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物理课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课程改革已经摆上了重要位置。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使学生爱学、联系实际,突出物理实践,使学生乐学、加强指导,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等方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

第一篇:物理课程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育网络、校园网、因特网以及远程教育资源、校内自制课件和各种教学软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逐步由优化课堂教学发展为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结合现代教育现状,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有关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整合为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提供了一个形、声、文、动化并茂的开放性实践平台可以达到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

(1)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的整合为物理教学创设虚拟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的学习是在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认知活动,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追求新、奇、美、趣的心里学特点,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课程资源集文字、图象、声音、动化为一体,通过多媒体创作软件制作适合自己教学的CAI课件具有极强的亲合力、表现力。无论是引课还是重难点的突破,既形象直观又有新奇的感觉,容易使学生动情入境,有利于激发他们兴趣和渴望求知的动机,而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讲噪声的危害时,通过多媒体录制一段不同等级的噪声,上课时给学生播放,学生切身体会到噪声的等级与危害,既优化了课堂教学又有教育意义。再如讲摩擦起电时,通过演示实验看到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了纸屑,但讲到摩擦起电原因时,单靠教师一张嘴一只笔很难让学生接受理解。利用因特网、远程教育网提供的各种素材,通过多媒体创作软件制作CAI课件,通过液晶投影仪投放在大屏幕上,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有了多余的电子带了负电,毛皮少了电子多了正电荷带正电,所以能吸引纸屑。通过信息技术把不可视的变为可视的,静止的变为运动的,学生亲眼看见了电子的转移过程,既形象直观又易接受理解。

(2)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弥补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各种“仿真实验”软件,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弥补实验教学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的感性认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各种实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超越时空限制,仿佛身临其境。如初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为防止重金属中毒不要求做此实验,通过“仿真实验室”软件及自制的CAI课件进行模拟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学生会注意到玻璃管中的水银下降到76cm时不再下降,然后把水银换成水,让学生体会大气压把水压到10米高的三楼上。如果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得找10米长的玻璃管,而且不易将玻璃管内灌满水再倒过来,实际不好操作,通过信息技术做成动化课件,学生如同亲自做了一样。另外,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的、不可视的,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转化为明显的、可视的,快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几个慢动作,时间长的现象转化为时间短的现象。如讲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时,实验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不明显,通过flash动化放慢、放大让学生看清下陷过程及深度。讲固体分子扩散时,做实验需几年时间才能看到现象,通过信技术制成的CAI课件可以在几分钟内演示固体分子的扩散过程。

(3)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资源环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自己在课堂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以访问因特网、校园网及远程教育资源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浏览远程教育下载的示范课、同步课堂、习题精选进行学习,自我测评。教师可按远程教育资源备课、选题、测评。借助统计图表进行统计,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成绩记录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4)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的整合,活化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初中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课堂容量大,思维活动紧张,强度大。时间长学生会感到疲倦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教师据学习内容和状态不断运用多种教学法,运用网上资源,通过多媒体电脑,运用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生动的解释相结合,图文并茂使学生入情入境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获得能力,维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作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实践中寻找整合点,大胆开展实践活动,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我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整合形式

(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 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例如:学生用智能ABC打字,利用Excel来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验算等,均是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在现实中很难做到的试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从而给学生以真切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总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能有效改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师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教材特点,目标要求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充分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既开阔视野,又拓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作者:任明

第二篇:实施物理课程改革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课程改革已经摆上了重要位置。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使学生爱学、联系实际,突出物理实践,使学生乐学、加强指导,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等方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 爱学 乐学 会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学科教学中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这一改革浪潮中就要改变原来那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练习为主的题海教学旧模式,建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新模式,逐步由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来,优化课堂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主动性、积极性,养成爱学、乐学、会学的良好品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主动探究的新型人才。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认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潜能,使学生爱学

