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论文

2022-04-18

摘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与知识服务优势,延伸和深化图书馆学科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助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论文 篇1: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摘    要:本科生日益增长与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为了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有必要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多样性,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中,需要与之匹配的教育思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理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志。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深刻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自我异化的扬弃,是向“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1]。历史经验表明,在高等教育中,为了避免人的异化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自1979年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仅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在西部地区高校发展得很不充分,而且随着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统筹推进,一些本就薄弱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和课程随时面临着被“优化掉”的危险。

一、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与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建设,但是不仅高等教育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很严重,西部地区高校的教育资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同样学习水平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有不小的差距[2]。问题不仅如此,随着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统筹推进,其内部不同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一方面,为了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X高校各种办学的资源和政策普遍向双一流学科倾斜。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竞争力薄弱,常常为了能保住生存的底线,纷纷“改旗易帜”,只将那些能展现学校特色的研究领域作为自身转型发展的方向。这一看似“经济”“有效”的策略,使这些既存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不仅成功地躲掉了被“优化”掉的风险,而且还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然而,在这一转型目标的诱导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师资建设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本该以课程多样性建设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建设,变得越来越同一和单调。如果不对此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本科生日益增长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需要与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经过对X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本科生的调查发现,虽然大家普遍对X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感到不满,但对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却有很大的欲求和期待。可以说,这些本科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样性的期待远远高于对单一学科的欲求。这看似矛盾的调查结果其实一点都不矛盾,从常理上说,对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期待并不等同于要主修某一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

另一方面,受制于师资建设的现状,X高校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授课教师的安排与课程的要求并不匹配。这主要表现在,相对非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来说,有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并不是由专业教师讲授,而是由缺乏相关学识背景或者丰富实践经验支撑的教师代为讲授。由此一来,不仅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变得低下,而且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尤其是处在教学和学术能力成长期的青年教师受到了一种隐性的伤害。在如此这般的课程安排下,虽然课程的教学任务得到了落实,但是几乎找不到“赢家”,或许可以将此称为“人人皆输的游戏”。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门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实践上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首先应该做到授课教师的知识背景或者实践能力与其所讲授的课程相匹配。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当一些教师无法拒绝去讲授自己并不善任的课程时,常常只能将上这些课视为一种教学上需要落实的任务。有些教师要么在授课的时候以“念”教材为主,要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准备去上这些课,甚至有的教师通过课堂的翻转,“成功”地将教学任务转嫁到了学生身上,并自美名曰“教学改革”。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授课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甚至可能使课程“降了旗”“淡了帜”,变了性质。

以上问题表明,西部地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张力。对教育资源本就不丰富的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由于始终要在各种资源受到约束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和选择,有的高校在建设一流学科时,常常是以压迫和剥削其他绝大多数非一流建设学科为代价的。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当年对香港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的评价正是当下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真实写照。改用他的原话来说,即“我们不难发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正出现一种矛盾与困境:一方面,在教育理念上,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得到肯定;而另一方面,在实行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3]。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浓描高等教育的初心,有必要认真对待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问题。

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质量的策略

如欲提升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质量,首先应该对其面对的客观条件加以科学的研判,要认识到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内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仍将长期存在。在这样的情境中,就需要跳出传统主要以建设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平衡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办法来提升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設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质量的思路,从课程建设和共享的角度出发,为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切实可行和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支持。

(一)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为主,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工作

对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可以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来化解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被边缘化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虽然X高校近些年来也试图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相关建设,但取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是因为教师选聘环节和教学改革环节难以符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来促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本质要求。通过对X高校的相关调查发现:一方面,从其近5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教师选聘环节来看,常常只是以科研为中心和导向,忽视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这进一步加剧了该校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其近5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情况和教学发展中心所开展的系列活动来看,绝大多数项目都侧重于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甚至试图以教学方法培育为主来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师能力培养。

