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融合科学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两种教育的融合是有基础的,但也应该看到相反的分离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两种教育的融合。应当从社会背景、教育体制、教育者等方面分析两者融合进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文教育融合科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教育融合科学教育论文 篇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高校体育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历史与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通过体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注重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内化为素质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素质教育;人文;体育科学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战略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探讨把体育教学作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在加强身体素质培养的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其价值观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提高其人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突破体育教学唯提高运动能力的体育科学教育模式,扭转我国体育教学偏重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忽视体育教学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教育的功能,推进体育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促进高校体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或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取得原创性成果的关键性措施。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与大学体育

1.1 当代教育和体育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教育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它使每个人的潜在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推行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既不在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更不在与“知识和能力”的对立,而在于教育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人们把教育看成是生产劳动力的手段,为国家的经济计划直接服务。把作为劳动力的人和生产工具一起看成是生产力,人与工具实质上是等同的,人只是活的工具而已。那时侯,教育方针所强调的德智体发展,只是对合格工具的基本要求。德的起码要求是“忘我”地服从组织,即服从计划的需要。而智、体的要求则是使人的知识、能力和体质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长期需要。当时体育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是要成为长期的“工具”,起到“永不生锈”的作用。后来的“应试教育”则反映了尚未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要求,其目的是取得某种证书。在市场尚未真正学会识别人才,不能明辨人的智慧和能力时,文凭或资质证书就是唯一表明人才的高低优劣的标志了。反映在体育上就是《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实行“达标”的硬性要求。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强调体育的社会功利,把人看成是一种工具,那么“应试教育”强调了个人功利,追求的是一张能转化为钱币的“证书”。它们都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2 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动因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体育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社会体育群体,体育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体育群体往往有不同的体育诉求,促动高校体育的功能也具有多元化。高校体育改革就是为解决社会体育需求与高校供给之间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要求体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国经济改革坚持的方向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逐步成为体育改革的方向和资源配制的基础方式;二是体育教学逐步成为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和促进体育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国家对体育教育现在主要采取的是按照“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来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创造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增强高校体育自主管理的能力,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体育改革实行的“教测分离”即是政府改革实行的“决策与执行分离”在高校体育中的具体实施,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以此来实行对体育的宏观管理。

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决定》、《纲要》、《标准》),是适应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培养全面人才的要求,与时俱进推动高校体育向素质教育发展。

2.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

2.1 素质

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可以分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是人在探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本质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品质。能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求真,是知识体系、认识体系的能力。人文素质是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所具有的终极关怀。能解决“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是求善,它不但是知识体系、认识体系的能力,而且具有价值和伦理取向。

素质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和人才体育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体魄是从事任何工作的自然基础,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心理素质;而态度则是对待自己、他人、群体、社会和国家,以及对待环境、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所持有的感情、心态和姿态。人的态度是决定事业成败的要素。体魄和态度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在此基础上造就知识和能力,而在它们共同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的素质。所以素质是一个统观的、总和的概念,它高于它所建构的那些成分。根据教育部的正式提法,素质涵盖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人文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支撑(本钱)。四者相互交叉和重叠,但素质主要还是一个总体的概念。

从这一意义出发,人才素质的体育培养,是融传授体育知识、培养能力、端正态度为一体,又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其人文素质(如儒家人文中的“仁义”“诚信”和道家的“无为”等中国传统人文以及讲求“平等”“公正”“自由”的西方人文)为基础,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体育培养观念,或称之为体育素质教育观念。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体育养成和实践提高,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复杂。在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主体内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做人。”所以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就要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渗透性、养成型的教育,就是在人才体育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人文素质提高为一体,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体育专业教育之中,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人文体验、知识内化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格和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仅仅是运动表层知识的灌输或运动能力的简单养成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2.2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现实的存在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格的体育养成,促使体育教育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所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体育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体育是实践占绝对地位的身体活动过程,促动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觉醒思想、塑造品格。体育教学按照《纲要》素质教育的方针,主要应该从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首先,《纲要》倡导“健康第一”的生理(身体)素质,有别于“应试教育”的运动能力,后者是外在的,是显件、现象,而前者是内在的,是隐件、基础。体育教学要通过科学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过程,提高学生“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营养和生活方式、以及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其次,心理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生来就有的,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是教化和内省的结果。同时,心理素质也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做基础,素质的形成或提高便不具备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纲要》的心理目标中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最后,社会适应素质也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通过外在形态(社会适应的言行)来体现,因而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纲要》的社会适应目标是运动过程和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体育形成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人才的局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加以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点拨,实现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只是关注知识和能力的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团队、凝聚力、个人价值,以及正确看待竞争与协作、公平与正义,克服观念和行为的盲目性。可以说这种教育观也具有功利性,但这和以追求直接的、狭隘的、短期的社会功利为体育的教育目标是两种境界。

