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

2022-08-18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

作业设置方案及实施细则

辛庄小学作业安排方案及实施细则

2017年9月

作业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加强集备力量,提高作业布置质量,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一、作业设置要求

1.作业布置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编选作业。

2.作业设计要目的明确,既要密切配合教材重点内容,又要有适当的深度与广度,且重视分类作业的题型题量。课外(家庭)作业布置要适当,防止大作业量,防止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机械重复。

3.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规定,严格控制每天家庭作业总量: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不超过1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4.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做到批改符号、评价等级全区统一,提倡对部分学生的作业面批面改或写出鼓励型评语。

二、作业设置内容

1.小学各科除语文、数、英语按要求设置作业外,其余学科可使用配套教材中的作业。各年级家庭作业严格按作业时间量要求布置,注意分类作业设计。

2.所设作业要做到几个统一: (1)各年级使用本簿统一。

(2)封面填写内容统一,封面上一般应注明作业名称、校名、年级班别、姓名。 (3)作业次数与教学进度统一。 3.学科作业设置安排 语文

一至二年级:

(1)拼音本。仅供一年级上学期用,随进度。 (2)三线田字格。巩固生字用,随进度。

(3)田字格。默写生字用,随进度。 (4)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随进度。 (5)语文作业本(32开笔记本)。二年级随进度巩固拼音、字、词、句用。 (6)书法,供学生写字课练字用。

(7)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可留朗读、听读、说话等作业。 三至六年级:

(1)书法,供学生写字课练字用。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练写钢笔字。 (2)田字格。巩固生字,随进度。 (3)语文作业本(16开笔记本)。课堂书面作业以字、词、句、段的练习为主,作业次数、

作业量随进度,一课一次。

(4) 大作文每单元一次,每学期7-8次。

(5)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与配套练习册,随进度。 (6)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语文、数学合计不超过1小时。 数学

一、二年级

(1)田字格。一年级上学期初用,练习数字书写。 (2)小演草(32开),每周3-4次,随进度。

(3)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与配套练习册,随进度。 (4)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三至六年级

(1)大演草(16开),每周4-5次,随进度。

(2)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与配套练习册,随进度。 (3)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语文、数学合计不超过1小时。 英语

(1)英语本。规范学生单词与句子书写,每周1-2次。 (2)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与配套练习册,随进度。 4.作业书写要求 语文

一至二年级课堂作业

(1)拼音本以语文课本拼音书写教材为示范。

(2)三线田字格以教材课后生字书写为示范,每次作业应先写课题,另起一行写作业。 (3)1-2年级学生一律用铅笔书写作业,要求写得工整、规范、认真。 三至六年级课堂作业

(1)用笔。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尽量用钢笔书写。

(2)字体。一律练写或书写正楷体字。字体规范、大小适当。

(3)每次写作业时,先写上课题,字体要求上下对齐,字距适中、均匀。

(4) 改错。作业中出现的错字、词、句子或不正确的地方,一律在下次作业前改正,每次改错时,先写上“改”字,另起一行改错。 数学

(1)1-2年级学生一律用铅笔书写作业。3-6年级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作业;画图可用铅笔。 (2)书写时,数字之间疏密要适当,以教材中的例题为示范。 (3)当堂布置的作业要当堂完成。

(4) 改错。作业中出现不正确的地方,一律在下次作业前改正,每次改错时,先写上“改”字,另起一行改错。

三、作业批改要求

1.批改符号。对的打“√”,错的圈出错误,或画“?”。

2.作业批改一律采用等级评价:优、良或A、B,提倡写出简明评语。每次作业及时写出批改日期。

3.作文批改要求:要求写出总批,个别句段要写出眉批。总批后面要注明批改日期。评价等

级写在每次作文题目的右侧。作文的总批要注意具有针对性,有指导性、鼓励性、示范性。 4.教师要边批改边做好批改记录,批改后归类整理,以备讲评。

四、作业检查监督

1.教导处要加强对学生作业和教师批改的检查和指导,每月由教研组长检查一次,每学期学校集中检查两次,并做好各科作业布置与批改分析记录。

2.教师设置各学科作业每周报教导处审查,经合格后公示并予以实施。

3.落实好作业公布制度,班级内作业做好每天公布,一周后收齐交教导处,由教导处集中在校公开栏公布。

4.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就“五公开”公布情况特别是作业布置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进行自查与集中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二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措施

