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当前中职生素质的教学改革方法

2022-09-10

近几年, 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传统的中专学校, 经历着严峻的挑战, 中专学校的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如何走出困境, 是我们须认真思考的紧迫问题。由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扩招, 生源不足, 中职学生质量尤其是文化水平低, 是中专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也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形势进行中职教育教学必将遇到较大的困难。

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 也面临严峻挑战, 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在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辨析、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在社会基础上的自我认同和一定的道德生活能力等方面承担起新的责任。本文就此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 探讨了面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实际的教学改革方案。

1 当前中职生的素质状况

中专学校的学生大多十六、七岁, 正处于身心发育十分迅速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所具有的特点有: (1) 思维活跃, 易接受新鲜事物, 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没有形成思维定势。 (2) 机械记忆能力强, 综合归纳能力差。他们对于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的记忆快速而准确, 那些需要理解, 需要归纳总结后才能记忆的抽象理论学习效果较差。 (3) 基础差, 缺乏学习动力。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差, 由于在应试教育下自身的能力得不到认可, 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没有自信, 缺乏成就感。 (4) 好动, 好奇心强, 但不喜欢课堂学习,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积极性普遍较高, 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存在着这样的误区:片面注重分数, 只认可成绩好的学生, 不承认其他天赋。人的智能大体表现为七个方面, 即:语言、逻辑数学、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而只以分数论英雄, 难免会扼杀许多可塑之才。

当代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 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尤其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渗透越来越明显, 这就促使我们就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进行思考, 而加强素质教育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途径。作为中专生的素质教育, 就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做事, 还要学会如何做人, 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通过素质教育建构合理的智能结构, 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2 针对中职生素质实际的教学改革

从当前对中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 应该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 智商和情商并重,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有针对性的安排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 积累走入社会后必备的知识,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教学目的。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 急需加强和改进的工作主要有。

2.1 实行学分制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灵活的学习制度,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 允许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发展的机会, 给其机会分阶段完成学业;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2.2 加强专业建设

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服务是办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同时也是专业建设和课程结构优化的落脚点。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情况来看, 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 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 进一步解放思想, 打破学科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在扩大知识的科技含量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3 分层次教学

近年来职业中专生源不足, 招收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学校要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为有的学生有意升入高一层次学校继续深造, 有的只是想获得中等相关岗位群综合职业能力的;有的想学会或掌握多种岗位操作技能的。教学活动分层次展开,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中职毕业生大多分配到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 有些素质较高的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 能成为基层的管理人员。为了实现学校与社会要求的接轨, 学生应掌握一线工作的专业技能, 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中专学校应从学生出发, 从社会需求出发, 为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奠定理论基础。归根到底, 学校所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 开设课程的出发点应是社会需要, 而不是从学校角度考虑学生要学哪些知识。可深入企业去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哪些理论知识, 根据企业的要求, 开设相关课程。目前最大的课题就是对企业进行研究, 与企业进行交流, 进而了解企业、贴近企业、与企业对接, 这些工作在开设相关课程之前是必须要做的。

面对当前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如果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弱就会影响对岗位的适应性。职业中专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 通过各类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把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基本内容。 (2) 加强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计算机已成为任何一门专业的工具学科, 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能力的发挥, 它像一种必备的工具一样, 学校应在各专业中加大英语和计算机教学力度, 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写能力和使用各种新型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3)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敬业精神以及协作能力已成为当今企业录用员工重要的考量点之一。敬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没有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心智模式, 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取得惊人的业绩。我们要顺应市场需求,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

3 结语

当前中职学生的素质总体偏低, 但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 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尤其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渗透越来越明显, 这就促使中职学校应该培养适应现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而加强素质教育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途径。作为中职生的素质教育, 就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做事, 还要学会如何做人, 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通过素质教育建构合理的智能结构, 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摘要:中职生的理论和心理素质偏低, 文章具体论述了当前中职生素质状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中职生实际的课程改革方案, 为中职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素质,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响.浅谈如何促进中专生心理健康[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4 (6) :28~29.

[2] 钱燕.中专学校课程设置浅探[J].职业圈.2007 (10) :78~78

[3] 姜根龙.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建议[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7 (1) :48~50.

[4] 郑金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思考[J].科学教育研究, 2007, 6:94~94.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教学法——快乐教学法下一篇:影响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