X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中均面临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从课程师资建设上入手,通过将教师选聘事务下沉到相关课程建设上,首先切实保障课程与授课教师的匹配性,其次再通过教学方法的培育和改进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

(二)充分利用慕课等共享平台,实施慕课学分认定制度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文社会科学类人才更多集中于发达地区高校,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上非常滞后。随着“互联网+高等教育”和共享时代的到来,与其努力从占有的角度追求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不如转变思路,从共享的角度出发,通过共享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来破解西部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难题。

不难发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发达地区高校陆续将优质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共享到了慕课等课程共享平台上。这些共享课程资源的平台,为西部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开辟了新的平台和可能。对这些课程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问题,而且能使人们跳出传统占有式的思维模式,从共享式的思维模式出发,来思考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

对西部地区高校来说,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高等教育“以本为本”的初心,在实践操作上,与其刻意追求与自身办学定位相匹配的特色人文社会学科类学科的研究方向,不如将重心放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样、充分、平衡发展上。只有后者,才能与新时代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匹配。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每个高校都应该有同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设置,而只是意味着,应该从传统以学科和科研平台进人为主的教师选聘,转向以课程为平台进行师资建设。这种转向不仅能有效避免西部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在研究导向上同质化的趋向,而且能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多样性弥补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被边缘化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唯有如此,双一流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才能齐头并进、走得更远,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匹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收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3.

[2]吴普特.评价应考虑高校区位和战略使命[N].中国科学报,2019-03-06.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44.

[责任编辑  李金波]

作者:樊凡

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论文 篇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深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的思考

摘  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与知识服务优势,延伸和深化图书馆学科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助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图书馆应该从科学分析资源绩效、确保资源保障力度,设计需求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文社会学科服务团队3个方面深化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双一流”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

The Thoughts on Deepening the Discipline Servic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ZHANG Huayan

(Library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Province, 273165 China)

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2015年国家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此方案旨在通过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方案还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建设来推动一流大学建设。2017年教育部又特别强调要以学科为基础,强化一流高校建设绩效考核。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都将学科建设列入了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制订了相应的“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关注学科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重视学科的绩效考核,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提升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外高校普遍以ESI数据平台作为评价高校学科发展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之一,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基于ESI平台的学科评价、学科数据分析等深层次学科服务,通过分析学科研究绩效、跟踪学科发展趋势、运用大量可量化的数据进行学科各指标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对学科建设绩效的动态监测,为学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然而,这种数据分析服务中所依托的数据平台有着自己的学科分类体系,从国内高校各学科设置及学科特点看,这种数据分析服务对于自然学科具有普适性。但是,人文学科的特点不仅是多元而复杂的,更是不断变化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本不存在如同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统一研究范式,因此不能单纯地用量化评价来衡量具有“批判”意味的人文学科价值[1]。这种以数据为基础,对数据量化的统计预测分析,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揭示是有其局限性的。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共性规律,但更多地体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与自然科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图书馆要想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进行深层次服务,必须另辟蹊径,寻求建立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相一致的特色服务方式。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深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的内容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明确与正视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选取了山东省学科发展综合实力比较靠前的部分高校进行调研,旨在探究目前省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践与研究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省内高校多数都开展了学科服务,设立了学科馆员,主要服务内容在于制订学科资源建设计划、了解学科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学科信息导航、馆际互借、专利分析等。少部分高校图书馆,提供了面向学科的增值服务,如学科发展动态分析、学科竞争力分析、国内外竞争情报分析、学术热点追踪等科研分析报告服务。但纵观全局,大多数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还滞留在传统的参考咨询或信息服务内容上,诸如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资源导航、馆藏资源建设和指引以及联系对口院系等。学科特性不明显,服务层次过浅,缺乏学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即使部分院校提供了深层次的学科数据分析服务,但这种服务多偏重于对理工学科。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服务力量还较弱,服务基础还不扎实,服务实践还显单薄,难以满足学科发展的多元信息需求。服务研究多为观点性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较少,研究较为零散、还未见针对某个学科的完整的学科服务实践报道。随着双一流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人文科学学科服务如何配套跟进并全面提升,成为一个新课题,亟待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1.2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的重点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精准的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因此,图书馆在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服务过程中,首要任务应该做好定位,在服务于自然科學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力度上应该均衡发力,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在服务质量上应该保障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发展齐头并进、“比翼双飞”。另外,目前各学校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双一流背景下,图书馆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服务重点不应该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服务内容,应根据学校建设一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目标,尽快调整服务方向,不断深化和拓展服务内容,将重点放在所提供的的服务是否能满足“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需求上。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资源保障、需要有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需要追踪学科动态,了解学科前沿与热点,需要依托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更需要有浓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环境等。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知识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有力支撑,其资源和服务更是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坚实基石。图书馆应该因时而动、顺势而为,适应时代发展,紧跟双一流建设政策中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政策导向,从需求入手,努力调整服务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方向和重点,发挥好保障和支撑作用。

