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组合

2024-05-06

元素组合(精选四篇)

元素组合 篇1

宁南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区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康滇地轴东缘褶皱带,属康滇地轴与上扬子台拗的过渡带,即为郭文思先生所划的昆明至西昌有色金属带。区域上位于小江断裂(巧家—布拖—昭觉断裂)西侧、普格—宁南断裂北东侧与会理—宁南—金阳断裂南东侧,三条断裂两两交汇形成的“△”形构造结上[1,2,3,4,5,6,7,8]。这样的构造型式有利于成矿。

1 矿床地质特征

1.1矿区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1l)、寒武系下统沧浪铺组(∈1c)、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1q)、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震旦系上统观音崖组(Zbg)和前震旦系通安组(Pt)地层(图1)。其中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又分为上中下三段,矿体主要赋存在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上段地层内,岩性主要为浅灰-灰色薄-厚层状泥晶、粉晶及含磷白云岩夹乳白色硅质条带及灰黑色燧石条带。

1.2 矿区构造

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区位于骑骡沟倾伏背斜西翼,沿矿区向南北伸展为一单斜构造。区域上骑骡沟背斜轴呈南北向展布,轴部发育张性裂隙,两翼主要发育层间滑动破碎带。在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地壳运动后,使不同时代的地层发生了多种形式的构造变形。矿区断裂构造以(走向)北西、北北西向组最为发育,北东向组构造、层间构造发育次之。北西向组断裂走向290°—330°,倾向北东、南西,倾角52°—78°。北北西向组断裂走向330°—348°,倾向北东、南西,倾角45°—75°,该组断裂由早期裂隙发展而成,断裂带宽约0—5 m,在灯影组上段地层中铅锌矿化十分明显。多条裂隙组构,适当的岩性,形成了本区铅锌裂隙矿带。北东及近东西向组断裂对地层和矿体起破坏作用,地层错距一般6—40 m左右(图1)。

1.3矿体地质特征

从1955年原地质部西南地质局发现银厂沟矿床以来,现已控制15个矿体,走向长度13 m—100 m,倾向延深14 m—76 m,厚度为1 m—14.18 m(图1)。研究区矿体主要分为产在层间破碎带中的似层状矿体及产在断裂带中的脉状、网脉状、透镜状矿体。似层状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均为较大的透镜体、扁豆状组成,纵、横变化较大,边界构造形迹一般不甚明显,仅局部地段可见断层角砾岩及断层泥。矿体走向NNW,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矿体倾向NEE,与地层倾向相反,矿体及地层倾角一般小于50°。

矿石中矿物分为脉石矿物及矿石矿物。研究区矿体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次为白铅矿、菱锌矿、矽锌矿、褐铁矿及少量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以石英、白云石为主,方解石、重晶石、萤石次之,此外还见有葡萄石、磷灰石、石髓、蛋白石等次生矿物。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网脉状、细脉状及浸染状等。矿石中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Ag,有害组分主要为SiO2。矿床的围岩蚀变较弱,主要有硅化,白云石化及地段性的方解石化、重晶石化、萤石化,并沿近矿围岩广泛存在着岩石的热液褪色现象[1,2,3,4,5,6,7,8]。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区矿床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三位一体”的控制。在三个因素中,构造对矿体的控制最为显著,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这就为采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9]。

2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研究区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特别是北北西向组断裂对矿体的控制较为明显,受该组断裂的影响,矿体在走向上基本为北北西向,倾向上为北东东。从现有工程揭露的情况来看,矿体在平面上呈现等距性、似等距性特征(图1)。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研究该区成矿指示元素组合特征时,采集构造岩样品进行研究。

1—第四系:残破积层,2—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灰-深灰色粉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3—寒武系下统沧浪铺组:紫红色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粉砂岩,4—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页岩,5—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上段为薄-厚层状灰白色夹硅质、燧石条带粉、泥晶白云岩,含磷白云岩(主要赋矿层位);中段为浅灰-灰色夹砂屑粉晶白云岩;下段为中厚层状泥晶、亮晶白云岩,藻纹、叠层白云岩,6—震旦系上统观音崖组:主要为灰绿色泥页岩,7—前震旦系通安组:灰绿色含铁绢云母千枚岩,8—实测及推测地层界线,9—正断层,10—逆断层,11—矿体、矿化带及编号,12—地表矿化点,13—矿段关系

