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2022-04-19

物理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篇1: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思考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体系下对学校在课程实践中提出的新要求,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下,学校和教师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因为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本文在阐述校本课程开发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物理学史)开发实践的研究体会,对时下流行的“校本课程热”作一次“冷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实践;思考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大背景下,与“校本”相关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校本课程等一系列新名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耳熟能详。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设,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为更好实施素质教育,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都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1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造就新世纪的人才的一项基本建设。素质教育产生是在根据我国当前经济改革和发展现状,以及针对21世纪的需要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本身的发展,不是以升学或者就业为直接目标,无论在课程编制上还是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都突出了未来发展的需要,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迎合了这种需要。

2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学生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发主体,它的出现为尊重、发展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基于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把握好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把这些因素都纳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去。真正把校本课程的开发朝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方向发展。

3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而且成了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面临新的教学理念、滋养和评价策略的挑战。什么样的课程才会受学生欢迎?是许多教师关心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开发校本课程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面的和深刻的。一位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现在已经落伍了。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开端,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方面挑战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校本课程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是教师提升自己素质的良好契机。

二、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

物理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物理学史越来越体现了它的重要性,物理学史作为校本课程,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不足,有利于更好的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发现探索的过程,在过程中领悟物理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验自然规律的美妙,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利于体会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并能以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启迪学生自我发展的途径,以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另外还可以打破学生对科学家的神秘感,更有利于增强自主探究的信心。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谈谈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编写思想:

1 物理知识探源

教育意义:通过了解物理学概念的发展历程,体验物理知识发现探索的过程,在过程中领悟物理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验自然规律的美妙,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查找资料,了解亚里士多德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得出结论的?了解亚里士多德其他方面的成就。

教学目标:认识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辩证看待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并作为认识伽利略认识世界的衔接和对比。伽利略为什么要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的个人认识是什么?是怎样得出他的想法的?体会其想法与实验和数学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伽利略敢于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宣战的史实,培养学生求真质疑的科学精神。

2 物理实验探源

教育意义:通过了解或重复前人的实验,体会先人的智慧和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古今实验对比,体验科技进步的力量和后人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了解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初步体验理想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目标:不能把着眼点只放在实验的设计上和把过多的力气放在实验的研究上,我们的重点是要通过了解整个实验前后情况、实验的过程及其对物理学的影响,挖掘物理学整体发展的教育意义,但不能把课程当作物理课堂知识教学的延伸。

3 科学家轶事

教育意义:包括发生在科学家成长、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事情,以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启迪学生自我发展的途径,以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另外还可以打破学生对科学家的神秘感,更有利于增强自主探究的信心。了解亚里士多德生平,他的生活时代、趣事和其他研究等;了解伽利略生平,他的生活时代;他真的做过比萨斜塔的实验吗?查找资料证明你的观点。培养辩证的历史观,破除科学研究的神秘性等,培养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

同时注意,上物理学史内容时,包含了6个w,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弄清楚:

(1)物理事件是什么,它的性质,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在那个时代?(why)

(2)事件的性质、特点,有何意义,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what)

(3)什么时期发生的,时代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出现?(when)

(4)发生的地方。为什么会发生在这里?什么社会因素决定的或当时的社会状况?(where)

(5)什么人发现的,科学家的成功经历,发现过程中的故事等。(who)

(6)他们是怎样做出成果的,所经历的曲折和奋斗历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how)

在评价方面,我们参考《校本课程论》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编制了高中物理学史校本课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表。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是立足于物理学科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是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体系中的一部分,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贴近生活、联系科技、渗透社会等独特的学科优势。因此为适应时代发展,又适应本校学生情况开放式的物理校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给学生架设一条沟通知识与生活的桥梁,达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发展能力和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实践探究是很适合物理教学特点的。所以结合物理学习的特点,在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开发一系列的活动,并形成一个稳定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校本课程开发“热”的“冷思考”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引起了众多学校和老师追求的目标,甚至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研的重要成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困难重重,下面就校本课程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学校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校本课程理论内涵

当前不少学校正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取得可喜的进展,但许多人对于校本课程发展的意义何在、校本课程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的运行条件、如何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如何评价课程等,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缺失的基点上,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

