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教学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物理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课程改革已经摆上了重要位置。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使学生爱学、联系实际,突出物理实践,使学生乐学、加强指导,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等方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

第一篇:物理课程教学论文

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及改变,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传统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基础理工类学科受到冷遇,而一些新兴的航空、环境、能源等学科则发展迅速。《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以滨州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并讨论了具体应用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实践证明,对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本文所述教学方法不论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教学改革

一、引言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大学物理》课程中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进行后续的科学及工程技术工作所必须掌握和具备[1]。有鉴于此,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及改变,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传统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基础理工类学科受到冷遇,而一些新兴的航空、环境、能源等学科则发展迅速。以滨州学院为例,依托区域、行业和自身优势,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近几年不断优化系院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新上了许多诸如航空、化工、海洋、农业等应用型的专业。而对于这些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开设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专业,后续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及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大相径庭,且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差距较大,这一切都为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开设和讲授增加了困难。在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

本文首先根据滨州学院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的教学情况调查,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研究。结合具体应用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其注意事项,以期对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二、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全方面地掌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包括:(1)向10余个非物理类专业的300多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学生对该门课教与学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向10余个非物理类专业的50余名专业课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不同专业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联系以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不同需求;(3)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与不同专业的《大学物理》任课教师交流,了解他们对所任课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的看法;(4)分析非物理专业学生期末考试考核情况,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查发现,当前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面临很多的压力和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1.课程内容较难,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存在一定障碍。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每当问及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看法,听到最多的一个字便是:难。确实,虽然课程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内容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但在《大学物理》中却被赋予了新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非物理类专业的学生物理和数学底子相对来讲较差,对于《大学物理》深奥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烦琐复杂的解题方法在理解上自然存在一些困难。

2.概念公式多,数学推导多,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对于《大学物理》课程,学生另一个反映较多的问题是对于该门课程提不起兴趣。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及物理公式,以及冗長的数学推导,确实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于理工科课程的特点,又很难像文科课程一样讲得生动活泼。因此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教师在上面讲得热火朝天,而下面能认真听讲或者真正能听懂的学生却不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3.与本专业后续课程及将来工作关系小,学生普遍不重视。这是近些年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因素。虽然物理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大学物理》与非物理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考研时也不会考到,使许多学生抱着期末考试能够考及格的心态和目的来学习本门课。对于某些专业,该门课程甚至只开设一学期,且被设定为考查课,就更难引起学生的重视了。

三、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对策研究

滨州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为校级重点课程及精品课程。针对当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及其他任课老师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实践证明能够部分地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加强计算机数值模拟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物理实验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所开设实验普遍个数较少,且许多实验仪器无法方便地搬进课堂。鉴于此,以数值模拟为基础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把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以图形、图像、动画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了抽象内容的可视化[2]。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入Matlab数值仿真,将复杂的物理知识点编写成一个个Matlab小程序。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新鲜,通过观看仿真过程及结果,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物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发展更科学更全面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指导学生学什么及如何学的“指挥棒”,通过改革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成绩评定方式等,实现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无疑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3]。实践证明,传统的作业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办法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学物理成绩进行综合测评,是目前较为公正和合理的评判方法。笔者曾考虑了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思维创新、作业情况、期末考试等评价指标,并赋予了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对某几个班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判,评判成绩基本能够体现学生平时的学习水平。

3.加强《大学物理》内容与非物理专业后续专业课内容的联系和衔接。通过分析各非物理类专业不同的专业特点,根据后续专业课对于物理知识的要求及侧重点,有的放矢地对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的《大学物理》知识点进行讲授。比如,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多给他们讲些热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机械及自动化等专业,多给他们补充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的知識对他们的专业是有用的,能促进他们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对于将来的继续深造以及工作,都是有所帮助的。

四、思考及建议

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将简单地介绍面临的困难以及拟解决的方法,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首先,在将计算机数值模拟引入《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遇到了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大学物理》课程涉及知识点多,传统的讲授方法课时量都稍显不足。加上需要数值运算相关知识的引入和学习,教学课时的安排更需要统筹兼顾。我们认为,计算机数值运算的基础知识应由学生课下自己学习,或是通过开设公选课的方式进行,不应过多占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对于不同学习程度和水平的学生,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例子让他们编程,程度差的只要求他们能借助数值模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即可。其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需大量的调研。而且,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考核评价方式,其算法要比平常使用的方法麻烦得多,操作起来需耗费大量时间及精力[4],笔者也只是对有限的几个班进行过实验。下一步可以尝试根据模型编写相关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从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大学物理》课程是非物理理工科专业所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但目前其课程教学存在较大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经广泛调研,分析了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一些思考,希望能对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

[2]胡盘新,钟季康.在大学物理教材中引入计算机数值解的尝试[J].物理与工程,2006,16(2):47-50.

[3]贾天俊,高光珍,李荣.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25-26.

[4]闫珉.构建科学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测评系统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4):552-555.

