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2024-04-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通用8篇)

篇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对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和措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5年6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国家设立了由文化部牵头、九个部委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省区市及所属的地市县也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和领导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陕西省还建立了由59人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为切实摸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2005年6月,文化部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截至我们调研时,陕西全省已有100个县开展了普查工作,占93.5%,已有1.6万名传承人登记在册。截至2008年5月底,广西14个地级市中桂林、柳州已基本完成普查工作,其他12个市正在进行之中。

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十个门类共518个项目,涉及758个申报地区或单位。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06年10月,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全国各省区市也都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初步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陕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1项,入选第一批省级名录的有145项,全省10个地市均已建立了名录体系,目前共有市级名录项目395项。该省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县级名录的建立。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8项,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名录的有58项,第二批自治区级名录55项已完成公示程序。与此同时,全区14个市已有13个建立了市级名录,共入选289项。全区109个县(市、区)中,已有62个县建立了县级名录,共入选515项。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2007年6月5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月26日,又公布了第二批551名代表性传承人,这两批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五大类。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制度化,文化部又制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对国家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和资助等作出明确规定。一些地方政府也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不少省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已有31人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并已评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67人,涵盖8个大类、113个项目。该省文化厅制定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并通过为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发放生活补助、安排授课带徒、展演和展示其优秀作品等方法,鼓励支持传承人开展各种传习活动。广西已有11人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已评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通过为传承人颁发证书、举办培训班、发放传承资助经费等方法,保护传承人,对其开展传习活动给予支持和一定的保障。

二、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方

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不仅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而且注重在实践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初步探索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成效显著的保护方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应该实施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方式,其中活态传承是核心,使之与当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就是我们实施保护的主要原则。除此,以文字和影像的方式、以博物馆的方式或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都是辅助的方式,而且这些方式都应以不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按照自身自然演变规律发展为前提。目前保护方式主要有:

1.活态整体性保护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为了使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下来,就必须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要使活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原始自然状态是不太可能的,但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则完全可能。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活态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历史街区与村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依相存,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全国不少地区正在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积极探索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方法。如安徽省和黄山市立足于历史悠久的徽州文化,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常重视,正积极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编制了《关于建立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的报告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了《中国红水河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四川省制定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规划纲要》。有关《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与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由文化部起草完成,正交由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修改完善后将出台。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尝试,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文化部实施的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做法,将有效推动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2.生产性保护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生存条件的文化形式,可采用收入博物馆的方法加以保存;但对于那些仍然具有生命力,又有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则可以进行合理开发,以生产性的方式加以保护,这既有利于它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又能体现其价值。

在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一些地区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工艺品展销会、民间歌舞比赛、开展集中宣传展示活动等,使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地区有效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已经形成了本地区亮丽的文化名片。如山东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四川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河北的“吴桥杂技艺术节”等等。本次调研的广西南宁市,积极开发和利用民歌艺术,自1999年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来,壮族民歌就打出了“国际牌”——在海内外“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促商”,为南宁市的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2007年为例,民歌节通过市场运作,仅节庆本身总收入就达近3000万元;节庆期间接待游客48.97万人次,全市宾馆饭店出租率达81.44%,旅游收入32008.63万元;签订投资项目102个,签订内外贸易合同873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而且拉动了南宁市经济的发展。

3.记录式保护

在全国各省区市统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工作人员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记载民间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声音、表演或技艺、生产过程,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他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整理分类,建立档案、资料库,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河南郑州大学建立了中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北京、浙江、湖南等地以口头文学转换成卡通片的方式进行保护。又如本次调研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筹建“广西民族文化网”网站。南宁市在普查工作中已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5个,实物征集63个,拍摄图片5000余张,制作光碟200余张,录音资料和录像资料均达180个小时,涉及的门类丰富、内容多样。为了保存和利用好这些第一手资料,南宁市依托南宁文化信息网,在全区率先开设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网页。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打开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布电子地图,并能获取相关的资料信息。

在抢救挖掘、记录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许多省区市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出版了一批相关书籍。如陕西有《陕北民歌大全》、《陕北民俗舞蹈史话》、《陕北民间舞蹈实录》《榆林小曲集》等,广西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彩调艺术资料大全》、《刘三姐传世山歌》、《毛南族民歌》、《仫佬族风情》、《平果嘹歌》(五集)等。