2 教师缺乏课程观念,课程开发能力不足

目前中学教师最缺乏的就是有关课程设计和评价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开发能力。因此,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教师课程专业能力和课程专业自主权的不足,是实施校本课程的最大阻力和障碍。

3 学校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行动策略

目前由于学校资源以及教师对课程拓展认识不足必然制约了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所以不能把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当成纯粹理想化的设计,不能以罗曼蒂克式的幻想来对待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是最为现实和具体的课程,容不得虚无飘渺的幻想。而是要身体力行地对现实的实实在在的介入。离开了对学校现实的深切介入,就会在实践中碰壁。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校本课程开发与新课程改革同日而生,它始终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而发展,新课改不止,校本课程开发就不止。所以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每一所学校都将面临的任务,也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任务,对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认真审视、反思,以此为戒,引起重视,少走弯路,无论困难多大,—定要努力去克服,将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到底。

作者:曹义才

物理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篇2:

浅谈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情况,由学校自主开发的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适应时代发展,同时又适应当地学生情况的开放式物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参与物理活动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可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借助社区课程资源,给学生架设一条从知识到生活的沟通桥梁,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自信的品格,建立对物理及其它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科技人文素养。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件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个课题,我们首先对校本课程及课程开发等进行了一段较长的理论学习、探讨和摸索,结合我校及社区实际,借鉴其它省市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型和经验,初步确定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 1、提出课题;2、确定课程开发目标;3、集体审议,成立课题组并进行相关教师培训;4、课程开发情景分析,资源评估及前期准备工作;5、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6、学生学业成绩评价;7、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与调整。下面就我校近年来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较成功的例子“国光中学物理校本课程——《晋江支流——东溪的水利资源开发和利用》”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校本课题的提出

本校本课程由高一物理备课组提出,经集体讨论后定题为:《晋江支流——东溪的水利资源开发和利用》。

二、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

(1)进一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深入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方位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究,能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勤奋、刻苦、自信的学习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2)寓物理教育于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文观,培养对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科学素养,树立热爱家乡观念,树立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等情感价值观。

三、物理校本课程组的组成

物理组全体成员及地理、化学、生物教师各一名;校外辅导员及学生家长若干名;市教研员一名。(其中市教研员负责课题指导和人员培训)

四、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情景分析及前期准备工作

1、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高中阶段的课程将采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的体制,新课程改革将给学校、地方以更大的课程管理、研制、开发的自主权,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改革理念,我校开发了《晋江支流——东溪的水利资源开发和利用》这门校本课程,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需要,创办有地方特色的学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2、我校地处闽南丘陵地带的农村乡镇,是东溪的源头,有丰富的水利、电力资源和众多的乡镇企业,有著名的泉州市山美水库、金鸡拦河坝等,邻近泉州市区,有大量的校本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学校坐落在著名的南安侨乡——梅山镇,社会和家长们都较热心教育事业,都能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师资优良,有较强的学科合作和敬业精神,教师中老、中、青结合,互帮互带,有良好的传帮带传统;大部分教师都有研究性学习和活动课课题经验,校内和校外硬件齐全,有可供学生社会实践的场所(山美水库、山美水电站、金鸡桥、泉州西湖等);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多媒体电脑室、计算机室,实物投影仪等先进设备,这些都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情景分析,我们找到了课题的着眼点与落脚点,确定了教育资源的来源: 基于国家高中物理课程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让教育资源从发电站、社区走入学校。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1、《晋江支流——东溪的水利资源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教学进度表)

2、《晋江支流——东溪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实施步骤:

(1)校内宣传、指导,编班,定学期计划。

(2)确定兴趣小组,以合作学习法为核心组织小组协同学习;

(3)教师集中面授辅导和有计划的社区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接受学习指导(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明确学习要求;

(4)活动材料收集(学生档案袋);

(5)学业成绩评定;

六、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校本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是要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为此,我们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评价策略。评价方法主要有:自评、他评(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教师课堂评价、社区实践报告、学生档案袋材料收集评价等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等,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七、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与调整(略)

以上是我校实施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步骤,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晋江支流——东溪的水利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在教育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质,给师生双边更广阔的天地,可以促进学科间内容的整合,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取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实现物理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课程整合。该课程使学生体验到身边的物理和探究身边物理的乐趣,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学科整合,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是国家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是当前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抓的一件主要事情,开发校本课程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教学紧密结合的新教学体制,是校本教育要研究的问题,是实现全面育人的新举措。

