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2024-05-2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共6篇)

篇1: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全面的铺开,今年我省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教学的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扑面而来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又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何去何从,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近一年来的教学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开放灵活。

首先,《历史标准》改变了《历史大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设置了3+6的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2.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通史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专题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其次,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历史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表现为: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等。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Ⅰ》中,增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选修课程增加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再次,课程评价科学合理。《历史标准》改变了过去以“分数”定论的评价体系,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的,主张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基本的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倡导教师主体评价的同时,欢迎和吸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改的成功与否。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历 1

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让历史教学熠熠生辉。

首先,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面对新课程标准,广大历史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使历史教学焕发生机,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大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教学网络,多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历史软件资源共享,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现代化。

其次,转变老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再次,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

总之,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的帷幕已经拉开,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只争朝夕,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历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诸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真正使高中历史教学闪出新时代的光芒。

篇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作者:赵诗颐 发表时间:2006-12-6 23:38:17 来源:转载 访问次数:2830

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教学的几点思考

赵诗颐

一﹑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

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大,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是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实验,二、我们目前的进展情况分析:

我们目前课改进展情况,还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教学方式没有发生转变,教师还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强调学生记忆基础知识,仍然发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搞题海战术。这一切都是因为新的高考模式还没有出台,到底将来怎么考法,学校和老师心里没底。因此课改进展情况十分缓慢。但是从当前国家以及实验省份教育主管部门的决心看,新课程改革必须开展下去,现在只是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出台。因此,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先入为主,要不然我们将会陷入被动。“把握了契机,就把握了成功!”

三、关于如何实施新课程的认识:

1、应正确把握新课标规定的学习版块,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6个)共30个学习内容、探索历史的奥秘(1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

2、教学建议:

历史课程标准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这些理念和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课堂教学落实。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重大转变,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和推进历史课程。

(一)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中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3、让学生学会生存

新课程的根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是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具有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1、由照本宣科的“领唱人”变为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前提。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的引导能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课程要生动,从教材内容到教师上课,都要能吸引学生。

历史本来就是无所不通的。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历史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知识,并且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神入”历史之中,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情感,合适恰当的形体动作,主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准确具体地展现历史事件的绚丽画面:“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传人恰如其人”“叙事恰如其事”,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通过历史教师角色扮演,形成鲜明清晰的历史表象,掌握准确的具体历史概念,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2、由上帝化身的“传教士”变为引领学生品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大厨师”。根据“内容标准”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全人类创造出来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园林里,去品尝、品评历史的精神大餐。

3、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新的增长点”。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警察”形象,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朋友”进行对话,精心营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

三、更新教学原则、方式和方法

1、更新教学原则

(1、)“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2、)“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3、)“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4、)“让学生的双腿动起来”

2、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和方法(1、)“自学互论法”三个措施:

A: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所拟问题的原则:一是要能包含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B: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一是要列出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阐述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对重点问题的说明;四是质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把书读懂。

C: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学互论”。并在互动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用“甲、乙、丙、丁”四个等次评估学生的讨论效果。

(2、)情境模拟法

强调“身入其境”,才能明白历史为什么这么发展而不那么发展,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那么做。

(3、)专题研究法

实施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第一步:精选专题。要能涵养教材较多内容,且能引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步:“开放“史料。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史料,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应的史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消化研究。第三步:成果展示。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于班内“墙报”或“学习园地”,优秀的推荐公开发表。

(4、)多方辩论法(5、)参观日记法(6)调查报告法(7)历史小报法(8)教师互换法(9)自由讨论法

四、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用主动的心态去参与”,“用虚心的心态去准备”,“用自信的心态去投入”。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关注、关切、关爱学生,更需要我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激发出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新课程如何进入课堂

当下,在领导和专家大谈新课程之时教师们关注的则是新教材何时到手。尽管对教师们提出了诸如确立新课程理念、按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新教材仅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材料而不是唯一材料、注重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善等要求,但教师们则是依然故我。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新课程真正进入课堂?

