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以繁荣发展的精髓是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以繁荣发展的动力是质量。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必须遵循创新第一的评价标准,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1:

3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回顾与前瞻暨纪念《社会科学研究》创刊30周年会议纪要

2009年3月28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3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回顾与前瞻暨纪念《社会科学研究》创刊30周年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政协前副主席、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辛文,四川省政协前副主席章玉钧,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理论处处长王素,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段建玲,四川省社科联秘书长李泽敏,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社会科学研究》编委会主任贾松青,四川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四川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研究》编委会副主任周友苏,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丁伟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志田,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李昌麒,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与行政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梅琼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光斌,《新华文摘》总编张耀铭,《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柯锦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政法室主任张安民,《学习与探索》常务副主编冯向辉,《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王卓,《东岳论丛》副主编李然忠,《江海学刊》总编韩璞庚,《江苏社会科学》总编金晓瑜、副总编李静,《浙江社会科学》主编俞伯灵,《广东社会科学》社长刘泽生,《人文杂志》总编杨明丽,《江汉论坛》副总编陈金清,《云南社会科学》主编黄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罗骥,《社会科学报》副总编段钢,以及来自省内的学者、期刊界同仁130多人参加了会议。周友苏副院长主持会议,贾松青书记以“构建时代深刻需要、富有时代意识的期刊平台”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立意深远的讲话,殷建中副部长宣读了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同志的贺信,周友苏副院长宣读了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同志的贺信,《社会科学研究》总编张小路汇报了办刊情况。

就“学术期刊与人文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贾松青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当前,有社会良知、有历史责任感的学术期刊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人文导向、价值导向、守护精神家园、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面,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把《社会科学研究》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党政机关决策服务的学术平台,办成传承文化、创造新知的智慧果园,办成学者的心灵家园,办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同时又具有巴蜀作风、巴蜀风格的学术创新阵地。学术期刊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重在编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觉感,重在有学术良知和学术境界。既要善于发现和推出重大研究成果,又要善于培育科研新人,推出学术大家。因此,从学术与编辑的内容方面来讲,应该有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从学术与编辑的人才方面来讲,应该有服务意识、开放意识和人才意识。

张耀铭总编在向《社会科学研究》表示热烈的祝贺。称赞《社会科学研究》是当今研究和了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重镇和重要窗口之后,认为从中可以引发对优秀学术期刊应具备的品质的思考。他认为,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理论创新,思想性、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是理论创新的标志;必须突出问题意识,善于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真问题,坚决拒绝无意义、无价值的伪问题;必须直面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科学地观察“挑战一应战”的社会状态,揭示时代发展中的瓶颈因素。深刻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成果;必须肩负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在学术水准、学术课题、学术服务、学术争鸣、学术风气等方面发挥导向作用;必须推出新人、扶持新人,为他们提供平台,使他们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必须关注学术的大众化,让一流的学术走进百姓的视野,成为经世致用的显学。

西南财经大学杨继瑞教授结合自己所供职高校学术研究发展与学术期刊的关系,提出一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至少具有的六个方面的社会功能:1.旗帜的功能。学术期刊在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建立、主旋律的弘扬中起到旗帜、阵地、窗口的作用。2.论坛的功能。学术期刊在坚持主流人文价值、精神导向的同时,应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理论和实践提供更多的发散及发展空间。3.智库的功能。学术期刊能够为社会各阶层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政策的参谋。学术期刊在密切关注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跟踪实践、凝炼实践的基础上,可以提出有价值、能够指导实践发展的见解和建议。4.平台的功能。学术期刊为学科的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拓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5.摇篮的功能。各学科的大师们在这个摇篮中播撒下思想的火花;学术的新进们从这个摇篮里得到养分,茁壮成长,并获得学术成长的空间。6.纽带的功能。学术期刊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了一道宽阔的桥梁,实现了学术和实践、企业和高校等多层面的互动。

柯锦华副主编回首自己20多年的编辑职业生涯,提炼出作为编者所经历的三种不同境界。第一种境界是仅仅认为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成果的窗口。处于这种境界中,就会认为编辑不过是以好的学术眼光,挑出好的稿子,并通过杂志展示出来而已,容易养成一种旁观者心态。第二种境界是认识到学术活动是一个过程,有不同的阶段,学术期刊的编辑可以介入学术研究的过程之中。这也就是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确立的过程,是主动加入到学术创造活动过程中的境界。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就要对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编者必须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要做学术研究,要读书思考,要关注学术发展。而最高境界应该是,编辑同时是学者,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虽然现在要做到这一点还不现实,但这种境界作为一个理想,应该成为我们坚守的目标。这对于规范我们现在的办刊行为、校正我们办刊的方向,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只要向此努力,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定会超越现有的水平,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

