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2023-03-12

第一篇: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

摘要:秦砖汉瓦、唐城宋墙、明街清坊所蕴含和象征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辉煌,它们标识着人类曾经走过的历程,其中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负载着人类历史的真实信息,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文明和文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遍布中华大地的丰富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国数千年辉煌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真实体现。继承、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精神基础,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看到,如何求解名城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不仅是文化史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所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本文着重探讨丽江的开发,针对开发对保护方法进行评析且得出结论。

关键词:丽江古城,开发,保护

一、云南丽江古城

(一)丽江古城的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 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1年7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中就有久负盛名的丽江大研古镇。

(三)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

(四)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民族与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结合了汉族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传统,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

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本地区的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五)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地方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七)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和指导。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并将继续创造下去。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二、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

(一)制定旅游发展和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丽江旅游发展在开发和建设时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资源和名牌,确保丽江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在旅游市场上竞争力,实现旅游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防止盲目竞争,遵循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激发丽江人民的在民族文化保护上的忧患意识 ,宣传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思想上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保护意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三)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势,政府和民间互相监督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发动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来,监督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海外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在我国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总之,旅游作为一柄双刃剑,虽然不可避免地给古城古镇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唯有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寻求一种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传统文化及其所依托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旅游与文化持续协调的模式,尽最大可能在旅游开发之初就考虑到将旅游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的措施,以真正实现接待地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媒体宣传

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六)摆正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位置

政府应该发挥其行政力量保证丽江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需要在旅游失氛围的营造、旅游地形象的塑造、旅游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应该致力于提愉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良性运行。政府的职能决不仅仅是发展经济,在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职责。

(七)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以家庭为单位向年轻人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资料的整理工作, 继续收集、整理、制作各种民族文化仪式的音像资料,通过传授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对内对外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传授工作,培养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纳西文化的永续传承,为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培养其保护意识。 积极参加民族传统节庆、祭祀活动 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高兴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作为假日,一方面更能够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若干重要的价值有更好的机会在生活中自然地传习。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八)保护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尽可能地把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旅游业发展上,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产立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之上。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东巴文化产品。运用影视人类学的原理,抢救、整理、复原、摄制几个重要的东巴仪式。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旅游资源。

三、总结

旅游是人们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文化是旅游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丽江发展旅游业应该加强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秀民族资源,协调民族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贯彻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 古城古镇是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相对封闭的空间。古城古镇旅游兴起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互动和碰撞,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他们为丽江民族文化的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蒋高宸.丽江——美丽的家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杨福泉.从丽江古城谈遗产地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些想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3】刘瑾,纳西文化空心化旅游商业化如何保护传统[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3 【4】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5】刘燕.旅游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6】朱良文.丽江纳西族民居[M].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以下几点: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记录与保护。一是做好普查积累的非遗资料文档工作,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建立。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工作要求和统一的格式,分别建立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社团(队)、民间艺术之乡(村)、民间艺术品种的文字、图片、音像档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妥善保管实物资料;二是搞好非遗资料的数据库建设。 按照“统一软件、统一目录、统一分类、统一格式、统一质量”的工作标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把所有非遗资源信息(包括文字、图象、音响、影像)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字化动态管理。

2、利用舆论工具加强宣传。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

3、争取政府政策措施投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制定规划、组织力量、落实经费、加强指导。对市属非遗名录项目及列入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或其他重大项目进行挖掘、抢救、保护、保存、研究、传承等的补助,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民间艺术家等扶持表彰,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非遗成果编纂、数据库建设等。各区、县(市)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适当安排保护专项资金。

4、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顺应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外,我们还要致力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1、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动态保护,命名一批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和民间艺术家,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有效保护。

2、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健全市、县两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地进行保护为主、上级指导和支持为辅。基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

3、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 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

总之,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前提;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后序管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流失、不消亡的必要措施;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并顺利完成阶段性的全面普查工作向常规性的保护传承工作转轨,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摘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十分重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入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国在其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也十分令人担忧。要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a)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 表演艺术;

