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渗透化学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围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教师对人文教育意义的认识、对人文教育方法和途径的认识、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对顺德5所中学师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文教育渗透化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文教育渗透化学教育论文 篇1:

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现代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出自主思考并具有人文精神的中学生,那么对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下几点探讨一下中学化学如何实现人文教育。

关键词:中学化学;人文教育;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中学化学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常大的改变,教师也逐渐的把新课标的教学思想深入到中学课堂中,但是另一方面,中学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本文对人文教育在中学化学中的渗透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就是把人文思想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努力建立起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传播人类累积下来的智慧和精神,以此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食品和用品安全的事件,很多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失去了其应有的伦理道德,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中学化学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利用各种真实客观的资料,使学生能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其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从化学的视角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使得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利用科学家作为榜样进行化学教学

有关心理研究表明:成功优秀的榜样人物能够使学生产生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得学生对学习有着更高的积极性。学生也能通过榜样的力量,树立起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人格,培养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强烈兴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居里夫人研究科学的精神,通过几年提炼出0.1克的氯化镭的事迹,使学生向榜样学习,对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推进作用,还有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技术的精心研究,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此技术的垄断地位,为我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教师利用这些科学家努力钻研的事件,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使其能够以榜样为力量,建立起刻苦学习化学知识的决心和高尚的情操,加强对其进行人文教育。

(二)发现化学中的美

化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学科,很多自然现象的产生都能用化学规律进行解释,化学中蕴含着很多的美感,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通过播放一些有关化学生动美丽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反应现象的美,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色彩美和画面美,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既能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陶冶中学生喜欢美的情操,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热爱,融入个人的真实情感,使得化学教学更加具有人文气息。举几个例子,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这个化学反应,根据这个化学原理,可以产生非常多的现象,比如巧夺天工的钟乳石、石笋等其反应都是依据这个化学实质;比如金刚石的美丽,宝石和水晶等的光彩奪目、晶莹剔透等都能给人带来直观的美感,还包括石林的突兀奇峰等自然景观,都是由于化学原理产生的;再比如利用通过磷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烟雾的实验现象,氯化氢和氨气等一起反映出好看的彩色喷泉,使学生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喷泉景色,这样美的实验现象能推进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三)使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化学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学化学的教师,就更要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在生活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比如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大自然和社会产生了很多突出的矛盾,人类面临着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也有很大的威胁,中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应建立起学生肩负起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光荣使命,明确科学技术发展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建立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意识,懂得保护大自然。化学教师可以用和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导入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引导语:“杨利伟是我国伟大的航天英雄,同学们知不知道他在太空船中是怎么生存的呢?他呼出二氧化碳气体该如何处理呢?”,以此来满足学生们好奇的心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发生在生活中的实事能极大的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更愿意探索和理解化学知识,也能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增加其学习化学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四)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渗透人文教育,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化学问题有着更强的钻研精神,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分析化学反应的时候,一般都是联系其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的某种辩证关系,从而实现化学反应的发生;化学平衡中有着正反应和逆反应,都是在一个系统的内存在的,但是他们既互相依赖又相互对立;化学是一个非常遵循规律的学科,比如元素周期律等元素的性质都有着一定的相似和递变性,也能论证自然科学中的一些事物变化规律,所以学生在学习化学中,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从本质上掌握了学科的规律,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事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人文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得到好的渗透。

结束语:

中学化学教育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要加强渗透人文思想,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努力的贯彻新课标的思想,改变教学理念,使学生发现化学学科的奥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我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智慧.中学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1(61)

[2]叶建坤,赵爱丽.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化学教与学,2010(1)

[3]姜相利,张宝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2)

[4]徐丽娟.高中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1)

作者:陆恩兰

人文教育渗透化学教育论文 篇2:

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情况的调查

摘要:围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教师对人文教育意义的认识、对人文教育方法和途径的认识、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对顺德5所中学师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育;人文教育;情况;调查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化学教师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围绕人文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包括人文资源的开发、人文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为了了解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开展情况,实施效果,探讨人文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推动人文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全面实施,特别安排了“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情况的调查”。

1 调查设计

1.1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在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开展情况,实施效果,探讨人文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顺德5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包括1所区属学校(重点中学),3所镇级学校(普通中学)。共发出学生问卷750份,收回有效问卷697份,其中初三301份、高一194份、高二102份、高三100份。共发出教师问卷95份,收回有效问卷70份,调查对象分别为来自初、高中各年段的一线教师。抽样既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的平均分布,又考虑了不同教学条件的平均分布,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3调查内容