杨明丽总编则从学术期刊对学术生态的引领方面做了深刻的发言。她说,近年来,由于高校扩张,纷纷争取各种行政资源,对于学科建构有了空前的需求。在这种状况下形成的高校学术体制造成了学术生态的种种隐忧:1.功利化。在目前功利化、行政化的学术体制下,大多数人从事科研工作更多是为了评职称、聘岗位、拿学位等,而不是建立在个人的兴趣之上。2.形式化。我国学界在引进西方学术范式时,主要从形式上加以模仿,结果丧失了宝贵的问题意识,导致对目前最重大的问题失语。3.碎片化。在没有理论思考、缺乏问题意识的状态下,学界研究呈现碎片化。学术期刊生存在学术生态之中,必然受其影响。不少期刊不幸地卷进了这种功利化的链条,并且沦为下线。学术期刊要避免成为功利化链条的下线,而且还要对学术风气具有引领作用,就要做到:第一,从风气上抗拒功利化,坚持质量为先,坚持编辑的主体意识。第二,坚持编辑导向。编辑学者化,在选题方面具有问题意识,期刊才能有鲜明的特点,才能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才能取得和西方学术界的对话权。

张安民主任具体谈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期刊

为进一步提高学术品质所采取的做法。1.调整期刊结构,尽量做到学科覆盖全面,不炒作强势学科,不遗漏弱势学科。2.规范编辑流程,对一整套以“编辑+顾问”为核心的编辑流程制定了具体、严格的规定。3.强化编辑素养,将编辑工作汇报会制度化,并随机抽查编辑所负责期刊的质量。4.严格质量管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建立了完整的质量考核制度,以定量与定性、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期刊质量进行监控,将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组稿标准、编校标准等四个方面分解为相关的系数,逐项打分,以评价期刊的情况。

《社会科学研究》早在1982年就率先开辟“《三国演义》研究”专栏,成为《三国演义》研究的重要阵地。四川省社科院沈伯俊研究员正是研究《三国演义》的开风气之先者,他的许多重要成果都发表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因此,他深怀感激之情地结合自身学术研究成长经历谈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三点作用。第一,一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该是时代脉搏的感应者。第二,一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该是新思想、新学说、新观点的传播者。第三,一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该是学术人才的培育者。

韩璞庚总编对于成就学术理论期刊的中国立场与中国风格做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引领学术讨论、激励思想创新方面的重要功能,从而为中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活泼的心灵观照,真正承担起促进民族文化复兴和民族思想再造的历史重任,应该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文本关注与回到现实生活世界、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等三层关系。而随着全球金融体系出现巨大问题以及中国经济这30年的巨大成功,西方社会也不得不公正客观地看待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思当代世界问题,思索中国的成功经验,学术研究与学术理论期刊应确立鲜明的立场与观念,为创造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为成就学术理论期刊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贡献智慧与力量。这需要:研究中国道路;秉持中国立场;形成中国范式;成就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

王卓副主编着重谈了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个性,以及如何应对学术成果传播的网络化两个问题。她认为,由社科院及社科联系统主办的综合性期刊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各刊之间的区别度不大,且随着高校学报名刊工程的推动,将会造成更多千刊一面的现象。综合性期刊有必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注重优长性和特色的开拓,要具备个性风格与品牌价值,在品牌特点上作更多的探索。而纸质期刊的功能,尤其对于越来越熟悉并依赖网上信息的年轻学者而言,已不再是作为学术传播的载体,而渐渐向学术证明演化。但由于目前各家杂志社对应对此趋势的准备不足,导致各期刊网得以在对各期刊著作权剥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期刊的个性被过滤,利益被侵占。因此,各刊需要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争取并赢得平等的对话权利;应探索更为合理的数据化方式,避免成为期刊网纯粹的打工者;应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学术研究的特点和需要。将纸质期刊的办刊理念、学术追求、技术规范等长期积累的经验与特点在网络化中加以继承和延续。

杨先农主编以《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办刊体会阐发了几点意见。1.要充分发挥重要学术期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发挥学术期刊引领学术研究的作用。2.要有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有良好素养的编辑人才。3.要继续探索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传播效应的途径,以更广阔的途径推动马克思主义成果的大众化。

丁伟志研究员曾从事过《中国社会科学》的编辑工作。他的发言不时引《中国社会科学》之创办为例。他充分肯定了《社会科学研究》以“探索真理”为办刊的一条基本指针,认为坚持以“探索真理”为指针,正是办好学术期刊的精魂所系。牢牢把握这条指针,学术期刊的质量便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游离了这条指针,学术期刊的质量必将滑坡。但他同时认为,坚持真理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若是出现问题,都要追究编辑或出版社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创刊时不是这样的。其稿约里明确表示:所有本刊发表的文章都是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作者文章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编辑部也不干涉作者的意见,文责自负,这样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才能保证学术创新的实现,才能保证学术期刊的生机勃勃和学术价值,才能保证作者有勇气在自己的文章里、学术领域里探索真理。