3.现行体育素质教学和体育评价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3.1 积极作用

《纲要》和《标准》针对《决定》精神实行“教测分离”,克服了原来“测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端,淡化了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减轻了学生、教师和学校测试工作的负担,激励了学生体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兴趣。有利于师生发挥教学和学习的创造力,有利于各高校针对本校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

3.2 消极作用

正如中国社会转型一样,体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也需要渐进式的改革,跨越式的变革或改革的步子太大,必然要产生“阵痛”,甚至容易迷失改革方向。现行的体育教学和评价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方面。

第一,《纲要》在体育课程性质、目标、结构、方法和评价等全方位给予指导,体现出大学体育教育方针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给了体育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学实践的巨大空间。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学校和教师由于在素质教育认识上的差异性和滞后性,而过分依赖体育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分化,教学方式上偏重体育的科学性,唯技能化趋向,忽视人性养成,不利于学生的品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纲要》的体育课程评价部分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是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然而很多学校对学生只进行《标准》内容的体育考核,只评价生理健康,不对体育学习内容进行学习结果的考评,更不对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进行评价,造成《纲要》考核内容的缺失。有悖于《纲要》强调的素质教育的精神,不利于学习兴趣、终身体育意识和个性的培养,又走向了“应试教育”短期功利的方向。

第三,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很难在体育教学中确立,很难深入到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由于评价不涉及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进行知识、能力教育,更不可能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内化。自觉很容易造成随意,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要靠制度来约束。我们逐渐认识到,体育需要渐进式的改革,尤其是观念的转变。

第四,由于评价与学习脱离,学生的学习态度很难端正,对其兴趣培养很容易盲目,不益于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更不利于其品性的培养。相应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在不断地强化过程中,才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格。效率和自由需要统筹兼顾,过分地给予体育自由,必然会损失素质培养的效率,现在只是大学生体质状况已足够社会担忧的了,更不必提体育对品行和道德的培养,有些迷失了改革的本意。

第五,由于测试容易通过、内容和教学脱离并且简单,很容易使本不受学校和学生重视的体育轻易地沦为可有可无的境地。许多学校随意挤压体育课时,有的学校一、二年级体育课时总计才96学时,同《纲要》要求的144学时相差1/3,很难完成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就业市场需求的是有体质保证,综合素质高(排在《中国青年报》就业前三位的素质是诚信、协作、创新)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文素质,而专业能力则退其次。可见现实的体育教育还不太适应社会的需求。

4.人文素质培养是体育教育的根本

体育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培养人文素质的底蕴中。对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来讲,人文素养的培养比运动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在为理性的思维、宽阔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这些人文素养可以贯彻始终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

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所以,将人文素质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内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人和社会的发展所必需的。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高度综合化时代社会中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对于培养大学生宽阔的学科视野、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特别是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起着重要而根本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里素质,即真正提高其全面的素质,内化知识为个人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健康教育的全过程。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

5.结论与建议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只有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才能进行体育教学和管理模式与评价方式的变革。

2)推进人文教育和体育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结合人文教育进行体育素质教学的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内化为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按照《纲要》要求,全面而科学地进行体育学习评价,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以此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2002(6):1-3.

[2]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12-30.

[3]宋继新.体育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5-29.

[4]宋继新,贡娟.论物化的体育运动--谈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J].体育与科学,2000(5):10-14.

[5]周登嵩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5):10-13.

