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探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到自身产品的质量问题,因为其与自身的发展和整个供应链密切相关。企业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水平,才能够在大环境之下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从长远角度考虑的必然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质量管理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面质量管理探究论文 篇1: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探究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常见的几种病害现象进行了论述,常见的病害现象有裂缝、松散、水损坏、推移、泛油、波浪以及车辙等众多问题, 这些常见病害基本上构成了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 本文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结合实际工程状况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措施

0.前言

沥青路面的特点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施工周期短、噪声低和易于维修等众多优点,因此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此会带来众多的病害,在“ 白改黑”以及公路交叉口等交通密集处出现的病害尤为严重。

1.病害类型及病害产生的原因

沥青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是在几年内都会出现多处或大面积的水损坏、车辙、裂缝、沉陷、推移、坑槽、波浪、泛油、拥包和松散剥落等公路危害现象。下文针对这些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几项危害的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1裂缝

裂缝的主要类型包括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两种。其中纵向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地基和填土在横向的不均匀性,尤其在旧路基拓宽的相关地段,在这些地段,土质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以及压实度控制不够严格,在有表面水渗入的情况下,这些地段往往很容易成为纵向裂缝危害的高发区。横向裂缝的产生原因是公路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较为严重的疲劳裂缝,疲劳裂缝随着时间的增长进而造成了沥青的老化现象,而且沥青面层的抗裂缝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温度裂缝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1.2水损坏

造成水损害危害常见的主要内在原因有下面几项:a.路面的排水系统建设不健全;b.路面施工压实度不足;c.路面产生离析现象;d.集料表面粉尘太多。此外产生危害的主要外在原因有,交通量、降雨量以及路面排水系统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最近十年来,我国公路上行驶的重载车辆以及部分超载车辆的数量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水损害所能造成的危害是,使路面裂缝的产生,并且呈现扩展的趋势,此外路面在开裂破损后,雨水很容易因此下渗,进而产生冻涨、翻浆等水破坏现象,此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养护和维修,公路的破损面积会在此基础上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

1.3路面推移

路面推移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下面几项:基层施工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透油层洒布质量以及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

1.4泛油和油斑

泛油和油斑病害主要是由于混合料离析原因产生。当混合料发生离析现象时,粗集料和细集料会被集中分布在铺筑层的某些位置,从而造成沥青混凝土分布不均、混凝土配合比级配偏离设计的实际水平,因此混合料没有达到应有的设计粘接力水平,路面推移现象因此产生,与此同时,混合料的不均匀还会引起集料和沥青分离的现象,于是沥青在公路某个部位集中进而形成泛油和油斑现象。

1.5车辙

公路受到长期荷载的作用,公路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粘结力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从而导致路面推移现象,路面推移现象严重时会造成壅包和波浪等破坏现象。此外,大型化车辆的行驶和严重超载也是车辙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公路病害相应的预防措施

2.1裂缝

①要在产品生产前,对工程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尤其是沥青做相应的试验,并且严格按照《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的具体要求,并且依据工程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以及道路的具体等级选择合适的沥青类型。②选择合理的施工组织方式,避免冷接缝。在进行冷接缝的处理时,严格控制沥青路面铺垫的相应的松铺系数,在路面压实后,要充分保证接缝结合位置保持相对的紧密性和平整性。

2.2水破坏

①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中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水因素。统计显示,现实工程中有大量的路基危害都是由于水的侵蚀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做好相关的路基排水工作,进而构建形成良好的路面排水系统。

②选择合适工程实际状况的混凝土类型。在沥青面层各层的铺设过程中,施工方应该选择使用小于5%空隙率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

③选择使用品质优良的沥青材料以及相应的抗剥落剂,进而达到增强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的目的。

2.3路面推移现象

①加强对路面基层相关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这是提高基层平整度,并且有效防治病害的重要条件。

②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超载车辆的行驶。在重荷载车辆的重复作用之下,特别是在一些车辆突然启动或刹车较为频繁的叉路口以及转弯处的沥青路面发生路面破坏的几率很大,而且在这些地区推移、裂缝现象也会十分严重。

2.4泛油和油斑

泛油现象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沥青用量过大,因此在进行沥青材料的配合比设计阶段要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试验规程确定并且选择最佳的油石比;同时,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师批准和要求的配合比进行公路的施工工作,任何人不能对生产中的配合比进行随意的改变。