张康之教授从一个读者、作者的角度思考了如何办刊的问题。他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学术期刊承担着伟大的使命,就是要把一大批作者送入到历史中去,当学术期刊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把自己写入了历史的某一页中。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国外将开始全面关注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这也将是办好学术期刊的新的起点。学术期刊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章可分为三类:学术研究类,实证研究类,思想、理论叙述类。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稿时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学术研究类文章注重其规范性;实证研究类文章选稿时可以先看其结论,再看论证过程,再审读它所使用的各种模型;思想、理论叙述类文章则要看其创新性和现实性。从学术期刊的思想导向来看,改革开放后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要回到中国古代去,一种是要把西方的东西搬过来,学术期刊应当对于矫正这两种错误思想倾向发挥作用。承担起思想启蒙的责任,是学术期刊在今天具有的更大的历史使命。

下午,会议进入对“3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回顾与前瞻”主题的讨论。罗志田教授发言论述了“近3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变与不变”的某些面相。他认为,“三十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变化不少,但必须指出,变的一面不能太夸大,有相当地方可见“传统不死”的一面。近30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又在冲击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恐怕用不了多久还会出现一次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李昌麒教授回顾了“经济法研究30年”,认为经济法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当短促,但是却非常令人瞩目。之所以如此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法学人在对经济法的研究中比较重视理论创新和对法治的贡献。对于今后的经济法理论及制度研究,李昌麒提出了可以完善的几个方面。

王富仁教授对于“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作了发人深省的发言。他说道,目前中国的学术和文化很可能孕育着一个转换,且这个转换很可能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换。但是,这个转换不是从我们以前所取得成就的基点上而来,而是建立在问题的基点上,将来自于知识分子对社会危机的强烈感受中。

杨光斌教授就“制度变迁与社会科学”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社会科学的许多基本概念、体系,都是把特定的历史经验变成了普世化的价值,因而出现了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以及由政党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三种脉络。但无论由哪种主体主导现代化进程,都要注意社会与国家的平衡问题。

四川省社科院盛毅研究员谈了对“中国企业改革研究30年”的看法。我国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整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各个改革阶段的突破口,盛毅研究员将国有企业的改革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探索的问题。

梅琼林教授就“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趋势”做了精彩发言。他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趋势在目前是比较明显的,这是知识整体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对总体性反思的需要。在学科整合中。可能会出现学科的交叉与传统学科界限的消失,综合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以及学术共享方式的创生等变化。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人文方法与实证方法的争议,方法论的多元主义视野可能是弥合这个分歧的一个途径。

这次会议在作者、读者和编者之间形成了观念的互动,提出了一些深刻见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未来的发展,对整个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张小路

作者:许丽梅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论与质量观及其评价机制

摘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以繁荣发展的精髓是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以繁荣发展的动力是质量。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必须遵循创新第一的评价标准,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文章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论与质量观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与质量的关系,并阐述了创新论和质量观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的内涵,将其划分为三个维度: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程序公正、评价监督完备。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论;质量观;评价机制

10085831(2017)03006307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进行了精准定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同样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2]。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成果,则离不开相应的保障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可喜的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评价指明了方向:“建立和完善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3]。本文将立足于这些原则性规定,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和质量及其评价机制的内涵。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论

(一)创新理论概述

“创新”一词目前成为政界、业界和学术界的热词之一,同时,创新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理念,成为一种时代精神。而关于什么是“创新”,则呈百家争鸣之势,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科技学家等都对创新进行了研究,使“创新” 逐渐从一个狭义的经济学概念扩展为一个涵义十分广泛的概念,推动着创新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4]。自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经济领域以来,创新理论现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20世纪20-50年代的萌芽期,这一时期可认为是创新经济学初露端倪阶段,熊彼特以《经济发展理论》(1911)、《商业周期》(1939)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3)三部著作,在经济领域引入创新理论,并奠定了当代创新理论的基础。(2)20世纪60-90年代的成长期,这一时期是创新研究视角多元化阶段,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创新哲学、创新经济学、创新管理学、技术创新学等分支理论。(3)21世纪初至今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是创新理论学空前发展的阶段,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产业创新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等分支理论不断出现并日益发展[5]。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包括五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采用新材料、创立新组织[6]。该创新理论提出了五种创新形式: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创新和组织创新,已成为创新理论的核心内容。

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和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过程和有效方式,主要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等[7]。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本质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表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是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命之源也是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引领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方向,保证人文社会科学的咨政功能得以实现,为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提供条件[8]。创新型国家建设是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有机统一,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和不断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渠道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人文社会科学创新首先表现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贵在创新。

所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体能动地运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能够提示和预见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首创性科学探索活动,该活动既是一种首创性的理性加工过程,也是一种将理性加工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过程。