由于初中学生自制力还没有完全养成,对探求知识的欲望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如不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会慢慢减退下去。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条件,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手抓子弹”“赤手到油锅捞铜钱”等生动有趣的物理实例,让学生产生疑惑,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求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深入学生中,倾听学生心声,激发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欲望和内在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时做好“趣”字文章,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可以采用鲜明、生动、形象直观的物理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演示针筒悬挂铁球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好奇心理,逐步启发分析,让学生在试验中获取知识,加深印象。可以利用物理实验中的“险”字来吸引学生。例如讲解动能的概念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用纸捏成纸团,刷成与铁球一样的颜色和实心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滚落下来,学生看到同样大小的球体滚动的距离不同,产生了疑问。这时要求学生讨论,从而得出动能与质量有关,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可以利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奇特现象吸引学生,例如,讲解压力与压强时,教师可以利用想学生展示人躺在密布钢钉的板上安然无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现象,然后教师用塑料袋盛满水放在只有两三根钉子的钉板上,观察两者结果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总结出产生的原因。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实验内容吸引学生。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讲解,激起献身科学的理想。

二、联系实际,突出物理实践,使学生乐学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学用结合。首先,引导学生善于联系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如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要求学生首先能够独立画出杆秤称重示意图,然后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知识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最后,小组讨论得出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通过学习了速度的公式、功率的公式后,可让学生测出自己短跑的最快速度,登楼的最大功率。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到社会中,找出现实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运用。如学习“电功”后,请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家中的电能表,明确电能表上技术参数的物理意义,然后,利用家用电能表测出家中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并完成实验报告。学习了物态变化和物质的物理属性后,组织学生测定污水的密度、沸点和比容,并与清水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水被污染后物质的物理属性都发生了改变,保护水资源有多么的重要。第三,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补充材料,让学生认真阅读,掌握知识要点,增加物理知识积累,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探究物理知识。

三、加强指导,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养成积极自觉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不但乐学,而且会学。在教学中,一要加强实验探究与强化训练有机结合。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物理信心。如在“长度的测量”教学过程中,我让几位同学用相同工具分别测出同一张课桌的长度,然后请学生在黑板上公布每个人测量的结果,由于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取平均值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展开,同时又向学生传授了误差的知识,达到“一箭双雕”的功效。此外,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知识抢答、实践操作等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团结互助精神。如,在“电功”“电功率”等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强化实验操作要点训练,减少学生物理实验操作困难。孔子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设学生敢于发表见解的时机,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特见解。要有意识地制造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矛盾”因素,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反思、梳理、诱导,发挥学生思维创造性和多变性。比如,在讲解运动和静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在公共汽车上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站在车上跳起来,人会怎样?汽车相对于人是什么状态?周围的树木是什么状态?这时两辆同向等速行驶的汽车,两辆汽车又处在什么状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小组探究,打破了思维定势的干扰,得出了自己站在车上跳起来,人会随着车子一起运动,汽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状态,周围的树木是运动的状态,这时两辆同向等速行使的汽车,两辆汽车又处在相互静止的答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作者:胡 健

第三篇:加强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物理探究能力

江苏省教育厅从2012年开始,为了扶持农村薄弱学校的学科建设,利用课程建设的方式,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加大了对农村初中的投入.我校有幸成为了江苏省首批被扶持的学校,我校申报了“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大大地促进教师素质的大幅提升,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增长,促进学校实验设施的有力改善,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逐步提高.通过两年来的实施和摸索,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谈几点想法.

我校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展开思考和研究,进一步理清了“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并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了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内容.学校为了使“物理实验课程建设”能够实实在在地开展,以物理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法”为主攻方向,精心打造了三个研究室,并以三个研究室作为研究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 研究平台的功能

1.1 课程目标基础实验室

基础研究室是满足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分组实验场所.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通过老师的指点和同学间的互助,都能认真掌握,并能独立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分组实验.

1.2 自主学习提高活动室

该活动室是满足对那些物理有一定兴趣,并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进行自主实验的场所.在这里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将老师的演示实验再现,并总结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课后小实验进行探究,对书本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

1.3 科学探究创新展示室

科学研究创新展示室是那些对物理有特殊爱好的學生开展一些自制教具、实验改进和实验创新研究的实验场所.在这里学习能力很强并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学生,在物理知识拓展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在与老师的合作探究中,力争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并能研究出适用于生活的有用小发明.真正落实“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最终目标.

