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

2022-09-10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 高校的生源总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中女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与其他女大学生相比,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更容易遭受各类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出现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探讨相应的解决之道, 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来说, 能够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优秀的品质, 提高其综合素养, 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类型分析

(一) 自卑心理

具体表现为:第一,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在步入大学生活之前大多学习成绩良好, 优秀的成绩是其骄傲的资本, 并靠其忽略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窘境, 但是进入大学生活之后, 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 其引以为傲的成绩不再是优势, 从而进一步放大自身家庭经济困难这一现实, 从而导致她们滋生强烈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 觉得自己与同学相比一无是处;第二, 每个人在步入大学生涯后都会变得比较爱打扮, 尤其是女生, 在吃穿用等方面容易进行比较,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由于经济原因, 花费在穿着打扮方面的资金极其有限, 与打扮艳丽、朝气蓬勃的其他女生对比之下相形见绌, 容易滋生自卑感[1]。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如果长期缺乏自信, 容易对自我产生否定, 彷徨无助, 没有勇气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各类竞争竞选, 严重的甚至因为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或者休学。

(二) 虚荣心理

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 成绩依然优秀, 即使家庭经济困难, 但因为强烈的自尊心导致其不愿意低人一等, 接受资助, 更不允许别人看不起自己、轻视自己, 因此她们十分害怕自己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被揭开, 不仅不申请困难补助, 甚至编造各类借口向家里要钱购买衣服、化妆品等, 精心打扮自己, 想要在同学面前争面子, 虚荣心理严重。

(三) 依赖心理

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在接受国家、学校以及社会的各类资助之后, 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 以自己家庭经济困难作为原因和机构, 将自己在读大学期间所需的各类费用的来源都寄托与各类资助的发放, 而不是通过自食其力、勤工俭学等减少家庭负担, 长此下去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将滋生“等、要、靠”等不良思想, 不思进取, 价值观扭曲, 难以培养起自尊、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和精神, 对其将来进入社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四) 人际交往障碍

众所周知, 大学就是一个大集体, 大学生们必须适应并融入集体生活, 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自卑, 又因为作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她们又有强烈的自尊, 对有关自己的事情和言论反应敏感, 情绪很容易发生波动, 这就导致她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 具体表现为很少主动与人进行交流, 尽量逃避集体活动, 疑心病较重, 对他人所提供的帮助和同情往往不信任, 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很强的防卫心理、羞怯、难以交流、偏激等, 难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虽然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希望被同学和所在集体接纳, 渴望得到善意的帮助, 但是因为其自卑和防备心理, 导致其很难交到知心的培养, 人际关系紧张, 存在交往障碍。

二、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我国农村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 他们从小目睹父辈们为了供子女读书而辛苦劳作、节衣缩食, 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是父辈们的希望, 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为长期在经济困难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她们承受着经济与心理两方面的压力, 加上父母大多文化水平较低, 素质不高, 无法对她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 导致其心理问题日渐加剧[2]。在就读期间,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在遇到催缴学费、家庭困难情况认定以及确认助学贷款等情况时, 很容易触及其敏感脆弱的神经。家庭经济的困难加上无法给予她们有效的心理疏导是导致其滋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社会日益在发展, 各类思想充斥其中, 当然也包括拜金主义、官本位思想等, 这些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会使她们在日常生活中过于注重穿衣打扮进而产生盲目攀比的心理, 在于其他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因为一些言论或举动就产生误解, 进而导致心理日渐敏感, 从而更加孤僻和自闭。步入大学生活, 就意味着逐步与社会接轨, 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 往往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滋生自卑心理, 这也是导致她们心理问题出现并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 建立并健全相应的心理救助体系

实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心理救助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其父母、所在的班级同学、学校辅导员、各个科任教师等的共同努力, 对其实施心里救助, 一旦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心里救助体系中, 最为核心的内容为她们所在的育人环境, 学校各层面应当动员一切力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走出心理家庭经济困难的阴影。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软环境, 同时还包括学校的各个方面、辅导员、同学以及各类工作人员等, 他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3]。应当大力开展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其心理方面的免疫能力;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训, 提升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和能力, 教会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产生“共情”;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与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 加强合作, 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信息情况的了解程度, 提高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现阶段我们已经在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为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提供调节或缓解自身心理问题的场所和渠道, 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进而实现心理自救。

(二) 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进行诚信及品德养成教育

要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特别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之间的诚信教育,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 加大力度宣传国家的有关资助政策以及个人征信系统, 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了解金融信贷知识;其次, 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宣传活动, 建立相应的诚信档案资料, 并强化诚信监管。每个月组织一些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或知识讲座。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观看相关的诚信宣传片, 让他们懂得感恩于心, 并能够诚信于行。

(三)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创新就业实习模式, 如带薪实习、工作, 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能够完成实践课程以及实习任务的时候, 还能够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 以此来解决她们在生活中的困难;举办一些诸如“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活动来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视野;在实践内容上可以选取甜品制作, 花艺、茶艺课等课程, 以此来提升她们的就业及创业能力, 让她们的社会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在校园内建立相关的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 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使我们的资助重心从需求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过度。

(四) 改革并创新传统助学项目

以勤工来助学的方式逐渐由体力型往知识及技能型方向转变, 通过发挥专业自身优势来实现助学工作, 例如, 会计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则可以在财务处进行财务票据核查整理的相关工作;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及服务意识, 例如, 文化教育专业的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学院的广播站管理中来, 让她们通过实践得到真正的锻炼[4]。让她们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这种学以致用的模式能够大大提高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对工作的热情以及自强不息的意识。

(五) 实现资助与四自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自教育是我国妇女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平公正的精神动力, 也是我国新时代特色女性文化的思想精髓, 更是高素质女性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及虚荣心理, 且抗压能力差, 情绪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心理素质相对不高。所以, 应当建立一套具有女性特色的心理咨询及教育体系, 将资助和四自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 以此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战胜困难, 正确认识自我, 提高自信心, 并能够在社会中稳步前行。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现象和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因为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或多或少都面临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基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对当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 戴明新, 徐利新, 焦春岚.贫困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34 (03) :70-73.

[2] 贾琰, 马晓黎.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8 (03) :101-103.

[3] 姬咏华, 杜咏梅.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 35 (07) :152-154.

[4] 国力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 2013.

上一篇:浅谈动态优化与同步绩效管理系统在发电企业中的应用下一篇: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