(c)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 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这些品种不是没有物质载体, 但是, 用外化物质再现出来的不是它们的最核心的内涵, 它们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是一个民族的真正身份符号, 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遗传基因。主要具有无形性、文化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为篇名进行搜索,共3277篇文章。整理后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等五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虽争论颇多,但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而有效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成为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徐文燕指出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旅游利用在这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张瑛指出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保护与开发可以结合。为取得“ 双赢” , 则一定要采取以文化资源保护为前提, 合理利用, 科学规划为关键。还要通过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努力。如此, 一定能实现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双赢” 。肖曾艳、孙国学、王荣敏等学者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为其寻求更多的保护资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展,提升旅游开发层次,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实现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旅游经济从传统观光旅游转变为体验旅游和休闲旅游表明文化旅游需求已经成为旅游需求的核心,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恰好满足了文化旅游的需求, 此外, 由于开发因素的介入,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没有上升到法律保护、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保护体系、全民的保护意识低等诸多问题。刘亚兰指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土性、整体性、避免商业化上。在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面临着本地传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旅游产业过于商业化、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与此类似的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同样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不容乐观,现代化进程加快和环境日益恶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诸多障碍。直至最近几十年,我国才逐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带来了新契机。杨东娜指出仍存在三大因素制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是重视程度受历史原因影响,仍然不高;二是生态环境受经济发展影响,持续下降;三是资金筹集渠道短缺,保护经费落实不到位。罗茜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里,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审视旅游活动与遗产保护的关系,研究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就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

为进一步保护和继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积极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两结合的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并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

怎样科学有效地保护好我国种类繁多又传统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吴文科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科学解决继续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切实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矛盾状况入手, 正确处理好各种短期效应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摆正靠使命驱动而不仅仅是利益驱动的工作心态, 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思路。在分析了四川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及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发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乡土化、因时因地制宜、体验性为原则,保护为先, 注重开发、分类保护开发、创新发展、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龙先琼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具体来说,是要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遵循原真性保护、整体性、适度开发,坚持保护性继承为主,资源性质优先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多次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是其开发对策的进一步深入,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模式。首先, 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体旅游产品时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这决定了其旅游产品转型的根本方向。范玉娟提出了形象经营、休闲演艺、节事旅游和旅游商品开发等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刘桂兰,刘楠霞在研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原真性博物馆”、“生态文化园区”、“实景舞台式”、“原生地融入”、“旅游商品”等五种可供具体操作的旅游开发模式;肖瑜在研究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时提出了主题旅游线路模式、展览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博物馆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模式、旅游商品模式。以上文献所总结的模式虽略有差异, 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针对其转型旅游产品本身形态来讨论的。

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也有较大的差异,其开发模式也不同。韩双斌认为,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采取静态开发模式,如专题博物馆、传习机构及教育基地以及活态开发模式,如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贾鸿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过程其实就是有形化利用的过程,罗春培提出了依托型、展示体验型、综合型和主题型等模式;杨洪,袁开国认为湖南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采取景区依托式(原生态开发)、市场依托式(迁移式开发)两种模式;王荻认为,古镇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主题深入式以及附着扩展式。

最后,更多学者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转型模式时,强调了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李浥等学者总结出了生产性保护开发模式, 强调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罗茜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了由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学者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合作开发模式;龙先琼,蒋小梅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以及“保护存续空间、优化传承机制和增效社会价值”的路径模式;张国超认为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特征,决定着“以人为本”的开发保护模式,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保护和开发的根本模式。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作才有可能实现。

“强化政府客观管理,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协调保护机制,以开发促保护、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认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宽开发与保护途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拓展旅游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例如,民间手工艺的继承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紧密相关。部分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消亡,因势利导,动静结合、以人为本,重点保护传承人、加强研究,完善保护体制、扩宽渠道,以开发促保护、营造氛围,全民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展的特性以及它本身存在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些方面仍然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不应当仅仅限于理论的研究范畴,应当从“文本”到“实证”、从理论到实践。将学术研究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及评测体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顺利实施。应该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全民参与意识低,缺乏文化归属感的现状,提高民众的参与程度。目前,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渐以更高的角度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每个人都为之努力,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定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2003 年第32 届会议

