需的能量同从镍原子中去除电子所需的能量相同。同样, 一氧化锆和金属钯以及碳化钨和白金的情况也是这样。这3对物质的关键点是它们两两之间具有等电子体结构, 也就是说它们两两之间具有相同的 (外层) 电子排布。”他强调, 等电子体在这里主要是指原子或分子的外层电子数目。

在光电光谱仪拍摄的成像中, 研究小组研究的3对物质两两之间代表着电子从原子外层被去除时所发出的释放能量的亮点看起来相似, 图表也显示两两物质之间能量峰值相近, 同样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它们的能级也相匹配。

卡斯尔曼解释说, 一氧化钛、一氧化锆和碳化钨分别是金属镍、金属钯和白金的“超级原子”。所谓“超级原子”是一簇带有元素原子某些特征的原子。卡斯尔曼过去的实验室涉及到超级原子概念的研究, 其中一项实验显示, 由13个金属铝原子组成的原子簇其表现如同一个碘原子, 而在铝原子构成的系统中增加一个电子, 其表现则如同一种罕见的气体原子。进一步研究发现, 14个铝原子组成的原子簇的活动性与一种碱金属原子的相当。

卡斯尔曼新的研究目标是将超级原子想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并为超级原子概念提供合理的量化基础。他表示:“这看上去就像我们能预测哪些元素原子的组合可模仿其他的元素原子。比方说, 通过查看元素周期表, 你便能推测一氧化钛是镍的一个超级原子。简单方法是钛原子的外层有4个电子, 而原子氧的外层有6个电子, 在元素周期表中, 钛元素向右移动6个元素便是镍。镍原子的外层有10个电子, 正好与钛和氧组合的分子的外层电子数相同。我们曾考虑这个发现肯定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巧合, 于是我们试着用其去了解其他的原子, 却发现存在着同样的规律。”

卡斯尔曼表示, 他不知这样的规律是否适合于整个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 或者该规律是否只适合表中部分元素。目前, 他和研究小组的成员正忙于对过渡金属元素的分析工作。未来, 他们计划研究了解超级原子是否与其对应的元素原子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美元素】相关文章:

巴美肉羊血液中微量元素检测分析的文献综述09-11

元素元素符号教案07-25

元素和元素符号教案09-05

痕量元素04-09

音乐元素04-12

新元素04-16

乐元素04-21

生命元素05-05

元素组合05-06

教学元素05-15

上一篇:高职非英语下一篇:泰勒公式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