只有大力推进和不断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才能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才能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才能有效提升国家文化力量,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多元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其一,从创新对象的角度,可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形态划分为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和科研组织管理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深入借鉴世界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就,形成具有时代特点、门类齐全、优勢突出、结构合理、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布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要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同创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协同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观点创新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从当前客观实际出发,不拘泥于经验、书本和已有认识,或在继承和借鉴他人、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某一具体事实或个别问题方面提出新的见解或看法。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观点创新要求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不同观点和学派的碰撞、交锋、交融中,得到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学术观点,逐步接近客观真理。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方法创新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出与前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中;或者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得到启发,并将改进后的方法运用于研究之中。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方法创新要求能对研究视角、研究视域、研究路径、思维方式、概念框架、分析方法等进行个别创新或整体创新,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组织管理创新是指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改进,或者引入一种全新的制度,目的是协调创新主体间的关系、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提高创新效率,推动新知识技术的创造、改进与扩散,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展与深化,保证人文社会科学的可持续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组织管理创新要求对人事管理机制、科研管理机制、国际合作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机制以及后勤服务机制等诸多环节、诸多方面进行创新[9]。

其二,从创新层次的角度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形态可分为基础研究创新和应用研究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创新是指对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规律进行探索,对各种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等之间的联系进行揭示,从而创立新理论,开辟新领域,建立新法则。

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创新是指结合当前或长远的社会需要,根据已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而进行的有特定目标的研究活动,目标是对社会生产领域中应用新原理的可能性及其途径进行探索,从而产生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观

(一)质量理论概述

在现代管理中,“质量”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管理质量”“生产质量”“产品质量”“教学质量”“研究质量”“拍摄质量”等已成为社会热点词汇。物理学、哲学、管理学等领域都有对“质量”的解读。“质量”一词最早是一个物理学单位,是度量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物理量。从哲学的角度看,质量是指事物发展的质和量的关系,强调的是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而管理学意义上的“质量”,则相对难以界定,从质量管理學的理论看,目前社会上还是比较认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所作的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特性总和”[10]。该定义包括三层含义:(1)产品、过程、活动等是承载质量的具体事物;(2)只要满足需求就表明质量高;(3)不同实体,质量的实质内容不一样。从管理学的角度,质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产品质量仅仅是一个部分,质量还包括实现产品质量的活动和过程;质量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质量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是人类生活的普适性需要。

综合相关观点,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质量观:(1)符合性质量观,即产品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只要符合规格、满足要求就是质量。(2)适用性质量观,即质量就是适用性,只要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就是质量。(3)效益质量观,即强调产品的有效性,质量高的产品上市后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小[11]。

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容十分丰富,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概念还将不断发展与深化。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本质

同其他领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进了以质量为中心的时代。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说,质量都成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的新阶段,迫切需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2]要进一步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则需要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能力。

借鉴ISO给“质量”所做的定义,笔者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活动、过程、体系等特性满足科研利益相关者要求的程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学术共同体、科研管理部门、书刊出版机构、成果应用者、社会公众[12]。这就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表征与度量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应在不同需求中找到一个各方能接受的共同均衡点。这也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综合性概念。

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使命,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应放在一个“全面质量”的背景下来理解,把“质量”视为一个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心术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不仅仅指研究成果的优秀程度,还包括社会各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看法与感观,以及其在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的程度。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多维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呈现出多维度的质量观。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主体的多维。研究者的能力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研究者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首要受益者。但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关注,不仅仅限于研究者,政府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学术共同体、书刊出版机构、学习者、产业界等都同样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且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着不同的质量观[13]。例如,各级政府部门希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提升国家、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这也构成了政府部门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形成政府部门以竞争性价值为取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观;产业界在产学研合作中,人文社会科学也是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希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为其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成果,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营利润,形成产业界以营利性价值为取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观;学术共同体希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整体提升某一学科理论的新高度、提出某一领域的新观点、创设某一研究的新方向、产出研究方法的新范式等,形成学术共同体以专业性价值为取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观。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评估的多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强调,人文社會科学研究评估要“更加注重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价值性与科学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继承积累和探索创新的统一,更好地发挥科研评价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导向、激励与诊断作用”[14],这些指导性意见体现了多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评估观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多维性,意味着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评估时,要尽可能地少用数量语言,如发表论文的数量、出版著作的数量、发表刊物的级别等,而是要尽可能地多用质量语言,例如,使用了什么新资料、提出了什么重要问题、提出了什么新观点、填补了什么学术空白、运用了什么新方法、发现了什么重要问题、解决了什么重要问题、构建了什么新理论等。在这种质量观的导向下,才能让科研人员真正静心仔细研究问题,获得各主体所需要的研究成果。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保障的多维。学者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学者队伍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保障的主力。学者队伍为切实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研究方法、培养协作意识、遵守学术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15]。但仅靠学者的努力还远远不能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