[2]王宁. 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J]. 学术界, 2003, [3]张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 [4]刘亚兰.浅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4 [5]徐文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世纪桥,2010 [6]张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以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 [7] 徐文燕.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用性研究[J]. 旅游研究. 2010 [8]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阶段性互动分析———以湖南虎形山花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 [9] 孙国学.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经济问题探索,2010 [10] 王荣敏,刘书正,褚宏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1] 杨冬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现状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12]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 湘潭大学 2006 [13] 吴文科.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性原则[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5 [14]龙先琼.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5] 范玉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16] 刘桂兰,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17] 肖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以大连市为例[J].文化学刊,2010 [18] 韩双斌.江西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 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 [20] 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2007 [21] 杨洪,袁开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J].管理观察,2009 [22] 王荻,袁尽辉,许劼.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浅析———以码头古镇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0 [23] 李浥.本土立场与概念的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运作模式中的政府行为[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 [24]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 龙先琼,蒋小梅.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6] 张国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 [27] 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刘桂兰,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第四篇: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保护与传承有效的手段是旅游的开发。邢台市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对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行合理开发,不但可以丰富旅游业,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旅游开发

0 前言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是河北省唯一一个以古国名命名的城市――邢侯邢台,它具有3500年的悠久历史,人杰地灵,曾四次建国两次定都,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也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类型最多的地区。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能展示出邢台市独特的资源,但是目前开发力度不够。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大量存在,与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邢台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利用好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2006年,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戏等3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邢台市的广宗道教音乐和柳编、隆尧泽畔抬阁和招子鼓、巨鹿四股弦、威县乱弹、威县冀南梨花大鼓等7个项目分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目前邢台市已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项(2007年第一批12项,2008年第二批10项,2009年第三批19项,共4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8项。所以说,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项目种类较齐全,旅游保护与开发的空间比较广。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大

邢台市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处于口传身授、自生自灭、后继乏人的状况。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很多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许多项目出现青黄不接和断代的危险。例如:沙河藤牌阵第十二代传人,胡道正是目前唯一懂得藤牌阵全套阵法的传承人。1926年3月生,已经是86岁高龄了,虽然有徒弟200多人,但大多为了生存外出打工,且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这些对生活没意义的事情,如果老人不在了,估计沙河藤牌阵法就要失传了。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还没有法律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需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保护机制急需完善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已刻不容缓。

(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缓慢

邢台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只是旅游客源地而不是目的地,来邢台旅游的游客大都是一日游,导致以历史文化古迹、山水风光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都开发缓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都是口耳相传,甚至有一些都没有文字记载,开发起来难度较大,很少引起当地人的重视。

(4)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低

目前邢台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旅游开发重视不够。一些部门各司其职,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教育局等部门分割管理,互相间沟通少,许多相关部门的领导甚至对非物质文化旅游的作用认识不够。人们的认识偏差,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开发等工作难以进行。

(5)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

2007年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河北有16人上榜,看着这份名单感觉沉甸甸的一个"老"字,当时最小的41岁,最大的80岁,这些人大都生活贫困,身体不好,虽然现在国家也出台了非遗传承人补助金,但是毕竟都上了岁数,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现在最主要的是非遗项目后继乏人,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存在于乡村之中,年轻人为了提高家庭经济收入都外出打工,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都是需要手把手的教,需要潜心学习,但学了这些没有实际用处,不能当饭吃,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学。

2 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对策

(1)政府支持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冀政办〔2005〕26号),努力建设文化大市,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邢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氛围,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2)当地群众及政府部门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政府机关要重视起来,承担保护与抢救的重任,同时积极与旅游部门联动,做好旅游开发的准备,当好先锋官。当地群众也要积极参与进来,他们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的主力军,要加强做好群众路线教育,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加大资金的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才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使非物质文化与文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进行旅游开发。比如:在建设邢台天河山景区时就必须要融入牛郎织女传说,才能使景区更有文化性;在开发柏乡汉牡丹园及汉城时,也就不能忽视柏乡汉牡丹的传说。只有这样有机结合,环环相扣,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才能进行下去。