某某一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措施

随着教体局新一轮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各学校在实施变革课堂上都在为寻找一条符合自己的课改之路而各出奇招、各显神通。我校不断尝试变更教学方法与策略,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静为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体现以生为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办学宗旨,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进一步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寻找教育教学理论与农村中学自主学习培养的最佳契合点,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农村中学自主学习教学理论,从而在实践上更好地指导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

二、具体实施

总概括起来:一个转变,两个变革,三大原则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1、开展课改总动员

通过观看生本课例,大量购买变革课堂的有关书籍,让全体老师形成一种课改势在必行的氛围,意识到是时候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了。

2、做教师思想工作

思想引领行动。要想真正变革课堂,首先就要转变领导及教师的思想观念。我校通过多次组织教师开会,分析当前学生不学、厌学等因素,统一达成共识: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3、通过学习改变认识、提升教学水平 (1)专家指引,开拓视野

我校邀请一些骨干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有效地调动了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同时,我校通过往兄弟学校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大大开拓了教师们的学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实践经验。 (2)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并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我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教师的学习和撰写学习体会。今年,我校先后组织教师网上学习,极大地丰富了老师们获取知识来源。同时让教师对教学问题以及个人学习心得及时反馈和分享交流,大大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方式的变革

为了让全体老师都动员起来,一起齐参到课堂变革中,我校通过拉桌子,成立小组合作来营造氛围,促使我们的教师寻求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观念和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的变革

教师尽量少说,多给机会学生说,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教师也要不站或少站讲台,多到学生中间来与学生交谈、探讨问题,要体现师生之间尊重、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彻底改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授课模式。

(四)“稳步推进”原则 俗话说:万事起头难。

为了让教师能顺利迈出课堂变革的第一步,我校组织了教研组长制定并印发“课改指引”,让教师们有章可循,帮助教师更快进入课改角色,尽量让大家少走弯路。同时,我校还对班

里的小组长实行三级培训:校级、年级和班级培训,让小组长尽快适应上岗,构建小组后每月还对优秀组员和小组长给予表扬奖励,鼓励优秀激励后进。

另外,教师们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进行交流与学习,网络上既是教,又是学。集思广益,教学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与实践,有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的视野从此开阔了,教改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不断地高涨,教师为了让自己成功的方法能与他人多分享,平时遇到问题就会更主动更积极去思考。

(五)实行“实践—研究—再实践”原则

1、加大教研学习力度

我校定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6位行政领导分3组或6组参与教研活动,各学科做好考勤与活动记录,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困域。

2、定时制定好课改教学流程指引 每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改后,教导处就分别组织语数综合三科教研组长制定出各科教学流程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进行收集归类后组织大家一起研讨学习,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起到指引作用,帮助更多的教师少走弯路。

3、上好课改示范课

让在课改变革后表现较优秀的教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凡同科的教师都要参加,在研讨课后及时说课与点评。行政带头上好示范课,在学校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教师队伍的士气,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4、推门听课,促进成效 课改一段时间后,领导将不定时往各班推门听课,课后对教师暴露的问题或修改建议及时给予讲评与交流,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避免原地踏步或走回头路。

5、做好课改检查课

在课改过程中,我校将定时进行全校性的课改检查课,由领导及教师组成检查小组,对全校的教师在课改后进行课堂教学进行一次诊断检查,发现没有体现课改要求的教师,帮助他们重新学习课改精神,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检查,直至达标。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1、成立新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教导处正、副主任担任,组员由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具体开展此项工作。

2、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要在全校师生中积极营造实施新课程的氛围,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形成全社会支持新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

(二)学习理论、转变观念,走进新课程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有关课改方面的文件及论著,要求教师都要按照课改的总体目标、主体任务,确定课改的理念和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2、进行师资培训,让教师能把握新课程的改革思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课程改革培训班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三)把握新课程方案,积极主动做好工作