2.1样品采集

前人在构造地球化学样品采集原则、采样设计、采样介质[10,11]等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工作。本次采样工作,在遵循构造地球化学样品采集原则及总结前人研究资料、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的具体情况,主要采集坑道内的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计104件,采样介质主要为断裂带内的构造岩。并在送样分析之前,对样品进行了系统地定名研究工作。

2.2分析测试

分析测试由云南省核工业测试研究中心采用光谱半定量检测完成,经过误差理论[12]检验,分析测试结果符合要求。本次分析测试,在类比同类矿床、总结研究区前人工作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及坑道地质调查情况,共分析了As、Co、Nb、Pb、Zn等23个微量元素。

3指示元素探讨

指示元素是作为找矿标志的元素,在确定指示元素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指示元素的指示作用如何;二是指示元素在分析测试方面的经济效果。确定指示元素的方法很多,主要有:①了解工作区各类地质体(尤其是已知矿床及其围岩)的物质组分特征,作为确定指示元素的参考;②注意研究工作区已知矿床的建造类型;③注意研究与搜集已知矿床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的资料;④注意研究直接指示元素和间接指示元素的相关关系;⑤了解自然界元素的共生组合规律;⑥类比国内外已有的地球化学找矿实例[13]。

依据以上确定指示元素的方法,结合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确定Pb、Zn为成矿的直接指示元素,但是直接指示元素的指示作用较弱,在寻找隐伏矿体方面,不能很好地揭示矿体的赋存部位,而元素组合却能很好地揭示矿体的赋存部位。为了确定指示元素组合,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坑道地质调查情况对研究区的成矿指示元素组合进行探讨。

3.1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分为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简单相关分析是对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主要用简单相关系数来度量数据间的相关性;在多变量的情况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很复杂的,因此一般用偏相关系数来度量数据间的相关性。

偏相关系数不同于简单相关系数,在计算简单相关系数时,只需要掌握两个变量的观测数据,并不考虑其他变量对这两个变量可能产生的影响;而在计算偏相关系数时,需要掌握多个变量的数据,一方面考虑多个变量相互之间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又采用一定的方法控制其他变量,专门考察两个特定变量的净相关关系;可见,简单相关系数反映的往往只是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而偏相关系数则较能说明现象之间真实的联系[14]。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构造地球化学数据特征,本文采用偏相关分析进行构造地球化学数据的相关性探讨。偏相关系数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15](SPSS)进行计算,得到研究区主成矿元素(Pb、Zn)与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情况如下:

①Zn与Ge、Cd、Ba三元素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 478,0.743 188和0.793 315;Pb与Co、Ga、As、Tl四元素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 562,0.552 312,0.813 604和0.995 581。

②Zn与Ni、Ga两元素为微弱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 71,0.280 784;Pb与Rb、Nb、Sb、Bi四个元素为低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2 439,0.487 307,0.439 921,和0.408 471;Pb与Zr、Mo、Cd三个元素为微弱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9 674,0.164 547和0.138 205。

3.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也叫点群分析、簇丛分析、群分析等等。它是根据研究对象(样品或变量)的多种特征在数值上可能存在着的相似程度,将它们聚合为不同的点群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样品的分类,称为Q-型分析;另一类是对变量的分类,称为R-型分析[16]。依据本次研究的目的,本文采用R-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采用SPSS多元统计分析软件提供的R-型聚类模块实现,经过SPSS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聚类分析的谱系图(图2)。

从聚类分析谱系图(图2)上,可以看出,当分类指数值大于15.5时,研究区23种微量元素主要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Tl、Pb、Co、Nb、Bi、As、Ga、Sb、(Cu);

第二类:Ni、W、Rb、Zr、Sc;

第三类:V、Ti、Sn、Mo、Cr;

第四类:Zn、Ge、Ba、Cd。

其中,第一类代表中-低温成矿流体的Pb矿化元素组合;第二类可能代表蒸发岩(沉积岩)的成矿元素组合;第三类代表高温成矿流体的矿化元素组合;第四类代表中温成矿流体的Zn矿化元素组合。