(4)加大宣传力度

邢台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存在乡村野里,大多是"养在深宫人未识"。要想让人们知道它、了解它、认识它,就不能总是让它安静呆着,必须把它推出来。可以运用新闻媒体、节庆活动、乡村庙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比如:中国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柏乡汉牡丹节、九龙峡桃花节、内邱扁鹊庙会等。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集中展演的形式来宣传。如:2011年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传承和传播,邢台市各县市区已对春节期间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节民俗活动,特别是广宗太平道乐、隆尧招子鼓、威县乱弹及梨花大鼓、隆尧秧歌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春节期间的重头戏,为各地节日文化增辉添彩。平乡县是中国梅花拳的发源地,为保护和挖掘这一特色文化资源,平乡县精心打造梅花拳文化品牌,制作了梅花拳宣传画册,编写了《天地武魂--梅花拳》等书籍,举办了23届梅花拳联谊会。同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实施了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梅花拳文化产业园,建设集梅花拳祭师拜祖、参观学习、武术培训、竞技表演、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

3 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

(1)建立梅花拳影视基地

邢台平乡县完全可以利用梅花拳的发源地,建立一个武术影视基地,来突出宣传梅花拳这一武术瑰宝。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广府古城就凭借《广府太极传奇》这一电视剧一炮而红,邢台也可以吸纳资金,选取清代梅花拳第十三代弟子李廷玉、李廷桂兄弟二人的愤慨,为敌外侮,率众焚烧了洋教堂。此举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洋人的气焰,恼怒的洋人让清政府派兵镇压(此为"义和团"运动的导火线)。可拍摄一部反映梅花拳的电影或者电视,来弘扬梅花拳。

(2)构建非遗的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可以根据邢台市的基本情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山水相结合,打造特色的旅游线路。如:邢台-天河山-邢台牛郎织女传说一日游;邢台-内丘扁鹊庙-邢台鹊王庙会一日游;邢台-清河-邢台清河张氏祭祖与武松文化一日游等。

(3)打造文化旅游节庆

邢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节庆文化,这是人民的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邢台每年可举办各种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如:中华张氏清河祭祖活动,内丘鹊王庙会,前南峪生态旅游区修禊节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推广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4)建造博物馆和主题公园

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手工技艺与民俗文化所占比重最大,针对这些资源,可以建造博物馆和主题公园,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如:在内丘建造邢窑博物馆,不但展出邢窑白瓷的历史与烧造,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制造陶器,感受参与的快乐;在清河县城建立了清河武松公园,人们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武松及金瓶梅文化。

总之,邢台市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很丰富,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既可以吸引游客,又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 《邢台新闻网》, 2007-9-28.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河北16人上榜[J].河北日报 ,2007-7-30.

[3]数万名梅花拳弟子齐聚平乡切磋技艺[J].燕赵都市网,2014-02-16.

[4]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春节集中展演[J]. 燕赵都市网,2011-01-06.

[5]曾亚玲.保护视野下的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1(12).

[6]葛立辉.人文邢台选集: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M].方志出版社2009.

[7]谌世龙,吕观盛。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创新 2010(6).

基金项目:2013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XTSK 13097。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思路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各种保护措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恩施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笔者提出应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同时也为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文化品位,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的目的。

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恩施州位于鄂西南,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之2一。这个地带被专家学者盛赞为“古老文化沉积带”,沉积着丰富的土家、苗、侗、汉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中阐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五大类的类别,①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类如下:第一类:曲艺。土家族有“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剧种及傩面具的制作技艺。

第二类:舞蹈。土家族舞蹈很丰富,有著名的撒叶尔嗬、摆手舞、巴山舞、毛古斯舞、麻舞、八宝铜铃舞、肉连响、地盘子、地龙灯、靠灯、草把龙、板凳龙、耍耍、猴儿鼓等,礼仪有过年过节礼仪、婚丧嫁娶礼仪、农事礼仪等。