4.博物馆收藏与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间戏曲中的剧本曲谱、乐器、戏服、古戏台等。每一件实物和载体,都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为了将这些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就有必要建立博物馆。如今,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省、市、县大都设立了博物馆,负责本地区文化遗产的收藏、展示、研究和鉴别。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内,还邀请民间艺术大师或优秀传承人现场献艺。在陕西调研中,我们就参观了多处民俗艺术博物馆或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榆林的星元图书馆参观了榆林剪纸展览;在延安的民间工艺展和民间艺术陈列馆,欣赏到了延安地区的剪纸、手绣品、布贴画、年画、糜贴画等;在西安市参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内珍藏着33600余件(套)民俗瑰宝,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民用器具、历代名人字画墨宝图照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中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劳作、生活、艺术、审美、习俗和风情。

三、迫在眉睫,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也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正在迅速瓦解,传统的民间文化已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强势文化强力扩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商业行为的侵蚀等,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构成了严重威胁。剪纸、年画、皮影、傩戏等民间艺术随着它们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日渐式微;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一大批稀有的民间剧种和表演形式正在衰落或被同化;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亡、变异;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器物有的正在毁灭,有的已流失海外;过去搜集整理的图文资料、音像资料也急需“再度抢救”。这一切都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1.提高文化自觉,端正思想认识

在此次和其他调研中,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几年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各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少数地区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工作推进缓慢、滞后。这些问题源于一些部门和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有些人重申报而轻保护、重开发而轻管理,把“申遗”的成功当做目的,当做“政绩”,而成功之后该做什么,他们就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了;有些人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软任务”,视经济建设为“硬任务”,认为抓后者能够显示“政绩”,而抓前者则很难有成绩,因而工作上不重视,经费上不支持;还有一些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不过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过去,因而得过且过,采取应付态度;如此等等。这对于保护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对此,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珍爱、尊重祖先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对处于弱势地位且脆弱无比的非物质文化,应该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使之再现生机与活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2.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保护工作基础

机构和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目前,虽然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均已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等,但基层组织机构仍很薄弱,相当一部分市县级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许多地方尚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不少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

要有效、有序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可缺少。只有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层层落实,才能使这项工作正常开展;只有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据调查,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有些地区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浙江、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都已先后举办两期以上骨干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工作骨干,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3.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十分脆弱,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普遍“高龄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且不少体弱多病。二是后继乏人。由于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如本次调研的国家级保护项目壮族布洛陀的第七代唯一传承人黄达佳,目前仅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徒弟;环江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也仅存一位老艺人,门下只有一位接班人。三是缺乏基本保障。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工作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热爱”维系的创作活动肯定是难以长久的。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经费保障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前提。在调研中,我们所到地区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一些基层县、市,由于缺少专项经费,无法添置必备的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致使普查工作难以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资助也难以落到实处。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资金,既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也要吸纳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赞助,还可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目前,一些省、区、市已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如浙江省“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的抢救保护专项资金,每年安排8200万元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充分体现了该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篇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区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专题讲座四月十二日在**市文化馆由**区文广新局举办了一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简老师。简老师以吴冠忠的一句名言——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开始了他的讲述。简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给我们讲述:首先简述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其次讲述了我们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再次讲述了地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最后侧重的讲述了属于我们**(一区五城)人自己的、本土的、有特色的文化遗产。在听了简老师的讲述后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更深入了,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绝非仅有旅游一途。实际上,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子,如果我们能从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体现民族独特风格和优秀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打造出强大的文化产业,那么文化遗产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最终也必须依靠我们自己来保护。走近文化遗产,热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篇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一、调研过程:

1、首先我们通过对福州市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共42人发出情况调查表, 通过传承人的填报, 搜集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传承情况以及他们在开展传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传承人保护措施的建议。

2、利用发放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证书及奖牌的机会, 直接与传承人或其子女、亲朋面对面的交流, 探讨其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通过现代网络与各传承人或其亲人联系, 经常性地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及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情况:

1、通过对福州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共42人 (其中国家级10人) 的情况调查, 42人中男35人, 女7人。其中:从年龄结构上看, 80岁以上3人, 70—80岁5人, 60—70岁9人, 55—60岁9人, 50—55岁2人, 40—50岁11人, 35—40岁3人。55岁以上占67%, 55岁以下占33%;

从文化程度上看, 大本学历占11%, 中专、中技学历占22%, 高中学历占26%, 初中以下学历占41%;

从经济收入上看, 传承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19%, 3000元以下的占81%。

2、传承现状基本处于艰难维持的状态。

3、传承人提出开展传承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场所的缺乏, 以至于人员流失。

4、所有传承人都提出, 希望政府要完善和制定相应的规章或法规, 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提高传承人待遇, 保障传承人的权益, 提供优良的传承场所等等措施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差异较大。虽然社会总体上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 但决策者、投资者、专家、市民的价值观是存在差异的。进一步分析还会发现, 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内部又因文物、规划、建设、交通、市政、园林、国土、旅游等不同角度存在差异;市民中也因产权人、非产权人, 利益相关者、非利益相关者等不同立场而存在差异;不同人群的认识和利益要求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不仅价值取向, 审美取向也存在差异, 在城市建设中对一些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上, 对是否需要在日趋紧张的土地资源中分出部分提供给非物质遗产及保护工作也存在着争议。这种状况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因为缺乏共识而难以顺利开展。