3.3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帮助人们对大量地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统计方法。它将许多彼此间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地质现象归结为数据较少的几个因子,每个因子可能是地质变量间的一种基本结合关系,它往往指示出某种地质上的成因联系。

同聚类分析相仿,因子分析也分为Q-型和R-型两种类型。Q-型因子分析是研究样品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样品相似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控制着所有样品的几个主要因素,所以,Q-型因子分析又称主因素分析。R-型因子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变量的相关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控制所有变量的几个主要成分,因此,R-型因子分析又称主成分分析[17]。

基于研究目的和因子分析的特征,本文采用R-型因子分析,R-型因子分析采用SPSS多元统计分析软件提供的R-型因子分析模块实现,对104件构造地球化学样品数据(23个元素)进行R-型因子分析(表1),当方差贡献率大于77.514%时,得到四个主因子:

F1: As、Co、Nb、Tl、Pb、Bi、Ga、(Rb)、Sb、(Cu);

F2:Sn、Ti、V、Mo、(Cr);

F3: Zr、W、Sc、Ni、Rb;

F4:Ge、Zn、Ba、Cd。

其中,F1因子组合代表中-低温成矿流体的Pb矿化元素组合; F2因子组合代表高温成矿流体的矿化元素组合;F3因子组合可能代表蒸发岩(沉积岩)的成矿元素组合;F4因子组合代表中温成矿流体的Zn矿化元素组合。从各因子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出,F1因子组合能解释大部分的成因,所以研究区成矿Pb占主要地位。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偏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所得结果表现为高度的一致,于是结合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8]:

(1) 确定了研究区铅锌富集成矿与As、Co、Nb、Tl、Pb、Bi、Ga、Sb、Ge、Zn、Ba和Cd元素关系密切;

(2) 矿化元素组合(聚类中的第一类及第四类、因子分析的F1、F4因子)反映了成矿作用主要处于中-低温环境,且以低温环境占主导地位;

(3) 其他元素组合(聚类分析的第二类、因子分析的F3因子)表明部分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震旦系灯影组(Zbd)白云岩);

(4) 同种元素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元素组合中(例如Rb元素),说明成矿作用的多阶段性及复杂性;

(5) 主要成矿元素Pb、Zn没有组合在一起,说明研究区成矿物质的多来源性,且Pb成矿占主导地位。

本人在野外工作期间,得到四川省宁南县三鑫矿业公司领导、地质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

摘要:通过对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剖析,应用偏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探讨了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的指示元素组合。综合分析该矿床的元素组合,认为该区铅锌富集成矿与As、Co、Nb、Tl、Pb、Bi、Ga、Sb、Sn、Ti、V、Mo、Ge、Zn、Ba和Cd元素关系密切。说明了研究区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环境,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及复杂性,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

故道白云读后感--元素会重新组合 篇2

故道白云读后感--元素会重新组合

故道白云读后感--元素会重新组合 文/ 冬瓜的心 我的穿衣风格,大多喜欢深色的、低调、剪裁平实的衣服,穿上这样的衣服,总让我感到舒适。有时我想,这样的习惯是到底是如何养成的呢? 我们是先去做了一件事再去找借口,还是先有了借口再去做事?这个很难去判断,但是我们经常只看到我们找到的借口,而看不见这个借口之后的念头。我穿这样风格的衣服其实是因为懒散,不想引人注目,还有就是这种色调的衣服耐脏,适合害怕麻烦的我。 我们都说“认识自性”,找到“本来面目”,可是往往又会在自己“真实”的.想法上,铺盖一个个虚伪奇怪的借口。这好比我们走路的时候,用鞋子踢起层层混浊的灰尘,挡住了自己前方的视线。又好比我们在湖边照自己的倒影,如果总是拂动水面,那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找到想要的那一面镜子。凡人都是这样执迷地向外求索,愚昧地在幻境中游荡,不知返途。六祖坛经上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是的,唯有佛法可以指引我们,打开心灯,开启真正的智慧。

谁说缺了韩国元素就做不好组合? 篇3

马晨龙、李诗琦、欧阳羽臣、王硕,地地道道的中国男孩,组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式男团,他们不但在《星光大道》这个地地道道的央视节目出道,还给自己的组合起了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名字——0086。起这个团名的原因,不是说他们都是1986年出生,也不是他们身高都是1米86,而是因为0086恰巧是中国的区号,诚如这几个大男孩所说,“能用中国的区号来命名,来展示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新的精神面貌,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成团前,卖过保险当过逃兵

