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法——快乐教学法

2022-09-10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将知识分解, 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系统地加以呈现, 使学生通过倾听、记忆和练习以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而言, 他们的任务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 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 学校教育必然出现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种教学, 失去了素质教育的功能, 不可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个性, 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丧失。为此, 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 对课堂教学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采用快乐教学法教学, 取得了好的效果。

1 良好导入, 先声夺人

优美的音乐总要有前奏或序曲, 演奏才会先声夺人, 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亦然。导入新课, 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它不仅是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 而且有利于教学环节间的紧密结合, 起着承上启下的良好作用, 使整个教学进程协调自然, 融为一体。新颖、巧妙、得体地导入新课, 可以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 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学习兴趣大增。如在讲授“数据库排序、索引和查询”一课前先设问“有一学生成绩数据库, 记录的排列顺序是由记录的输入顺序来决定的 (按学号输入) , 但每学期要进行奖学金评比, 应如何操作呢?”, 此时学生急切想知道操作步骤, 骤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先声夺人”的方法是通过形成悬念, 激发情感等节奏, 把学生迅速转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道, 使他们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产生急欲一学的内动力。

2 激发兴趣, 启发思维

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 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它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 它是发展思维、激发热情和促进行动的催化剂。在计算机教学中, 教师要密切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逐渐达到自觉、稳定、持久与发展, 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讲《Office2000》文本框的操作时, 先给学生展示文本框的几种样式, 提问如何来完成此样式?这时同学们各抒己见, 跃跃欲试。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顺利突破难点, 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联系实际, 强化实验

计算机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强化实验教学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对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计算机知识, 培养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讲课时尽可能在多媒体教室应用演示法, 学生能看清教师演示的全过程, 易于接受。另外, 学习计算机要有充足的上机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如果没有实践, 学不好计算机。学生上机实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课始讲解。实验开始前, 老师应做必要的讲解, 并做到重点突出, 内容扼要, 语言简练, 讲解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以便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 课中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巡视, 及时发现问题, 随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3) 课后小结。在实验结束时, 师生要共同总结, 强化记忆, 分析问题, 讨论疑难, 总结成败。

4 巧用比喻, 促进记忆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作为老师应化繁为简, 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这需要老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 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 在讲计算机原理及组成时, 我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 人的手脚等器官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输入信息到CPU (相当于人的大脑) 经过处理后, 由输出设备 (嘴巴) 输出来。这样讲解, 学生就明白了。

5 善于启发, 因材施教

“启”是指教师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正确动机、热烈情绪、主动感知、积极想象及创造思维之情境的过程;“发”是指学生发生求知欲望、发生积极认知的活动过程。在讲授“Vi—sual Fox Pro的启动和退出”一节时, 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Word的启动与退出, 启发引导学生得出Visual Fox Pro的启动和退出方法。知人是教人的前提, 只有知人才能善教。作为教师, 要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 在深入了解学生和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注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通过启发式教学, 点燃学生探求的热情, 引诱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

6 做好小结, 导思解疑

课堂教学的结尾与导入语一样重要, 设计好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语要考虑两点:一是引导学生以简练、准确的语言, 对本课堂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技能技巧或用提纲、或用表格、或以图示等方法进行提纲挈领、准确扼要的概括, 总结大意, 强化重点, 明确关键, 提示规律, 并形成知识系列,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形成一个系统和有效的知识网络, 使学生理解知识在归纳中有一个飞跃。二是巧设悬念, 再激新疑。为了引导学生不断思维, 每课结束前, 可结合下一讲的教学内容, 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 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维是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疑难的重要活动, 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优化品德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此, 一是引导学生“乐思”, 激发思维兴趣;二是指导学生“会思”, 抓顺序, 抓联系, 抓特点;三是激励学生“善思”, 能质疑, 善联想, 会分析。特别是在解疑过程中, 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释疑。当教师发现问题或学生提出问题时, 教师不应“代疱”, 而应给学生以启发、导思,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须得法”。结合教学实际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能力, 是一项具创造性的长期任务, 要求我们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 不断地总结改进, 完善提高。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法, 教学得心应手, 学生学得扎实灵活,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快乐教学法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下一篇:适合当前中职生素质的教学改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