2、政府有限的财力与巨大的保护资金要求矛盾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主要回报是社会效益, 经济上的回报有限。这就决定了保护工作必然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来推动。政府的投入尽管不断增加, 但是仍然难以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需求。这其中, 传统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矛盾尤为突出。这类型保护项目低收入人群多, 时代性不够, 传承工作缺乏活力, 基本传承区域都处于偏僻的农村。需求资金特别大, 对市场的吸引力不够。导致这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偏低, 挖掘、保护、传承的力度不足, 尤其是抢救性保护的措施乏力。

3、传承工作的基础和制度不够完善。当前福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已经在各个层面都进行了有效的工作, 也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对保护对象的范围缺乏科学明晰的认定, 不少传承人传承谱系不清, 传承程序不够完善,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社会大部分人只片面追求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经营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忽视传承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4、非物质遗产文化资源缺乏整合。福州市的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利用与开发上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 许多资源由旅游、园林、文化文物、建设、宗教、区县政府等各管一段。主体利益不清晰, 所有者与获利者不一致, 投入者与收益者也存在着不一致。

四、对福州市非物质遗产传承工作的建议:

针对非物质遗产传承工作中面临的矛盾, 借鉴国际国内经验, 结合实际, 综合传承人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建议:

1、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福州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使福州的广大市民认识到, 保护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是市长一个人、政府几个部门、社会中少数成员的事情, 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职责;保护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是少数人发思古之幽情, 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专业癖好, 不是少数政府部门的特殊利益, 更不单只是传承人的工作, 而是全体社会成员、整个城市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之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城市的包袱, 而是城市不可再生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是“麻烦制造者”, 而是城市精神、社会效益的守护者。作为传承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要举全市之力, 解放思想, 创新思路,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典型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不仅有赖于法律、规划这些外部的强制性, 还有赖于合理利用、适度开发这样的内在的能动性, 有赖于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的矛盾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 要努力寻找平衡点, 妥善处理争取双赢。

2、进一步强化法律保护和规划保护。福州市已经出台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福州地方传统艺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州市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实施意见》、《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一批地方法律、法规, 现在, 一方面要强调依法保护, 落实规划, 杜绝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完善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的法律法规, 为福州市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提供更完备、更有力的法律基础和规划依据。

3、进一步加大政府保护传承人的力度和投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列入政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工作的财政投入, 加大对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的政策支持。

明确非物质遗产传承不以短期盈利、直接盈利为目标, 特别要加强着眼于社会效益、长远效益;探索有利于历史文化发展, 完善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工作内容和标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专家全程参与、部门联合听证、社会广泛参与和传承项目批前公示等一系列程序。

4、进一步创新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的思路。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工作有成绩, 也有缺陷。一个主要缺陷就是“死”, 死守一隅之地, 死保几个据点。在新的形势下, 要进一步增强遗产保护及传承工作的实效, 就必须解放思想, 冲破僵化、教条、保守的框框;打开思路, 有所创新。多开发新的传承地区, 提倡创新传承, 使非物质文化传承具有时代性, 不至于被时代淘汰。

首先创新思路要在彰显上下功夫。

福州有不少很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之者寡, 履之者寥。原因是缺乏宣传。提高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资源的知名度, 发挥这些资源的效益, 需要宣传。宣传本身也要创新思路, 才能达到彰显的实效。除了一般的媒体宣传, 还应当有针对性很强, 形式生动活泼的专题宣传, 应当有更多的公益性宣传。

挂牌立碑, 应当作为彰显的一种重要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挂牌立碑, 不仅使整个城市显示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而且使广大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对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认识。

其二创新思路, 彰显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是办好博物馆。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也是地域代表性文化的汇聚地, 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

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 博物馆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福州市近年来的博物馆、名人故居和历史古迹的建设有了很大进展, 但还要特别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 包括个人, 举办有特色的个性博物馆;在展览理念上, 博物馆也大有创新的必要。

博物馆也要从四个方面处理好自身的定位问题。既要处理好展示、收藏、研究和展览的关系, 解决重展示、收藏、研究, 轻展览的问题;要处理好领导、专家和一般观众的关系, 解决重领导、专家意见, 轻一般观众的意见的问题;要处理好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关系, 解决重学术性轻通俗性的问题;要处理好各类观众的关系, 在展示过程中发现传统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时代立足点。