。就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措施一样,除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外,还应”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2],后三个要素同样是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强有力和必要的措施。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与质量的关系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以繁荣发展的精髓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才能源源不断地被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人文社会科学永葆活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以繁荣发展的动力是质量,质量决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命脉,决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长久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前提条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知识增长的速度不断加速,知识信息量倍增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知识老化同样不断加速,知识失效的速度越来越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精益求精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没有创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质量就将失去基石与活力。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是提升研究质量的有效手段和必经之路,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活动,提升研究质量将无从说起。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基础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类型多样,涉及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主体、不同的结果,只有质量过硬,才能承载其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过程,就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不断修正、不断鞭策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将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的实现。没有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创新的效能无法发挥,所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在不断提高质量的保障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与质量,有了高效的创新,有了可靠的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四、创新论与质量观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

(一)评价机制的内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十七章《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第二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16]。为切实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除了完善系列配套措施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是指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运用科学评价手段和规范的流程来调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关系,从而保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公正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评价监督[17]。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抑或学界层面,都已充分认识到,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必须遵循创新第一的评价标准,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虽然有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但最终标准应有且只有一个:创新性。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正如前文所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具有多元性,既存在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和科研组织管理创新,又存在基础研究创新和应用研究创新,因此,遵循创新第一的评价标准,才能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是质量,要改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唯数量化”,淡化“学术GDP”,真正激发研究人员的研究活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就必须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唯有如此,才能抑制功利性、短视性科研行为,才能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向重质量的方向转变。

(二)评价机制的维度

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关键点在于“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即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方法、评价程序与评价监督的设计与实施上,应紧密围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与质量的本质,充分体现与彰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与质量。具体而言,创新论与质量观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的主要维度有三。

1.科学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法,目前主要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或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这三种类型,每类评价方法又可以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来实现,如现场评审法、通讯评审法、数学模型法、指标打分法、引文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等。每一类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性,也因其存在的固有缺陷而被学术界所诟病。究其原因,一是这些评价方法的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二是这些评价方法的评价维度过于单一,三是很难找到一种普适的创新与质量评价标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分配,其实是多方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为了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与质量导向,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即评价主体,匹配出最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应用的核心就是要能够从创新与质量的角度,根据创新与质量的不同侧重点及其涵义,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机构、项目、成果等进行价值判断,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找到相对应的评价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公正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是指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评价时,评价主体(包括评价方、被评价方、委托方)所应遵守的步骤、方式、流程安排和规则[18]。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中一个典型问题就是重结果、轻过程,就算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同行评价,在程序上同样存在亟待完善之处。评价结果能否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性与质量,这是评价标准与方法选择问题,但程序设置合理,则能够为评价标准与方法保驾护航。如果在评价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结果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正、客观,而按照创新与质量导向建立的评价标准与采用的评价方法将得到基本保证,从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与质量水平。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论与质量观,制定相应评价主体的遴选程序、评价方法的实施程序、评价结果的发布程序,真正做到价值中立、主体平等、实质参与、程序理性、程序公开、程序自治,从源头上杜绝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结果公正的不利因素,形成创新与质量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良性生态。

3.完備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是指通过监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程序等,以维护社会正义、杜绝腐败滋生、防范权力滥用,从而保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正确性、合理性与公正性。尽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强调要坚持创新与质量导向,但由于现在的评价实践多由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包揽,评价主体较为单一,比较容易产生“寻租”行为,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评价结果能否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与质量则需另当别论。显而易见,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需要多方面的管理创新,关键之一就是建立完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体系。要真正建成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体系,必须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模式、监督制度,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加强监督合力的体制机制制度,解决“如何评”和“学风正”问题,从而使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监督走向日常化、常态化,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结语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必须严格遵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论与质量观,在创新论与质量观的指导下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样,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实践中,应坚持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构建创新论与质量观指导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程度与质量水平,牢固树立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价值和话语体系。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1-10-25)[2016-07-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5-11-03)[2016-07-16].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117027676.htm.

[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EB/OL].[2016-07-16].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68/14820244.html/.

[4]JAN F,BART V.Innovation studies——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A new scientific field[J].Research Policy,2009(2):218-233.

[5]张治河,周国华,胡锐,等.创新学:一个驱动21世纪发展的新兴学科[J].科研管理,2011(12):143-151.

[6]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74.

[7]JOE TIDD.Managing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3rd Edition)[M].London:John Wiley & Sons,2005.

[8]汪信砚.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之源[J].江汉论坛,2014(8):12-19.

[9]王伟光.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J].学术界,2012(1):231-233.

[10]李涛.项目管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51.

[11]王红.不同质量观下的质量保证与评估方式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58-60.

[12]谭春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2):16-23.

[13]韩映雄.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及其质量观[J].辽宁教育研究,2005(4):17-19.

[1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EB/OL].[2016-07-1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3_zcwj/201111/126301.html.

[15]袁振国.立足创新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8-14.

[1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2016-07-16].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news/2016-03/17/content_38053101.htm.