2.5车辙

可以通过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措施解决这种状况。通过对近几年来,工程实例上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公路路面铺设过程中的采用,是一种可以有效防止或延缓路面产生车辙的方法,此外防止路面车辙的产生还要严格控制车辆超载现象。

3.改进施工工艺

3.1在路面基层铺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相关的透层油浇洒工作

从而起到防止水分下渗和加强基层与面层联结的目的,防止层间分离现象的产生;此外还要采取一定措施保持基层的含水量,进而加强基层强度的保持和产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相关品 种以及标量的乳化沥青。要在浇洒后的沥青后喷洒一定量的细粒料,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车辆在公路上通行时将沥青表面的油 层粘起,进而引起环境的污染。

3.2施工温度是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温度是贯穿沥青公路施工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进行温度的量测记录。施工温度过低、沥青路面很难成型,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然而如果油温过高,铺设的沥青就会出现老化现象,粘结性进而大幅度降低。沥青温度在104℃ 到106℃时较为适宜。在油路面施工时,室外气温不应低于+5℃。

4.小结

在沥青公路的铺设过程中,面临着例如裂缝、松散、水损坏、推移、泛油、波浪以及车辙等众多质量危害,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各个方面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并且改进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而能保证公路的质量的实现。 [科]

【参考文献】

[1]张肖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J].公路,2005,(2).

[2]李荣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探究[J].民营科技,2012,(5).

[3]方由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

[4]殷浩,闫奕龙,李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作者:胡静

全面质量管理探究论文 篇2:

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到自身产品的质量问题,因为其与自身的发展和整个供应链密切相关。企业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水平,才能够在大环境之下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从长远角度考虑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将主要论述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并且根据中小型企业在各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型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于这一类型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中小型企业;应用

市场上各类商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很多商品属于买方市场,所以人们能够在众多商品中任意挑选。在此基础上,人们挑选的标准也逐渐从价格低廉向高质量方向转化[1]。中小型企业如果想要在众多的竞争者之间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做好产品质量把关的工作。因此,现在企业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产品的质量,而为了能够使质量的水准提升,就必须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来实现。

1.全面质量管理

产品的质量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需要与有效的质量体系相结合,用户能够利用这种方式获得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指引下,一个组织或机构将会以质量为核心,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且其本身的社会收益达到长期发展的需求,这种方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

1.1全面管理

全面管理中的“全面”体现在管理的全过程、全企业和全体成员上。全过程管理要求从产品生产开始一直到最后的产品发布都需要严格的要求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的起步在于产品的设计环节,在设计之后会进行一系列的采购、生产和检测等过程,这些过程中质量是否把控到位需要通过最后的市场销售情况和售后情况来体现[2]。对于这部分工作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能够将管理的职责放到管理部门之上,而是应该让各个部门甚至是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工作之中。每一名员工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产品的质量中,能够有效的防止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认真的落实好每一道生产环节。

1.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应该明确质量的主体,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工作的质量、设计和创造的质量均包含在内,设计和创造通常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上文也强调了质量管理的全面性需要通过一开始的采购和设计环节一直贯彻到最终的销售和售后等环节。因此,应该认识到一个好的产品需要通过制造和设计的过程作为基本的保障,而不是通过后续的检测和筛选来获得的[3]。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同时应该秉承着客观的态度,通过数据分析来获取客户需求,按照PDCA循环办事。

2.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停留在“事后检验”阶段

质量管理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分别是指质量检测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但是目前有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只是注重第一个阶段,即“事后检测”阶段,而忽视了预防和设计的重要性。通常只是通过检测的方式在众多的成品之中,把不符合要求的挑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计算产品的合格率。由于一些企业缺乏权责统一的意识,所以在检测出问题的时候也很难迅速的找出最根本的问题和承担责任的源头,所以容易出现内部矛盾或推卸责任的情况。追究最根源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一个明確的责任意识,而只是把注意力投入在拓宽市场和加强宣传上,缺乏质量管理的意识和有效方式。

2.2员工基本不参与质量管理

一些员工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与质量管理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只是将这一部分工作的责任放到企业的质管部门上。当然,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由于员工的问题,其余企业领导者对于员工的忽视和漠不关心也有关系[4]。由于缺乏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员工与企业管理层的人员之间容易出现一定的隔阂,员工认为自身与企业老板之间只是存在雇佣关系,不愿意参与到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之中。

