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探析

2022-12-2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1]“认知心理学认为,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 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2]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能力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在从事历史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挖掘思维问题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阵地。因此深钻教材、了解学生、优化教法是直接关系到上课效果。所以挖掘教科书中含有的本质和精华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 在挖掘书本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历史规律, 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把学生带入深层思维的前提。

例如, 必修一 (2007人教版)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时, 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八国联军不侵略中国, 义和团运动会失败吗?会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吗?这个问题涉及历史事件本质属性, 所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学生从封建势力的强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从而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2 诱发学生思维兴趣

兴趣,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是学习的内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内驱力组成, 即认识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2]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发需要创造问题情境, 从而使学生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中积极的因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 要学生经历一番思考, 而又力所能及的问题。难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会非会”的东西, 学生才会迫切的想掌握它。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熟悉教学内容, 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结构状态, 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有一定差距。这样才能很好的创造问题情境, 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从而使他们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 在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 首先向学生交代当时清政府内部对于收复新疆问题存在海防和塞防两派不同主张。让学生联系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 让学生假设你是当时的决策者, 你将如何?结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纷纷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认识到海防和塞防并举的重要性, 也在如同身临其境的讨论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人类已经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创造思维, 而社会的未来发展也更离不开创造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人才培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兰斯认为创造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征, [3]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从以下来着手。

3.1 传授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根据一些实验学校的经验, 我们一般从三方面着手: (1) 是在历史教学中的纵向联系。引导学生把前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学习必修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将它与前三课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中央集权是怎样发展、怎样一步一步强化的。 (2) 是中外历史联系起来, 从而加强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例如:当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时联系当时我国正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时。这样也为后来讲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被压迫作铺垫。 (3) 是课内外联系。课内知识理论性、系统性强, 要和我们课外的实际结合才可以很好的把握。例如:在讲授经济全球化时与实际结合就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这样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 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在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样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评价克伦威尔时,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重点来评价, 提出自己富有独创性的见解。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尽量想出多个解决的办法, 多给学生的新奇看法予肯定, 使学生获得创造成功的喜悦和增强创造的欲望。

总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是一朝一夕, 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要求教师要经常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只有这样, 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不断发展, 才能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摘要:思维能力在智力结构诸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 智力结构中的其他诸因素都必须受思维能力的支配, 所以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因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历史教学,提高,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继秀, 等.教育理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8.

[2] 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上一篇:适应新教材,引导最关键下一篇:浅议演讲式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