[17]谭春辉,王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研究[J].宏观质量研究,2014(1):102-109.

作者:谭春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3: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研究

谭春辉、王乐,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TQ036)、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1JDXF005)的研究成果之一。感谢匿名评审人,文责自负。

摘 要:由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自身设计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实践过程中,评价机制经常出现“失效、失灵”的情况。基于此,在借鉴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重点设计了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分别从管理、技术、社会和人文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更深厚的智力支撑。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主体,更应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应有贡献。众所周知,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与决策,要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组织机构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运用科学评价手段增强人和事物内在的运行动力并调节各方面的制约关系,确保管理的科学决策,保证运行和管理目标的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功能的内在的、比较成熟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监督体系。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关注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完善措施。邓毅(2004)提出可以采取引证分析法、异地评审、建立专家库及完善监督机制、网上公众评议、建立成果查新制度、重视异议等措施来健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陈淳等(2006)针对现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科研道德教育、推行异地评审、建立完善的专家库和监督制度、开展CSSCI评价等措施。卢花(2007)认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工作,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评审制度、监督机制和公正的学术批评制度。熊进(2010)认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第一,遵循社会需要原则,以凸显时代特色来创新;第二,严守学术认同原则,坚持把学术含量作为创新生命线;第三,重视时间筛选原则,通过长时段、多维度来检验创新。王志章(2012)在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行剖析后,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提出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差别化评价、建立健全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等建议。邱均平等(2012)指出,形成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需要健全科学评价制度、加强科学评价立法、建立科学评价行业规范、实施科学评价管理与监督。不过,上述成果,并没有站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高度,所提的策略方案不全面,缺乏系统化的对策措施。

在科研评价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失效、失灵”的现象,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确保评价机制能够持续高效运行,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价值

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持续繁荣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健康有效运行,与之配套的内外部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设计再科学的管理机制,如果没有成熟完备的实施条件,一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只有构建一套长效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学科、人才评价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才能真正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能够保证评价中规则的公平,可以最大限度地扫除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运行的障碍因素,保障所有科研工作人员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促进科研资源实现优化分配,从而不断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有利于促进高校社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人文社会科学作用的正确发挥,离不开其成果在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转化和应用。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造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质量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我们可以从管理、社会、技术以及人文的角度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经过鉴定和评审的优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有利于发现和培育优秀人才队伍

任何学科的繁荣和发展,都离不开一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中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建设,既有利于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又有利于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国内外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逐步形成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五)有利于促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众多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但也屡屡发生科研违规、学术抄袭、以量代质等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现象,学术公信力不断下降。通过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方面的保障措施,从道德层面进行约束,可以规范、净化和提升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而彰显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规范学术行为,讲究科研诚信,强调学风建设,引导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构建

保障体系是构成保障系统的各个有机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可以为保障对象构筑一张“防护网”,保证其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和运行。目前保障体系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社会管理框架内,最常见的形式如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等。这一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样可以用于科研管理当中,以此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

(一)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本文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为对象,尝试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保障体系。从前期大量研究中发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具有很大程度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且相互之间存在多种利益冲突。我们在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时,应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分别从管理、社会、技术、人文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构建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因此,笔者将此保障体系的构建作为系统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借鉴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的构建划分为界定问题、确定目标和原则、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保障体系总体框架、研究保障体系构建策略、保障体系的实施、评估及反馈等主要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构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流程图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此流程,重点探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构建中的“界定问题”、“确定目标和原则”、“保障体系总体框架”、“保障体系构建策略”等内容。

(二)明确评价机制保障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评价机制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的双重制约,其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一直为学术同行和社会大众所诟病,因此在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就评价机制本身设计来说,包括:评价周期过短,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而由于教师的研究成果又与职称评定、个人津贴、科研奖励等个人最直接的利益挂钩,导致研究成果粗制滥造、虚假繁荣;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没有针对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采取分类评价的方法,而“论文中心说”仍然大行其道,不管哪个学科专业,其研究成果和科研活动都必须与学术论文之间确定出某种量化比例关系;评价程序粗糙化,科研管理部门为了追求“多快好省”,评价过程越来越简单化,评价标准多以刊物和出版社级别来认定,评价结果的公示与反馈制度不够健全;评价监督环节缺失,监督制度成为“摆设”,大大助长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行为的自由化。从评价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看,高校教育中浓厚的行政色彩,使学术共同体一直无法扮演研究成果评价活动的主角;为了迎合国内创办综合性大学的浪潮,一些本来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也在强调科研评价的“大一统”,制定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目前国家动辄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科研项目资助,使科研工作者与各级评审专家之间形成固有的利益链条,评价活动中到处充斥着“人情交易”、“权钱学交易”的味道,面对各种利益诱惑,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不断沦丧。

(三)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

1.总体目标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和发展目标。所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构建,其目标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各个高校正确处理和协调好高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主体功能之间的关系。