2.3过多地侧重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很多的环节都处于市场的起步阶段,所以他们更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拓宽市场和解决售后问题上,导致对于质量管理的忽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意识,而只是将这个责任放到生产部门和质检部门上。

2.4缺乏对员工开展有效的培训

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没有认识到培训对于员工工作和各项管理内容落实的重要性。企业在招纳员工的过程中,对于员工工作提出了多种要求,但是却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和培训。一些企业虽然针对培训做出了一些计划,但是员工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热情,这种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一些员工在工作的时候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出现了不适应或无法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容易面临被开除的境地,一些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就失去了很多的人才。

3.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小型企业中应用的建议

3.1用全面质量管理代替“事后检验”

为了能够解决“事后检验”的缺陷,企业可以摒弃传统检验中的缺陷,而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来代替。为了能够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真正的落实下去,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意识,并且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学习[5]。此外,针对顾客的要求应该树立一个更为完善的服务态度,如果每个员工都考虑到自身工作对于下一个环节工作的影响,那么就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企业损失。

3.2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

首先,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如果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认为自身与老板之间只是存在着雇佣和利益的关系,那么很难真正的在工作的时候全心投入。其次,企业为了消除员工的这种疑虑,应该把员工当作朋友和家人一样关心和培养,在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基础之上,产生更多的归属感[6]。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把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进去,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3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下,应该结合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环节进行监管。企业中大多数工作环节和过程都会对质量造成影响,只不过体现的方式和程度有所差异。因为产品从生产到最终销售所经历的环节是非常繁杂的,其中主要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材料选购、正式生产、检验、包装,储存和销售的。如果只是把精力放到生产的过程中是很难达到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的,因此,应该牢牢地掌握每一个环节中影响产品质量的要素,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小事做起。

3.4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培训和集体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员工在认识到自身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还能够不断的对于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性问题进行总结,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对于企业来说,在员工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指责和解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难以适应如今高速的科技发展是很正常的,需要找出其根本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及时性的解决[7]。这个问题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员工自身的原因,一个是企业的原因。员工自身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而企业没有针对这种现状展开培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其企业应该积极的在内部增强创新的宣传工作,强调员工实际工作与企业培训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共同促进企业的进步。

4.结语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和工作的落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性作用。在管理人员的领导下,全体员工需要共同的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培训和指导的形式让员工认识到产品质量对于公司命运的影响,并且将这种质量意识運用到具体的工作之中。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思想入手,加强企业对于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对于自身的工作有一个更强的认识和责任心,能够在企业之中找到归属感。然而,推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企业一把手的认同和引领,才能够真正落实下去,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峥.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职工培训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2020(12):93.

[2]胡波.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9(30):126-127.

[3]高峰.提升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水平[J].商场现代化,2018(24):102-103.

[4]李彩虹,雷永红,杨磊.全面质量管理在铸造企业中的应用与推广[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8(01):60-61.

[5]金跃鹏.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的应用[J].盐科学与化工,2017,46(10):40-42.

[6]方雪雪.全面质量管理在物业管理企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283.

[7]刘智勇.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提升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7(05):127.

作者:林雪松

全面质量管理探究论文 篇3: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究

[摘 要]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亦是难点。有效推动建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避免人力资源职能与其他职能发生脱节、冲突甚至矛盾,需要结合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协同运作,以促使绩效管理体系与企业相关子体系的融合与协同,形成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盘棋”。文章就推动构建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融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探究与分享。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重点,亦是难点。说是重点,它是承接企业战略落地的一个执行子系统,其涉及企业管理的众多领域;说是难点,它不仅需要管理者掌握绩效管理技能,因为绩效结果的应用与激励相关,还需要管理者艺术性地加以运用。所以,在许多企业,开展绩效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BJ公司是一家从事自动化集成系统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自创立到发展到目前已有近20年历史,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这个行业迅猛发展,公司每年的订单业务成倍数增长。近些年,公司发展处于停顿期,各种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对干部员工绩效评价方面还没有建立起系统性制度,主观评判占主导位置。因此,企业创始人十分渴望能够全面建立起绩效管理体系。

一、开展绩效管理挑战与前期准备

对一个高速增长的企业来说,存在着这么一个事实,业绩高速增长之下可以遮盖众多的管理问题,所谓“一俊遮百丑”。全员都习惯于过去成功模式下的工作方式,而此时需要转变新的工作方式,过往强大的管理惯性会造成“刹车调头”的很大难度。 这显然是摆在企业面前重大挑战。