作者简介:孙威(1971—),男,吉林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孙 威

人文教育融合科学教育论文 篇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两种教育的融合是有基础的,但也应该看到相反的分离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两种教育的融合。应当从社会背景、教育体制、教育者等方面分析两者融合进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难点与对策

一、引言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美学艺术的教育,通常称为人文科学教育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而科学教育,主要就是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之所在;科学教育发展了人的智慧与知识,使人在征服、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解放人性,体现人的价值,使人自身得到肯定。历史地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再到逐步融合的过程;现代地看,两种教育在总体上仍处于相互排斥、相互对抗及在竞争中发展的势态,科学教育在总体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科学教育工具性的过分张扬,使人文教育逐渐被科学教育所压倒而旁落,出现了大量的科学教育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一系列的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滋生蔓延。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已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裂或失调,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共同促进人自身素质提高与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针对我国提出的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全面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除了要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还要开展人文教育,来弥补多年来轻视人文教育的缺陷,使两者协调发展。近年来,许多高校通过改革教学理念,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了综合办学能力,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今天,重新审视和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仍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面临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难点

许多学者从理论的层面对人文教育的相容性、本质特征进行过研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必然的,但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尽管目前社会已意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应当融合,但因为多种原因如体制分裂、固有的传统观念等因素不断诱发着人为的分裂,使得其融合步履维艰。

1.市场经济自发的利益导向,忽视了人文科学的价值

在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中,有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市场经济强调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多元功能教育价值,形成了功利的价值趋向。在现实的教育行动中,就社会而言,更多地看到劳动力的价值;就学生而言,更多地看到应试和升学价值;就家长而言,更多地看到教育的社会职业选择价值。总之,强调的是教育的眼前价值、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长远价值、非工具价值。

人文知识自身具有非生产性、非直接实用性等特点,造成人们往往无视人文学科的潜在价值。从国家角度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民财富的教育投资中,科学教育占极大的比例,而对人文社科的研究和投入严重不足;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目前受现实功利性驱动,有许多高校倡导以就业为出发点的教育观念,甚至以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忙于考证比比皆是,再说学校的科研发展建设中,实用性技术研究日益成为科研的主体,人文科学研究却频遭冷遇,逐步边缘化,也造成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反向力量,即分离的因素。

2.未能切实构建有效的人文通识教育体系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科学建立在人文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实际上,不论哪一个教育阶段,虽然教育价值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建立,也就是都应该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人意。我国在高中一年级后,就进行了文理分科,虽然近几年高考制度做了比较大的改革,增加了文理综合的考试,但就课程体系来讲,人文知识的教育内容是很狭窄的;大学文理工分校,课程设置更突出专业性,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表现出非常弱的人文素养:而文科学生又缺乏应有的科普知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少更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追溯到更低层次的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各级升学考试对学生的甄别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再加上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的客观存在,造成教育者、家长、学生都趋向追求高分数、读名校,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通识教育体系一直未能有效构建,是造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不利的关键因素。

3.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

大学学科综合越来越强,对大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现在的大学教师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毕业的,由于受到原有教育模式的制约,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残缺现象。另外教师的教育思维也存在着问题:许多教师认为人文学科及其教学不过是告诉一些人文知识或让他们“记住”这些知识而已,不像科学需要创造性地培养;而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纯科学的,没能理解科学技术中也包含着人文意蕴和人文价值。其实,成功的人文教育必须贯穿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并且必须富于想象和创造,从而拓展教育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帮助学生既会追求真理(科学的思维方式),又会思考“精神”(人文思维方式),大学里有无数的专家、学者、教授,但存在多少人文知识分子,尤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否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三、对策

虽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存在诸多的困难,但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克服片面地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错误思想,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及融合。前文已分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难点,给我们寻找两者融合的对策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融合就要克服分裂,避免分裂,就要促进融合。两者的融合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里无法全面展开,只能有针对地谈几个方面。

1.克服功利思想,认识人文科学的价值性、社会性,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

(1)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改变功利的价值取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在我国,人文科学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为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人文学科的专业人才,间接目的是有利于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1]。人文科学在整个人文文化结构中处于上层,固然它的直接作用不太明显,但是它能丰富和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和层次,它在潜移默化中对一个民族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让社会形成一种观念:人文社会科学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改变功利的价值取向,认为人文知识没多大用处是只看到眼前的短浅目光,美国学者费莱克斯纳就在他的《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文中,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有用知识和无用知识的辩证关系。他认为,首先,“智力与精神生活在表面上是一种无用型的活动,但对这些无用满足的追求却往往能意外地得到梦想不到的有用效果”。也就是说,在现实的许多时候,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次,他提出疑问,“我们关于有用之物的概念是否已变得太狭窄?”他认为,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时代,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从物质利益的广泛分配和世俗机会来衡量事物的用处,但忽视了从人的精神角度对事物用途的评价。最后,科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真正的伟大发现,并不是使用愿望所推动的,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愿望所推动的”。应该说,费莱克斯纳关于有用知识与无用知识的论述即使在今天仍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为我们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提供了哲学思考。