1、根据新的课程计划,设置本学年的课程,根据要求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

2、组织教师学习领悟学科课程标准的改革思路,熟悉课程标准教材,弄清新老教材的变化。所有教师都要围绕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改革教学,要广泛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水平。

四、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0年10月):对新课改的宣传,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课程标准的解读,学校进行新课程实施前的各项准备。 第二阶段:摸索阶段(2014年10月~2011年6月):逐步实践课堂教学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15年9月~2013年6月):认真总结一轮课实验的经验,对实验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实行“实践——研究——再实践”的原则,继续深化推广。

第三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

一、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1、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2、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

3、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4、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通向生活的渠道,有助于品德培养的加强

(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1、尊重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儿童只有在他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接受教育的引导

2、课程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它的锤炼和引导

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不只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课程必须充分重视这种价值。

本课程所呈现的是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

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都力图从儿童的生活情景出发,课程营造的世界是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是用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的世界。

课程文化力求成为一种儿童文化,富有童心、童趣。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而且要使它成为对儿童有乐趣的生活。

(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1、积极引导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2、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导向。

积极引导的必要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接受教育引导的需要。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里,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

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既不是传统教育的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是西方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中立、道德相对主义,是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

(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

知识技能培养的统一

1、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

表现的人:在生活中他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投入的。

2、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

(1)重视儿童的经验与体验

(2)既学做人,又学知识学做事;在学知识、学做事中学做人;在学做人的关照下,学知识学做事。

(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1、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

(1)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主题与活动大多

是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的。

(2)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

2、自主探索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3、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和传授性教学。

二、 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思路

(一)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理念

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追求

2、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活力

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

5、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6、低年级教育应与学前阶段相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7、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力的多样性

8、儿童的生活本身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思路

三条轴线是:

儿童自身、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有爱心、有责任感地生活

智慧地、有创意地生活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

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具有参与和创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愿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2. 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3. 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学生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4. 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施课程。

5. 品德与社会课负有促进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使命,是培养自信的、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新公民的重要途径,是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品德与社会设计思路

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

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

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主题):

§ 社会环境

§ 社会活动

§ 社会关系

三、 “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

1、 “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

2、“两个支柱”,终身教育、全人经验。

3、 “一个杠杆”,现代信息技术。

4、新教材的追求

整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均衡性;淡化学科体系;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发挥作用;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强调方法比知识本身重要,能力比概念本身重要;强调实践性(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综合性和弹性(选择性和教材的非专业化);强调对课程的自主开发;强调时代性。

四、教学建议

1、重视学生生活经验

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3、丰富拓展教学过程

4、灵活充实教学内容

五、在不断追问中提升教学的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生活的简单罗列。忘记了教学目标而盲目回归,最终失去生活跑题 找朋友)

生活的锤炼与提升 (如何看待城乡教育差异 交通事故)

2、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具体的;二是理想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教学应当同时关注这两个层面。教学要帮助学生思考和认识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生活值得去过。回归可能的生活。

(社会提倡的层面与社会允许的层面)

追问

二、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氛围?

学生需要安全、和谐、愉快、健康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应当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学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既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生命过程)

以为快节奏,高密度,大信息量就是教学的高效益(是否真的高效率?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知识点的计量标准 可比广度 知识点除以课时单位时间,一节课不要太多。教学要有等待。学生生理、心理的能量守恒。)

教学的表演化问题

教学中评价表扬的异化

此类问题的产生与评课导向有关。

追问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面对全体学生?

关怀而非冷漠

理解而非说教

尊重而非霸道

教师需要处理课堂小麻烦小纠纷突法危机的技巧

追问四: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适宜、适当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教学中必须反复追问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重视仅仅追求教学形式的负面影响。

追问五:学生作业形式、功能如何拓展?