其三创新思路要在整合上下功夫

科学的、有效的整合必须从实际出发, 必须注重可行性;必须打破部门壁垒, 主体明确, 责、权、利清晰。从大的方面来说, 政府统一规划管理。从小的方面说, 各门类、各门派之间在传承过程中良性交流与科学的、有效的整合, 可以真正起到传承的目的。而不是传承人的唯我独尊, 利益名誉的争夺。

五、进一步研究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是建议在党校、行政学院开设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使广大公务员, 特别是领导干部, 接受较为系统的相关培训, 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 增强遗产保护的法治意识;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基本知识, 诸如真实性和原生性原则、修旧如故原则、最低干预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性原则、与环境协调原则等等;懂得判断涉及遗产保护的行为是否妥当的基本标准, 诸如, 是否合法, 是否符合程序, 是否对遗产本身造成破坏等等。在当前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提高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遗产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二是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小做起、从学生做起。即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讲座, 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增设遗产保护课程, 使遗产保护这项千秋大业与教育这一百年之计有机结合, 真正保证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篇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华夏民族之所以可以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屹立不倒,不仅是因为其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同时还因为其在历史更迭的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在这个历史文化当中,非物质文化则是最具代表性、时代性以及传承性的文化之一。非物质文化通过世代传承而产生的礼仪、风尚以及習惯等在历史长河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着缓慢的发展,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华夏民族世代传承的根基,不但汇聚着华夏民族祖先的为大智慧,并且还不断继续发扬华夏民族的伟大精神[1]。现阶段,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大潮在国内引起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在这样关键的时期,我国各个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正在不断被侵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境也极为困难。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陶立璠曾经提出过:“文化遗产属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的根本,如果失去文化,这个国家与民族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之一,自然就成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提升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所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与传承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基本职责。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保护

通过法律途径不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基本的措施。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作与指导关系。全国各地政府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充实与增加,同时必须要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分工与职责。首先,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其次,必须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这巨大的差异性,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至关重要,各地政府必须要构建一个传承人命名与保障体系,在专项资金当中划拨出一部分进行专项管理。最后,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应的奖惩体系。通过立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工作当中,同时又能够有效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与流失的情况。必须要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规,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能够在法律的轨道上稳步开展。

(二)增加政府扶持力度

1、增加投资,组织活动

要想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度,使得更多的群众能够正确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还欠缺一个有效的载体。这就需要各地政府积极组织社会当中的各种资源,通过积极组织各种宣传范围广、辐射能力强的宣传活动,有效提升民间文化的知名度,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2、协同合作,共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属于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中央、各级政府、地方文化机构、宣传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的专家进行协同合作,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认识。此外,还应当及时、主动发现并利用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传承规律,通过不断的积累、积极的探索,寻找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2]。

(三)科学利用,开发旅游产业

旅游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当中能够得出,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比如我国景德镇瓷器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地方手工艺品都是旅游购物当中十分热门的工艺品。从某种特定的层面来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因为旅游产业的带动,使得其功能能够得到良好的延续,生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科学的利用,旅游业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为良好的生存条件与空间。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在不断重视文化多样性的当今社会,保护并传承形式丰富的文化基因,不断健全我国的文化基因库,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致敬,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文化事业的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凌燕,柳建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法律思考——以福建省为主要分析对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201-202

[2]吴平.传承场域重构语境下非遗多元保护主体与合作共治——以贵州黔东南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04):419-420

篇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情况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月上旬,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政协副主席李美林的带领下,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一是内容丰富,分布广泛。据调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主要分为: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有四脚龙舞等民间舞蹈和剪纸等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主要有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铜制品錾画工艺、丰镇月饼、隆庄月饼暨隆庄干货系列等民间食品工艺以及刺绣等民间工艺。另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主要有隆盛庄六月二十四庙会等。

