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路径风险与优化对策

2022-09-19

1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 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 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但是,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 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及相关档案资料库, 这样更方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路径保护的风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虽然提高了保护效率, 创新了保护模式,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传承和发扬。但是不可避免的, 数字化保护属于新兴的保护模式, 这是对传统保护方式的创新, 必然就带来了许多保护上的风险。

2.1 数字化技术风险

在进行数字化保护时, 要对现有的非物质化文化遗产进行录入和采集。但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完全保证在采集和录入过程中不会产生问题, 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得以完全正确的采集。同时当前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技术没有统一, 使得数据库之间不能相互兼容, 难以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共享和整合。在储存后, 民众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访问时却没有有效连接, 导致访问信息常常出现反常和错误。而且数字化技术是依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软件上, 当前IT行业发展迅速, 致使其软件更新换代快, 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呈现稳固的保护周期。而且软件的更新换代快, 造成的维护费用、保护成本也随之提高。

2.2 知识产权风险

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保护领域的广泛应用, 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造成了冲击和破坏。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储存时, 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将会流失。同时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对数字化保护时, 对数字化录入和采集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定位相互矛盾, 有的地方借用保护的名义发展经济, 对录入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进行开发和利用。出于功利的目的进行保护和采集, 这就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知识产权和现有的知识产权之间的矛盾。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优化的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来自技术、知识产权和文化等方面的风险, 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重新定位, 积极解决所要面对的首要风险, 成果找到数字化保护优化策略。

3.1 加强科学技术研发

对数字化技术, 投入更多时间和资金研发, 建立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首先以科学手段论证和提炼可以永远传承和坚守的文化遗产基因信息的核心元素, 如文化遗产的图形符号、典型纹样、时代特征、色彩体系等民族文化基因, 以保证民族文化DNA的正确传播与传承, 利用图形特征或语义特征创建一种准确、快速的图形图像检索方法, 来达到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准确检索、高效调用的目的。其次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对储存信息的数据库进行开发,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数字化领域的信息共享和更准确的搜索定位。最后建立规范的采集标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录入上, 保障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积极参考国外先进规范的录入标准, 制定适合我国历史文化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体系。

3.2 加强知识产权意识

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规定,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录入和采集时, 对应该保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进行保护, 防止其数据泄露。同时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 在实施数字化过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和保护单位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防止相关信息的泄露和扩散, 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3.3 加强传统文化的辨别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部分, 注重对其辨别。数字化保护严格遵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规定,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保持其原生态、本真性。同时在数字化保护时要树立“以我为主”的理念, 对其中内容的创新上, 要在维持原来面目的前提下进行, 不能为了迎合现代发展特征就肆意破坏和肢解非物质文化, 任何意义上的曲解和随意篡改都是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践踏。

4 结语

综合上述, 通过数字化路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进数字化能更方便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纠纷、传统文化流失等多方面的风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造成冲击, 但是随着日后科学技术更加发达, 保护意识更加健全, 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形成有利推进,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更加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路径研究后, 发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着数字技术、知识产权、传统文化流失等诸多严重影响数字化发展的风险。本文通过对数字化路径的探索, 创新性地提出加强科学技术研发、知识产权意识、传统文化辨别等策略, 达到对数字化路径的优化, 从而实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

参考文献

[1] 闰华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 (4) .

[2] 王明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风险与路径反思[J].文化遗产, 2015 (3) .

上一篇:高职英语课程评价机制研究——基于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下一篇:运河堤防的管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