2  探索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模式

2.1 科学分析资源绩效,确保资源保障力度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科研基础设施的发达与否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观性、相对性、积累性、连续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其科研基础设施的内涵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例如,对实验室基本没有需求、在硬件设施上的要求上也略低,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条件上却要求很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被称为“文献倚赖型学科”[4]。为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满足于一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需求。图书馆应该提升自身的资源保障能力,制订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资源建设规划方案。一方面应该提升自身资源建设的效能,可以从经费、结构、规模等视角做出对馆藏现有资源的科学评价分析,了解学科发展的资源满足率、资源保障率,以及资源使用效益;也可以基于发文、引用、施引、下载量,以及借阅量、文献传递等用户行为进行学科建设的资源需求分析,从而优化学科资源采购方案,提高资源建设的权威性、学术性、完备性、针对性,尽可能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丰富的、高品质的文献信息资源,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确保馆藏资源达到较高的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和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人文社科资源的建设必须依靠联盟协作构建区域范围内的人文社科资源保障体系,也可以合作采购电子资源,提高有限的资源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可以共建共享一些地方特色资源,可以进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提升人文社科资源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2.2 设计需求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全方位服务体系

满足读者需求、满足学科建设需求是学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应跳出固有思维,创新基于需求的双一流建设服务模式,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学院、教师等用户群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建设任务分别设计人文社会学科学科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通过分类、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用户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的需求,掌握一流学科建设不同层面任务的不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任务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模式。如针对科研用户及任务,我们在做好常规的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等服务外,更应该加大力度嵌入学科数据的管理和学科研究的过程,利用Libguides等工具,将各学科文献资源和服务整合;并利用学科馆员的人文学科背景知识和图书馆专业知识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和文献加工服务,做到服务与科研的无缝连接。为科研提供全流程信息支持,比如,利用科技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学科的科研成果进行作者合著情况分析、机构-地区网络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捕捉学科科研动态和研究热点。对学科建设绩效进行动态监测,为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针对领导及决策层面的需求,图书馆跟踪、归纳、梳理和研究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双一流的相关政策,调研和分析一流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科特征和建设经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针对文化传承与创新,应该打造自身特有的文化品牌,拓展文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针对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文献保障和网络空间服务,并通过素养提升计划来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协作能力。