在0086的成员中,王硕之前是专业的舞者;欧阳羽臣从14岁起就一边上学一边在酒吧驻唱;最早接触娱乐行业的马晨龙,因为受到家里艺术氛围的熏陶,从6岁起就开始拍戏、参加各种比赛,在老师和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考上电影学院……大家虽然都喜欢音乐,但成团之前,从事着各行各业,过着各自不同的生活。

毕业后,马晨龙留在北京跑组、递资料,实在没有戏拍的时候,还买过一段时间的保险。而最搞笑的经历莫过于尝试在银行工作,经过了一个月的培训、了解理财产品的马晨龙到银行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大堂经理介绍对象,吓得之后就再没有去那家银行,彻彻底底当了回“逃兵”,回归娱乐圈,再度从培训生做起。

而0086这个团体的成立,也恰恰源于他“叛逃”后的一次尝试。“我去参加《星光大道》,结果不是很好,在周赛的时候就下来了。后来我不太服气,叫上哥几个再去那里拼一把试试,看看有没有希望,结果真的走到了最后的总决赛。”现在回想起成团的经历,马晨龙感慨道,“看来还是团结力量大啊!后来大家都觉得做组合的感觉挺不错的,就一直这么下去了。”

谁说“中国式”就是土气呢?

不同于其他国内组合,0086男团从出道后显示出的就完全是“中国式”的一面。在他们的逻辑中,没有韩国元素,同樣能做好一个组合。“更像是一种惯性思维吧,”马晨龙说,“就像1990年代国内很多人都觉得港台艺人肯定比内地艺人要好。但现在大部分人都改观了,不再觉得内地没有好歌手、没有好演员。”

0086男团中的李诗琦曾在韩国待过一段时间,他说,确实在组合方面韩国做得比较完善,“这是他们国家文化使然,当然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部分。但是没有韩国元素不代表就不可以。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像我们这群男孩,其实还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无论是性格、做事还是唱歌的风格方式,都是与众不同的。”

在演出时,0086男团当然也会遇到其他的组合,看到那些有韩国成员、或者全部是韩国成员的组合,他们的心里会有压力吗?几位成员坦承,压力肯定会有。不过,他们的压力并不是担心别人觉得韩团洋气、国产的土气,而是想更加努力地向着完美的表现靠近,不断地更新自己。“国产的也不代表就是土气啊。现在凤凰传奇不是很火嘛,《最炫民族风》每个人都会唱。我觉得能让老百姓接受的就是好的。”

被别人肯定才是“中国式偶像”

现下娱乐圈流行一种封号——“国民××”。像之前大热的《来自星星的你》,饰演千颂伊的全智贤就被封为“国民女神”;《咱们结婚吧》播完后,黄海波也被叫做“国民女婿”。这种“国民××”的帽子,似乎取代了“天后”“天王”的封号,是最流行的对明星的一种肯定。早在《星光大道》时,0086也曾被称做“国民团体”,不过对于这种称呼,他们看得很淡。“无论是哪种冠名,都是别人冠给我们的,而非我们自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被别人肯定,才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成员们说,今后如果能被冠上“国民偶像”“国民天团”当然很好,“就是一种目标吧,今后我们也会尝试其他的领域吧,不光是交出更多音乐作品,在影视方面也多发展,因为多条腿走路总会更稳一些。”

元素组合 篇4

关键词:工业区改造更新,异质元素组合理论,拼贴,叠置,设计方法

现如今, 从城市设计到建筑单体设计领域, 场所、地域、历史不断的被提及。设计应充分尊重历史, 同时着眼于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现状, 并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阐释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同时拥有旧和新”, 异质元素组合理论的应用应运而生。同时, 大批工业区在完成历史使命的今天, 面临如何更新改造, 旧貌换新颜, 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局面。尽管异质元素组合理论在诸多建筑理论中有所涉及, 但之于工业区改造更新的指导意义却无人问津, 因而, 工业区改造更新中异质元素组合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是值得当代建筑师深入研究的方向。