笔者认为,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出发点到书本知识的掌握为归宿的课堂教学观,以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阻碍新课程真正进入课堂的主要原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组织认知。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得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达到发展能力,其它任务则可有可无。

第二,备课就是对教材的实施进行设计。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但教师是以教材为中心来思考学生能否掌握教材,课堂教学过程是按教材的逻辑、分解来设计一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其明确答案是事先设定的。

第三,上课就是忠实执行教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 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要使新课程能真正进入课堂,就必须改变当下的课堂教学观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从问题出发到问题的解决为归宿的课堂教学观,并形成以教学方案设计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课堂教学观 强调通过问题来激发师生的探索兴趣,满足师生知、情、意、行和谐的发展需求。具体地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整体发展,要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课堂不再是按“图”施工,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创生命辉煌的地方。课堂教学不在是对课程的线性演绎,学生不再是加工的对象。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潜能和得到充分实现的过程,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课堂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与多重关系,以求整和效应,而且注重师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整体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要让教师与学生获得真善美的真实体验,主题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不再被“死的”教科书或教案所控制,而是把它变成了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创造生成课程的一种资源。课堂教学将紧紧围绕师生的主动发展而开展,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手段将随着课堂教学情景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此时课堂教学充满着偶然性、不可预知性和机趣,在持续创造的教育情景中,教师的需要、兴趣、价值观、经验和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得到了充分尊重,任何学生都有权对课堂教学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参与、主动探究,使课堂变成了有真正生活的课堂,使教学变成了有创造力的教学。

以教学方案设计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上述课堂教学模式与以传统的“备课”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变按教材篇目思考教学为按课程单元思考教学。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既有区别有有联系。主要区别是课堂实施 在内涵上涉及的范围比课堂教学更广,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计划的过程,课堂教学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其内在联系是课程实施整合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所实施的是课程。一门课程分为若干单元,一个单元又可分为若干课时。课程不同,单元的划分和功能也不同,有的课程各单元之间相互独立,在顺序上可互换位置;有的课程中,前一个单元是后 一个单元的基础;有的课程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的。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和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各个单元和每一个 单元进行整体 思考和合理安排,以便有效地组织 课堂教学。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长期以来以书本 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为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以习惯于按教材篇目,对教材知识进行精细化的处理,然后组织程序化的教学和操练,以达到教材知识落实的目的。结果是课程实施变成了教材灌输,教材篇目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空间,捆住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 只有教材的要求,没有课程的目标;只有教材灌输的范围,没有课程实施的空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在正确的课堂教学观的指导下,整体审视课程,并对课程的单元作出划分和教学安排,然后按照单元来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形成了课程实施的整体框架,便于从实际出发,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二,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教师和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课堂教学的配置权,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调整教材资源,整合其他教学资源。这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创造生成课程找到了切入口。

第二,变按教材篇目备课为按课程单元设计教学方案

长期以来,支撑“备课”这一概念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其基本结构是:根据教材篇目的要求,确立知识教学目标、内容、重点、方法以及反馈。尽管一再要求教师既“备课”又“备人”是自欺欺人,因为这种框架结构决定了教师无法做到既备课又备人。要改变这一状况,理想的办法是用“教学方案设计”的概念替代“备课” 的概念。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是以单元为单位,而不是以教材的某一篇目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结构要素是:

其一,学生发展背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知识,要有效得组织课堂教学,就要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分析应客观、准确,且具有针对性,切记空泛,因为分析的目的是要筛选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学生发展背景分析应为课堂教学目标生成的基础。

其二,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来源于学生发展背景分析,并针对学生背景分析中筛选出来的重要问题提出。这是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就是目标能反映和满足师生发展的要求;二是适切性,就是目标能立足实际并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是整合性,就是目标既注重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师生生命活动的相互作用,又注重知识体系与生命活动的有机整合;四是可操作性,就是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有系统的程序、步骤和方法,而且有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有效检测的手段。

其三,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此时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现实生活知识、课堂教学环境等。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对课程单元内的课堂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譬如,对教学内容可增、可删、可减,对教学内容的秩序安排可置前、可置后、可置中。这样,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性就有可能凸现出来了。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应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指出的是,课堂教学要求应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因为它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所选择的课堂教学方法要注意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单一方法与多种方法的有机组合,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四,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是检测目标达成的手段。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与水平。要丰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改变以往把布置与批改作业作为课堂评价的简单做法。要把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这里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既有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也有学生群体间的相互评价;既有终结性评价,也有发展性评价,既有量的评价,也有质的评价,究竟采取何种评价方式,应视课堂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而定。而促进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发展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