作业是学生延伸性的学习活动

对本课程作业的功能的认识(学科特点体验性、实践性)

本课程的“高水平作业”:调查采访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应用性作业、分析性作业、综合作业、养成性作业。

第四篇: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

西王家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及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内容,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校情——主题——方案——实施——效果。

1、校情。也就是学校的实际情况。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校本课程评价的起点。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时,就要对学校的校情加以重新审视。对学校的外部、内部环境,课程资源、学校的物资装备技术条件,学校的传统和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等,进行分析和定位。将对校情的分析和评估,作为评价校本课程目标主题的依据。

2、主题。指校本课程开发所选用的题目。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利用哪种内容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就需要选择校本课程的主题。例如,我们可以将当地的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农业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民族风俗等作为校本课程的主题等等。校本课程的主题规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是需要重点评价的。只有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标主题,才能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方案。

3、方案。即预设的校本课程“蓝图”。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方案》,以及围绕《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因为《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地指向了教学活动,指向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目的。评价课程方案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三个维度进行整合性评价。既要分析课程方案中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还要评价课程方案是如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总之,只有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

4、实施。是指校本课程的执行和落实,也就是教学活动情况。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将校本课程设计的“蓝图”运用于现实教学行为的过程。只有课程方案得到实施,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转化。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照课程方案,评价落实的程度。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方案是否落在了实处,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哪些地方落实的好,哪些地方落实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进。二是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就要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交流活动,是否既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预成性,又体现了生成性。三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评价,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5、效果。即通过校本课程实施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效果的评价较之于其它方面的评价更为复杂。这是因为育人的效果不同于工业生产的效果,难以用量化的统计数字来完成。主要原因是课程本身有显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有隐性的知识和能力。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表现是容易判断的,隐性的潜质则是难以评价的。这就要求评价者把显性的评价和隐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将评价的视角从效果的表现形式转向效果的内容,从师生的行为表现转向主体的内心体验。从而去触摸和诊断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的脉搏。

二、校本课程评价方法

1、教师评价。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所以,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指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反思。通过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所以,学生评价,既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进行。例如,某一门选修课,学生都不愿意参加,或者虽然参加了却没有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程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值得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有权利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取第一手评价资料,调整和改进工作。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加油”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的参考条件。

(3) 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3、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包括界定学校的背景,确认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评估其需求,确认满足需求的可能方式,诊断需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判断目标是否能响应已知的需求。背景评价旨在提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4、输入评价。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课程实施可行性的评估。它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各种方案的潜在成本;课程的优势与劣势;课程伦理问题;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问题。

5、过程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描述课程实施过程,从而确定或者预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关活动是否按预定计划得到实施;是否在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等,从而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修正课程的有效信息。

6、成果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测量、解释和判断课程的成效。具体的做法是收集一些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前三个方面的评价联系起来,对课程的价值与优点作出判断与解释。在斯塔弗比尔姆看来,成果评价仍然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而不只是最终的鉴定。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策略

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要使这一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转变评价的功能。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评价功能,转向人的发展。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这就启发我们,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评价策略。

1、评价的多元化

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既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就是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的民主化。将评价作为由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也就是说,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某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习水平,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从知识观到价值观、人生观等。还要考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不同发展。承认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2、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说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对质性的分析与把握,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单纯以量化的评价描述人的发展,是简单而浮浅、呆板而僵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质性评价,以全面、真实、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发展的特点。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作业,又要有深层的学习日记。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事实,为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3、评价的综合化

这里所说的综合性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评价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诸方面的综合因素,多方面采集和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丰富、补充校本课程的方案。另一层含义是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估。特别要重视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奠定基础、提供依据,使终结性评价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进而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计划,作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既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第五篇:内刊改版方案及栏目设置

重庆市申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走进申佳》改版方案及版面设置

为弘扬公司企业文化,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搭建公司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平台,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公司实际,人事行政部(现人力资源部和企划部)已制作申佳集团内部刊物——《走进申佳》。截至今日(2013年2月26日),已出版八期,第九期在定稿中。根据领导指示及提升内刊可读性的需要,现对《走进申佳》进行改版和调整。调整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刊物定位:

现阶段:内向性定位。即企业内部领导和员工进行沟通和传达意见的平台。意在记述企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传达领导精神、加强各部门人员在工作、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发展后:内外兼顾定位。其意在对内提供交流平台,对外展示形象,成为企业内外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二、刊物规格:正16开(210*285),预计40P(实际P数可根据相关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封面和封底采用250克哑粉纸(即无光铜版纸);内页用128克哑粉纸,无线胶装。