2 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框架

“物理课程建设”的架构如图1所示.

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

3.1 开展科技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启蒙性质,更应重视感性认知,用实验来阐明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用学生自己参加实验来体验的任何一个物理现象,都是一个物理过程的呈现,都是有条件的.改变实现一个物理过程的条件,将产生不同的物理现象,其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功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

学校根据课程建设的设想,安排了有一定经验的物理老师,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完善兴趣小组活动章程,通过学生个人申请的方式,确定兴趣小组人员,完成实验器材的准备,活动记录的制定、装订等.学校的兴趣小组有以下几个方面:(1)航空类:制作“孔明灯”,知道“孔明灯”历史典故,了解其升空的原理,操场放飞,体验快乐;制作“筋动模型飞机”,知道飞机制造的历程,了解其升空的原理,体验如何搭建、放飞才能在空中飞行时间最长;制造“伞降模型火箭”,知道我们火箭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知道其升空的原理;(2)电子类:制作光控模块,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其工作原理;焊接声控模块,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声控的基本原理,掌握焊接的基本方法;(3)机器人类:组装“声控六足机器人”;组装“巡线车”;组装“四通遥控车”;组装“声控双足人形机器人”.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让学生增强识图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在组装的过程中,体验“尖头钳、老虎钳”等基本工具的使用;(4)竞赛类:遥控模型直升机的操作;遥控汽车的操作.通过遥控操作让学生体验手、脑的配合,提高双手的协调能力.根据省、市比赛项目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增设科技辅导内容,积极参加区、市的科技竞赛,争取利用竞赛平台让我校的科技活动成果得到展现与肯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3.2 实验室开放,为学生创建探究的平台

学校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教学进度,将书本的演示实验有序整理出来,利用中午时间和双休日时间,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教师值班指导,让学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再进一步将不懂的知识,通过实验来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出物理规律,运用物理实验手段和方法创设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通过这种情景再现如纸锅烧水、烧不死的鱼等有趣实验现象将学生带入奇妙无比的物理世界,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

3.3 加强校本教材开发,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

学校安排了一名副校长总负责,所有物理教师参与,2014年完成了八年级上、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册(演示实验、课后小实验)的编写,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实验进行整理,对应的相关的知识点,设计实验报告.此实验报告最大的特点是以填空的方式,在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论等结构基础上,增加了思维拓展,巩固训练以及趣味物理等内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验证该原理的小实验,进行补充说明,设计一些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进一步掌握和巩固物理知识.

我校在八年级每周增设了一节“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和思考,同时通过开展趣味物理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带着老师设计的实验报告册,根据内容提示,带着问题到实验室,按照物理思维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捕捉信息——立论解释,进行探究活动.学生的研究从观察和实验开始,从分析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从实验事实与已有理论矛盾中引出新的物理问题,直接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实验中,使学生的认知心理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判断能力、手脑并用能力、全面细致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验技能得到发展.

3.4 开展课外实验研究,开放学生的探究空间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物理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身边有许多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如利用铅笔芯可以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利用鸭蛋壳、泡沫塑料和小铁盒可以探究反冲现象等.使用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可以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小发明和小创作,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可采用以下策略:第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简单的演示实验.如通过两手摩擦发热来体会摩擦生热,或利用两张白纸,对中间吹气体会压强与空气流速之间的关系,或利用雪碧瓶和水,体会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等;第二,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进行课后小发明、小制作、小创新,利用矿泉水瓶、电动机制作简易吸尘器,或利用磁体、漆包线、回形针、干电池等器材制作简易电动机.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科技创作,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并通过评比和展示他们的创新作品,肯定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记得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有着很强的探究兴趣和能力,我们要树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意识,重视探究实验,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将学生探究能力逐步提升.

作者:卢大鹏

上一篇:同步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子邮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