企业高层虽然看到了这些问题,但如何实现转身没有太好的办法。笔者建议,可以借鉴国家推进改革的做法。

第一,通过高层发声, 采取“吹风会”等方式释放变革的信号,促使各级人员做出变革的思想准备;

第二,通过有计划地开展部门“沟通会”,了解各部门的意愿与想法,进一步营造全企业推行变革的氛围;

第三,识别拥护变革与抵制变革的不同群体,对变革持怀疑、抵制态度者再做沟通,说明利害关系,做通思想工作。

经过一系列有计划的动员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公司推动建设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深入人心,以强大的决心克服“管理惯性”的不利影响,以表明变革管理势在必行。

二、融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挑战

企业更像一个有机体。就系统论而言,这个有机体各系统之间应该是协同的、和谐的,其运行是顺畅高效的。而现实并非理想的状态,企业管理往往存在职能缺失或重叠、协同效率低下、系统之间“两张皮”等诸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管理者缺乏系统的观念,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打造一个有机的系统组织是所有管理者责无旁贷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因此,企业推动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的全面质量体系建设(俗称大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严格意义上讲,这个体系应该包含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自然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系统。在此前提下,各系统都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它们步调一致地共同支撑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除了上述认识,要将绩效管理体系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當中,还需要高层管理者的共同认知,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需要专业团队“跨界”的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这是推动绩效管理体系融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搭建绩效管理体系框架

BJ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还设立了LH、SX、WJ等子公司,并对这些子公司在人力资源、行政、财务管理等领域按“主体依附型”模式进行集团化管控。BJ作为独立法人,即母公司,又具有集团总部功能。鉴于此,笔者对绩效管理体系框架做如下规划。

四、融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落地

笔者通过列举出以下三大机制,以阐述绩效管理融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与意义,一是年度全面预算管理,二是质量目标管理,三是安全生产管理。

首先,BJ公司财务部门每年会组织各业务单元(BU)、子公司开展年度全面预算工作。比如销售接单额、营业收入、经营利润、销售回款额等预算指标可直接作为BSC中财务层

面的KPI计划。这样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进行了很好的协同。其次,按照ISO9001的要求,质量目标需要层层分解,并对各层级质量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从中可以看出,质量目标运行管理与MBO绩效工具的运用方式是一致的。为避免日常经营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出现“两张皮”的现象,需要将质量目标运行管理纳入绩效管理中,构建企业管理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另外,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涉及全公司范围的子系统,我们经常讲的“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管生产一定要管安全”等,正反映了安全生产管理范围的全域性,所以安全生产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系统。落实安全责任制,其中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是把安全生产指标纳入对全员的绩效考核: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层级人员担当的安全生产指标,形成书面依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主动把安全管理归口部门主导的安全生产指标纳入绩效计划当中,促进绩效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产生协同效应。

除上述协同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绩效实施、跟进需与企业会议机制联动起来,即通过不同层级的会议,来跟进绩效目标是否达成,未达成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哪些措施确保下一阶段实现既定目标。

为促进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落地,我们依照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程序的要求,制定出台了程序性文件《绩效管理程序》,以及《方针目标管理办法》(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办法》《销售人员考核与激励办法》与《中基层人员绩效管理办法》等管理标准,纳入全面质量管理文件化体系中。

为进一步推动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与落地,我们对绩效计划制定、考核评分、绩效等级报表形成与等级校准、绩效面谈记录等管理环节,通过协同办公系统的流程E化,为各级人员实现远程化、无纸化办公提供便捷。

五、结语

从本质上讲,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而人力资源管理又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子系统。所以,绩效管理不能被人为地与全面质量管理割裂开来,而是要把前者很好地融入后者。相反,不少企业存在两者分离现象,即绩效管理没有与全面质量管理交融。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关系上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其根源是不少人力资源从业者“跨界”工作实践的缺乏——往往跳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深井”,在实践中没有或很少参与其他领域的工作,以积累起“跨界”知识与经验,成为复合型人才。笔者旨在大力倡导人力资源从业者积极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等领域的工作,以改变视角、扩大视野,促使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起到支撑企业战略落地、助力业务发展的作用。

作者:杨文新

上一篇:酒店成本管理问题论文下一篇:哈萨克族建筑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