(2)深刻理解人文的社会性,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智慧性”的,它试图解决的不是“头脑”问题而是“心灵”问题,是“精神问题”。既然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要重塑人文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人文教育。大学作为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自当承担起培养人文精神的重担,但这不应仅仅是大学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需要引起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共同关注,因为人文精神建构具有不可替代性。众所周知,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可以被允许不理解科学内容而享受科学的结果。比如我们有病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并由他对症下药开处方治病,我们可以不去理解病理及药物之间的作用,只管按医嘱服药就是了;机器可以用钱购得,而精神却购买不来的,精神的东西只能自己来积累、创生,人文精神的建构是每个人不可推脱的责任,不可能靠少数几位人文精英的努力而替代普通大众的人文精神建设,可见,人文教育具有社会性、大众性,我们当然需要人文泰斗,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拥有人文精英而没有大众化,就决不可能耕耘出肥沃的人文土地,也没有真正的人文进步。人文进步只能通过大众战略才可以实现,所以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对建立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进步比物质文明的进步更为艰难[2]。

2.构建有效的人文、科学结合的教育体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应贯穿到教育的各个阶段。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不同层次学校教育的分工。普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内容既包括人文社会知识,又包括科学知识;既呈现全民性,又凸显基础性。在教育这个层次上,我们可以说教育应当实现双重目标,即人文教育目标和科学教育目标。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性人文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欠缺,应该和普通教育有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靠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制改革。也就是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不是在大学阶段独有的,而是全程的,就应该从教育机制、教学内容上,从幼儿园到大学进行“全程”考虑,注重各教育阶段“相呼应”的教育改革,树立“教育一体观”的理念,以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使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能相互了解、相互参与、相互合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全方位的改革,即要构建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应注意的是,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化合价”,并且整合的表现形态是不相同的,内容更是相异。就人文教育来讲,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对其伦理、道德价值的弘扬,而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应重视认知建构、哲理方面的知识。具体到大学阶段,专业教育可推迟到本科三年级,在一二年级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在美国的高等院校,通常本科生在前两年不分到各个院系,他们主要在文理学院接受通识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推迟专业划分,实际上是对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一种折中选择,完全的专业教育已引出了弊端,而通才教育的开展难度又很大,那么这种折中选择就有了合理性的方面。台湾则通过规划设计一系列结构化课程来强化通识教育。

(2)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原动力。人类的思想追求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同等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幸福体脸、幸福享受。而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又必须要人自己来解决,即靠人自身的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主要的途径又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即通过这两种教育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能力。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统一,正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要求,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教育,都不足以承担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只能并举,不能分清谁先谁后,谁轻谁重,这里并不强调平均,而是指协调发展。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Leamingtodo)与学习做人(learningtobe)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态度;“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

3.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变革教育思维方式

教育的问题首先是教育者的问题,教师是学校的“常住人口”,学校的人文环境和人文底蕴主要是由教师营造的,学校的传统和人文故事,教师的人文精神践履等都取决于教师对人文意义的阐释和守护的责任意识,教师有人文性才能孵化出学生的人文性。因此要追求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提高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认识,尤其是大学管理者应从思想观念上,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度重视,并落到实处。教育必须给人以理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要形成赖以生活的“信念”,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如果不能导出一个清晰的理性——即我们的根本信念,它就不能教育任何人,理解这点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所在[2];其次,必须从教师本身的教育着手,所以要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其知识结构,清楚认识现代教育对教师、学生的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改变传授思维方式,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时候,应有责任把科学技术中蕴涵的人文内容体现出来。人文学科本身也不是纯人文的内容,在教师讲授人文知识的时候,必须遵照科学的要求,自觉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力求立论准确,论据清晰,言之有物。19世纪末产生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强调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杜威指出:“事实上,任何科目,如果在它最广阔的意义范围内理解它就具有文化的价值。”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如何在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意义,从而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杜威特别强调科学的实践性,即强调“从做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杜威以“纺织室”为例,生动地描述了生活化的科学实践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在此,杜威特别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做中学”,他说:“在那间纺织室里,基本的事实是在进行实际的纺纱和织布的车间,儿童得以直接与各种材料——各种丝织品、棉花、亚麻和羊毛发生联系。知识随着这些材料也就出现了:它们的产地、历史,它们对特殊用途的适应性,利用原料的各种机器。在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品格训练也因而产生了。”这个例子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很生动的借鉴作用,引导学生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既具备能力,又能自发地成为整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工作者。