学生问卷:⑴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⑵学生对人文教育现状的认识;⑶学生对人文教育途径的认识;⑷学生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

教师问卷:⑴教师对人文教育意义的认识;⑵教师对人文教育现状的认识;⑶教师对人文教育方法和途径的认识;⑷教师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

1.4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针对调查对象当前状况、特征及规律展开的专门调查研究,同时又要考虑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主要采用了封闭式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

该部分为学生调查问题,包括4道题,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对化学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具体情况详见表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按照高考体制,学校在高二和高三就已经按学科分班,这里的调查对象均为化学班的学生,故表1的数据中初三与高一、高二与高三具有可比性,而“初三、高一”与“高二、高三”只能供推断分析。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平均每年的下降率超过了20%;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也比较理性,这体现在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学到的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很有用”或“有一点(用)”,而且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从关注“动手实验”逐渐转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对化学追求却更加讲究现实,超过50%的学生认为化学学习还应该加强对“掌握化学知识”的要求。总的来说,学生对化学的认识逐渐从感性转向理性,学生对化学的追求逐渐从过程转向结果。所以,学生对化学理性的认识正是我们教育需要的,但学生的追求过多地盯住学习的结果,这是我们教育不和谐的表现,在化学教育中应该强调和体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

2.2教师对人文教育意义的认识

该部分为教师调查问题,包括5道题,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对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认识,只有教师对人文教育有了深入认识,那么人文教育才能深入实践。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对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认识是准确的,更是积极的,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化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有81.8%的教师认为人文教育对化学教育“重要”,有90.9%的教师认为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开展人文教育;教师对人文教育的目的上的认识是准确的,有86.4%的教师认为人文教育应带给学生“人文精神”;教师在人文教育的实践上是有效的,有59.1%的教师表示学生喜欢人文教育,有68.2%的教师认为人文教育对学生化学学习“有效”。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确确实实有很多教师在人文教育中作了大量研究、探索和尝试,但在人文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办法不多,在人文教育的内容上不清晰,以至不能更好地推进人文教育的实践,所以在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渗透人文教育吗”的调查中,有18.2%的教师选择了“经常”,77.3%的教师选择了“偶尔”,还有4.5%的教师选择了“从来没有”。

2.3 对人文教育方法和途径的认识

该部分包括了教师调查问题3道,学生调查问题5道,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和探讨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从表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90.9%的教师认为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熏陶、感染”,然而只有27.3%的教师和29.1%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人文教育的途径是“自主阅读”,72.7%的教师和66.5%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渗透”或“课堂穿插”。事实上并非如此,调查中只有18.2%的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渗透人文教育,有77.3%的教师只是“偶尔”,可见在课堂穿插或者渗透人文教育根本不现实,因为化学课本身就有自身特点和要求,在化学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有限的,也是分割的。而且,人文教育强调“自主”、“熏陶”和“感染”,所以把化学的人文教育完全寄托于课堂并不是最有效的,开发“人文读物”和开展“自主阅读”应该是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65.9%的学生是喜欢阅读的,但80.6%的学生认为平时用来阅读的时间“较少”或者“很少”,87%的学生认为身边与化学学科相关的读物“较少”或者“很少”,所以有65.7%的学生“希望”开发与化学学科有关的课外人文读物。通过人文读物的自主阅读可以实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但还需要探讨和研究如何开发人文读物和自主阅读如何实施等问题。

2.4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

该部分包括了教师调查问题1道,学生调查问题3道,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最贴近学生的内容,探讨人文教育内容的形式和传递的思想。

从表4可以看出,在对教师关于“应该从化学的哪方面开展人文教育”和对学生关于“在化学学习中你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的调查中,他们的结果非常惊人地接近,“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和“化学与社会”是师生都比较认可的内容,在人文读物编写上可以适当突出这些方面的内容。而在人文读物内容的要求的调查中,66.3%的学生喜欢“故事叙事性的”文章,71.5%的学生希望阅读的文章能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故事叙事性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容易理解,是适合编写人文读物的一种文体。读物是载体,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符合人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养育的要求。我们可以明白,中学化学人文读物要以“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化学家故事”和“化学发展史实”等为内容,要采用故事叙事性的编写体裁,能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3 基本思路和策略

