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开发对策探究

2022-09-11

一、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简介

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 淮河上游, 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 两山首尾相接, 连成一体, 蜿蜒于豫鄂边界, 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信阳有着8000多年的历史,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绵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此交融, 形成了信阳独特的人文环境, 素有“北国江南, 江南北国”之美誉。子路问津处、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都在信阳, 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 这些为信阳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土壤, 形成了多种多样且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圈。

据统计, 信阳现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项, 即罗山皮影戏、信阳民歌、光山花鼓戏、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8项, 如光山花鼓戏、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商城花伞舞、火绫子、大鼓书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3项, 如信阳剪纸、固始柳编、息夫人传说、民间歌谣、司马光砸缸固始、放河灯、元宵节送灯习俗等等。

信阳特定的山区环境、气候类型等因素决定了信阳歌舞、音乐、采茶技艺及与水稻种植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较为充分。同时, 作为革命老区, 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始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一些红色元素, 如在革命斗争时期, 为了宣传大别山人民在恶劣环境下、残酷斗争中的革命精神, 号召激励大家继续前进, 信阳最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民歌逐渐发展为“长工歌”、“穷人调”, 先后涌现出如《八月桂花遍地开》、《红旗插遍大别山》、《送郎当红军》等唱响全国的曲调。

如此丰富的资源既背后承载的既是信阳的历史、信阳的传统, 也具有一定的产业价值, 必将助力经济的发展, 结合当下实际, 合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

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信阳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 大多根植于世代积累的厚重的豫地楚风文化, 体现了大别山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理想情感。其传承与保护在近些年来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 传承人老龄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即传承主体, 掌握着具有传承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 他们最具能动性, 处于核心地位,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是根据前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公布的情况, 经过计算后可以发现, 到2018年, 前四批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到了78岁,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明显。信阳传承人年龄结构同样以中老年为主, 其技艺熟练水平、对文化底蕴的认知深度不容质疑, 但不可忽视的是, 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不仅带来了断代危机, 同时由于年龄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对社会发展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新事物接受程度, 这也是公众对多数非遗项目不感兴趣、认为其内容和形式的陈旧的客观原因之一。

(二) 传承动力缺乏

传承动力是引发和维持传承人技艺传习行为, 推动传承人从事技艺传习的内在力量。通过调查发现, 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多是因为自身对项目的崇拜和热爱而传习技艺的, 因家族责任而传习技艺的也占很大比重, 传承人耳濡目染, 受父辈或师傅的熏陶, 对所从事的项目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 将技艺传习至今, 这是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动力。

但是, 由于资金经费困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模式岌岌可危, 比如大多信阳民间社团的生存模式大多是白天排练, 晚上免费演出, 偶尔赚一些出场费, 远远满足不了社团的运作经费和演职人员的生活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市场。在这种惨淡的现实面前, 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艺失去了继承下去的信心, 渐渐没有了传承的动力。

(三) 民众参与意识不强

虽然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一股浪潮, 但基本上还只限于学术研究很小的一个范围内, 保护方式还处于被动状态。在乡村城市化, 城市趋同化的演变中, 信阳如泥塑、皮影等曾经活跃在人民生活中, 点缀着乡土生活的非物质文化日渐式微;工业化的进程、机械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冲淡了传统手工艺小作坊, 依附于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和情感诉求之上的非物质文化很难融入当下的生活中;加之当下声光电媒对民众休闲生活的影响, 传统的如民俗活动、口述文化等休闲方式失去了吸引力, 民众渐渐失去了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因此, 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速度和覆盖面方面还是受到很大阻碍。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非常脆弱的, 它仅仅靠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某个原因就导致传承断层或流变, 加之时代的发展, 保护与传承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这对我们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开发利用

任何文化都必须与时代结合, 否则只会慢慢衰老和死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文明社会的结合和渗透是无法阻止的, 对其进行商业的开发利用也无可厚非。由于其“活态流变性”,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利用, 商业化不仅不会毁掉文化, 还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因此, 我们需要拓宽思路, 用灵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使其记录和保存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死掉的躯壳。结合当代文化交融的背景, 笔者试图找到适合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模式, 将开发与传承结合起来, 或许是实现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转型的一个突破口。