四、结语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从实质上讲,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根本目的的手段,从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全面进步最基本的因素以及现代社会日益科学化的趋势来看,未来教育必须以科学教育为基础;同时,未来教育必须以人文教育为价值导向,才能使科学真正有益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寻求解决所面临的种种深刻危机的迫切需要。只有全方位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楠森,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张祥云.大学教育:回归人文之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邹芳启〕

作者:贾俊兰

人文教育融合科学教育论文 篇3:

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摘 要: 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高校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理念和重要性,并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高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高校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融合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对高校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科学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也就成为当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融合,是高等教育的必须选择,是未来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上,伴随着科学重要性的与日俱增及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中只限于寻求知识,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互动,振荡了两者之间必要的张力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狭窄单一,分科过细,学科之间画地为牢,各自为阵,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失衡,缺乏驾驭多门学科的综合的知识能力,难以对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展开综合性、交叉性的大科学研究。

2.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脱节。部分公共必修课占据了较多的课时,有些专业课程内容陈旧,需要不断的更新内容或者调整课时数,但是在办学过程中,一些学校和院系往往不是根据社会需求来更新调整,而是根据现有师资力量或教师兴趣来改革,同时存在随意更改或设置课程的现象。专业内部课程之间缺乏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甚至相互脱节或相互冲突,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课程设置定位不当。综合性高校和专业性高校、名牌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教学型高校和研究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各有特色,但有些高校和院系往往采用照搬其他同类院校的方式,难以体现自己的特色。

3.文、理、工、经、管学科分家,使学文科的对现代科技知识知之不多,科学素养薄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脉膊,深切感受科学文化深层中那气势磅礴的震撼力量。而学理工科的对文、史、哲、经、管较少涉足,只注重理工科知识,不注意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吸取,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导致受教育者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思路闭锁,思维空间狭小,文化品位不高。正如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所说:“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这“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像苏步青、钱伟长一样文理兼容的大师”。

4.多数院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某一领域的专家,为社会即时服务,存在着“职业至上”的思想和“功利主义”倾向。在人才培养上主要立足于适应行业的需要、部门的需要,导致“急用先学”的功利主义,把人当作“工具”、“人力”来生产。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5.高校学生道德观念淡漠,个人本位凸显,重功利轻理想。高校学生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或违纪违法行为明显增多。有些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减退,甚至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他们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片面理解个性发展、自我奋斗,将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强调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出现了片面追求物质利益,“金钱至上”的现象,而理想追求则受到了冷落。这样的人才走向社会无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爱岗敬业的崇高社会责任感,没有发展的后劲。

6.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偏低。由于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专业知识,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文、史、哲、法、艺等学科的知识较贫乏。在天津大学的一次人文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中,523份问卷中回答“通读过十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占总人数的5.7%。这表明当今像天津大学这样的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有94.3%的人没有系统地读过民族历史上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文化传统的优秀作品。