3.1坚持以“熏陶感染”为人文教育的方式

要全面开展人文教育,就一定要正确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在认识、改造外界环境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人文内涵,而人文教育又为科学提供了宽广的文化背景,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统一的。化学教育中隐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的素材,化学学科中的素材就是人文教育的载体,而通过化学中的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和学习化学。所以,在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人文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致在促进化学教育的同时也在促进化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人文教育追求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强调学生个体的自主感悟,而不应该是教师教给学生的,所以人文教育重在熏陶和感染。在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通过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心灵得到熏陶,情绪得到感染,人文精神得到养育。

3.2 坚持以“自主阅读”为人文教育的途径

如果在课堂上太多地去开展人文教育了,那这样就不是化学课了,这就是课改后很多人呼吁的课堂应该“以学科为本”。这是很多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这说明课堂教学要以教学为目标,要完成教学的任务,让学生在“人文”的氛围里学习是我们课堂要追求的,但在课堂上刻意渗透或穿插人文教育是不现实的,也和人文教育本身是相违背的。在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更多地是要挖掘化学里的人文教育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种素材需要学生去自主感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应该是最有发掘空间和最有效的途径。但学生基本形成了读书是为了学科学习,所以没有时间去读书,甚至已经没有了读书的习惯了。要让学生自主去阅读有关化学的人文读物,并让学生在人文读物阅读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得到人文精神养育,是有一定困难的。化学教师在组织化学教学时,应该丰富化学学习活动,设计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围绕化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化学知识竞赛、化学简报评比、化学故事会活动、化学游园活动、化学创造发明活动等,调动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人文读物,使化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

3.3 坚持以“人文读物”为人文教育的载体

人文教育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所以化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主要隐含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化学家故事”和“化学发展史实”等内容中。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出来,编写成人文读物,以配合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由于故事叙事是一种比较通俗易懂,同时又生动形象的文体,比较适合学生阅读,也适合读物的写法,所以人文读物应该采用以故事叙事性为主的写法,像向学生在倾诉,又或像学生在感受和经历。在人文教育中传递的人文精神,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且,学生在熏陶和感染中,自主感悟能力往往是直接的,需要带给学生积极的、正面的、健康的教育。在编写化学人文读物时,有一种思想必须贯穿始终,那就是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真、善、美的思想,让学生心里得到净化,心灵得到升华。

作者:张海洋 铁绍龙

人文教育渗透化学教育论文 篇3: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初探

【摘 要】学校要向社会输送多层次合格的人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各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 人文教育 渗透

唐代大散文学家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为人师者的精髓。按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说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和滲透。现在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意思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朝着全面、和谐、稳步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能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个体。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所以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化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课程、乡土民俗、风土人情、我国的社会发展特点、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和趋势等各方面的信息,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人文教育。

1、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在人文精神的关照下,以人文学科为基础所展开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人文教育主要是在人文学科的范畴内进行,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主要是以学科的方式存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朱小蔓教授认为,人文教育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它已不再是古典人文主义时期对精英教育的意义,也不仅以古典教育的内容如古典音乐、语法、修辞、历史等学科作为内容的价值取向;第二,它是培养“完整的人”的;第三,它应致力于开发人的全部脑——不只是左脑、右脑或大脑。【1】

2、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1科学的分化,促进了学科的分化

人文教育的学科化既促进了人文学科的发展,保持了人文学科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由于技术学科的兴起,也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使人文教育突破学科的界限,以渗透的方式融进学科教学之中,就成为教育的关键。

2.2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一方面,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据调查,企事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看得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因此,当代教育应该强调人的精神建构,重视人文精神的熏陶,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道德的滑坡等各种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以消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抓住化学内容所体现的人的个性、尊严、价值等的人文精神、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特个性、创新能力,有知识、有技能、有涵养、能尊重他人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成为摆在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

3、渗透人文教育的可能性

化学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到工农业的发达以至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全方位地为人文教育的渗透提供平台和载体,而且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辩证的思维方法、爱国主义思想及科学家们的勤奋精神与创造精神等等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思想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其它书报上,从日常生活中,从工农业生产上等各个领域收集相关材料,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4、人文教育需要渗透的内容及渗透的方法途径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渗透其它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切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是把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门科学。 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不同内容的教学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在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通过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基本性质,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反过来再利用它来指导学习。

综上所述,要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人才,光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积极挖掘潜在的相关材料,有意识、有条理、有计划地进行人文因素的渗透,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馆陶县房寨中学)

作者:贾玉江

上一篇:室内色彩配色装饰设计论文下一篇:高等数学教学教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