篇3: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 历史是什么?历史教学的功能是什么?本来这个问题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试验) 》2003版中是有明确说明的, 即:“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历史必修课, 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弘扬民族精神,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 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除了这个, 新课标还明确提出了历史课改和教学的目标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新课标已经把什么是历史以及历史学习的意义和作用都介绍得很清楚了, 但是我想, 我们的很多历史教师是不是理解这个问题?这可能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中, 我们多数教师是有意无意地贯彻着分数至上的原则。如果教师没有认识历史 (或者历史教学的功能) , 那么历史教学的效果会是什么样子?历史教学目标能够实现吗?教育的目标, 我认为不是要培养会做题的学生, 而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现在的我们多数都误入歧途了。

其次, 既然第一个问题已经明确, 那么历史应该怎样教, 怎样评价?这个在历史新课标里面也是有较为明确或者说是详细的说明的, 它包括:

“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尊重历史, 追求真实, 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陶冶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关注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 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上述内容, 要求教师全面注重历史教学功能, 改变教学和教学评价方式。但是,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又是怎样做的呢?我看到很多历史教师在讨论一个问题, 即高考不应该由大学出题, 而应该由一线教师出题, 总体意思是这样出的题才适合学生, 我想他们的意思应该是这样才适合考试。虽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历史学家, 大学出题有拔高之嫌。但我认为多数一线教师由于理念、知识、眼界等问题, 看问题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这些人出高考题除了让学生恢复到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之外, 我想是不会有更好的结果的。

篇4: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新课程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43-02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好象总有一种约定俗成且根深蒂固的认识,即所谓课堂教学无非就是传递书本知识,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人能力。而现代教学观则主张任何教学现象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教学的性质是一种涉及三个维度的对话实践:学生探究和理解教材的含义;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体验多元见解的碰撞;学生的自我修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后一种教学观逐渐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并努力加以实践。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多元与有效性,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一)凸现时代感与思想性,追求幸福课堂

历史新课程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气息,反映和吸收了历史研究的新成果。新课程三维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历史教学的思想性和时代性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要求。历史学科的特色和特殊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历史教学更多地侧重于历史内涵、历史智慧、思想感悟。除了教育本身的育人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以古鉴今,即通过历史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推动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时要兼顾历史性和现实性,既体现论从史出的历史逻辑,又体现史观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意义。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历史教育服务人生的终极取向,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精神财富,采取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特别应注意学生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适时适度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作用,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精神家园。应该说,最震撼的课堂是充满思想光芒的课堂,是生命彰显的课堂,也是最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1. 挖掘人文精神,感悟人文内涵。

在新课程实践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围绕一单元、一课的教学内容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既不局限于某一模块,亦不停留在某一课时。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联系,对整个高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深化,使学习的主题内容丰富多彩,以思想的火花撞击学生的心灵,以博爱宽广的心态感染学生,以现实的问题带出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表明,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学生感悟良多,教师自己也有职业幸福感,觉得教学意犹未尽,很想和学生继续探究下去。

2. 崇尚理性,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是权利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和道德意识等多个层面的统一。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是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又能正确理解国家、民族概念以及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主权在民的基本观念,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历史中汲取智慧与经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有条件有能力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

强调历史教学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不等于越俎代疱,“抢了政治老师的饭碗”。史实是历史学科的统帅,任何思想的“碰击”不是“空谈义理”,都应该有史实作为支撑,让证据说话。历史课堂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富有情感,迸发思想,才能实现学生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和谐统一的愿望。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感受创造的快乐,历史教学也才能有效。

(二)遵照时序性与系统性,合理整合教材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新教材是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系,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但同时也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对教材进行灵活整合、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首先,从初中通史式的基础教学,发展到高中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跳跃性较强。其次,从内容目标上看,为减轻学生负担,初中教材删减大量的基础知识,内容相对简化和浅化,高中教材却以专题教学,专业性较强;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高中学习专题应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依托教材,灵活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本本主义,严守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教学远离教材。这两种现象都没有摆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视为圣经,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教师来说,用教材进行教学是其职责,完善教材以利教学也是其职责。对教材的合理整合与优化,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的、适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刻不容缓。被动地围着教材转,唯教材而教学,这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精神,而且也赶不上高考改革的步伐。全国高考会议再三申明:新高考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哪一种教材。因此,整合教材势在必行,一是重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加强模块内的专题整合。