第三类:音乐。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锣鼓、情歌、哭嫁歌、儿歌、利川小调、②建始丝弦、民间宗教音乐、恩施扬琴、竹琴及其制作技艺等。

第四类:口传文学。土家族的口传文学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语、山歌、儿歌、笑话、儿童游戏等。

第五类:工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工艺、风雨桥建筑工艺、石雕、木雕、竹编、藤编、棕编、民间各种工匠的技艺、髹漆工艺、刺绣、服装、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剪纸、纸扎技艺、咂酒、药酒制作技艺、各种土家族特色饮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油茶汤的制作技艺等。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1)传统戏剧失去文化生存空间。电视、音响、卡拉OK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彻底改变,对传统戏剧的需求消失,传统戏剧失去了需求市场,其生存的文化空间随之消失。故恩施州引以为豪的“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基本上处于濒危状态。(2)民间舞蹈及社会礼仪消失严重。恩施州民族民间舞蹈十分丰富,通过多年的抢救与保护,撒叶尔嗬、摆手舞、毛古斯舞等已经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但是麻舞、地盘子、地龙灯、靠灯等舞蹈对人们来说已经很陌生。现今恩施州过年过节的礼仪意识十分淡薄,婚丧嫁娶的礼仪也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异。特别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土家族哭嫁婚礼习俗已经渐渐退出了婚礼仪式,沦为景区表演化的项目。(3)土家族建筑技艺生存告急。华中理工大学古建筑学家张良皋教授认为,恩施州土家族吊脚楼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源头,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③土家吊脚楼饱含文化交融信息,具体说来,是巴楚两大文化直接交融的结晶。楚建筑曾深切影响汉以后中国官室传统和生活方式,土家吊脚楼是楚建筑的活化石,而且像遗存于巴人旧乡号称“活化石”的水杉树④一样,有潜在的强大生命力,值得人们另眼相看。[1]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恩施州境内吊脚楼建筑技艺正在流失,它所承载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也将随之消失。(4)土家族口传文学濒危。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早期的文学作品靠口耳相传,文人文学用汉语记录。

在远古时代,土家先民创造了本民族的创世纪史诗《摆手歌》、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文人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一席地位,最有代表性的是恩施鹤峰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留下的大量优秀诗文。唐代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发端于土家地区建平郡民歌,此后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竹枝词曲牌。但是这些口传文学已远离当今恩施自治州人民的日常生活。

2.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恩施州州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州的战略构想,修建了“民族大观园”,规划了20个“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了民间艺术大师命名机制,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虽然做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力度不够,成效甚微,致使恩施州没有一项遗产列入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

二、三批国家名录中,才有相关的项目列入。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理论

依据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多重影响:一是旅游开发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其多样性和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二是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所带来的实惠和经济价值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市场价值可以激发相关人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创新。三是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为文化旅游业开发的重要目标。四是当今已进入遗产旅游时代,凡进入世界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具有了世界性或者国家性的“金字招牌”,文化品位随之提升到国际的或国家的水平,将成为旅游地的文化旅游品牌,产生品牌效应,增强吸引力,促进旅游发展。所以在原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冲击、环境日渐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也必然多元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不失为增加景区文化底蕴的好方式,同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土壤,最终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景区发展双赢的格局。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趋利弊害,将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开发与保护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开发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开发的目的。

三、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思路结合

恩施州实际,对该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上的耦合互动作出思考,探索如何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力争做到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又不至于流失其“真魂”。

(一)民间艺术团与旅游结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州丰富的民间戏剧与民间音乐在传承上存在着巨大的危机,而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主要应该依靠民间与民众来进行,民众替人类承载了整个人类文化的使命,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所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充分发挥民众和民间社会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资源地的民众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能保护民族文化根的纯正性。恩施州对“南、堂、灯、傩、柳”等地方戏剧及民歌的传承,除恩施州民族歌舞团的传承与创新外,还应该大力发挥民间民众的力量,鼓励民间艺术团结合恩施州旅游发展的实际对地方戏剧及音乐进行传承和创新,借民间艺术团的力量打造恩施州民族旅游演艺品牌。