作者:戴伟东

物理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篇3: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及框架图,归纳了校本课程实践过程及案例,总结了取得的成效、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1 问题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教师为决策主体进行开发的,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种新课程。它与国家课程相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否利用校本课程的优势,开设课型多样化、内容丰富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和过程开放化的选修课,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呢?为了较好地实现“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科学本位向科学与人文整合转变、集体统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性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接受教学向知识的主动建构转变”,笔者在“思维与方法”和“实验与制作”等领域开发了校本课程,做了一些实践,收获了一些体会。

2 开发目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是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开发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应遵循五个目标:第一,以实际生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第二,以实验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突出质疑能力的培养;第四,历史地、客观地看待重大历史发现的意义,孕育问题,发现不足;第五,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引导教师钻研课程理论,提高教师的教研和科研水平。

3 开发内容

《纲要》要求“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由此,在内容上我们开设了三大类校本课程(见图1)。知识上,体现“广、浅、精”,在不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对课本知识的广度适当拓宽,深度适当降低,尽量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实践操作能力等。途径上,加强教研组内的合作,根据每个老师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不同,给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和共建单位等方面的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取材上,注重与生活情境、科学前沿和社会热点相联系。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制作、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与他人合作等能力。

3.1 校本必修

校本必修由校方负责主办,由四大节和教师大讲堂组成。校本必修每年固定时间开展,每个节日为期一周,主要集中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和评奖。教师大讲堂,每月开展一次,以讲座形式面向学生。各学科申请参与,物理科组承担了有关物理思维与方法等内容的讲座。

3.2 校本选修1

校本选修1由教师负责主办,分“思维与方法”和“实验与制作”两大方面。

在“思维与方法”方面,开设了“物理知识与科技前沿”,具体内容有世界物理年简介、浩瀚的星空、卫星发射与航天科技、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光纤通讯、纳米技术、新能源开发和载人航天三大难题等;开设了“物理学家与物理学史”,具体内容有中西方古代的物理学简介、伽利略的力学贡献及科学方法、牛顿的生平与主要成就、永动机史话、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和诺贝尔奖相关的材料等;开设了“物理竞赛培训与指导”,具体内容有物理知识延伸、拓展,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为学生参加各种物理竞赛作准备。

在“实验与制作”方面,开设了“物理与生活”,具体内容有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运动场上的物理学、家电中的物理知识、游乐场中的物理知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等;开设了“科技制作与创新”,具体内容有发明与创造、实践与创新、小发明与小制作,航模制作和机器人制作等。如简易的节水器,简易风力发电器,航模原理、制作与展示,机器人制作原理、设计与展示等;开设了“学生课题实践与指导”,具体内容是在广度、深度和可操作性上,指导、组织与管理学生开展课题实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同伴团结、互助、合作的品质;开设了“教具开发与制作”,具体内容有对现有教学用具、仪器进行改进,根据需要研发、制作新教具等。

3.3 校本选修2

校本选修2由学生负责主办,主要是学生社团类活动。

每个学生选择参加1~2个社团,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活动。学生可以受邀参与其它社团活动,或邀请专业教师、家长或其他专家对本社团活动进行培训与指导。

4 实践做法与案例

4.1 教师专题讲座类

主要以教师大讲堂和课外活动的校本课程讲座为载体,开设了物理学中创新思维和科技制作、物理学家与物理学史、物理与生活的讲座和“追寻科学家的足迹”的教师大讲堂,介绍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赫斯与宇宙射线、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电和电流的发现、伽利略发现钟摆和温度计等。分四个步骤对“思维与方法”和“实验与制作”进行培训,思维导图见图2。

第一步,以实际生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二步,以学生实验,探究问题的形成原因;第三步,总结实验结论,指导生活实践;第四步,畅想未来,提出自己见解。

案例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有趣故事启发思考。犬鼠的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为什么是隆起的土堆?非洲蚁的巢穴为什么也是高高隆起的土堆呢?(见图3)