二是喜闻乐见,群众喜爱。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丰镇月饼,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味和繁多的品种花样,并通过成立丰镇月饼协会和注册商标,成为中秋节馈赠好友、探亲之最佳礼品,是我市的独特民间小吃远销全国各地。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明。如四脚龙舞,起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至今已有244年的历史,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2009年被自 2 治区政府审批为内蒙古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如隆庄六月二十四传统庙会,以它历史悠久、名目繁多、构思精巧、造型朴实、形态多姿的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着区内外数以万计的民众游人客商,2007申报为内蒙古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也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技艺精湛,知名度高。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形成了一批在区内外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品牌项目。如北派墨玉制作工艺,它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当地独创的一门石雕影雕艺术。它在继承、改革、发展、创新上进行了重大突破,注入更多、更高的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加高贵、优雅,艺术品味更浓,档次更高。曾多次参加北京、天津、上海、广交会等会展,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收藏于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和内蒙古政府礼堂、乌兰夫纪念馆等处。同时还远销国外10多个国家,受到国外艺术家和收藏爱好者的一致青睐,享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如果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从整体上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我市仍存在社会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的现象。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投入的、短期内没有回报的基础性工作;认识不到不能以通行的市场化观点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一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到是否有开发利用价值,是否能赚钱,而不是深入细致地、脚踏实地地做好普查、抢救工作。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都设立在文化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由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多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针对普查、申报、保护、传承各个环节制定目标和计划;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没有开展;全面深入的群众性、社会性的普查工作没有展开,概念不清、家底不清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是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普查到挖掘提炼,从人员培训到资料整理,从规划保护到抢救利用,都需要资金作支撑。

四是文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越来越少,传承者和受众群体均出现明显断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不能 4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要求,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具有一定影响,而年轻一代大多对其不了解、不熟悉,更谈不上热爱和保护、传承。

五是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之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学科之间必须协同配合;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力量,让广大群众自觉担负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尚处于观望状态。

三、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政府责任,完善保护机制。建议市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来抓。要成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文化部门牵头、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保护措施。要借鉴外地 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加强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的方针,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保护和抢救。首先,要组织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普查。其次,要实行分级保护制度,逐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明确实施保护的单位及各自权利,落实各自责任。第三,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收集、建档,整理成书或摄制成光盘,形成资料库,作为地方文化史、艺术史、民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三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与事业协调发展。首先,要继续增加投入,政府财政应划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其次,要设立丰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争取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接受我市企业、个人和各界人士的捐赠,所募的捐款全部用于抢救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要大力发扬文化产业。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依靠民力,启动民资,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我市非物质 6 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对从事演出的专业文化团队,市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鼓励他们通过出售冠名权、有偿宣传、有价票证等形式,筹措研究和发展经费。

四要注重培养和使用专门人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开发的研究。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职能部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岗位,调配专业人才负责此项工作。要引导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社团组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要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把技艺传给后辈,培养接班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要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保护和传承队伍。要支持民间艺人在创新题材、开拓市场上狠下功夫,使一些具有较大生存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五要举办各种传承人培训班,它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切实得以保护和发展?传承人的存在是关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和源。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我市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队伍,重点和优先考虑一些濒危项目的传承的培训。如铜制品錾画工艺、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等。同时每年给传承人发放一些生活补贴费和举办培训班时的培训费,在提高传承人待遇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传承积极性。

六要加大宣传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营造良好 7 的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普及保护知识,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群众对本地民间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认知度,培养新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适时表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增强从事此项工作和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我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既丰富学校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培训与理论研究。同时建议职能部门尽快组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展览,投资修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馆,作为宣传丰镇优秀历史文化的窗口。

丰镇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

2010年9月29日

主题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调研报告

抄送:乌兰察布市政协办公厅、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族宗教和文史委员会;

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存(2)。

篇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对上海传统小吃制作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上海有两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鲜得来”。“小常州”排骨年糕选用常州、无锡等地的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煮熟后,放在石臼里用榔头反复捶打,待捶打至米已无整粒后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块已经氽过的排骨,再入酱汁油锅中煮氽。

吃时,洒上五香粉,则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

这种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与红酱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浇上辣椒酱即可。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上海市的曙光饮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鲜得来”点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薄荷糕,糯米粉里拌着些许的薄荷粉,点缀着红绿丝。条头糕,糯米粉糅合细沙(不是裹着细沙,而是两者揉在一起)做成长条状,油炸了之后更好吃。

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起来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生煎用的是半发酵的面粉包上鲜肉和肉皮冻,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

南翔小笼驰名中外,已有百年历史。初名“南翔大肉馒头”,后称“南翔大馒头”,再称“古猗园小笼”,现叫“南翔小笼”。大肉馒头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还根据不同节令取蟹粉或春竹、虾仁和入肉馅,每只馒头折裥十四只以上,一两面粉制作十只,形如荸荠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

上海人对馄饨的大小分的特别清楚。上海的三鲜馄饨也有别于无锡的三鲜馄饨。馄饨馅并不是鲜肉、开洋、榨菜制成的馅心,而是纯肉的。所谓三鲜名堂皆在汤里,蛋丝、虾皮、紫菜此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

干点配湿点,这是平常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点心,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个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和面条一起拌着吃。海棠糕它的外层是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模子的形状象海棠花,故得名。

擂沙圆是上海乔家栅点心店的风味名点之一,已有7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楼一带有一姓雷的老太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汤团取名擂沙圆。