作者:高坤

第二篇:实施物理课程改革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课程改革已经摆上了重要位置。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使学生爱学、联系实际,突出物理实践,使学生乐学、加强指导,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等方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 爱学 乐学 会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学科教学中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这一改革浪潮中就要改变原来那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练习为主的题海教学旧模式,建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新模式,逐步由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来,优化课堂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主动性、积极性,养成爱学、乐学、会学的良好品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主动探究的新型人才。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认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潜能,使学生爱学

由于初中学生自制力还没有完全养成,对探求知识的欲望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如不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会慢慢减退下去。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条件,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手抓子弹”“赤手到油锅捞铜钱”等生动有趣的物理实例,让学生产生疑惑,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求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深入学生中,倾听学生心声,激发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欲望和内在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时做好“趣”字文章,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可以采用鲜明、生动、形象直观的物理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演示针筒悬挂铁球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好奇心理,逐步启发分析,让学生在试验中获取知识,加深印象。可以利用物理实验中的“险”字来吸引学生。例如讲解动能的概念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用纸捏成纸团,刷成与铁球一样的颜色和实心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滚落下来,学生看到同样大小的球体滚动的距离不同,产生了疑问。这时要求学生讨论,从而得出动能与质量有关,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可以利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奇特现象吸引学生,例如,讲解压力与压强时,教师可以利用想学生展示人躺在密布钢钉的板上安然无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现象,然后教师用塑料袋盛满水放在只有两三根钉子的钉板上,观察两者结果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总结出产生的原因。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实验内容吸引学生。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讲解,激起献身科学的理想。

二、联系实际,突出物理实践,使学生乐学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学用结合。首先,引导学生善于联系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如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要求学生首先能够独立画出杆秤称重示意图,然后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知识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最后,小组讨论得出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通过学习了速度的公式、功率的公式后,可让学生测出自己短跑的最快速度,登楼的最大功率。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到社会中,找出现实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运用。如学习“电功”后,请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家中的电能表,明确电能表上技术参数的物理意义,然后,利用家用电能表测出家中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并完成实验报告。学习了物态变化和物质的物理属性后,组织学生测定污水的密度、沸点和比容,并与清水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水被污染后物质的物理属性都发生了改变,保护水资源有多么的重要。第三,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补充材料,让学生认真阅读,掌握知识要点,增加物理知识积累,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探究物理知识。

三、加强指导,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养成积极自觉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不但乐学,而且会学。在教学中,一要加强实验探究与强化训练有机结合。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物理信心。如在“长度的测量”教学过程中,我让几位同学用相同工具分别测出同一张课桌的长度,然后请学生在黑板上公布每个人测量的结果,由于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取平均值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展开,同时又向学生传授了误差的知识,达到“一箭双雕”的功效。此外,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知识抢答、实践操作等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团结互助精神。如,在“电功”“电功率”等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强化实验操作要点训练,减少学生物理实验操作困难。孔子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设学生敢于发表见解的时机,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特见解。要有意识地制造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矛盾”因素,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反思、梳理、诱导,发挥学生思维创造性和多变性。比如,在讲解运动和静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在公共汽车上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站在车上跳起来,人会怎样?汽车相对于人是什么状态?周围的树木是什么状态?这时两辆同向等速行驶的汽车,两辆汽车又处在什么状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小组探究,打破了思维定势的干扰,得出了自己站在车上跳起来,人会随着车子一起运动,汽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状态,周围的树木是运动的状态,这时两辆同向等速行使的汽车,两辆汽车又处在相互静止的答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作者:胡 健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关于物理兴趣的培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强调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作为一名任教了十七年的初中物理教师来说有很多感触。笔者认为学好物理关键是对物理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先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更新;转变;重建;兴趣培养;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大多数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对人的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故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提出如下见解:

一、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语言并不断提高语言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幽默的语言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肢体语言。上课时教师表情、手势、动作、站姿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张纸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么办?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再问,若天花板上吊着的日光灯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列车上扔馒头打昏路人事件来讲,这不但讲了重力势能和高度关系,而且还可以教育学生在高处不能乱往下扔东西的坏习惯。例如,在讲到光的反射定律时,按物理含义,不能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若直接告诉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很难记住,我就举了一个例子:有母女两人十分相象,我们经常说女儿像妈,而不会说妈很像她女儿,为何?(学生笑)。适当停顿之后,我接着讲,因为先有你妈,才会有你,我们只会讲后来的像原来的,而不会讲原来的像后来的,同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是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我们也只能采用类似的说法。有一次我检查物理笔记,有一位学生抄得特别乱,我就问他:“你的笔记是用左脚抄的吗”?学生笑了,从此以后他抄笔记也更认真了。由此可见语言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

二、积极探索和深入开发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通过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通过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增加了,自然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真正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实验观点、实验结论的情况很少。学生无法体会知识的探究过程。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重视。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要多下一番功夫想方设法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意识的创设一种探究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吃饭、烧水、看电视、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包含着许许多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如用尺子和手指探究“音调和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用开教室门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三要素”),甚至学生自己的身体(如:用嘴对手背“吹气”后再“哈气”让学生感受俩次有什么不同,来探究“蒸发吸热”“液化放热”)比运用实验室中器材做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帖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给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学习中多次失败、屡遭挫折的情绪,会挫伤学习积极性,产生兴趣低落的情绪。

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兴趣带来成功,成功激发兴趣。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成功教育的机制,为学生创设成功学习的情境,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物理,这是我们每位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而采取的必要措施。物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学生原来的基础、先天素质、学习习惯等等的差异,形成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需求目标的大差异。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倾向、个性特点,有针对、有目标地进行点拨,以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取得成功。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此时,教师则应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巧妙地用好激励语言,比如,对一般学生可用:“清秀工整”,“思路清晰”,“解题方法巧妙”,“见解独到”。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经常这样坚持下去,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的物理教师不仅自身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表情冷漠,讲授平淡无味,致使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而且对学生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也缺乏积极有效的措施,导致学生厌学。因此,兴趣培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形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解;物理实验的充分开发及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无疑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感觉物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

参考文献:

[1]《谈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王玲梅

[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探》周伟荣

[3]崔秀梅: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作者:李静

上一篇:李大人法律援助论文下一篇:控制体系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