7.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往往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偏重于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忽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习惯于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等创造的源泉逐渐干涸,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而狭窄的专业教育,极易导致学生缺乏个性,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二、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我们教育发展史,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的主要目标。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大学理念引进中国高等教育,并使之成为教育实践的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宣传并落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的理念。他说:“那时我们又有一个理想,认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根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终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原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类似这样关于文、理科交叉的论说,在蔡先生著作中可以找出许多。蔡先生不赞成教育上的绝对主义,也反对学术上的绝对主义,主张“兼容并包”。历史地看,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不但奠定了北京大学100多年来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而且完整地表达了我国教育家们的共识,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对今天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不少教育家们认为,中国大学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只是具有某种技术性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国情操、高尚人格,且具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育家梅贻琦曾有一句名言,即“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应有渊博的知识,且有汇通创新精神;大师不同于一般的专家。他特别指出,大学的工科教育在培养人才上,除去适当技术化外,应充分地人文化和社会化。科学家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时也有类似的思路。他强调,大学如果只是注重应用科学,而置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谋道”的办法。大学如果只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其要求未免太低,大学是“谋道”,即追求真理、光大学术、推进科学的场所,因此大学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些思想在今天及未来的教育发展中都有参考价值。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但是要培养有一定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原创性成果的顶尖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综上所述,就是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给我国召开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级研讨会”的贺信中说道:“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人们可以看到,在许多诺贝奖获得者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家大多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这些修养对他们一生的创造发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近百年来,中国老一辈科学大师,在专修科学之前,已有很高的人文修养。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科学的灵魂。作为科学大师,他的成就是科学成就,其实是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成就。老一辈科学大师,人数极少,却是“人文·科学”类型的典范。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阶段有“人文·科学”类型典范。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阶段也有“人文·科学”类型的典范。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因而也要求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很好地融合,这也是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和当今应该坚持的教育理念,急切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质。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使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科学教育重在知识教育,工具性的训练,本领的打造,讲求知识的实证性、抽象性、严密性、直接性和功效性,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今后在科学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教人如何做事的。人文教育通过对人的精神、心理、伦理、思维、文化、艺术、历史的考察,起到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教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提升文明。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化,给予人人道主义、人性化的关怀,丰富和发展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当今社会全面进步,不但取决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取决于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人文的发展,将导致精神文明落后、人的道德水平低下、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制约,物质文明将很难发展和提高。正如杨叔子所言:“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为人奴。”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校学生具备优秀的德道思维。科学的思维,是严格的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方向和正确性,是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的思维,是开放的形象思维,是直觉,是顿悟,保证思维的活力与灵动性,是思维原创性的主要源泉。两者融合才能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既有正确的基础,又有原创性的创新。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个体发展。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对人们的学习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个体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人们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科学乃至科学教育提供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文教育提供人文素养与精神财富。从一定意义上讲,追求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乃是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同时,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而且必须有创造的激情、动力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只具备一种文化素养的“单面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因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正是满足个体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客观要求。

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社会发展。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人们对其不合理的利用也产生了诸如环境危机、能源短缺及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是难以满足需求的,相反将使问题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才是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正确选择。

5.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从形式、内容到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得以完善和发展。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主动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促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在加强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将大学发展成为传递科学知识与体现人文关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采取的主要措施

1.转变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确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和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树立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树立人文与科学两种知识、两种精神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树立高等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要把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把教育理念创新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

2.要创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基础和通才教育,以必修课形式进行文、理兼容的普通基础知识教育。如美国、日本大学第一二学年通常不分科,全都学习包括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普通基础教育;(2)跨学科设置课程,促进文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使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理科大学设置文科院系和专业,文科大学设置理科院系和专业,达到改良人才成长“土壤”的目的,完成两大部分在大学层次上的融合。根据资料显示,英国的许多大学近年来多数课程都是两种以上科目结合成一个课程,这种结合课程占所设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3)大量开设选修课,给学生补充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目前发达国家高校选修课程一般都占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选修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8门课程。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不断深化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要重视以真、善、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使大学生不仅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更要学会做人,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面人才,而不是只懂科学、不懂人文的“单面人”。梁思成先生早年就呼吁学生改变懂文不懂理、懂理不懂文、文理分家的现象。只有科学与人文素质交融起来,才可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的创新人才。

4.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方法。创新是教育的生命,也是大学教育的关键。新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有善于抓住机遇,跟踪和占领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培养世纪需要的人才,就要强化他们迅速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并能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作出正确的决策,求得自身的发展。

5.重视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的感染和启迪。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精神。教师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师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使教师从过去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懂得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颇具人文历史知识、颇具文化修养的“文化人”,以影响和激励学生。定期评选“十佳教师”、“学生最满意教师”等,树立师表形象,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此影响和教育学生,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上发挥作用,使其融合真正落到实处。

6.构筑平等互动的教育平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善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不唯专业的氛围,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就自然会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互相尊重的人文精神。学生接受了蕴涵着人文精神的专业教育,人文性便随着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人格之中。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院校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建设,重要节日或纪念日文艺汇演,校广播站(台)和电影院建设,图书馆和文体馆以及阅报栏和宣传橱窗建设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优良的校风精神,发挥其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塑造功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8.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建设的实践,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总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真正做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有了这个基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在国际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思想教育研究.2005,(10).

[2]教育探索.2004,(5).

[3]中国轻工教育.2005,(4).

[4]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4).

[5]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VOL3,(3).

[6]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VOL31,(4).

[7]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VOL25,(3).

[8]青年思想家.2004,(2).

[9]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VOL27,(4).

作者:王海英

上一篇:二手车流通体系研究论文下一篇:中专德育与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