2.基本原则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存在,必然会涉及多种主体和要素,体系内各主体要素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关系,因此在构建保障体系时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笔者结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运行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必须遵循的原则:

(1)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结合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运行不仅受到内部各因素,如高校科研管理政策、评价技术(方法、程序、监督等)、科研人员自身学术能力和道德素质等因素的作用,还受到政治经济制度、人文环境、社会大众文化水平和监督意识等外部条件的影响。高校这个系统本身就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它又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因此我们对保障体系进行分析和构建时,要十分注重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的结合,将内外部各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才能实现总体的最大效益。

(2)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看似简单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其实是多方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其中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或者“利益链”,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更是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既然要构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就要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平衡和协调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之既可以调动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又可以完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发展目标,保持一种“和谐健康”的发展态势。

(3)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众所周知,与自然学科相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不易量化、研究对象的复杂多样性、成果价值的延时性、间接性、相对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参照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在科研管理中建立“弹性评价机制”,避免采用缺乏或者没有弹性的评价方法。具体的弹性评价机制如:定性、定量与延时评价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公开评价与盲评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专家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等,这样才能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三公”评价。

(4)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相结合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治理理论”,强调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一种倡导多元主体在互动协商基础上寻求得到公众认同的最佳问题解决方式。笔者认为将这一管理理念引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由于科研管理活动与其他行政性事务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长期的实践也证明,单一的行政化管理方式,会大大影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在科研管理中除了坚持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外,要大力发挥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组织、公民社会等重要的补充性管理力量,使科研管理的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将正式与非正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四)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美国历史学家马兹利什(Mazlish,B.)认为科学的质量评价主要来自于学术界内部和社会外部,“内部质量”是指学术同行对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影响进行评价,科学的“外部质量”则可以看作是该研究成果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准所做出的贡献大小。换言之,研究成果的质量好坏、价值大小一般要接受“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的检验,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作为整个科学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好坏与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是密不可分的。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涉及科研管理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评价技术;从外部条件看,一般指社会评价管理和监督以及人文道德环境等方面。基于此,构建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五)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具体构建策略

根据图2,可以从管理、技术、社会、人文四个视角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以理顺研究成果评价中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持续健康繁荣发展。

1.管理维度

从管理维度看,笔者认为任何管理方法都离不开宏观政策、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具体制度措施等几个方面。针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来说,具体可以从宏观层面的科技教育政策规划制定、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科研活动的法制化建设以及科研奖励和惩罚制度的落实,对评价机制的运行进行有效的保障。

(1)出台人文社科评价政策

研究成果评价管理作为科教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反馈、控制、协调、激励、约束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需要以宏观政策为指导。目前有关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这些政策是我们开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总体指导纲领。只有全面规划科学的宏观科教政策,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才能保证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正确的发展方向。

(2)转变科研管理理念

当前“行政干预过多”的研究成果评价体制,严重弱化了学术评价与社会大众评价的力量,很难持续调动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而且成果转化推广利用的后劲普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柔性科研组织结构,将科研管理的重心下移,扩大中层和基层科研学术组织的权力,最终形成“中上下”的科研管理模式,可以避免权力高度集中和过于散漫带来的效率和效益低下问题。除了管理模式之外,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遴选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也是评价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外部保障。

(3)加强科研相关立法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法制化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尤为突出。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文件来明确规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科研工作者的职业操守、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由于相关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高校大量知识产权流失,给国家和高校的科研工作都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必须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立法工作,通过法制化的制度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提供强有力的评价依据和法律环境。

(4)落实科研奖惩制度

高校常见的激励方式有晋升职称、科研奖励和津贴等,此类激励方式只能在短期内有效,而且以个人为单元的奖励往往容易造成科研人员之间的对立冲突,挫伤相互间的科研合作积极性。另外我国高校对于学术违纪行为的处理,一般只限于道德谴责和追回奖励所得、撤销学术成果、解除聘用合同等行政处罚,缺乏相应的法律问责。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和严格学术违纪惩处力度,内外兼顾,创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2.技术维度

评价目的的顺利实现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科研评价管理手段、方法不能固步自封,要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而不断革新,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辅以技术上的保障。

(1)提高评价的信息化水平

研究成果评价信息化是指在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科研评价信息网络系统,优化研究成果评价模式,不断提高科研评价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评价信息网络系统开展研究成果评价工作,可以进一步规范科研评价程序,客观上也减少了人为或“行政因素”干预的机会,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利用网络的平台优势,还可以推进不同高校开展校际间研究成果互评,以及校内与民间社会学术团体机构评价相结合,对于提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公开透明度和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

(2)引入评价辅助技术

目前关于科研评价定量分析的工具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大多是基于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论文数据库,通过影响因子、引用频次、引用半衰期等指标来反映研究成果或科研工作人员的学术水平。如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国际上主要有SSCI、A&HCI、CPCISSH(旧称ISTP)等,国内主要以CSSCI为主,虽然上述引文数据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但该做法目前在国内外科研学术评价中已得到普遍认可和使用。我们通过不断研发和引入先进的评价辅助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研究成果评价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整体的客观性、公平性以及公开透明性。