3. 紧扣课标,合理取舍。

在教改实践中,教师们普遍感到“三多二少”: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广;课时少、参考资料少。教学难度大,教学进度缓慢。要走出这个困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敢于大胆取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紧扣课标,把握核心

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的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精选基本特征。在处理教材时,可分二步:

①认识专题的主线(或核心)。

②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2)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课程标准”提出:“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内容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至于深度、广度如何把握?还是以课标为依据。

总之,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

(三)关注现代史学理论,创新历史教学设计

从当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一般情形看,普遍比较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运用,而史学理论的运用常常被忽略。事实上,适当借鉴现代史学理论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师的历史认识,使我们的观察更准确,使我们的思考更有深度,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对教学设计的创新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现代三大基本史学观念:在滋养慧眼中审视人类文明成果及其走向。

如何充分汲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使之在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学中体现出来,是我们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难题。通观初中、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的基础。

2. 历史解释学:在观点碰撞中深化历史认识。

历史解释学强调历史是一种解释,认为“解释是史学家的职务”,“历史事实微不足道,解释代表一切”。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过去是一个先于解释的客观存在,历史思维本身是一个先于解释的客观存在,但由于历史思维本身是历史性的,这就决定了对这个客观实在的认识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如洋务运动教学设计,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史家对洋务运动的不同认识,反映特定时代人们的特定史观,也反映了现代中国史学界从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发展到现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对历史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设计非常有利于学生史识的形成,是创新的设计。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了历史阐释学这一现代史学理论。

3. 心理史学:在心理体验中理解历史。

心理史学,亦称“心态史学”,即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心理史学认为历史不是僵死的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由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因此,在历史研究中考察人的内心活动十分重要。心理史学包括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个人心理史学重视“伟大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并认为历史研究首要的任务是分析历史“伟人”的动机与行为。心理史学的观点虽然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相参商,但如果恰当地运用心理史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心理上体验历史,从而有利于学生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背景下,历史主义地分析问题,使学生对历史抱有一种“温情和敬意”(钱穆语)。

如引导学生阅读史实归纳:孙中山在1912年、1914年、1918年、1923年对革命目标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变化?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心路历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孙中山新三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这样的设计,不但使抽象的新三民主义变得容易理解,而且对孙中山与时俱进、勇于超越自我的革命家品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 整体史观:在宏大背景下解读历史细节。

整体史观最早是由法国年鉴学派创立的,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提出:历史事件的写作可以从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历史、群体与团体的历史和细节的历史着手,主张用“三个时段”的方式来撰写历史。整体史观的理论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就是既关注宏观的历史视野,又要善于运用史料呈现出历史细节。

如在“戊戍变法”一课的设计中,以“回到戊戍,反思戊戍”为主题,以康有为这一“个人”为中心,从他变法策略入手,体现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设计了“回到戊戍:甲午战争后中国局面再认识”“反思戊戍:康有为变法活动再检讨”这两个环节。

篇5: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摘要:历史上,技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能施展它的魔力,如此迅速而广泛地改变着社会。以计算机和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似乎缩短了“未来”与“现实”的距离。而从2006年秋季开始,浙江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时代要求我们重新考虑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的关系。本文拟就高中历史新课程环境下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思考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计算机普及程度迅速提高,Internet以惊人的速度走近民众,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正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知识获取的途径,在传统的文化教育中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革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学科历史文化璀璨夺目、人文特点突出,对于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又为这一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抓住这一机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记忆型向能力发展型转变,掌握收集、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用系统、整体的观念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这一点在高中历史学科课程的改革中也应该体现出来。

在新课程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如何运用的问题上,当前的历史教育面临着两大课题。其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对历史教学改革能发挥哪些作用,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能否创设更理想的历史教育,以克服传统教育难以解决的某些困难?其二是信息革命对历史与历史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或者说历史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改造才能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

下面,本人就这两个方面并结合自己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面的实践谈谈感想。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程中的作用

就其功能看,历史课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事物、情境、过程全部或部分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它能再现和创设新的历史情景,能提供替代的经验,使抽象的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较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化、形象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