2.3 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文社会学科服务团队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流人才,高校图书馆服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在于馆员专业素质的提升,这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图书馆服务于“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双一流建设的重大任务对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馆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要求学科馆员要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挖掘用户需求,并精准定位用户,汇集各方智慧和资源融入用户的教学科研全过程,为用户提供相关检索工具培训、文献信息咨询、学科情报研究、资源配置分析、个性化知识环境构建等嵌入式服务。做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嵌入式学科服务,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服务,而是嵌入用户环境的一整套服务,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和智慧,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在这一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在院系的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提供学科信息、开发学科馆藏的范围,而是拓展到课程设置、教学资料的选择、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图书馆员作为科研团队的一部分将司空见惯,如撰写项目申请书、担任机构评审组成员、担任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专家、参与到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中等。这样才能使这一服务真正体现价值,发挥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组织各部门人才形成嵌入式学科馆员精英团队,在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特别是具有博士学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上应加大力度。同时也要根据现有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优势,将学科馆员分为不同类型,如技术服务型、教学服务型、科研服务型等梯队性学科服务团队[5]。更要积极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团队培育新模式与完善的服务监督考评机制。定期开展馆际业务交流与专家讲座,通过实地调研、情景再现促进业务深层互通,推动智能信息技术与先进学科服务理念深度交融,實现团队凝聚力与整体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6]。

人文社会科学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是建设 “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学科建设,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必须要在环顾世界一流标准体系的同时,探索和逐渐确定中国学科自己的标准。在人文社科资源和服务中,高校图书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科学研究的服务者和知识数据的管理者,应开展更具契合度、更具深度、有益于文化传承和知识保存的社科服务,以加快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进展,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安淇.大数据时代科学评价面临的变革与坚守——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例[J].情报杂志, 2018,37(9):71-77.

[2]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EB/OL].[2016-05-17].https://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7/c_1118882832.htm.

[3] 杜雨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苏15所高校为例[J].当代图书馆, 2020(1):49-53.

[4] 杨思洛.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问题与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3):20-25.

[5] 范翠玲,郑云武,张楠.“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普通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19(11):90-95.

[6] 任萍萍.“双一流”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12):93-97.

作者:张华艳

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论文 篇3:

关于现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团队建设的一些思考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项目开发与成果管理处 湖北省 武汉市?430072)

摘 要:學术团队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作用已经形成共识,学术团队建设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现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团队建设的一些分析,为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术团队;组织模式;人才队伍;评价激励;学术环境;国际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个体性的惯性是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1]。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性研究力量有限,视野狭窄,无法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弊端日渐显露出来。现状表明,学术团队对建设现代大学的重要作用已经形成共识,学术团队建设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因此,要切实从人文社科研究实际出发,结合人文和社科的不同学科特点,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学术团队建设质量,重点推动以实质性合作为主导的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以学术领军人物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以重大领域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合作研究,不断优化学术环境,加快促进团队合作为目标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以实质团队合作为主导,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目前,学术团队未形成实质合作、流于表面、成效不佳的情况大量存在,亟待深入改进。具体分析而言,实体科研机构与重大项目课题组因其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更容易形成实质性合作,政策扶持的学术团队也因其较强的政策纽带作用对队伍成长起到了相当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科研组织体系方面,以重点研究基地、校部(省)共建机构、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智库等形式建立的实体科研机构,形成了传统学院之外、以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为主要任务的科研组织体系,在科研创新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要继续加强以跨学科平台为载体的实体科研机构建设,推动在若干重大领域形成相对稳定的跨学科协作群;积极引导重大项目课题组的建立与运行;继续通过各类学术团队建设计划,进行政策扶持与示范引领,着力引导青年学者的学术碰撞和交流(人文学科更倾向于此种模式)、鼓励支持实质性合作;真正做到扬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究各自之长, 避各自之短, 深化问题研究范式, 逐步形成以相对稳定的学科型组织、跨学科实体科研平台和灵活、自由的项目牵引式科研团队三种形式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科研组织体系。