(3)开发评价监督技术

评价监督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三维框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在制度上加强审计监督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评价监督技术来制约学术腐败行为,真正地实现“把评价权利关进评价机制的牢笼里”。目前在研究成果评价实践过程中,许多评价监督技术被开发出来甚至已经投入使用,对于提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明显作用,例如科研评价信息网路系统、反剽窃检测软件、评审专家数据库、随机专家遴选技术、学术信誉电子档案等,较好地担任了评价监督中的“安全卫士”。

3.社会维度

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决定了其研究成果的社会属性,更应该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于其价值的评价应该主动走出校门,接受多元主体的评价,特别是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间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评价,以此来保证更加公平公正的评价结果。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简单地对研究成果进行数量统计,其中涉及多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书刊出版机构、学术共同体、专门的评价中介机构、国家科教管理部门、高校科研人员、高校在读硕博研究生、高校各院系、研究成果运用者、研究成果受用者和社会受众等,因此评价主体的选择就不能局限于高校科研行政管理者,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利益相关的组织机构或个人。

(2)社会监督的规范化

通过建立和实施学术评价结果公示制、评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措施,高校校内学术监督成为了学术防腐的第一道“防火墙”,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随着“学术利益链条”的不断固化,校内学术监督很难发挥原有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引入社会评价监督主体,成立全国性的民间学术监督机构,对全社会监督力量进行整合和优化,化零散性监督为常规性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积极性与天然优势。

4.人文维度

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顺畅运行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中的人文维度可以重点从学术自律、科研诚信、学术自由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倡导学术自律

目前高校学术不端事件已经屡见不鲜,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从规章制度建设上努力,也要加强培养学术自律意识。学术活动探究规律和探索真理的目的,以及自由思考、自由创新的特征,决定了很难用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学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意识出发,采取一定的措施唤起学术人员的羞耻意识,形成学术人员的敬畏意识,激发学术人员的成就意识,这样才能逐步引导科研工作者加强学术自律,使自身的学术活动始终符合学术伦理。除了科研工作者要加强学术自律外,众多出版社、期刊杂志社、高校学报管理部门以及国内外知名的引文数据库机构也要强化自身的学术自律,为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术环境贡献力量。

(2)加强科研诚信管理

科研诚信立法是加强科研诚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科研诚信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及一些大学虽然出台了很多科学道德规范,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指导和警示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当前的科研诚信违纪处罚力度总体过轻,非常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科研诚信法,成立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委员会,依法进行诚信监督、审查与处理,确立法治的威慑力量。

(3)培育学术自由氛围

学术自由是高校追求的核心理念,也是其立足之根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才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笔者认为要培育学术自由氛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教育“去行政化”步伐;减少学术审批和弱化等级学术;降低学术机构的组织化程度;放宽学术评价的时间尺度和数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科研工作人员所承受的外部程序压迫,给学者以较大的支配空间,使他们能沉浸于学术创造之中,达到“宁静致自由,自由成学术”。

四、结论

在科研评价管理长期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经常会出现“失灵、失效”的尴尬境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究其原因,就在于评价机制运行中缺少一套完备科学的保障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然后提出了构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基本研究思路。重点厘清了构建保障体系所面临的评价机制内部和外部环境问题,设计出了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在其指导下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分别从管理、技术、社会和人文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力求从全方位消除阻碍评价机制有效运行的因素,为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公平公正合理地运行创造健康有序的内外部环境,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持续繁荣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更深厚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淳、黄宏、杨国秀,2006:《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议》,《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2] 邓心安、彭西,2010:《中国高校科研诚信问题体制分析与对策》,《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第8期。

[3] 邓毅,2004:《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改进成果评奖办法——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若干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 期。

[4] 韩锦标,2011:《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路径浅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第4期。

[5] 卢花,2007:《如何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工作》,《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6] 罗志敏,2011:《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人民日报》2月15日。

[7] 牟岱,2011:《巩固繁荣成果重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立法管理》,《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第3期。

[8] 邱均平、任全娥,2007:《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

[9] 邱均平、谭春辉、任全娥,20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上)》,武汉大学出版社。

[10]熊进,2010:《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期。

[11]王志章,2012:《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2]杨春龙、王荣江,2012:《高校科研量化评价机制弊端析要》,《江海学刊》第5期。

[13]张忠义、张禄秋,2004:《关于建立文科研究成果弹性评价机制的探讨》,《科学中国人》第6期。

[14]张喜爱、曾庆平等,2008:《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第9期。

Research on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Evaluation Mechanisms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an Chunhui and Wang Le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责任编辑 余凡

作者:谭春辉 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