就其作用来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方面,正确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地帮助学生分辩是非,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如,在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用影像显示中国人民抗战的场景和民族英雄如邓世昌、杨靖宇等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事迹,使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到蕴藏其中的民族精神,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在讲授司马迁、范缜、李时珍、曹雪芹、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相关的内容时,我们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或充满激情地把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就史学巨篇《史记》,范缜为坚持真理,不畏权贵著《神灭论》,1

李时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二十七个春秋完成《本草纲目》,曹雪芹在贫病饥寒交加中创作文学巨著《红楼梦》等坚强的意志,以及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格魅力等等,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养成高贵的品质,树立以民族、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己任的远大理想。通过媒体手段,可以直观的将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逐步而自然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智育方面,正确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因为现代媒体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现代教育技术也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素质教育还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搜集,然后通过对其的整理、分析、判断、运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文化的传承,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在CAI软件中我们不应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应该强调创造性素质目标,如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造性人格。因此在软件中我除了尽量搜集一些原始的图、声、像等资料外,更多的是设定了一些情感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人格塑造目标等。从而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探究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实践知识的迁移,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优点是多方面的,只要运用合理,必将给新课程注入新的生机。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的半年多中,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以实现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具体如下:

二、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程运用中产生的问题的思考

1、对创设历史情境的思考

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而历史感会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素质。

但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过去性是其特点之一。学生要认识、理解那些远距现实生活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运用多媒体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再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回溯历史,畅游历史长河。学生只有充分感知了历史,才能充分地理解。

创设历史情境可以用录象、图片、音乐等来完成。如,在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内容时,因为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沉重的历史。因此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页面配以暗黑色的底纹,加上有裂痕的仿宋字体,配之以低音鼓或大提琴等低沉浑厚乐器的乐曲,再配合战争影像的放映,从而创设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表达出悲愤的感情,使学生融入到这段历史的情境和基调中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

无论用什么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其功用均在于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之打破时空界限,感知“历史的真实”,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从这个角度讲,历史情境的创设和再现是认识、把握历史的起点,也是历史概念形成的基础,更是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手段。

2、对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几百年了。从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基于“人——机”关系或“人——机——人”关系的新教学模式还缺乏比较成熟的、可操

作性强的理论和成功而又具普遍意义的示范。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担心现代教育技术会削弱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重视了学生的智商而忽视了情商。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问题,我想要改变首先应该是对自身教育观念进行转变。

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教育改革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一般书架型、工匠型的人才已经不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则更适应时代的激烈竞争。所以教育家们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一类的观点以往很难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而先进的技术则可以促进先进思想的实现。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所以,教育家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进行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重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我们应据此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发展是必然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新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对于旧的传统的教学要继续借鉴其经验与长处,同时,必须改革那些陈旧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方法,要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观念武装自己。

3、对主体确定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一切的教育或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前提的,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因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时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毕竟只是“辅助教学”,它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全过程做成多媒体的一统天下,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观察的机会、联想的空间、质疑的余地、发言的权利,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教师的讲应该更多地由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替代。

4、对多媒体运用度的思考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应提倡使用。但要讲究“度”的原则,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内容合理安排。像欧洲殖民扩张一节,奴隶贸易中的三角贸易较难理解,这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一下,其它部分则不是很必要。而有的内容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如果再用多媒体课件使它变得十分直观那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在使用它时应该充分遵循教学规律,注意适时、适当、适度的原则。

适时,就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要确立最佳的切入点,把握最佳时机。当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释抽象的疑难问题、传递一定的情感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材料和解决教学难点产生兴趣,并使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巨大的共鸣。如,上课开始,学生情绪尚未稳定时,课堂中,学生对有些知识感到枯燥时,课将结束时,学时开始疲劳,使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适当,这包括教师运用多媒体要适当,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表现要适当。首先,教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实现。如那些简单易懂的概念、原理,通过多媒体手段反而会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其次,可以用黑板讲清内容,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小题大做。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集成性特点,能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以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教师能否把教材的内容通过多媒体适当地表现出来,这还需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探索和不断提高。

适度,干任何事都要辩证地分析,要有一个“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过”与“不

及”都是不可取的。一堂课,如果多媒体表现种类用的过多,时间过长反而会有负效应。如一节课时,投影、录相、录音、电影„„纷纷登场,教师有条不紊,学生却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散了教学重点。课后回忆教学内容,除了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外,实在的语言文字内容大概没有多少痕迹。所以,把握运用多媒体的“度”也非常重要。