(二)、以学术领军人物为重点,加强学术团队人才队伍建设

“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过程中,人的建设,队伍的建设,都应当始终摆在首要的、核心的位置。[2]”学术团队建设首先也是人的建设,人的建设又首先是团队带头人的建设。理想的团队带头人,往往“被赋予学术精神与志趣的象征意义” [2] ,并以之为凝聚纽带形成学术共同体。此外,学术团队一般带有较强的个性化甚至个人化色彩,甚至相当程度上基于带头人的威信、声望或师承关系,团队相对自主运行,其组织架设、机制安排、价值取向、内部文化均主要取决于带头人的个人风格。因此,要充分尊重团队领导人的创造性,要认真培养、遴选、引进既有较高学术素养,又有较强引领能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形成一支由“战略科学家[2]”组成的团队领导人队伍,进而汇聚研究力量、开辟学术新领域、带动和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实现团队的共同发展。重视发挥各类人才在学术团队建设中的作用,支持青年拔尖人才组建团队、承担重点课题、加快成长为学术领军。

(三)、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不断深化跨学科合作研究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当今大学科研组织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 2004年, 美国促进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发表了长达300多页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4]。在美国,“大学已不同程度地设立了各类跨学科研究组织。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已超过64个,在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大学,普遍设立了‘合作基金’或建立了‘跨学科专家委员会’等机构,以推动学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5]。聚焦人类社会重大问题,深入拓展跨学科合作研究,成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支点。

跨学科合作团队仍需努力摒除学科芥蒂,强化以重大领域凝聚队伍,学校层面,要从制度层面帮助破解各类实际障碍,如通过建立科研共享知识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推动在学科交叉结合处实现原始创新。

(四)、以质量与公平为导向,积极推动评价激励制度创新

要进一步改进成果评价机制,突破以学科为基点的学术评价标准, 探索适合于问题研究的学术评价方法,建立有利于跨学科合作、团队协同攻关,有利于体现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不同特点的分类评价体系。对于在书斋里花费 20年时间写成的宏篇巨著, 和200 人用一年时间完成的一份不足万字的同样高水平的咨询报告, 应该有不同的评价办法。对以国家使命为导向的科研基地或团队,建立中长期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同行评价机制,拓宽学术团体、政企单位、社会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切实避免评价过多过繁和“一刀切”的现象。

完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既重视单个成员的评价,也重视团队的整体评价;既要看指标数量的评价,更要看内容质量的评价;既注重成果产出的评价,也注重人才队伍成长状况的评价。在对团队负责人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关切团队成员的公平待遇与学术梯队的整体成长,充分体现团队成员的共同贡献,让业绩、收入、晋升与实际贡献挂钩,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以开放、宽松为原则,不断优化学术环境

学术探索需要有宽松的外部环境,各类学术团队相较于单个学者,受到更多制度、政策的限制,更加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

要營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坚持宪法和法律约束下的各项自由,反对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自由,消除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3],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给学术团队的学术志趣与学术个性提供空间。一方面,大力培植有利于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和蓬勃发展的政策土壤,在遵循国家制度框架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团队负责人在科研立项、人财物管理、科研方向选择、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灵活自主的科研管理模式[3]。另一方面,为团队发展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搭建学术团队交流平台,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加快知识的流动与碰撞,为增进学科互动打通渠道。

(六)、以提升国际影响为目标,大力推进国际科研合作

在对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团队进行比较时,分析认为我国人文社科团队建设数量与国际差异不大,但团队实质性协作和团队科研成效显著性方面国内外差异巨大,这说明,我们在学习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术团队建设方面,目前更多是在数量与形式上的效仿与追赶,而我们的团队效率、集体效能方面还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

“在全球化境遇中,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有国际方位感”[2],如何以开放的胸怀与国际学者展开学术对话,以多种语言向世界诠释中国文化、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为诸多全球性问题的应对发表中国见解,贡献中国智慧,同样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就学术团队建设而言,通过共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力争在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取得实质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庄怀平. 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组织模式的转换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8.

[2] 沈壮海. 当前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观念与路径-基于全国50所高校的调查[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8):89.

[3]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_[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 (3): 21-25.

[4] Committee on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M].Washington,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

[5] 文少保. 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_文少保[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作者简介:曾彦,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项目开发与成果管理处,副主任秘书。

作者:曾彦

上一篇:农村市场体验营销论文下一篇: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