1. 异质元素组合理论

1.1 异质元素组合理论的主角之一—拼贴

1.1.1 拼贴策略的产生

异质元素组合理论, 在西方建筑史的发展长河中有其出现的必然性。柯布、密斯等建筑大师的机械美学, 纯粹主义曾一度打破了西方建筑设计对古典主义建筑的执着迷恋,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本著作的诞生, 建筑设计开始重新聚焦建筑的异质性、差异性, 这两本著作就是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柯林·罗的《拼贴城市》。

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提倡一种温和的、多元并存的建筑, 其基本策略就是“两者兼顾”, 即并置的策略:抽象与具体、清晰与含混、秩序与偶然、大与小、内与外的并置构成“困难的总体” (difficult whole) 1。他反对现代主义坚决去除传统, 坚持应当非传统的运用传统, 将传统的建筑要素或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从这段文字中, 异质元素组合理论的主角之一—拼贴悄然登场。而将拼贴一词真正诉诸于书的则是柯林·罗, 她主张在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 把过去与未来统一在现时之中, 反对现代主义节约化的城市设计。柯林·罗提出, 城市是一种历史合力的产物, 任何人对城市的认识或影响都是片断的和局部的, 而城市的整体是不连续的历史片段的聚合物。城市设计应当从城市形态的多元视角出发, 保留城市的固有文脉, 实现城市的拼贴形成。

1.1.2 拼贴策略的适用性

尽管异质元素组合理论的主角之一—拼贴在城市设计领域作为明确的理念提出, 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相反, 其作为异质性的范式给予建筑设计很多启发。例如斯特林的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 米拉莱斯的乌特勒支市政厅加建项目 (图1) 。

其实, 拼贴策略主要应用于建筑设计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建筑的拼贴组合仍然服从于一个“困难的总体”, 也就是拼贴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目标, 如构图、某种文化意义的表达等。另外, 拼贴的元素往往保留自己清晰的边界。这些特点显然不能适用于规模更为庞大, 功能更为复杂的城市设计。因而, 许多建筑师开始探寻城市设计异质性的策略。

1.2 异质元素组合理论的主角之二—叠置

1.2.1 叠置策略的产生

在区域规划领域, 埃森曼、屈米和库哈斯等建筑师开拓了叠置 (superimposition) 这一组合异质性元素的策略。与拼贴策略相比, 叠置类似于电影上蒙太奇的策略, 是断裂的艺术。蒙太奇允许片段的自律, 因而在区域规划时, 可以依据功能创造各自独立操作的系统, 它们并不从属于一个统一的总体。各个系统叠置后异质元素相互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元素边界的模糊性, 这些恰恰符合区域规划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

1.2.2 叠置策略的适用性

叠置策略在埃森曼、屈米和库哈斯的区域规划设计中不断重演。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屈米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方案 (图2) 。屈米在方案中提出了点、线、面三套系统, 以适应提供均质服务点, 交通系统, 活动区域的功能分级需求。“这是一种异质化的原则:多样化、分离的、相互冲突的元素被组合在一起, 打破了构图的表面连贯性和稳定性, 促使了计划的不稳定性。”2

2. 工业区改造更新中异质元素组合理论应用的必要性

拆除, 保留或改造更新是工业区面临的三种命运。工业区承载着工业化时代的全部信息, 记录了劳动人民难以忘怀的工作记忆, 将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全部拆除的行为已遭到当今建筑界的强烈排斥, 保留与改造更新是工业区发展的主流课题。

保留什么?保留的是工业文化的价值信息, 而不是将工业建筑像展品一样原封不动的“封装”起来, 这就需要在保留工业区特点及规模的前提下, 改造更新, 注入新鲜活力。此时, 旧的东西如何保留, 新的体系如何建立, 新旧如何交接, 这便是异质元素组合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在建筑新旧问题的处理中, 拼贴策略更为适用, 在区域规划问题的解决中, 叠置策略崭露头角。