5、对CAI软件交互性运用的思考

交互性是现代教育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它使多媒体技术其它特性的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一个多媒体教材的应用价值,是否能被其它媒体所替代,是否是高层次高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材,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功能。目前,相当比例的历史多媒体教材,对交互性开发应用的不够,或者说,只是广泛意义和简单意义上的交互性。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这是其它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核心意义是可改造可新建的可变性。与信息的灵活呈现,简单的判别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交互性起到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节省学时,减轻教师劳动,丰富信息量和表现力等一般的意义。

运用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运用计算机课件时,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和情感交流务必要坚持,同时要注意设计良好的人机对话,使课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篇6: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反思

一、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它不苛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某些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也有助于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学习,能较好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辨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第一、课程目标的创新:新课程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三维目标。

第二、课程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学科本位,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第三、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第四、注重学生体验和知识更新: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强调注重课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

第五、课程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简单适应,强调学生反思性、创造性实践以构建智能和人生意义的活动。

第六、学习方法的变革: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和积极探索,提倡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第七、课程评价的改变:评价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侧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师的成长。

第八、课程管理的创新: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总之,新课程注重以“人”为本,突出人文素养,具有强烈的亲切感,为促进人的生命整体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的服务,努力实现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营造和谐氛围,以激发探究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树立宏观的历史观念,即所谓的“大历史观”。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代课或兼课,完全没有正规的教学、学习和训练环节。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而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和沉重的升学压力下,学校又非常自然地将语、数、英三门高考必考科视为“宠儿”,客观上理科专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越性,主观上重理轻文观念的沉淀,必然导致重理轻文的教学管理机制,数、理、化便也成为“嫡系”学科,而包括历史在内的其他学科便当然沦为“庶族”,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学文科意向的学生和属于历史学科的课时,以及学生予以历史学科的重视、时间和精力便都属于“少数派”。因此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而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这可能是新课程实施者所始料未及的。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目前高一历史课程开设情况是每周两节课,高一上学期修完历史必修模块一。如要完整修完该模块每章节知识,至少要18个教学周。在升学压力下,在语、数、英等各科大量作业的重压下,在对历史学习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极少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学习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确实很难把握。

可以看一则案例:“辛亥革命”

课程导入:利用天安门广场节日所放的孙中山画像,提问为什么给予孙中山如此高的地位?

课程过程:将整课分为三部分:了解(基础)、理解(加深)、见解(新)

第一部分----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学生课前准备,课堂阅读提问为方式。让学生系统的知晓辛亥革命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

①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

②爆发(武昌起义----各地响应)

③成果(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结果(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⑤性质和意义

第二部分----理解:学生分小组,课前查阅资料作好准备,上课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介绍三个问题:

①辛亥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武昌?

②《临时约法》体现西方资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

③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革命果实?

第三部分----见解:方式与第二部分相同,解决三个问题: ①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②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③如果你生活在当时,你会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

这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重点、难点的讲解清楚、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引发,学习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合作学习的态度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要在一堂课上解决这些问题,时间是否仓促?

5、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教师在教学中属于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为被动的客体,故此,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如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当然还有发现法、演示法、分组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确实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如果运用不得法,就会适得其反。如有的教师为了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把自主学习变成了学生的自由学习;把合作学习变成了学生的合伙学习;任凭学生在课堂上热烈地讨论,自己则在旁边当看客,还冠以分组式教学、合作学习、民主教学之名。实际上,活跃课堂气氛并不是单纯地放松对秩序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放松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束缚和羁绊,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在设问回答和互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进行激发和正确的引导,以饱满的激情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用既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观点和见解,更不能对其进行扼杀和禁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

(2)、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因为:一是学生一直处于听者、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二是学生一课听到底,即使有兴趣,也未免有疲劳之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欢笑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重结果轻过程,只看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感受和体验,将不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过程评价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剧情表演、主题辩论、学生问答、提纲展示、课堂演讲、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评价的及时性将给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添注了积极动力,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效能。

(3)、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内容极广,跨度极大的学科。而新课程的标准里面的模块几乎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借用多媒体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起来,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也便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因此,要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同时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互渗透和互相补充。

上一篇:求职信结尾下一篇:暨南大学2019心理学招生简章