(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成立了20个民族文化生态村,但封闭的保护将难以为继,必须开放式进行,既要达到保护的目的,也要实现发展。除了由各村寨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外,在离城镇较近的地方可以进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建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行“土风计划”⑤的陈哲认为“文化在劳动中生存,血脉便在其中传递。传承必须社会化,通过社会化形成补血机制,这样才能把传承、人才培育、促成文化产业等联系在一起,并吸引相关利益群体将这些„品种‟打造成品牌,加以利用,转化成社会成果而惠利本土”。

(三)城郊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家乐成了城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之一,这无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数千年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广大的农村至今还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扎在农村。由于各个民族各地域的文化都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它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藉,以及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2]恩施州各县市城郊在制定农家乐发展规划时,应该把恩施州农村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展示出来,在农家乐旅游中全面地展示农村的规划、建筑,在生活状态中展示民俗、节庆、舞蹈、民歌及其各种民间传统技艺,尤其是土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的各种特色饮食技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对游客是最具吸引力的亮点。而民族风格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得益彰与和谐也是农家乐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能提升农家乐的文化品位,增加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

重要的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即在其生存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保护。

(四)历史文化名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首府恩施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座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把恩施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起来,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空间,发挥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其具体做法,可借鉴成都在武侯祠旁打造的浓缩成都历史民俗的休闲一条街——锦里⑥的做法。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恩施市可充分借鉴锦里的经验,逐步恢复古街区、古建筑和名胜。在以六角亭为中心的西门、南门、东门、北门及西后街、胜利街上建设几条民族文化街、风味小吃街、民族工艺品街,在这些特色街展示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的民族文化,引入身怀绝技绝艺的民间艺人和民间大师,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使这里成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3]同时也为民间艺术大师提供一个传承绝艺绝技的舞台。地方风味小吃街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民间特色饮食和小吃进行集中展示,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享受到美味丰富的各民族饮食。民族工艺品街把恩施州各民族的特色工艺品集中起来进行展示和出售,形成旅游体验购物街。历史文化街区能集中展示民间技艺、饮食、工艺品,方便游客和市民游览、观赏、休闲和购物。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活态的保护与传承。

(五)博物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是几十年以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博物馆和旅游融合为双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日益壮大的旅游业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者引进博物馆,有助于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并促进一个新的文化——博物馆旅游文化诞生并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也为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景观,使得旅游业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4]博物馆的性质与职责中包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方互动的过程;博物馆的“物”,即可移动文物中的藏品和不可移动文物,其自身也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四大优势:一是人才和科研优势;二是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三是展示优势;四是坚实的群众或观众基础。而博物馆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部门,把旅游与博物馆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结合起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三者的良性互动。[5]恩施州在充分发挥州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利用民族大观园这个民族旅游景点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鼓励民间成立私人博物馆及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来保护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等方式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将恩施州历史文化名城及恩施州博物馆旅游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耦合,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注释:

①一是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服装制作工艺;二是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三是音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四是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五是各种精湛杰出的工艺、手工艺,如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

②著名的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来源于利川小调。③“巴峡何方觅楚宫,舟人指点有无中。层轩曲槛依然在,但越巴山又一重。”出自张良皋《吟土家吊脚楼》。

④这水杉树是指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的“三峡附近的那棵树”,在恩施州利川市谋道。

⑤“土风计划”是音乐人陈哲发起并推动的一项原生态文化传承行动,是一项旨在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良性发展,促进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

⑥成都锦里这条古街,集纳了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游人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四川文化。这条街的打造十分成功,平时游人如织,周末与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其带动的旅游消费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张良皋;李玉祥摄影.老房子·土家吊脚楼[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12.

[2]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J].新华文摘,2007,(7):25.

[3]彭振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6):35-38.

[4]戴昕,陆林,杨兴柱,王娟.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7,(3):86.

[5]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的互动[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6,(9):7.

上一篇:我和蝴蝶有个约会作文下一篇: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