(一) 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就如大多数人不会仅为了一项民俗文化或一种歌舞表演远赴千里一样, 单一、零散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同一盘散沙, 很难形成产品规模, 需要的是以地域为依托, 将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整合, 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总体文化。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大别山区的地域特征, 数量众多、互补性强, 可以运用这种集合开发的模式, 通过将资源的内容、形式相互整合相互补充, 丰富产品项目, 做到山水文化艺术的全面结合, 起到资源彼此带动、客源彼此分享的目的。如信阳有着信阳民歌、罗山皮影戏、光山花鼓戏、商城花伞舞等多种传统音乐、舞蹈、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这些因素相集合, 以节庆、演出、活动等为载体, 开发出系统性强、趣味性强的非物质文化产品, 形成具有信阳特色的文化活动, 不但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承与传播, 增强文化吸引力, 还能有效带动信阳经济的发展, 实现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二) 主题形象的塑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设计和对外推广要体现其个性和特色, 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产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使人们提及到我们的文化产品时, 能够形成一种直接而感性的认知, 因此, 有一个鲜明形象的主题尤为重要。如国内外很多地方都有着包含一定意义内涵的主题街区、园区, 北京南锣鼓巷、重庆磁器口、扬州东关街、开封清明上河园等等, 这些主题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一种生活方式的积累、一种时尚元素符号、一种感召力量的体现1, 它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体现, 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以此为主题直接展现, 文化商品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发。就拿开封清明上河园来说, 它是一座大型宋文化实景主题公园, 以画家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 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 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 集中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在清明上河园可尽情欣赏汴绣、木版年画、官瓷、茶道、纺织、印刷、面人、糖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可以看到很多民俗表演, 如杂耍、杂技、皮影等, 一切文化活动都围绕着《清明上河图》这个主题展开, 通过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方式, 将开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传播出去, 在开发与传播的过程中, 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信阳也有开发出类似于以上主题文化产品的条件, 信阳著名的美丽乡村——郝堂村, 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从2009年开始该村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发展乡村旅游,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出目前来看, 郝堂村的开发基本还集中在各种自然景观上, 如果在乡村旅游的基础上, 结合郝堂村荷塘、徽派建筑、自然农家特色的主题, 将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合起来, 如搭建古戏台、设立茶坊、开发手工艺纪念品、发展饮食文化, 不仅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还能提高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促进其更好地传承。

(三) 加强非遗产品的体验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化的特征, 常常以动态的方式向世人展现, 因此我们在保持其观赏性的同时, 还要注重其体验性, 要将可观、可视、可听与可参与性充分结合。想要让受众主动参与非遗传承, 提高非遗的吸引力, 就应该营造全方位的体验情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中, 不仅要让受众看到已完工的产品, 如一杯信阳毛尖、一场皮影表演、一份信阳传统美食, 还要让其体验到制作的过程, 了解背后的历史和内涵, 如信阳毛尖的采茶制茶技艺、罗山皮影的起源历史、信阳美食的研制过程等等。同时, 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满足现代人的观赏需求, 如结合当下全息投影技术, 集科技、文化、娱乐于一体, 全面调动听觉、视觉、触觉, 最大限度地扩展空间, 充分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体验欲, 让受众有全面立体的空间感, 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不再老旧, 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一次次活生生的参与和体验, 满足“求新、求乐、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的精髓, 是一个地区、民族乃至国家的无形财产, 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 不断积累而传承下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 它在传承中是多元的、变化的, 是一种可“流变”的文化。在这种背景下, 探讨现存的不足, 找出合理的发展对策,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明确的一个方向。本文以河南信阳为例,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问题作出一定探讨, 为促进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以丰富和深化这一领域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开发利用,信阳

参考文献

[1] 陈来生.世界遗产在中国[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6:01.

[2] 王承训.信阳文史[M].信阳:信阳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 2004:09.

[3] 张帆.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N].中国文化报, 2017-01.

[4] 王凤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上一篇:水文信息化技术在水利防汛中的应用下一篇: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误诊原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