3. 工业区改造更新中应用异质元素组合理论的设计手法

3.1 工业建筑改造更新——拼贴策略

3.1.1 建筑肌体的加固、修缮

原有工业建筑的建筑肌体是保留工业文化价值的主要载体。此时, 应当从是否具有工业文化价值, 能否满足现今功能空间需求两个方面重新审视。对于富有工业特色而又能匹配新功能空间的建筑肌体, 往往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条件, 保留基本原貌, 只需要对其进行简单的建筑安全性、装修简陋、设施缺失的补救, 以求节约改造成本, 这是一种补丁式的拼贴策略。有些厂房甚至可以保留内部设备及工艺流程, 结合人们的参观娱乐活动, 改造成改行业的专属博物馆。喜力啤酒厂的改造就是将建筑本身改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展品, 以达到宣传企业文化, 感受工业气息的目的。 (图3)

3.1.2 改建、增建

对于富有工业文化价值但不能满足置换功能需求的建筑, 则需进行建筑空间的改建、增建。它们更像是在拼贴策略的指导下, 新与旧进行的一次平等的对话。改建方面, 水平与垂直是建筑空间的重新创造的两个方向。水平方向上, 开敞的厂房通过新建墙体、柱子等方式划分空间, 以满足新型功能的空间使用需求。垂直方向上, 除了建筑加层, 有效利用地下空间, 建筑合并楼层等常用的方式外, 楼梯与中庭的改造利用也是垂直交通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部分。中庭是空间组织的有效手段之一, 有利用打破传统工业建筑水平向机械性展开的弊端, 成为建筑内部新的聚焦点。美国旧金山的一座由仓库改造的办公楼 (图4) , 原有空间闭塞单调, 设计师将部分楼板拆除, 力图打破原有仓库空间的枯燥乏味, 形成空间变化丰富, 平台上下交错的趣味中庭, 同时实现了不同楼层的人在视线上和语言上的交流。阳光透过天窗能够直射到地面层, 地面种植绿化, 有效调节小气候, 美化环境, 缓解工作疲劳。3

增建, 这一新空间的介入方式, 也是提高原有建筑空间匹配新功能空间程度的一剂良药。主要方式分为三种, 即新置于旧, 隐旧于新, 新旧并置。新置于旧是在保护原建筑形体的前提下, 将新功能空间作为整体置于原建筑体型内, 对建筑外貌影响较小, 典型的方式是“屋中屋”式的介入。隐旧于新将旧建筑隐藏在新结构或表皮中, 使之成为新形体的一部分, 大大改善了原有建筑的局限性, 而对外貌影响大。4例如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改造中, 巨大的玻璃穹顶将原有厂房建筑包裹覆盖, 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旧有厂房上, 一时间模糊了时空。 (图5)

3.2 工业区规划改造——叠置策略

如前所述, 叠置策略允许“片段”自律的特性决定了其更适合应用到工业区的规划改造中。拼贴更倾向于在同一系统上解读新旧关系, 叠置则更类似于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假定了片段的局部自律。叠置的引用原则是多重系统的自身独立性。蒙太奇使电影成为一个片段的世界, 通过片段的倒置、替换、插入等方式, 成为多元化而又未知的“电影画面”。叠置使规划成为一系列的“城市画面”, 每一幅都是在交通系统、空间系统、功能系统、参与者系统的共同运动中完成。

叠置策略在老工业区的应用可以在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图6) 窥见一斑, 埃森曼采用“考古发掘”的形式, 找到俄亥俄大学校园网格和哥伦布市机场跑道构成的轴线网格, 将两套体系以偏差12.25度相重叠, 以求新老建筑间形成紧张的动态关系。埃森曼还根据基地曾经是一个军火库, 杜撰出一个具有交通功能的砖石贴面材料的“遗址”, 为老工业区注入第三套体系。但这一“遗址”无论从形态、材料等方面显然不同于其他部分以正交网格为主的现代派建筑语言, 它以虚构的历史为整个建筑增添了异质冲突的因素, 成为了唤醒人们工业记忆的有效激活点。5

参考文献

[1].文丘里.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2].Bernard Tschumi.Abstract Mediation and Strategy,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 1996.

[3].宋扬.围绕人的活动进行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华中建筑, 2008 (05) :102-105.

[4].郑潇.改造、扩展与共生—浅议历史建筑的更新与发展及新旧建筑的共生.规划师, 2002 (0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元素组合】相关文章:

元素元素符号教案07-25

元素和元素符号教案09-05

万象组合04-17

对联组合05-19

机构组合05-15

组合体系05-18

组合参数05-22

组合应用05-25

组合电器05-29

对联组合范文05-16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下一篇:高校学生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