三、出版周期:双月刊,一年6期,逢单月月初出版(如有特殊情况可进行调整)。

-1-

重庆市申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刊物印量:60册。

五、版块设置:

《走进申佳》主设:动态、项目、风采、艺苑、分享、前沿等六大版块,以申佳新闻、申佳项目(包已建成的和在建的)、文化建设等为主,结合影像资料、员工分享、行业/政策最新动态、艺术、百科、休闲故事等,集指引性、可读性及思想性于一体,共计十余个栏目。(详情见附件栏目设置)

六、稿件管理:

1.成立《走进申佳》编辑部,董事长肖家运任总顾问,书记周飞任总指导,各部门经理为编委,企划部程珍任执行主编,并设编辑、记着若干。原则上编辑部在双月月初召开一次编前会及总结会,对上一期刊物进行评价总结,并对下一期刊物进行规划。

2.成立通讯组,人力资源部经理徐彦任组长,各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企划部程珍等为成员。其中企划部负责主要稿件编撰,其他通讯组成员原则上每月上交一篇稿件。

3.本刊投稿由企划部进行初选,内刊经过周书记确认后出版印刷。

附件:《走进申佳》栏目设置

企划部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2-

重庆市申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附件:

《走进申佳》栏目设置

《走进申佳》主设:动态、项目、风采、分享、艺苑、前沿等六大版块,以申佳新闻、申佳项目(包已建成的和在建的)、文化建设等为主,结合影像资料、员工分享、行业/政策最新动态、艺术、百科、休闲故事等,集指引性、可读性及思想性于一体,共计十余个栏目。

卷首语(1P)

文章需与每期刊物主题策划内容相关联。要求有很强针对性,有思想深度,有鲜明观点和教强的指导性。

动态(6P)

以申佳最新动态为切入,主要包括申佳战略活动、董事长的社会活动、申佳公益、相关领导活动及各部门最新工作进展等新闻资讯。该版块设以下三个栏目:

要闻:(2P)

涵盖申佳战略活动、董事长的社会活动、申佳公益活动及相关领导活动等。 简讯:(2P)

公司下设子公司及各部门最新工作进展及成果展示。 通报:(2P)

相关安全事故及违章违纪事件通报。

项目(8P)

该板重点突出在建项目管理、进度及项目相关重大活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从申佳在建项目简介、管理、进度、重大活动、最新进展等方面着入,追踪申佳项目建设新动态,展现申佳风采。

风采(6P)

风范:(2-4P)

每期刊登一位人物,做图文并茂的专题介绍。要求人物有代表性、典型性,以及与同期主题策划有相近性。主要刊登申佳相关领导,也可选择刊登行业内其他企业领导人物。

专访:(2-4P)

对公司优秀员工,如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对其进行采访,并形成微专题,进行报道。可以从工作和生活两大视角切入,激发员工正能量。

-3-

重庆市申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分享(6P)

围绕申佳企业文化,鼓励全体员工分享生活中的感想、心得,分享专业经验,生活掠影等等,以人文视角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艺苑(4P)

该板块为延展性阅读板块,主要以时尚、文学、红酒、音乐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拓展员工综合知识面,加强刊物可读性。

时尚:(2P)

建筑设计及装饰潮流,旅游等时尚资讯——增强可读性、服务性。 知识窗:(2P) 主要对文学、音乐、红酒、艺术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前沿(4P)

网罗行业新动向及热门话题、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报道;解读国家及公司重大决策性发展战略及政策,以求在了解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的同时,增加刊物的可读性,吸引受众阅读刊物。该版块设以下两个栏目:

政策:(2P) A. B. 国家、政府颁布的关于建筑房地产行业的最新政策导读。

公司最新颁布的重大经营战略及相关经营政策导读,加深员工对公司战略及政策的了解,使公司战略、政策实现上通下达。

观澜: (2P)

围绕人们对建筑及房地产行业最新资讯、热门话题、热点事件,权威人士或公司员工对行业的走向和发展趋势所进行的市场分析及相关观点,可引用相关插图、 漫画,提升本栏目的可读性。

-4-

上一篇:快递销售怎么跑业务下一篇:局政务公开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