重点介绍梨膏糖,这不仅是很多来上海的外地人必须买的名特产,也是很多老上海赞不绝口的名小吃,它不仅口味甜香,而且具有止咳化痰的药用功效。而这看似普通的一块糖,制作起来讲究可真不少。

先说熬糖工具,创业与清咸丰三年的梨膏糖,留下了很多老工具,现在师傅们手工制作时使用的老工具,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现场操作的徐师傅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紫铜锅、红木糖板、红木方盘等就是百余年前的老物件。不用紫铜锅,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工具讲究完,这制作手法上更复杂,洗药、选药、熬药、搅拌„„每一环节都是关键。“熬药的温度变化、时间顺序都要精确,熬久了焦糖味会盖过药材味,失去松散口感。所以火候掌握考验师傅功力。另外,下雨天要熬得干一点,糖要无论怎么搅拌都有光感,不能像芝麻相„„这都是师傅的经验。” 据说,纯手工制作出的一块梨膏糖要三四天,而质量是否上乘,光凭师傅的手感。这个没五六年功夫绝对做不来。

“熬糖就像练功,功夫到自然能熬出一锅香甜可口又药香飘溢的好梨膏。”

也正是由于梨膏糖传统工艺制作复杂精细,2009年,它被评为了上海的“非遗”项目。不过,作为市场效益还很不错的名小吃,会手工艺的人却不多了。

1956年公私合营后,当时上海仅剩三家梨膏糖制作老字号永生堂,德00堂、朱品斋合并成立了上海梨膏糖食品厂。现在,当时三家老字号传承人已经有两位过世了,现在会这项传统技艺的人很少了。

其实,为了传下这门老手艺,上海梨膏糖食品厂的师傅们没少费心血,从厂里挑外面找,但是愿意学的人不多,即使有人愿意学,也嫌太苦,半途而废。

就熬糖这一步,就需要在炉子前站两个小时,夏天的时候非常难受。这期节,还要单手提起五六斤的锅,不停地搅拌,到最后滑糖的时候要一气呵成,很多男生都体力吃不消。

据说,在熬糖的时候,飞溅出的,温度高达140度的糖会经常弄伤手,但滑糖弄不好也会被烫伤,而溅到衣服上的糖汁,用洗衣粉也洗不掉。

现在特别对食品安全要求高了,口罩、帽子、手套都要带上,换到了天热时节,那可真是不舒服。学手艺,师傅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勤学苦练,吃不了苦,学成时间长,最重要的是待遇不高,所以没有什么年轻人愿意学。

现在很多老师傅都退休了,对于未来梨膏糖制作工艺的传承,师傅们愿意有人能真正喜欢来学这门手艺。

篇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徐 杰

一、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建设文化昆明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包涵了各种民间传说、表演艺术、传统体育与竞技、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人生礼俗等及其表现过程和表现空间。作为对昆明历史、人文、社会、民族发展特定角度的反映,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维系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形式,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也是体现昆明多民族边疆城市特色的生动见证。作为历经千百年时间洗炼流传至今的人类文明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相应的精神愿望,真实地反映当时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及感情诉求,生动表达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性格气质,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信仰,不同地域人民的风俗习惯,正是通过这些特殊的文化标记得以体现。这些产生于民间,繁荣于民间,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无论其价值观念还是表现形态都与人民大众有着密切的联系,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因素,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文化昆明、品质昆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继承和宏扬昆明多民族文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建设新昆明过程中,重视对各民族几千年文化深厚底蕴、深刻智慧的继承和宏扬,唤起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不仅能推动文化记忆和活态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牵涉到文化、民族、宗教等很多方面,很多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工作,也是一项开展时间不久的工作。应该说,在这项工作上,昆明、云南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下发的国办发 [2005] 18号文件《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是在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开展的第一个重要文件。但是,在昆明,早在此之前二十年的1985年,由原中央乐团的作曲家田丰在昆明安宁市创办的少数民族文化传习馆,试图以“传习”的方式保护传承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就已经开创了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先河,虽然当时人们还没有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个概念。尽管田丰梦想的“云南民族文化保护区”在艰难中拼搏四年之后破产了,但田丰首倡的这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却使昆明成为了以传习方式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工作的先行者。

2004年,著名音乐人陈哲在我省兰坪县建立的普米族文化传承小组——“兰花1号”成为国家“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唯一试点单位,也是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政府视野,引起社会关注的标志。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在国务院2006年8月《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的文件中,又专章强调了“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显示了国家对这项工作的日益重视。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