2)师生实验探究。现场通过水流实验,让学生观察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然后,动手体验向两张纸片的中间吹气,亲身感受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3)理论指导实践。飞机、风筝升空和汽车气流偏导器利用了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大风时伞、屋顶掀起等需防止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4)提出见解。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白蚁的巢穴不仅结构精妙复杂,而且就算外面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或者低至冰点以下,蚁穴始终能保持恒温。你能否模仿蚁穴,建造出更适合人类居住而且造价低廉的房屋呢?飞机机翼弧度多大时,升力最大呢?设计怎样形状的屋顶能避免被风掀起呢?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资料写成科普小知识论文。

4.2 学生设计类

重点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节上,以金点子创意大赛、小发明与小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和机器人设计与表演等比赛,促进学生以上能力的形成。要求学生作品按如下思维进行设计:设计原因(发现生活中的不足之处)、我的思考(设计原理)、改进措施(解决方案)和预期效果,思维图如图4。

学生设计作品中如果有设计原理图或制成了实物作品,会额外加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奖或被别人欣赏、称赞时,对学生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和褒奖,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会油然而生。

案例2 共轴双转式垂直轴风力机

1)设计原因

设计原因主要有:①对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而言,由于风力发电机是随风变化的,因此发出的电时有时无,电压和频率不稳定;②机械变速装置笨重,运输安装难度大,维护成本高;③工作风速范围较窄;④轴向力和弯矩引起的载荷疲劳减少了使用寿命;⑤由于机械摩擦和空气动力摩擦产生的噪音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我的思考

思考的问题主要有:①如何提高风能转换效率;②如何改进现在风力机的结构缺点;③如何让风力机的影响因素减至最小。

3)解决方案

采用共轴双转垂直轴风力机。优点:①噪音小,采用分离翼型结构,空气相互摩擦减小;②使用寿命长,由于惯性力和重力载荷方向不变,使得弯矩力减小;③共轴双转设计使得捕风能力增强;④风速范围增大,采用阻力升力混合设计,升阻比增大,效率提高。

4)预期效果

由于克服了风向变动、噪音等问题,共轴双转式垂直轴风力机可以广泛应用于沙漠、草原、海滩、农田或居民屋顶上,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4.3 学生制作类

主要开展的活动有鸡蛋撞地球、纸桥承重和纸飞机制作等。设计要求:能演示一种物理现象或能说明一个物理道理。举办学生制作类比赛,一般分八个步骤进行:赛前海报宣传、报名登记、老师指导设计、现场比赛、活动评比、作品展示、评奖颁奖和交流总结。

5 实践反思

5.1 成效方面

成效主要体现在:①坚持每年定期举办一周的科技节,做到每天都有活动,学生和教师参与热情较高。提高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②开展了机器人社、摄影社、航模社等与物理有关的学生社团。培养了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增长了阅历,开拓了视野。③实施校本课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本校学生近年曾荣获第七届惠州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比赛省三等奖。

5.2 不足方面

本课程不足主要体现在:①选修课的种类不够多,学生参与的兴趣不够浓,参与度不够高。同时,还没有做到检查每个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部分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②没有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段必须完成多少个学时。选修校本课程,也没有采用学分评价。③学生作品的创新性、科技性、实用性和美观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④教师创新辅导不够。没有系统地制定时间表开展辅导,逐步让学生掌握设计或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⑤评价机制不够合理。如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评选打分时,创新性、科技性、实用性和美观性各自所占的比重如何分配,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又如何结合等等。⑥与家长、社会力量结合不够,与信息技术、体育科目联系不够。

5.3 改进建议

在实践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程进行进一步改进:①收集整理资料,筛选和分析现有资源与学生的特点,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再补充或删减,如此反复,以期使物理校本课程科学化和系统化。②着手制定评价规章制度,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指出不足,方便教师改进,使从事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③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社会、共建单位、高校和中职院校等的合作,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刘丽鸿.科学课程中对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人教网2010.http://www.pep.com.cn/xxkx/xxkxjs/xxkxwyh/lunwen/201009/t20100917_904994.htm.

[2]叶澜,主编.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李建平.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八)[N].中国教育报,2001(10).

[4]南京师大附中(陆一鹏,张海明,傅建明,等参与编写).分层递进与全员参与——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0,(8):50.

(栏目编辑 李富强)

作者:张齐峰

上一篇:老年用品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语言文字阅读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