按照国办[2005] 18号文件“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要求,昆明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入手,全面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04至2005年,全市14个县(市)区内共开展调查项目732个,调查村寨2148个,被调查人数3843人(次),同时在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5年,昆明市在完成县级普查的基础上形成各县(市)区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名录11类790项,经过专家审核,市政府以《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昆明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项目的批复》批准了11类共318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200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昆明市以阿诗玛、洞经音乐、昆明调、滇剧、花灯、乌铜走银等为代表的12个名录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昆明市政协多次对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视察,听取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政协文史委和有关单位合作,就“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等若干问题”进行多次研究讨论,并形成提案。

2007年6月7日,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前,《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市文化馆正式挂牌,标志着昆明市拥有了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权威机构。尔后,全市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8年6月14日,在纪念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的同时,昆明对全市122名民间艺人授予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08年7月16日,在“2008’中国(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暨旅游文化商品博览会”上,全国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示范基地暨原生态文化传承体验基地正式签约落户昆明安宁市太平镇。这是对上世纪90年代著名作曲家田丰创办“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悲剧式失败的最好延续与继承。“非遗基地”由恢复“田丰云南文化传习馆”、“田丰纪念馆”两个部分组成,包括云南原生态文化一条街、原生态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原生态文化艺术休闲基地以及茶马古道遗址,预计2010年建成后,将邀请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坐镇“非遗基地”,形成一个对内传承,对外交流的基地。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个由国家文化部投资建设的“非遗基地”,标志着昆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08年10月9日,昆明市政协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案》,从做好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机制、制定地方法规、保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适时全面普查、培养专门人才、保护好传承人和文化生态区等8个方面提出建议。2008年12月30日,昆明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昆明市人大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决议》。《决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传播方式正受到严重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刻不容缓。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保护意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得以传承和发展。《决议》要求,市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统一联动和协调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与现代新昆明地位、作用相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制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2 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纳入地方文化发展纲要,制定近、中、远期规划,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制定保护规定,采取有力措施,突出保护重点,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2009年,宜良县率先成立了我市第一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2009年2月13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昆政发 [2009] 7号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保护、管理、利用、研究、传承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拨出专项保护经费70万元,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市、县(区)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组织传承人开展教、帮、带、传等形式的文化传承活动,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学内容,对其进行传播、传承和弘扬。

2009年8月,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我市晋宁县的晋城圣贤画、官渡区云子(围棋)制作技艺、禄劝县羊毛花毡印染技艺、嵩明县汉族刺绣技艺等6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截至2009年底,我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项、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保护名录19项,市级保护名录343项(含传承人),并完成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上报国家级名录4项。目前,我市已编辑完成了《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库,收藏、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数百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

如上所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政府的提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认定、登记和申报等工作,仅仅是这项工作的开始。如何结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发掘、弘扬昆明在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优势,促进文化昆明建设,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长期课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昆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其核心元素——传承人,在现代社会城乡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受到越来越大的来自各方面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亟待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由于现代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巨大变化,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等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自然人为载体的传承活动在今天受到巨大挑战,其生存状态日益艰难,传承环境不断萎缩,传承活动日益衰退,一些民间艺术不再被人欣赏,有的传统习俗在慢慢消失,一些传统工艺生产规模缩小,市场萎缩,处境堪忧,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后继乏人,传承活动缺乏足够的社会环境,主要是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支撑。

一部分民族民间文化能以更新鲜的面目走入现代人的视野,在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中实现开发式保护吗?以我省目前一些成功的文化产业案例来看,回答是肯定的。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宜科领衔的纳西古乐、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的海菜腔通过恰当的市场运作,激发了蓬勃的生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也产生了大批后继者。对这一类型的文化遗产来说,保护与传承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另外,一些民族手工技艺可以通过一种文化的陌生感对年青一代所产生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年青人投人其中,这对于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对于传承好、利用好传统文化,推动和发展文化产业,都是积极的现象。

然而并非所有民族民间文化都可以走向市场。即便是某些可以进行开发的项目,也应该以文化的保护传承为第一目标,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认真的策划。一些地方倡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实施“生产性保护”,但应该强调的是,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 3 性保护简单地理解为生产,也不应将传承与产业化、商业化的概念来兑换。目前的现实是,面对现代化和整个社会的快速转型,一方面,一些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商品化的侵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滥用和过度的开发又使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会流于肤浅和产生异化。例如,我市一些已经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的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因为缺乏相关的扶持或无明显的市场效益而后继无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而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观念主导下,某些地方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旗号,热衷于把一年一度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发演绎成“天天是节日”的“文化品牌”;旅游景点日复一日地为游客表演少数民族的婚礼仪式、生活习俗则已经成为几乎遍布全国的通例,以这种方式来开发遗产的结果和对现实利益的过度追求,只能使文化丧失其原有的品味。

另一部分无法进行开发式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当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中无法体现其原有的价值,但却是民族文化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这部分文化遗产怎样先做好静态的保护工作,再考虑其传承问题,使之适应今天社会的需求,成为文化昆明建设中最鲜活的内容,这些都需要政府的介入,尤其是经费的投入。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另一方面严峻的现实情况也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政府的重视。据昆明日报记者2008年对我市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情况的调查,被政府授予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民间艺人中,绝大部分因生活无着而贫病交加,面临无法将技艺传承下去的危险;加之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在边远农村,很多都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每年都有身怀绝技的传承人离世,如果不对他们实行抢救性保护,其技艺将面临失传。

令我们欣喜的是,2009年12月3日,昆明市文化局就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情况进行通报,其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是,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昆明已争取到财政对部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人的生活补助,54名传承人,从2009年起每人每年有2500元传承人生活补助。另外,投入20万元,利用市文化馆桂香楼建立的“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已基本完成布展,预计2010年1月开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需要大力宣传、大力扶持的工作。课题调研中所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所面临的复杂情况使我们深深感到,对我市目前已经进入保护目录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尽快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若干意见的精神,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首先是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承人的抢救与保护的工作力度,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让老百姓对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有自觉的保护意识,让全社会都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做好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根本之举。

篇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在湖北襄樊举行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9次会议, 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6个国家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对古村落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开展讨论。与会专家认为, 社会发展不应离弃传统文化价值, 经济开发应与文化保护同行。显然, 当前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是可喜的。但是, 现实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 要全社会自觉地形成保护意识还有一定的距离, 要提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许多客观因素都存在着障碍。

首先, 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认识不够。当前, 许多地方领导只重视发展经济, 忽略文化, 缺乏对文化认识的深度, 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 物质富裕了, 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发展。诚然, 文化需要以物质为基础, 但是物质又以文化为促进,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是无法分割、无法孤立的, 所以这种只重视经济, 忽视文化的思想认识是片面性的。我们应该两手抓, 一手抓经济, 一手抓文化, 使地方经济和区域文化平衡健康地发展。

其次, 是社会对文化的破坏。第一, 社会对文化的破坏主要是因为社会体制的不合理,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矛盾产生战争所引起的, 这样的破坏和损失是相当巨大的, 甚至会造成一个时代文化的断层, 无法弥补。中国文化历尽沧桑, 始终传承不绝, 具有顽强的再生力, 无与伦比的延续性。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不曾中断的古老文化。第二, 由于集权统治者为了统治政权和维护上层建筑的利益引发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 如封建时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现代的“文化大革命”无不是对文化的严重破坏, 甚至使一些文化灭绝。那些看不到的间接的破坏更是让人扼腕叹息。

再次, 是文化自身的矛盾性。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时间检验传承下来的, 可以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但是随着人类科学的快速发展, 现代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矛盾越来越多。我们在这种矛盾之前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如何保护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做到存精华、去糟粕;取优秀, 摈不良。不要概而要之, 也不要概而弃之。

因此保护好文化遗产任重道远, 不仅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 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的社会环境, 和一个有序的文化氛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文化是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形态存在的, 两者密不可分, 前者基本是“死态”, 后者基本是“活态”。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其中非物质文化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 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 (一) 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二) 表演艺术; (三)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四)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五)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的情感, 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往往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 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等。

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我国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但在变迁的步伐中, 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古民居以及周边的环境, 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现存的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文明的结晶, 反映了当时的文学、艺术、建筑、伦理和风尚, 显示了我们的历史脉络和传承关系。这些文化遗产都应该妥善保护、竭力抢救, 因为这是我们今后生存发展的文化原因,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明内容。

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理应得到重视和加强, 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内容。当前, 农村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传统乡土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处于关键时期,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原则和出发点。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台一系列措施, 主要实施内容包括下列9项: (一) 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 全面普查, 摸清家底, 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 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标准, 经过科学认定后, 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 (三)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 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四) 建立文化传承人 (传承单位) 的认定和培训机制, 通过资助扶助等手段, 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五) 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 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同时, 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 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 (六) 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推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七) 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八) 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 (九) 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培养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大众性和世界性, 又有着独特性、地域性的普遍与特殊性文化。在保护非物质文化中, 我们必须从维护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的高度, 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国家文化主权的高度, 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将伟大、丰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继续传承下去, 并让其闪烁出更璀璨的光芒。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传承和保护这一精神财富是我们现代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新编》.

[2]《中国文化的特征》.

[3]《中国文化报》.

上一篇:形式与政策论文《反腐倡廉》下一篇:班级团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